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職場 > 活動策劃

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實施方案(2021—2023年)

欄目: 活動策劃 / 發佈於: / 人氣:2.6W

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實施方案(2021—2023年)

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實施方案

20212023年)

 

按照全國農業種質資源普查總體方案(2021—2023年)》要求,為確保三年內全面完成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各項任務,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目的意義

近年來,隨着生物技術的快速發展,各國圍繞重要基因發掘、創新和知識產權保護的競爭越來越激烈。農作物種質資源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的戰略資源種質資源越豐富,基因開發潛力越大,就越有利於農業科技原始創新與現代種業發展。通過開展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明確不同農作物種質資源的品種多樣性和演化特徵,預測今後農作物種質資源的變化趨勢,豐富國內農作物種質資源的數量和多樣性,不僅能夠防止具有重要潛在利用價值種質資源的滅絕,而且通過妥善保存,能夠為未來國家生物產業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基因資源,提升產業國際競爭力。

我國分別於19561957年、19791983年對農作物種質資源進行了兩次徵集,一大批種質資源得到有效保護。隨着氣候、自然環境、種植業結構和土地經營方式等方面的變化,農家地方品種消失速度加快農作物野生近緣植物資源也因其賴以生存繁衍的棲息地遭受破壞而急劇減少。為此,2015年,農業部啟動了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正在加快摸清我國農作物種質資源家底,保護攜帶重要基因的優異資源。

與前兩次徵集相比,這次普查收集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和特點:一是全面普查與系統調查同步進行、實物收集與信息採集同步進行、普查收集與鑑定入庫同步進行。二是制定統一的普查與收集技術規程,廣泛採用地理學、生態學、生物學、信息學等現代技術,科學普查收集資源。三是國家、省、縣級農業農村部門,相關科研單位等明確分工、各負其責、協同推進。四是範圍更廣,覆蓋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2323個農業縣(市、區、旗)。

二、主要目標

全面完成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2323個農業縣(市、區、旗)的普查與徵集,以及其中種質資源豐富的679個農業縣(市、區、旗)的系統調查與搶救性收集。明確各地作物的古老地方品種、種植年代久遠的育成品種、重要農作物的野生近緣植物以及其他珍稀、瀕危野生近緣植物種質資源的時空分佈狀況,分析演變趨勢,為實現有效保護與高效利用提供依據;搶救性收集貴、、瀕危、特有種質資源,新增種質資源10萬份以上;提高全社會保護種質資源意識。分年度實現以下目標。

2021年,全面完成普查與徵集任務。完成剩餘的707個農業縣(市、區、旗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徵集,200個縣(市、區、旗)系統調查與搶救性收集,新增資源2.6萬份;完成3.8萬份種質資源的鑑定評價,入庫(圃)妥善保存。

2022年,全面完成系統調查與搶救性收集任務。完成剩餘的188個縣(市、區、旗農作物種質資源系統調查與搶救性收集,新增資源1.8萬份;完成2.6萬份種質資源的鑑定評價,入庫(圃)妥善保存。

2023年,全面完成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各項任務。完成1.8萬份種質資源的鑑定評價,入庫(圃)妥善保存;普查、徵集、收集種質資源及相關信息納入全國農業種質資源大數據平台,實現有序開放共享。

三、重點任務

(一)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和徵集。對主要農業縣(市、區、旗)開展農作物種質資源的全面普查,基本查清各類農作物的種植歷史、栽培制度、品種更替、社會經濟和環境變化,以及重要農作物的野生近緣植物種類、地理分佈、生態環境和瀕危狀況等重要信息。填寫《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普查表》。每縣(市、區、旗)徵集當地古老、珍稀農作物地方品種和珍稀、瀕危農作物野生近緣植物種質資源20—30份。填寫《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種質資源徵集表》。

(二)農作物種質資源系統調查和搶救性收集。在普查基礎上,對農作物種質資源豐富的農業縣(市、區、旗)進行種質資源的系統調查,每縣(市、區、旗)搶救性收集各類栽培農作物的古老地方品種、種植年代久遠的育成品種、重要農作物的野生近緣植物以及其他珍稀、瀕危野生植物種質資源80—100份。填寫《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種質資源調查表》。

(三)農作物種質資源鑑定評價和編目保存。對徵集和收集的種質資源進行繁殖和基本生物學特徵特性的鑑定評價,經過整理、整合並結合農民認知進行編目,入庫(圃)妥善保存8.2萬

(四)農作物種質資源數據庫建設。建立健全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數據庫,編寫種質資源目錄和重要農作物種質資源圖集等技術報告,有序開放共享。發佈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報告

、實施期限範圍

)實施期限。2021年3月至2023年12月。

)實施範圍。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安徽、山東、河南、四川、貴州、雲南、西藏、陝西、甘肅、青海、新疆等17個省(自治區)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繼續組織開展普查與徵集、系統調查與搶救性收集及已收集種質資源鑑定評價和編目保存等工作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海南、重慶、寧夏1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持續做好已收集種質資源鑑定評價和編目保存工作,查遺補漏,確保本省自治區、直轄市)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全面收官。

五、進度安排

2021年,全面完成普查與徵集任務;2022年,全面完成系統調查與搶救性收集任務;2023年,全面完成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各項任務。具體安排如下:

)2021年

全面完成河北、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河南、雲南、西藏、甘肅等9省(自治區)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707個農業縣(市、區、旗農作物種質資源全面普查與徵集,新增資源7000份。

完成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安徽、山東、河南、四川、貴州、雲南、西藏、陝西、甘肅、青海、新疆等17個省(自治區)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200個縣(市、區、旗農作物種質資源系統調查和搶救性收集,新增資源1.9萬份。

全面完成北京、天津、上海、寧夏4個自治區(直轄市)種質資源鑑定入庫工作。湖北、湖南、重慶、廣西4省自治區、直轄市)查遺補漏,完成收官工作。江蘇、浙江、福建、江西、廣東、海南6省加快推進收尾工作,開展考核驗收。

對前年已徵集收集的3.8萬份種質資源進行繁殖和鑑定評價,經過整理、整合並結合農民認知進行編目,入庫(圃)妥善保存。發佈2020年全國十大優異種質資源。

)2022年

完成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山東、河南、四川、貴州、雲南、西藏、甘肅、新疆等14個省(自治區)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188個縣(市、區、旗農作物種質資源系統調查和搶救性收集,新增資源1.8份。

完成北京、天津、河北、安徽、四川、西藏、陝西7省自治區、直轄市)考核驗收。

對上年度徵集收集的2.6萬份種質資源進行繁殖和鑑定評價,經過整理、整合並結合農民認知進行編目,入庫(圃)妥善保存。

特色資源田間展示與宣傳。對徵集收集的珍貴地方品種和具有開發利用前景的種質資源進行田間展示,邀請社會各界人士參觀,宣傳種質資源支撐產業發展的重要性和古老地方品種承載的傳統農耕文化,提高全社會保護種質資源意識。發佈2021年全國十大優異種質資源。

)2023年

完成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上海、山東、河南、貴州、雲南、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1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考核驗收。

對上年度徵集收集的1.8萬份種質資源進行繁殖和鑑定評價,經過整理、整合並結合農民認知進行編目,入庫(圃)妥善保存。

繼續開展特色資源田間展示與宣傳。

發佈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報告2022年全國十大優異種質資源。

組織運行

(一)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根據農業農村部農業種質資源查工作領導小組統一部署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設立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工作辦公室(見附件2-2)和技術專家組,負責具體組織實施日常管理技術支撐和服務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和管理辦法編制普查與徵集、系統調查和搶救性收集等相關技術規範和培訓教材,組織開展技術培訓;指導並參與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農作物種質資源的普查徵集、調查收集;編制種質資源目錄,妥善入庫(圃)保存;建立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數據庫;編制行動進展報告,提出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與可持續利用建議。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技術專家組成員名單以及相關技術性材料另行印發。

(二)省級農業農村部門。負責組織本轄區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開展普查與收集專業培訓,推動種質資源普查和徵集、系統調查和搶救性收集等有序開展

(三)縣級農業農村部門。承擔本地農作物種質資源全面普查和徵集。組織普查人員對轄區內的種質資源進行普查,將數據錄入數據庫;徵集的種質資源統一送交本省農業農村部門指定單位

(四)省級農業科學院。在省級農業農村部門組織下,具體承擔本轄區內農作物種質資源系統調查和搶救性收集,妥善保存徵集和收集的種質資源,開展繁殖、鑑定、評價,並將鑑定結果和種質資源提交國家農作物種質庫(圃)。

(五)部屬科研單位及其他相關科研機構。根據各地農作物種質資源類別和普查收集工作的實際需求,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相關研究所要積極參加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普查收集工作。中國科學院、各有關農業大專院校等科研機構要積極參與普查收集工作

保障措施

(一)組建普查與收集專業隊伍。省級農業農村部門指導縣農業農村局組建普查工作組,指導省級農院組建系統調查工作組,分別開展種質資源普查與徵集、系統調查與搶救性收集工作。

(二)開展技術培訓。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分區域、分省份組織舉辦普查與徵集培訓、系統調查與搶救性收集培訓,主要內容包括: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實施方案及管理辦法解讀,文獻資料查閲、資源分類、信息採集、數據填報、資源徵集收集、調查點遴選、儀器設備使用、資源評估與保存,以及如何與農户座談交流等。各地農業農村部門根據當地實際,組織舉辦多種形式的專業培訓。

(三)加強工作調度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工作辦公室通過中期檢查、年終總結和隨機檢查等方式,對各執行進度和完成情況進行調度,確保穩步推進、順利實施。

(四)加強宣傳引導。組織媒體跟蹤報道,宣傳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的重要意義和主要成果,提升全社會參與保護種質資源的意識,營造良好氛圍

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技術規範、系列表格和相應培訓材料可從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官方網站()下載。

 

件:2-1.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實施路線圖

2-2.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工作辦公室成員名單


附件2-1

 

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

實施路線圖

 

 

 

 

 

 

 

 

 

 

 

 

 

 


附件2-2

 

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工作

辦公室成員名單

 

主  任:錢  前  中國農科院作科所所長、中國科學院院士

副主任:劉錄祥  中國農科院作科所副所長

李立會  中國農科院作科所資源中心主任

孫  雯  農業農村部種業管理司一級主任科員

成  員:頓寶慶  中國農科院作科所綜合辦公室主任

魯玉清  中國農科院作科所科研處副處長

方  溈  中國農科院作科所資源中心副主任

高愛農  中國農科院作科所研究員

胡小榮  中國農科院作科所副研究員

魏利青  中國農科院作科所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