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職場 > 人際關係

待人友善是修養,獨來獨往是性格

欄目: 人際關係 / 發佈於: / 人氣:5.06K

為什麼有些人看起來友善,卻總是獨來獨往?

知乎上最高讚的回答一語道破:"待人友善是修養,獨來獨往是性格。"

我就是這樣的人,我平常處於內向的狀態,不喜歡和人有衝突,儘量避免不必要的爭執,和氣生財,以和為貴是我一直秉承的處世之道。

即使是對方故意挑是非,我也是儘量剋制,除非觸及我的底線。

説到獨來獨往,是因為我有太多的事情要做,看不完書、電影;每週都有3-5篇的原創文章要寫;如果碰上研發新課程,策劃大綱,寫逐字稿,做PPT,非常消耗時間;同時我不是孤僻的人,我也需要一些的社交活動要去參加,來拓展我的人脈,增加我的娛樂休息生活,有張有弛,才不不至於像拉緊的彈簧。

我的時間精力很寶貴,在我寫書的這段時間,差不多每天工作10-12個小時,處於滿負荷高強度的狀態,而且睡眠時間平均在6小時左右,但精神依然不錯,除了給自己精神鼓勵外,也有科學的睡眠早起方法來作為時間管理的基礎。

所以,我用科學的方式,給自己喝雞湯打雞血,而不是自我麻痺式的喝雞湯打雞血,這隻能激勵很短的時間。

那些認為我很友善,卻獨來獨往,不是我冷漠,而是和我不相干的人,沒有必要也沒有精力去和他們閒扯。

我雖然是內向者,但可以做到的是,在需要社交溝通的時候,有方法快速切換高能量的溝通狀態,進入外向侃大山模式。

你看我獨來獨往,很有可能只是和你沒什麼好聊的,但不代表我很孤單,我很有可能正在和另一幫朋友玩得正嗨,只是你不在我好朋友圈子內。

從心理學角度來説,外向的人喜歡呆在人羣中,而且享受成為人羣焦點的感覺。當他們一個人時,常常會感到無聊或者不安。

內向的人更喜歡獨處,或者只喜歡與自己相熟的人,或者一小羣朋友呆在一起。周圍太多人,會讓他們覺得太耗費精力。

我的其他文章中有提到過,可以把性格的傾向看做一個光譜,而內向和外向是光譜的兩端。這就意味着,人會有不同程度的內向和外向傾向。或者換句話説,很多人並非是完全的內向性格,而是中向性格。

待人友善是修養,獨來獨往是性格

羅永浩和郭德綱,都曾在公開場合説自己是一個很內向的人,如果可以,他們寧願獨自一個人待着,他們台上台下是不同的狀態,只不過,由於他們的工作需求,以及經過大量的訓練後,他們能做到在公開的場合,能表現得像外向者那樣自如的表達。

他們是能自如遊離在不同的性格狀態,但他們也為了能節約能量的消耗,減少不必要的社交。

而我也和他們很類似,我在獨處時也可以很安靜做自己的事情,需要公開説話,我也可以調整,只不過我是通過後天訓練才做到這一點。我也訓練過很多內向的人,也幫助他們實現了這樣的效果。

可是,在我們固有的認知裏,內向的人被認為是獨行俠,總是待人冷漠的。外向的人就總是開朗的,總是待人熱情的。事實上,並非如此。

影響我們為人處事,待人接物的,是我們受到的家庭的環境、學校教育,社會習俗等因素。

我們大多數人都不是完全的內向,或者外向性格的人,內向性格傾向的人,會因為成長環境,教育,家庭的因素的變化,慢慢學會如何如何處理人際關係、如何公開場合表達,讓他們也漸漸擁有了外向者的表現。

而外向性格傾向的人,也可能因為不斷變化的周遭,而變得慢慢往內向的方向傾斜。

那些天生容易獲得刺激的人屬於內向型,他們會盡可能去避免任何額外的社交刺激,因為這可能使他們感到焦慮,以及容易大量消耗能量。

而那些天生難獲得刺激的人屬於外向型,因為刺激的缺少,會讓他們感到無聊,所以他們會盡可能去尋求額外的刺激。

大多數人的刺激水平並沒有達到任何一個極端,它會有所波動,讓你覺得有時需要做一些事情去尋求刺激,而其他的時候,你會覺得刺激太多了,想要去控制它。

綜上所述,為什麼有些人看起來友善,卻總是獨來獨往?我歸納有三點:

1. 不是孤僻,而是選擇性社交。

當你覺得別人獨來獨往,並不意味着他沒有自己的交際圈,也有可能只是你還沒有進入他的交際圈。

隨着年齡的增長,我們經歷的東西越來越多,我們慢慢地清楚的知道,哪些人值得我們花時間去交往,而有些人只是泛泛之交。

一切交往的前提都取決於周圍的人是否對你的胃口,是否符合你的三觀,是否符合你的功利性目的。如果不符合,直接就過濾了。

人際交往理論中有個「150定律」,是有由英國牛津大學的人類學家羅賓·鄧巴(Robin Dunbar)在20世紀90年代提出。他認為150人是一般人交往朋友的上限,如果超過此數量,一般人無法進行正常交往或效率明顯降低。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每個人的精力有限,無法和非常多的人長期保持密集的聯繫。而且能保持深入交往的人數也不超過20人左右。

從生物學的角度解釋:人的大腦新皮層有限制,現有的認知水平,只能確保你和不超過150人維持一個相對穩定的人際交往狀態。

就是你微信裏有5000好友,但你真正能聊,並建立起有效聯繫的人數實在是有限。

我相信你即使是做銷售工作,即使你和很多客户產生了交易,但又有多少人能成你的朋友呢?

2. 獨來獨往是為了節約時間。

與人交往久了,你會發現每個人生活習慣、步調不一樣,而每個人的時間總是有限的。你總要做點自己的事情,總要獨處一段時間,比如好好讀書,學習一門技能,比如彈吉他,這些都無法和朋友在閒扯中完成。

如果你總是遷就別人,跟隨別人的腳步和時間安排,你自己就沒足夠的時間去提升自己。

獨處有時就是幫助我們能排除干擾雜念,縷清我們行動的方向,現在的社交網絡太過發達,以至於我們每天都會受到各種信息轟炸,已經信息過載,並且越發焦慮,而有人就是利用了大家的焦慮感大發其財。

比爾·蓋茨每年都要進行兩次“思考周”,會遠離世俗塵囂,躲在自己的湖邊小屋裏,便休假便專注于思考。

正是在 1995年的一次靜思中,蓋茨寫下了著名的“互聯網浪潮”備忘錄,開啟了微軟的互聯網發展之路。

所以,獨來獨往並不一定是性格孤僻,只是有時需要利用沒有干擾的環境,好好提高工作效率,就像我現在寫這本書一樣,在嘈雜的辦公室裏,我是絕對會被各種信息影響,無法專注,無法動筆。

每次我要寫作時,會找個沒人打擾的空間,關閉一切社交工具,關閉信息通知,帶上耳機,放着讓我喜歡的音樂,打開手機上的番茄鍾APP,用這樣方式,每當進入心流狀態時,都是我創造的高峯期。並在結束工作時,再全情的和朋友們玩耍,兩不耽誤。

3. 友善且獨來獨往的人,也可能同時是個內向的人。

雖然內向並非是自卑,但由於內向者的對外界刺激,會比外向者要敏感,過多的社交會導致內向者能量消耗過高,會感覺很累。

因為對於內向的人來説,對獨處的渴望不僅僅是偏好,這還影響到健康和心情。

內向者因為社交壓力和溝通需要消耗很多能量,所以需要獨處時間來恢復,就像快沒電的手機,需要充電。

所以,你明白了這樣的原理,就請理解他的行為習慣。

最後,我想説,社交的幸福感,是來自於社交的質量,而非數量,來自於溝通的深度,而非頻率。

我並非獨來獨往,是更注重朋友的質量。

但我還是提醒你,不要陷入另一個誤區,以為只要自己不擅長,就可以不提高自己溝通能力了,我們都是社會學動物,除非你隱居山林,不然你是無法逃避人際交往,同學、同事、客户、談男女朋友、各種潛在的場合,都離不開溝通。

如果你還處於一種,非常不擅長社交的狀態,但又有交朋友的強烈需求,那請先通過頻繁的社交訓練,提升自己後,你才有資格和能力進行選擇性的社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