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實用文 > 觀後感

山海情扶貧幹部觀後感範文四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8.65K

電視劇《山海情》又名《閩寧鎮》是正午陽光出品,由孔笙、孫墨龍執導的脱貧攻堅劇。那麼大家看完山海情以後,都有什麼心得感想呢?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於山海情扶貧幹部觀後感範文四篇。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山海情扶貧幹部觀後感範文四篇

山海情扶貧幹部觀後感範文篇一

扶貧幹部要當“山”“海”“情”的最佳代言人

為向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獻禮,近期,一部部慶祝建黨100週年為主題的電視劇相繼播出,《山海情》自然也被追捧、熱議,該劇重現了閩寧扶貧協作中感人的故事。20多年來,一批批扶貧幹部以“愚公移山”之志,用真心真情和無私奉獻的精神為貧困羣眾搬遷、發展、致富想辦法和謀思路,是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中流砥柱,是“山”“海”“情”的最佳代言人。

貧困羣眾要脱貧,扶貧幹部先脱皮。1990年,寧夏南部山區海原羣眾要搬遷到首府銀川市近郊的永寧縣境內,作為扶貧幹部的馬得福,一心想幫助整個湧泉村吊莊移民到玉泉營,雖然出生於湧泉村,有着父親代理村長的支持,但在搬遷過程中,也要面對老一輩人各種撒潑打滾不願意搬的境地。無奈、心酸、扎心,一時間充斥了整個劇情,也許有些人會覺得很戲劇化,但像馬得福一樣的扶貧幹部他們知道“貧困羣眾要脱貧,扶貧幹部先脱皮”,從事扶貧工作必須要有“愚公移山”的意志、刮骨療傷的氣魄,堅決響應黨中央的號召,撲下身子,鉚足幹勁,攻堅克難,在扶貧路上永不停息,在艱苦條件和百般困難中啃下扶貧這塊“硬骨頭”。最終,50户湧泉村吊莊移民成為了玉泉營的第一批移民。

貧困羣眾要發展,觀念轉變要先行。貧困羣眾搬遷是解決一方水土養不好一方人的問題,而如何寫好搬遷羣眾“後半篇文章”,這就要面臨搬遷羣眾的發展問題。在國家政策的號召下,1996年,中央確定福建對口幫扶寧夏,一批批援寧扶貧幹部來到玉泉營,一場跨越2000多公里、歷時20年多年的閩寧協作由此展開,以陳金山為代表的援寧扶貧幹部與馬得福為代表的本地基層幹部同心同力動員搬遷羣眾外出務工、發展蘑菇種植,面對搬遷羣眾“不配合”“質疑”“觀望”等心理,從思想觀念和思想意識抓起,以率先嚐試、示範帶動、典型效應等方式,讓能人賺取“第一桶金”,以能人的榜樣力量提升搬遷羣眾積極參與發展的信心、勇氣和決心,從根源上改變搬遷羣眾對新型產業和創業就業方式上的認知,推動形成正向激勵,凝聚脱貧攻堅合力。

貧困羣眾要致富,產業鏈要可持續。扶貧幹部情牽百姓、心繫民生,隨着蘑菇棚的大量搭建,市場行情發生了變化,玉泉營的蘑菇滯銷,扶貧產業發展的可持續自然也是扶貧幹部重點關注的問題。辦法總比困難多,脱貧攻堅是幹出來的,凌教授動員羣眾建起臨時冷凍庫和擴大銷售範圍及發展其他種植產業,進一步延伸了扶貧產業鏈,有效帶動羣眾增收。當然,扶貧幹部在搞扶貧工作時,要堅決避免“一刀切”,針對每個貧困村、每個貧困户的特點和致貧原因,以“對症下藥”“一村一策”“一户一策”的方式,為其量身定做、精準施策。在福建的對口幫扶下,在扶貧幹部的努力下,在羣眾的勤勞勇敢下,產業幫扶、勞務輸出、閩商創業等獨具特色的“閩寧模式”,讓原飛沙走石的“戈壁灘”變成了寸土寸金的“金沙灘”,成功地映射出了脱貧攻堅背景下的時代變革。

山海情扶貧幹部觀後感範文篇二

最近電視劇《山海情》熱播,該劇藝術再現了閩寧扶貧協作的感人故事。1996年,中央確定福建對口幫扶寧夏,20多年來,一批批援寧扶貧幹部真心奉獻,一波波閩商在寧創新創業,一代代寧夏貧困羣眾在福建穩定就業,為推動寧夏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像劇中馬得福這樣的扶貧幹部們是跨越山海共同致富的骨幹擔當,是“山”“海”“情”的代言。

山花落盡山長在,終日看山不厭山。扶貧幹部要有山一般的意志堅決響應黨的號召,聞令而動,盡鋭出戰。劇中扶貧幹部馬得福也曾對政策一知半解,當村書記向他解釋清閩寧協作的重大意義時,他眼中看到了未來,腳下堅定了步伐。東部支援西部20多年來,黨中央不斷加大工作力度,國家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得到有效實施,形成了把扶貧開發作為重心,把產業協作扶貧作為關鍵,把生態環境改造作為基礎,把激發內生動力作為根本的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格局。在“馬得福們”帶領下,村民們的腰包鼓了,笑聲多了,村裏小康住宅鱗次櫛比,通村公路整潔乾淨,基礎設施一應俱全,村中一片繁榮盎然的景象。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扶貧幹部要有海一般的偉力努力克服艱難險阻,鉚足幹勁,攻堅陷陣。都説“貧困羣眾要脱貧,扶貧幹部先脱皮”,在艱苦條件下、在百般困難中“馬得福們”以“越雪山、涉險灘”的精氣神,啃下扶貧這塊“硬骨頭”,成長為擔當重任、能打硬仗的高素質幹部。他們不斷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協同發展、共同發展的大戰略,不斷加強區域合作、優化產業佈局、拓展對內對外開放新空間的大布局,為的就是實現先富幫後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目標的大舉措。

生成澤廣時芳茂,魚水情通樂韻諧。扶貧幹部要時刻情牽百姓,心繫民生。“馬得福們”深知脱貧攻堅是幹出來的,靠的是廣大幹部羣眾齊心幹。扶貧幹部要將輸血式扶貧轉變為造血式扶貧,激發起鄉親走出貧困的內生動力,凝聚起脱貧攻堅的強大力量。要常奔波于田間地頭、常穿梭於農家小院,讓大家聞到扶貧幹部身上的泥土味兒。貧困户貧困的原因千差萬別,因此,扶貧路上切忌搞“一刀切”,扶貧幹部務必要結合每個貧困户的特點和原因,逐人逐項走訪摸底,詢查貧困現狀、探尋貧困根源,針對貧困户不同致貧原因“靶向用藥”、“一户一策”,真正做到量身定做、精準施策。

山海相會,東西協作。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任何一個地區、任何一個民族都不能落下。扶貧幹部當不以山海為遠,勇挑責任重擔,提高工作水平,為鞏固脱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不懈奮鬥。

山海情扶貧幹部觀後感範文篇三

扶貧路上: 我與第一書記的對話

他不愛多言,但事事都能看到他。脱貧攻堅有他,解決矛盾有他,發展產業有他,疫情防控有他。樸實是他,高尚也是他。他是四川省廣元市鍾嶺村第一書記李書記,在我跟他對話中,我深受啟迪。

“李書記,你現在既是第一書記又要代村書記的工作,壓力大嗎?”

“要相信辦法總比困難多,不要畏懼壓力,壓力即是動力。”李書記説道。

鍾嶺村是一個貧困村,村幹部結構偏老齡化,羣眾思想保守,產業發展滯後。2018年下半年,因村支部書記身體狀況欠佳,請假在外看病。多方考量之下,暫由李書記全面主持鍾嶺村工作。幫扶工作和脱貧攻堅的重擔全都壓在了肩上。在他的努力下,兩處居民點建成,成為新農村建設的典範;2018年東西部扶貧協作項目圓滿完成,初步建成了520畝筍用竹產業園和200畝藤椒特色園,帶領大家積極探索出“竹下雞”“藤椒雞”循環種養殖、長短結合的優質集體產業;1200平米養牛場建成後,尋找業主進場養牛,通過收取租金的方式來壯大集體經濟收入;鼓勵老百姓發展户辦小庭院,原本週邊荒廢的土地,也種起了蔬菜,圍起了雞圈。2018年10月,村委會院壩裏開起了熱鬧的分紅大會。鍾嶺村於2018年整村脱貧。

“李書記,這次有政策,像你這種情況可以申請回去啊!”

“脱貧任務還沒完成,我的身體情況我清楚,放心吧。”

李書記因身體原因,每次吃主食前都需要打針才能進食。在駐村期間,也時常因為工作忙,導致飯沒吃到點上,生病住院過幾次。本想着藉着這次可以申請回去的政策,勸説他。剛開口就被阻止了,沒有人能拗得過他執拗的性格。我們都知道他放不下在這裏的貧困户,放不下身上的脱貧擔子。舍小家顧大家,週末休息日也總能看到他在村裏忙裏忙外。他認為,只要我們先幹起來,羣眾才能跟上。

“李書記,這次捐款,大家差不多都是捐的100——200元表示心意,你跟大家差不多就可以了。”

“不了,他們在前線冒着生命的危險,我們至少是安全的,能夠幫點忙是應該的。”

大年八年級,李書記即刻到村履職。在疫情防控初期,一方面口罩難買,另一方面羣眾不重視,不戴口罩攢堆堆烤火、聊天現象常見,甚至還有不聽招呼走親訪友的。對此,李書記帶着村幹部、工作隊員分別挨家挨户打招呼。同時李書記又是北廟鄉所有村中第一個組織捐款的,李書記自身既要供養女兒上大學,還住着公租房,捐了1000元。截止3月10日,李書記組織鍾嶺村共捐款7120元,支持疫情前線工作。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中國,有280多萬駐村幹部、第一書記身在一線,爬山路、迎風雪、戰貧困。李書記是百萬人中的一個,在扶貧路上我看到了他“最美的模樣”,老百姓信他、敬他、愛他!

山海情扶貧幹部觀後感範文篇四

《山海情》主要講述的是一位二十世紀通過勤學苦讀走出大山的學生馬得福,在參加工作就被分配到西海固作為一名年輕的幹部,鼓勵支持家鄉人民部分“吊莊”,最後家鄉整體搬遷,遷出西海固的一個大山村子——湧泉村的故事。

在這個搬遷的過程中,因為政府選擇的是寧夏銀川地處平坦但相對有沙漠的地帶。一年不時的颳風,而且飛沙走石的現象常有。剛開始吊莊的其中7户村民因為承受不住惡略環境的肆意橫虐,都跑回了老家。電視就從這個負責吊莊的移民返回家開始,展現了一系列傑出優秀的人物如干部馬得福、蘑菇專家凌一農教授、白崇禮校長等等。劇情的演繹、故事情節和人物關係都很好,我個人覺得這部電視劇能感動人的原因有以下一些。

作為一部以扶貧為主的電視劇,整部劇的主旨就是如何以老百姓的利益為出發點,幹部怎麼樣才能用最管用的行動幫助老百姓脱貧致富。無疑這部劇就是這麼演的,但是劇中人物青年幹部馬得福的真實表現讓人為之動容。當他被安排到吊莊移民户接洽老百姓的時候,他和村民們一起,徒步搬運東西推車前往吊莊村,在途中遭遇沙塵暴來襲,他一個年輕人不是臨陣退縮,而是安頓大家趕緊趴下,一起面對疾風鶴唳的沙塵暴。有的村民初來乍到忍受不了這種突變的天氣,叫嚷着要回去,乾脆不弔莊了,面對馬得福的勸阻他們毫不動心,還是回去了。在遇到村民不通電就不想再堅持下去的願望,馬得福一而再再而三的騎着自行車跑供電站,對供電站站長進行軟磨硬泡式的説服工作,但就這還是因為60户村民才通電的要求,被缺少的一户給難住了。面對這些困難,馬得福雖然屢屢受挫,但是他還是一股子勁的往前衝,為的是讓吊莊的老百姓早日過上好日子。在凌教授幫助玉泉營金灘村村民種植雙孢菇的過程中,馬得福更是跑前跑後,為蘑菇的生產出棚思前想後,讓老百姓在得到甜頭的同時他也喜樂於心。但是對於很快全村人都種蘑菇導致市場飽和菇價下跌的情形,他作為一個基層幹部也有力不從心的時候,好在凌教授在全國範圍內的奔走,才讓下跌的菇價才穩住。最讓人動情的是,在全劇的後面湧泉村要整體搬遷的時候,面對父老鄉親的不捨離鄉之情,馬得福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他動情地講着:“湧泉村才是我的根,我們搬遷不是為了斷根,而是把根扎到更肥沃的地方,是為了搭上易地扶貧這一輛班車……現在閩寧鎮有學校、有醫院、有銀行,住的時間長了那裏就是家”“人嘛,畢竟不是樹,一頭在老先人手裏,一頭就在我們後人手裏,我們後人到哪兒了哪兒也就能再紮根。”面對這些中肯的語言,一向堅持不搬遷的爺爺輩、太爺輩的人們都動情了,是啊,為了後代的發展,搬到條件更好的地方何嘗不是更好的選擇呢?

另一位讓我為之動容的是農業教授凌一農,他是個從福建來寧夏研究菌草的專家。憑着一腔熱情,響應國家號召,來到寧夏對口扶貧。閩寧鎮雙孢菇的產業化,凌一農教授功不可沒。他不但帶出了好徒弟馬得寶,還在菇價下跌嚴重的時候傾囊而出,把自己的工資都從妻子哪裏要來墊資幫助農民渡過滯銷難關。他的這些舉動讓人覺得一個教授為民助民,一心為民的高尚情操。還有一個平時舉止儒雅的教授,在面對村民的利益受到侵犯時他也能不甘和人打架來阻止人民的利益的流失,從而帶動和鼓勵閩寧鎮的村民脱貧致富。

還有馬得寶,一個小時候叛逆,長大後聰明,在經歷一趟去新疆的磨練後,迅速成長,成為金灘村致富帶頭人,起先成為了種植雙孢菇的第一人,之後又幹勞務隊,開勞務公司,帶領村民發家致富。起初他帶着對哥哥馬得福的偏見和對他的不滿,覺得家裏優勢都是哥哥佔去了,他因為頑皮沒有少挨父親的打。自打他在閩寧鎮的一個項目上參與公平競標,竟被人舉報説是弟弟沾了哥哥的光之後,他才體會到哥哥作為公職人員,要辦好一件事的諸多難度,從此之後開始理解哥哥的行為。兄弟也日漸和睦共進。馬得福還有一樣讓人敬佩的就是作為年輕人他不怕苦不怕累,在種植蘑菇面對漚糞的強烈氣味從開始的不適,到適應棚內的氣味和吃苦肯幹。從包工程帶領鄉親幹工程到個人的各種擔當,覺得他是青年一代努力工作的代表。還有他始終如一的愛情觀,對待心愛的姑娘麥苗始終不離不棄,直到結婚生子,恩愛有加。

最後我想説的是人民棟樑的教育者——白崇禮校長。他在湧泉村是一個鄉村教師,因為搬遷問題,原來村子的學校不存在了,白校長就跟着吊莊户到了金灘村,在那裏當上了校長,並且是奔走在學校和學生家庭之間的“行走的紐帶”。他的願望很現實,也很可貴,就是希望他所教的學生“一個都不能少”。面對洶湧波濤的福建打工浪潮,好多學生家長眼熱了,也是因為生活的困難,覺得孩子讀太多的書不如出去打工掙錢。白校長一知情就騎着自行車去做家訪,説服學生的家長讓孩子去讀書,多讀幾年書。最要緊的是,面對學生的輟學,他心急如焚,甚至白校長把海吉第六批赴閩打工的車攔住,將不滿16週歲的學生海春玲叫了下來,因為説服還被其家長打破了眼鏡。面對這些,他都覺得不是困難,最重要的是面對教育局申請維修操場的資金都難以達到的時候,他暗下決心把閩商捐的無條件安裝的電腦給賣了,然後換回了孩子們合唱比賽用的校服和操場的維修費。儘管他知道這是不合理的,要受到上級處分的,他寧可知道冒着被撤職處分的危險還是那樣做了。當全校學生在合唱比賽上激情高昂地演唱《春天在哪裏》這首歌並完成後,他緊攥雙拳像是一個打了有生以來最後一場勝仗的將軍那樣激動。他滿眼都是學生,滿心都是學生如何讀好書,這是一個教育工作者的偉大之處,一個全心全意為學生着想的教師才是一個合格的教師,一個民族的靈魂工程師!

劇中令人感動的角色太多,還有為一心一意親赴崗位最後卻遭遇車禍的張樹成書記;一個活出了自我、演繹了女性隱忍和堅毅不拔、能頂一片天的水花;一心為百姓、一心記着祖先好處、認真教育後代的村支書馬喊水等等。正是有這些官民相互理解、相互幫扶、有了國家互助扶貧的好政策,我們社會主義國家的脱貧攻堅任務才能在千千萬萬幹部百姓聯手的過程中脱去貧困的帽子。才有了劇中那樣一個又一個充滿社會主義現代化風貌的“閩寧鎮”,我們的國家才能在“十四五”的美好前景規劃中發展的越來越好。

《山海情》這部劇還讓很多人喜歡的原因,在於劇中好多場景都是農村場景的真實再現,例如圍着彩色“炕圍”的屋內牆壁,湧泉村民家中那用格子布拼成的花門簾、那家家户户的土圍牆、那親切的大喇叭、家門口那遠遠長長的土路、那些手持煙鍋的樸實的老爺爺形象、那時候村民白襯衣底下套着線衣的穿着……都是點燃我們回憶的導火索,直接引起了一代人的回憶和淚點,我想着這就是真正的好劇之感染力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