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實用文 > 演講稿

好記者演講稿7篇

欄目: 演講稿 / 發佈於: / 人氣:1.78W

我們選擇的演講稿的主題必須是有向上正能量的,大家在撰寫演講稿的過程中務必要注意語句通順,注意邏輯嚴謹,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好記者演講稿7篇,供大家參考。

好記者演講稿7篇

好記者演講稿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行:

大家好!我是來自定西日報的記者,今天非常高興能和全市媒體的同行們相聚一堂。就在剛才,傾聽了幾位同行精彩的演講,我為大家為新聞事業付出的努力和執着而感動;在我從事新聞工作的五年裏,我一直思考,如何做一名新時代的優秀新聞工作者。在學生時代,記者是自由、個性、神氣的代名詞,在我從事採編工作,真正成為一名記者,在新聞採訪的路上行走了五年後,我對記者這個職業有了切身的體驗,我才發現,這個職業在她所有鮮亮的外表下,最真實的內涵,用一個最通俗的詞來概括,就是“責任”。於是,我想起了一句話,記者是“社會的良心”。這句話也是我今天演講的題目。

記者是一個很特殊的職業,是人民心中高尚的職業,在筆觸下守望道義,在不斷前行中彰顯正義的力量。記者是社會的瞭望者,是時代的參與者。記者又是一個很平常的職業,與其他所有職業一樣,做記者的過程就是一個做人的過程。但更重要的是,記者是社會的良心。這不僅是職業的要求,更是人民羣眾對新聞工作寄予的一種厚望。用乾淨的眼睛呈現這世界的美好、困苦、掙扎、骯髒以及黑暗。記者是責任、是重託、是公平、是正義,這一職業考驗着我們的良心、愛心和社會責任感。我還要説:記者是青春無悔,記者是樂此不疲,記者是激盪的生命,記者是沸騰的熱血,記者是我們在路上永不停息的事業!

我們的新聞前輩,如鄒韜奮先生、範長江先生,他們的新聞作品篤定不是抒情議論的高亢文字,恰恰其忠於事實、記錄歷史、立此存照的職業精神與道德良心,給我們提供了樸素真實的傳世文本,閲讀他們的新聞之路,發現“責任”二字熔鑄於他們的一生。正是因為有責任,所以他們才有勇氣、才不畏強權、才表現出尊重大眾、服務大眾、敢講真話的傑出品性和智慧;也正是因為有“責任”,他們才會窮盡一生告訴我們這些後輩:“我們的新聞是為誰服務的!”

新聞工作,是黨和國家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新聞工作做得好不好,關係人心向背,關係事業興衰,關係黨的執政地位。從傳統媒體報紙、廣播、電視到新興媒體互聯網、手機,傳播媒介不斷豐富、發展、變化,但記者的天職卻始終未變。

然而,隨着近年來市場經濟的發展,一些新聞工作者由於受社會各種利益的誘惑和壓力,“社會良心”和“正義感”這根弦在思想上繃得不那麼緊了。有的人在金錢與物質面前,幾乎無正義感可言,輕易歪曲真理,顛倒是非,出賣靈魂。這些現象,不能不説是新聞界的悲哀!正是因為在新聞工作隊伍中存在了這些不良風氣和作風,增強新聞工作者的社會良心和正義感更顯得特別重要、特別緊迫。當前,我國改革發展進入關鍵時期,我國將突出面臨國內國際經濟形勢複雜變化帶來的嚴峻挑戰,這是對我們黨執政能力的考驗,也是對新聞戰線能不能發揮服務大局、維護穩定重要作用的考驗。在信息傳播技術高度發展的當今時代,新聞宣傳工作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新聞媒體承擔的統一思想、凝聚力量、增強信心、振奮精神的任務越來越重,對新聞工作者的綜合素質要求越來越高。越是這樣,加強新聞隊伍建設的戰略意義就更加突出,深入開展“三項學習教育”活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就更加突出。

我曾看過一篇文章,叫做我的中國性格。文章説,中國是詩書禮儀、唐詩宋詞、高宗孝祖。不過,中國也是夏劼殷紂、趙高秦檜。中國性格是頑強,中國文化,是充滿尊嚴的頑強,是即使已經被貪心的官污吏禍害到無力抵禦外辱,卻仍然不屈昂首面對侵略者沾滿鮮血的屠刀,心中充滿必勝的信念。文章説,試想一個只有李成棟、秦檜,而沒有文天祥和史可法的中國,那樣的中國,還可能存在嗎,還有必要存在嗎。今天在這裏重提這篇文章,是因為我想到,什麼是記者,是一個新聞工作者應有的精神和品質。在汶川大地震中,我們有太多的新聞工作者不顧個人安慰,在餘震一次次強烈襲來的廢墟上,堅守工作崗位,第一時間向外界報道事實真相,讓我們時刻了解汶川人民的安危冷暖。他們用手中的筆和攝像機,弘揚面對大難一幕幕感人肺腑的真善美。然而,山西礦難也有排隊領封口費的真假記者充斥在記者的隊伍中。我在想,如果一個只有領封口費、吃黑回扣,而沒有捨棄個人安危,傳達事實真相、反映人民疾苦的記者隊伍,還可能存在嗎,還有必要存在嗎。

從事記者的五年來,我始終記得這樣一句話,“筆下有是非曲直,筆下有譭譽忠奸,筆下有財產萬千,筆下有人命關天”。在記者的崗位上,我們需要具備一份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在我的筆下,報道過在文化路數十年如一日無償修剪樹木、打掃衞生,用生命種植綠色的魏治業老人;西關國小執着奉獻於聾啞盲童特教事業的青年女教師楊敏老師,見證了引洮工程一期工程岷縣首批外遷移民的心聲,對採訪中遇見的黑磚窯寫下過過這樣的污染企業何時關停的稿件,作為定西日報的一名記者,一個可以與300萬定西人民脈搏一起跳動的記者,我有幸見證了定西近年來蓬勃發展所取得的輝煌成就,也有幸成為橋樑、成為紐帶,為這方熱土上的羣眾鼓與呼……我用筆記錄下了這座古老而年輕的城市正在發生着的每一點變化,用心感受着“和諧定西”所奏出的每一篇動人樂章。

我清晰地記得xxxx年考進報社時,我的父親在送給我的筆記本上寫下人民日報總編範敬宜先生説過的四句話,今天送給在座的每一位同行共勉,提高把握全局的能力;保持旺盛不衰的激情;培養淡泊名利的心態:鍛鍊得心應手的文筆。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好記者演講稿篇2

各位領導,新聞界同仁:

大家好!

今天,我們迎來了新聞工作者自己的節日。首先感謝市委、市政府、市委宣傳部領導對新聞工作者的厚愛,感謝全市新聞工作者的無私奉獻和對我們的評選推舉,感謝廣大讀者和觀眾的關注支持。

市礦新聞工作者濟濟一堂,胸戴紅花感慨萬千。回望1986年以來,在七台河礦工報社走過的23個春夏秋冬,面對今天的榮譽怎能不心潮澎湃。忘不了,老報人的諄諄教誨;忘不了,報社領導的激勵鞭策;忘不了,業界領導和同仁的支持勉勵。

個人做為集體的一份子,榮譽屬於全體編採人員,獎章凝聚着大家的信任和支持。在礦區,井下恰如戰場,礦工報社、礦區電視台的記者,有的一年下井近200次,在平均採高七八十釐米的工作面,和七煤礦工一樣“跪着採訪,站着做人”。這裏我向大家介紹幾位礦工報社的優秀記者、幾樁鮮為人知的戰地記者故事:要聞記者王英新,年近五旬,帶病堅持工作,跟隨領導爬場子面任勞任怨;要聞記者王江,一方面肩扛家庭成員的病困,一方面跟隨主要領導下井,一次在井下手被擠傷,滴着血堅持採訪;攝影記者孫國祥有一次在採煤場子抓拍,一棵支柱砸到了礦靴上,腳面皮開肉綻;記者周傳才三次受傷,一次傷在肩上,一次傷在腳踝,還有一次傷在手上,青腫出血他簡單處理、瞞傷不報;記者閻英羣腰間盤突出依然堅持下井,還有我們的六朵金花女記者也和男記者一樣衝鋒在前,百里煤海廠礦井區、車間段隊留下了他們的足跡。還有我們的編輯,在詩人司品修主任的帶領下,挑燈夜戰編版面,甘為他人做嫁衣。大家之所以衣帶漸寬終不悔,因為我們有一個關愛編輯人員的礦工報社領導班子,有一個團結、温暖、向上的戰鬥集體。就是這樣一個戰鬥集體創出了黑龍江省十佳企業報前三強的佳績。

礦區戰地記者是全市新聞宣傳大家庭的一員。市礦一家親,市報市台精品迭出、創新發展,更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今天,我們要把鏡頭更多地對準市礦更多的、默默奉獻的編採、製作、技術和印刷發行人員,大家共同分享節日的快樂。

一年一度記者節,今天的榮譽就是明天的開始。讓我們攜手共勉:牢記政治責任與歷史責任,在新興傳媒異軍突起,多元發展,平面、聲屏、網絡互動的時代;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堅持學習不止筆耕不輟,堅持實踐“三貼近”和不斷改進創新;努力提升新聞宣傳的親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和引導力,為全市經濟社會科學發展和引領服務於百姓文化生活貢獻力量。

謝謝大家!

好記者演講稿篇3

尊敬的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

我是美術學系大三的學生,我叫。

首先我很榮幸當選新聞中心第11屆大學生記者團團長,在此我要感謝院領導、黨委宣傳部老師對我的信任,感謝新聞中心所有新老成員對我的支持。

其實我來新聞中心記者團工作的時間並不是很久,接觸的工作也不是很多,但在這個學生組織裏,我感受到了團隊強大的凝聚力、真摯的親和力和藝術的工作的能力。在這裏,我從老師的悉心教導中學到了如何為人如何工作,從一個涉世未深的孩子成長為一名為同學服務的大學生,對此我從內心深省到:這是美的殿堂激勵了我堅強的鬥志和無限的熱情。

從走進美院大門的那天開始,我就立志要學有所成,時刻提醒自己不要閒散。大一時,我帶着忐忑的心情走上院學生會幹部競選的講台,不久後,我成為了院學生會祕書處的一名幹事,一年的學生工作中,在團委老師的指導下我參與策劃了我院的評估晚會、“兩代會”等一系列大型的活動,開拓了眼界,鍛鍊了能力。還記得在學生會工作的表彰大會上,官書記對我們學生幹部提出的幾點希望:做為一名優秀的學生幹部,要有“銅頭”,是不怕碰釘子,敢於做事;“鐵嘴”,是在任何時候都能有雄辯的口才;“宰相的肚子”,是能放的下事情,學會寬容;“馬拉松的腿”,是勤跑,不怕苦。現在想來,官書記的教導還是那麼深刻,令我收益匪淺。

大二,在學校領導和老師的支持下,我和藝海文學社成員創辦了高校文藝交流刊物《》,刊物在高校間得到一致好評,在武漢第二屆詩歌藝術大賽的現場得到湖北省作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韋啟文先生的讚賞,併為《》題詞:“藝海揚帆競風流”,鼓勵我們創新發展,爭取更大的成績!在領導的鼓舞下,《》在20xx年發行3期,一萬餘份,在刊物的規模和質量上有了很大的突破。所以在“藝海風”的團隊裏有這樣一句座右銘:做好《》,是我們每位成員的使命!

在從事上述學生工作的同時,我發現自身還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所以我沒有丟失自己閲讀、寫作、與同學交流的習慣,時常抽時間去圖書館看書、寫文章、定期與高校的學生幹部交流工作。為自己的大腦充電,培養文字功底,總結交流開闊視野,擴大自身的發展空間。

現在,我作為黨委宣佈部大學生記者團中的一名核心協調者,我將努力為大家服務,配合老師做好相關工作。我將立志建立一支新聞敏感性強,工作效率高,工作認真負責的記者團隊。我將期待與新聞中心其他部門的通力合作,力爭將新聞中心的團隊建設的更加精幹!

最後我建議全體新聞中心的新老成員用熱烈的掌聲向對新聞中心付出精力和汗水的團長,團長,台長,部長及大四全體成員表示衷心的感謝。

謝謝大家!

好記者演講稿篇4

親愛的同學們,敬愛的老師們:

大家好!

我是小主人報的小記者吳xx,我今天演講的主題是“我的小主人報生活”。轉眼間,我已在小主人報度過了三個春夏秋冬。回望走過的一步步腳印,百感交集。正是因為這一點一滴,才造就了今日我的自信、勇敢與不服輸。在這裏,我體會過苦的`青澀,也品嚐了甜的甜蜜,總而言之,小主人報,是我終身的良師益友。

猶新的記憶,不時浮現在我的腦海。打開記憶的枷鎖,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我初入小主人報時的場景。那時候的我,只與熟人交談甚歡,與陌生人卻兩眼漆黑,不善與之談話。而小主人報那陌生的環境,卻讓我倍感親切和温馨。踏入一班的教室後,更讓我眼前一亮:並不壓抑的氣氛,反而還帶着絲絲愉快,藍簾白牆,小巧玲瓏的裝飾品以及一張張帶滿祝福和嚮往的寄語卡讓我驟然一新。原本還存在在心頭的緊張感不知不覺中蕩然無存,只剩下一種不明由來的輕鬆和快樂。

小主人報的生活也讓我感受到了充實。採訪氣象站,遊覽故宮長城,瞭解小主人報的種種故事,讓我感慨萬千。我依稀還記得,在小主人報,是老師的鼓勵,讓我拿起了漸漸生疏的鉛筆,將幻想和眼睛以及心所看、所感受到的美麗景色用所學不多的詞、句、成語,來描繪下來。正是這樣,我又愛上了讀書:從雜誌到圖書,再到古典民著,我所積累的知識越加豐富,文筆也有所提升,並在小主人報拿到了人生第一桶金。我看着用汗水和努力換來的成功,不由欣喜萬分,越戰越勇,我始終相信,我成功了第一次,還會有第三次、第四次······這種信念一直激發着我,使我不再畏懼失敗,長風破浪,有了美好的夢想;第一次的燒飯,經過無數次的失敗,終於學會了炒蛋;第一次的梳頭,經過無數次的失敗,終於擺脱了那亂蓬蓬的雞窩頭,學會了簡單清新的馬尾辮;第一次的採訪,經過無數次的退縮、被拒絕,終於膽大起來,首當其衝,邁出了第一步······無數的第一次,接踵而來的失敗,讓我漸漸地成長,就像是數不清的雨滴終會成為大海,我亦是如此。是小主人報的磨練,使我曲折的人生道路遍地開花,春色滿園。“有志者,事竟成”這是小主人報讓我明白的道理,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頭,難以忘懷。

此外,我還堅持地發微博,雖然不是微博總數第一,可也突破了二百條的防線。我一定還會再接再厲,完成五百條的微博總數的。

在小主人報,我還廣交朋友,小夥伴們的陪伴和笑顏是我最大的動力。古人云:“有朋自由遠方來”這真是一點兒也沒錯。在小主人報,五湖四海的同學都歡聚在此,共同分享成功和喜悦。小主人報,給予了我很多知識與道理,是一本翻也翻不盡的書、源泉;小主人報的故事,更是説也説不完,道也道不盡。

這就是我的小主人報生活。我的演講到此結束!

好記者演講稿篇5

很多人都喜歡西藏,那裏的天離我們很近,好像一伸手就能摸得到,那裏孩子清澈明亮的眼睛讓人感動,他們擁有蔚藍的天空和燦爛的陽光。

但有個孩子告訴我,他最討厭拉薩的太陽。他説,他眼睛裏的西藏“天是灰色的、樹是黑色的”。他指着遠處的布達拉宮説,“那只是一個輪廓”。他叫多吉,是20xx年我在布達拉宮廣場上偶遇的一個少年。他的眼睛渾濁,患有嚴重的白內障,今年只有16歲。分別時我把太陽鏡送給了他。

那次西藏之行,緣起於一位名叫靜靜的聽眾的來信。信中她提到了一個有“絕活兒”的小姑娘達瓦——她可以閉着眼睛燒水做飯。為什麼要學這種危險的“絕活”?用達瓦媽媽的話説,以後孩子的眼睛可能會不太好。這個“不太好”就是患有白內障,這是西藏牧區普遍的病。

於是,我們踏上去往西藏的路。與以往不同,這次與我同行的還有醫生。抵達西藏後,我們兵分兩路,一組去走訪當地醫院,另一組尋找信中的小女孩達瓦。

驅車8個小時,我們抵達了那曲。陽光下,小達瓦總是皺着眉頭,眯着雙眼。她的家大部分活兒都由母親獨自承擔,因為爸爸和哥哥都患有眼病。

我問達瓦:“現在媽媽還讓你們練習閉着眼睛做事嗎?”她很認真地點頭,得意地説:“早就學會了,從門口到桌子6步,從桌子到廚房11步……”一邊説着,一邊跑去廚房,抱了一個熱水瓶出來。在桌子前,小達瓦閉着眼睛,熟練地搖晃熱水瓶。她的小手像長了眼睛一樣,準確地拿起桌上的一個茶杯,開始往裏邊倒茶。我不敢貿然打斷她,怕驚着她,燙了手。從她那雙不知道被燙過多少次的小手裏接過滾燙的酥油茶,我難以嚥下。

但達瓦的媽媽好像對這些已經習以為常。她説,讓孩子練習閉眼乾活,是怕有一天會像爸爸和哥哥一樣看不清東西,影響生活。

母親的話和那杯熱茶都很燙,燙到了我的心。難道這裏的孩子們註定只能默默接受這種命運嗎?我真的不想看到有一天達瓦會變成看不清布達拉宮的多吉!

那些天,我們走訪了很多家庭、學校和醫院,孩子們的眼病情況比我預想的還要糟,因白內障致盲的現象很普遍。

西藏衞生部門提供的數據顯示:西藏白內障發病率為14.6%,比內陸地區高出了將近60%,僅西藏就有近80萬的孩子面臨眼病威脅。

回到北京後,我們協調醫院等各方資源,商討調研救治方案。20xx年6月中央人民廣播電台聯合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北京兒童醫院等多家單位發起了“愛目行動”。截至今年8月,14個月的時間,我們去了西藏、青海、雲南、貴州等6個高海拔地區,對5000多名孩子進行眼科義診;《海陽現場秀》的聽眾捐款數百萬元,累計捐贈12180個“兒童視力保護包”。從今年開始,我們陸續把那些患有嚴重眼病的孩子接到北京進行手術治療。

有人問我做這件事有什麼意義?我想,看到孩子清澈的眼睛就是意義,看見他們能在該體會快樂的年齡體會到快樂就是意義。還有什麼能比還高原孩子們一雙清澈明亮的眼睛有意義的事情呢?當多吉們夢想實現的時候,也會讓我們更加熱愛生活。

愛要讓你看見!

好記者演講稿篇6

局台領導、各位老師、各位電視同仁:

你們好!

我競聘的崗位是首席記者。請允許我先做一下自我介紹,我今年35歲,1991年從濱州師專畢業,當年參加地直分配,被分配到濱州崇山煤礦。在那裏工作了7年。7年中做過濱州市在煤礦舉辦的機電中專班的語文課老師,崇山煤礦職工教育培訓中心的職員。後來擔任公司及煤礦辦公室祕書。曾多次到井下,親身體驗了煤礦工人的辛苦與不易。在這期間,我在工作之作。曾創作大量詩歌散文作品,後期開始關注企業的經營管理,《試論企業人才培養》獲得濱州市重工局論文一等獎。1997年底從企業停薪留職。1998年8月被招聘到我單位。作品獲山東電視新聞獎二等獎,濱州廣播電視一等獎等獎項。目前在電視專題部工作,是鄒平縣十佳記者。

回顧我六年電視工作的經歷,我深深感到我的成長離不開電視台這個事業發展的平台,我的每一個進步離不開局台領導的教育和指導,離不開同事們的幫助、支持和鼓勵。今天借這個機會,我向你們致以衷心的感謝。我希望在今後能以更高的標準和要求,把工作做得更好。

電視新聞工作者,首要的要求是要有自己的思想,最怕的就是人云亦云,沒有主見。思想從哪裏來?從不斷的學習中來,從工作實踐中來。新聞界有一個現象,科班出身的記者有時打不過半路殺出來的“程咬金”,為什麼?因為程咬金的三板斧很厲害,這三板斧是他從實踐中得來的,是他多年經驗的積累和總結,乾淨利落,非常實用,如果用現在的説法,就是效率高,效益好,一個“快”字就能讓諸多高手膽戰心驚或者人頭落地。但是現代的“程咬金”也要學習,也要創新和提高。因為三板斧在這個傳媒業迅速發展的時代是靠不住的,你要對社會發展有清醒理性的認識,首先就要做一個善於學習,善於工作的人。

生活的積累、經驗的積累是一筆寶貴的財富,這種積累的過程有時是一個忍受寂寞的過程。你要耐得住寂寞。耐不住寂寞就修不成正果。工作六年,很難説我就修成了正果,但是有一點我很欣賞我自己,那就是我在不斷的學習,不輕言放棄。

我出生在70年,在農村長大,家境貧苦。我弟史姊妹三個,在母親的教誨下,都考上了學,這在農村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家庭勞力缺乏的情況下,一個農村普遍家庭,三個孩子都能考上大學確實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這應該感謝我母的堅持,一種韌性的堅持。艱苦生活的經歷對任何一個人都是一種最好的鍛鍊,對一個新聞工作者更有它積極的意義。試想一下,一個不瞭解生活,不熱愛生活,不關心社會的人,他又怎麼能創作出好的作品,去感動人、激勵人和影響人。在這裏我説一件事情,在我讀高的時候,每個月都要回家,跟家裏要口糧。那年我讀高三,大學聯考在7月份,家裏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父母沒辦法,只能賣掉家裏養殖的百十來只雞。父母掌握了我回家的規律,所以每次回家,家裏的那些正在下着蛋的雞就會少上幾隻。我每次回家關心的是我的飯錢能不能拿到。但是母親那時會是什麼心情呢?她一定是有些無奈,因為有一個細節是我至今都難以忘記的,那就是每一次回去,好都會當着我的面,數一數那些雞的數量。在當時農村經濟遠沒有像現在發達的條件下,那些蛋雞是整個家庭最為重要的經濟來源。那些雞在被母親拿到集市上賣掉後,它們的命運……他們可以説都壯烈犧牲了。後來臨近大學聯考的時候,家裏的雞已沒有多少了,又染上了雞瘟,在太陽底下站着,聳着肩膀,無精打采。突然倒下的話,那就是死掉了。這是一些看起來不是很大的事情,但是就是這樣一些小事,讓我懂得了生活的不容易,懂得了人生奮鬥的意義,努力做一個正直善良的人。有時我也想,生活真是一本大書,樂觀積極的人讀到的是希望和愛心,悲觀消沉的人得到的是冷漠與隔絕。

好記者演講稿篇7

我是一名剛剛參加工作還不到一年的大學生,我叫晏xx,現就職於xx電視台,我演講的題目是《新人、新崗、遇新事兒》

事情還要從20xx年説起。打小在城市裏長大的我,特別愛乾淨,還在學校的時候,我就有一個願望,以後參加工作了,別的不説,工作環境一定要好。到了台裏之後,有獨立的辦公桌,有自己的電腦,屋子裏還有空調,更難能可貴的是,台裏的領導、同事都對我這個新人倍加關照。軟硬環境都這麼好,夫復何求呀!於是,我就在這安逸舒適的環境裏每天錄稿、出鏡,偶爾出去採訪,順便跟着記者溜達溜達,看看廣袤富饒的盤錦大地,這小生活,多好!

滋潤自在的小日子就這麼一直過着,一直到了20xx年的11月29號,這天和往常一樣,穿戴整齊的我早早的來到了單位。剛進屋,台裏的一位記者跟我説:“走啊鏡濤,跟我出去採訪呀?”我心裏一想又能出去溜達了,就説:“走着”。幫忙拿着機器就上了採訪車,跟着老記者下鄉去了。忙活了一上午,中午剛吃完飯,略帶睏意的我,問道:“鄭哥,咱下午去哪呀?” “養鴨場”鄭哥答道。

一聽養鴨場,大家猜我怎麼想,當時我就想,這一定是一個既有麻辣鴨脖,又有麻辣鴨舌,還有麻辣鴨腸的地方······想到這兒,睏意全消,嚮往之情湧上心頭。

但我還是佯裝淡定的回答道:“哦,咱啥時候去呀?”鄭哥説:“時間緊,現在就去。”我心中暗喜:“鴨脖,我來了。”

可當車拐個彎進了養鴨場之後,我當時就傻眼了,心馬上就涼了半截兒。鴨脖、鴨腸、鴨舌一樣都不少,可···可都在那一隻只活鴨子身體裏裝着呢。當時正好有輛貨車在裝鴨子,看裝鴨子的工人嫻熟的“一手掐倆脖”,四隻鴨子就被扔上了車。伴隨着冬天的大北風,漫天的鴨毛,就跟那下雪似的,不過絲毫沒有漫天飄雪的浪漫,只有隨風飄散的陣陣惡臭。此時此刻的我,一邊哀歎鴨子命運的悲慘,一邊意識到自己是如此的天真。可來都來了,怎麼辦?祈禱趕快完事吧。

忽然,鄭哥喊道:“鏡濤啊,跟我進棚裏來”我心中暗想,終於不用忍受鴨毛滿天飛了,二話沒説,拿着三腳架就跟進去了······

這個時候的我已經來不及鄙視自己的無知了,走進鴨架的一剎那,一股股熱氣裹挾着一種難以形容的臭,撲面而來,中午剛吃過的美味開始一個勁兒的往上反,我儘量在和自己的胃抗爭。由於室內外温差大,眼鏡上了霜,鼻子和嘴還都不敢出氣,我只能呆呆傻傻的站在門口。

這個時候,鄭哥再次叫醒了我:“鏡濤啊,你往裏走走,抓只鴨子和那大哥一塊看看,咱拍個畫面。”

我愣了一會神兒了,養鴨場的大哥似乎看出了我的猶豫和顧忌,就主動抓了一隻鴨子,見此情形,為了完成採訪任務我強忍着噁心,湊了過去。拍完這組畫面之後,一直忙碌着的鄭哥似乎看出了我的不適,説道:“鏡濤啊,你出去等我吧”當時我恨不得借倆腿跑出來,在瑟瑟的北風中,也顧不得漫天鴨毛,大口大口的呼吸着還算新鮮的空氣。

緩過來的我,透着門縫看鄭哥,他一手扛着機器,一手拎着三腳架,一樣沒有防護措施,從臉上的表情可以看出來,他也難以忍受,但他還是盡心盡力的認真拍完每一個畫面。再看鴨架旁的飼養員,他們似乎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環境。

記得在學校期末考試答題的時候,有一道題恰好是關於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當時我曾經寫下了這樣一句話,“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新聞人,首先應該成為一個人,一個能沉下身子,貼近羣眾的人。”此刻我才明白,那些整日與鴨子相伴,對我所謂的惡臭習以為常的人,不正是我們的羣眾嗎?而我今天的所作所為,卻違背了當初捲紙上我寫下的話。想到這裏,我再次走了進去,第一次在惡臭中開口説話:鄭哥,我幫你拿三腳架······

雖然時間過去很久了,但這卻是我從參加工作到現在印象最深的一次採訪。那天採訪結束後回到單位,照着鏡子擇下頭髮上的鴨毛,聞着羽絨服上散發着淡淡的臭味,我並沒有抱怨,我為自己感到高興,我戰勝了自己,挺了過來。並且我又有了一個新的願望,我要做一個貼近羣眾的人,貼近生活的人,要在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指引下做一名優秀的新聞人!

謝謝大家!

xx縣電視台 晏xx

Tags:演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