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實用文 > 觀後感

關於愛國電影《十月圍城》觀後感範文精選三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38W
讓人深為震撼的一定是最不起眼的小細節被無限放大之後所帶來的衝擊,你看過《十月圍城》嗎?以下是本站小編整理的關於愛國電影《十月圍城》觀後感範文精選三篇,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愛國電影《十月圍城》觀後感範文精選三篇

愛國電影《十月圍城》觀後感

今天觀看了《十月圍城》,電影講述了1920xx年10月15日的香港中環,一羣來自四面八方的革命義士,商人、乞丐、車伕、學生、賭徒等,在清政府和英政府的雙重高壓下,浴血拼搏、保護孫中山的故事。電影看,本人其實亦是電影俗人,一般情況下,先選擇由羣星大腕加盟的影片,於是,我無意遇到十月圍城這部由眾內陸、港台明星加盟演出的佳作,看後,感慨頗多,特向黨組織彙報。

真正令我感動的卻不僅僅是它的感人劇情,更在於此部影片透射出的一絲不苟打造精品的誠意。首先在我們觀看電影時,當八位烈士相繼死去之時,屏幕上均會顯示此角色的真實背景資料,這在眾多華語影片中實為不多見。其次,我通過上網瞭解到,此影片在美工、服裝以及道具等細節方面都有上佳表現。此外,據説,佔地五個足球場之大的舊香港街區全是實景搭成,導演陳德森從各地蒐羅了1000多張舊照片,才復原了上個世紀初的香港市容,其中的一桌一椅,攤販店鋪都真實可信,加上電腦特技做出的全景,為全片營造出了一個幾可亂真的歷史氛圍。

總之,這部“二十四小時八壯士對抗五百殺手”的影片無論從劇情還是拍攝細節都可謂一流,讓我在激烈澎湃的愛國情海中暢遊的同時,又讓我深切的感受到中國電影事業在不斷前進不斷突破不斷創新。

愛國電影《十月圍城》觀後感

《十月圍城》最成功之處莫過於真實再現了一個原生態的滿清末世:民不聊生,政府腐朽,民眾麻木——破敗的街道,遍地的乞丐,衣衫襤褸的小販,還有那一雙雙麻木無助的眼神,這就是百年前我們祖先真實的生活場景,更主要的是正如片中陳少白所説“亡國二百六餘年…”的漢民族徹底喪失古中華應有的一切優良的秉性和強大的凝聚力,剩下的就是這一羣由賭徒,乞丐,小販,戲子,車伕和青年學生組成的“革命”隊伍當但起保護偉人的重任,是導演無視歷史事實為了噱頭的刻意安排嗎?難道傳説中“高大全”的仁人志士就是這些身份卑微者嗎?我們的革命烈士難道真實身份就是這些人最底層的“勞動者”嗎?

我可以肯定的告訴大家:是!很多人可能會不太相信,因為中國自古以來無論是社會變革還是抵禦外侮,應該是這麼一類人啊,他們首先是極富有才學和抱負而且時刻都以拯救天下蒼生為己任,並且有着健全的人格和令人傾心的品格——正如孟子云,“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比如商鞅,霍去病,岳飛,文天祥,戚繼光,史可法…怎麼到了民族存亡的最後關頭靠的是這些下層民眾呢?每思於此不禁感慨——中國此時無“士”已二百六十餘年矣…今日中華雖立,然浩蕩士風不存!

在華夏治世擔當社會次序和倫理道德守護者,在亂世視死如歸肩負起民族興亡的“士”這個羣體在明末已被滿清徹底摧毀了!“士”自古以來是推動華夏社會變革進步和擔負起民族脊樑的中堅力量,他們是勇敢,智慧和力量的化身…但遍觀滿清二百六餘年中華遍地為奴再無一士!當年明末反清志士看到大批知識分子被滿清各種政策或屠殺或收買或已完全數典忘祖,所以只能把反清的思想向下層勞苦民眾傳播(這種反清勢力由起先的洪門,哥老會最終發展成清末各種會黨,成為辛亥革命成功的基石,為爭取漢民族的獨立自由做出的貢獻長存於世),而今天我們不用留着象徵野蠻落後的髮辮自稱“奴才”,不用擔心一句肺腑之言就得被夷九族,不用在自己的國土上也的對洋人低聲下氣,不用…這正是我的這些先輩,這些“並不是所有人都為了革命,但革命是為了所有人”的身份卑微者所作出的貢獻!

有些人可能會説我們今天難道走向民主共和了嗎?這場革命有意義嗎?

那請問今天站在的所謂各種思想“至高點”上的芸芸諸君又在為民族的未來,社會的進步做出了多少犧牲呢?僅靠一代人的鮮血足夠澆灌自由之花嗎?

先輩們的功業足以照耀千古,我輩後人再無苛責之理,請問諸君又有多少人知道林覺民呢?

其實不難發現除了李重光(片中人名很有含義,比如王復明)其它五人均不明白革命大義,阿四是為了報答李老闆的養育之恩,沈重陽是為了找回那種久違的做人、甚至做父親的尊嚴,方紅是為了報父親的深仇大恨,王復明是為了疾惡如仇的俠義,劉鬱白是為了報答李老闆的知遇之恩…知恩圖報,行俠仗義,疾惡如仇,父母之仇不共戴天,士可殺不可辱等等這些都是古漢人引以為豪的優良品質,這些喪失已久的民族精神正是我們民族幾千年來延綿不絕能依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柱石!

飄逸灑脱的劉鬱白更是古華夏劍客的化身,他的出場便與眾不同:他是所有志士最後的希望,這決定了它的出場必定是悲壯的——陣陣的秋風拂亂了他飄散的髮髻,鷹犬們的步伐在他面前略顯慌亂,行雲流水的舉止更讓人驚為天人…而鬱白的從容冷靜,視死如歸的豪情儼然猶如先秦俠客重生(先秦的荊軻、豫讓的悲壯也不過如此吧),面對滿清鷹犬極其陰毒的圍攻毫無懼色,眼神中流露出的淡然無畏不禁讓人感慨有漢唐國士之風,鬱白在生命彌留之時仍能最後一擊斬斷象徵滿清專制的“髮辮”,唱出了石破天驚、響徹雲霄的絕響——何謂“死士”、何為大丈夫,鬱白君當之無愧!

片中陳少白、李重陽對於中山先生的誓死追隨,代表了當時眾多信念堅定的革命者對國父顯然已經超出了單純的宗教式崇拜(遍觀中外能做到這一點唯國父一人),國父已不是簡單的革命先輩而其光大偉正的思想光芒儼然已是照耀民族未來的燈塔,是民族復興的希望,正如少白所説:“中國之希望,在於孫先生!中國之未來,在於孫先生!”!國父一生為推翻異族統治,摧毀專制政權可謂大公無私,鞠躬盡瘁,其思想的先進合理性對於今天仍具有極大的指導意義,比如國父倡導的五權分立正是糅合了西方文化和漢文化的精髓而創造的,他借鑑了西方具有普世價值的三權(立法,司法,行政)分立並根據中國國情和傳統文化加入了考試權和彈劾權(即監察權),考試權的公正從根本上保證了民間寒士子弟能憑藉才華勤奮立於廟堂之上。而彈劾權更是吸收了華夏士大夫入世精神的精髓——為民立命,剛正不阿,以天下為己任,即使九死而終不悔的悲天憫人情懷!國父留下的唯一的政治遺產——黃埔軍校從創立始人傑輩出,功績卓然,最終成為民族復興的一種精神,倭寇犯華之時更是成為捍衞民族存亡的中流砥柱,中國此時又有了“士”,寫止於此不禁長歎——國父千古!!!

片中很多場景讓人潸然淚下:臭豆腐高喊着“我叫王復明,我叫王復明…”而後大廈將傾將自己和敵人一起埋葬;沈重陽彌留之際幻想着幸福的未來用自己的軀體撞向奔馳的駿馬;方紅緊靠房門等待死亡的那一刻只説了句:“爹,請恕女兒不孝”;鬱白閉上眼睛的那一霎那——人生若只如初見,伊人如斯,佳人如畫,此時的鬱白徹底解脱了;一個少年,用自己年輕的生命去編織編制心中的未來,心中的中國——“我每天閉上眼,看到的是中國的明天!”,今天的我們還會有一樣的胸懷和勇氣嗎?

我相信他們慷慨赴義之時靈魂已經得到了昇華,支持他們走到生命最後一刻而最終仍九死無悔唯有“信念”二字!

李少爺,方紅姑娘(李宇春),鄧四弟(謝霆鋒),這三個少年,代表了中國文化裏最精深的三個理想,忠,孝,義。

李重光,李玉堂獨子,陳少白得意門生。對革命心神嚮往,為了國家民族的前途,不貪戀富貴之家,不吝惜自己的生命,這個少年是典型的忠的代表。當開始時父親為了保護他不想叫他去冒險參與革命時,他面對一貫嚴厲的父親爆發了,他憤怒,甚至帶幾分鄙夷地拂袖而去。而當他發現父親也終於投身革命並挑起重擔後,重光再次看向父親的眼神充滿了崇敬和自豪。青年演員王柏傑的演出很不錯,外形俊秀明朗,目光單純乾淨。在他決定做孫文替身後,經歷壯懷激烈,看到慘烈廝殺,他一度本能地有些懼怕,眼神裏流露出一絲張皇。但是當阿四哭着哀求他不要涉險時,重光沒有猶豫,只是説,我長這麼大,好像就是等着要走這一個小時的,阿四你願意陪我走完這最後一個小時麼?只有真正的大忠,才能使一個富家子弟能如此勇敢地面對死亡的威脅,即便心裏有本能的恐懼也迎頭而上,毫不退縮。而他在孫文家拜見孫母那一段,很是感人。孫老夫人拉着他的手,問他多大了,重光説17歲,孫老夫人説我替我兒子謝謝你的時候,他凝視着那個傳奇般革命先驅的母親,眼神裏曾有的惶恐慢慢消退,淚光中是温暖和平靜。重光在那一刻應該已經下定決心,為了革命,哪怕犧牲赴死,在所不惜。

方紅是方將軍的女兒,自小隨父親飄零,她渴望安定的生活,希望有書讀。但是父親和戲班一夜間被殘殺,方紅悲痛無措之後,找到李玉堂,説我爹要做的事我就要做。這是最樸素的孝道,因為孝,她走上了革命之路。在阻擋敵人炸藥時,方紅的遺言是,爹,女兒不孝。可是實際上,盡父輩未完成的事業,孝莫大焉。李宇春的表演可圈可點,除了一出場時大家帶有習慣性成見地笑了場,很快她就叫人忘了她是李宇春,而是方紅。李宇春的打戲也相當不錯,可見是花了大功夫認真對待的。

鄧四弟,李玉堂家僕,車伕,對老爺李玉堂心懷感恩,和少爺李重光一起長大情同手足。阿四的信念很簡單,老爺少爺是好人,他們做的事不會錯,他們做什麼,阿四也要算上自己一個。阿四,典型的義字當頭。謝霆鋒的表演使我驚豔,他這個角色被刻意醜化了,疤瘌眼,一半面部也有點僵硬,笑起來顯得有點賤賤得,一看就是下層小開的樣子,和謝帥哥平時的洋氣酷勁判若兩人。轉眼間,不見謝霆鋒,只有鄧四弟。我最喜歡他去提親那場戲。他要求加入行動後,和自己老闆説自己一直喜愛阿純姑娘,等事情完後想求老闆去提親。老闆李玉堂答應後,阿四興奮地直跳。李玉堂心知那次行動凶多吉少,心念一閃,馬上折回頭去提親,因為他知道,有沒有以後很難説。於是李玉堂面色憂鬱強做鎮定地提親,阿四不知所以,天真地快樂着,看着自己心愛的女孩,憧憬着美好的明天。最後當阿四死於敵手時,他脖子上的汗巾,那繡着的一個純字還歷歷在目。

李玉堂,王學圻扮演,我不得不説,這個演員演得真可謂絕妙!那種氣勢,那種風度,那種不怒自威,那種隱忍剋制,那種氣場。。。我詞窮!

這是一部人物刻畫十分成功的片子,主題也鮮明,要得革命之幸福,必先經革命之痛苦(孫文)。這些痛苦,就是犧牲,而對於我而言,那三個少年的死,是痛中之痛。他們那麼年輕,帶着美好的理想,懷着對未來生活的渴望,一個個去赴死。少年強則中國強,這是梁啟超少年中國裏震聾發聵的一句話。看到100年前的少年們,有忠,有孝,有義,我不知道今天的少年們怎麼想,也不知道忠孝義這三個字,是不是還有人記得。

愛國電影《十月圍城》觀後感

如果沒有以前的革命烈士,如果沒有以前的鮮血,怎麼會換回我們新一代的輝煌成就?所以,我們應該感謝以前為了新中國成立而犧牲的英雄們。《十月圍城》就是一部將近70分鐘的激烈的捨生取義的交鋒站。

《十月圍城》剛剛上映。我是懷着惴惴不安的心情看這部電影。《十月圍城》這部電影講述了孫中山在1905年10月15日要舉行一次會議,長達一小時的會議。為了保護孫中山不被刺殺,商人李玉堂與一些人士一起投入到了這場戰爭,犧牲了許許多多的青年,終於安全將孫中山送回了廣州。

正是因為殘酷,冷血的場面充滿了悲劇色彩,正是因為每一位英雄充滿了愛國之情,正是因為每一位演員都完全投入到演習中。我為這部電影而哭了足足四次。王復明的頑強,方紅的勇敢,李重光的堅持使我催淚不止。

看完這部電影后,我被從賭徒到革命志士,父子之情,主僕之情,同志之情所深深的感動了。這所有的“情”完美的融合在一起,變成了每一箇中國人家國天下的大情懷。這部電影它沒有説教式,沒有口號式語言,卻能把愛國主義表現得如此自然流暢,水到渠成。我認為《十月圍城》它已經讓每一位觀眾們在不知不覺中經受精神洗禮,它使我感受到了博大的愛國情懷。

我敬佩電影當中的每一位英雄。如果沒有他們不屈不撓,英勇頑強,哪來我們的今天?今天這些沒好的日子是無數中國同胞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換來的。難道我們不應該向他們學習嗎?雖然,現在的中國已經變得繁榮富強了,不用我們去打鬥。可是,我們要努力學習啊,要為國家的建設出一份力。因為,我們也是中國的一份子。

我謝謝《十月圍城》樸素的情感展現,謝謝它展現了英雄最為人性化的一面,謝謝它讓我明白了愛國,保護國家是每一箇中國人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