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職場 > 工作報告

學校2005年省電教“十五”課題結題報告

欄目: 工作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7.04K

我校《信息技術與各學科教與學的整合研究》課題於2001年9月被批准為省“十五”規劃重點課題。從立項開始我校認真做好開題工作,整個實驗過程中邊研究、邊修改、邊發展,向教育科研要質量,靠教育科研上水平,達到了預期目標。通過三年多的探索與實踐,“信息技術與各學科教與學的整合研究”教育教學模式已形成,逐步成了六中的辦學特色。

學校2005年省電教“十五”課題結題報告

在各級電教部門的指導下,在我校信息技術教研組和朝、漢語教研組共同努力下,《在國中朝鮮語文、漢語文教學中利用各種信息資源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課題實驗進展順利,深受學生歡迎,對我校信息技術教育、朝漢語課教學和教科研工作起到了巨大的促進作用,特別是在學生寫作方面收到了顯著成效。現將課題總結如下:

一、問題的提出

在國外,一些發達國家從1994年開始,就利用因特網進行教育活動。最早開始實施的“基於網絡開展跨國界協作學習”是由當時的美國副總統戈爾提議的。全世界有30多個國家參加了這一網上協作學習。

在韓國,朝鮮語文作為國語,被廣泛研究。並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大環境下,信息技術與朝鮮語文學科的整合研究處在國際領先地位。

在國內,國家級的遠程教育傳輸平台已經建成。據不完全統計,全國有近萬所中國小建立了校園網,國家正在大力推進“校校通”工程,因此,我國已經建立了現代遠程教育的基礎平台,具備了利用網絡和遠程教育方式進行教育的條件。

可是漢語文和作為少數民族語言的朝鮮語文,其研究與應用遠遠落後於其他學科。信息技術與朝鮮語文、漢語文學科的整合研究更是如此。研究成果少的可憐。作為少數民族地區,延邊的教育處在全國少數民族地區中的前列。但是漢語文和少數民族語言-朝鮮語文的研究,特別是信息技術與朝鮮語文、漢語文的整合研究還沒上正規軌道。雖然優秀的學生文學作品、少兒作品很多,作文指導水平也很高,但是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研究還是空白。現在朝鮮語文、漢語文學科與信息技術整合研究還處在分散打游擊的階段。

國中朝鮮語文、漢語文與信息技術的整合研究有待進行探索性的研究。

國中朝文、漢語文要求培養學生聽、説、讀、寫能力,傳統教學只能使學生掌握基礎知識,應用能力相對較差。特別是學生的寫作能力更差。學生作文往往空洞乏味,缺少生活情趣,缺乏想象力、聯想能力,難以正確地表情達意,難以抒發真情實感。

如今的教學,從教師角度上看,教學結構單一、死板,不能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而對於學生來説,朝鮮語文、漢語文知識相對其他知識而言,較枯燥、沉悶,這樣就很難對朝漢文知識有深入的研究與學習。學生對一些稍複雜的基礎知識缺乏應用能力,更因為受現今教學條件的限制,學生的視聽器官得不到充分的調動,學生就行不成較強的創新意識及實踐能力。更難想象寫作能力的提高了。

為此,我校決定改善教學過程,以“自主式課堂教學”模式為基礎,構建以利用多媒體信息資源為媒介的,新型的、有效的寫作教學模式-《在國中朝鮮語文、漢語文教學中利用各種信息資源提高學生寫作能力》,以此達到全面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通過利用形象的現代化教學手段及信息資源,使學生在朝漢文寫作中,思維能力、應用能力,得到質的飛躍,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的直觀、具體、生動、形象的優勢,加強對學生的寫作能力的教育,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實驗目標

研究目標:

通過運用多媒體現代化教學手段,優化學生學習的認識過程和實踐、思維以及教學方法,使學生通過多媒體教育的形、聲、色等手段,具體、直觀、生動、形象地感知所學內容,使學生思維得到充分發展,從而形成一定的創新意識,通過實踐操作,使學生實踐能力得到充分發展,學生形成較強的應用能力及寫作能力。

1.總結並形成“利用現代信息資源,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教學模式.”

2.探索並總結如何改革傳統教育思想和模式,以學生為本,構建現代信息技術環境下學生學習方式和教師教學方式的改變.

3.探索創建以計算機網絡為核心的現代信息技術環境下的新型教學結構.

ø學生層面

f能使學生學會通過信息獲取,加工處理,問題探究和意義建構的途徑提高寫作能力的新型的學習模式;

f摸索出能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能將知識學習,能力培養與素質提高統一起來的學習方法,倡導多樣化的,個性化的合作學習模式.

ø教師層面

我們將通過三年的培訓和實驗使教師的教學觀念得到更新,在教師的自身素質方面預計基本到達以下目標:

f要有精深的朝鮮語文、漢語文學科專業知識,深厚的教育科學理論知識;

f要有廣博的相關學科知識和現代化教育技術能力,教師能熟練運用幻燈片,投影機計算機等多媒體教學工具,掌握現代網絡技術,創設基於網絡環境的教學情境;

f要有教育預見能力,教師應在微觀上能預見覆雜的社會環境和人際關係對學生個體發展的影響,深入調查瞭解學生,對學生的性格,志趣,追求和學習,思想狀況的變化發展要有所預見,制定切合學生實際的教育方案,從而有效地教育學生;

f要有教育指導能力,教師具有對學生學習的指導,選擇生活道路的指導和對學生心理健康的指導能力,即教師要有對學生的心理健康進行鑑別,診斷的能力,善於從心理健康的角度去分析和解決學生中存在的各類問題;

f要有教育科研能力,實驗教師應在教育教工中研究和探討,吸取古今中外的教育經驗,善於總結工作,探索和發現新教育方式和教學方法.

f要有開拓創新的能力,教師要敢於借鑑,勇於開拓,依據變化的情況,不斷尋求適合教育對象的的教育方案,方法和手段,使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更科學,更完善,同時教師應尊重和保護學生和各種頻傳興趣愛好,鼓勵和引導學生的各種哪怕看來是幼稚的創造慾望和嘗試;

f要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教師要有廣泛的興趣愛好,良好的學習,生活,工作和健身習慣;具有強烈的進取心和好奇心,有頑強的意志和毅力;有嚴謹,求實,精益求精的科學態度和工作作風;有敢搏擊風浪,排除萬難的膽識和氣魄.

三、實驗內容

1.理論依據

理論依據主要有建構主義理論,多元智慧理論,現代傳播理論等。

第一、從學生認知規律看,改的過程,是思維的過程,是錘鍊的過程,是“悟”的過程。因而在教學中要通過生動、形象、具體的修改過程引導學生形成清晰表象,豐富感性知識,從而發展認知能力。寫作是認知的表現形式,首先取決於認知水平。

第二、建構主義理論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而得到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中,藉助其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夥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和學習工具,通過意義建構而獲利的。其中“情境”、“協作”、“會話”、“意義建構”是建構主義學習環境的四大要素。從建構主義理論角度看,學生是在與周圍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中,逐步建構起關於外部世界的知識,從而使自身認知結構得到發展。其中把創設情境看作是“意義建構”的必要前提,教學設計的最重要內容之一,而電教媒體正是創設真實情境的最有效工具。

第三、多元智慧理論認為:每個人(學生)都在不同程度上擁有9種基本智力,智力之間的不同組合表現出個體間的智力差異。教育的起點不在於一個人有多麼聰明,而在於怎樣變得聰明,在哪些方面變得聰明。智力並非像傳統智力定義所説的那樣是以語言、數理或邏輯推理等能力為核心的,也並非是以此作為衡量智力水平高低的唯一標準,而是以能否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和創造出社會所需要的有效的產品的能力為核心的,也是以此作為衡量智力高低的標準的。因此,智力是個體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產生出、創造出具有社會價值的有效的產品的能力。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擁有不同的九種多元智力,9種智力代表了每個人不同的潛能,這些潛能只有在適當的情境中才能充分地發展出來。這一全新的智力理論對於學校教育具有重要的意義。

第四、從電腦網絡的基本功能看,電教媒體具有表現力(抽象概念具體化、枯燥知識趣味化、深奧道理形象化);具有重現力(及時反饋);具有參與性(調動學習興趣、情感、動機,親身操作體驗)。

2.課題界定

假設(如果):利用各種信息資源,恰當地選擇運用多媒體現代教學手段,進行有目的、有計劃、有檢測的試探性的教學實踐,就能夠使學生的思維、實踐能力得到充分發展,有效提高寫作能力。

變量:利用各種信息資源,恰當地選擇運用多媒體現代教學手段的優化的教育教學及學習。

因變量:有效促進運用現代教育思想和理論,研究如何教和如何學的理論、方法,學生的信息能力、學習能力、探索能力創新態度等。

干擾變量:教師、學生、教學媒體條件是影響實驗效果的相關變量。

干擾變量的控制:

①保證設備與技術人員到位,提高教學軟件質量;

②實驗教師相對穩定,實驗週期相對穩定;

③不人為創造不公平的競爭,實驗班學生不加班加點,不增加課業負擔,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個性與創造力;

④其他控制措施。

3.研究內容

①現代網絡信息環境下寫作課教與學的理論.

②基於現代信息環境下朝鮮語文、漢語文寫作課研究性學習思想的形成與實踐.

③網絡環境下管理平台,教學平台即教學資源的收集和應用.

④網絡環境下的自主式研究性協作學習理論與實踐.

⑤應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⑥學科學習網站的建設與應用.

⑦現代信息技術環境下學與教過程中整體觀,多元化,過程性的評價方式形成與建立.

四、研究方法

1.資料積累法。每一位研究人員,結合自己的作文教學和自己所任教的班級學生,儘可能多地將一些成功的教學案例和學生成長進步的案例積累下來,作為研究的重要參考資料和研究成果。

2.跟蹤調查法。凡有可能進行教學循環的教師,都將對學生進行3年的跟蹤研究,建立好作文檔案,看學生的發展和提高。

3.經驗總結法。結合課題研究,定期或不定期地總結自己的一些做法、體會,並撰寫總結文章。

4.實驗試點法。創造一切條件,力求爭得研究人員所在學校的支持,確定循環的實驗班和對照班。

5.對比研究法。

①我們把信息技術與朝鮮語文,漢語文學科緊密聯繫,確定我們的實驗班和對比班。

②實驗班制定出實驗方案,計劃,並對學生進行朝鮮語文、漢語文學科相融合的嘗試性教學和情境教學。

③建立實驗假設,確定變量關係,並定期進行交流。

五、實驗的步驟與時間及主要內容

1)準備階段(2001.9–2001.12)

配備業務能力較強的實驗教師,加強技術培訓工作,積極參加各種培訓,為實驗的成功打下基礎。選好實驗班,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樹立正確的學習觀,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朝漢語文學科研究的課題旨在充分利用網絡上豐富的資源,開發補充課程資源,使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需求和興趣愛好,深入探究,協作、交流,互補兼容,引導他們向學習的縱深發展,拓展教育教學空間。

2)實驗階段(2002.3–2003.12)

國中朝鮮語文、漢語文要求培養學生聽、説、讀、寫能力,傳統教學只能使學生掌握基礎知識,應用能力相對較差。而本課題研究使學生視聽器官得到充分調動,思維靈活性得到充分發揮,能積累一些朝鮮語文、漢語文實用知識,發展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在學習中獲得樂趣,發展形成較強的應用能力,創造性得到尊重與發展,能增強實踐能力、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形成較強的創新意識與寫作能力。

1、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學生實施信息技術能力的培訓

實驗班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先後學習了輸入法、文字編輯、繪畫、網頁製作、上網、下載、搜索、發送郵件等內容,個別能力強的學生還掌握了aouthware,flash的運用。學生信息技術能力迅速提高,為網上學習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和保障。

2、設計活動專題,引導學生網上自主探究學習。

各科有機的結合教材內容,開設了專題研究,引導學生網上探索、收集、整理、歸納、處理相關資料,分組合作,交流互補,完成活動要求。

主題活動:春、秋天的色彩等

3、活動主題的確立

〈1〉注意結合平時的教學活動,積極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教師適時引導和整理收集學生自己學習中自讀自悟產生的探究問題,歸納成主題活動。

〈2〉教師注意把學生生活、當今社會現況與教材內容相聯繫,有機地挖掘出教材中那些內涵深、富有探究價值的問題。

〈3〉開通“六中科研專頁”論壇,設置一個開放平等的交流環境,積極鼓勵和接受學生依據個性需求、興趣愛好,自發地提出的探究問題,通過大家的相互交流、討論,確立的主題。

一系列主題活動的設立與研究,順應了學生自主學習的個性需求,滿足了不同的興趣愛好,發揮了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從而成為了學習的主人,讓個性化的學習落到實處。通過網絡上搜集篩選整理歸納相關信息,學生們處理運用信息能力大大提高。由於探究結果需要採用網頁或文本、電子幻燈等形式提交,學生們的信息技術能力得以鞏固加強。最後交流展示活動中,更加促進了學生們相互學習、民主、平等、尊重的精神的發展。探究中的相互詢問、協商、幫助、交流、共享等,使學生們學會了學習,學會了合作。

3)總結階段(2004.3–2004.7)

做好實驗的檢測工作,整理實驗過程中的有關資料,數據進行彙總自行測試。聘請專家前來參與指導,共同研討,進一步完善網絡課,並製成課例光盤,展示我們的研究成果。

做好文字資料,教學軟件,cai課件(素材包),信息資料記錄整理工作。寫出有實驗價值的論文。聘請專家組前來驗收評估,最後,報送研究資料至電教館,迎接總課題組的評估工作。

4)推廣階段(2004.9–2005.3)

每位實驗教師要通過各種渠道,利用各種電教媒體和電教手段進行日常教學,使學生在現代信息技術環境下,在實驗教師的知當引導和激勵下,自主、高效地完成學習內容。

積極組織各項各級教研活動、開放日活動。進一步驗證、推廣教學模式和成果。

六、實驗成果

(一)課堂教學模式實驗課題教學分析

1.課堂教學各環節時間對比

時間

學科

課題

課前

自學

導入

學生

自學

學生

討論

質疑

析疑

鞏固

訓練

評價

反饋

漢語

(尹賢淑)

趙州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