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職場 > 工作報告

村莊調查報告

欄目: 工作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1.69W

陽春四月,於教授在微博上發起對湖南的100個農村基本情況調研,並招募招募志願者,懷揣着對家鄉的熱愛,以及調查形式與內容與自己所學專業相關,於是積極的投上了自己的申請書,很快得到了組織者的迴應並通過申請。

村莊調查報告

一、引言

在我國城市化超過50%,並仍以較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城鄉之間的矛盾越發突出,引發了國內各界關注。同時在調整中國經濟發展模式情況下,決策者試圖通過現行的快速城市化拉動內需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為什麼在我國城市化過程中城鄉間會產生這麼多的激烈矛盾,在此先介紹城市化的內涵,主要包含了二個方面:人口的城市化既是農業人口向非農人口的轉變、用地的城市化既城市用地向外擴張不斷徵收農村土地用作城市建設用地。這樣可以看出在城市過程中涉及到2個重要的問題:第一問題是户籍的轉變,第二個問題是農村土地的徵用。這2個問題如果沒有得到妥善的解決,那麼城鄉之間的矛盾就不會消除。

中國的城市發展方式仍是屬於粗放型,以“攤大餅”的方式向外擴張,不斷蠶食周邊廣大農村的土地。近期國土資源部副部長鬍存智介紹説:近20年來我國土地城鎮化明顯快於人口城鎮化,從數據看1990年至2000年城市建設用地面積擴大了90.5%,城鎮化人口僅增長52.96%,城市用地增長率與城市人口增長率之比是1.71;2000年至20XX年,城市建設用地面積擴大83.41%城鎮人口僅增長45.12%,城市用地增長率與城市人口增長率之比達1.85,均遠高於國際公認的合理閾值1.12。

葉裕民教授指出“中國30年的城市化過程中猶如一個龐大的篩子,把就業、健康、年輕、創造、活力和財富都留在了城市,而把實業孤獨、疾病、年老、犯罪都留在農村,農村承載了中國城市化過程中太多的成本”。尤其在城市化過程中加入一個“中國速度”的元素後,城鄉之間的矛盾就變得更加明顯。

在這一國內現狀的背景下,深入農村,反映農村最真實的一面,也就我是參加這次調研最大意義所在了。

二、村莊的現狀以及問題

此次我調研的地點選擇的是我生活了20多年的村莊——湘鄉市泉塘鎮德勝村第7村民組,位於湘鄉市西北方向,距離縣城約為15公里,地處典型的丘陵地帶四面環山。全組共25户,户籍在冊人口為102人,交通較為便捷,村級公路穿組而過,距離鎮級道路為1.5公里(如圖1)。全組農業仍然是傳統的水稻種植,每家每户的田地裏實行精耕細作,鮮有成規模的經濟作物種植,主要的收入來源依靠對外的勞務輸出。
圖1 第7村民組現狀圖

由於本組離縣城較遠,偏於一隅,沒有城市擴張帶來激烈的土地徵收問題,同時村內並沒有相關污染的企業也就沒有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村民們都是基於傳統的農業種植生活,也就能相對的安居樂業。

那是不是這樣的一座村莊孤立於眾多的中國農村安靜而祥和了呢?其實不然,既是中國的農村就存在其“特色”的問題,讓我們慢慢走近這座村莊。

(1)傳統農業種植的困境

湖南的五月是一個陽光和雨水充足的五月,是一個植物生在旺盛生機勃勃的五月。往年的這個時候可以看到江南水田間特有景色,第一季的秧苗在水田間茁壯成長。但此刻映入眼簾的並不是以前那副動人的畫面,去而代替的則是雜草叢生的田間(如圖2)。圖2 荒蕪田間

帶着疑問向村民諮詢得知現在每家每户不像以前都會散養一些牲口,糧食的需求量也大為減少,所以現在每家種田的數量只要基本上能滿足全家一年的口糧就可以了,所以現在的村民從原來耕種的兩季改為一季。同時由於物價上漲,耕種農田的成本越來越高,水稻的種植經濟效益太低,大家種地的動力不足,積極性便也就不高了。

村民説一對夫婦的勞動力在家可以耕種兩季10畝稻田,除去成本每一畝每一季的純利潤大概為300元,一年下來總利潤為6000元。但是家裏有小孩上高中或者讀大學,單純靠父母在家務農所得的收入是無法承擔這一項教育費用。

20XX年我上本科的時候一年的學費加住宿費以及書本費約為6000元,每月的生活費(包括衣食行)600元,除去寒暑假呆在學校的時間約為9個月,一年下來的生活費一共4200元,這還是解決了基本的生活問題,生活還得過的相對節儉些。所以家裏就一個孩子讀大學一年花費至少1萬元,在家務農一年所得也就元6000左右,根本無法承擔子女的教育費用的支出。我們鄰居和我一屆的一位男生,他的父母一直都在家務,那一年因為無法支付他入學所需的費用,他無奈的放棄了讀大學的機會,儘管他沒能上二本線,但是他的演講口才以及那年大學聯考語文135分足以讓人羨慕,從那以後高中畢業便南下深圳打工,現在成為新一代的農民工,一直為他感到惋惜。

相對於農業種植微小的經濟效益來説,外出務工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村民説現在一個男性青壯年外出務工,就算是做零工,包吃包住後最低也有100元每天,除去中間休息或因特殊原因不能工作的時間,一個月平均工作25天,一個月工資就有2500元,算一年平均在外工作10個月,一年下來最少也有2.5萬元的收入,這還只是一個人的收入。假如説妻子在家照顧小孩和老人,同時還可以耕種兩畝左右的稻田和菜地,散養一些牲口,基本可滿足當年在家所需的日常開銷。

受傳統思想的影響,農村的小孩為了改變命運只能通過讀書這條道路所以在我們組上對小孩的教育一直很重視,目前為止共出過10位大學生,近期的就有7位,但是上面我們説到假如父母雙方都在家務農就支付子女的教育費用這一項就顯得力不從心了,於是年輕力壯的村民開外出務工,所以筆者回去調研的時候,5月的田間還是一片荒涼。

(2)外出農民工的窘境

由調查資料可知全組25户總人口102,其中18-59歲的人為64人,但常年在外務工的口31人,佔據了18-59歲人口中的50%。勞務輸出成為成了本組主要收入來源,這也就使得本組的農民工成為中國千千萬萬流動人口中的一員,他們為中的的城市化的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常年把自己的汗水和勞動留在了城市,但他們卻享受不到城市住房、醫療、教育等方面的福利,同時在遠離家鄉的地方又無法切身感受農村家庭的温暖。

由於農民工無法享受城市福利的這一窘境,他們無法將小孩帶入城市接受教育,更無力將家中的老人帶入城市照顧,這就無法避免的造成了在村內留守兒童、空巢老人以及夫妻雙方的長期分離等一系列社會家庭問題。

從本次調研資料可知14歲以下的留守兒童有4人,獨守空巢的老人有7人,一共11人佔據了總人口的10%。

這次回家調研看到一位奶奶帶着他的孫子和孫女在家生活,她家一家四口人,即這位奶奶本人、她的兒子以及所帶着的孫子孫女。她兒子在外工作結識了外地一女子,不久後便步入婚姻殿堂,由於當時其兒媳還不到法定結婚年齡,所以並沒有辦理結婚證,不久後便陸續產的一男一女,此後她兒子在外打工,被兒媳發現有外遇,也就是先我們現在談到的農民工在外組建臨時夫妻的問題,自此後兒媳便離家而去至今也沒回來過,一段沒有結婚證的婚姻,便也無需用離婚證去界定其關係。現在家裏就留下這位奶奶和孫子孫女,小女孩今年讀5年級,小男孩今年讀3年級,在與他們交流過程中能明顯的感覺到與其他同齡孩子相比缺少了那份活潑可愛,顯得更加的拘謹。由於父親在外務工、母親的離去,在他們的童年裏,每一年有很長的一段時間無法感受到那份父愛,母愛就根本無法企及。

像這樣的家庭情況僅僅是中國農村一個簡單的縮影,在現代文明以及現代教育缺失下的農村仍然有許多家庭從復着這樣的悲劇。

三、結語

根據調研本組的情況來看,從農業經濟效益低下到外出務工成為流動人口,由此引發留守兒童、空巢老人等一系列問題究其最根本原因還是還原到了城鄉二元結構的分化,我國持續多年的三農政策希望使這一問題得到緩解,我們也看到國家所作出的努力以及一些成效,但是中國的發展方式還是走在粗放的道路上。“GDP至上”的理念、實現“跨越”式發展等思想的佔主導的情況下,往往是以損壞環境利益為代價、以過分掠奪自然資源、以肆意侵佔農民土地而得來的發展。試問這樣的發展得民心嗎?這樣的發展是可持續的嗎?

縱使農村的問題萬千,但我們無需逃避,更應該勇於去直面農村最鮮活真實的一面,有時可能我們會生氣、有時可能會惋惜、更有時我們會感覺到無奈,但是我們所做的一切能為以後農村的改觀做出微薄的貢獻也就足矣。

“非實踐不能出真知”,此次深入農村調研,總結報告於此,談不上真知,全是自己一些所見所感,有不妥指出歡迎批評指正。

致謝:此次村莊調研資料的蒐集得到村民肖仁之爺爺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真摯的感謝,同時還感謝鄰村肖婷在中午烈日下協助我對全組照片的拍攝,最後感謝我的母親對我的調查提供了很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