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實用文 > 觀後感

2022有關革命電影十月圍城觀後感通用範文四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7.38K
一羣年輕的少年為了我們祖國的未來,放棄自己原本安逸的生活,這一系列的行為只是因為自己是中國人,每個有着血性的中國人都應該這樣做,人的生命要體現其價值。以下是本站為大家整理的2022有關革命電影十月圍城觀後感通用範文四篇資料。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歡迎你的閲讀。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2022有關革命電影十月圍城觀後感通用範文四篇

2022有關革命電影十月圍城觀後感1

於20xx年xx月xx日(即上週四)晚修期間,我們班組織了一場集體觀看《十月圍城》這部電影,它極大地突出了"緬懷先烈,弘揚愛國精神"主題,我受益匪淺,感動肺腑,於是,懷着激昂無比的心情寫下了這篇觀後感。

《十月圍城》講述的是清朝末年,一九零六年時,清政府羸弱,外牆侵略,民不聊生的國情。在水生火熱中,國父孫中山先生率領着一批仁人志士,誓以鮮血“驅除韃虜,恢復中華”。該片以時間為線索,拍攝了孫中山先生到香港前七天至達港之日發生的刻骨銘心的事件。

影片用飽含深情的鏡頭,描繪了那個時代的中國風貌,刻畫了一羣偽走向共和到死不顧,引頸就戮的英雄人物。他們以自己強大的人格魅力喚醒了民眾沉睡的意識--商人、學生、老闆、腳伕、苦力、賭徒甚至乞丐,這些人蔘與舅父孫中山先生的目的多種多樣--為了老闆,為了兄弟,為了愛情,為了救贖,但當一切塵埃落定之後,那些安靜的靈魂已浸染了一份革命的崇高,值得所有的人仰望和銘記。

《十月圍城》中所暗含的情感是無法簡簡單單用言語來表達的。電影中的父子情、夫妻情、兄弟情和兒女情在導演的拍攝下勾勒出一個個俠骨柔情的熱血男兒。一向演正派的胡軍,此次在電影中十足的演了一個大惡人。這個暴躁但忠烈的清軍官閻孝國被胡軍演活了。那份報效朝廷的愚忠、頑固和病態都融在他的舉手投足之間,可謂入木三分。也揭示了再那個年代裏,那些腐朽的制度和思想,那些與歷史潮流作對的人,必將為自己的愚昧行為而付出慘痛的代價。

如果沒有以前的革命烈士,如果沒有以前的鮮血,怎麼會換回我們新一代的輝煌成就?所以,我們應該感謝以前為了新中國成立而犧牲的英雄們。《十月圍城》就是一部將近70分鐘的激烈的捨生取義的交鋒站。

正是因為殘酷,冷血的場面充滿了悲劇色彩,正是因為每一位英雄充滿了愛國之情,正是因為每一位演員都完全投入到演習中。我為這部電影而哭了足足四次。王復明的頑強,方紅的勇敢,李重光的堅持使我催淚不止。

看完這部電影后,我被從賭徒到革命志士,父子之情,主僕之情,同志之情所深深的感動了。這所有的“情”完美的融合在一起,變成了每一箇中國人家國天下的大情懷。這部電影它沒有説教式,沒有口號式語言,卻能把愛國主義表現得如此自然流暢,水到渠成。我認為《十月圍城》它已經讓每一位觀眾們在不知不覺中經受精神洗禮,它使我感受到了博大的愛國情懷。

我敬佩電影當中的每一位英雄。如果沒有他們不屈不撓,英勇頑強,哪來我們的今天?今天這些沒好的日子是無數中國同胞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換來的。難道我們不應該向他們學習嗎?雖然,現在的中國已經變得繁榮富強了,不用我們去打鬥。可是,我們要努力學習啊,要為國家的建設出一份力。因為,我們也是中國的一份子。

我謝謝《十月圍城》樸素的情感展現,謝謝它展現了英雄最為人性化的一面,謝謝它讓我明白了愛國,保護國家是每一箇中國人的責任!

 

2022有關革命電影十月圍城觀後感2

 

《十月圍城》是2010年的賀歲電影。剛剛又回味了變,感觸頗多。中國的電影都沒有什麼技術上的突破,沒有什麼精彩的畫面。沒有像國外好萊塢科幻片那樣的特技和美輪美奐的畫面。因此沒有什麼視覺性的衝擊。但凡是中國的電影都有一個特點,就是以畫面表現主題。這點來説是比西方的片子深些,有點意味深長的意思。

西方的大片與中國的片子是不能放在一起比較的,後者沒有視覺上的衝擊。但凡是中國認為自己拍攝的電影,主題好就是成功的,所以很多人把兩種電影放在一起比較是不對的。雖然我認為中國還不太懂得什麼是畫面的美吧。 不過也不能怪中國,西方的好萊塢都是賣座大片,賣座的當然要把這些東西做的漂亮些。而中國,如果拍失敗了怎麼賣座啊?唉,拍一部賣座片其實很簡單,拍部藝術片很難,而拍部賣座的藝術片其實更難

猶記得《滿城盡帶黃金甲》那些燦爛的菊花,可那不是特技。頂多是和西方的影片學了個場面奇異這個視點。中國的科技水平,思想上的空洞。太過於普遍化。

我這想説,我寫的東西不是影評,只是這部電影我學得到的一些東西。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前期是很亂的社會。各民主黨派,朝廷中的人紛紛自成一派。真正意義上的革命我認為有兩個,一個是秦始皇統一六國時期的“百家爭鳴”一個是這段時期。革命無非是兩種,打和思想上的文鬥。

清朝派遣留學生,可回來的又分為兩派。一個是清政府的忠實走狗,屬於閻國孝那一行列,認為洋人的東西都是侵略得來的,不足以學習。因此想除掉革命黨。正如他的老師陳少白給他的評價“功課優秀,思想愚蠢”。現實中其實也不乏這樣的人,一味的認為只要把書本上的東西都學好了就萬事OK,不想怎麼來看看這個現實。直到他死,他都認為自己是正確的,這種頑固的保守派,是根本無法改變的。如果真的在現實中發生這種事,也不要妄想去改變他們的慣性思維了,成不了什麼大氣候。不值得。

一個是李重光,被耶魯大學錄取的中國留學生。義無反顧的回國,參加革命,作為學生的這一先驅力量參加革命。儘管他是商人世家(當時中國的商人都認為自己與國家的命運無關)。但是他仍然不聽父親和車伕朋友的勸阻,參加革命。作為孫中山的替身混淆清政府烏合之眾的視聽。他最後在車裏笑了,那放肆的大笑,那是死如歸的笑容,沒有絲毫的膽怯。我想他是釋然了。孫中山的思想傳播了,他的任務完成了。必須要有人流血犧牲才會有革命。他深刻的明白這個道理。還記得車伕勸他不要去的時候,他説17年就是為了這麼一瞬。

裏面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那個賭徒,我忘記他的名字了。他本身揚言誰給他錢他就給誰賣命。然而他為了自己的女兒犧牲了。他沒有什麼思想,屬於人民羣眾中的麻木派別吧。只為了兒女私情。也是,一個賭徒能有什麼偉大的理想和思想?還有方紅,本身嚮往的是平靜的生活,因為想要為父親報仇加入革命。導演陳德森,在眾多的派別中安排了這一麻木跟隨派,確實很成功,手法很是高明。

影片中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有陳少白的懦弱,膽小。呵呵,如果是高中的時候出現這部影片我想我的歷史關於這段時期各派的特點就不用背了。陳少白一直追隨,但是沒有絲毫擔當。他只是一個教書匠,他怕血,懦弱膽怯。中國當時的革命派不就是這個特點麼?可是到最後他害怕的開槍打死閻國孝,影片中不乏他顫抖的背影,哆嗦的四肢。沒辦法,他也知道,革命必有流血。對他的評價我是很難取捨的。

陳德森這部影片真的很棒。唉,成大事者必須不拘小節,這是我的深刻感受。面對很多不如意的東西只能犧牲某些東西來換取。但是現在已經不是戰亂時期了。

未來的路還是很渺茫,心裏有很多計劃,只能一步步實現。可是未來是個未知數,沒想過以後會怎樣。理想趕不上現實,計劃也沒有變化快。只能一步步的實現計劃,一步步的揭開接下的任務。但是這部影片給了我很深刻的教育。還是該思考一個問題,到底是人生在演戲劇,還是戲劇再演人生?只可惜,生活永遠沒有戲劇裏的那美好結局。

探索,我還在探索中。幸好我還有時間來探索。匆匆的時間,真的太快了。

 

2022有關革命電影十月圍城觀後感3

 

我可以不睡覺,但是我不能停止思考。

凌晨兩點看完電影,我躺在牀上雖然有些困,但還是覺得應該寫點什麼。

十月圍城這部電影講述的是晚清時期,一羣革命志士為保護孫中山先生而流血犧牲的事情。首先要説的是,電影演員整容強大,其次看完後感覺畫面震撼(尤其是打鬥的場面),最終要的是內容也就是故事的情節震撼(應該是接近史實的吧,管他呢,反正好看)。

(對於電影的一些想法),

1、這麼多人為了孫中山的一次會面做出巨大的犧牲值得嗎?

在一開始看到電影裏的孫中山先生梳着油光鋥亮的頭髮,衣着光鮮華麗,眾人簇擁保護,相比之下,那些為他犧牲,甚至都不知道孫中山是為何人,是為何事的人,他們都是生活在社會的底層(除了那個老闆),他們都要每天為了自己的衣食住行考慮。他們也是人,既然講究人人平等,為什麼要讓他們去送死來成全那麼幾個所謂的領導人。後來想想,革命有時就像人一樣,儘管頭腦是人全身中最脆弱的一處,打架的時候不能發揮一點的力量(用頭頂人不算,相對於身體的其他部分對別人造成的傷害來看),但是即使手腳遍體鱗傷,也要保護好頭部。

2、電影中的為了滿清而犧牲的那個將領怎麼評價?

成王敗寇。

平心而論,革命並沒有對錯之分,大家都希望是得到一個太平盛世,老百姓很簡單,只要有飯吃,生活的好,他就跟誰混,就不會鬧事。

比較一下,説中國2000多年封建帝制,皇帝的兒子是皇帝,地主的兒子當地主;然後説辛亥革命,新中國革命到現在,説是要改變這種情況,但事實上卻並沒有一點變化,甚至有變本加厲的趨勢。為什麼會出現那麼多的紅二代,星二代,官二代,這和皇帝之子稱帝並沒有什麼區別。

 

2022有關革命電影十月圍城觀後感4

 

最近好的電影看了不少,其中,《十月圍城》給我的感觸很多,我就在我的博客裏寫一下下……

《十月圍城》講述了清末民初時期人們擁護孫中山,反抗清政府腐敗統治的故事。眾多我喜歡的明星大腕兒都在其中出演角色,這其中,我最喜歡拉黃包車的夥計阿四。大的時代,大的社會,一個拉黃包車的小夥計顯得分外渺小。但是,身為一個黃包車伕,阿四為了保護孫中山,毅然獻出了自己的生命,在舊中國的黑暗中,劃出來一絲耀眼的光彩。這種小人物身上的大光彩,尤其讓人感動。

看完這部片子,我一直在想,擁護孫中山的人中,有許多都是有權有錢的人物,他們已經過上了優裕的生活,似乎沒有必要為了“虛幻的理想”拋家舍業。但是,這種看上去虛幻的理想,還是激勵着他們拋棄了已經擁有的一切,走上革命的道路。可見,人生終極的追求絕不僅僅是錢和勢——人,總是要有點理想的。

這部片子中,我最喜歡孫中山先生説的一句話“什麼是革命?革命就是用我們的犧牲去換來下一代的幸福。”一個人,追求的不能是平安度過一生,而是用自己的力量為我們這個國家,為我們這個時代去做出貢獻。就好像,人生原本是一杯水,通過自己的努力,總會為讓這杯平淡的水加上一塊巧克力,變得有滋有味,這,就是我們的追求吧。

我認為,人只要活着能為社會與時代做些事情,即使再苦短,也將變得波瀾壯闊,變得充實不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