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職場 > 工作計劃

品德教學工作計劃優秀7篇

欄目: 工作計劃 / 發佈於: / 人氣:2.26W

一個出色的工作計劃可以幫助我們明確工作目標,優秀的工作計劃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與上級和同事溝通和協調,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品德教學工作計劃優秀7篇,供大家參考。

品德教學工作計劃優秀7篇

品德教學工作計劃篇1

一、 指導思想:

進一步貫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指導綱要》和〈〈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的精神要求,以實施課程改革為重點,以推進課堂教學為載體,以課題研究為中心,進一步深入開展課堂教學研究活動,營造良好的教研氛圍,加強集體備課力度,根據品德與生活(社會)學科教學特點,結合未成年人身心成長的特點,遵循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教育的規律,搞好學科教學,充分發揮品德課的德育功能,增強兒童品德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和綜合素質的形成。

二、主要工作

(一)課程改革工作

1、抓好教學常規管理和指導工作。

經常性深入學校聽課及參加年級集體備課, 每月開展一次中心組集體備課活動。瞭解當前思品學科教學中的難點問題,以便有的放矢地開展各項教研活動,切實提高教研活動開展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進一步健全學科中心組的研究活動,增強中心組的凝聚力和幅射作用,有計劃、有步驟地針對具體教教學問題進行教學研究,積極規劃、組織、指導開展以校為本的教學研究。

2、加強對本學科專任教師和兼職教師的培訓和指導。

繼續組織教師認真學習課程改革理論,研究《品德與生活(社會)課程標準》和教材,更新教育觀念,增強課程意識,提升教研能力,把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逐步內化為教師的教學行為。紮實開展好新課程培訓活動、課堂教學研討活動,通過開展各種教研活動和教師自身的學習實踐,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

3、強化研究意識,深化課堂教學改革。

突出課改重點,深化教研內涵,開發教育資源、改進和創新品德與生活(社會)教學的方法和形式,優化課堂教育教學活動,提升教研品位。在課堂教學貼近學生生活實際上下功夫、構建生活課堂。在學科教學中以體驗式、合作式、探究式等學習方式為載體,以學生的自主實踐活動為紐帶,引導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全程,規範學生行為習慣,抓好養成教育。關注教學一線典型的新課程案例,積極發現優秀的教學改革成果,逐漸豐富新課程資源,使教師們在實踐與反思中促進自我專業發展。通過以點帶面的方式,推動教學研究的深入。

(二) 課題研究工作。

嚴格執行課題管理的有關規定,加強“強化國小思想品德教學實效性研究”課題的實施和管理,定期組織實驗教師開展課堂教學生活化、活動化的研究活動,在課題研究中給一線教師創設更多的學習和實踐機會,爭取今年下半年結題。積極探索學科教學與學校德育工作相互銜接的途徑和方法。充分發揮課堂教學和學校德育形成合力,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中的主渠道、主陣地作用;充分發揮學校德育與班主任,任課教師與學生導、學、做統一的作用。深入開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活動,大力推進文明習慣的養成。

三、 工作安排:

二月

1、 下校檢查開學工作及備課情況。

2、 學科中心組及思品學科教研組長會議。

3、 課題組活動。

4、 集體下校。

三月

1、各年級教材培訓及集體備課。

2、課題組及中心組活動。

3、集體下校。

4、課堂教學研討活動。(五、六年級研究課)

四月

1、下校聽課。

2、課題組活動。

3、教學交流研討課活動。(三、四年級研究課)

五月

1、下校聽課。

2、課堂教學研討活動。(一、二年級研究課)

3、課題組活動。(成果收集及整理)。

六月

1、下校聽課

2、課題組活動。(課題組研究課)、

七月

1、學期總結工作。

2、收集學科資料。

教育局教研室

品德教學工作計劃篇2

一、教材特徵:

1、使教材成為與兒童進行對話、需要進行創造的文本。在本冊教材的扉頁上寫了“給小朋友的話”,一開始就與小朋友建立起一種 “我——你”之間的對話關係。在對話中文本中的兒童或小動物不斷地向現實中的兒童提出一個又一個問題,學生為了要理解、回答這些問題,就必須理解教科書給出的準備性知識,同時,也必須對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反思和整理。通過這種對話,學生的思想觀點和認識與教科書的思想觀點和認識不斷融合。正是在這種融合中,現實中的兒童進行着自主建構,生成新的認識。教材中留有許多空白利於對話中的兒童表達思想和感情以及創造活動。

2、教材編排遵循的是生活的邏輯。與兒童生活密切聯繫的德育,才能引起孩子的共鳴,深入孩子的心靈,激發孩子學習探討的渴望和積極性,才能提高德育的實效,讓孩子終生受益。教材就是根據兒童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問題生成活動主題。在生活事件的選取上(1)注意普通的生活事件為主,兼顧非日常的生活事件如:我來試試看、我不膽小、我不任性、我的好習慣等都是基於兒童日常聲的普通事件加工編排的。(2)注意學生生活圈的逐漸擴展。在品德與生活教材的編排上由一年級的兒童與自我、兒童與家庭擴展到二年級的兒童與集體、兒童與國家(快樂的國慶節)另外在教材中兒童能感受到四季的變化是兒童生活的一部分讓孩子的生活與大自然交融在一起,綜合性和趣味性都很強。(3)注重和突出基礎性文明行為習慣和良好意志品格的教育。如本冊教材的第三單元“成長樂園” 我來試試看、我不膽小、我不任性、我的好習慣就是為了注重和突出基礎性文明行為習慣和良好意志品格的教育,為培養兒童成為講文明、懂禮貌、有教養、會做人的公民奠定基礎。(4)教材營造的文化是兒童文化,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和活動性。

二、教材分析:

第一單元“學做文明人”,安排了《家裏來了客》、《我隨爸爸去做客》、《我跟媽媽看演出》、《我會打電話 看電視》4個主題活動,計7課時。從家庭生活、社會生活兩個層面引導孩子認識待客、做客、觀看演出、打電話、看電視也必須有文明的舉止和習慣,為他們在價值多元的社會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打下基礎,體現本課程引導兒童熱愛生活、學習做人這一核心。

第二單元“春姐姐的腳步”。本單元以兒童在春天裏的活動為主線,安排了一系列有意義的活動。在明媚的春光中投入大自然的懷抱,在看一看、説一説、唱一唱、做一做、畫一畫的過程中探索自然的奧祕,體驗生活的情趣。讓兒童在活動和遊戲中激發愛祖國、愛家鄉、愛人民、愛生活之情。

第三單元“我的興趣愛好”。本單元設計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遊戲快樂多》、《我與小動物》、《我最愛讀的書》4個主題活動。這四個活動從多角度引導學生培養良好的興趣愛好,從而使他們對生活、對學習充滿熱情,對許多問題產生濃厚興趣,俗話説:“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培養學生廣泛的興趣愛好,初步形成積極向上、熱愛生活的態度。

第四單元“我長大了”。孩子們上國小後,《品德與生活》就伴隨着孩子們一塊兒成長。經歷了近兩年的聽故事、做遊戲、愛生活、長知識、學做人等一系列的學校教育,他們長大了。他們享受快樂,懂得自信,學習自理,並渴望有新的生活目標。本單元以“我長大了”為主題,依據二年級孩子的特點:做事拖拉、沒有計劃性為切入點,編排了《做事不拖拉》、《我會安排一天的生活》、《成長記錄袋》、《更上一層樓》4個主題活動。這四個主題活動,走進孩子們中間,和他們談話,叫他們體驗,分享他們進步的快樂,並和他們一起放飛自己的理想和心願。

三、班級學生分析:

二年級國小生,活潑可愛,思維敏捷,接受能力強,自尊心很強。關心集體,團結同學,個個都積極上進。大多數學生講文明,懂禮貌,並能靈活地運用觀點指導行為實踐,能用所學的觀點,分析日常學習和生活及社會上出現的問題。

四、教學措施:

1、全面把握課程目標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全面地把握目標,改變過去偏重知識學習,忽略能力和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的教學觀念,通過多種教學活動,幫助學生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提高適應和參與社會的能力,掌握必備的基礎知識,從而整體地實現課程目標。

2、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

學生的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在現實生活中,學生已經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為習慣,積累了一些社會生活經驗,形成了相應的態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學時要善於調動和利用學生已有的經驗,結合學生現實生活中實際存在的問題,共同探究學習主題,不斷豐富和發展學生的生活經驗,使學生在獲得內心體驗的過程中,形成符合社會規範的價值觀。

3、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兒童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的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是在各種活動中通過自身與外界的相互作用來實現的。為此,教師要由單純的知識傳授者向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組織者轉變,創設學生樂於接受的學習情境,靈活多樣地選用教學組織形式,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生動活潑的發展提供充分的空間。注意引導學生從自己的世界出發,用多種感官去觀察、體驗、感悟社會,獲得對世界的真實感受,讓學生在活動中探究,在探究中發現和解決問題,要及時鼓勵學生的各種嘗試和有創造性的思考,引導學生得出有價值的觀點或結論。

4、充實教學內容

教科書是一種“活性因子”,它應激活本課程的教學內容與語文等學科教學內容的緊密結合,注重與學生生活和社會的聯繫,要把靜態的教學內容和學生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聯繫起來。教學內容可以從教科書擴展到學生的整個生活空間,包括社會生活中對兒童發展有意義的題材,把教學內容與本地區實際有機聯繫起來;同時關注社會新的發展和變化,及時豐富、充實課程內容,增進課程內容的現實性和親近感。

5、拓展教學空間

教學要面向學生的生活實際,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實際的密切聯繫,教學空間不侷限於學校和課堂,應創設條件儘可能向社會延伸。為此,鼓勵教師積極地開發和利用地方和本校的各種課程資源,以滿足學生不同學習方式的需要。創造條件讓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體驗社會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獲得經驗,逐步提高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的能力。

6、加強道德行為的教育。

品德課進行改革其初衷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改進和加強品德教育,要增強品德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課標也以“培養品德良好的兒童”和“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為目標。《品德與生活》課的品德教育不是有關道德的知識或道德方面的觀念,而是要培養學生的道德行為,引導他們形成健全的人格。所以我們在教學中要注意:強化學生道德行為習慣的訓練;加強情感教學,充分利用情感的推動作用,促進學生認知的內化和良好行為的形成;注重教材的螺旋重複,使學生在不斷深化、重複的教學過程中認知得到強化,良好行為習慣得到養成。

7、提倡生活化的評價。

?品德與生活》課標明確提出了“人性化、生活化的評價”。評價應是人與人互動交流的過程,可以成為教師、學生甚至家長共同積極參與的交互活動。評價本身也應具有教育意義,發揮教育功能,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可以是評價的一部分,利用評價對學生的成就進行鼓勵,對不足提出改進的建議,保證課程目標的實現。

品德教學工作計劃篇3

一、班級分析

本班共有個學生,其中男生人,女生人。全體學生都活潑可愛,品德優良,有上進心,對學校生活充滿激情,對各科文化課學習非常投入。但由於學生年齡小,可塑性強,知識面窄,這有待於在今後的教學中不斷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通過身邊的人和事,開展積極有益的各種活動,對學生進行養成教育。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分為四個單元,有如下幾個特點:

1、以學生的現實生活為基本線索設置主題。

2、突出養成教育的要求。

3、突出“活動性”和“做中學”

4、突出圖畫、圖片在呈現教材內容方面的特殊作用。

5、體現一定的開放性。

三、教學具體目標

總目標:

培養具有良好的品德和行為習慣,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

分目標:

(一)、情感態度方面

1、愛親敬長、愛集體、愛家鄉、愛祖國。

2、珍愛生命、熱愛自然、熱愛科學。

3、自然、誠實、求上進。

(二)、行為與習慣方面

1、初步養成良好的生活、勞動習慣。

2、養成基本的文明行為,遵守紀律。

3、樂於參與有意義的活動。

4、保護環境,愛惜資源。

(三)、知識與技能方面

1、掌握自己生活需要的基本知識和勞動技能。

2、初步瞭解生活中的自然、社會常識

3、瞭解有關祖國的初步知識。

(四)、過程與方法方面

1、體驗提出問題,探索問題的過程。

2、嘗試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探索活動。

四、教學措施

1、充分體現教學的生活性,遵循兒童生活邏輯,以兒童的現實生活為課程內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聯繫兒童生活的主題活動和遊戲為載體,以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兒童在生活中發展,在發展中生活,體現道德寓於兒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沒有能與生活分離的“純道德的生活”理念。

2、遵循教材開發性的特點,重視本課程面向兒童整個生活世界。重視地方、學校、教師與兒童的創造性。在教學中積極探索教材擴展到家庭、社區及其他生活空間的方法,使其教學寓於生活。3、引導兒童熱愛生活、學習做人,對兒童進行深入淺出的道德的、科學的、生活的啟蒙教育,為兒童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和實際生存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為他們在價值多元的社會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確價值觀打下基礎。

4、積極鼓勵兒童直接參與主題活動,遊戲和其它實踐活動,使兒童通過活動、動手動腦,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

5、珍視兒童的生活價值,尊重兒童的權利與學生和平相處,以誠相待,使學生享受愉快,自信、有尊嚴的學校生活。

附:二年級(下冊)《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安排

單元主題活動主題活動內容課時備註

我生活的地方1、我愛家鄉山和水a、瞭解家鄉自然環境,激發熱愛家鄉的感情。

b、記下對家鄉的感受。

c、瞭解家鄉文化。2

2、家鄉的物產多又多a、瞭解家庭資源

b、瞭解家鄉礦產

c、同學交流2

3、我家門前新事多a、觀察周邊生活變化。

b、高興的事

c、家鄉明天更美好2

二、讓家園更美好1、我們的在地媽媽a瞭解家園環境環境狀況及其變化

b、樹立正確的生態環境意識2

2、花草樹木點頭笑a、説出常見的植物名稱

b、愛護花草2

3、我和動物交朋友a、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

b、善待動物3

4、美化家園a、垃圾處理

b、垃圾分類

c、私用廢舊物品3

三、快樂的少先隊員

1、鮮豔的紅領巾a、熱愛組織

b、知道紅領巾來歷

c、前輩豬兒時封勵3

2、紅領巾胸前飄a、少先隊活動

b、誠實守信互相努力3

3、快樂的六一a、知道“六一”兒童節日

b、參加兒童節活動4

品德教學工作計劃篇4

教材簡析

教材主要以兒童生活的空間線索安排活動主題,形成靈活、有序發展的主題序列。在教育活動目標與內容的分佈上考慮綜合,內在聯繫、均衡、貫穿與螺旋上升和年級的側重點。

二年級的特點是:學會關心、學會負責、學會探究,熱愛科學,形成良好的習慣和行為。

教學策略:

生活體驗式教學策略:

課前體驗,初步感悟----課中體驗,深化感悟---課後踐行,內化感悟。

問題探究式教學策略:

課前初探

2.課中深究

(1)彙報展示,合作探究

(2)感悟深化,提升認識

(3)生成問題,拓展延伸

3.課後實踐

課標對本學科本冊的要求:

⑴、通過教學活動,讓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遇到問題時,願意自己解決,並相信自己有能力解決;養成珍惜時間的好習慣,願意有計劃地安排自己的生活。

⑵、從兒童的生活出發,從不同角度引導孩子關心和愛護同伴,尊敬和關心老人,同情和幫助殘疾人,體驗助人之樂。

⑶、通過教學內容的由淺入深,層層深入,將學生引入到發現與研究的快樂之中。通過發現、研究、展示等環節來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科學態度、合作意識。

⑷、首先通過對祖國的瞭解來體驗祖國“媽媽”的可親、可敬、可愛,然後通過國旗、國歌、國徽的禮儀教育等引導學生把愛國情感落實到行動中,貫徹在日常生活中,再更進一步引導學生了解人民英雄,崇敬人民英雄,從而深化學生對祖國的熱愛之情。通過教學活動,讓學生初步感受到祖國媽媽的可愛、偉大,人民英雄的可歌可泣,自己與祖國的血脈相連,從而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

⑸、通過教學活動,從兒童的生活實際出發,引導兒童從不同的角度去體會收穫的愉悦,激發兒童努力實現自己的生活目標。

教學總目標:

培養具有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

教學重難點:

通過教學活動,讓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遇到問題時,願意自己解決,並相信自己有能力解決;養成珍惜時間的好習慣,願意有計劃地安排自己的生活。

從兒童的.生活出發,從不同角度引導孩子關心和愛護同伴,尊敬和關心老人,同情和幫助殘疾人,體驗助人之樂。

引導學生學科學、愛科學:

通過教學活動,讓學生初步感受到祖國媽媽的可愛、偉大,人民英雄的可歌可泣,自己與祖國的血脈相連,從而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

通過教學活動,從兒童的生活實際出發,引導兒童從不同的角度去體會收穫的愉悦,激發兒童努力實現自己的生活目標。

教學措施

1、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創設寬鬆、和諧、活躍的課堂氛圍。

2、尊重學生的差異,關注“邊緣兒童”,對學生進行開放性的、發展性的、鼓勵性的評價,幫助他們感受成長的愉悦。

3、與學生平等對話,傾聽他們的需要。

4、尊重學生的體驗和判斷。

改進教學思路:

1、在教學活動的每一個環節注意從兒童的生活實際出發,在實際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義的內容,根據課程標準的各項規定製定教學計劃和教案,全面地,整體地實現課程目標,幫助兒童展開活動。

2、兒童的品德和行為習慣的形成、知識和能力的發展、經驗的積累是一個連續的過程。通過學生適宜接受的生動活潑的遊戲活動形式,通過學生直接參與活動的方式,實現自我的,主動的教育過程,將道德認識轉化為學生自覺的道德行為教學活動中注意活動之間的連續性,幫助兒童獲得彼此聯繫的、不斷深化的經驗和體驗。

3、教學活動要源於兒童的生活又高於生活,用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兒童的生活。從兒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價值的課題,開展兒童喜歡的活動,使他們在主動積極的參與中生活得到充實,情感得到薰陶,品德得到發展,價值判斷得到初步的培養。

4、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聯繫當地和兒童的實際,及時的把社會中新的信息、科學技術,新的成果、兒童生活中新的問題和現象等吸收到課程內容中去,不斷提高品德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和生動性,提高整個教育的質量。

教學進度安排

周 次 教 學 內 容 周 次 教 學 內 容

1 讓我想想 11 我們的科學小組

2 相信自己 12 可愛的祖國

3 學習生活有計劃 13 國旗國旗真美麗

4 我們手拉手 14 敬禮,人民英雄

5 爺爺奶奶,你們好 15 我在長大

6 幫助殘疾病人 16 我在長大

7 幫助殘疾病人 17 努力才會有收穫

8 我發現 18 豐收會

9 我也做研究 19 複習

10 我也做研究

品德教學工作計劃篇5

一、本學期應達到的教學目標

1、初步知道家庭的基本構成以及家庭成員間的關係。

2、能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表達對家人的感謝。

3、親近自然,喜歡在大自然中活動,感受春天的美。

4、通過各種活動了解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現象。

5、通過觀察感受炎熱的盛夏,體會他給人們的生活、工作帶來的利與弊。並學會看天氣。

6、能發現學習生活中的快樂,從而激發對學習生活的愛與樂趣。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在本單元的學習中通過尋找校園內、生活中的有趣豐富的學習活動,體驗學習的快樂。瞭解多渠道的學習方法,瞭解豐富的學習途徑。

二、學情分析:

大部分學生懂禮貌,講文明,對學校常規有了基本的瞭解,比較能夠適應學校生活。一年級的孩子活潑好動,天真可愛,但由於現在獨生子女多,孩子大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缺乏生活常識和生活的基本技能,因此在引導兒童瞭解家庭,感受親情,學習溝通,學會幫助別人是尤為重要的。

從總體上講,較上學期,學生的常規意識、行為習慣有了明顯的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較高,上課能專心聽講,認真完成作業,尤其對班級事務較關心,班級榮譽感逐漸形成,對自己的學習表現出較高的學習慾望。希望在這個學期的學習生活中,學生能夠養成良好的習慣,班級中能夠形成樂學、善學、會學的良好學風,在各個方面都能有所提高。

三、教材分析

第一單元《我的家人與我的夥伴》,我的一家人、家人的愛、我為家人添歡樂、我和小夥伴四個主題。本單元以學生家庭生活內容、場景、氛圍、人物、故事等為基礎構建學習主題,關注與兒童現實生活的聯繫。解決兒童在家庭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正確的家庭觀念、勞動觀念等最好的教育載體。

第二單元《美麗的春天》,春天來了、太陽照啊照、風兒吹啊吹、春種忙又忙四個主題,“春天來了”這一主題通過對春天來臨的感受,使學生在欣賞春景的同時,瞭解天氣、季節變化對生活的影響。“春種忙又忙”,在學生參與種植的實踐活動中,形成初步的愛護花草樹木的生態意識。“風兒吹啊吹”,主要引導學生從感受風,製造風的探究、體驗中,瞭解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現象和科學常識,讓學生在貼近生活的親身體驗中完成多種能力的培養。

第三單元《健康生活每一天》,我換牙了、我有一雙明亮的眼睛、小心 別傷着三個主題, “小心 別傷着”,讓學生感悟在公共場所要遵守規則,注意安全,愛護公共設施,以及熱愛大自然的美等。“我換牙了”讓學生正確看待換牙現象,愛護牙齒,養成良好的刷牙習慣。“我有一雙明亮的眼睛”讓學生深刻認識到眼睛的重要性,懂得如何保護眼睛。

第四單元《炎熱的夏天》,夏天歡樂多、給你提個醒、快樂的夏令營三個主題,讓學生具有初步的健康常識,瞭解天氣、季節變化對人們生活的影響。通過觀察天氣的變化,以及天氣變化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影響,瞭解天氣預報的有關知識和測量天氣的簡單方法,最後,通過有計劃地安排,過一個有意義的暑假生活等。

四、教學重點難點:

1、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正確的家庭觀念、勞動觀念等最好的教育載體。

2、瞭解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現象和科學常識,讓學生在貼近生活的親身體驗中完成多種能力的培養。

3、讓學生學會有計劃地安排自己的生活,能在成人的幫助下控制和調查自己的情緒。

4、瞭解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現象和其他科學常識。

五、教改措施及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1.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在教育中以強化、感受、體驗為主要的教育方式。

2.通過真實的生活背景,引發他們內心的道德情感與規範意識,並自覺地接受規範制約。

3.在豐富的學習中感受生活,學會生活。

4.以兒童直接參與的豐富多彩的活動為主要教學形式,強調寓教育於活動之中。

5.要注意將活動的過程、方法、技能、與知識融合起來,而不是僅僅羅列知識和技能。

六、教學進度安排

與區教學進度相同。

品德教學工作計劃篇6

一、具體目標

1、體驗自主策劃、自主活動的愉快,能感受到自己的進步和變化,並初步開始計劃自己的生活和行動。

2、在班集體中能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見,與同學合作,共同做大家商量好的事。

3、能注意到周圍環境的變化,並能通過動手做而獲得有關知識和經驗。

4、學會與季節變化想適應的簡單保健和安全常識,並在生活中運用。

二內容重點

1、健康、安全地生活——瞭解並運用簡單的健康、安全的生活常識,能辨別好的和不好的生活習慣,並開始在生活中有意識地要求自己。

2、愉快、積極地生活——能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和自主策劃、自主活動的樂趣;為自己的成長和進步感到自豪,對二年級的學習和生活充滿信心和嚮往之情。

3、負責任、有愛心地生活——愛護周圍的自然環境,節約資源;關愛他人,瞭解常見的職業,並對為自己生活服務的人充滿感激之情;瞭解作為二年級國小生的責任,並樂於去承擔。

4、動腦筋、有創意地生活——對周圍的動植物、自然現象有好奇心,並能通過一些簡單的假設和驗證進行探索;能有創意地利用廢舊材料來豐富自己的生活和活動。

三、教材簡析

本冊教材內容以《全日制義務教育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整》為依據,按照兒童生活的時間線索,七個單元都有各自的圖標、主題,有表現主題活動的畫面,還有貫穿全書的“東北虎”,提示活動要點。本冊教材由五個單元活動組成,每個單元包含若干主題活動:

單元名稱

主題內容

單元一《學校就是我的家》

主題一《嗨,你好》

主題二《請跟我來》

主題三《校園生活真愉快》

單元二《早起》

主題一《我的小祕密》

主題二《早起一次》

主題三《你早》

單元三《開心遊戲》

主題一《開心十分鐘》

主題二《玩的學問》

主題三《好玩遊戲自己編》

單元四《蒐集種子過冬天》

主題一《神奇的種子》

主題二《蒐集種子》

主題三〈種子朋友〉

單元五《學會交流》

主題一《猜謎比賽》

主題二《無聲的表演》

主題三《挑戰一筆畫》

主題四〈感受他人的困難〉

單元六〈下雪啦〉

主題一〈玩雪〉

主題二〈雪花雪花我問你〉

主題三〈雪中生活〉

主題四〈可愛的小雪花〉

單元七〈迎新年〉

主題一〈話説新年〉

主題二〈新年的禮物〉

主題三〈新年聯歡會〉

四、學生分析

絕大多數學生活潑好動,好表現自己,愛聽老師表揚。一學期的行為規範訓練,學生已養成一些良好的習慣。課間能文明休息了,能注意衞生,不亂扔紙屑,按時完成作業,上課時不守紀律、做小動作的人少了,知道要為集體爭光,集體榮譽感非常強。由於是獨生子女,許多小朋友在家裏是小皇帝,待人接物都以自我為中心,他們有的雖然獨立意識強,個性也很強,但自理能力很差;有的社會交往雖積極主動,但卻不善於共處,缺少團結協作精神。今後,行為規範訓練還需加強,反覆抓,抓反覆,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

五、採取措施

1、以密切聯繫兒童生活的主題活動或遊戲為載體,以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兒童在生活中發展,在發展中生活。

2、課堂從教室擴展到家庭、社區及其兒童的其他生活空間;時間可以在與學校其他活動或學科的配合和聯結中彈性地延展;評價關注兒童豐富多彩的體驗和個性化的創意與表現。

3、讓兒童更多地是通過實際參與活動,動手動腦,而非僅僅依靠聽講來學習。

六、教學進度安排

品德教學工作計劃篇7

一、學生情況分析

六(1)班共有學生37人,其中男生20人,女生17人。他們大部分活潑聰明,有禮貌,尊敬師長,遵守紀律,熱愛集體,熱愛學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作業能認真及時地完成。孩子們在教師的引導下,比較深入地接觸了一個又一個他們感興趣的話題,加深了他們對自我、對他人、對社會的認識和理解。這個時期的學生,已經通過之前的生活和學習,具備了一些生活積累,社會生活經驗比以前更為豐富。他們中的絕大多數已經形成了與他們的年齡相適應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具有處理社會生活中的一些事情的能力。但孩子們的行為,習慣當中還有許多不良的成分需要教師做進一步的引導,使他們沿着健康的道路一步一步前進。

二、教材分析

六年級下冊的課程編排上很重視學生日益增強的道德素養與社會性的不斷髮展,較上冊而言,在內容上更加向廣度和深度推進。同時,抓住學生所表現出來的社會積極性,和參與社會生活、努力實現自我價值的需要,從學生現有的生活積累出發,切入一些較為錯綜複雜的社會生活的方面,充分調動學生利用已有的社會生活經驗,分析問題,然後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法。

課文中涉及了有關戰爭與和平、科技與環保、生命與責任等話題,這些話題多具有一定的深度。為了使學生在面對這些學習主題的時候更加容易接受,選擇的切入點都比較貼近學生的生活。

本冊教科書由四個單元構成。

第一單元我們愛和平

第二單元為了美好的生存環境

第三單元直面災難

第四單元飛向明天

三、教學目標

(一)課程總目標

品德與社會課程旨在促進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為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成為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的品德和個性品質的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奠定基礎。

(二)本冊教材各單元目標

第一單元我們愛和平

情感·態度·價值觀:體會和平的美好及戰爭給人類帶來的苦難,熱愛和平。熱愛中國人民解放軍,熱愛蓬勃發展的偉大祖國,養成關心時事,關注世界和平的良好習慣。

能力:能蒐集一些有關戰爭與和平的資料,能夠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和見解,能夠傾聽他人的意見,能夠與同學平等的交流與合作,積極地參與辯論。

知識:瞭解兩次世界大戰的原因和簡單經過以及帶給人類的苦難,瞭解當今世界上各地之間的一些衝突及其產生的主要原因,知道各類倡導國際和平的組織,瞭解其作用。知識社會生活中不同羣體,民族、國家之間和睦相處的重要意義,知道中國人民解放軍是保衞祖國,維護和平的重要力量。

第二單元為了美好的生存環境

情感·態度·價值觀:初步瞭解環境惡化、人口急劇增長、資源匱乏是當今世界面臨的共同問題,理解人與人自然、人與人和諧共存的重要,體會“人類只有一個地球”的含義。

能力:學習在生活中從不同的角度觀察、認識、分析社會事物和現象的能力;能從垃圾處理開始,有創意地探究和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改善生存環境而努力。

知識:知道科學技術的發展為人類帶來了巨大的力量,改善了人們的生活;懂得我們的生活每天都是和科學技術緊密聯繫在一起的,體會科學技術與人類生存發展的重要關係;瞭解一些基本的自然科學知識,明白當今社會生活中影響人類生存環境的一些常見的科技災難以及人類社會面臨的一些共同問題;初步瞭解我國在控制人口急劇增長的問題中所採取的有效政策及其重要性;瞭解水污染和森林等資源驟減給人類生活帶來的嚴重危害。

第三單元直面災害

情感·態度·價值觀:認識大自然不可抗拒的一面,體會人們在危難中團結互助精神的可貴。

能力:學習在自然災害前自護與互助的方法,形成相應的能力。

知識:瞭解曾經發生在我國的重大自然災害。

第四單元飛向明天

情感·態度·價值觀:胸懷祖國,放眼世界,樹立奮發向的報國志向,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學習。

能力:能尊重和理解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文化與習俗,知道未來掌握在自己手中,為創造未來美好的生活,把握時間,努力學習。

知識:知道自己是未來社會的建設者,瞭解作為一個未來主人翁所應具備的道德素質、文化素質和合作競爭的能力,懂得不同國家、區域、民族有不同的文化風俗,懂得只有正確處理人類與自然的關係,人類社會的未來才會變得更加美好。

四、具體措施

1、全面把握課程目標和教材個單元目標。

2、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使學生積極地參與、體驗。

3、和兒童一起走進多樣化的世界,突出“人與世界”的主題;引導兒童探索和關懷生存的地球家園,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據六年級下學期兒童特點,幫助他們把握好少年期的生活,順利完成向中學的過渡

4、教師要努力走進兒童的生活世界與內心世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和體驗。教師要積極開拓新的學習空間,做到課外與課內相結合,充分利用好現有的教學資源,全方位地推動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會性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