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職場 > 工作報告

2021年全省道路運輸工作要點

欄目: 工作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1.97W

2021年全省道路運輸工作要點

 

2021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按照省廳的統籌部署,圍繞服務保障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立足便民利民,以推動道路運輸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推動行業轉型發展,全面提升道路運輸服務保障能力,有計劃、分步驟地完成好規劃確定的目標任務,力爭鞏固成績、取得突破、抓出亮點,為“十四五”道路運輸行業發展開好頭、起好步。重點抓好以下11方面共32項工作。

一、全面完成交通運輸部和省政府民生實事

1.堅決完成交通運輸部更貼近民生實事。2021年,列入交通運輸部更貼近民生實事的工作7項(5項主辦,2項協辦一是便利老年人打車出行。鼓勵推動巡遊出租汽車電召服務,推廣95128電召服務號碼,推動我省網約車電召服務加快發展,實現主要網約車平台公司電召服務全覆蓋。指導主要網約車平台公司優化約車軟件,增設方便老年人使用的“一鍵叫車”功能,便利老年人出行。二是推動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推進農村客運、貨運、郵政快遞融合發展,共享站場運力資源,共建運輸服務網絡,構建“一點多能、一網多用”的農村運輸發展模式。依託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示範縣創建和農村物流服務品牌,打造農村客貨統籌、運遊融合、服務優質、智能高效的新樣板,為鄉村振興提供有力運輸服務保障。三是實現道路運輸駕駛員等高頻服務事項“跨省通辦”。 依託交通運輸部互聯網道路運輸便民政務服務系統、吉林省互聯網+道路運政服務系統,鼓勵通過“全程網辦”方式,推動實現道路旅客運輸、普通貨物運輸以及危險貨物運輸駕駛員從業資格證補發、換髮、變更、註銷及誠信考核等5項高頻事項的“跨省通辦”。四是推廣道路客運電子客票服務。完成與部電子客票系統對接,逐步推動二級以上客運站實現電子客票。五是擴大“司機之家”覆蓋範圍。依託高速公路服務區、加油站、物流園區等,改造建立“司機之家”,新增建設2個符合標準要求的“司機之家”,推動7個現有“司機之家”提升服務品質,實現線上線下協同發展。六是實施綠色出行“續航工程”(協辦)。推動在重要城市羣、都市圈等重點區域、客運樞紐等交通運輸服務場站建設充電樁、充電站。七是推廣普及交通醫療急救箱伴行計劃(協辦)。聯合省衞生健康委和紅十字會,指導交通運輸客運場站普及配備交通醫療急救箱,定期組織開展應急救護技能培訓。在條件成熟場站佈設醫務室、紅十字服務站和醫療急救設備。

2.高質量完成省政府民生實事。指導各地主動向政府彙報,落實省政府考核目標任務,層層壓實責任,確保全面完成公交化改造線路50條的民生實事目標任務。

二、推動客運高質量發展,提高羣眾出行品質

3.啟動道路客運體制機制改革。一是制定《關於促進我省道路客運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建立各級地方政府負責制,實施省政府績效考核,壓緊壓實屬地改革和維穩主體責任。二是指導各地採取調研摸底、專家論證、企業約談等方式,廣泛徵求意見,提請當地政府制定改革實施方案,明確具體措施,確保改革穩步實施。三是加快推進《吉林省道路運輸條例》和《吉林省城市公共客運管理條例》修訂準備工作,完善改革配套政策和文件。四是建立風險評估和應急保障機制,邀請專家進行充分論證和風險評估,制定完善應急預案,市縣兩級交通運輸部門準備充足應急運力,應對罷運、停運和重點時段羣眾集中出行等突發事件。

4.持續推動公共交通優先發展。一是指導通化市按要求完成“公交都市”試點建設任務。二是持續推進公交車輛新增、更新,鼓勵各地優先使用新能源車輛,推動公共交通綠色發展。開展全域公交新模式試點工作,在雙陽開展首個“全域公交”試點創建工作,並積極培育、推動其他具備條件的縣市開展全域公交試點建設,適時召開全域公交試點經驗推進會議,示範引領全省全域公交發展。

5.大力推廣定製客運等新模式。一是積極開展定製客運服務,選擇“黑車”較多、客流集中的線路,實施定製客運改造。二是鼓勵各地積極發展到機場、高鐵站的客運服務專線,加強道路運輸與其他運輸方式的有效銜接,推動聯程運輸。三是鼓勵客運企業形成定製客運聯盟,整合共享運力資源,積極開展運輸合作,拓展定製客運服務的廣度和深度。

6.加快客運站轉型升級步伐。一是鼓勵客運站拓展旅遊集散和服務功能,改造升級為旅遊集散中心,享受相關補貼政策,增加客運站收入二是支持客運站通過自營或招商等方式成立商貿綜合體,充分利用場地、房屋等資源,開展小件快運、公共停車場、中轉換乘、汽車檢測、維修、汽車租賃等多種經營三是大力發展客貨同站,鼓勵客運站與客運企業、快遞物流企業合作,開展“小件快運”業務,拓展物流服務功能

7.鞏固農村客運發展成果。一是建立農村客運發展長效機制,進一步明確農村客運公益屬性,指導各地積極向政府彙報,以退坡資金使用為契機,完善政府補貼機制二是優化農村客運組織模式,指導各地結合實際,採取城市公交延伸、鎮村公交、農村客運公交化改造、周班、集市班、區域經營、預約響應等方式,滿足農民羣眾出行需求三是提升農村客運服務水平,規範農村客運經營者、駕駛員、乘務員的服務行為,提升農村客運服務質量。四是加強村村通動態監管,完善村村通客車監測系統功能,對全省建制村通客車情況進行動態監控,及時發現並解決“通返不通”問題五是建立特殊時段運輸組織綜合協調機制,指導各地與農業農村等部門建立春耕、秋收農民集中出行運輸保障長效機制,統籌運力資源,保障重點時段出行需求。

三、推動貨運物流降本增效,服務支撐經濟社會發展

8.構建現代物流服務體系。一是立足我省汽車、石化、農業、醫藥四大優勢產業和農副產品佈局,加強物流發展的頂層設計。積極爭取中央投資,加快推進中澳公鐵聯運物流中心等物流園區建設,優化物流節點網絡佈局。二是推動出台關於推進我省道路貨運物流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研究推動我省現代貨運物流發展政策,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全國競爭力的現代物流企業。三是積極推進多式聯運,鼓勵1-3户基礎條件好的大型物流企業開展多式聯運業務,積極參與國家多式聯運試點示範工程,爭取中央投資,加快多式聯運發展。四是規範培育網絡平台企業,發展網絡貨運企業2-3户,支持省內企業積極構建網絡貨運經營新模式,利用互聯網技術,整合車源和貨源,形成覆蓋全國的貨源、運力資源池,提高物流增值服務能力,實現資源共享、數據共用、信息互通,降低社會和企業的物流成本。

9.構建農村物流服務體系。全面落實鄉村振興戰略,構建覆蓋縣鄉、輻射村屯、便利高效的農村物流服務體系。一是推進“村村通物流”。 充分利用物流企業的各級分銷網絡、客運班車運行網絡和信息綜合服務網絡,實現“三網合一”,結合客運體制機制改革,以客運站為節點,以客運線路和客運班車為依託,開展小件快運,物流配送業務,推動貨物下鄉進村到户,打通我省物流“最先和最後一公里”。二是擴展農村物流服務網絡。推廣公主嶺、磐石、大安、扶余等地“網紅帶貨”“商超+物流”等農村物流發展模式,指導各地圍繞農副產品、特色種養業等運輸需求,深入發掘農村市場潛力,因地制宜發展農村物流,激發農村物流市場活力,帶動和促進區域經濟發展。三是優化農村物流節點佈局。制定出台《推進農村物流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農村物流發展投資扶持政策,對實施客貨同站改造的客運站給予資金傾斜,通過政策和資金引導,推動農村物流節點網絡建設,為農村物流發展奠定基礎。四是積極打造農村物流品牌。結合國家農村物流示範創建活動,指導乾安縣驛家人、雙遼市四海物流、長嶺縣盛和物流、鎮賚縣依天物流等農村物流企業提升服務品質,打造國家級農村物流品牌,示範引領全省農村物流發展。

10.紮實開展危險貨物運輸專項治理工作。一是借鑑浙江省危貨運輸管理經驗,研究符合我省實際的危貨運輸管理系統。組織開展危險貨物道路運輸安全管理及電子運單應用培訓。二是貫徹落實《吉林省道路危貨運輸專項整治行動實施方案(2019-2022)》,組織開展集中整治行動,加大對危貨運輸車輛違法違規行為的打擊力度,會同公安、市場監管、應急管理部門,開展聯合督導檢查,確保集中整治行動取得實效。三是督促各地儘快編制符合地方發展實際的危貨運輸行業發展規劃,促進危貨運輸市場健康發展。

11.積極推動國際運輸互聯互通。一是繼續做好經琿春公路口岸開展進口運輸俄羅斯液化石油氣試運輸工作,進一步深化國際能源合作,支持我省運輸企業“走出去”參與能源運輸。二是落實國家“一帶一路”和我省長吉圖開發開放戰略,與羅先經濟開發區陸海聯運局協商就加強兩省區國際運輸合作簽訂備忘錄,促進圈河—羅先國際道路運輸有序進行。三是做好中俄國際道路運輸車輛北斗導航車載終端安裝工作。

四、加強車輛技術管理,規範機動車維修行業發展

12.全面實施汽車排放檢驗與維護制度(I/M制度)。嚴格執行IM制度,規範汽車維護維修站建設和管理,每月向社會公佈和更新M站名錄和聯繫方式,便民就近查找M站進行維護治理。省生態環境廳主動對接,實現“檢驗、維修、複檢”閉環管理,確保汽車尾氣污染治理取得實效。

13.強化機動車維修經營備案監督管理。一是繼續推廣使用汽車維修電子健康檔案系統,提高系統覆蓋率和應用水平。二是加強機動車維修經營備案監督管理,加強維修企業備案事中事後監管,嚴厲打擊維修企業非法改裝貨車行為,督促維修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和維修質量主體責任。

14.做好車輛技術性能核查和網上年審工作。一是認真落實道路運輸達標車輛核查工作,嚴把新進入道路運輸市場的車輛技術性能准入關,指導各地嚴格執行國家達標車型。二是繼續鞏固“三檢合一”和網上年審成果,加大宣傳力度,普及網上年審知識,推動普通貨運車輛網上年審工作持續深入開展。

五、優化駕培服務質量,提升從業人員整體素質

15.深化道路運輸駕駛員從業資格改革。取消除道路危險貨物運輸以外的道路貨物運輸駕駛員從業資格考試,將相關考試內容納入相應等級機動車駕駛證培訓,駕駛員憑培訓結業證書和機動車駕駛證申領道路貨物運輸駕駛員從業資格證。

16.提高駕培機構科技管理能力。一是建立吉林省駕駛培訓監管服務平台,實現對駕駛員培訓的全過程動態監管,引導、鼓勵培訓機構自主選擇符合國家標準的計時培訓系統,對合格的教練車輛、駕駛模擬器、理論教室等安裝計時設備終端,設定電子圍欄,自動識別正規駕培機構、教練車、教練員、學員等信息,規範駕培機構經營行為。二是積極推進與公安考試系統聯網對接,實現培訓與考試信息共享。建立信息交換和違法違規信息披露制度,向社會公佈學員投訴率、考試違規行為、考試合格率等信息,引導學員選擇質量高、服務好的培訓機構,推動駕培市場健康發展。

六、深化出租汽車行業改革,推進新老業態融合發展

17.推動出租車行業“兩化一穩”。一是加快推動巡遊車網約化,引導巡遊車行業積極深化自身改革,通過深度藉助和融合互聯網技術,進一步促進新老業態雙向互濟,良性互動。二是加快推動網約車合規化,強化服務意識,以長春市、吉林市兩個重點城市為引領,以點帶面,加快為符合准入條件的網約車平台公司、車輛和駕駛員辦理許可,力爭年內長春、吉林兩個重點城市實現網約車合規化運營。三是維護行業穩定,加強行業動態監控,及時化解不穩定因素,處置突發事件,保持行業穩定。

18.規範小微型客車租賃管理。一是以分時租賃新業態為切入點,推動汽車租賃企業和租賃車輛備案制度。二是會同法制部門認真研究《吉林省道路運輸管理條例》修訂工作,納入小微型客車租賃管理相關內容。三是以長春市為試點,指導長春市修訂完善小微型客車租賃管理辦法,妥善解決新形勢下實施過程中面臨的突出問題。

19.提升軌道交通安全管理服務水平。一是將保障運營安全始終作為首要任務,進一步健全安全規章制度和安全責任體系。二是加快提升運營單位以運營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為核心的管理水平。三是切實推動《長春市軌道交通乘客乘車規範》落地見效,進一步維護軌道交通乘車秩序。

七、落實安全主體責任“最後一公里”,維護行業安全穩定

20.持續加強安全生產綜合治理。紮實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等安全生產專項治理行動,認真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安全生產的重要論述精神,紮實推進危險貨物運輸、農村客運等重點領域道路交通安全整治,進一步加強重點營運車輛動態監控管理力度,統籌推進道路運輸安全生產監督檢查,安全隱患排查和集中整治工作,持續保持安全監管高壓態勢。

21.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建立企業主體責任落實與業務辦理相互制約相互關聯的系統運行模式,進一步推動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對違法違規行為治理不及時、信用評價為“黑色”的駕駛員、車輛和運輸企業,通過系統判定後同班車客運聯網售票、旅遊客運包車牌、危險貨物運輸電子運單等業務相互關聯相互制約,並通過運政系統對其業務辦理進行叫停或限制,實現“一處違規處處受限”“不完成整改不解鎖”“安全隱患不消除無法上線營運”,從根本上解決隱患整改不到位問題。

22.應用科技手段推進非現場監管。一是加強動態監控設備應用。嚴格落實每天抽查、每月通報、每季度考核工作機制,優化動態監控應用約談通報制度,認真梳理動態監控應用中存在的典型問題,形成典型問題清單,及時下發到屬地管理部門,督促企業按照閉環管理要求進行整改。完成全省“兩客一危”車輛智能視頻監控報警裝置安裝工作。指導各地抓好系統應用,發揮智能視頻裝置在自動識別、自動提醒、自動糾正駕駛員不安全駕駛行為方面的重要作用,從源頭預防和減少駕駛員不安全行為。二是與公安部門共同加大協同監管系統推廣應用力度。定期將運輸車輛、從業人員信息與公安部門審批處罰信息比對,及時發現違法異常情況,並實施重點監管。進一步向公安等部門開放動態監控、智能視頻監控、外省抄告違法信息等數據資源,建立跨部門數據共享長效工作機制。

23.提高應急處置和重點時段保障能力。完善應急預案及制度體系,常態化組織開展演習演練和應急車輛、人員點驗。全力做好重大活動、重點時段運輸安全監管和應急保障,強化極端天氣和各類地質災害預警防範工作。

八、深化道路運輸改革,全面提升現代化治理能力

24.深化道路運輸“放管服”改革。一是精簡行政審批事項、流程、材料、時限,選取具備條件的行政審批事項及與企業和羣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使用頻次較高或者獲取難度較大的證明事項實行告知承諾制,提升羣眾辦事便利度。二是加強數據共享應用,向省政數局申請個人身份信息、暫住證信息等數據接口,實現數據信息動態互聯共享,方便百姓辦事。

25.創新監管模式強化全流程管理。一是建立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強化道路運輸信用體系建設,及時收集、共享及公示相關信用信息。二是深化道路運輸協同監管機制,綜合交通、公安等部門的違法違規信息,對企業及駕駛員進行“黑、橙、黃、綠”四色評定劃分,實施分級分類精準監管,提高監管效能,提升行業現代化治理能力。

26.深耕道路運輸信息系統建設應用。一是推行電子檔案。在道路運輸電子證照基礎上,依託“互聯網+道路運政服務系統”,推進許可文書電子化,建立電子檔案庫,實現省市縣三級管理部門實時調取,逐步取消紙質檔案。二是修訂《互聯網+道路運政服務系統考核管理辦法》,加強政務服務事項網上辦理能力考核,實現網上辦理率不低於50%。三是加快開展“互聯網+道路運政服務系統”、從業資格管理平台與省好差評系統、互聯網+監管系統的對接工作,落實國家“好差評”管理要求。四是做好道路運輸政務服務數據開放工作,開展企業自建管理系統與省級政務管理系統的數據對接,公開數據接口,規範數據交互。

九、統籌交通規劃佈局,穩步推進運輸基礎設施建設

27.加強規劃編制和政策研究。一是深入研究道路運輸規劃佈局和重大政策,完成道路運輸“十四五”發展規劃和運輸基礎設施建設省投資政策編制工作。二是加強運輸經濟指標分析,對多式聯運和貨運代理業營業收入增速指標、機動車維修業營業收入增速指標庫內企業經營情況進行跟蹤,對重點企業進行實地調研,協調解決存在的困難問題,推進經濟運行高質量發展。

28.加快推進運輸基礎設施建設。一是加強客運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客運網絡節點佈局,改善旅客候車環境,積極推進項目建設,2021年預計完成投資0.6億元,新改建15個客運站項目。二是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建立公路、運輸行業省地協調聯動機制,共同做好國家和省級示範縣考評、評審、通報等工作,推動農村公路港灣式候車亭和鄉鎮運輸服務站建設。三是繼續推進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示範創建工作,指導工作基礎好、積極性高的縣市申報一體化示範縣,制定實施方案,加強對示範縣的培育和指導,確保按步驟和時間節點,有序推進創建工作。

十、堅持慎終如始全力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

29.建立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機制。因時因勢調整完善交通運輸疫情防控措施。全力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下交通運輸春運工作。堅持“人”、“物”同防,完善疫情防控的指揮體系、政策體系、預案體系、力量體系、物資保障體系。全力做好新冠病毒疫苗運輸保障工作。

30.切實做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工作。一是落實公路口岸“貨開客關” 政策和疫情防控舉措。加強入境人員“點對點、一站式”接運。做好道路領域國際運輸一線作業人員個人防護工作,加大冷鏈運輸環節疫情防控力度。二是按照分區分級防控指南,嚴格落實交通運輸工具及場站消毒通風、人員防護、乘客測温和信息登記等措施,堅決防止疫情通過運輸場站和交通工具傳播擴散。

十一、加強隊伍和行政風建設,夯實行業基礎工作

31.做好交通綜合執法改革工作。做好機構改革銜接工作,按照國家推進機構改革要求,切實做好行業改革涉及的行政強制、行政處罰等職能劃轉和承接工作,做好機構改革的“下半篇文章”,積極配合上級有關部門科學合理確定改革後的“三定”方案。

32.加強行業精神文明和政行風建設。一是提升從業人員隊伍素質,積極引導從業人員參加職業技能培訓,不斷提升職業技能。加強駕駛員安全教育培訓,提高職業責任感和使命感,弘揚先進模範的示範引領作用,增強從業人員行業歸屬感二是提升行業精神文明建設,圍繞全省運輸管理重點工作,深入挖掘富有運輸行業特色的經驗和典型,利用網站、微信等載體,加強行業宣傳,展示行業風采,樹立行業良好形象,增強行業榮譽感,提高羣眾滿意度。三是加強黨風政風行風建設,認真抓好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落實,強化一崗雙責,加強廉潔風險防控,深入推進行政權力規範運行,預防腐敗問題發生。立足糾正“四風”,轉變工作作風,全面增強服務意識和水平,堅決破除“玻璃門”“半扇門”現象發生,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