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職場 > 求職技巧

專業/經驗不對口如何應聘

欄目: 求職技巧 / 發佈於: / 人氣:1.55W

春節過後,新一輪招聘高峯即將到來,如2月18日上海展覽中心的人力資源配置招聘會以及上海商城的外資企業招聘會,都將有數百家企業進場招聘。如何在招聘會上找到合適自己的崗位,是求職者最關心的問題。近日,記者在某招聘網站BBS看到,很多求職者圍繞“專業/經驗不對口如何應聘”的問題展開了討論,記者從中截取了兩個典型帖子,並請專家提出建議,以便求職者在招聘會上的求職更順利。

No.1:如何成功應聘專業不對口崗位

一名計算機專業應屆畢業生訴説道,自己雖然很幸運地學了計算機這一熱門專業,可是對計算機技術方面的工作一點兒也不感興趣,她喜歡的是與人打交道的社會型工作,如公關、人力資源管理等。然而,她每每在招聘會遞上簡歷,都由於專業不對口而被退回。甚至很多企業對她不尋找與計算機專業對口的工作提出了疑問。現場求職屢戰屢敗,轉行又無門,她該怎麼辦?

求職一點通:

一般來説,企業比較樂意接收專業對口的人才。然而最近一項調查顯示,理工類大學生擇業時注重專業對口的僅佔16%,專業性很強的財經類、外語類畢業生注重專業對口的也只有30%和42%,這表明大學生在擇業時,專業對口意識正在逐步淡化。從企業角度看,部分企業對專業的限制也在逐步淡化,一些跨國公司的人事經理們甚至認為,除了一些專業技術類崗位,如IT研發、通訊、生物製藥、化工、建築等,一般崗位直接運用專業知識的機會並不是很多。即使是專業對口的畢業生,4年中學到的知識也是有限的,必須經過專業的崗位培訓才能勝任工作。對公司來説,畢業生的綜合素質是關鍵,專業對口只意味着掌握了一定的專業知識與技能,而工作,無論對誰都是一個新的起點。

於是,在與企業HR面對面的現場招聘會上,想要轉換專業的求職者就有了表明立場、爭取HR認同的機會。求職者可以從個人興趣愛好、性格與職業匹配度、與新職業相關的學習經歷或實習經驗幾方面闡述,給面試官留下“捨我其誰”的印象。以下就是一段成功的對話——

面試官:你是計算機專業畢業的吧?為何會應聘“招聘專員”一職呢?

求職者:我性格外向,喜歡與人打交道,平時參加了不少學生會和社會活動。大學期間我做過某人才測評公司的問卷,結果表明我沉穩、安靜、温和,性格特性介於內向與外向之間,善於與人溝通,待人接物親切可信,表現出高於同齡人的成熟。因此我認為自己很適合做人力資源工作,特別是招聘的工作。

面試官:雖然你性格合適,但是也不代表能勝任該項工作呀。

求職者:是的,自從我認識到自己適合做人力資源工作後,我從大三就開始積極準備,看了很多招聘類書籍,還參加了《人力資源資格證書》初級考試。課餘,我還積極參加學生會舉辦的模擬招聘官活動,也是學校求職協會成員。由於自己計算機不錯,還擔任了學校求職版版主,多次為同學設計簡歷模板……

面試官:聽你這樣説,確實比一些專業對口的學生更能認清自我,也做出了些成績。不過最後想問一句,你願意放棄目前正熱門的計算機專業嗎?在薪酬和發展上,兩種工作也許會有落差。

求職者:這點我早已考慮了,我覺得計算機的開發操作只是崗位信息化運作的一種輔助手段。我不會荒廢我的專業,我會將它巧妙地用於人力資源崗位,比如開發一些招聘程序,或者進行ERP的人力資源開發等。

No.2:如何從事經驗不相關的職位

“ “不對口”的困惑並不侷限於專業,一些想重操舊業,但以往的工作經驗與行業不對口的求職者也常常碰壁。一名學習環保專業的求職者説,上世紀90年代初自己大學畢業時,環保行業還未起步,於是從事了銷售工作。然而風水輪流轉,目前他的行業很不景氣,銷售工作壓力太大,而環保行業卻蒸蒸日上。想回到環保業,可是招聘會上遇到的環保類企業並不看好自己,覺得荒廢多年的專業很難拾起來。如何才能讓企業給予自己一個機會呢?

求職一點通:

由於行業冷暖交替而想吃“回頭草”的求職者很多。這裏,求職者應該正視職業現實。技術類、研發類或者專業要求很強的職位,一般來説所學專業荒廢5年以上,就很難重拾。而對於其他通用類崗位,要樹立自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成功應聘的關鍵是找到原工作與現在職業的相關性。比如上面這位網友,由於以前做銷售,可以應聘環保行業的市場、銷售等相關部門,結合自身的專業知識,在應聘時一定佔有優勢。當然,對所學專業“温故而知新”也是應聘前必不可少的。

最後,要提醒一些專業面狹窄、工作經驗不豐富的求職者,不要簡單地依據自己原先的專業、工作經驗來圈定擇業面,而應該結合自己的興趣、特長、綜合能力、工作經驗來選擇。比如計算機的基本操作與應用、英語會話與寫作、邏輯思維與人際交流等等能力,可以幫助你勝任許多專業性不強的工作,把眼光放寬才能找到更多職業機會。(邵麗蓉)

來源:上海人才市場報

專業/經驗不對口如何應聘
Tags:對口 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