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職場 > 工作報告

個人問題查擺整改措施6篇

欄目: 工作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2.89W

  個人問題查擺整改措施6篇

抓督促、抓問責辦法和手段不多;抓落實、抓督促時,沒有及時批評和談話。羣眾意識不夠強,對如何實踐黨的羣眾路線認識不到位。對於工作的事研究得多、思考得多,關注羣眾利益、羣眾困難少。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的個人問題查擺整改措施材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閲讀。

個人問題查擺整改措施6篇

個人問題查擺整改措施一

1、學習存在自滿情緒。性情急躁,缺乏進取精神,遇上處理具體事情,往往是憑主觀臆斷和經驗去分析情況、處理問題。有時工作中碰到困難還產生抱怨和牴觸情緒。

2、工作主動性還有所欠缺,對自己沒有嚴格地要求,往往滿足於完成任務,對如何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思考得不夠。

3、服務意識還不夠強,有事急於完成手頭上的工作,對待羣眾的態度有些強硬,語氣不佳。

4、學習的積極性不夠高。有時候對於工作的主動性欠缺,急於完成手頭上的工作,對工作僅滿足於簡單的完成任務,並沒有深入的進行分析和思考以求更好的完成工作。

5、有時候不注重細節問題,不該浪費的都浪費了。例如辦公用的打印A4紙張,若不是文件類,可以反正面使用,節約始終都應堅持,節約無小事

6、科學發展的理念貫徹不夠。平時關注重點工作、上級任務和要求、出亮點的工作多,關注打基礎利長遠的工作思考不深、關注不夠。

7、業務學習、材料整理等流於形式。從網上借鑑材料,存在抄襲現象,未能深入鑽研教材

個人問題查擺整改措施二

經過第一環節學習教育、聽取意見,本人按照查找“四風”問題的要求,認真查找自身在“四風”方面的問題,查找出個人“四風”方面的問題5條,形成了個人“四風”問題清單。

1、平時對自身要求不嚴,思想上有所放鬆。常常以忙於日常工作事務為藉口,放鬆對政治理論學習。認為政治理論與自己關係不大,自己能把握好政治方向,不會在政治上犯錯誤從而放鬆了政治理論的學習。

2、在工作中開會佈置多,督促跟進少;抓督促、抓問責辦法和手段不多;抓落實、抓督促時,沒有及時批評和談話。羣眾意識不夠強,對如何實踐黨的羣眾路線認識不到位。對於工作的事研究得多、思考得多,關注羣眾利益、羣眾困難少。

3、工作思路還不夠寬,做事還是畏首畏尾,日常工作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思想樹立的不夠牢固。往往滿足於現在的學識和見解,幹事創業缺乏進取精神,“穩字”當頭,習慣於按老方法、老思維推進工作,創新意識不強,幹事動力不足如。

4、批評與自我批評開展的不好,對自己的缺點也沒有主動請其他同志正面指出。工作上有時會有焦躁脾氣。特別是遇到任務重、出現問題壓力大的時候容易產生焦躁情緒。

5、寫假材料,製假檔案。為應付上級檢查,有些工作開展得不是很有成效,但在總結材料中卻説得天花亂墜,連自己都覺得好笑,有些沒有開展的工作,在材料中也瞎説一通,搞文字遊戲,欺瞞上級領導。

個人問題查擺整改措施三

1、形式主義方面:在工作中開會佈置多,督促跟進少;抓督促、抓問責辦法和手段不多;抓落實、抓督促時,沒有及時批評和約談。比如在會展工作中,由於主觀上有留面子的心態,對工作推進不力的部門該約談沒有及時約談。

2、官僚主義方面:羣眾意識不夠強,對如何實踐黨的羣眾路線認識不到位。對於工作的事研究得多、思考得多,關注羣眾利益、羣眾困難少。比如商業信訪工作,從依照政策、法律、規定處理關注得比較多,對困難職工幫助上從低保、救助等現有途徑考慮多、創新辦法少,對解決羣眾政策之外的訴求辦法少。

3、在享樂主義方面:開拓意識不夠強。比如分管的流通部門商、糧、供、物歷史遺留問題較多,主觀上存在求穩怕冒、怕出事,改革創新的勇氣和膽略小。

4、在奢靡之風方面:艱苦奮鬥的思想不夠堅實,對接待要求不夠嚴。比如有時候存在超標準接待現象。

5、科學發展的理念貫徹不夠。平時關注重點工作、上級任務和要求、出亮點的工作多,關注打基礎利長遠的工作思考不深、關注不夠。

6、深入基層的面不夠廣,到重點項目多、小項目少,工作中專題調研多、系統調研少。比如對旅遊方面的工作關注多、創新多,對服務業配套方面的工作關注不夠,服務業招商進展不夠快,離打造國際休閒旅遊目的地的目標有較大差距。

7、作為年輕幹部,主觀上存在不願批評人的心態,抓工作不夠大膽,有時候影響了工作進度。對分管部門懶散現象管理不嚴、教育不夠;對分管部門的同志工作交流多,交心談心少,幹部的思想情況掌握不夠,要求不嚴,提醒不夠。

個人問題查擺整改措施四

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本人積極參與其中,通過認真學習關於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相關精神,充分認識到了“四風”問題的客觀存在及其不容忽視的危害性。近期我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認真開展“五對照五查擺”,對個人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奢靡之風等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深刻的自我剖析,找出問題的根源,認真吸取教訓,明確努力的方向。具體情況分析如下:

一、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形式主義方面。主要表現為,學習自覺性不高,學習制度堅持的不好。理論學習和專業學習不夠深入,自己雖然注重思想政治和業務學習,但總是不夠系統和深入,存在時緊時鬆的現象,思想上沒有提升到足夠高度的重視,只從字面上理解,不深不透。政治理論學習與實際聯繫不夠緊密,沒有發揮理論的指導作用,只是為了學習而學習,使學習變得形式化、教條化,只按照黨組織要求完成任務,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就不夠,閒時學一陣子,忙時就學得少。

(二)官僚主義方面。深入基層少,不夠深入羣眾,關心羣眾。思想比較狹隘,往往以為要到聯繫點的村子裏看望慰問一下貧困户的艱苦生活才叫關心羣眾,一定要跟着領導到鄉鎮調研才叫深入基層。認為自己解決羣眾和基層實際問題能力弱,在為羣眾辦實事方面就比較消極。

(三)享樂主義方面。主要表現在工作作風不夠紮實。接到工作任務,有時首先想到的是怎樣儘快完成,而不是怎樣做到最好,特別是任務多、壓力大的時候更是如此,有時存在着應付以求過關的想法,影響了工作效果,沒有時刻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

(四)奢靡之風方面。存在攀比、追求享受、得過且過不安心工作的現象。

二、存在問題的主要原因。

(一)政治理論學習不夠深入,政治理論修養不到家。平時疏於學習,總認為,只要能把本職工作幹好,其他學習都無關緊要,殊不知,學習與工作是相輔相成的。只有深入地、系統地、全面地學習,才能更好地勝任自己的工作。有時,對於自己所學的東西,也沒有認真去深入消化,吸收,也就不能很好地做到把自己所學貫徹到實踐中去,落實到行動上來,致使在實際工作中政策水平有限。加之學習的主動性不強,對於學習制度堅持不夠,致使學習收效不佳。理論上的成熟是黨員和黨員領導幹部政治上成熟的基礎,只有在理論上分清是非,才能做到政治上的清醒和堅定。

(二)思維侷限,進取意識不夠強。認為工作上過得去就行,不求冒尖,但求穩而不亂,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則。按部就班,認為只要規規矩矩地按條款、按規章制度辦事,工作不出錯,不添亂子,也就問心無愧。沒給自己樹立起跨越的高標杆,讓自己朝着目標堅定地走下去,反而缺乏向更高目標追求和奮鬥的激情與勇氣。

(三)羣眾工作經驗缺乏,宗旨觀念有所淡化。對黨的羣眾路線認識不深,對堅持改造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還沒有真正在思想上、行動上樹立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公僕意識。在工作上羣眾觀念淡薄,看不到羣眾的首創精神,指導工作主觀意志成份多,為羣眾想的少、做的少,服務羣眾缺乏真功夫。

三、今後的努力方向和改進措施

針對自己在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我將在以後的工作中,認真反思,加以改進,時時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的羣眾觀,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勤政務實,開拓進取,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紮實做好每一項工作,每一件事,提高自己綜合素質。具體做到以下幾點:

(一)要進一步加強理論學習。提高自己的政治敏鋭性,樹加強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深入改造。從實際出發,以改進自己的工作作風和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成效,注在理論聯繫實際,達到理論與實踐相統一。

開展“五對照五查擺”自我剖析思想彙報思想彙報

(二)要進一步改進工作作風。增強主人翁和公僕意識,樹立無私奉獻和艱苦奮鬥的精神,把個人的追求融入黨的事業之中,和黨組織保持一致,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要保持思想道德的純潔性,正確對待權力、金錢、名利,在生活上艱苦樸素,勤儉節約,不奢侈浪費,不追求享受;在工作作風上,要深入實際,聯繫羣眾,傾聽羣眾意見,想羣眾之所想,急羣眾之所急,忙羣眾之所需,同羣眾生死與共;要努力做到善於克服消極思維、模糊認識所造成的各種束縛,破除急躁情緒,迎難而上,積極工作。

(三)要進一步務實創新。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增強主觀能動性,創新學習方式、工作理念、工作手段和工作機制,使工作成效的不斷提高。要不斷總結和完善工作經驗,提出新思路、新方案,拿出新舉措,開創工作新局面。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盡職盡責做好各項工作。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轉變工作作風,改正不足,提高自己,真正使自己的思想得到進一步淨化、工作得到進一步提高、作風得到進一步改進、行為得到進一步規範。

個人問題查擺整改措施五

創新是現代社會出現頻率比較高的一個詞,它是人類主觀能動性的高級表現形式,是推動民族進步和社會發展的不竭動力。一個民族要想走在時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沒有理論思維,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論創新,當然創新思維對我們數學教育專業來説也非常的重要,可以用很多創新的教學方法打破傳統的教學。

一、創設問題情境,誘發學生創新意識

亞里士多德曾説:“思維是從驚訝和問題開始的。”學生的創新想法、創造活動往往來自對某個問題的興趣和好奇心,而這一切又往往來自教師創設的問題情境。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有意識地設疑,使學生能夠因“疑”生奇,因“疑”生趣,進而去積極探究創新。

如教學《年、月、日》一課時,可以創設這樣一個情境:教師出示小明和爺爺的頭像,問:“小明今年13歲,他已經過了13個生日,小明的爺爺今年65歲了,可是卻只過了17個生日,小明怎麼也想不明白,你能幫助他嗎?”學生聽了以後非常好奇,紛紛討論起來。

又如,在學習“元、角、分”的知識後,運用多媒體圖文並茂、聲像並舉、能動會變、形象直觀的特點,創設了“虛擬商店”的學習情境,讓學生當售貨員和消費者,進行仿真練習。

二、抓住心理特徵,引發學生創新興趣

魯迅先生説過:“沒有興趣的學習,無異於一種苦役;沒有興趣的地方,就沒有智慧和靈感。”興趣是創新的源泉、思維的動力,在教學活動中,如果把數學知識放在一個主動、活潑的情境中去學習,更能激發學生創新的興趣,增強學生思維的內驅力。

1.數學來源於生活,生活又離不開數學。所以巧用生活實例,能引起學生的好奇與思考,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求知慾的有效手段和方法。如“較大數量、較小數量、相差數量”三者數量關係的教學,課前可以讓學生和家長一起去超市購買水果,記下水果的重量或個數,親身體驗購物情景。課堂教學中,讓學生自己探索、發現、充分表達三者之間的聯繫,從中體驗學習數學的意義。由於是自己收集的數據,又是生活中常常遇到的問題,學生便會積極參與,強烈的求知慾望,誘發了濃厚的學習興趣,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所取得的教學效果可想而知了。

三、重視學生質疑,激發學生創造火花

愛因斯坦曾經説:“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世界上許多發明創造都從疑問開始,質疑是開啟創新之門的鑰匙。所以質疑應成為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節。

要將“質疑“引入課堂,首先應更新觀念,明確提問不僅是教師的權利,更應該是學生的權利。教師應引導學生在學習新知的基礎上,大膽質疑,積極探索。教師要一鼓勵為主,消除學生的畏懼心理,熱愛、尊重、理解和信任學生,和學生建立起和諧、朋友式的師生關係,激發他們質疑問題的熱情。

如在教學“平行”概念時,學生問:“為什麼要在同一平面內?”教師説:“你的問題非常好,我們今天就來研究‘平行為什麼要在同一平面內?’這個問題。”教師的話既肯定了學生的發問,又喚起了學生探索的熱情。

四、再現創新過程,培育學生創新思維

數學課堂教學,要重視結論的證明和應用,更要重視探索發現的過程。

如在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面稜的特點時,可引導學生用橡皮泥和小棒搭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框架。在實踐操作中,學生一定會遇到搭不成或搭得斜的問題,勢必要想芳設法解決,而這個決絕的過程正是探究稜的特點的過程。然後,才此基礎上,師生交流心得體會,並加以驗證,共同獲得新知。

五、注重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

波利亞説:“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通過自己的實踐活動去發現,因為這樣發現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內在的規律、性質和聯繫。如“圖形的拼組”中就有一個做風車的手工活動。活動開始時,先拿出一張長方形紙和一張正方形紙,讓學生沿所標虛線折一折,或自己通過活動體會長方形、正方形邊的特徵,從而瞭解到:長方形的對邊相等,正方形的四條邊都相等。在此基礎上,讓學生用一張長方形紙做出一個風車。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既體會了平面圖形的特徵又看到了它們之間的關係。轉動風車時,又驚奇地發現風車所轉動的路徑是一個圓。在平面圖形和立體圓形拼組中,學生在各種操作、探索活動中,觀察,感知,猜測,感受空間方位的含義及其相對性,激發學生探索數學的興趣,發展了學生的創新意識。

總之,這個時代需要創新者,需要開拓者,那麼教育就應當時代的潮流,將培養學生創新進行到底。

個人問題查擺整改措施六

教育應培養造就一批高素質的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創新人才首先要具有創新思維。創新思維是指個人在頭腦中發現事物之間的新關係,新聯繫或新答案,用以組織某種活動或解決某種問題的思維過程。它要求個人在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重新組合產生新的前所未有的思維結果,並創造出新穎的具有社會價值的產物。因此,它是智力高度發展的表現。而傳統教育制度的弊端主要在傳授知識時採用灌輸式,忽略了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忽略了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創新思維這種形式在物理思維中佔舉足輕重的地位。下面就對物理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培養談一點體會。

蘇霍姆林斯基説:“教學和教育的技巧和藝術就在於,要使每一個兒童的力量和可能性發揮出來,使他們享受到腦力勞動中成功的樂趣”。求知慾,也叫學習興趣,是力求探索,認識客觀世界,渴望獲得科學知識不斷追求真理。求知慾作為內在力量促使人致力於從各個方面去認識對象,瞭解對象產生的原因,找出規律性的東西,它是活動動機最現實最活躍的因素。培養創新思維的關鍵,首先在於是否激發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

1、問號像一把鑰匙,打開了一扇又一扇求知的大門。

問號更像種子,在未知的原野上開出一朵又一朵創造之花。如在“牛頓第一定律”教學開始時,教師將一塊黑板擦輕輕用手在講台上推動,問學生:“黑板擦為什麼會運動 ”學生答:“因為它受到力的作用”;馬上停止推動,黑板擦靜止下來,又問學生:“黑板擦為什麼停止了運動 ”學生答:“因為它沒有受到推力的作用;”再問:“空中飛行的子彈是否受到推力的作用 它為什麼能繼續飛行呢”……這樣通過步步設疑,牢牢抓住學生的思維,激起學生知慧的火花。

又如講“重力”這一節時,提問一:什麼叫力 力的作用效果是什麼 提問二:手推鉛球,鉛球離開手後,在空中運動過程受到向前的推力、重力和空氣阻力等,這種説法對嗎 為什麼 提問三:豎直向上拋出的一小球,速度越來越小,這主要是受到空氣的阻力,這種説法對嗎 為什麼 提問一是複習以前的力學知識,提問二是製造懸念。引導學生注意常犯錯誤:“受到向前的推力”,為以後的物體受力分析和牛頓運動定律理解打下基礎;提問三啟發學生直覺思維。通過設疑引入課題,創設情景,製造懸念,啟發學生創造思維。從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好奇心和興趣來説,真是一石激起千層浪,使學生整個身心都投入到解決一個又一個問號的情景中,層層迭進,波瀾起伏,體會成功的喜悦,激起學生迸發出創造的火花。

2、設計概念衝突情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布魯納的理論認為:人們同周圍世界的相互作用,都涉及對現有類別有關的刺激輸入進行分類,如果刺激輸入與人們已有的類別全然無關,那麼它們是不能被加工的。即使剛學物理的學生,頭腦中對物理問題的瞭解不是空白的,而是早已印上了千奇百怪的東西。這些“前科學概念”中當然包含了理解和誤解。這時就需要教師精心設計與該知識有關的實驗和教學教案,引導學生進行仔細觀察、分析、比較,透過種種非本質的表象,看清實質性的問題。如關於浮力的問題,學生早已知道浸在水中的物體要受到浮力,但常常認為木塊浮在水面是由於木塊受到浮力大,而鐵塊沉入水中是由於沒有受到浮力或受到浮力小,這些似是而非的概念常給正確概念的建立和鞏固造成許多困難。但如果我們在教學設計時恰如其分地利用學生在這些司空見怪的問題上的似是而非之處,出其不意地在他們面前展開一幅新畫面。比如,針對上述學生對物體浮沉的錯誤認識,設計一個小實驗,測出漂浮在水面的木塊所受的浮力小於沉入水中鐵塊的浮力大小。這一情景與學生頭腦中原有概念衝突的矛盾,將會激起他們在自然界奧祕面前的驚奇感,促使他們主動思考,探究一個“為什麼”的答案,從而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善於利用,巧妙設計,就可以變不利為有利。又如提出:人離鏡越遠,像看起來就變大。是不是距離變化了,鏡中的像大小也變化了呢 這個結論顯然與正確的平面鏡成像規律是矛盾的,但這是學生頭腦中的“前科學概念”。這時請學生用兩支等大的蠟燭做平面鏡成像實驗,發現象和物等大,原來的觀念就站不穩腳跟,然後再提問:“為什麼太陽看上去那麼小” 於是學生就“頓悟”原來是視覺引起的錯覺。

又如:“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等等許多物理概念,在物理教學中一直干擾物理概念的形成和掌握,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設計上多動腦筋,多想辦法,與這些“前科學概念”作鬥爭,同時激起學生學習物理的熱情,展開他們豐富的想像力。

3、演示實驗的美妙絕倫,使學生在驚歎之餘體會到物理學的魅力所在,從而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如:通過一個三稜鏡,將一束太陽光分解成絢麗的七色,使無數初入物理學殿堂大門的學生如痴如醉;通過一個靜電起電器,使人體的頭髮由於靜電斥力而豎起,顯示出電力線的形狀,使學生驚歎不已;如先將一個剝去外殼的雞蛋,置於較蛋稍小的玻璃瓶上,雞蛋靜止在瓶口上不動,接着拿去雞蛋將灑精棉花點燃後投入瓶內,燃燒片刻,使瓶中空氣稀薄,再將那隻雞蛋置於瓶口,可觀察雞蛋慢慢地被“吞入”,最後落瓶中。面對這些意想不到的現象,不但使學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而且能夠激發他們探索其中奧祕的積極性和豐富的想像力。

物理概念相對來説都是比較抽象的,因而它建立往往需要足夠的感性經驗,需通過一些典型實驗,使學生獲得生動,鮮明的感性認識,從物理現象的特徵出發,提出物理概念,使學生對所研究的問題產生強烈的興趣。例如,在建立“慣性”概念時,事先演示兩個小實驗,“打蛋入杯和杯底抽紙”。提醒學生觀察,當塑料片在棒擊下飛出,而雞蛋掉入杯中。一隻盛滿水的玻璃杯放在講桌邊緣,而杯底壓一條紙將其突然抽出,杯子不落地,這時興趣盎然,教師自然導入慣性概念教學。

物理教學中可以從多方位多角度來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只要我們根據具體要求,結合學生的特點,正確地應用科學的方法,並採取有效、合理的教學手段,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方面會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