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實用文 > 觀後感

入殮師電影觀後感5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12W

通過寫觀後感是可以讓我們的思想得到提升的,通常人們欣賞完一部影片後,肯定有不少感受,可以書寫一篇觀後感,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入殮師電影觀後感5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入殮師電影觀後感5篇

入殮師電影觀後感篇1

聽到輕輕的敲門聲,我知道調律師來了,打開門是一個二十三四歲模樣的小夥子,他一邊很有禮貌地向我問好,一邊把自帶的布鞋套往腳上套。我則幫忙把琴上的書籍挪開,並把琴罩拿掉。小夥子把雙肩包放在沙發上,雙手輕巧地在琴鍵上跳動,他沒有抬頭:“琴是不是好久都沒有調律了?”一邊問一邊把琴蓋打開搬了下來。我回答着他的問話,並幫忙把礙事的東西移開。

我知道調律得好一會功夫,便自顧一邊做自己的事務去了。叮叮噔噔咚咚地約摸有一個多鐘頭的時間,我聽到小夥子起身收拾工具的聲音,便走了過去。當他知道我家孩子上學是寄宿,琴幾乎不怎麼用時,便告訴我説琴要經常用用才會更好,沒有彈壞的琴,只有放壞的音。擱置久了音質便不清亮乾脆利落了,經常彈彈音質才能保持得一直很好,而且還有可能會更好。我向他表示感謝,並表示以後經常彈彈,哪怕是胡亂一彈也好。

待他走後,我坐在琴前,想起年少時把紙箱拆開畫上琴鍵,唱着簡譜模擬彈琴的情景。那是剛剛上了國中,課程表上的音樂課,從來都是自習做作業。好象到了第二學期的時候,有次音樂課,上課鈴聲響後,同學們都照例準備做作業,可是教室裏突然走進來一位皮膚白淨,身材清瘦,戴着眼鏡,穿着牛仔褲的男子。他兩個踏步就走上了講台,轉身抬頭看着驚奇的我們説:“同學們,這學期的音樂課由我來給大家上,我姓劉,叫劉波。希望同學們能夠喜歡我的課。”

當時就覺得象熾熱的空氣中突然吹進來一陣涼爽的清風似的。同學們都是又興奮又期待,我也不例外。於是我們就象翅膀剛剛能撲騰開的小鳥急欲等待飛翔般地活躍起來。他很認真地在黑板上寫簡譜,教我們唱do re mi fa so la si,教我們跟着簡譜學唱《春天在哪裏》。以至於後來走到裏心裏都在默唱:so~la~so~la~mi~so,學會了唱簡譜,心裏高興極了!會唱簡譜對着歌詞就能自己學會唱歌。似乎學到了一項超級本領,感覺高興極了!可惜後來不知為何,學校又取消了音樂課。於是那《春天在哪裏》就成了我的中學時代音樂課的絕唱。

有位同學就住在幼兒園裏,因為她媽媽是幼兒園的老師,我有時去找她一道上學。有時候會聽到她媽媽彈琴的聲音,感覺很羨慕很嚮往很崇敬,但是從來不敢去彈一下。因為在她的屋裏,那架琴顯得很莊嚴肅靜,似乎神聖不可侵犯。我想對着簡譜在琴鍵上找到音所對應的鍵,流暢地彈出來,就象照着譜子唱出來一樣,應該就能把歌曲彈出來,而且那一定也是很神聖的。所以我一直很嚮往,嚮往能在琴上把《春天在哪裏》彈出來。一直到畢業,一直到後來,一直到後來的後來,一直到嫁人了。新買了彩色電視機,我把電視機的箱子拆開,在箱體上照着書上的黑鍵白鍵,把它畫了下來。從此,那個紙箱體就成了我夢想中的鋼琴。我就在那沒有琴音的琴上彈奏我想彈的《春天在哪裏》。

一直到孩子長大了,買了鋼琴回來,我在上面就彈了那時候心裏一直默唱的:so~la~so~la~mi~so,就彈了一句,再也沒有彈了。現在坐在琴前,思緒萬千,心裏象濕熱的蒸氣突遇寒流,無數的小雨滴一起翻湧着襲來。我想着調律師所説的話:琴要經常用,經常彈,沒有彈壞的琴,只有放壞的音。我靜靜地想:生活中似乎很多東西都是如此,比如我們的愛情,友情,不也同琴音一樣嗎?經常彈奏,並不需要什麼高深的水平,也不需要什麼專業的技能,卻能保持音質的優良,放置久了不用不彈,反倒音質不再。

入殮師電影觀後感篇2

不久前我在電視裏看到日本電影《入殮師》的宣傳廣告,短短几個畫面就把我給震撼了,故而一直在心裏惦記着。昨天,主日的下午,我在網上找到《入殮師》,一個人沉浸在裏面,體驗了一次莊嚴而美麗的“死亡之旅”。

因樂團解散,大提琴手小林大悟失業在家,還欠下鉅額債務。為緩解經濟壓力,他接受了“入殮師”這樣一份倍受冷眼的工作。在工作中他逐漸擺脱了最初的牴觸和厭惡,慢慢感受到死亡之旅的莊嚴美麗、感受到生命的尊貴、感受到親情的深厚,於是他深深地愛上了這份工作。可是妻子、朋友、鄰舍對入殮師這種職業依然不能放下偏見,在普世歡騰的聖誕夜,妻子早已因他的工作而離開,留他孤身一人,他為兩位同事演奏了一曲如泣如訴的大提琴曲,——為了神聖的聖誕夜。不久以後,妻子突然回家告知自己懷有身孕,為使孩子能夠健康自信地在陽光下成長,她請他放棄這份工作。這時候,突然傳來鄰家老太逝世的消息。老太的離世成為一個轉折點,妻子和朋友在送別現場親歷了入殮師送亡人踏上死亡之旅的莊嚴和美麗,他們為之灑淚,並且拋下曾經的偏見,完全接納了他和他的工作。

上述情節是以入殮師這位“生者”為線的主敍事脈絡,此外還有一條以“死者”為線的次敍事脈絡,兩條脈絡在鄰家老太和小林大悟父親的死亡中合而為一。死者一線差不多是一個時代的畫面。小林所經歷的第一位死者是一位孤單老者,淒涼地死去,半月以後才被發現;第二位死者是一位中年婦女,女兒讀中學,丈夫似乎對她沒有任何情意,然而入殮師的莊嚴送別喚醒了他的愛情;還有渴望成為女人的男人,最後以女人的面目離去,那一刻,父親認識到,他是自己的孩子;還有基督教家庭的小孩,在牧師的祈禱中飛向天父懷抱;有幸福死去的奶奶,後輩們忍住悲傷笑着送她離去;有缺乏關愛和家教、與男友出外飆車而在車禍中喪命的女孩,家人及男友為她的離去而歸咎彼此;有鄰家老太,為了鄰居的緣故盡心盡力地經營一家並不盈利的浴池,兒子怪罪她並與她疏遠,在臨終送別那一刻,死亡的莊嚴美麗喚醒了他的兒子情分,他失聲痛哭;最後是小林大悟的父親。父親在小林6歲時拋家棄子與情人遠走,小林恨他,也思念他,雖然他並不承認。當他聽到父親逝世的消息,他拒絕為父親辦理喪葬,最後在同事和妻子的規勸之下,他去了,並且為他做了臨終送行。起初看到父親的面孔,他只覺陌生,等他發現父親緊緊攥在手裏的石頭,那是小林兒時送給父親的,他的心立即為之觸動,那一刻,多年的積怨一掃而光,他看到了一張父親的面孔。

死亡在東方傳統文化中是一個神祕的概念,在所有的苦難中,死亡站在頂點,彷彿王者一般。東方人對死亡的敬畏來自對死亡的未知,孔子説:“未知生,焉知死。”儒家避談死亡,只以繁雜的祭祀之禮紀念亡人,卻從來説不清楚這些禮儀有何意義。日本人對死亡的認識也沒有超越不可知的限度,村上春樹説:“死並非生的對立面,而是作為生的一部分與之永存。”《入殮師》説:“死亡不是終點,而像一道門,人從這道門進入另一個世界。”它把死亡看作從此世到彼世的一段旅程,入殮師的工作是送死者啟程,並且賦予他們最後的尊嚴。這樣一種死亡觀雖然包含了另一個世界的觀念,但這“另一個世界”僅僅存在於他們的觀念中,他們對它其實一無所知,甚至從來沒有確信它的存在。只有上帝啟示的聖經為死亡做了確切定義。死亡是“分離”而不是“消滅”,始祖亞當夏娃犯罪之時,死便臨到,那一刻人與上帝分離;之後人的肉身還要經歷一次死亡,是肉體與靈魂分離,人的靈魂進入另一個世界,這“另一個世界”便是“天堂”或者“地獄”,“天堂”和“地獄”是確實的存在,也是我們深深知道的。

生,在《入殮師》中也是一個神祕的未知概念。小林大悟在極度鬱悶之時來到河邊,凝神望着兩條嬉戲的魚兒,感歎説:“多奇怪呀,明知總要死去,為什麼還要這樣拼命呢?”後來,他在父親房間看到父親的遺物,説了一句:“這是什麼樣的人生呢?最後只留下一隻箱子。”《入殮師》提出了問題,並沒有給出解答。或許他們認為,生,是無可奈何的選擇,但無論如何,總要活着,有尊嚴地活着。我想,擁有八百多位神祇的日本人骨子裏其實不相信任何一位神,他們是加繆筆下的西緒福斯,沒有任何明確的永恆的盼望,只是悲壯地活着。

所以,《入殮師》對於生死的解説並不高明,它的動人之處在於,以敬畏賦予死亡以尊貴,以美麗恢復死者以尊嚴。它所給予觀眾的,是尊重卑微的生命,是喚醒沉睡的親情,再有就是作為一部完美的藝術品呈現給觀眾。總的來説,《入殮師》還是配得奧斯卡獎美譽的。

入殮師電影觀後感篇3

影片的主題是沉重的,再加上名字帶着些許的恐怖色彩,會讓人誤以為片子過於陰暗沉重。但事實上,片子一直以暖色調為主,所有的入殮儀式全部都是暖色調的橘色,用東方傳統的黃色系襯托出入殮儀式的神聖。

影片的剪輯節奏比較平緩,慢節奏的進行,有利於影片主題——生命與死亡的表達。在重要情節的剪輯上,多次運用了疊畫、漸入淡出,再搭配着宏大優美的音樂,合適的配樂,乾淨的畫面,淡淡的風格,讓影片給予觀眾一種温暖卻帶有些許哀傷的感覺。

影片的音樂是一大亮點。音樂雖宏大、哀傷卻帶有絲絲暖意。音樂在影片中貫穿始終,對於影片的發展起了很重要的推動作用,也對影片的氣氛起了很好的烘托。比如,在大悟的妻子美香離開家之後,大悟和社長以及女職員在一起慶祝聖誕節的時候,大悟用大提琴演奏的樂曲,中間穿插着大悟幫人入殮的鏡頭,更襯托出入殮這個儀式的神聖和入殮師這個職業的光輝。

影片的台詞比較少,更多的時候是用鏡頭告訴觀眾導演想説的。給了觀眾更多的思考的空間。比如説在美香無法理解大悟的職業憤然離開之後,影片沒有讓大悟用旁白或者台詞來表達自己對於入殮師這個職業的理解,而是用笑着送別奶奶的一家、喜愛棒球小男孩的離去和帶着無數的吻離開的老爺爺,穿插着大悟在空曠的田野裏演奏大提琴的鏡頭來表達入殮師這個職業帶給人們的是安慰的旅途和新的生命的`開始。

影片採用插敍的敍事方法,一開始就直接是小林大悟從東京回到鄉下兩個月以後,他和社長在大霧中開車去工作。影片開門見山的直接引入了入殮的過程,入殮師熟練、精細、井井有條、訓練有素的動作,以及那專注、一絲不苟的眼神,全都體現出對逝者的尊重。呈現在觀眾眼前的景象已經不僅僅是一場儀式,而是一場精彩藝術的表演。在這之後,影片的名字出現,淡出的效果直接切入了更為宏大的交響樂演出,與開頭那場入殮的表演交相輝映。之後影片開始順序發展,從小林大悟的失業到和妻子回到家鄉,再到大悟誤入了入殮師的行業,期間穿插着大悟和他父親的故事,將觀眾一步步帶入對生與死的思考中。影片也從這裏進入了與追溯和死亡相關的情境,那種寧靜的調子也就此展開,很平穩柔軟的安寧,伴隨低沉悠揚的大提琴聲,與濃烈的悲傷並無關聯,更不會有恐懼。

影片的主線是大提琴和那顆小石頭。影片從開始就是大悟在一場音樂會上演奏大提琴,最後樂團解散了,大悟回到鄉下,從事了自己和別人都接受不了的工作後,他用演奏大提琴來緩解自己心中的抑鬱,並通過演奏小時候的大提琴引出了另外一個貫穿始終的線索——石頭。在音樂聲中,我們看到了主人公的過去,慈愛的母親和看不清相貌的父親。第二次大提琴出現是在妻子走後,他和社長在一起吃飯,給社長和女工作人員演奏。這一次也是影片的高潮,也是轉折。在音樂聲中,社長和女工作人員開始了對自己生命的思考。在整部影片中,反覆出現主人公在曠野里拉琴的景象,音樂聽起來憂傷,平緩,但有一種大氣。

而那個石頭是在記憶裏和父親交換的。大悟給父親的是一顆小鵝卵石,父親回給的則是一塊較大的石頭,就是回家後他拿出大提琴後看到包着的那一塊。在影片後面,他和妻子一起到河邊散步,他撿了一塊小鵝卵石給妻子,説不同的石頭代表不同的感覺,圓溜溜的代表平靜,還説父親答應自己每年給自己一顆,但只給了他一顆就和家裏的服務員私奔了。最後給父親入殮時,他艱難掰開父親手指,指尖滑落了那顆大悟給父親的小石頭。大悟小心的給父親颳了鬍子,在淚水裏終於記起了父親的面容——父親給他石頭的那個景象。當親人送別的時候,妻子遞過石頭,大悟握住了妻子的手,將石頭貼在妻子懷孕的肚子上,那是一種生命的延續,也算是未曾謀面的孫子對自己爺爺的告別。

小林大悟:原本希望在樂團有一番作為,甚至花費大價錢買了最好的大提琴,可是命運卻不給予他繼續留在舞台上的權利——樂團解散。人到中年且琴藝不佳的小林大悟只得攜妻子回到家鄉。為了生計,他接受了入殮師的工作。大悟經歷了開始時的膽怯,後來慢慢從旁學習領悟,而後由於妻子的反對曾想退卻,但最終堅持了下來,認定了入殮師這份工作。很喜歡男主角在工作時的那種專注且執着的眼神,這是對死者的尊重,也是對生者的告慰。

主人公大悟是一個孝順、有責任心、堅持的人。他對於自己因為在國外而沒能見到最後一面的母親,還是曾經犯過錯誤他一直無法原諒的父親,他的愛始終深沉而悠久。對於妻子,他努力盡到一個丈夫的責任,為了生活能好一些,努力去找工作。面對妻子對入殮師工作與自己的理解不同時,他很難過,甚至打算為了妻子放棄自己的工作,他做到了一個男人對於妻子的愛與責任。面對入殮師這份普通人無法理解與接受的工作,他卻在一次次面對神聖的入殮儀式的過程中,深深地愛上了這份工作。對於朋友和妻子的反對,他想過放棄,但最後還是堅持了下來。

小林美香:是一個傳統的日本女性,以男人的一切為自己的歸屬,只要丈夫決定的事情,不管自己是高興還是悲傷,卻都能大力支持。面對丈夫入殮師的工作,這個傳統的女性,第一次表現出了對丈夫的不滿,她不能接受丈夫的工作,他怒然離家。從澡堂老闆娘到大悟父親的入殮儀式上,這個傳統的女性,理解了丈夫,明白了入殮工作的神聖,最後那句“我的丈夫是入殮師”是他對丈夫義無反顧的支持的最好表達。

佐佐木:這是一個像哲人一樣的老人,他從妻子離開的時候開始從事入殮師的職業,他總在大悟困惑或者想要放棄的時候,用自己的行動或者簡單的幾句話點醒夢中人。他用自己的行動,讓大悟明白了入殮師的神聖和光輝。

主題

通過死亡這個永恆的話題,來向我們訴説生命和死亡之間並不是對立的,他們是一種延續,一種愛和希望的延續。那奮力上游的魚兒正是為了產下後代,延續自己的生命,自己的種族,哪怕是要付出死亡的代價,死,或許是一條生命的結束,但,卻是新生命的開始。還有那放在美香肚子上的小石頭,那是對父親的原諒,也是對父親的告慰,大悟父親的生命終結了,可是他的血脈仍舊在延續,他對兒子的愛,也在延續。

就像影片中所説的一樣:死,也許是一扇門;但死,並不意味着結束,穿過那裏,走向下一站,就像一扇門……我們還會相見的。

入殮師電影觀後感篇4

從音樂師到入殮師,在他身上是偶然,也是必然,彷彿一開始他就是為了入殮師這個職業而存在的,儘管他深深的愛着大提琴,儘管他是迫於生活的壓力才不得不接受這個職業,但是有什麼關係呢?一切都是定數,生、老、病、死,愛、恨、情、仇,生命就像一條婉轉的靜靜的河流,該來的怎麼都躲不掉。

故事以華麗的交響樂團演奏為開始,導演似乎有意將音樂家和入殮師這樣的職業安排在一起,在世人眼中,前者多麼的高貴,而後者多麼的粗鄙。眾人皆醉我獨醒,當他被全世界的人都不理解時,他依然故我,只因他看到了生命的重量,讓已經冰冷的人重新煥發生機,給他永恆的美麗。這要有冷靜,準確,而且要懷着温柔的情感,在分別的時刻,送別故人。靜謐,所有的舉動都如此美麗,這就是他的價值所在。

他是入殮師,但是離開了東京舞台的他,更加成為了一個音樂師,音樂夢雖逝去,但是他有了對生命的尊重。他,在田間演奏,在河堤上演奏,在自然間演奏……;他,遇見了各種死亡,猝死的,自殺的,自然死亡的……在生與死之間,他開始思考人生和死亡的意義,人活着一趟,死是一個人最後的歸宿。而入殮師的聖神所在——讓死者保有最後的尊嚴,以最美麗的形象踏上另外一段旅程。

世俗的心,永遠有着高低貴賤的這樣的勢力。入殮師這個職業是不被人理解的,朋友的疏離,妻子的離開,他似乎被世界拋棄了,而他也心生動搖。他要離開!可是最終他理解了社長,一句好吃的讓人為難留下了他,的確,河豚這樣劇毒與美味並存的食材與我們絕望而美好的生活確有相似之處——好吃的讓人為難。

妻子的歸來似乎預示着大悟的努力得到了承認,其實有什麼關係呢?哪怕全世界都不理解了,只要自己深愛的人肯理解你,陪伴你,一生便已足矣。在影片中,他的妻子第一次看到了他為澡堂的阿婆入殮,也許是他專注的眼神感動了她,也許是他的虔誠的態度感動了她,總之,他被認可了!當他們一起送走故人的時候,也許大家的心理都明白了,死亡也許不過是一扇門,死亡並不意味着結束,死亡只是穿過這道門,走向下一站。見過了這麼多的生命終結,明白生命的渺小與短暫,目的決不是輕視生命,而是更加珍惜的活着。

其實,人生於自然死後亦迴歸自然,不過是來感受了一趟人間的喜怒哀樂生老病死。而人的生命註定是要生生不息的,這就是生命的價值。其實面對死亡,我們沒有幾人可以豁達,甚至在我的心裏埋藏着許多未知的恐懼。雖然我心裏清楚,每個人都有送人和被送這一天,這是人不變的主題。主人公的名字叫 大悟,真正地悟到不懼怕死亡,大徹而大悟,生活中坦然接受各種真情,才能更好享受着squo;人生squo;這門藝術,大悟最終是大悟了,懂得了愛情,也懂得了親情。

每個人都有一段過去,也許那段過去讓他沒辦法去面對,但很多時候已經走了的路已經不能回頭了……也許他們會後悔,也許他們會徹悟,但是在死麪前,那些事情還有什麼重要的呢?原諒和寬恕,本來就是這個世界上最需要勇氣的事情,他理解了他,也放下了心中的執念。

看電影時,沒想到會哭。事實是哭了,哭的一塌糊塗,哭的不明所以。平淡的故事,不凡的情節,當他坐在草地上,輕輕的拉響大提琴,當音樂響起,我看着他,滿臉淚水,守着此刻的寧靜,忽然感受到了白日無法尋找的寧靜。喜與憂,我們很多時候無法放下;很多事,一旦沉醉,便無法自拔。但在此時,所有都可以靜得沉澱下來,一切消散了……

入殮師電影觀後感篇5

與其説《入殮師》講的是一個關於死亡的故事,不如説它講的是一個關於旁觀者的故事。無論是主人公小林大悟、他的妻子美香、公司的古怪社長與女員工、還是焚燒工老爺爺,都是不同程度上的“旁觀者”。他們有的旁觀死亡,有的旁觀所愛之人,有的旁觀他人的成長。總之,這個略顯平淡的故事把大部分的篇幅通過“旁觀”的方式展現出來,安靜又耐人尋味。

我們大部分時間所體會的是主人公由惶然不知所措到平靜自得的視角。他在旁觀一場場葬禮的過程中,間接感受着生命的真實流逝,體會着不同家庭對待死亡的不同態度。不僅僅是死亡,他還旁觀着逆流而上的魚羣,旁觀着遷徙而來的白鳥,旁觀着生者不同的選擇和堅守。

這種旁觀,並不是一件簡單輕鬆的活計。人生最殘忍的地方在於它的不可改變,而旁觀這些不可改變的自然定律,卻不被悲傷所侵染需要一顆冷靜而温柔的心。於是一個個老師樣的角色出場,殯葬屋的社長引導大悟平等地看待每一個流逝的生命,教會他作為送行者“要有冷靜、準確,而且要懷着温柔的情感”;澡堂總是一個人下象棋的爺爺陪大悟一起看逆流而上的魚羣,告訴茫然的大悟死亡“是自然定律吧,它們天生就這樣”……就這樣,大悟作為一個稚嫩的旁觀者逐漸成長起來,他漸漸能夠看透死亡的不可阻擋性與自然性,能夠平等而虔誠地為每一個死者超度。這是一個旁觀者能達到的第一層境地:冷靜而不冷漠,温柔而不悲傷。

但每一個旁觀者都不能逃脱開成為當局者的迷茫,對於片中的每一個角色都是這樣。大悟面對的矛盾不止一個,無論是作為入殮師所承受的社會的歧視甚至妻子的不理解,還是自幼父親離去留下的心靈空區,都等待着大悟去面對去解決。畢竟人是註定不能夠單純作為旁觀者而存在,或者説“旁觀自己”是所有人都躲不過去的難題。一個優秀的旁觀者在看遍了他人生命的花花綠綠後,還要能轉身面對自己。大悟最終是做到了,經過了河堤上拉着琴的漫長思考,經過了一次次入殮的心靈旅程,他看清了自己想要什麼,直視了自己對於父親怨恨之下藏着的愛與思念——這使他站上了旁觀者所能達到的第二層境地:面對自己

當然,還有第三層境地,那便是“原諒”。旁觀者為什麼會需要原諒?因為當你能夠客觀地看待外界,同時正視自己的內心的時候,往往也是你能看清所有並不高尚的人類本性的時候。大悟看的很多:各種家庭在親人死亡面前的矛盾糾紛、並非出自惡意而是出自習慣的歧視、自己的懦弱自私和對父親問題上的不寬容與固執……他弄懂了什麼是該堅守的什麼是該釋懷的,他原諒了死亡面前變得卑微的人性弱點,原諒了來自外界的不理解與貶低,原諒了父親也原諒了一直怨恨父親的自己。在原諒之後他積極尋求改變,改變着自己的生死觀,擔負起責任,學習着寬容。於是在觀眾眼中,一個出色的旁觀者成長了起來。

片中我最喜歡的角色是殯葬屋的社長,那個總是一臉淡然的怪老頭。他可以説是主人公的旁觀導師,是電影中“高人”之一。也許很多人並沒有注意到,社長經常把玩桌上的小仙人掌盆栽。社長收藏了滿屋的盆栽正如他送走了無數人的各色人生,而這盆開了花的小玩意兒和社長辦公室的滿屋新綠相比樸實又醜陋。但我卻覺得這是最適合一個旁觀者的植物——安靜、隱忍、堅強,同時也不忘記開好自己的花。

所以,當我看到主人公也在家裏的桌子上擺上了仙人掌的時候,不禁微笑起來——總有一天,這個年輕人的仙人掌也會在旁觀歲月的變遷,歷經人生的洗禮之後,開出屬於自己的美麗花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