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職場 > 工作報告

民族團結創建工作彙報材料三篇

欄目: 工作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1.22W

民族團結創建工作彙報材料三篇


民族團結創建工作彙報材料三篇

 

下面本站的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下關於民族團結創建工作彙報材料,歡迎閲讀。

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經驗交流材料篇一

近年來,常牧鎮各族羣眾在黨和政府的帶領下,用勤勞和智慧在民族團結進步創建路上前進,全鎮幹部羣眾相互團結、尊重不同的信仰、包容不同的文化,共同團結進步,共同繁榮發展,呈現出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和諧穩定、經濟持續發展的幸福畫卷。

一、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的主要做法

(一)以夯實基層組織“促”創建。

以強化組織建設為總抓手,發揮基層黨組織在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中的領導核心作用,引領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向縱深發展。一是提高黨員幹部素質。鎮黨委依託各類培訓資源,組織農牧區村幹部、人大代表等參加黨性教育、鄉村振興、基層維穩等各層面培訓班31期101人(次),聯鎮縣級領導深入我鎮大力宣講各類政策法規及黨的十九大精神8場(次),鎮黨委班子成員授黨課25場(次),進一步強化了責任擔當意識。二是開展“大黨建+”行動。以“黨建+維護穩定”為基礎,整合上崗查達毛崖壑駐守點黨員資源,成立臨時黨支部,在掌握羣眾思想動態,蒐集維穩信息、化解矛盾糾紛等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以“黨建+武裝”為舉措,組織優秀民兵到上崗查駐守點開展整組訓練,積極投身參與巡山工作,切實為維護蟲草採挖期間的邊界和諧穩定貢獻力量;以“黨建+鄉風文明”為載體,通過在拉德村推行“十不三戒兩少一承諾”村規民約,選樹先進典型等形式,引領全鎮各村形成勤儉節約、文明和諧的新風正氣。三是打造周屯村史館。以“黨建大提升、民族大團結、文化大繁榮、社會大發展”為主線,依託周屯村獨特的屯邊文化、農耕文化、民俗文化等多元文化資源稟賦,建成周屯村史館。旨在讓老年人記住鄉愁,讓青年人勵志奮進,讓學生了解地域文化,讓黨員接受黨性教育。

(二)以強化宣傳教育“抓”創建。

鎮黨委始終堅持將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同加強意識形態工作有機結合,不斷築牢各民族和睦共處的思想基礎。一是加強宣傳教育。結合中央1號文件、黨的十九大精神宣講,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等活動採取召開黨員大會、羣眾大會,張貼宣傳標語,懸掛橫幅、發佈微信公眾號、發放民族團結宣傳牆歷等形式,廣泛開展宣傳教育,努力營造人人蔘與創建的良好氛圍。二是依託載體宣傳。以“五星級文明户、村”創評活動、“好媳婦”“好婆婆”評選活動為載體,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進家庭活動。截至目前,全鎮共評選五星級文明户973户,2018年評選“好婆婆”“好兒媳”37人;在各村開展下載安裝“守望相助”藏語言文字客户端手機平台活動,讓羣眾隨時隨地通過手機瀏覽到民族團結創建工作;在《青海日報》《海南報》《今日貴德》、各級微信公眾號推送全鎮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中好的經驗和做法。

(三)以加強文化交流“助”創建。

近年來,我鎮以文化建設為統領,以舉辦多種形式的民俗特色文體活動為載體,營造文化大繁榮的濃厚氛圍,積極發揮文化在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中凝聚人心、彰顯活力的作用。一是羣眾性文體活動精彩紛呈。堅持以羣眾為主體,鼓勵引導羣眾在春節等重要節慶日開展喜聞樂見的羣眾性文體活動,多措並舉加強相鄰村社睦鄰友好;梅加、卷木、豆後漏、吾隆四村的“團結飯”,結束了四村的水輪糾紛;梅加、下崗查等村的老年人聯誼會,踐行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全鎮營造了尊老愛幼的社會正氣;拉德、崗查貢麻等7村聯合舉辦的“民族團結杯”賽馬會吸引了甘南州和黃南州等3州8縣12個鄉鎮的參賽選手參賽,進一步弘揚了傳統民族體育文化,加強了毗鄰鄉鎮之間的睦鄰友好關係。二是民間協會蓬勃發展。積極鼓勵民間傳統藝術的傳承和發揚,各類協會欣然發展。截至目前,已註冊成立彈唱、諺語、拉伊等民間文化協會和賽馬等傳統體育協會共4個,為傳承和發揚寶貴的民間文化奠定了基礎。

(四)以推進脱貧攻堅“強”創建。

我鎮把推進脱貧攻堅作為推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的一項基礎性工作,通過實實在在的民生變化取信於民。一是狠抓基礎設施建設。以水、電、路、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為核心,新建擴建23個村級辦公綜合服務用房和文化活動室。曲丹峪集鎮建設基本完工,便民服務中心、獸醫站、養老院、污水處理站等配套設施進入後期收尾階段,曲丹峪民族寄宿制國小正式投入教學。二是開展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定居。按照“一方水土養活不了一方人”的基本原則,2017年我鎮共實施易地搬遷350户,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户322户,已全部搬遷入住,入住率為100%。今年,我鎮計劃完成以牧業9村為主的703户易地搬遷安置工作。三是加強培訓教育。為進一步激勵和鞭策貧困户克服等靠要思想,截至目前,已實施農牧民技能培訓28期1240人次,培訓工種涵蓋藏繡、烹飪、挖掘機、泥瓦工、鋼筋工、漢語夜校等,通過實用技能培訓,讓羣眾千方百計多渠道、多形式增收、創收。

(五)以維護社會穩定“保”創建。

我鎮作為全縣地域面積最大的鄉鎮,邊界線長達136公里,草山地界糾紛矛盾突出,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平安邊界創建工作,把維護穩定作為全鎮中心工作之一,全力化解本地區影響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的矛盾和隱患。一是深入排查,調處矛盾。針對上崗查片區與同仁縣蘭採鄉邊界糾紛遺留問題,通過上級部門的共同努力,去年12月底,曲瑪塘地區法定界線內涉及同仁方的土地平穩、順利的完成了移交工作;積極調處了我鎮與尖扎縣賈加鄉公牧區修路糾紛、尖扎縣尖扎灘鄉公牧區破壞網圍欄事件;成功調處了鎮域內拉德與周邊六村的草山邊界糾紛;化解處理了吾隆與梅加村水源糾紛等影響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的矛盾糾紛。二是積極作為,簽訂睦鄰友好協議。分別與同仁縣蘭採鄉、尖扎縣尖扎灘鄉、賈加鄉、多加辦事處簽訂了《民族團結進步共創共建協議書》,達成了共創平安邊界、共建美好家園的共識。三是信息共享,加強溝通交流。針對草山邊界維穩隱患,堅持信息共享機制,充分發揮綜治維穩力量,保持鎮、村兩級隨時溝通協調,定期召開聯席會議,互通情況,掌握維穩工作的主動權。四是依法推動宗教寺院工作。紮實開展“寺規僧約”規範年活動,多措並舉抓出成效。結合開展宗教用品規範管理、寺院矛盾排查化解、高僧大德與黨同行服務社會等專項活動,有效的改善了寺院周邊的環境,防範了寺院矛盾隱患,增強了高僧大德服務社會的意識。

二、取得的成效、存在的問題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經過全鎮各族幹部羣眾的不懈努力,2018年,鎮機關、上蘭角村、斜馬浪村、周屯村被命名為州級創建示範單位、示範村,拉德、切扎、色爾加等12個村被命名為縣級創建示範村;我鎮榮獲全省模範人民調解委員會稱號,榮獲全國最美家庭1户,全省最美家庭2户,全省“五好和諧寺院”1座。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存在的問題:一是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範點打造進展緩慢,尤其是牧業村示範點打造難度大;二是在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範點打造過程中,創新不足、方法欠缺,亮點不多;三是地界糾紛矛盾突出,影響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

下一步,我鎮將嚴格按照《關於全面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意見》精神,從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升創建工作水平,羣策羣力,形成創建合力,集思廣益、豐富創建形式,積極打造切扎村、下崗查村、下蘭角村3個州級示範村,努力在全鎮形成民族和睦、宗教和順、社會和諧的良好局面。

新源鎮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工作情況彙報材料篇二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志們:

首先我代表鎮黨委、政府對各位領導蒞臨我鎮檢查指導工作表示熱烈的歡迎,並懇請各位領導對我鎮的各項工作多提寶貴意見,下面我就新源鎮民族團結進步工作開展情況,向各位領導做一簡報:

我鎮位於天峻縣東南部,轄12個牧業社和2個社區,總面積1576平方公里,總人口11128人。近年來,我鎮認真貫徹落實黨的民族宗教政策,立足自身實際,把謀求民族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作為貫徹黨的民族政策、維護民族團結進步的頭等大事,紮實開展“平安寺院”和“法制宣傳月”活動,通過一系列方法措施,有力促進了民族團結進步工作的深入開展,取得了階段性進展。現將具體方法彙報如下:

一、狠抓組織建設,鞏固民族基礎

為了使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深入持久地開展下去,鎮黨委、政府專門成立了領導小組,緊緊圍繞民族團結進步這個戰略目標,周密構思、系統規劃,切實把民族團結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列入議事日程,同時,研究制定了《基層民族團結進步獎懲制度》、《新源鎮宗教活動場所管理規定》、《寺務公 - 1 -開監督辦法》《新源鎮民管會職責》等一系列辦法,通過梳理原有制度,查缺補漏,完善了鎮、村兩級民族工作組織建設、逐步實現了民族團結進步工作的規範化、制度化、社會化。

二、弘揚民族文化,加強民族團結

為進一步豐富少數民族羣眾的精神生活,促進各族羣眾的交流, 2014年,我鎮籌措資金40餘萬元,為牧業社文化中心户購買了電腦、音響、數碼相機、電視、vcd及各種宣傳教育光碟和圖書資料。同時,為鎮文化大院爭取到電腦10台,在城東、城西兩社區共安臵文化體育器材19個,新建文化活動室1個。為充分調動廣大羣眾的參與積極性,我們發動文化中心户積極牽頭,依託文化大院廣泛開展了羣眾性社火表演、歌詠比賽、籃球、象棋、射箭等形式多樣的競賽活動,通過活動的組織舉辦,各族羣眾的廣泛參與,豐富了我鎮農牧民羣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強了各民族羣眾之間的溝通和聯繫,增進了各民族羣眾間的團結合作,我鎮民族文化、民族風氣得到了良好的弘揚,為進一步深入開展好民族團結進步工作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三、發展民族教育,提高民族素質

在提高少數民族素質工作方面,我鎮採取多項措施,分層次、有針對性地對少數民族羣眾開展了教育。

一是以理論政策學習為重點,開展對少數民族幹部的教育。

組織鎮機關幹部和各牧業社社幹深入學習《民族區域自治法》、《宗教事務條例》,做到政策理論一起學、致富知識、治村之道一起講,工作方式、方法一塊教,切實提高了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水平。

二是以思想道德建設為重點,開展對廣大民族羣眾的教育。從介紹少數民族的歷史傳統風俗習慣,普及黨對牧區建設的各項惠民政策的角度出發,結合“文明户”“五好家庭”等羣眾性評比活動,以提倡健康、文明、科學的生活方式,引導村民把思想觀念統一到民族團結、發展經濟上來,在一心一意謀發展中實現民族團結,樹立文明新風尚。目前,我鎮“十星級文明户”達324户,科技示範户25户,文明村12個,“五好”家庭256户。

三是以普及科技知識為重點,開展對廣大牧民羣眾的教育。近年來,我鎮從培育技能型、管理型、知識型牧民入手,共組織羣眾學習教育培訓25期,參訓幹部羣眾6512人次,發放宣傳材料兩萬餘份。通過學習教育培訓,牧民羣眾的思想觀念得到了不斷更新,民族團結思想意識不斷加強,造就了一批講道德、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能致富的新型牧民。

四是以法制宣傳活動為重點,開展對各族羣眾的法制教育。將每年的“法制宣傳月”活動與“三下鄉”“四進社區”結合起來,通過舉辦法制講座、圖片展覽、分發法制宣傳材料、法律諮詢等靈活多樣的形式,進一步提高了普法宣傳教育工作的質量和效果,增強了法制教育的滲透力。同時,結合“平安寺院”建設,我們多次深入我鎮桑木寺、清真寺進行調研督導工作,通過查看寺院建設、教職工作人員生活學習情況,調查瞭解寺院開展“平安寺院”建設和政策法規宣傳教育活動動態,有效促進了寺院的法制化、社會化管理髮展進程。

五是以提高牧區入學率為重點,加大青少年受教育的力度。近年來,我鎮高度重視民族教育事業,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對少數民族青少年教育的支持,經過不懈努力,2014年,全鎮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100%,適齡少年入學率達到100%,16週歲學生初等教育完成率達99%,18週歲學生初級中等教育完成率為96%,青年非文盲率為100%。各項指標均達到“兩基”標準要求。

四、發展民族經濟,促進民族和諧

大力發展民族經濟是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進步的基礎,也是維護少數民族穩定和社會穩定的前提條件,我們始終注重發展民族經濟,培植優勢產業,發揮龍頭帶動作用。

一是優化少數民族的發展環境。針對我鎮牧業社規模小、交通不便、信息不暢等現實,鎮黨委、政府積極籌措資金,重點建設了一批鄉村道路、水利設施、電網延伸等惠民項目, 2014年建成了從那郎至肯德隴13公里的鄉村公路、扎德勒至蘇吉埡壑15公里的鄉村公路和從茶木康村至315國道10公里的鄉村公路。為解決牧區部分牧民人畜飲水困難問題,新建土井24眼。同時,總投資1350萬元,佔地總面積17500平方米的天峻新源現代生態畜牧業發展示範區五個藏羊育肥基地正在建設中,通過以上項目的建設實施,為民族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鋪平了道路。

二是大力發展生態畜牧業產業。在成功探索出發展高效生態畜牧業、促進牧民增收致富的“梅隴模式”基礎上,我鎮把發展生態畜牧業作為牧民增收致富的突破口,為消除牧民羣眾的顧慮,鎮黨委、政府先後組織召開全鎮草場流轉工作動員大會、各牧業社聯點幹部草場流轉工作吹風會、各牧業社社乾草場流轉工作動員大會,同時,組織團隊意識好、溝通能力強的黨員幹部分成三個宣傳組深入牧區,以舉辦座談會的形式,走家入户向牧民羣眾宣傳推進畜牧業產業化進程工作的具體內容和現實意義,通過正確引導,目前已在我鎮牧民羣眾中形成了“比富裕、奔小康”的濃厚氛圍,我鎮十一個牧業社已全面推開梅隴發展模式。

三是多面開闢農牧民增收渠道。隨着畜牧業的規模化、集約化經營,使我鎮50%的勞動力從草原解放出來,鎮黨委、政府多方爭取政策支持,為剩餘勞動力創條件、尋出路,鼓勵廣大羣眾圍繞外出務工謀出路,如今桑木純淨牛奶加工廠、牧民磚廠等實體產業蓬勃發展,廣大羣眾依靠黨的政策謀發展的積極性不斷高漲。這些措施的實行,加深了政府與各族羣眾的感情,有利促進了民族團結和社會和諧穩定,對我鎮統籌城鄉發展、紮實推進新牧區建設、構建和諧社會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通過深入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我們深深感到,我鎮在加強民族團結,促進民族發展,維護民族穩定工作中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與形勢發展對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的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今後,我們將不斷總結經驗,強化措施,加大力度,持之以恆的抓好民族團結進步這項工作,力爭將我鎮民族團結、民族繁榮、民族穩定各項事業推向一個新水平。

謝謝大家!

民族團結工作情況彙報篇三

縣民族團結目標管理工作,在縣委、縣人民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市民族工作部門的關心指導下,全面貫徹落實市民族工作會議暨第三次命中團結進步表彰大會精神,始終堅持以“促進科學發展、擴大改革開放、維護社會穩定、構建和諧施甸”的目標,牢牢把握正確輿論導向,把握好宣傳重點,突出階段性特點,緊密聯繫全縣民族宗教工作實際,圍繞“為民服務、改善民生、統籌管理、科學發展、促進和諧”的主題和黨的xx大精神為指導,認真實踐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黨的民族政策,緊緊圍繞“改革、發展、穩定”大局,與時俱進,開拓進取,為全縣經濟和社會事業的發展營造了良好氛圍。現將一年來我縣民族團結目標管理工作總結報告如下:

全縣xx年民族團結工作開展情況

(一)統一思想,加強領導

縣委、縣人民政府高度重視民族團結工作,充分認識到做好民族工作,增進民族團結,是維護社會穩定、搞好各項工作的根本保證。按照年初召開的省、市相關民族工作會議的要求、任務和目標。採取各種形式認真組織學習、領會會議精神,並結合我縣民族團結穩定工作面廣量大、情況複雜的實際,研究制定方案,全面安排部署全縣民族團結工作。

(二)健全機構,充實人員

為確保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由於人員變動調整充實了由縣委副書記任組長、分管副縣長為副組長、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縣民族工作領導小組。全縣13個鄉(鎮)也相應地調整充實了領導小組,由鄉(鎮)黨委副書記或副鄉(鎮)長分管民族團結工作,補充配備了民族工作專(兼)職幹部。同時,縣、鄉(鎮)繼續完善了《施甸縣少數民族羣體性事件處理預案》,成立了羣體性事件調處領導小組,有力地保證了全縣民族團結穩定工作的有效開展。

(三)強化管理,落實責任

按照“黨政動手,各盡其責,依靠羣眾,化解矛盾,維護穩定,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鎮),矛盾不上交”的原則,結合我縣民族團結穩定工作實際,縣人民政府召開專題會議受政府委託民宗局與鄉鎮簽訂了《施甸縣xx年民族團結目標管理責任書》。民族工作繁重的鄉(鎮)與村(居)委會簽訂責任書。使目標責任落實到基層,工作任務分解到個人,形成了分級負責、分層落實、任務細化、工作量化的有效管理機制,促進了全縣民族團結工作的規範化、制度化建設。

(四)嚴格考核,明確獎懲

縣人民政府周密制定全縣民族團結工作考核辦法,細化考核內容,納入行政效能考核,量化評分標準。年初組織召開全縣民族宗教工作會暨民族團結目標管理考核表彰會,傳達省、市民族宗教工作會議精神,認真總結xx年我縣民族宗教工作,安排部署xx年全縣民族團結工作任務,對各鄉(鎮)民族團結目標管理責任制實施情況進行了綜合考評,對民族團結工作開展較好的鄉(鎮)給予表揚,對民族團結工作開展不夠紮實的鄉(鎮)進行通報批評,並限期整改。

(五)緊扣熱點、難點問題,認真排查各類糾紛和隱患

我縣境內居住着21種少數民族,民族問題較為複雜。一年來,我們深入調研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尤其對人口較少民族村衞生狀況及地方性疾病發病情況作了重點調研,瞭解我縣人口較少民族村發展中的特殊困難和問題,不斷探索發展的新路子、新途徑。針對“熱點、難點”問題,始終堅持“團結、教育、疏導、化解”的方針,及時處理民族地區的各類糾紛和隱患,並從政策、資金等方面給予扶持和幫助。為做好民族地區矛盾糾紛的排查調處工作,全縣xx年納入財政預算的民族機動金6萬元,宗教專項經費7.04萬元,鄉(鎮)也安排相應的責任制專項經費。實現了一年來矛盾糾紛和隱患為零,由於各種矛盾糾紛在萌芽狀態得到及時排查調處,全縣民族團結穩定工作得到進一步鞏固,促進了民族地區各項事業的健康發展。

(六)認真開展民族團結示範村創建活動

在市民委的幫助下,積極向國家、省民委爭取項目,扶持發展我縣10個人口較少民族村。為實施好每個項目,縣民族宗教事務局經常深入10人口較少民族村,具體負責項目實施工作。我縣xx年度扶持人口較少民族發展項目建設項目共涉及4個鄉鎮,6個村委會,11個自然村,受益農户1344户,6891人。項目計劃完成總投資435.693萬元,其中:上級補助315萬元,農户自籌及投工投勞折資120.693萬元。主要有:姚關鎮陡坡村大寨自然村村內道路建設;擺榔鄉文化廣場、菠蘿寨文化室及大中村民房改造工程;酒房鄉埡口村衞生室建設;酒房鄉埡口村村內道路硬化;木老元鄉龍潭村村內道路建設及木老元村大寨子自然村村內道路硬化工程。經過對人口較少民族項目的建設扶持 “民族團結示範村”已起到了增進民族團結、建設和諧社會及加快布朗族人脱貧致富的示範,已成為施甸縣“人口較少民族”扶貧開發工作的示範工程,受到了省、市、縣有關部門的高度評價。

(七)結合今年是民族政策宣傳年第三年,加大民族政策宣傳教育力度,增強民族團結法制意識。

縣委、縣人民政府把民族宗教政策、法規、管理知識列入黨校幹部培訓內容,由縣委、縣人民政府分管民族宗教工作的領導或縣民族宗教事務部門主要負責人專題授課。通過學習和宣傳,使廣大幹部準確把握黨的民族宗教政策、法律法規,進一步提高對民族團結工作重要性、必要性、長期性和複雜性的認識以及增強做好民族團結工作的責任感、緊迫感。利用我縣“天天過大年”少數民族節日,開展各種羣眾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增進各民族間的相互瞭解,促進各民族的大團結。xx年,縣、鄉(鎮)組織民族團結宣傳教育活動5期2160人,開展民族團結月(周、日)宣傳教育活動6次,受教育面達6200餘人次,發放宣傳材料3000餘份。

(八)抓好“人口較少民族”扶貧工作

我縣布朗族脱貧任務十分艱鉅。按照xx總理對解決人口較少民族貧困問題作出的重要批示精神,結合人口較少民族生產生活現狀,縣委、縣人民政府統籌規劃、整體部署,在上級和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堅持突出重點,標本兼治,分類指導,分期實施的原則,集中力量,整合資金,綜合推動,基本解決我縣人口較少民族貧困問題。前期以解決羣眾温飽為主,完成就地脱貧的村寨安居房建設,實施水、電、路、廣播電視改造、學校、衞生院等建設項目;如今是鞏固完善,以改善羣眾生產條件為主。縣級領導分別掛鈎鄉、縣民宗局幹部分別掛鈎10個村民委員會實施整村推進。

在中央、省、市、縣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認真做好xx年度項目督促檢查、驗收工作,共完成施甸縣xx年度民族專項資金項目共涉及6個鄉鎮,11個村委會,17個自然村,實施項目3個。項目計劃完成總投資512.123萬元,其中:上級補助361萬元,農户自籌及投工投勞折資151.123萬元的驗收工作。在抓好上年項目實施的同時,經認真調研和論證,年內積極為少數民族地區向省、市民委完成項目申報“甸陽鎮西山村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社區”、“人口較少民族布朗族扶持項目”等少數民族發展資金618萬元。通過我局領導不懈努力,積極向上級爭取項目資金,目前到位424萬元,並經這些民族扶持發展項目的建設,切實為我縣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為促進全縣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作出了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