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職場 > 工作總結

防汛抗旱工作資料實施方案工作總結報告彙編三十四篇

欄目: 工作總結 / 發佈於: / 人氣:1.96W
防汛抗旱工作資料工作總結彙編三十四篇

      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合理開發、優化配置、全面節約、有效保護”的抗旱原則,全力保障城鎮居民生活用水,統籌兼顧農業、工業、生態環境用水,促進抗旱工作由單一抗旱向全面抗旱轉變,推動抗旱工作規範化,提高抗旱救災處置能力,發揮最佳抗旱效益。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防汛抗旱工作資料工作總結匯編三十四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防汛抗旱工作資料實施方案工作總結報告彙編三十四篇

目錄:
  1. 2020年度金川區自然資源領域防汛抗旱工作情況

2. 2020年防汛防旱防風工作總結

3. 2020年和順縣防汛工作情況彙報

4. 2021年防汛抗旱應急預案

5. 多倫縣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關於上報2020年工作總結的報告

6. 關於2020年防汛抗旱工作實施方案

7. 關於開展防汛抗旱包片責任區汛前檢查情況的報告

8. 貴陽市貴安新區2021年防汛抗旱工作要點

9. 霍山縣佛子嶺鎮2021年應對防汛抗洪工作總結

10. 晉城市水利防汛工作情況調研報告

11. 連然街道2020年防洪防汛工作開展情況報告

12. 臨沂市防汛抗旱應急預案

13. 六安市城管局做好2021年防汛各項工作情況報告

14. 明光市防汛抗旱應急預案

15. 那邦鎮2020年防汛抗旱工作總結

16. 泉陽鎮2021年防汛抗旱應急預案

17. 瑞昌市防汛工作彙報

18. 三汊港鎮防汛抗洪及災後重建工作彙報

19. 壽縣防汛工作情況彙報

20. 舒城縣闕店鄉2020年防汛搶險救災工作情況報告

21. 數據資源管理局防汛抗旱應急預案

22. 太和縣地方海事(港航管理)處2020年防汛抗旱工作總結

23. 鐵佛塘鎮防汛抗旱工作情況的自查報告

24. 萬源市魏家鎮人民政府關於2021年防汛抗旱的工作預案

25. 渦陽縣防汛抗旱工作彙報

26. 烏蘭浩特市2020年防汛抗旱工作總結

27. 下兩鎮2021年防汛抗旱應急預案

28. 襄陽市水利和湖泊局2020年度防汛抗旱工作總結

29. 新集鎮2020年防汛抗洪工作總結

30. 興安盟2020年度防汛抗旱工作總結

31. 興義鎮防汛減災工作開展情況彙報

32. 沂水縣水利局重點水利工作完成情況彙報

33. 銀川市2020年防汛抗旱工作總結

34. 長興縣2020年防汛防颱抗旱工作情況的報告

  2020年度金川區自然資源領域防汛抗旱工作情況

根據《金川區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轉發關於開展地方防汛抗旱物資儲備清查工作的通知》(金區汛指辦〔2020〕7號)要求,我局認真組織開展了防汛抗旱物資清查工作,現將清查情況及2020年防汛抗旱工作開展情況報告如下:

一、思想高度重視,堅決扛起工作責任。我局高度重視防汛抗旱工作,將防汛抗旱工作與業務工作同部署、同落實,做到“兩手抓、兩不誤”。牢固樹立防汛工作無小事,真正立足於防大汛、抗大災、搶大險,不斷提高對地質災害隱患排查和防治工作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切實增強做好地質災害隱患排查和防治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強化措施,落實責任,主動作為,認真做好地質災害隱患排查和防治工作。

二、積極儲備物資,嚴格防汛值日值班。一是積極儲備鐵鍬、手電、雨衣等應急救援物資,建立應急物資儲備台賬,對不足的部分及時進行補充更換,防汛抗旱物資存放於指定地點,確保隨用隨取。二是從全局幹部職工中挑選精鋭力量組成防汛應急搶險救援隊伍,做到一旦發生險情,應急搶險救援隊伍迅速到位,全力以赴,有序開展各類地質災害、防洪搶險等工作。三是嚴格落實值日值班工作有關規定,實行防汛值班、當班、領導帶班制,堅持24小時值班制度。值日值班人員堅守值班崗位,認真履行值班職責,密切監視天氣變化和汛情發展,及時掌握並向上級部門反映重要情況,做到上報情況及時、準確。

三、認真履職盡責,加強地質災害防治。一是健全和完善了金川區地質災害羣測羣防體系,建立了《金川區2020年地質災害羣測羣防責任表》,形成一張“縣(區)+鎮+村+羣測羣防員”為一體的四級地質災害羣測羣防責任體系網。二是針對金川區25處地質災害點,按照“一點一表”原則,每一個地質災害點建立了《地質災害危險點防禦預案表》。三是按照“一點一卡”和“一户一卡”原則,向受災害威脅的羣眾發放《地質災害防災工作明白卡》和《地質災害避險明白卡》41份。四是向兩鎮、各街道辦事處和區直有關部門單位印發了《關於開展金川區地質災害隱患排查工作的通知》,對地質災害隱患排查範圍、排查方法、工作步驟、責任分工等提出明確要求。五是組織開展了金川區地質災害隱患點監測員暨村級自然資源協管員業務培訓。通過業務知識培訓,充分發揮監測員地災監測預警“前哨”作用,為開展地質災害汛期防治巡查排查工作奠定基礎。六是在地質災害隱患點醒目處增設警示牌17塊,提醒過往行人注意周邊環境變化,確保人身安全。七是指導雙灣鎮、寧遠堡鎮開展了地質災害應急演練,共發放宣傳資料5000餘份,張貼宣傳標語30餘條,有效的增強了人民羣眾的防災減災避災的能力。

四、存在的問題和下一步打算。一是地質災害隱患防治經費不足,應急裝備物資缺乏;二是鄉鎮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人民羣眾防災避災意識比較淡薄;三是缺乏地質災害應急方面的技術支撐,在應急搶險物資儲備、人員培訓方面缺乏針對性和指導性;四是防汛抗旱和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任務重,工作緊,工作人員少,造成工作落實不夠。

下一步,一是持續做好汛前地質災害隱患排查和汛期期間地質災害防治巡查排查工作,及時發現隱患苗頭,做到儘早發現、儘早處置;二是積極向上爭取地質災害治理專項資金,加大對地質災害隱患點的治理,補齊防汛抗旱物資儲備缺口;三是進一步加大地質災害防治及防災避災宣傳力度,努力提升鄉鎮政府對地災防治工作的重視程度和人民羣眾防禦地質災害的能力。四是繼續做好值日值班工作,保障汛期人民羣眾的財產安全。

  2020年防汛防旱防風工作總結

進入防汛期以來,我鎮非常重視防汛救災工作,從鎮政府到各村(社區)都立足於防大汛、抗大災的出發點,思想上時刻保持高度警惕,行動上積極做好各項工程措施及非工程措施,不斷地提高全鎮防災抗災能力,做到未雨綢繆,確保了安全度汛,現將情況彙報如下:

一、我鎮雨情、水情、風情、災情分析總結

(一)水雨情:2020年汛期期間掛影洲圍錄得月降雨量為554.3mm(石碣片),最大日降雨量為5月22日(359.2mm)。

(二)風情:今年入汛早,天氣複雜,颱風集中出現在今年的第三季度。其中分別在6月、8月和9月,我鎮遭遇2號颱風“鸚鵡”、7號颱風“海高斯”和11號颱風“紅霞”的襲擊,出現強降雨。

(三)災情:汛期期間受雷雨雲團影響,我鎮普降大暴雨,並伴有強雷電和大風等強對流天氣。市氣象部門先後發佈暴雨黃色、橙色、紅色預警等信號,5月22日,受強雷雨雲團影響,我鎮出現強降水過程,並伴有局部8級的雷雨大風天氣。掛影洲圍工作站總部5月22日00:00~5月22日06:00錄得降雨量為359.2mm。今年汛情較為平穩,未出現較大的洪澇災害。

二、防汛防旱防風工作開展情況

(一)責任制落實

健全三防工作行政首長責任制,成立以鎮長香傑新為總指揮的三防指揮機構。切實落實防汛工作責任制,要求各部門單位和各村(社區)要落實防汛責任人,各項工程、各個部位和各個環節的防汛責任都要落實到人,同時還落實責任追究制度,對由於工作失職造成災害損失的,要對有關責任人嚴肅追查,追究責任。

(二)日常防汛工作開展

汛期期間,雷雨驟降,我鎮及時轉發市級雷雨信息並制定《關於做好近期強降水防禦工作的通知》《關於做好強對流天氣防禦工作的通知》《關於做好近期強對流天氣防禦工作的通知》《關於加強東江洪水安全防禦工作的通知》《關於做好新一輪強降雨相關工作的提醒函》《關於做好近期連續性強降水防禦工作的通知》《關於做好熱帶風暴防禦工作的通知》《關於做好颱風“紅霞”防禦工作的通知》《關於進一步做好颱風“紅霞”防禦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各村(社區)、成員單位做好各項防禦工作,並及時將有關單位搶險救災及災情險情上報。

今年進入汛期以來,我鎮迅速組織人力加強相關防汛工作:一是加強中心隧道管理,組織8名衞生監督員在雨天24小時輪流值班。二是加強下水道清理,共先後清理堵塞下水道200多米,組織100多人次對下水道井口進行清掏及雨天應急處置,減少了道路水浸的現象。三是加強綠化修剪,組織綠化公司出動30多人次,對鎮內重點路段樹木進行修剪,預防出現樹木倒塌情況。四是加強隱患排查工作,組織260多人次對易澇點、危房、簡易工棚、鐵皮屋、泥磚屋、在建民房等隱患進行排查及防控。

為切實做好汛期期間救援工作,我鎮鎮黨委書記、鎮長以及鎮黨委副書記多次召開防汛防風工作會議、參加會商系統視頻會議和開展防汛防風檢查,要求各村(社區)、各部門單位要馬上落實“三防”工作部署,啟動應急預案,把防汛救災工作抓緊抓實抓好,切實保障人民羣眾生命財產安全,維護社會大局和諧安全穩定。

(三)加強值守,及時處理突發情況

暴雨大風來臨時,各部門、單位切實落實24小時值班制度,並有領導帶班,密切注視雨情,發現特殊情況迅速安排處理,並做好有關信息的上傳下達,隨時掌握第一手資料,確保三防指揮渠道暢通。

(四)投入隊伍和物資儲備情況

為進一步提高石碣鎮的防災減災避險能力,結合鎮內實際情況,要求各村(社區)落實村一級防汛搶險隊、防汛搶險人員名單和職責,確保今年的防汛安全。在汛期期間,我鎮摸底檢查鎮、村兩級三防物資及應急避護場所建設情況,通過摸查,鎮、村兩級三防物資倉庫17個,都根據統一標準落實三防物資,做到有備無患。應急避護場所包括室內、室外共52個。為保證我鎮防汛質量,確保搶險救災時能有效發揮作用打下堅實基礎。

三、三防應急指揮中心建設情況

已將市三防應急指揮中心建設方案徵求相關部門意見,並取得共識,現已根據我鎮實際情況起草具體工作方案,呈報鎮政府審批,正在走流程。

四、存在問題

(一)我鎮部分河涌由於長時間沒進行清淤,造成河道淤塞,影響過流面積,導致部分街道出現水浸情況。

(二)早期建設的下水道設計標準已不滿足現狀的城市排澇要求,暴雨情況下,部分街道會出現短暫內澇情況。

(三)缺乏專職三防工作人員,工作量較大。三防工作人員專業水平不足,缺乏水文、水利、氣象等三防專業知識。

(五)我鎮現實行24小時應急值班制度,並有領導帶班,但應急值班人手不足,應急突發事件現場處置經驗缺乏。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大水域面源整治工作力度,確保行洪安全。

(二)進一步加強全鎮範圍和相關領域的隱患點、風險點的巡查檢查。

(三)針對前期排查的易澇點,加強下水道清淤梳竣,提高管網的過流量。

(四)落實三防會商系統的升級改造工作,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助推三防能力提升。

(五)加強宣傳教育報道,做好播發防禦暴雨相關指引。

  2020年和順縣防汛工作情況彙報

進入汛期以來,和順縣委、縣政府、縣防指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兩個堅持、三個轉變”的防災減災救災新理念,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市防指關於防汛工作的系列安排部署,以及省委樓陽生書記、市委常書銘副書記關於防汛工作的重要批示和講話精神,緊緊圍繞“防大汛、抗大旱、搶大險、救大災”的防汛工作目標,超前籌劃、強化措施、狠抓落實,全力做好防汛各項工作,最大程度減輕洪澇災害損失。現將全縣有關防汛工作情況彙報如下:

一、預案制定

一是由水利局主持修訂完善了全縣《和順縣防汛應急預案》、《和順縣抗旱應急預案》,並進行了專家評估。二是編制了《戀思水庫水庫調度方案》、《戀思水庫防汛應急預案》、《三泉水庫防汛應急預案》等水庫防汛預案,並向市、縣兩級水行政主管部門進行了報批;三是縣水利局組織專人專班,編制松煙河超標準洪水防禦預案以及縣城超標準洪水防禦預案,目前正組織專家評審修改。四是組織修訂完善了全縣10個鄉鎮150多個重點防禦村的鎮村兩級山洪災害防禦預案,並錄入了水利監測預警平台。五是各鄉鎮和有防汛任務的重點成員單位已修訂了本鄉鎮和本部門的防汛應急預案,確保汛期遭遇險情能有效應對。

二、責任落實

一是思想上高度重視。為強化防汛責任,我縣防指按照防汛抗洪行政首長負責制,統一指揮,分級分部門負責的原則,嚴格落實行政首長負責制,3月24日縣政府調整了防汛抗旱指揮機構,4月2日、6月9日縣防汛指揮長對全縣防汛工作進行了具體的安排部署,並第一時間傳達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防災減災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李克強總理重要批示要求、王勇總指揮講話以及省委樓書記、市委常書銘副書記、縣委孫永勝書記等領導關於防汛工作的重要批示和講話精神,從思想和行動上有效防範洪澇乾旱等災害風險。二是責任上狠抓落實。5月22日縣防汛指揮部辦公室下發了《關於公示全縣防洪重點責任人名單》,並在和順政府網站進行了公示,明確了水庫和骨幹壩的行政、技術、巡查“三個責任人”,以及縣城、全縣重點河段的行政責任人,全面落實防汛責任,確保重點環節責任人責任到位,確保層層有人抓、事事有人管。同時縣防辦先後下發了《防汛準備工作的通知》、《加強水旱災害防禦工作的通知》、《和順縣2020年度汛實施方案》等文件14份,堅持“寧可靠前一步形成重疊,不可後退一步形成縫隙”的要求,從責任落實上全力保障人民羣眾生命財產安全。

三、隊伍建設

防汛抗洪是社會公益事業,各鄉鎮、相關成員單位組建了各自防汛隊伍,在縣鄉兩級政府和防汛抗旱指揮部的統一指揮下,密切配合、協同作戰,共同做好防汛抗洪和搶險救災工作。我縣的防汛專業隊伍主要由武警中隊、民兵預備役、森林防火應急分隊組成,承擔抗洪搶險任務。

四、物資儲備

我縣水利局設有防汛物資儲備庫,目前物資儲備情況如下:編織袋1.7萬條、照明設備3套、鉛絲1噸、救生衣150件、雨具200套、鐵釺100把、應急燈60個、救生繩90條、吸水麻袋1900個、帳篷20個、泥漿泵2個、升降工作燈4個、大型移動發電機1個、橡皮舟3艘。為加強物資儲備管理,汛前縣水利局對防汛物資庫進行了整理、充電、調試和維修保養,做到寧可備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備。

五、隱患排查

汛期隱患排查是防汛工作重點,縣水利局一方面結合縣河長辦“清四亂”工作對全縣流域面積50km2以上17條主河道進行巡河及防汛隱患排查,對影響河道行洪的臨時設施、施工圍堰、阻水便道、廢棄堆積物等,按照“屬地管理”和“誰設障、誰清漳”的原則,下達隱患通知書10份,限期進行整改,確實難以整改的提前做好應對防範措施。同時縣水利局緊盯水庫安全度汛、超標洪水防禦、山洪災害防治三個重大風險點,組成班子成員包鄉鎮分兩輪對水庫、河道、堤防險段、邊山峪口、在建水利工程、供水設施等防汛重點區域進行隱患排查,發現問題立即督導進行整改。各鄉鎮人民政府、相關單位在主汛前對各自轄區的防汛工程及防汛重點項目進行了檢查。

六、應急值守

進入汛期以來,應急、水利、住建、自然資源等部門及各鄉鎮全部進入24小時值班值守狀態,防汛主要負責人保證24小時信息暢通。縣水利局機關全體人員參與汛期應急值守,嚴格執行24小時領導帶班值班值守制度,確保防汛日常工作的政令暢通,上傳下達工作到位,雨情、水情監測預警預報及時,特別是在強降雨期間,24小時進行監測,並通過防汛微信羣、短信、郵箱、電話等多種方式保障雨情信息和上級防汛指令的快速傳遞,為防指領導決策提供信息保障,為受威脅羣眾撤離轉移提供條件。戀思水庫加強了巡查頻次,並指定專人專班負責汛限水位監管和應急值守,做好日常運行調度工作。

七、天氣播報預警

據縣氣象部門統計,我縣入汛以來(6月1日至7月22日),出現了26次降水天氣過程,最大一次出現在7月2日,過程降水量為33.6mm。鄉鎮降水量最大一次出現在6月24日,出現在松煙鎮,降水量為45.0mm。截止目前(6月1日至7月22日)共降雨量為138.3mm,與歷年同期相比6月份偏少48.0mm,7月份降雨量截止目前106.3mm,屬正常。

發佈預警情況:6月1日到7月22日,共發佈預警信息34條,其中:雷電黃色預警26條、地質災害氣象風險7條(黃色預警4條,藍色預警3條),暴雨藍色預警1條,接受人數1270人/次,共計4.3萬人次。

八、宣傳工作

汛期,縣各類媒體通過快訊、專欄等形式及時發佈雨情和氣象信息,宣傳縣委、縣政府的安排部署。氣象、自然即時發出了預警預報。汛前,縣水利局向10個鄉鎮發放了《山洪災害防禦明白卡》15000張、《預警員手冊》800冊、《山洪災害防禦宣傳手冊》2000冊,各鄉鎮按要求在汛前下發到所轄山洪災害重點防禦村及受山洪災害威脅的各户,做到“防、撤、搶”心中有數。在“5.12”防災減災日,縣防指成員單位根據各自防災減災特點進行了山洪災害、地質災害等防禦宣傳,以切實提高基層羣眾的防災意識和自救能力。縣廣播電台多次播報縣領導巡查督導防汛工作,以及水庫、河道、在建工程防汛安全工作,以營造山洪災害防禦工作,為全縣奪取防洪減災勝利營造良好社會環境。

  2021年防汛抗旱應急預案

為認真做好防汛抗旱突發事件防範與處理工作,保證防汛抗旱工作高效有序進行,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保障我街道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特制定本預案。

一、工作原則

1.防汛抗旱以保障人員生命安全、糧食生產安全、供水安全和生產生活秩序穩定為首要目標,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防重於搶,有備無患”的防汛抗旱工作原則。

2.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堅持實行以行政首長負責製為核心的防汛抗旱機制,分級負責,以轄區屬地為主的防汛抗旱工作原則。

3.堅持防汛抗旱統籌,在防洪保安全的前提下,儘可能利用洪水資源;以法規約束行為,防止人對水的侵害,既利用水資源又保護水資源,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二、組織領導及工作職責

1.成立防汛抗旱工作領導小組

組 長:平書衞(黨工委副書記、主任)

副組長:苗晉宏(人大工委主任)

向東亮(黨工委副書記)

劉 喆(紀工委書記)

宋宇東(組織委員)

許旭紅(武裝部長)

朱 丹(宣傳委員、辦事處副主任)

秦 晨(辦事處副主任)

樑 瑾(辦事處副主任)

劉佳烊(辦事處副主任)

程新民(主任科員)

關旭庭(主任科員)

彭 華(副科級幹部)

李效民(副科級幹部)

趙 明(關村派出所所長)

郭麗軍(壺口派出所所長)

李宇新(國土所所長)

王書勤(心理康復醫院院長)

成 員:郭 亮 楊 東 李 煒 李建偉

張嘉燕 裴慧蘭 李麗霞 陳麗霞

王秀庭 田 萍 李建林 王素芳

李海燕 路拴鎖 張躍清

領導組下設辦公室設在街道水管站,辦公室主任由李路安(兼),具體負責日常事務。在領導組的統一指揮下,設立通訊聯絡組、醫療救助組等。

2.防汛抗旱領導小組辦公室職責

(1)貫徹執行國家有關防汛工作的法規、方針、政策,執行街道防洪防汛指揮部各項決策和上級防汛指揮部的調度指令。

(2)掌握汛情、災情,必要時發佈洪水預報警報和汛情公報,編寫災情和搶險救災情況報告。

(3)負責協調、檢查、督促轄區內各級和有關部門的防汛工作。

(4)檢查、督促各項防汛抗洪和救災措施的落實工作。

(5)協助組織防汛搶險隊伍,組織防汛信息系統建設。督促、檢查和落實有關防汛物資的儲備。

(6)完成街道防洪防汛指揮部交辦的其他工作。

3.各工作組主要職責

監測組:負責組織、協調、監督、指導全街道防汛抗旱日常工作,歸口管理全街道防汛工程:負責組織指導全街道防洪工程的建設與管理。

責任單位:水管站、各村(社區)

信息組:及時收集、整理和反映農業災情信息,指導農業防汛、災後救災和生產恢復的防洪救災工作。

責任單位:水管站、農科所、黨政辦、各村(社區)

轉移組:負責按照防汛抗旱領導小組的指揮,做好受威脅羣眾按預定的路線和地點轉移組織工作,同時確保轉移途中和安置後的人員安全;組織,協調全街道防汛救災工作,組織災情核實,及時向街道防汛抗旱指揮部提供災情信息。管理、分配社會各界救助受災羣眾的款物,並監督使用。組織、指導和開展救災捐贈等工作。

責任單位:水管站、民政辦、綜治辦、派出所、各村(社區)

調度組:負責搶險人員的調配,調度搶險救災物資、車輛等。

責任單位:黨政辦、各村(社區)

保障組:負責臨時轉移羣眾的基本生活和醫療保障的組織工作。負責維護防汛搶險交通秩序和災區社會治安,協助有關部門妥善處理因防汛引發的治安事件,做好發生水澇災期間的治安保衞工作。

責任單位:派出所、各村(社區)

應急搶險組:組織民兵做好防汛搶險救援工作,及時配發救助物資。

責任單位:武裝部、各村(社區)

三、重點隱患及避險措施

1.隱患點:涉及22個村共25個易受山洪災害危險區域。

避險責任人:各村村委主任

避險措施:各村在接到上級山洪災害預警信息後,第一時間按照街道《應急預案》要求開展避險工作。

2.隱患點:南垂村東高鐵路基阻礙行洪,造成內澇隱患。

避險責任人:崔民

避險措施:(1)編制《南垂村海綿城市建設實施方案》,從源頭化解洪水隱患;

(2)配備16台抽水設施,進行24小時排水作業。

3.隱患點:石子河水庫石橋段背陰坡塌陷存在山體滑坡隱患。

避險責任人:首鋼長鋼有限公司、區交通運輸局、郭建紅

避險措施:

(1)汛期來臨時,石橋村安置臨時警示牌,車輛、行人禁止通行;

(2)首鋼長鋼有限公司加固背陰坡,並完善排洪設施;

(3)區交通運輸局負責對下沉道路進行修繕。

四、調動運行方案

1.街道防汛抗旱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全街道的防汛搶險工作,各村、各單位統一受防汛領導小組的調度和指揮。

2.各村、各單位負責人負責本轄區內的防汛搶險工作,要在汛情來臨之前,檢查各自責任範圍內的防汛安全工作,對確實存在防汛隱患的地方,要進行加固維修和除險工作,確保萬無一失。

五、特大險情的搶險方案

當發生特大險情時,搶險的原則是:確保人員和人民羣眾的生命安全,放棄財物。

1.當防洪堤發生漫頂和決口的險情時,重點村、單位搶險隊伍、搶險物資、搶險工具,首先投入到搶險第一線;其它村的搶險隊伍,視險情大小待命。

2.如果險情擴大,防洪堤缺口難以堵住,必須先轉移羣眾,再撤離搶險隊伍,撤離出來的羣眾先向縣鄉主幹路轉移,逐步向高地集結,轉移順序為先兒童和老弱病人、一般羣眾,後黨員和幹部。

3.各村各單位轄區內的人員、房屋、財產受到山洪或雨澇災害的威脅時,防汛小組成員首先要組織搶險、轉移羣眾。

4.對撤離出來的人員,安置在地勢高的房屋內,房屋不夠,搭建臨時帳篷進行安置。

5.做好災民的生活供給保障;衞生院要做好疫情和疾病防治工作;派出所要做好防汛期間的治安工作,防止不法之徒趁火打劫。

六、工作要求

1.各村各單位必須服從防汛領導小組統一調度和指揮,各司其職,不得懈怠。

2.各村各單位要牢固樹立個人利益服從國家利益,局部利益服從全局利益,下級服從上級的意識。

3.各防汛隊伍要嚴格崗位責任制,不得擅自脱崗、離崗、斷崗。

4.各村各單位要及時準確地向防汛領導小組彙報險情情況,不得出現差錯。

5.發生災情後,立即向防汛領導小組彙報,並將財產受災損失情況、人員傷亡情況書面上報,情況要準確,不得虛報、瞞報、漏報。

  多倫縣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關於上報2020年工作總結的報告

盟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縣委辦、政府辦:

多倫縣防汛抗旱及防災減災工作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縣委、縣政府及上級部門的高度重視與正確領導下,始終把該項工作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來抓,按照“安全第一、常備不懈、以防為主、全力搶險”的方針,工作早部署、責任早落實、措施早到位、確保了各項工作落到實處,現將工作總結如下:

一、汛期基本情況

今年全縣降水量相比往年偏多,共遭受14次風雹、洪澇災害,受災人口23734人,房屋受損18間,房屋進水29户,淹沒機井5眼,倒塌牛棚3間,水泥路塌陷(兩側)3公里,牲畜死亡1頭,農田受災面積14832公頃、絕收面積1252公頃,共造成直接經濟損失2355.5萬元。

二、防汛抗旱工作開展情況

(一)健全組織機構。根據工作需要,重新調整了多倫縣防汛抗旱指揮部成員單位,明確了職責分工,加強了防汛抗旱工作統一指揮與統籌協調。通過建立防汛抗旱指揮部微信工作羣,進一步理順了防汛抗旱協作機制,增強了工作合力。

(二)從嚴壓實責任。認真貫徹執行上級防汛抗旱各項工作方針、政策,嚴格落實防汛抗旱行政首長負責制,層層壓實工作責任。與全縣5個鄉鎮防汛抗旱行政責任人、大中型水庫責任人簽訂了責任狀,並通過政府門户網站、微信公眾號向社會公佈,主動接受社會監督。防汛抗旱指揮部多次對汛前各項準備工作進行安排部署,先後20餘次實地踏查了防汛抗旱應急物資儲備情況和各類隱患排查整改情況,確保工作落實到位,問題整改到位。

(三)深化各類預案方案。修訂完善了《多倫縣防汛抗旱應急預案》、《多倫縣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洪水防禦方案》,指導地質災害隱患點所在行政村制定了《防汛搶險預案》、《緊急避險撤離路線》。全縣大中小型共14座水庫全部制定了《防汛搶險應急預案》及《汛期調度運用計劃》,並已通過水利部門技術審查,縣防汛抗旱指揮部已對相關預案、計劃進行了批覆。

(四)全面排查風險隱患。針對全縣自然災害易發點,縣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多次組織水利、住建、交通等部門對防汛抗旱各項準備情況進行拉網式排查,水利部門對全縣各水庫、水電站、河道堤防等重要設施開展了2次整體性防洪安全隱患排查,發現問題已立行立改,全部整改到位,並及時做好了山洪災害的預警工作,確保了重點部位和區域防汛安全。

(五)備齊防汛抗旱物資。先後投入近10萬元更新補充了防汛防旱物資。根據災害特點優化了物資物料儲備品種,通過集中儲存、鄉鎮儲存、險工險點現場儲備、協議儲備等多種方式,按需備好了各類搶險物料。全縣除救災儲備庫現有棉被褥355套、棉衣733件、蒙古包51頂、帳篷50頂、摺疊牀77張外,縣本級、鄉鎮、險工險點共儲備編織袋19560條、鐵鍬870把、鎬頭146把、繩索1970米、應急照明燈81個、鐵絲466公斤、橡皮艇1艘、雨具457件、排水泵34台、救生衣71件、救生圈26個、帳篷7頂、對講機92部、發電機22台、剷車28台、挖掘機4台、柴油發電機組1組、水罐車2輛、輸水管道700米、潛水泵5台、GPS衞星定位儀1套。

(六)加強搶險隊伍建設。全縣5個鄉鎮全部建立了應急搶險隊伍(其中多倫諾爾鎮53人、灤源鎮36人、大北溝鎮32人、蔡木山鄉14人、西乾溝鄉37人),隊長全部由鄉鎮主要負責人擔任。全縣65個行政村按照屬地管理共組建了65支社會羣眾搶險隊伍,作為搶險救援的後備力量。縣防汛抗旱指揮部加強了資源整合和力量調配,充分發揮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民兵救援隊伍的主力軍作用,統籌藍天救援隊社會搶險救援力量,充分發揮各方資源優勢,不斷提高搶險救援隊伍應急處置能力。

(七)紮實做好災害天氣預警。應急、水利、氣象、水文等部門已建立信息共享機制,在第一時間獲取災害性天氣預警後,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及時發佈災害性天氣預警信息,主汛期,利用手機短信平台、微信公眾號共發佈23次災害天氣預警,實現了打通預警信息傳遞到羣眾的“最後一公里”,及時提醒廣大農牧民羣眾、企業管理者提高防災意識,將災害可能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

(八)做好防災減災宣傳引導。利用“5.12”全國防災減災日等時間節點,組織應急、人防、消防、紅十字會、藍天救援隊等部門和社會團體,開展了為期一週的各類防災減災宣傳活動,累計發放宣傳資料7000餘份,大力宣傳了防災減災和自救常識。通過活動的開展,提高了廣大羣眾的防災減災意識和應急能力,為保護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起到了積極作用。

(九)開展搶險逃生應急演練。由應急管理部門牽頭,水利局、各鄉鎮、大唐水電公司、水利工程管理站共同參與,模擬多倫縣東南部連降暴雨,西山灣水庫大壩發生險情,開展聯合搶險逃生應急演練。此次演練完善了應急機制,檢驗了應急預案,提高了水庫上下游廣大羣眾緊急避險和安全防範意識。

三、存在的問題

雖然今年已安全度汛,但從防汛整體形勢上來看,還存在一些問題和薄弱環節。一是由於地方財力有限,防汛搶險物資儲備還不完善,二是部分幹部羣眾對防汛安全思想認識不足,防大汛、抗長災、抗多災的思想準備不足。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是加大項目資金爭取力度,繼續實施水利工程、在建工程、搶險工程的除險加固,進一步提高防洪工程的防禦能力。二是繼續做好防汛減災工作培訓,強化各鄉鎮、各部門責任意識,切實提升應對災害的處置能力。三是針對災害易發點,加強搶險救援、避險逃生應急演練,不斷檢驗防汛抗災指揮決策和應對處置的能力水平。

  關於2020年防汛抗旱工作實施方案

根據平度市防汛辦通知要求,為嚴格貫徹落實中央、省、市各級關於防汛抗旱工作的要求和部署,切實做好2020年防汛抗旱各項工作,結合我鎮實際,現就切實做好今年防汛工作做出如下方案。

一、提高認識,切實增強做好防汛工作的責任感、緊迫感和使命感

防汛抗旱工作事關人民羣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經濟社會穩定與可持續發展的大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根據平度市防汛抗旱工作會議要求和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為進一步加強防汛抗旱建設,提高防汛抗旱工作法制化、制度化和規範化建設水平,確保防汛工作有序高效進行,各村莊、各部門務必引起高度重視,以對黨、對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高度關注民生,按照“以預防為主、常備不懈”的防汛指導方針,紮紮實實的落實好各項防汛措施,確保工程安全、人民羣眾生命財產安全,保障全鎮經濟社會持續穩定發展。根據降雨年籍不均的特點,今年汛期來的較早,很可能是一個豐水年,防汛形勢非常嚴峻。各村、各單位一定要克服麻痺思想,立足防大汛、抗大洪,做到以防為主,有備無患,未雨綢繆。要端正工作態度,牢固樹立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危機意識,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安全發展,切實將防汛工作提高到維護穩定、保障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的高度來認識,紮紮實實做好各項工作。

二、加強領導,健全工作班子,嚴格落實防汛責任制

根據《防洪法》,防汛工作實行行政首長負責制,各村黨支部書記對防汛工作負總責。為切實加強對防汛工作的組織領導,經黨委政府研究,鎮裏成立了由鎮長任指揮的共32人的鎮防汛指揮部領導班子,負責組織、指揮、協調、檢查督促全鎮各轄區內的防汛工作。各村要成立防汛指揮小組,根據工程檢查情況,落實防汛責任制,對重點防汛工程,要有領導分工,有技術責任分包人和具體工作人員,切實做到責任、人員、物資、措施四到位。

三、落實措施,加強防汛安全檢查工作

各村、各單位要組織有關人員對轄區的防汛工程進行一次全面檢查,檢查的重點是:各項防汛責任制落實情況;大、中、小型水利工程安全情況;防汛物資準備及防汛隊伍配備情況。檢查過程要認真細緻,嚴禁走過場,對檢查出的險工隱患要抓緊處理,切實提高防洪工程的安全標準,對一時難以解決的問題,要制定工作預案,提出應急措施,並落實嚴格的工作責任,確保不出責任事故。要加強工程的安全監測和巡查,確保險情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要堅決打擊亂採亂挖行為,確保河道工程行洪安全。要加強雨情、水情、災情的測報及信息傳遞,及時、準確地測報雨水情和災情,決不允許漏報、瞞報、謊報。

四、搞好防汛隊伍的組建和防汛物料籌集,切實做好抗洪搶險各項準備和組織工作

要按照“寧可備而不用、不可用而無備”的原則,根據工程搶險需要,做好防汛物資的核查,儘快對防汛物資進行補充更新,確保足額、及時落實到位;要本着專防和羣防相結合的原則,切實抓好搶險隊伍的組織和落實,重點抓好專業機動搶險隊伍建設,搞好設備配備、培訓和演練,提高搶險技能和技術水平;出現重大汛情、險情或災情後,各級防汛責任人必須在第一時間深入一線,靠前指揮;根據責任分工,要加強信息調度和組織協調,搞好抗洪搶險指導,並根據險情發展,搞好防汛物資和搶險隊伍調配,確保搶險救災順利進行 。

各村要在5月30號前組建好防汛隊伍,備好防汛物資。要根據鎮防汛指揮部的部署,按照本村的實有户數和實有人口,每户收交兩根2米長、小頭直徑不低於10公分的木樁,每人收交三條編制袋。防汛物資要登記造冊,重點存放,專人負責,不得挪用,對往年的防汛物料要認真進行檢查,對已腐蝕變質的要及時更新。

防汛常備隊、搶險隊、後備隊要編組登記防汛,常備隊要進行崗前培訓,應急演練,從6月1日起上崗,實行晝夜值班,24小時有人在崗,做到令行則動,確保關鍵時刻拉得出,用得上。各村莊遇到重大險情時,要在第一時間迅速上報,提前安排好羣眾轉移路線,確保羣眾生命安全。轉移路線、地點,原則上要求,地勢低窪的村莊向地勢較高、有安全保障的村莊轉移,靠近河道的村莊向離河道較遠、有埠陵的村莊轉移。

沿河、閘壩村莊要按照標準備好備足所需的防汛物料及路面養護用沙,以備搶險急用。對已排查出的安全隱患,要立即修復,確保防汛安全。各部門、站所及有關單位,要根據鎮防汛指揮部的總體部署,聽從統一調度指揮,服從全鎮防汛工作大局。

全鎮上下要在鎮委、鎮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樹立一盤棋思想,正確處理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的關係,顧全大局,紮紮實實地做好防汛的各項工作,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以對黨、對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團結一致,眾志成城,確保我鎮安全度汛,為全鎮經濟社會持續穩定發展提供防洪安全保障。

  關於開展防汛抗旱包片責任區汛前檢查情況的報告

根據同德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明確2020年同德縣防汛抗旱指揮部成員包片責任區及開展防汛抗旱工作檢查的通知》(同政辦[2020]43號)要求,我單位於6月24日組織縣公安局、文體局、移動公司相關人員對巴溝鄉責任片區水電站、澇池等責任人落實情況,度汛方案、應急預案制定情況,應急物資儲備情況;山洪災害非工程措施運行管理情況等方面進行了檢查,具體情況如下。

一、各電站檢查情況

(一)巴河一級電站:1、防汛應急預案已制定;2、有運行管理安全操作票制度;3、防汛領導小組已成立。

存在的問題:1、值班記錄未按24小時值班制度記錄,存在隨意性;2、防汛應急物資儲備不到位;3、未開展防汛應急演練。

(二)巴溝電站:1、防汛應急預案已制定批覆;2、有安全操作制度;3、防汛責任人已落實。

存在的問題:1、值班記錄6月4日後無記錄;2、未開展防汛應急演練。

(三)戈邁一級電站:1、防汛應急預案已制定批覆;2、有防汛值班記錄;3、制定了水電站運行方案,記錄《水庫巡查運行記錄表》;4、有防汛物資;5、防汛責任人已落實,已開展防汛應急演練。

存在的問題:1、防汛物資中無救生衣等必備應急裝備;2、左壩肩滲水問題未處理。

(四)戈邁二級電站:電站引水口截水牆損毀,處於停運狀態。

(五)戈邁三級電站:1、已制定防汛應急預案和運行方案;2、防汛責任人已落實;3、有防汛值班記錄。

存在的問題:1、未儲備防汛應急物資;2、未開展防汛應急演練;3、庫區垃圾圍壩現象嚴重。

二、各澇池檢查情況

(一)卡力崗澇池:澇池內蓄水3000立方米,按照湖長制管理工作要求落實縣、鄉、村三級管理人員。

存在問題:未設置安全警示標誌。

(二)加日亥澇池:澇池老化失修,未蓄水,村級管理責任人員為村長。

(三)地幹澇池:澇池內蓄水2000立方米,按照湖長制管理工作要求落實縣、鄉、村三級管理人員。

存在問題:1、澇池圍欄被損壞;2、澇池北側因車輛碾壓,有輕微塌陷現象。

(四)鬆多澇池:澇池未蓄水,按照湖長制管理工作要求落實縣、鄉、村三級管理人員。

存在問題:1、澇池圍欄損壞嚴重;2、澇池出水口用土袋進行封堵,存在易堵塞出水管道隱患;3、澇池出水口處壩面砌石被破壞;4、澇池出水口處壩體外側土體被村民挖做土袋堵水,對壩體造成破壞。

三、防洪工程檢查情況

(一)黃河干流防洪工程:通過現場查看,黃河干流防洪工程班多段與才乃亥段總體情況較好,班多段存在局部變形問題。

(二)巴曲河防洪工程:通過現場查看,已修建完成的巴曲河東山水文橋至尕哇瑪段總體情況較好,曲乃亥村段有部分塌陷。

四、山洪災害非工程措施運行情況

巴溝鄉共有9處雨量站,全部於汛期前委託潤德安信息技術公司檢修完畢,其中上巴村雨量站於6月中旬出現故障,已於6月20日完成修復,現巴溝鄉各雨量站均運行正常。

  貴陽市貴安新區2021年防汛抗旱工作要點

2021年05月10日

2021年是建黨一百週年,也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搶大險、救大災,紮實做好防汛抗旱各項工作,切實維護人民羣眾生命財產安全,對保障貴陽貴安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現結合貴陽貴安實際,提出2021年防汛抗旱工作要點。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防災減災救災“兩個堅持、三個轉變”和應急管理體系能力建設的重要指示要求,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折不扣落實省防指對防汛抗旱工作的總體安排,按照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及時高效應對處置各類水旱災害,確保人民羣眾生命財產安全。

二、工作原則

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持以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堅持常態減災與非常態救災相統一;堅持防指統籌、扁平指揮;堅持屬地管理、分級分部門負責;堅持羣測羣防、社會共治;堅持應急管理與應急救援相結合;堅持工程措施與非工程措施相結合。

三、工作目標

全力防範化解較大以上水旱災害風險,全面提升防汛抗旱排澇能力,最大程度減少和減輕洪旱災害損失,努力實現“不死人、少傷人、少損失”目標,確保全年安全度汛。

四、主要任務

(一)有序做好汛前準備,夯實防汛抗旱基層基礎工作

1.加強基層防汛抗旱指揮機構建設。各地(含貴安新區,下同)應按法律法規要求,健全完善防汛組織調度、應急通訊、汛情旱情監測、會商研判、應急值守等工作制度。認真檢視防汛抗旱指揮機構在統籌指揮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及時落實承接防汛抗旱工作的機構,配足配強防汛工作人員,確保事有專人、人有專責。

2.嚴格落實防汛責任及指揮體系。各地要結合基層換屆的實際,及時調整充實防汛抗旱指揮機構,明確工作職責,及時通過媒介渠道公佈防汛行政責任人及水工程、山洪地質災害易發區等重要防洪對象的防汛責任人,主動接受社會監督,並視具體情況進行動態更新,抓好抓實防汛抗旱責任銜接,全面夯實以行政首長負責製為核心的防汛抗旱責任體系。

3.組織開展汛前安全檢查。各地及市防指成員單位要制定汛前檢查工作方案,按照“誰檢查、誰負責”的原則,組織力量對各類水工程、防洪排澇設施、在建涉水項目、地下空間(已建軌道交通1號及2號線、在建軌道交通項目、地下車庫、地下管廊等)、山洪地質災害易發區、監測設施設備及系統等進行全面檢查排查,針對排查出的各類隱患建立台賬,督促責任單位落實整改措施,明確整改時限,儘早消除防洪隱患,提升抵禦洪水的能力。一時難以整改的,要落實度汛措施及度汛方案,確保安全度汛。各地及負有防汛抗旱檢查任務的市防指成員單位汛前隱患排查整改情況於3月底前上報市防指辦。

4.強化各類防汛抗旱預案方案修訂及培訓演練。各地各相關單位要結合實際,在2020年預案方案運行總結基礎上,進一步修訂完善防汛、抗旱、排澇及水工程調度等方案預案,增強預案方案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提高災害應急處置能力。要根據責任人及專業技術人員更新變動情況,適時組織開展防汛抗旱業務培訓。要借鑑2020年防汛抗旱演練的典型做法及經驗,採取沙盤推演、現場演練等多種形式,提升各級各類應急救援力量應急響應、應急處置的能力。

5.持續推進防汛抗旱應急物資儲備規範化建設。按照集中管理、統一調撥、平時服務、災時應急、採儲結合、節約高效的原則,各地各相關單位要在2020年汛前上報市防指辦防汛抗旱應急物資儲備清單基礎上,在各地防指辦統籌下,充分發揮應急部門應急物資管理主動性,進一步梳理本地本單位防汛抗旱應急物資儲備品種、目錄、規格、數量等信息,充分運用好應急物資管理平台,及時錄入相關信息,全面摸清底數,完善防汛抗旱物資儲備數據庫。各地各相關單位應加大防汛物資儲備經費投入,結合防汛抗旱實際採取購置、更新、保養、輪換等措施提升物資儲備能力,有條件的地方及單位還應在救災安置點適量補充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資,適應疫情防控常態化需要。同時,要加強倉儲現代化建設,摸清轄區及行業系統相關企業產能及倉儲等信息,積極構建政府儲備和社會儲備相結合的制度,完善防汛抗旱物資企業儲備和產能儲備機制。各地各單位要結合本地本系統實際完善防汛抗旱物資儲備、採購、調運、保障等制度,不斷實現防汛抗旱物資數量充足、佈局合理、管理規範、調用快速、保障有力的目標。

6.提升應急救援隊伍能力。各地各單位要依託應急部門對接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的優勢,充分發揮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主力軍作用;充分利用好市應急部門同安能、林東等社會專業救援力量簽訂救援協議的應急救援補充優勢;組織指導各地各相關單位現有的防汛應急救援隊伍及參與防汛抗旱工作的社會應急力量加強安全教育培訓、應急預案演練,落實自身防護措施,發揮好行業系統自有救援隊伍應急救援先期處置作用,有序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救援。此外,市防指各相關成員單位應結合本單位防汛抗旱職責組建由水務、水文、地質、勘察、機電、施工、通信等領域專家組成的防汛抗旱應急處置專家庫,為水旱災害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提供技術支撐。

7. 抓好大中型水庫地區聯合防汛工作。紅楓、百花、東風、索風營、大花水(格里橋)等大中型水庫(電站)管理單位及涉及地區、相關單位要配合市防指辦在汛前召開好地區聯合防汛會議,明確防汛主體責任,配合做好大型水電站防洪調度工作,協同開展安全隱患排查,落實水庫泄洪預警、船隻安全管理責任,細化水庫泄洪安全和船隻安全的防範措施,確保水庫上下游羣眾生命財產安全。

8.加強防汛抗旱信息化建設和運行維護。加強防汛抗旱態勢分析系統、智慧防汛決策系統等系統平台及其配套監測設施設備的運行維護及運用,進一步增強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為實時會商研判、決策指揮提供強有力的信息技術支撐和保障,進一步提升貴陽貴安防汛抗旱指揮調度能力和防汛抗旱決策的智慧化水平。

9.及時開展河道清障工作。汛前,市水務局、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市河道管理處及相關地區要按職責範圍開展河道清障工作,重點對南明河及其支流河道阻水設障進行清理,按照“誰設障,誰清除”的原則,有力有序落實清障責任,確保汛期河道行洪暢通。

(二)切實做好汛期風險管控,着力提升應急處置能力

10.適時開展會商研判。各地及市防指相關成員單位要在汛前防汛抗旱趨勢會商研判基礎上,視汛情、旱情發展情況適時開展會商研判,提出工作安排建議,安排部署應對措施,妥善應對和處置水旱災害風險。

11.完善監測預報預警體系。市氣象、水務、水文、綜合行政執法等部門要在市防指辦統籌下,就目前防汛預警信息存在的發送範圍重疊、內容重複、信息衝突等情況,探索建立規範統一的防汛預警信息統一聯合發佈渠道,加強同周邊跨界交叉貴安安順的雨情汛情監測,實現與安順等地監測預報信息共享。要強化局地性、突發性和極端天氣監測預警,加密監測頻次,採取多種手段及時發佈洪旱災害預警信息。

12.強化度汛風險管控。各地各單位要在汛前隱患排查整改基礎上,聚焦薄弱環節和重點對象,尤其是南明河上游三庫、病險老舊土壩、老城區易積水點、下拉槽、危房樹木等重點對象,要有針對性地落實防禦措施,加派人手、加密巡查、加強信息上報,確保重點領域、重要對象度汛風險可控。

13. 加強水工程科學調度。南明河上游阿哈水庫、花溪水庫、松柏山水庫、小關水庫等水工程事關城區防洪安全,汛期市水務、應急部門要強化協同統籌,科學調度,嚴禁擅自超汛限水位運行,在汛後期要結合供水要求有針對性的提出聯調措施,在確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做到蓄泄兼顧。對病險水庫和有安全隱患的老舊土壩,要健全巡查搶護制度,降低水位甚至空庫運行,落實好應急搶險措施,備好搶險物料,確保安全度汛。

14.強化汛期安全度汛督查指導。汛期,市防指辦將會同市督辦督查局適時組織開展防汛抗旱工作督查,市防指相關成員單位要按照督查工作要求,在轄區內深入一線對防汛安全隱患排查整改情況開展督導檢查,完善度汛隱患動態排查整改機制,督促責任單位落實整改措施,限期整改銷號。

15.做好應急處置及轉移安置工作。各地各相關單位要嚴格按照修訂完善後的《貴陽市防汛抗旱應急預案》,根據雨情、水情、汛情、工情、旱情具體情況科學啟動應急響應,按應急響應等級落實防汛抗旱措施。各地及應急、水務、綜合行政執法、自然資源和規劃等部門要加強避險點建設,針對發生或可能發生的水旱災害合理預置搶險救援力量,科學調配應急搶險設備設施及應急物資,妥善做好受威脅羣眾避險轉移工作,加強後勤保障,確保搶險救援轉移安置工作高效有序。

16.嚴格落實防汛值班值守制度。各地各單位要認真貫徹落實24小時防汛值班和領導在崗帶班制度,保持防汛信息暢通,遇緊急突發情況能立即處理,確保水旱災害突發險情有效開展先期處置,把險情消滅在萌芽狀態。

17.紮實做好水旱災害災情統計報送工作。各地及市縣兩級水務、綜合行政執法、自然資源和規劃等部門要協同應急部門開展好災情統計上報工作,落實災情統計報送人員,加強災情統計報送人員業務培訓工作,嚴守災情信息報送標準,及時準確全面報送各地受災情況,科學開展災後災情核查,切實做好災害信息上報錄庫工作。

18.做好信息宣傳工作。各地各相關單位要建立完善防汛抗旱信息專人負責制度,確保防汛抗旱信息及時有效報送和發佈,及時向社會通報防汛抗旱信息和搶險救災工作情況,配合宣傳部門正確引導防汛抗旱正面輿論。充分利用“中國水周”、“5.12”防災減災日、國際減災日、安全生產月、“七進”等時機,綜合利用廣播、電視、微信公眾號、中聲傳媒等宣傳媒介,特別是要充分利用“市-縣-鄉(街道)-村(居)”四級應急廣播平台,廣泛開展防汛抗旱宣傳活動,將防汛抗旱應急避險救災及自救互救相關知識延伸覆蓋到“最後一公里”。

19.合力開展好水旱災害風險普查工作。各地各相關單位要按照《貴陽市貴安新區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落實方案》相關工作要求,協同配合開展貴陽市貴安新區普查工作專班針對水旱災害風險普查工作,全面真實摸清貴陽貴安水旱風險隱患底數,為提升貴陽市貴安新區防汛抗旱防治水平提供科學基礎支撐。

(三)做好汛後防汛抗旱總結考核評價工作

20.汛後總結評估工作。各地各相關單位在汛後要根據汛期處置應對洪旱災害具體情況,全面分析防汛抗旱工作經驗及不足,提交市防指辦統籌編制貴陽市貴安新區防汛抗旱工作總體評估報告。

21.完善防汛抗旱考核評價制度。各級防指辦在汛後應根據各地各相關單位防汛抗旱工作目標完成情況,建立完善防汛抗旱考核評價體系,對完成防汛抗旱工作較好的地方和單位提出表彰,對防汛抗旱工作存在的不足提出改進建議,促進防汛抗旱工作體系不斷完善。

(四)切實加強抗旱工作

22.加強抗旱水源工程建設。各地要結合“十四五”規劃實施,大力開展小型蓄水、引水、提水工程建設,對現有小水庫、小塘壩、小水池等蓄水工程進行清淤擴容、續建配套、除險加固,對老化失修的泵站、渠道等灌溉設施要抓緊修復改造,加強抗旱機井運行管理,提高城鄉抗旱保障能力。

23.強化抗旱水源管理及調度。旱情發生後,各地各相關單位要按照“先生活、後生產”的要求,科學制定應急供水方案,科學調度,合理配置,優先保證城鄉居民飲用水安全,兼顧生產需求。要在確保防洪安全前提下,加強洪水資源利用,儘可能增加工程蓄水,儘量多引、多提、多攔、多蓄水,努力增加抗旱水源。

  霍山縣佛子嶺鎮2021年應對防汛抗洪工作總結

2021年,鎮黨委、政府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以“防洪保安全”為主,認真做好防汛工作,落實各項防汛措施,精心組織、周密部署,確保安全度汛。現對我鎮的防汛準備工作總結如下:

一、早安排、早落實,認真做好汛前準備工作

我鎮水資源十分豐富,為做好“防大汛、抗大災、搶大險”準備工作,在年初對防汛工作做出早安排,成立了防汛工作領導小組,調整充實防汛指揮部成員,完善了防汛工作預案,制定了工作措施,進一步全面落實以主要領導為核心的防汛責任制,做到思想到位,措施落實,並完善村級防洪預案,責任落實到人,切實做到了領導認識到位,組織到位,責任到位,措施到位,以確保安全渡汛。

1、統一思想,提高認識

鎮認真組織學習上級防汛工作會議、文件精神,及時傳達上級對防汛工作的指示,要求全體幹部職鎮認真組織學習上級防汛工作會議、文件精神,及時傳達上級對防汛工作的指示,要求全體幹部職工在防汛工作中克服麻痺思想和僥倖心理,清醒認識到今年防汛形勢,認真落實防汛責任制,牢固樹立防汛工作無小事,真正立足於防大汛、抗大災、搶大險,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積極做好各項工作。

2、制定應急搶險預案,組織開展業務技能培訓

針對我鎮防汛工作的現狀,結合去年工作運行情況,我鎮認真學習了的防汛搶險預案、應急預案。組織民兵應急搶險隊伍開展了防汛演練,組織進行了集中業務技能培訓。

3、落實防汛責任制,加強檢查督促工作

鎮積極落實領導班子、各單位、各村負責人防汛責任制和防汛職責,及時上報、反饋情況。同時,加強對防汛責任制的檢查督促工作,制定了檢查督促制度,要求鎮督查考核工作組隨時進行檢查,以進一步落實防汛職責。

4、嚴肅防汛紀律,加強防汛值班

按照防汛工作有關規定,鎮及時修訂了防汛值班制度,落實了防汛值班責任制,實行防汛值班、當班、帶班制。堅持24小時值班制。值班人員嚴格遵守各項防汛工作制度,堅守值班崗位,認真履行值班職責,密切監視天氣變化和汛情發展,及時掌握並向上級部門反映重要情況、及時上報雨情雨量,做到上報情況及時、準確。

5、加強對地質災害的監測和治理。

汛期實行工作人員巡山查哨,對易滑坡、泥石流、塌陷等險段及時排出隱患,隨時監測災害變化情況,及時上報,由各村工作組長負責監測,做好防汛搶險隊伍、搶險物資和應急通訊設施、備用電源等一系列措施的準備,做好迎戰大洪水的各項工作,一旦發生災情立即投入搶險救災,並及時向防汛部門上報災情情況。

二、存在的問題

1、由於我鎮地理位置特殊,位於佛子嶺大壩下游,防汛難度較大。

2、缺乏資金投入,在應急搶險物資、人員培訓方面力度不夠。

三、今後工作打算

1、認真貫徹落實上級有關防汛抗旱工作的文件會議精神,以切實維護人民羣眾的利益為根本,繼續完善好防汛工作預案,落實好防汛責任制。

2、實行目標責任制的管理方式,把工作重心下移到村級,實行羣防羣治。

3、向上級有關部門爭取資金,加大對防汛物資的籌備,完善各種防汛設施。

4、加強對防汛搶險隊伍的訓練,努力提高他們的整體素質,使防汛隊伍拉得出,用得上,起作用。

5、防汛工作做到早安排、早落實,工作到位、責任到人。

  晉城市水利防汛工作情況調研報告

洪澇災害出現頻率高,危害大,向來是政府有關部門,尤其是水利部門的重點防範內容。機構改革後,水利部門在防汛抗旱方面主要承擔的職責為水旱災害防禦,主要為水情旱情監測預警、水工程防洪抗旱調度、防汛抗洪搶險技術支撐三項職責。根據多年工作實踐,以及實地調查、研究分析,對於我市的水利防汛工作,報告如下:

一、洪澇災害風險

洪澇災害風險主要有三點,分別為超標洪水、水庫失事、山洪災害。

(一)超標洪水

超標洪水是指超過防洪系統或防洪工程設計標準的洪水。從經濟合理和現實情況出發,防洪設施的保證率只能達到一定的設計標準,而洪水由於受自然因素及人類活動等影響,具有很大的隨機性,可能超過設計標準。一旦發生超標準洪水,而且沒有有效的應對,可能發生毀滅性災害。

(二)水庫失事

水庫一旦失事,可能造成河流洪水氾濫,淹沒沿途村莊、城市等,造成嚴重的損失。

(三)山洪災害

山洪是指山區溪溝中發生的暴漲洪水。山洪災害是指由山洪暴發給人們帶來的危害,包括溪河洪水氾濫及伴隨發生的泥石流、山體滑坡等造成的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基礎設施毀壞及環境資源破壞等。山洪災害具有季節性強、頻率高,區域性明顯、易發性強,來勢迅猛、成災快,破壞性強、危害嚴重等特點。我市山區多、地形複雜,極易發生山洪災害,是我市防禦的重點。

二、防汛工作存在的困難問題

防汛工作點多面廣,很多地方存在着困難以及不到位的地方,主要有:

一是防洪工程存在短板。部分重點河道沒有護岸堤防,有的河道防洪能力低於設防標準。我市多年來未發生過大的洪水,各防洪工程尚未經受過較大壓力下的洪水考驗。河道抵禦洪水能力不能完全保障。

例如2020年8月14-15日,沁水縣出現大暴雨,平均降水量達119.4mm。受強降水影響,沁水縣縣河、端氏河等河流出現10-20年一遇洪水,沁水縣河油房站8月15日14時50分洪峯流量達270m³/s。在洪水衝擊下,沁水縣內大量堤防被沖毀,累計62處18.2km,經濟損失約3000餘萬元。由於資金所限,多數尚未能得到修復。

二是山洪災害防禦任務艱鉅。我市山區多,地形複雜,極易發生山洪災害。水利系統建立了山洪災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包括山洪災害監測預警平台(市級1個,縣級6個)、162個自動雨量和水位監測站點、1056個簡易雨量監測站點等。山洪災害監測預警設備和平台主要建於2014年,年代已久,經費有限,導致部分維護不到位,有的電子設備老化失修,影響監測監控。

機構改革後,山洪災害日常防治和監測預警工作仍由水利部門負責,應急處置和搶險救災工作由應急部門負責,具體工作由基層地方政府組織實施。在工作分工上,會有一些不明確的地方。一方面,一些工作人員對於工作分工不夠了解,不清楚自己的職責和邊界;另一方面,這裏的分工只是一個大的方向,具體一些細的工作,到底由誰來負責還不是很明確,比如山洪災害防禦明白卡、宣傳欄、培訓演練等羣測羣防工作,具體由誰負責組織,沒有明確規定。

三是水利系統水旱災害防禦能力減弱。機構改革後,市縣防辦劃歸應急部門,大批從事防汛抗旱的業務骨幹從水利系統轉隸到應急系統,然而水利系統仍承擔着很多方面的水旱災害防禦任務,導致水利系統水旱災害防禦工作呈現任務重、人員少、協調難的局面。水旱災害防禦物資儲備上也不充裕,防禦能力減弱。

四是社會防洪意識淡薄。我市旱多澇少,多年來未出現過大的洪水,全社會的防洪意識有所淡化,特別是對山洪災害風險重視不足。在生產生活中存在人為河道設障、堆棄垃圾、侵佔河灘等現象。基層防汛力量薄弱,預案體系弱化,培訓演練開展較少,全民防洪意識差,羣眾的防災避險知識和自救互救能力亟待提高。

五是人員流動導致幹部業務不熟練。尤其今年新調整了部分縣(市、區)的水利系統領導幹部,時間不長,一些情況還不熟悉,業務能力尚需提高。在平時,也會有相關的幹部人員流動現象,導致新來的人業務不熟練,工作質量和效率有待提高。

六是預報預警準確性不高。氣象預報有時不夠精準,一方面是有時預報不準確,例如預報小雨實際卻發生大雨之類現象時有發生;另一方面是降水空間分佈不均,對於局地的強降水往往不能精準預測。山洪災害預測預警難度更高,除了需要考慮降水量之外,還需要考慮下墊麪條件、土壤飽和度、山洪溝現狀等情況,雖然前些年做過調查評價,但由於依據不足,加之實地情況隨時間產生變化,準確度不高。山洪災害很難精準預測,現多貫徹“寧聽罵聲,不聽哭聲”的原則,預警閾值取偏低值,久之容易造成羣眾麻痺心理。

三、我市水利系統防汛工作情況及成效

根據氣象部門預測,今年汛期我市降水時空分佈不均,極易發生區域性暴雨洪水和階段性乾旱,做好水旱災害防禦工作尤為重要。面對嚴峻的水旱災害防禦形勢,我市水利系統積極擔當,全面開展了各項工作:

一是早謀劃早部署。4月9日,市水務局組織召開全市水旱災害防禦工作會議,安排部署全年水旱災害防禦工作;4月19日下發了《關於做好2021年全市水旱災害防禦工作的通知》,從提高政治站位,明確職責任務,抓好防汛備汛,加強監測預警,加強組織領導等五個方面進行了再部署、再要求,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山洪災害監測預警工作的通知》,對山洪災害監測預警工作進行了細化的安排部署。

二是抓落實抓排查。為確保汛期充分發揮水利工程防洪防汛作用,3月份以來,全市水務系統就加快推進水毀項目修復、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山洪溝道治理、中小河流治理等工程項目建設;對所有水庫及淤地壩,落實了“三個責任人”,重點山洪災害點,落實了縣(市、區)、鄉(鎮)、村三級責任人。市縣水利部門紮實開展了隱患排查工作,市水務局專門成立了6個專班工作組,深入各縣(市、區)開展防汛備汛督導檢查,截至目前,市級檢查30餘人次、縣級272人次,發現隱患80處,已經整改45處,剩餘35處正在整改。

三是強支撐強備戰。今年,在往年水旱災害防禦專家庫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了水旱災害防禦專家庫,並設立了防汛搶險工作領導小組,成立了三支水利搶險分隊,負責水利行業的防汛應急搶險工作;同時,各有關單位落實了防汛搶險物資。修訂了95座中小型水庫的汛期調度運用方案和水庫大壩安全管理應急預案,以及縣(市、區)、鄉(鎮)、村三級山洪災害防禦預案,開展了演練與培訓。對山洪災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開展了排查維護,完善了監測預警體系。

通過積極的防汛備汛工作,夯實了基礎,提高了對於洪澇災害的抵禦應對能力。確保了在洪水來前,能及時有效發出預警;洪水來時,能通過工程及非工程措施有效抵禦,避免或削弱災情;發生災情時,能及時有效地支持開展搶險工作,降低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

四、對於防汛工作的建議

一是進一步鞏固提升防洪工程。做好水庫大壩安全鑑定工作,對於病險水庫,要及時進行除險加固;完善河道堤防,加固或新建重要河段的堤防設施,提高防洪能力。

二是抓好山洪災害防禦。持續進行山洪災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及工程措施建設,加強運行維護。多進行實地調查與研究,提高預測精準度。

三是充實水旱災害防禦力量。在人員、物資、技術等方面,加強水利系統的水旱災害防禦力量,建立完善水旱災害防禦專家庫。

四是加強相關幹部的培訓與鍛鍊。積極開展對防汛相關幹部的培訓,老人要對新人多指導幫助,使盡快上手熟悉工作。

五是要加強防洪防災知識宣傳。通過主流媒體、公眾號、宣傳欄,以及羣測羣防體系等方式進行防洪防災宣傳,加強培訓和演練。

  連然街道2020年防洪防汛工作開展情況報告

一、轄區已建水利工程基本情況

轄區內分佈有8座小(二)型水庫,15座小壩塘, 10.5公里長的河道(包括7.5公里的螳螂川、2.5公里的沙河、0.5公里的八街河)及近30公里長的溝渠。轄區內水利工程嚴格按要求落實了水庫、壩塘安全“三個責任人”,編制有可行應急搶險避險預案及調度運行計劃,水庫、壩塘溢洪道、啟閉設備、穿壩建築物、軟硬結合部運行正常,水庫、壩塘總體形象面貌完好,無滲漏情況,各類監測設備正常運用。

二、強化部署,落實防汛抗旱責任、措施

一是嚴格執行防汛減災責任制。防汛抗旱減災行政首長負責制是落實各項防汛抗旱減災工作的根本制度保障。按照“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突出重點、層層落實”的原則,街道調整充實了防汛抗旱減災工作領導小組,成立了辦事處主任為組長,水利工作的分管領導及街道武裝部長、財政所長等領導為副組長,街道行政辦、水務、國土、安監、財政、城管等相關職能部門為成員的防汛抗旱減災工作領導小組,做到組織領導有力、資金物資到位、防範措施落實。同時,要求各社區(村)也要成立以社區(村)主任為組長的防汛抗旱減災工作領導小組,並制定完善汛期帶班值守制度,明確防汛抗旱減災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及職責分工,確保防汛抗旱減災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是修訂完善庫塘防汛搶險“一庫一策”應急方案。按照市防汛辦的要求,街道水管站對轄區8座小(二)型水庫,15座小壩塘,修訂完善了庫塘防汛搶險“一庫一策”應急方案。

針對山洪地質災害易發村小組編制了山洪地質災害防禦預案(沿用2019年編制的),明確了責任單位和防守責任領導。做到區域有人管,設施有人查,堤段有人防,水庫有人守。

三是召開防汛抗旱減災工作會,層層壓實防汛抗旱減災工作責任。街道於7月2日召開了防汛抗旱減災工作會,組織中層以上領導幹部、15家社區(村)書記、主任、大學生村官等65人蔘會,制定印發了《連然街道辦事處2020年防汛減災安排意見》,明確了轄區23座庫塘的“行政責任人、技術責任人、崗位責任人”即三個責任人;強調了防汛抗旱減災工作重點,細化了各部門防汛抗旱減災工作職責。並與15家社區(村)書記、主任(首要責任人)簽訂了《2020年防汛抗旱減災工作責任書》,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落實責任,賞罰嚴明。

四是查缺配置防汛物資,建立防汛抗旱應急隊伍。按照分級儲備的原則,街道要求各社區(村)查缺配置好防汛物資,在街道儲備了編織袋 1.2 萬個,防洪樁100根,彩條布 300米等常用和專用搶險物資器材。

另外,根據當前防汛抗旱減災的新情況,街道組建了由人武部、財政、行政辦、應急辦、水利、民政、城規中心等部門人員共計40餘人參加的防汛抗旱應急隊伍,各社區(村)成立了防汛抗旱應急隊伍 15支,組織應急隊伍參加民兵知識培訓,學習新技術,明確新要求,確保關鍵時刻能拉得出、用得上、幹得好。

五是做好防汛抗旱減災值班工作。街道結合“河長制”工作的深入推進,宣傳發動羣眾,加強防汛抗旱減災工作的監督預警。在2020年汛期,街道機關及15家社區(村)嚴格落實24小時值班值守制度(白天防汛值班電話:68677529,夜間及24小時值班電話:68678600),並嚴格執行領導帶班到崗和工作人員輪流值班制度;遇有極端天氣發生時,街道防汛辦及時將相關天氣預報發送給各社區、村主要領導,要求多留意手機短信內容並做好相關備案記錄及相關防範;各級河長專管員及時排查維修庫塘的警示標牌,確保“標識”醒目、發揮明示作用。

六是加強宣傳。街道水務部門積極抓緊“世界水周”及“安全生產月”等特定日子開展節水宣傳、防汛抗旱應急宣傳、山洪災害防禦宣傳等工作,發放宣傳材料1000餘份。

三、嚴格安全檢查,切實管護庫塘安全

一是落實各級巡查任務,互通信息,加大隱患排查力度。

按照市水務局的安排,轄區庫塘管理單位即所在社區(村)、組每天組織人員檢查庫塘運行情況,並填報記錄表,做好信息登記,發現問題、險情逐級上報;街道水管站每月每庫塘溝渠至少檢查一次,同時積極配合上級部門的檢查,並填報檢查記錄表等相關信息,及時排查隱患,按時上報汛期信息。

二是針對排查出的隱患問題,採取相應的處理措施。

1. 北橋水庫未做過除險加固,內壩埂迎水面無防浪阪,壩頂有裂縫,壩埂多處有蟻巢,庫區有養殖場,壩肩堆有雜物,泄洪道口有一排高大喬木,已督促整改完畢。2.桃花水庫外壩坡有一排高大喬木,已督促整改完畢。3.雲化人工湖外壩坡種植菜地,有一排高大喬木,已督促整改完畢。4.清水河水庫提升閘門故障,已督促整改完畢。5.和平水庫泄洪道有攔魚網、沙包堵塞,泄洪道出口設有子堰,已督促整改完畢。6.神平水庫泄洪道有攔魚網阻塞,已督促整改完畢。

四.存在問題

1.水庫安全運行管理資金不足,水庫、堤防除險加固資金難籌措,致使病險水庫得不到及時除險加固,給安全度汛埋下隱患;

2.街道財政薄弱,防汛工作經費不足, 小壩塘無養護資金,造成部分壩塘管理不到位;

五.下步工作措施及建議

1.統一思想,提高認識。牢固樹立防大汛思想準備,增強責任感、使命感。真正從思想上、組織上和行動上把水庫安全責任制落到實處,確保連然街道水庫安全度汛;

2.強化管理、壓實責任。不斷強化水庫安全度汛“三個責任人”上崗、履職情況的監督、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確保水庫安全度汛“三個責任人”有名有實,履職到位。

臨沂市防汛抗旱應急預案

目 錄

1 總則

1.1 編制目的

1.2 編制依據

1.3 適用範圍

1.4 工作原則

2 組織指揮體系及職責

2.1市級防汛抗旱指揮機構

2.2縣(區)防汛抗旱指揮機構

2.3其他防汛抗旱指揮機構

2.4專家組

3 應急準備

3.1 組織準備

3.2 工程準備

3.3 預案准備

3.4 物資隊伍準備

3.5 轉移安置準備

3.6 救災救助準備

3.7 防汛抗旱檢查

3.8 技術準備

4 監測預警

4.1 監測

4.2 預警

4.3 市防指防汛預警

4.4 市防指抗旱預警

4.5 信息報告

5 應急響應

5.1 總體要求

5.2 應急響應啟動

5.3 防汛應急響應

5.4 抗旱應急響應

5.5 應急響應終止

6 應急保障

6.1 通信保障

6.2 應急隊伍保障

6.3 應急物資保障

6.4 人員轉移保障

6.5 供電保障

6.6 能源保障

6.7 交通運輸保障

6.8 醫療保障

6.9 治安保障

6.10資金保障

7 後期工作

7.1 調查評估

7.2 善後工作

8 預案管理

8.1 編制與實施

8.2 宣傳、培訓與演練

9 獎勵與責任追究

10 附則

10.1 名詞術語定義

10.2 預案解釋部門

10.3 預案實施時間

  臨沂市防汛抗旱應急預案

1 總則

1.1 編制目的

做好水旱災害的防範和處置工作,保證防汛抗旱搶險救災工作依法、科學、高效、有序進行,最大程度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1.2 編制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山東省突發事件應對條例》和《山東省防汛抗旱應急預案》(魯政辦字〔2020〕90號)等法律法規和規範性文件,結合部門“三定”方案,制定本預案。

1.3 適用範圍

本預案適用於本市範圍內水旱災害的防範與應急處置。

1.4 工作原則

堅持以人為本、安全第一,統一指揮、分級分部門負責、屬地管理為主,以防為主、防抗救結合,依法防控、羣防羣控的原則。

2 組織指揮體系及職責

市政府設立臨沂市防汛抗旱指揮部(以下簡稱市防指),負責組織領導全市防汛抗旱工作。臨沂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以下簡稱市防指辦公室)設在市應急局,承擔指揮部的日常工作。市防指下設兩個分指揮部,分別是市水利工程防汛抗旱指揮部(以下簡稱市水利工程防指)和市城市防汛抗旱指揮部(以下簡稱市城市防指)。

2.1 市級防汛抗旱指揮機構

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任市防指指揮,市委、市政府相關負責同志和軍分區負責同志任常務副指揮,市政府祕書長、副祕書長,市政府辦公室副主任,市應急局、市水利局、市城市管理局、武警臨沂支隊、市氣象局、沂沭河水利管理局、市消防救援支隊主要負責同志任副指揮,市應急局負責同志任祕書長。

市委宣傳部、市發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公安局、市財政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交通運輸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商務局、市文化和旅遊局、市衞生健康委、市市場監管局、市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市林業局、市水文局、市供銷社、市地震台、臨沂國際機場有限公司、齊魯交通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臨沂分公司、臨沂交通運輸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臨沂供電公司、中國移動臨沂分公司、中國聯通臨沂市分公司、中國電信臨沂分公司、中石化臨沂石油分公司、中國人壽臨沂分公司、人保財險臨沂分公司、臨沂車務段、臨沂工務段等單位主要負責同志為指揮部成員。

2.1.1 市防指職責

組織領導全市防汛抗旱工作,貫徹實施國家、省防汛抗旱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貫徹執行省防指和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部署全市防汛抗旱工作,指導監督防汛抗旱重大決策的貫徹落實,組織、協調、指導、指揮較大以上水旱災害應急處置工作。

2.1.2 市防指成員單位職責

臨沂軍分區負責根據軍地搶險救災協調聯動機制,組織指揮民兵參加搶險救災工作,協助地方政府轉移和救援羣眾。

市委宣傳部負責指導協調全市防汛抗旱工作宣傳、新聞發佈和輿論引導工作,指導發生災情的地方和相關部門做好新聞發佈和輿情引導調控工作。組織協調新聞媒體做好新聞宣傳工作,積極開展防汛抗旱知識普及和公益宣傳。組織指導市廣播電視台、臨沂日報等媒體宣傳報道防汛搶險和抗旱救災工作,播報預警響應等信息,宣傳防汛抗旱預防、避險知識等。

市發展改革委負責積極爭取防災減災救災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統籌協調全市煤電油氣運保障工作,組織煤、電、油、氣以及其他重要物資的緊急調度和交通運輸綜合協調。負責全市市場價格的監測、預警,擬定價格干預措施並組織實施。承擔全市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的監督管理職責,督促石油天然氣管道企業履行管道保護主體責任。做好全市煤礦安全監管工作。

市教育局負責指導監督各級教育部門開展學生避險轉移和水旱災害應急知識教育和培訓演練,做好校舍設施安全隱患排查維護工作,提前組織受威脅區、危險區師生轉移並妥善安置,協助提供受災人員轉移安置場所。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負責協調防汛抗旱搶險救援有關應急產品等生產組織,對防汛抗旱無線電通信專用頻率給予特別保護。指導工業企業安全度汛和工業節約用水工作。

市公安局負責指導屬地公安機關加強防汛抗旱搶險救援交通秩序維護、治安管理和安全保衞工作。維護災區社會治安秩序,依法打擊造謠惑眾和盜竊、哄搶防汛抗旱物資以及破壞防汛抗旱設施、城鄉供水設施的違法犯罪活動,協調有關部門妥善處置因防汛抗旱引發的羣體性事件,加強災區及周邊道路管控和疏導。協助組織羣眾從危險地區安全撤離或轉移。會同交通運輸部門做好因降雨、颱風等引發交通安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置。

市財政局負責防汛抗旱相關資金保障工作,會同防汛抗旱業務部門積極爭取上級救災資金支持。

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負責全市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指導地質災害監測、預報預警和工程治理等工作;組織指導協調和監督地質災害調查評價以及隱患的普查、詳查、排查;指導開展羣測羣防、專業監測和預報預警等工作;指導開展地質災害工程治理工作;承擔地質災害應急救援的技術支撐工作。協同做好地質災害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

市住房城鄉建設局負責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的防汛安全,做好房屋、市政在建工程安全度汛和防颱風工作;指導城市節約用水工作,組織城市建成區應急供水工程實施。督促城市規劃區內物業管理機構做好地下車庫等易積水區防洪排澇工作;加強汛期城市規劃區內危舊房屋安全督查工作;指導汛期全市房屋安全管理工作;指導災區開展因災毀損房屋的安全鑑定、修復。組織指導供氣、供水等公用設施的汛期安全運行。

市城管局負責市城市防汛抗旱指揮部日常工作,做好城市防汛排澇設施的安全運行管理,組織城市建成區防洪排澇搶險;督促城區建築垃圾清理和市內路面垃圾雜物清除。

市交通運輸局負責承擔防汛抗旱工作的交通運輸保障,協調解決交通運輸保障中的重大問題,負責檢查、督促有關單位做好所轄交通運輸基礎設施隱患排查、搶修等,維護公共交通運營秩序,及時調配運力,妥善疏導滯留旅客。協調有關單位落實防汛抗旱物資及緊急避險人員運輸車輛的儲備、調集和運輸工作,保障防汛抗旱指揮車輛、搶險救災車輛道路暢通。配合公安交警部門做好因降雨、颱風等引發交通安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置。

市水利局負責市水利工程防汛抗旱指揮部日常工作,按職責開展水情旱情監測預警,發佈水情旱情及洪水預報;組織編制重要河道、湖泊和重要水工程的防禦洪水抗禦旱災調度和應急水量調度方案,按照程序報批並組織實施;承擔防禦洪水應急搶險的技術支撐工作;承擔颱風防禦期間重要水工程調度工作;指導監督全市水利工程防汛歲修、應急處置和水毀修復,負責水利工程的安全監督管理。協同做好防汛搶險、抗旱救災工作。

市農業農村局負責農業防災減災工作,監測、發佈農業災情,提出農業生產救災資金安排建議,指導農業緊急救災和災後生產恢復。指導縣、鄉鎮做好農業抗旱和農田排澇工作。協調種子、化肥等救災物資的儲備和調撥。監督管理漁政和漁業安全生產,負責漁業港口管理,做好漁船和水產養殖避風工作,組織水產抗災和恢復工作。負責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指導糧食等農產品生產和農業生產節約用水工作。組織、監督農業植物和水生動植物防疫檢疫有關工作。負責及時收集、報送因水旱災害等造成的農業災情信息。

市商務局負責會同有關部門強化汛期市場管理,整頓流通秩序,確保人民羣眾生活重要必需品的供應;協助做好防汛物資供應。

市文化和旅遊局負責組織、協調、監督各旅行社、A級旅遊景區、旅遊度假區做好汛期安全防範、轉移避險、應急處置等工作。負責旅遊安全應急綜合協調和監督管理。指導各級文化旅遊部門協助提供受災人員轉移安置場所。

市衞生健康委負責組織指導各地做好災區醫療衞生救援和疾病預防控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等工作。災害發生後,及時組織調配醫療衞生救援力量支援災區,開展疾病預防控制和醫療救治和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工作,控制疫病的發生和流行。

市應急局負責市防汛抗旱指揮部日常工作,組織協調較大水旱災害應急救援工作。指導協調水旱災害防治工作。統一協調指揮全市應急救援隊伍,統籌應急救援力量建設。依法統一發布災情。建立健全應急物資信息平台和調撥制度,在救災時統一調度。組織協調災害救助工作,下達調令調撥救災儲備物資,管理、分配市級救災款物並監督使用。組織開展開展洪澇災害調查評估工作。

市市場監管局負責做好災區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工作,維護市場價格等市場秩序穩定。

市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負責按照權限組織實施應急儲備物資的收儲、輪換和日常管理,落實有關動用指令。

市林業局負責組織指導全市國有林場、苗圃、森林公園和生態林場做好防汛抗旱工作,及時提供林業旱情,組織指導林區減災工作。

武警臨沂支隊負責組織、指揮所屬武警部隊參加搶險救災工作,協助地方政府轉移和救援羣眾。

市消防救援支隊負責組織、指揮各級消防救援隊伍參加應急搶險救援工作,按照市政府聯調聯戰機制規定,調度指揮全市應急救援力量開展現場搶險救援工作。協助地方政府轉移和救援羣眾。

市氣象局負責組織天氣氣候監測和預報預測工作以及氣象災害形勢分析和評估,及時發佈預報預警信息,向市防指及有關成員單位提供氣象信息,參與較大及以上氣象災害應急處置。

沂沭河水利管理局負責沂沭河直管河道防汛的日常工作;負責組織制定沂河、沭河等直管工程的防洪預案;負責沂沭河等直管防洪工程的安全運行和調度運用;組織開展沂沭河直管河道、堤防的檢查巡查工作,配合地方政府做好沂沭河直管河道的防洪搶險工作;組織開展沂沭河直管防洪工程的應急處理、水毀工程修復。

市水文局負責提供雨情、水情和洪水預報及實測信息,按職責發佈水情及洪水預報。

市供銷社負責協助有關部門做好防汛抗旱物資的供應;負責組織提供搶險人員和受災羣眾的日常生活必需物資。

市地震台負責市內地震的監測、預測,及時向市防指及有關成員單位、防洪工程管理單位通報有關震情,指導有關部門做好防震減災救災工作。

臨沂國際機場有限公司負責臨沂機場及設施的防洪安全工作,為緊急搶險和人員撤離及時協調所需飛機,優先運送防汛抗旱和防疫的人員、物資和設備;做好人工增雨的航空協調工作。

齊魯交通發展集團臨沂分公司負責所轄高速公路交通設施防洪安全,確保道路暢通,抗洪搶險、救災物資運輸車輛優先通行。

臨沂交通運輸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負責組織客運車輛運輸受災羣眾及防汛搶險人員。

臨沂供電公司負責所轄電力設施的防汛安全,組織做好市防指、防洪工程和設施的電力保障,做好防汛搶險、排澇、抗旱、颱風防禦、救災的電力供應,加強防汛抗旱突發事件處置現場的應急電力供應。

中國移動臨沂分公司負責所轄通信設施的防洪保安和應急搶護,協調調度應急通信設施,做好防汛搶險、抗旱、颱風防禦、救災等防汛抗旱工作通信保障工作。

中國聯通臨沂分公司負責所轄通信設施的防洪保安和應急搶護,協調調度應急通信設施,做好防汛搶險、抗旱、颱風防禦、救災等防汛抗旱工作通信保障工作。

中國電信臨沂分公司負責所轄通信設施的防洪保安和應急搶護,協調調度應急通信設施,做好防汛搶險、抗旱、颱風防禦、救災等防汛抗旱工作通信保障工作。

中石化臨沂石油分公司負責做好防汛抗旱所需油料物資的調撥供應。

中國人壽臨沂分公司負責投保羣眾因洪水災害發生人身傷亡的理賠工作。

人保財險臨沂分公司負責投保財產因洪水災害造成損失的理賠工作。

中國鐵路濟南局集團有限公司臨沂車務段負責所轄工程及設施的防洪安全;組織運力運送防汛抗旱和防疫的人員、物資和設備。

中國鐵路濟南局集團有限公司臨沂工務段負責所轄鐵路設施的防洪安全和損毀鐵路設施搶修。督促相關單位清除鐵路建設中的礙洪設施;協助地方做好就近區域的防汛搶險工作。

2.1.3 市防指辦公室職責

承擔市防指日常工作,指導協調全市防汛抗旱工作。指導各級各有關部門落實防汛抗旱責任制。組織全市防汛抗旱檢查、督導。組織編制《臨沂市防汛抗旱應急預案》,按程序報批並指導實施。會同有關部門做好防汛抗旱物資儲備、調用等工作。綜合掌握汛情、旱情、險情、災情,提出全市防汛抗旱工作建議。協調做好防汛抗旱搶險救災表彰工作。

2.1.4 市級分指揮部職責

市水利工程防汛抗旱指揮部負責全市水利工程(含沂沭河直管工程)防汛抗旱的指揮、組織、協調和監督工作,辦公室設在市水利局,承擔指揮部日常工作;市城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負責全市城市防汛抗旱的指揮、組織、協調和監督工作,辦公室設在城管局,承擔指揮部日常工作。

2.2 縣(區)防汛抗旱指揮機構

縣區政府依法設立防汛抗旱指揮機構,由本級政府有關部門、單位及武裝部負責人組成,在上級防汛抗旱指揮機構和本級政府的領導下,組織和指揮本地區的防汛抗旱工作,按照“三定”方案設置防指辦事機構。

2.3 其他防汛抗旱指揮機構

鄉鎮政府(街道辦)要明確承擔防汛抗旱工作的機構和人員,在縣級防指和鄉鎮政府(街道辦)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做好防汛抗旱工作。

有防汛抗旱任務的單位可根據需要和機構設置的要求設立相關組織機構,負責本單位的防汛抗旱工作。

2.4 專家組

各級防指應當建立健全防汛抗旱防颱風專家組。專家組主要職責是對防汛抗旱防颱風工作的重大決策部署建言獻策,參加防汛抗旱防颱風工作會商,參與重大工程險情分析研究、方案制定和處置,協助開展防汛抗旱防颱風知識培訓,提供技術諮詢服務。當發生重大險情時趕赴現場,協助地方制定切實可行的抗洪搶險方案,處理重大險情,指導地方抗洪搶險。專家組汛期始終處於待命狀態。

3 應急準備

3.1 組織準備

各級政府強化屬地管理責任,結合本地實際建立健全防汛抗旱指揮機構,按照“三定”規定設置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

各級防指要落實並公佈防汛抗旱責任人。有防汛抗旱任務的部門、單位要落實本部門、單位的責任人。各級各有關部門要落實河道重要堤防、水庫、城市、重要設施防汛責任人。建立健全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責任體系。

3.2 工程準備

各級、各有關部門按照縣級以上政府有關規劃推進各類防洪工程建設、水利工程建設、水毀工程修復、病險水利工程設施除險加固等工程建設和城市排水防澇能力建設,指導和監督防洪工程管理單位做好日常管理,確保工程安全度汛。

3.3 預案准備

各級防指及有關成員單位要及時修訂完善防汛抗旱應急預案、防颱風應急預案、各類河道(湖泊)防禦洪水方案、水庫汛期調度運用計劃和防禦洪水方案、城市防洪應急預案、山洪災害防禦預案和部門防汛抗旱相關預案等各類防汛抗旱預(方)案,按有關規定報批並組織實施。

3.4 物資隊伍準備

各級防指及有關單位要按照應急物資保障體系有關要求和防汛抗旱搶險救災工作需要,做好防汛抗旱物資儲備工作。各級政府應建立健全應急救援期社會物資、運輸工具、設施裝備等徵用和補償機制。

縣級以上政府應按照《臨沂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建立健全應急救援力量聯調聯戰工作機制的實施意見》(臨政辦字〔2020〕22號)要求,結合本地實際,做好應急救援聯調聯戰工作,建立完善人民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參與搶險救災的應急協調機制,加強基層防汛抗旱服務組織建設。

鄉鎮政府(街道辦)、村(居)委會應當組織羣眾參加抗洪救災。

3.5 轉移安置準備

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縣級以上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人員轉移工作。組織落實應急避難場所並及時向社會公告,提前部署做好轉移安置的各項準備工作。人員轉移補助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鄉鎮政府(街道辦)具體負責實施本區域內的人員轉移工作。應急、教育、工業和信息化、公安、自然資源和規劃、住房城鄉建設、城管、交通運輸、水利、衞生健康、文化和旅遊、氣象等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做好人員轉移的相關工作。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社會組織負責做好本單位的人員轉移工作。人員轉移工作應當明確相應責任人,落實相應責任制。

各縣區、鄉鎮(街道辦)、村(居)和相關單位應當編制人員轉移方案,統計管轄範圍內需轉移人員數量和實際轉移人員數量,針對可能受洪澇災害、颱風影響區域的轉移人員設立台賬,登記造冊,建立檔案,組織開展人員轉移演練。

3.6 救災救助準備

縣級以上政府要完善政府救助、保險保障、社會救濟、自救互救“四位一體”的自然災害救助機制,提升災害救助質量和水平,幫助受災羣眾快速恢復生產生活,避免因災返貧、因災致貧,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按照省政府有關要求建立災害民生綜合保險制度,充分發揮保險機制在減災救災工作中的作用。

3.7 防汛抗旱檢查

防汛抗旱檢查實行單位自查、行業檢查、綜合檢查等方式,以責任制、體制機制、工程設施、預案編制與演練、物資保障、隊伍建設、值班值守、人員轉移避險等方面為重點,排查梳理安全隱患和薄弱環節,落實整改措施、責任、時限,確保防汛抗旱工作順利開展。

3.8 技術準備

自然資源和規劃、住房城鄉建設、城管、交通運輸、水利、農業農村、應急、氣象、沂沭河、水文等市防指有關成員單位要加強專家力量建設,切實做好防汛抗旱技術支撐工作,及時提出工作建議,按市防指部署參與檢查督導、搶險救援、抗旱救災、調查評估和人員培訓等工作。

各級防指應不斷完善應急指揮調度系統等系統(平台)建設,做好防汛抗旱信息資源共享,推進大數據、雲計算、地理信息等新技術新方法運用,提高災害信息獲取、預報預測、風險評估、應急保障能力。統籌協調專業技術力量,支撐服務防汛抗旱救災工作。

4 監測預警

4.1 監測

氣象、水文、水利、自然資源和規劃、農業農村、應急等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氣象、水文、工程、洪澇、旱情等信息的監測預報。

4.1.1 氣象水文信息

各級氣象、水文、水利、自然資源和規劃部門應加強對台風、暴雨、地質災害、洪水、旱情的監測和預報,發佈有關信息。

4.1.2 工程信息

水利、沂沭河、自然資源和規劃、住建、城管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工情、險情監測,及時將重要信息報同級防指、政府,特別重要信息同時彙報上級防指。

4.1.3 洪澇災情信息

洪澇災情信息主要包括:災情發生的時間、地點、範圍、受災人口以及羣眾財產、農林牧漁、交通運輸、郵電通信、水電設施等方面的損失。

洪澇災情發生後,有關部門要按照規定,及時收集災情,全面掌握受災情況,及時報送同級政府和防汛抗旱指揮機構,並跟蹤核實上報,為抗災救災提供準確依據。

4.1.4 旱情信息

旱情信息主要包括:乾旱發生的時間、地點、程度、受旱範圍、影響人口等。

防汛抗旱指揮機構成員單位要根據部門工作職責,掌握雨水情變化、當地蓄水情況、農田土壤墒情和城鄉供水情況,加強旱情監測,按規定上報受旱情況。遇旱情快速發展時應及時加報。

4.2 預警

4.2.1 洪水預警

發生強降雨,主要行洪河道、水庫出現漲水時,水文部門要做好洪水預報工作,及時向防汛抗旱指揮機構和有關部門提供雨情、水情和洪水預報及實測信息,按職責發佈水情及洪水預報。

當河道湖泊達到警戒水位或警戒流量並預報繼續上漲時,或大中型水庫達到防洪高水位(或允許壅高水位)或小型水庫接近設計水位(或達到警戒水位)並預報繼續上漲時,水利及水文部門根據各自職責發佈預警,並報同級防指。應急部門按照同級防指部署,組織指導有關方面提前落實搶險隊伍、預置搶險物資、視情開展巡查值守、做好應急搶險和人員轉移準備。

4.2.2 山洪災害預警

水利、自然資源和規劃、氣象等部門要密切聯繫,相互配合,實現信息共享,提高預報水平,及時發佈預報警報。山洪災害預警信息發佈以縣級為主體,山洪災害防治區內縣、鄉政府要根據山洪災害的成因和特點,主動採取預防、預警和避險措施,及時組織羣眾轉移避險。

4.2.3 颱風災害預警

各級氣象部門要密切監視颱風動向,做好未來趨勢預報,及時將颱風中心位置、強度、移動方向和速度等信息報告同級政府和防汛抗旱指揮機構。預報將受颱風影響地區要做好防颱風工作。有關縣區和部門單位要加強對建設工地、危房、倉庫、交通道路、電信電纜、電力電線、户外廣告牌等公用設施的檢查、加固,組織危險區人員提前撤離避險。

4.2.4 乾旱預警

水行政主管部門、水文部門要及時掌握旱情,按照職責適時發佈乾旱預警。因旱供水水源短缺出現供水危機時,供水部門(單位)要及時向當地政府和防汛抗旱指揮機構報告,通知用水單位、個人做好節水、儲備應急用水的準備。

4.3 市防指防汛預警

4.3.1 預警等級:防汛預警級別由低到高劃分為一般(Ⅳ級)、較重(Ⅲ級)、嚴重(Ⅱ級)、特別嚴重(I級)四個預警級別,依次用藍色、黃色、橙色、紅色表示。

4.3.2 預警範圍:全市行政區域或部分行政區域。

4.3.3 預警發佈:市防指根據部門、單位監測預警信息及預警建議,組織有關部門、專家會商,研判暴雨、洪水等影響區域、發展態勢和危害程度,提出預警發佈建議,報市防指副指揮或常務副指揮簽發。

4.3.4 防汛Ⅳ級預警(藍色)

當符合下列條件之一時,可發佈防汛Ⅳ級預警(藍色):

(1)市氣象局發佈暴雨(或颱風)藍色預警信號,且預報降雨區域在過去10天內累計平均降雨量100毫米以上。

(2)預計沂河臨沂站流量達到4000~7000(不含7000)立方米每秒。

(3)預計沭河重溝站流量達到2000~3000(不含3000)立方米每秒;

(4)預計某條重要河道發生超警戒水位(或流量)洪水;

(5)預計某座中型水庫發生超警戒水位洪水;

(6)其他需要發佈防汛藍色預警的情況。

防汛Ⅳ級預警(藍色)應採取的行動:

(1)市防指做好啟動防汛Ⅳ級應急響應的有關準備,一旦發生相應的險情,及時啟動應急響應。市防指副指揮或祕書長主持會商,部署防汛有關工作,有關情況報告市防指指揮、常務副指揮並通報市防指成員單位。

(2)市防指成員單位應按照職責分工,做好啟動Ⅳ級應急響應的相關準備。有行業防汛任務的市防指成員單位分管負責同志安排部署本行業防汛有關工作。

(3)市廣播電視台等市主要新聞媒體應及時播報防汛預警信息。

(4)預警範圍涉及的相關縣區防指負責同志主持會商,具體安排部署防汛工作,通過各種新聞媒體及時發佈預警信息,加強洪水調度,加強轄區內工程的安全監測和巡查。預警範圍內的鄉鎮防指根據水情、工情、險情安排好本級防汛物資、資金、隊伍和防洪調度、羣眾轉移避險工作。

(5)預警範圍涉及的有關防洪工程管理單位應加強值班值守,按有關規定對各類防洪工程巡查檢查,按照預案要求做好防洪工程調度,並採取相應防守措施。

4.3.5 防汛Ⅲ級預警(黃色)

當符合下列條件之一時,可發佈防汛Ⅲ級預警(黃色):

(1)市氣象局發佈暴雨(或颱風)黃色預警信號,且預報降雨區域在過去7天內累計平均降雨量達100毫米以上;

(2)預計沂河臨沂站流量達到7000~12000(不含12000)立方米每秒;

(3)預計沭河重溝站流量達到3000~5750(不含5750)立方米每秒;

(4)預計2條以上重要河道發生超警戒水位(或流量)洪水;

(5)預計1座大型水庫,或2座以上中型水庫發生超警戒水位洪水;

(6)其他需要發佈防汛黃色預警的情況。

防汛Ⅲ級預警(黃色)應採取的行動:

(1)市防指做好啟動防汛Ⅲ級應急響應的有關準備,一旦發生相應的險情,及時啟動應急響應。市防指常務副指揮或副指揮主持會商,作出相應工作部署,必要時派出督導組赴一線檢查督導防汛救災工作;根據險情、災情嚴重程度,做好市級防汛隊伍、物資調度準備,督導做好重點防洪工程的洪水調度工作。

(2)市防指成員單位應按照職責分工,做好啟動Ⅲ級應急響應的相關準備。有行業防汛任務的市防指成員單位主要負責同志部署本行業防汛有關工作,及時採取相應的應對措施。

(3)市廣播電視台等市主要新聞媒體應實時播報防汛預警信息。

(4)預警範圍涉及的相關縣區防指主要負責同志主持會商,具體安排部署防汛工作,通過各種新聞媒體實時發佈預警信息,有關防汛責任人和相關人員赴一線組織指揮或指導工作,根據預案做好防汛搶險準備和羣眾安全避險準備,重點防汛部位搶險人員集結待命,防汛物資倉庫做好出庫和運輸準備。強化基層現場報汛制度。預警範圍內的鄉鎮防指按有關規定,落實好本級防汛物資、資金、隊伍,做好防洪工程調度及險情搶護、羣眾避險工作。

(5)有關防洪工程管理單位加強值班值守,提高工程巡查頻次,嚴密監控運行狀態,按照預案要求做好防洪工程調度,並採取相應防守措施。

4.3.6 防汛Ⅱ級預警(橙色)

當符合下列條件之一時,可發佈防汛Ⅱ級預警(橙色):

(1)市氣象局發佈暴雨(或颱風)橙色預警信號,且預報降雨區域在過去3天內累計平均降雨量達100毫米以上;

(2)預計沂河臨沂站流量達到12000~16000(不含16000)立方米每秒;

(3)預計沭河重溝站流量達到5750~8150(不含8150)立方米每秒;

(4)預計2條以上重要河道發生超警戒水位(或流量)洪水,且預計有可能繼續上漲接近保證水位(或流量);

(5)預計2座以上大型水庫發生超警戒水位洪水;

(6)其他需要發佈防汛橙色預警的情況。

防汛Ⅱ級預警(橙色)應採取的行動:

(1)市防指做好啟動防汛Ⅱ級應急響應的有關準備,一旦發生相應的險情,及時啟動應急響應。市防指指揮或常務副指揮主持會商,作出相應工作部署,必要時啟動異地會商並派出督導組赴一線指導防汛救災工作,全面收集整理工情、災情和抗洪救災行動情況等。加強重點防洪工程的實時調度,充分做好市級防汛隊伍、物資的調度準備工作,並將有關情況及時通報應急管理、消防救援支隊、軍分區、武警支隊等做好搶險救災準備。

(2)市防指成員單位應按照職責分工,做好啟動Ⅱ級應急響應的相關準備。有行業防汛任務的市防指成員單位主要負責同志部署本行業防汛有關工作,必要時派出工作組赴一線指導防汛救災工作。

(3)市廣播電視台等市主要新聞媒體應實時播報防汛預警信息,並不定期播報汛情通報。

(4)相關縣區防指主要負責同志主持會商,具體安排部署防汛搶險工作,通過各種新聞媒體實時發佈預警信息,有關責任人上崗到位、靠前指揮,有關防汛搶險隊伍在一線待命,加強防守巡查力度,及時控制險情,隨時做好受威脅地區羣眾安全轉移準備。重大險情區域及時組織羣眾避險轉移。

(5)相關防洪工程管理單位應按照預案加強工程實時調度,加密工程巡查頻次,嚴密監控運行狀態,配合當地防指全方位做好各項搶險準備,發現險情及時預警、及時處置。

4.3.7 防汛I級預警(紅色)

當符合下列條件之一時,可發佈防汛I級預警(紅色):

(1)市氣象局發佈暴雨(或颱風)紅色預警信號,且預報降雨區域在過去3天內累計平均降雨量達100毫米以上;

(2)預計沂河臨沂站流量達到或超過16000立方米每秒;

(3)預計沭河重溝站流量達到或超過8150立方米每秒;

(4)預計某條重要河道發生超標準洪水;

(5)預計2座以上大型水庫發生超允許最高水位洪水;

(6)其他需要發佈防汛紅色預警的情況。

防汛I級預警(紅色)應採取的行動:

(1)市防指做好啟動防汛I級應急響應的有關準備,一旦發生相應的險情,及時啟動應急響應。市防指隨時召開緊急會商會或專題會商會,市防指指揮主持會商,作出防汛救災應急工作部署。市防指派出督導組赴一線指導抗洪搶險,現場督促檢查重要防洪工程調度、人員轉移等落實情況,並將有關情況通報消防救援支隊、軍分區、武警支隊等做好搶險救災準備。市防指視情況召開新聞發佈會,動員全社會力量開展抗洪救災。

(2)市防指成員單位應按照職責分工,做好啟動I級應急響應的相關準備。有行業防汛任務的市防指成員單位主要負責同志部署本行業防汛工作,全面做好各項應對措施準備,派出工作組赴一線指導防汛救災工作。

(3)新聞媒體應實時播報預警信息和汛情通報。

(4)相關縣區防指主要負責同志主持會商,具體安排部署抗洪搶險工作,通過各種新聞媒體實時發佈預警信息,有關責任人上崗到位、靠前指揮,加大查險、排險、除險力度,全力做好人員轉移安置工作,做好參加抗洪搶險部隊的後勤保障工作。有關防汛搶險隊伍嚴陣以待,加強防守巡查力度,隨時準備投入搶險救災。

(5)相關防洪工程管理單位應積極採取應對措施,配合當地防指全力投入抗洪搶險工作。

4.3.8 預警等級調整:根據防汛形勢變化,市防指辦公室提出防汛預警級別變更建議,按規定程序簽發調整。

4.3.9 預警解除:(1)主動解除:當防汛實際情況低於原防汛預警啟動條件時,市防指辦公室及時提出市級防汛預警解除建議,由市防指副指揮簽發解除。(2)自行解除:當啟動與防汛預警級別相對應或更高級別的防汛應急響應,防汛預警自行解除。

4.4 市防指抗旱預警

市防指根據雨情、水情、墒情、氣象等條件,及時組織會商分析,綜合研判旱情發展趨勢,針對即將發生的農作物受旱、人畜飲水困難、城鎮供水水源短缺等情況,適時提出抗旱預警發佈建議,報常務副指揮簽發。抗旱預警啟動後,市防指有關成員單位按照職責分工組織做好抗旱應對準備工作。旱區各級防指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加強旱情監測分析,優化抗旱水源調配,科學編制供水計劃,強化節水宣傳,切實做好抗旱應對準備工作。旱情威脅解除後,市防指及時解除抗旱預警。

4.5 信息報告

有關部門、單位根據《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切實加強和改進安全生產類、自然災害類突發事件信息報告工作的通知》(魯政辦字〔2019〕50號)等有關規定,做好突發險情、災情信息報告工作。突發險情、災情報告分為首次報告和續報。險情或災情發生後,有關責任部門(單位)在第一時間掌握有關情況並首報。突發險情、災情發展過程中,根據險情、災情發展及搶險救災的變化情況,及時對報告事件續報,續報應延續至險情排除、災情穩定或結束。

5 應急響應

5.1 總體要求

按洪澇、颱風、乾旱的嚴重程度和影響範圍,應急響應分防汛應急響應和抗旱應急響應,防汛(抗旱)響應級別由低到高劃分為一般(Ⅳ級)、較重(Ⅲ級)、嚴重(Ⅱ級)、特別嚴重(I級)四個響應級別。

5.2 應急響應啟動

市防指根據氣象、水利、水文、應急、城管、沂沭河等部門的預測預警信息,統籌考慮災害影響程度、範圍和防禦能力,綜合會商研判並啟動響應。

水旱災害發生後,發生地有關單位應按照預案進行先期處置,並同時報告當地黨委、政府、防指和上級主管部門。

I、Ⅱ級響應:市防指指揮簽發啟動。Ⅲ級響應:市防指常務副指揮簽發啟動。Ⅳ級響應:市防指副指揮簽發啟動。

當響應條件發生變化時,市防指及時調整響應等級。

5.3 防汛應急響應

5.3.1 防汛Ⅳ級應急響應

啟動條件:

(1)2個以上縣區啟動Ⅳ級或以上應急響應。

(2)重要河道支流發生重大險情。

(3)某座小(二)型水庫發生重大險情。

(4)沂河臨沂站發生4000~7000(不含7000)立方米每秒的洪水,或沭河重溝站發生2000~3000(不含3000)立方米每秒的洪水。

(5)2個以上縣區發生一般或以上洪澇災害。

(6)預報有熱帶風暴(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力8~9級)過境或影響我市,並伴有大範圍強降雨。

(7)其他需要啟動Ⅳ級響應的情況。

響應行動:

(1)市防指副指揮或祕書長主持會商,市防指有關成員單位負責人和專家參加,做出相應工作安排。

(2)市防指組織有關部門聯合值班值守,密切監視汛情發展變化,加強防汛工作指導,視情派出專家組指導防汛搶險救災工作。

(3)根據險情災情需要和地方請求,應急、消防部門統籌全市應急救援力量,協助地方開展抗洪搶險救災、應急救援等應急處置。視情協調武警和民兵參與應急處置。

(4)市水利工程防汛抗旱指揮部實施防洪工程聯合調度。

(5)根據地方請求,應急部門協同水利、糧食和物資儲備等有關部門調撥防汛搶險救災物資。應急部門統一做好災情信息發佈。

(6)市防指成員單位按照職責分工,做好防汛搶險救災工作,協同做好應急處置工作,工作情況及時上報市防指。

(7)相關縣區防指作出具體安排部署,各有關部門組織做好防洪工程調度、防汛搶險救災、人員避險轉移安置等工作,及時將防汛搶險救災工作情況報當地政府和市防指。

5.3.2 防汛Ⅲ級應急響應

啟動條件:

(1)2個以上縣區啟動Ⅲ級或以上應急響應。

(2)某條重要河道發生重大險情,或某條重要河道支流發生決口漫溢。

(3)某座小(一)型水庫發生重大險情,或2座以上小(二)型水庫同時發生重大險情。

(4)沂河臨沂站發生7000~12000(不含12000)立方米每秒的洪水,或沭河重溝站發生3000~5750(不含5750)立方米每秒的洪水。

(5)2個以上縣區發生較大或以上洪澇災害。

(6)預報有強熱帶風暴(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力10~11級)過境或影響我市,並伴有大範圍強降雨。

(7)其他需要啟動Ⅲ級響應的情況。

響應行動:

(1)市防指常務副指揮主持會商,市防指有關成員單位負責人和專家參加,做出相應工作部署。

(2)市防指組織有關部門聯合值班值守,密切監視汛情發展變化,及時在新聞媒體上發佈汛情通報。

(3)市防指派出工作組和專家組,指導縣區做好防汛搶險救災工作。

(4)市水利工程防汛抗旱指揮部實施防洪工程聯合調度。

(5)根據地方請求和實際需要,應急部門協同水利、沂沭河、糧食和物資儲備等有關部門調撥防汛搶險救災物資。

(6)根據險情災情需要和地方請求,應急、消防部門統籌全市應急救援力量開展應急救援,救助受災羣眾,協調武警、民兵參與抗洪搶險救災、應急救援等應急處置工作。

(7)市防指有關成員單位按照職責分工做好防汛搶險救災工作,工作情況及時上報市防指。

(8)視情請求省防指在專家、隊伍、裝備和物資等方面給予支援。

(9)相關縣區防指安排部署做好防洪工程調度、防汛搶險救災、人員避險轉移安置等工作,及時將防汛搶險救災工作情況上報當地黨委、政府和市防指。各有關防汛責任人在崗在位,靠前指揮,組織做好防汛搶險救災等工作。防汛抗旱指揮機構組織指導有關方面加強巡查值守。重要堤段、重點工程要加密巡查,出現險情及時搶護,提前向下遊和左右岸受威脅地區發出預警,相關情況按規定及時報告。

5.3.3 防汛Ⅱ級應急響應

啟動條件:

(1)2個以上縣區啟動Ⅱ級或以上應急響應。

(2)沂河(或沭河)發生重大險情,或某條重要河道發生決口漫溢。

(3)某座中型水庫發生重大險情,或2座以上小(一)型水庫同時發生重大險情。

(4)沂河臨沂站發生12000~16000(不含16000)立方米每秒的洪水;或沭河重溝站發生5750~8150(不含8150)立方米每秒的洪水。

(5)2個以上縣區發生嚴重或以上洪澇災害。

(6)預報有颱風(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力12~13級)過境或影響我市,並伴有大範圍強降雨。

(7)其他需要啟動Ⅱ級響應的情況。

響應行動:

(1)市防指指揮主持會商,市防指成員和專家參加,做出相應工作部署。並將情況迅速上報市委、市政府和省防指。

(2)市防指組織有關部門加強聯合值班值守力量,密切監視汛情、工情發展變化,組織事發地異地會商分析研判形勢,制定應對措施,在新聞媒體上發佈汛情通報。

(3)市防指派出工作組和專家組,指導縣區做好防汛搶險救災工作。

(4)市水利工程防汛抗旱指揮部實施防洪工程聯合調度。

(5)根據地方請求和實際需要,應急部門協同水利、沂沭河、糧食和物資儲備等有關部門調撥防汛搶險救災物資。

(6)市防指視情建議市委、市政府成立搶險救災指揮部和前線指揮部,根據險情災情需要和地方請求,應急、消防部門統籌組織全市應急救援力量開展應急救援,救助受災羣眾,協調武警、民兵參加抗洪搶險救災、應急救援等應急處置工作。

(7)市防指成員單位按照職責分工做好相關工作,工作情況按要求上報市防指,重要情況第一時間上報。

(8)視情請求省防指在專家、隊伍、裝備和物資等方面給予支援。

(9)相關縣區防指安排部署做好防洪工程調度、防汛搶險救災、人員避險轉移和安置等工作,及時將防汛搶險救災工作情況上報當地黨委、政府和市防指,重要情況第一時間上報。包保重點工程和縣區的市領導和防指成員到所分管的區域組織指揮防汛搶險救災工作。各級責任人在崗在位,靠前指揮,組織做好防汛搶險救災等工作。

5.3.4 防汛Ⅰ級應急響應

啟動條件:

(1)2個以上縣區啟動Ⅰ級應急響應。

(2)沂河(或沭河)發生超標準洪水或決口漫溢。

(3)某座大型水庫發生重大險情,或2座以上中型水庫同時出現重大險情。

(4)沂河臨沂站發生16000立方米每秒以上的洪水;或沭河重溝站發生8150立方米每秒以上的洪水。

(5)2個以上縣區發生特大洪澇災害。

(6)預報有強颱風(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力14~15級)、超強颱風(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力16級以上)過境或影響我市,並伴有大範圍強降雨。

(7)其他需要啟動Ⅰ級響應的情況。

響應行動:

(1)市防指指揮主持會商,市防指成員和專家參加,安排部署搶險救災工作。

(2)市防指加強值班值守力量,統籌協調、指導協助地方搶險救災。各成員單位按照市防指部署,協同做好搶險救災、物資調配、資金落實、安全保衞等應急保障工作。

(3)市委、市政府成立搶險救災指揮部,下設工作組,各組按照職責開展工作。同時根據災情險情情況,屬地為主成立現場指揮部,下設若干工作分組,各組按照職責開展工作。需要分洪時,由市防指指揮或常務副指揮簽署命令實施分洪。

(4)市水利工程防汛抗旱指揮部實施防洪工程聯合調度,財政部門緊急撥付救災資金,應急等有關部門組織指導地方轉移救助受災羣眾,應急、消防等部門統籌協調搶險救援力量實施搶險救援,協調武警、民兵參加應急處置,組織協調新聞宣傳部門及時在新聞媒體上發佈汛情通報。

(5)市搶險救災指揮部將工作情況及時上報市委、市政府和省防指,根據領導批示指示作出進一步工作部署。

(6)請求省防指在專家、隊伍、裝備和物資等方面給予支援。

(7)相關縣區防指部署做好防洪工程調度、防汛搶險救災、人員避險轉移和安置等工作,及時將防汛搶險救災工作情況上報當地黨委、政府和市防指,重要情況第一時間上報。包保重點工程和縣區的市領導和防指成員到所分管的區域組織指揮防汛搶險救災工作。各級責任人在崗在位,靠前指揮,組織做好防汛搶險救災等工作。

5.4 抗旱應急響應

5.4.1 抗旱Ⅳ級應急響應

啟動條件:

(1)農業發生輕度乾旱。判斷指標:區域農業旱情指數在0.1~0.6之間或連續無雨日數春季和秋季15~30天,夏季10~20天,冬季20~30天或0~40cm深度的土壤相對濕度50%~60%之間。

(2)人畜發生輕度飲水困難。判斷指標:因旱飲水困難人口占全市總人口的10%~15%之間。

響應行動:

(1)市防指副指揮或祕書長主持會商,氣象、水利、農業農村、水文、應急管理等成員單位負責人蔘加,分析旱情發展態勢,提出應對措施,做出相應工作安排。將情況及時上報市政府、市防指指揮和常務副指揮,並通報市防指各成員單位。

(2)相關縣區防指負責同志主持會商,具體安排抗旱工作;派出專家組到一線具體指導抗旱工作,並將抗旱工作情況上報當地政府和市防指。

相關地區各級政府要根據旱情發生的季節,充分利用已有水源,組織農民抗旱保墒、保苗。或根據苗情狀況,調整作物種植結構。組織應急打井、挖泉等措施,增加抗旱水源。關注飲水困難羣眾吃水情況,落實供水措施。

(3)市防指有關成員單位要做好以下工作:氣象部門要加強天氣形勢分析和對乾旱災害性天氣的監測及預測預報;水文部門要加強土壤墒情和地下水位監測;農業農村部門要加強農情監測;水利部門要加強水利工程蓄水監測統計和水量動態變化,及時向市防汛抗旱指揮部報送信息。

5.4.2 抗旱Ⅲ級應急響應

啟動條件:

(1)農業發生中度乾旱。判斷指標:區域農業旱情指數在0.6~1.2之間或連續無雨日數春季和秋季31~50天,夏季21~30天,冬季31~60天或0~40cm深度的土壤相對濕度40%~50%之間。

(2)人畜發生中度飲水困難。判斷指標:因旱飲水困難人口占全市總人口的15%~20%之間。

響應行動:

(1)市防指常務副指揮主持會商,氣象、農業農村、水利、水文、財政、應急、石油、電力等部門參加,分析抗旱形勢,提出應對措施;加強抗旱工作組織領導,視情況召開全市抗旱工作會議;派出抗旱督導組赴受旱縣區,督查指導抗旱工作;將情況及時彙報市委市政府。

(2)相關縣區防指主要負責同志主持會商,貫徹上級抗旱工作部署,落實區域內抗旱各項具體工作,並將抗旱工作開展情況及時報市防汛抗旱指揮部,及時啟動相應等級的應急響應。

(3)相關縣區各級政府要積極組織抗旱救災工作。採取設置臨時泵站、開挖輸水渠道,在河、庫、汪塘截水、挖潛水等措施,努力增加抗旱水源。加大再生水利用力度,組織開採地下水。組織向人畜飲水困難地區送水、運水。

(4)市防指有關成員單位要做好以下工作:氣象部門密切注視天氣變化,條件適宜及時開展人工增雨作業;水利部門科學管理調配水源,加強地下水開採技術指導;農業農村部門深入田間地頭,進行抗旱技術指導;財政部門積極落實抗旱資金;應急管理部門及時開展報災核災工作;電力和石油部門及時為抗旱提供應急供電和用油保障。

5.4.3 抗旱Ⅱ級應急響應

啟動條件:

(1)農業發生嚴重乾旱。判斷指標:區域農業旱情指數在1.2~2.1之間或連續無雨日數春季和秋季51~75天,夏季31~50天,冬季61~80天或0~40cm深度的土壤相對濕度30%~40%之間。

(2)人畜發生嚴重飲水困難。判斷指標:因旱飲水困難人口占全市總人口的20%~30%之間。

響應行動:

(1)市防指指揮主持會商,常務副指揮、副指揮及全體成員參加,研究部署抗旱措施。實施全市地表水資源統一調度,按照保證重點、兼顧一般的原則進行調配,用水上實行優先保障城鄉居民生活用水,合理安排生產和生態用水。

(2)市縣防指緊急制定應急水量調度方案,統一調度轄區內水庫、閘壩所蓄水量,報同級政府批准實施,有關地方政府、單位和個人必須服從統一調度,嚴格執行調度指令。

(3)各級政府實行限水措施。可在一定區域內限制或者暫停高耗水行業用水,優先保障城鎮居民生活用水,縮小農業供水範圍或者減少農業供水量。

(4)市防指有關成員單位要做好以下工作:財政部門及時為救災提供應急資金;交通運輸部門為抗旱物資運輸提供運輸保障;應急管理部門組織協調做好受災羣眾基本生活救助工作;衞健部門及時派出醫療衞生專業防治隊伍赴災區協助開展醫療救治和疾病預防控制工作;公安部門要維護社會穩定;新聞媒體滾動發佈旱情,報導抗旱措施。市防指其他成員單位按照職責分工,做好相關工作。

5.4.4 抗旱Ⅰ級應急響應

啟動條件:

(1)農業發生特大幹旱。判斷指標:區域農業旱情指數在2.1~4之間或連續無雨日數春季和秋季75天以上,夏季50天以上,冬季80天以上或0~40cm深度的土壤相對濕度小於等於30%。

(2)人畜發生特別嚴重飲水困難。判斷指標:因旱飲水困難人口占全市總人口的30%以上。

響應行動:

(1)市防指指揮主持會商,有關市領導、市防指成員、市直有關部門參加,作出抗旱應急工作部署,將情況上報省防指、省政府。市防指根據抗旱工作需要,經市政府批准,宣佈本轄區內相關行政區域進入緊急抗旱期。市政府視情況組成前線指揮部,現場組織指揮抗旱救災工作。市防指密切監視旱情和工情的發展變化,做好旱情預測預報,派出督導組、專家組赴一線進行技術指導。市防指及相關部門增加值班人員,加強值班值守,根據需要隨時在市廣播電視台等新聞媒體滾動發佈旱情,報導抗旱措施。市成員單位按照職責分工,做好相關工作。

(2)相關縣區政府要嚴格落實和執行上級抗旱指示,要不等不靠,調動社會一切力量全力投入抗旱救災。採取必要措施維護社會穩定。抗旱緊急期,地方政府可視抗旱工作需要,在轄區內徵用物資、設備、交通運輸工具。

(3)市防指各成員單位按照市防指安排,全力做好抗旱救災工作。

5.5 應急響應終止

5.5.1 當出現下列條件之一時,市防指可視情宣佈應急響應結束。

(1)市氣象部門解除颱風警報信號,且預報對我市無明顯影響。

(2)市氣象部門預報未來沒有大的降雨過程,工程險情基本控制,沂河、沭河控制站流量已回落至警戒流量以下。

(3)全市旱情已得到有效緩解。

5.5.2 市防指根據防汛抗旱形勢,組織會商,綜合分析研判,提出應急響應終止建議,由市防指指揮或常務副指揮簽發解除。

5.5.3 防汛抗旱應急響應解除後,依照規定徵用、調用的物資、設備、交通運輸工具等,應按照防汛抗旱物資儲備管理的有關規定及時歸還、入庫儲存或核銷。取土佔地、砍伐林木的,汛期結束後依法向有關部門補辦手續;有關各級政府對取土後的土地組織復墾,對砍伐的林木組織補種。

6 應急保障

6.1 通信保障

水旱災害發生後,通信部門要啟動應急通信保障預案,迅速調集力量搶修損壞的通信設施,確保防汛抗旱搶險救災通信暢通。必要時,調度應急通信設備,為搶險救災通信和現場指揮提供通信保障。

6.2 應急隊伍保障

(1)按照全市應急救援力量聯調聯戰工作機制,在黨委、政府統一領導下,應急部門和消防救援隊伍組織指揮各類應急救援力量實施救援。

(2)當地應急部門向同級政府提出調動武警參加搶險支援需求,按照規定程序辦理。

(3)發生水旱災害時,各類專業應急搶險隊伍按照防指等有關調用指令趕赴現場搶險救災。

6.3 應急物資保障

各級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單位做好防汛抗旱物資的儲備管理工作。各級防指統籌本級防汛抗旱應急物資調撥工作,各存儲單位接到調令後,第一時間將所需物資運抵指定地點。

6.4 人員轉移保障

(1)人員轉移工作由災區各級政府負責,各相關單位協助實施。

(2)各縣(區)、鄉鎮政府(街道辦)、村(居)委會按照預案確定的工作流程、轉移線路、安置地點做好人員轉移安置工作。

6.5 供電保障

供電部門建立本行政區域內的用電重點保障單位名錄,優先保證抗洪搶險、抗旱救災等供電需要。

6.6 能源保障

能源部門組織做好油、氣、電等能源供需調配,優先保障受災地區和搶險救災需求。

6.7 交通運輸保障

交通運輸部門負責做好交通設施隱患排查,開闢綠色通道,保障搶險救援指揮、運送救災裝備、物資車輛通行。

6.8 醫療保障

衞生健康部門負責做好災區疾病防治工作,組織醫療衞生救援隊伍赴災區指導、參與衞生防疫和傷病救治工作。

6.9 治安保障

公安部門負責做好水旱災區的治安管理工作,依法打擊破壞抗洪抗旱救災行動和工程設施安全的行為;負責做好防汛搶險、分洪爆破時的戒嚴、警衞工作,維護災區社會治安秩序。

6.10 資金保障

按照事權與財權劃分原則分級負擔,各級政府要做好年度預算,合理安排防汛抗旱搶險救災資金。

7 後期工作

7.1 調查評估

發生水旱災害後,市應急局組織有關部門、單位和專家對較大及以上水旱災害進行調查評估,提出防範、治理、改進建議和措施。

7.2 善後工作

各成員單位應各盡職責、加強協作,共同做好災後工作。災害發生地的縣級以上政府應組織有關單位做好災區生活供給、衞生防疫、救災物資供應、徵用調用物資費用補償、治安管理、工程修復、污染物清除、恢復生產和重建家園等工作。

8 預案管理

8.1 編制與實施

本預案由市防指辦公室負責組織編制,市政府批准後實施。

防汛抗旱應急預案應根據實際情況變化適時修訂,並按原程序報批。

有關部門根據本預案組織編制本部門相關預案,各縣區參照本預案制定本級防汛抗旱應急預案。

8.2 宣傳、培訓與演練

各級防指和新聞單位應加強防汛抗旱避險知識宣傳,提高全民防災避災和自救互救能力,為全民參與防汛抗旱工作營造良好環境氛圍。各級防指結合實際,有計劃地開展防汛抗旱培訓演練,檢驗應急準備效果和應急響應能力。各防指成員單位結合本部門、本行業實際,組織開展培訓和應急演練,提高防汛抗旱實戰能力。

9 獎勵與責任追究

對防汛搶險和抗旱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先進集體和個人,按有關規定進行表彰;對防汛抗旱工作中玩忽職守造成損失的,依據有關法律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並予以處罰,造成嚴重後果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10 附則

10.1 名詞術語定義

10.1.1 水旱災害包括:河湖洪水、漬澇災害、山洪災害(指由降雨引發的山洪、泥石流、滑坡災害)、颱風災害、乾旱災害、供水危機以及由洪水、地震等引發的水庫垮壩、堤防決口、水閘倒塌等次生衍生災害。

10.1.2 骨幹河道:沂河、沭河。

重要河道:東汶河、祊河、蒙河、邳蒼分洪道、分沂入沭、湯河、燕子河、吳坦河、西泇河、新沭河、温涼河、梓河、涑河、柳青河、李公河、南涑河。

10.1.3 大型水庫:岸堤水庫、跋山水庫、沙溝水庫、唐村水庫、許家崖水庫、陡山水庫、會寶嶺水庫。

中型水庫:劉莊水庫、施莊水庫、雙河水庫、長新橋水庫、小馬莊水庫、考村水庫、石泉湖水庫、相邸水庫、大山水庫、黃土山水庫、張莊水庫、朱家坡水庫、黃仁水庫、寨子山水庫、昌裏水庫、吳家莊水庫、公家莊水庫、楊莊水庫、大夫寧水庫、安靖水庫、上冶水庫、馬莊水庫、龍王口水庫、古城水庫、書房水庫、石嵐水庫、寨子水庫、高湖水庫、凌山頭水庫、龍潭水庫、劉大河水庫。

10.1.4 洪澇災害:因降雨、融雪、冰凌、潰壩及風暴潮造成的洪水、漬澇災害和由暴雨造成的山洪、泥石流等災害。

一般洪澇災害:一次洪澇災害使1/6~1/3(不含1/3)的所轄行政區域受災,或農作物受災面積佔耕地面積的15%—29%。

較大洪澇災害:一次洪澇災害使1/3~1/2(不含1/2)的所轄行政區域受災,或農作物受災面積佔耕地面積的30%—49%。

嚴重洪澇災害:一次洪澇災害使1/2~2/3(不含2/3)的所轄行政區域受災,或農作物受災面積佔耕地面積的50%—69%。

特大洪澇災害:一次洪澇災害使2/3以上所轄行政區域受災,或農作物受災面積佔耕地面積的70%以上。

10.1.5 區域農業旱情評估採用區域農業旱情指數法。

區域農業旱情指數計算公式如下:Ia=

 

式中Ia—區域農業旱情指數(指數區間為0~4);i—農作物旱情等級(i=1、2、3、4依次代表輕度、中度、嚴重和特大幹旱);Ai—某一旱情等級農作物面積與耕地總面積之比(%);Bi—不同旱情等級的權重係數(B1=1、B2=2、B3=3、B4=4,依次代表輕度、中度、嚴重和特大幹旱)。

10.1.6 市級乾旱等級判定標準

輕度乾旱:0.1≤Ia<0.6;或因旱飲水困難人口占當地總人口比例10%~15%。

中度乾旱:0.6≤Ia<1.2;或因旱飲水困難人口占當地總人口比例15%~20%。

嚴重乾旱:1.2≤Ia<2.1;或因旱飲水困難人口占當地總人口比例20%~30%。

特大幹旱:2.1≤Ia≤4;或因旱飲水困難人口占當地總人口比例≥30%。

10.1.7 城市乾旱缺水率:城市乾旱缺水率=(城市正常日供水量-因旱城市實際日供水量)/城市正常日供水量。

10.1.8 城市乾旱等級判定標準

城市輕度乾旱:5%<城市乾旱缺水率≤10%,出現缺水現象,城市生活、生產用水受到一定程度影響。

城市中度乾旱:10%<城市乾旱缺水率≤20%,出現明顯缺水現象,城市生活、生產用水受到較大影響。

城市嚴重乾旱:20%<城市乾旱缺水率≤30%,出現嚴重缺水現象,城市生活、生產用水受到嚴重影響。

城市特大幹旱:城市乾旱缺水率>30%,出現極為嚴重的缺水局面或發生供水危機,城市生活、生產用水受到極大影響。

10.2 預案解釋部門

本預案由市防指辦公室負責解釋。

10.3 預案實施時間

本預案自印發之日起實施,《臨沂市防汛抗旱應急預案》(臨政發〔2018〕7號)同時廢止。

(2020年7月18日印發)

  六安市城管局做好2021年防汛各項工作情況報告

為切實做好2021年中心城區防汛排澇工作,確保城市安全度汛,市城管局認真履行城區防指辦公室職責,未雨綢繆,精心謀劃,紮實做好防汛各項準備工作。

一、認真組織謀劃2021年城區防汛排澇工作

根據市防汛抗旱指揮的統一部署和要求,為紮實做好2021年城區汛前準備工作,一是市城區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印發了《關於切實做好2021年城區防汛排澇準備工作的通知》(城防辦[2021]2號),要求金安區、裕安區、開發區及市直相關單位結合實際,認真做好防汛排澇隱患排查治理、防汛排澇應急預案修訂完善、防汛物資器械配備、防汛應急演練等工作;二是組織考察學習。3月底,市城管局組織相關人員赴合肥、南京等城市學習考察防汛排澇工作的先進經驗和做法;三是提請市政府印發《六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做好2021年度中心城區防汛排澇工作的通知》,對城區防指成員單位的防汛備汛工作再次進行部署和要求,對城區管渠清淤、居民小區(機關企事業單位)、地下空間、城區水系、城區道路、建設工地、收儲地塊等防汛責任進一步明確,做到不留空白點、不留盲區;四是建立重點區域責任制。結合往年汛期情況,排查57處重點區域,每個點位都落實了責任單位和責任人。

二、修訂完善防汛排澇應急預案並組織預案演練

我局認真總結歷年城區防汛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薄弱環節,結合工作實際,依據《六安市城市防洪應急預案》修訂完善了《六安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中心城區防汛排澇工作應急預案》,局屬公用事業單位分別制定完善園林、環衞、市政排水、供水、燃氣專項防汛應急預案,並組建了專業應急隊伍。金安區、裕安區政府、開發區管委也修訂完善了防汛排澇應急預案並報城區防辦備案。根據前期制定的演練計劃,近日開發區支隊開展城市道路防汛排澇應急演練、市市政處開展城區低窪處和窨井抽排水排澇應急演練,市自來水公司開展啟動防汛排澇設施應急演練、新奧燃氣公司開展加氣站區洪澇應急救援演練,演練都取得了圓滿的成果,一方面對機械設備性能進行調試,另一方面檢驗設備操作人員操作技能熟練程度,為有效開展防汛抗洪搶險救災提供重要保證。確保汛期城區市政公用設施安全穩定運行,減少對羣眾生產生活的影響。

三、加強應急物資和器械儲備

按照“寧可備而無用,不可用而無備”的原則,我局備齊備足防汛排澇、搶險必備的物資、器材、設備。現有1艘衝鋒舟,2艘巡邏艇和5輛排澇泵車、3輛疏通車、26台小型汽油泵,備有防汛沙570噸、石料2870噸、2000條防汛編織袋、9000條防汛麻袋以及警示標牌、水泵、鐵鍬、手電、救生衣等應急搶險物資。防汛物資落實專人看管,24小時隨時領取。金安區政府計劃採購橡皮艇8艘,排水泵8台,目前正在走採購程序。

四、全面開展汛前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工作

汛前對城區防汛排澇隱患實施全方位拉網式排查,重點檢查城市排水管網、行泄溝渠、排澇泵閘、老舊小區、下穿隧道、低窪地段、地下空間、施工現場等重點區域和重要設施,共排查隱患111處,已整改88處,還有23處正在整改。市城管局汛前對城區重要區域排水管網設施進行清淤和疏通,目前已完成了雨水主管網疏通123公里,支管網疏通104公里,城區排水溝渠清淤疏通17公里,檢查井清淤6985座,雨水箅清淤11787座,對易發生冒溢地段的檢查井,加裝防護網等安全防護設施,確保汛期排水暢通。對金安區、裕安區分別下達《關於消除城區防汛排澇隱患的通知》,要求兩區消除防汛排澇隱患5處。

  明光市防汛抗旱應急預案

1總則

1.1編制目的

為了做好突發性水旱災害事件的預防和處置工作,保證抗洪搶險、抗旱救災有序進行,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保障社會穩定和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1.2編制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汛條例》、《國家防汛抗旱應急預案》和《安徽省抗旱條例》、《安徽省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安徽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辦法》等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制定本預案。

1.3適用範圍

本預案適用於本市範圍內突發性水旱災害的預防和應急處置。主要包括:洪澇災害、山洪災害、颱風暴雨、乾旱災害、供水危機以及由地震、恐怖活動引發的水庫垮壩、堤防決口、水閘倒塌、供水水質被侵害等次生衍生災害。

1.4工作原則

防汛抗旱實行各級人民政府行政首長負責制,建立統一指揮、分級分部門負責、公眾參與、軍民結合的機制。防汛工作實行“安全第一、常備不懈、以防為主、全力搶險”的原則。抗旱用水以水資源承載能力為基礎,實行先生活、後生產,先地表、後地下,先節水、後調水,科學調度,優化配置,最大限度地滿足城鄉生活、生產和生態用水需求。

堅持依法防洪抗旱,以人為本,科學防控,突出重點,兼顧一般,局部利益服從全局利益,以防洪安全和城鄉供水安全、糧食生產安全為首要目標。

2組織指揮體系及職責

2.1市防汛抗旱指揮部

市人民政府設立市防汛抗旱指揮部(以下簡稱市防指),負責組織、指揮全市的防汛抗旱工作,其辦事機構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以下簡稱市防指辦)設在市水務局。

2.1.1市防指組織機構

市防指由市政府市長任指揮長,市政府分管副市長任常務副指揮長,市委副書記、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市公安局局長任副指揮長,市人武部、市政府辦、市水務局、市委組織部、市委宣傳部、市發展改革委、市經信委、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國土資源局、市環保局、市城管執法局、市交通運輸局、市農委、市林業局、市商務局、市衞生局、市安監局、明光工業園區、市氣象局、市供電公司、市移動公司、明光國元農保公司、市消防大隊、市電信局、市水文站、市海事處等單位負責人為成員。

2.1.2市防指職責

負責組織、指揮全市的防汛抗旱工作,主要職責是組織制定淮河、池河、女山湖等主要河湖防禦洪水方案,及時掌握全市汛情、旱情、災情並組織實施抗洪搶險及抗旱減災措施,統一調控和調度水資源,組織災後水毀修復及做好相關協調工作。

2.1.3市防指成員單位職責

成員單位根據本單位工作性質按照職責分工做好相關工作。

2.1.4市防指辦職責

承辦市防指的日常工作,及時掌握全市汛情、旱情、工情;根據市防指決策,具體統一調度全市骨幹防洪抗旱工程;組織擬定主要河湖防禦洪水方案、洪水調度方案、中型水庫調度運用辦法和重點地區的抗旱預案,並監督實施;指導、檢查、督促受澇地區開展排澇;督促指導有關防汛指揮機構清除河道、湖泊、行蓄洪區範圍內阻礙行洪的障礙物;負責防汛抗旱經費、農業抗災用電指標計劃安排,防汛抗旱物資的儲備、管理和調撥;組織、指導防汛機動搶險隊和抗旱服務隊的建設和管理等。

2.2防汛現場指揮機構組成及其職責

為加強防汛抗旱工作的領導,市防指成立潘村窪、池河、女山湖、分水嶺、石壩水庫、林東水庫、燕子灣水庫、寶龍圩片等8個防汛抗旱指揮所。各防汛指揮所領導汛期現場組織指揮各片防汛抗旱工作。

3預防和預警機制

3.1預防預警信息

3.1.1氣象水文信息

(1)氣象信息。主要包括:降雨量及天氣形勢分析,預報中、短期降雨量及天氣形勢、颱風生成及走向趨勢、其他有關氣象信息。

氣象部門應做好災害性天氣預測預報工作,當有可能發生災害性天氣時,要加強與上級和周邊地區氣象部門的會商,滾動預報最新氣象變化趨勢,並及時報送市政府和市防指。

(2)水文信息。主要包括:降雨量、蒸發量、水位、流量、蓄水量及其變化趨勢,以及洪峯水位、流量、預計出現時間等水文特徵值。

各類報汛站應將監測和收集的水文信息及時報市防指辦。

3.1.2河道堤防信息

河道堤防信息主要包括:實時水位、流量、工程運行狀況、巡堤查險有關情況(包括查險隊伍人員組成、人數、交接班等);工程出險情況(包括出險時間、地點、類別、程度、處置等情況);負責處理險情的行政責任人、技術責任人和應急通信聯絡方式、搶險隊伍、搶險消耗物資等。

現場防汛指揮機構、工程管理單位應隨時掌握河道堤防汛情信息,認真做好記錄。當河道水位超設防水位時,水利工程管理單位負責巡堤查險並及時將情況報告市防指和上級主管單位;當河道水位超警戒水位時,由當地政府組織民工上堤巡堤查險和防守。現場防汛指揮機構應及時將有關工程及防汛信息報市防指;當河道水位達保證水位時並呈上漲趨勢時,所在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要全黨動員、全民發動,全力以赴投入抗洪鬥爭,實行24小時不間斷巡堤查險,及時將防汛有關信息報告市防指,每日按9時、15時兩個時段向市防指報告抗洪搶險情況。

3.1.3水庫工程信息

水庫工程信息主要包括:實時水位及庫容,入庫、出庫流量及變化趨勢,泄洪建築物調度及運行狀況及水庫大壩滲漏點觀測等。若發生險情要形象描述險情狀況及採取的應急搶險措施,負責處理險情的行政責任人、技術責任人和應急通信聯絡方式等。

水庫超汛限水位後,水庫管理單位應按照規定,增加對大壩、溢洪道、輸水管(洞)等區域的巡查次數,增加大壩安全監測設施觀測頻次,做好記錄和分析,發現問題及時處置。在安全運行狀況下,水庫管理單位按規定向市防指和水庫主管部門報告情況。當發現險情或建築物運行出現異常時,應立即報告市防指和水庫主管部門。

3.1.4洪澇及災害信息

洪澇、災害信息主要包括:災害發生時間、地點、範圍、程度、受災人口以及羣眾財產、農林牧漁、交通運輸、郵電通信、水電設施等方面的損失;土壤墒情、蓄水和城鄉供水情況;災害對工農業生產、城鄉生活、生態環境等方面造成的影響。

災害發生後,有關部門應及時向市防指報告災情。市防指及時收集洪澇、旱災情動態信息,按規定報同級政府和上一級防汛抗旱指揮機構,對有人員傷亡和較大財產損失的災情,須核實後立即上報。

3.2預防預警行動

3.2.1預防預警準備工作

建立健全防汛抗旱指揮機構,落實防汛抗旱隊伍,檢查維護防汛抗旱工程設施,儲備足夠的防汛抗旱物資,修訂完善各類防汛抗旱預案,保證通信暢通。

3.2.2氣象水文預警

自預報有災害性天氣發生時,由氣象主管部門及時向社會發布預警信息。當預報將發生嚴重水旱災害時,市防指應提早預警,通知相關的防汛抗旱指揮機構做好應對準備。

3.2.3洪水災害預警

(1)當河道水位達到警戒水位後,市防指在本區域內通過新聞媒體向社會發布汛情信息。當河道、湖泊水位接近保證水位或者安全流量,水庫水位接近設計洪水位,水庫、堤防、涵閘等發生重大險情時,市防指視情依法宣佈進入緊急防汛期。

(2)當河道堤防及涵閘、泵站等穿堤建築物、水庫出現重大險情時,水工程管理單位或現場防汛抗旱指揮機構應及時向市防指和水工程主管部門報告,當地政府應迅速成立現場搶險指揮機構,負責組織搶險,並立即向可能淹沒的區域發出預警,同時向上一級防汛抗旱指揮機構報告。

(3)當水庫大流量泄洪、遭遇特大暴雨洪水或其他不可抗拒因素可能導致潰壩時,水庫管理單位應及時向市防指和水庫主管部門報告,現場防汛抗旱指揮機構應及時向水庫下游預警。

3.2.4行蓄洪區預警

當預報行蓄洪區達到規定運用水位時,應按有關規定啟動行蓄洪區運用預案,做好羣眾、重要物資安全轉移準備。市防指視汛情發展趨勢,適時發出預備轉移通知、限時轉移通知。所在地接到通知後,立即組織人員轉移和安置,做好進洪口門爆破等準備工作。

3.2.5山洪災害預警

山洪災害易發區由國土部門負責監測,落實觀測和預報措施。當預報或發生強降雨時,實行24小時值班巡邏,加強觀測。每個鄉鎮、村、組和相關單位都要落實信號發送員,一旦發現危險徵兆,立即向周邊羣眾報警,實現快速轉移,並報市防指,以便及時組織抗災救災。

3.2.6颱風暴雨災害預警

(1)氣象部門應密切監視颱風(含熱帶風暴、熱帶低壓等),做好趨勢預報。對可能造成災害的颱風暴雨,及時將颱風中心位置、強度、移動方向、速度和颱風暴雨的量級和雨區分佈等信息,與水文部門、防汛抗旱指揮機構會商,並報告市政府。颱風影響臨近時及時將有關信息通過新聞媒體向社會發布。

(2)預報將受颱風暴雨影響的有關地區,加強值班,市防指組織氣象、水文、國土資源等部門會商,並將有關信息及時向社會發布。

3.2.7乾旱災害預警

市防指掌握實時旱情,並預測乾旱發展趨勢。針對乾旱災害的成因、影響範圍及程度,採取相應預警措施。

4應急響應

4.1應急響應的總體要求

4.1.1按洪澇、旱災的嚴重程度和範圍,參照《國家防汛抗旱應急預案》,將應急響應行動分為四級。

4.1.2進入汛(旱)期,市防指辦、各鄉鎮及有關部門實行24小時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跟蹤掌握雨水情、工情、旱情和災情,並根據不同情況啟動相關預案。水工程管理單位應加強巡查,發現險情立即向市防指和主管部門報告,同時採取措施,努力控制險情。防指各成員單位應按照市防指統一部署和職責分工開展工作並及時報告有關工作情況。

4.1.3洪澇、乾旱災害發生後,按照屬地管理原則,由市政府和市防指負責組織實施抗洪搶險、排澇、抗旱等方面工作。

4.2Ⅰ級應急響應

4.2.1出現下列情況之一者,為Ⅰ級響應

(1)當淮河流域發生特大洪水,我市境內淮河或池河水位達到或接近保證水位;

(2)淮河干流主要堤防、城防圈堤和林東水庫發生重大險情;分水嶺、石壩、燕子灣三座中型水庫有發生垮壩的;

(3)全市範圍內發生大於80萬畝旱情的特大幹旱。

4.2.2Ⅰ級響應行動

(1)在上級防指的指導下,市防指主持會商,作出相應的工作部署,並迅速將情況上報市委、市政府和滁州市防指。按照《防洪法》等有關規定,宣佈進入緊急防汛(抗旱)期。每天在市電台、電視台發佈《汛(旱)情通告》,宣傳報道汛(旱)情及抗洪搶險、抗旱行動情況。市防指派出工作組、專家組赴一線指導防汛抗旱工作。

(2)市防指協調解放軍、武警部隊參加抗洪搶險、應急送水。按權限調度水利、防洪工程;根據預案轉移危險地區羣眾,組織強化巡堤查險和堤防防守。市防指其他成員單位按照職責分工做好相關工作。

(3)市防指全面啟動防汛抗旱應急預案,承擔本區域的防汛抗旱工作,並將工作情況報上級防指。各級防汛指揮機構負責人、成員單位負責人,應按照職責到分管的區域組織指揮防汛抗旱工作。

(4)當防洪工程、設施出現險情時,市政府應立即成立現場搶險指揮機構,全力組織搶險。市防指領導到現場督查指導搶險工作,並派出專家組進行技術指導。按程序申請解放軍、武警部隊參加抗洪搶險。

(5)加強水源調度,確保人畜飲用水。

4.3Ⅱ級應急響應

4.3.1出現下列情況之一者,為Ⅱ級響應

(1)淮河流域發生大洪水,或幹流大部分河段及城市防洪圈堤發生超警戒水位的洪水;

(2)淮河干流一般堤防及池河堤防發生決口;

(3)分水嶺、石壩、燕子灣三座中型水庫、南沙河馬場攔河壩、女山湖節制閘發生重大險情,或小(一)型水庫、重點小(二)型水庫發生垮壩;

(4)全市範圍內發生大於50萬畝乾旱。

4.3.2Ⅱ級響應行動

(1)在滁州市防指指導下,明光市防指主持會商,作出相應工作部署,加強防汛抗旱工作的指導。按權限調度水利、防洪工程;根據預案轉移危險地區羣眾,組織強化巡堤查險和堤防防守,及時控制險情,組織強化抗旱工作。及時將情況上報市政府和滁州市防指,通過防汛抗旱快報等方式通報市防指成員單位。必要時,由市政府召開專題會議聽取彙報並作出工作部署。定期在市電台、市廣播電視台發佈《汛(旱)情通告》。按照《防洪法》等有關規定,依法宣佈進入緊急防汛(抗旱)期,市防指派出工作組、專家組赴一線指導防汛抗旱工作。市防指其他成員單位按照職責分工做好相關工作。

(2)市防指全面承擔全市的防汛抗旱工作,並將工作情況報市政府和滁州市防指。受災地區的行政負責人、成員單位負責人,按照職責組織指揮防汛抗旱工作。

(3)當防洪工程、設施出現險情時,相應指揮所全力組織搶險。必要時,可按程序申請解放軍、武警部隊參加抗洪搶險。

4.4Ⅲ級應急響應

4.4.1出現下列情況之一者,為Ⅲ級應急響應

(1)淮河流域發生較大洪水,或幹流發生兩個以上主要控制站超警戒水位的洪水;

(2)淮河干流明光段堤防出現重大險情,或一般支流堤防發生決口;

(3)分水嶺、石壩、燕子灣三座中型水庫、女山湖節制閘、南沙河馬場攔河壩出現較大險情、重點小(一)型水庫發生重大險情,或一般小型水庫發生垮壩;

(4)全市範圍內發生大於30萬畝乾旱。

4.4.2Ⅲ級響應行動

(1)市防指主持會商,作出相應工作安排,密切監視汛情、旱情發展趨勢,加強防汛抗旱工作的指導,及時將情況上報市政府和滁州市防指,並通過防汛抗旱快報等方式通報市防指成員單位。市電台、市電視台發佈《汛(旱)情通告》。市防指派出工作組赴一線指導防汛抗旱工作。

(2)市防指依法宣佈進入緊急防汛(抗旱)期,八片防汛抗旱指揮所人員立即上崗到位,當地防汛抗旱指揮機構開展本區域的防汛抗旱工作,按規定上足防汛抗旱民工,加強防汛查險,並將工作情況報市政府和市防指。

(3)當防洪工程、設施出現險情時,所在地政府立即成立現場搶險指揮機構組織搶險。

4.5Ⅳ級應急響應

4.5.1出現下列情況之一者,為Ⅳ級應急響應

(1)淮河流域發生一般洪水,我市淮河、池河等河道水位超過設防水位接近警戒水位;

(2)淮河干流堤防出現險情,或主要支流堤防發生較大險情;

(3)全市範圍內發生輕度乾旱。

4.5.2Ⅳ級響應行動

(1)市防指作出相應工作安排,加強汛情、旱情的監視和防汛抗旱工作的指導,並將情況上報滁州市防指。市防指派出檢查組赴一線指導防汛抗旱工作。

(2)有關水工程管理單位應密切監視汛情,按職責加強巡邏查險,並將巡查情況上報市防指和上級主管部門。

(3)現場防汛指揮機構按職責承擔本區域的防汛抗旱工作,按規定組織民工上堤防汛查險,組織開機排澇或抗旱提水,並將工作情況報市政府和市防指。當防洪工程、設施出現險情時,當地政府應立即組織搶險並迅速上報險情。

4.6不同災害的應急響應措施

4.6.1河湖洪水

(1)當水位達到警戒水位時,市政府領導和相關部門負責人到分工的責任段督查防汛工作,市防指成員和技術人員要按照分工要求,進崗到位,開展工作。按《安徽省長江、淮河干支流主要堤防巡邏搶險規定》上足防汛民工,巡堤查險和防守。當淮河水位繼續上漲,危及重點保護對象時,市防指按調度權限和防禦洪水方案,適時調度防洪工程,確保重要堤防及城市的防洪安全。

(2)當預報接近保證水位或遇到重大險情時,市政府領導和相關部門負責人要到責任段,靠前指揮,現場防汛指揮機構負責人根據需要增調防汛搶險民工,重要險工險段確定專人防守。搶險技術難度較大時,市防指申請上級防汛機動搶險隊支援搶險。必要時,按程序請求動用解放軍、武警部隊參加突擊搶險。

(3)當遇特大洪水時,市防指按照淮河防禦特大洪水方案及淮河洪水調度方案,提出調度運用意見,報請上級防指批准後組織實施。

(4)發生澇災的地區要按先自排後機排的原則積極開展排澇。當地政府須組織勞力,拆除堵壩,保持溝渠暢通;全力開啟固定泵站,調集並架設臨時排水機械,搶排澇水。按照分級負責的原則積極籌措排澇經費,電力部門要優先保證排澇用電。

4.6.2 行蓄洪區啟用

當預報行蓄洪區達到規定運用水位時,市防指做好各項準備。需爆破行洪的,市防指積極為部隊實施爆破提供保障。根據洪水預報和批准的洪水調度方案,當上級防指研究決定啟用行蓄洪區時,市防指及時通知部隊趕到爆破現場,做好一切爆破準備。行蓄洪區啟用命令下達後,由部隊實施爆破,市公安部門維護治安秩序,市防指將實施情況及時向上級防指反饋。

4.6.3山洪災害

當預報可能發生山洪災害時,由市防指或相關部門及時發出警報,市政府對是否緊急轉移羣眾作出決策,如需轉移,應立即通知相關鄉鎮或村組組織人員安全撤離。轉移羣眾應本着就近、迅速、安全、有序的原則進行,先人員後財產,先老幼病殘後其他人員,先轉移危險區人員後警戒區人員。轉移過程中要防止出現道路堵塞和意外事件的發生。

當發生山洪泥石流等災害時,國土資源局組織專家和技術人員趕赴災害點,加強監測,採取應急措施。市政府組織民政、水務、交通、電力、通信等有關部門,採取相應措施,防止山洪災害造成更大災害損失。

發生山洪災害後,若有人員傷亡,或滑坡體堵塞河道,市政府立即組織人員或搶險突擊隊進行緊急搶救、搶險,必要時向當地駐軍、武警部隊求援。

4.6.4颱風暴雨災害

(1)颱風可能影響時,市政府及有關部門防汛負責人應立即上崗到位,根據當地防禦颱風暴雨方案進一步檢查各項防禦措施落實情況。對台風暴雨可能嚴重影響的地區,市政府發佈防颱風暴雨災害預警信息,組織防颱風暴雨工作,派出工作組深入第一線,做好宣傳和組織發動工作,落實防颱風暴雨措施和羣眾安全轉移措施,指揮防颱風暴雨和搶險工作。

(2)市防指督促相關地區組織力量加強巡查,督促對病險堤防、水庫、涵閘進行搶護或採取必要的緊急處置措施。颱風暴雨可能明顯影響的地區,根據降雨量、洪水預測,控制運用水庫、水閘及河湖洪水調度運行,超蓄的水庫應將水位降到規定的蓄水位;湖泊水位高的應適當預排。

(3)颱風中心可能經過或嚴重影響的地區,當地政府應動員和組織居住在低窪地、危險區、危舊房特別是人員集中的學校、醫院等人員的及時轉移,海事、交通部門通知在湖 (河) 面作業的船隻回港避風,住建部門通知高空作業人員停止作業。電力、通信部門落實搶修人員,一旦損壞迅速組織搶修,保證供電和通信暢通。城管執法局做好市區廣告宣傳標牌等高空物體的固定,林業部門做好樹木的保護工作。醫療衞生部門做好搶救傷員的應急處置方案。國土資源部門對山洪泥石流、滑坡易發地區加強監測頻次,採取應急措施。

(4)電視、廣播、報紙等新聞媒體及時播發颱風預報警報、防颱風暴雨措施以及市防指的防禦部署。

4.6.5水庫潰壩、堤防決口、水閘垮塌

(1)當出現水庫潰壩、堤防決口、水閘垮塌前期徵兆時,現場防汛指揮機構要立即啟動水庫、圩堤等對應搶險預案,迅速調集人力、物力全力組織搶險,儘可能控制險情,同時立即向市政府和市防指報告,向下遊可能受災區域預警。

(2)工程出險地點的下游地區政府或現場防汛指揮機構應迅速組織轉移淹沒區或洪水風險區內羣眾,並根據預案利用有利地形構築二道防線,控制洪水影響範圍或減緩洪水推進速度。同時,市防指充分利用行蓄洪區及其他次要堤圈,做到有計劃分洪,為搶險創造條件。

(3)當水庫潰壩、堤防決口、水閘垮塌,啟動堵口搶護預案,充實現場搶險力量,設立技術專家組、施工組、物資器材組、後勤保障組、轉移安置組等,迅速實施堵口搶護。

4.6.6乾旱災害

市防汛抗旱指揮部按特大、嚴重、中度、輕度4個乾旱等級,制定相應的應急抗旱措施,並負責組織抗旱工作。

(1)特大幹旱

抗旱工作成為全市中心工作。強化抗旱工作行政首長負責制,市領導到受旱地區指導抗旱救災工作,確保城鄉居民生活和重點企業用水安全,確保災區社會穩定。

市防指進一步加強旱情分析預報工作,及時掌握旱情災情及其發展變化趨勢,宣佈進入緊急抗旱期;及時召開成員單位會議,組織會商,全面部署抗旱工作;做好抗旱重點水源的統一調度和管理;市防指派出抗旱指導組深入受災地區指導抗旱救災工作。動員全市抗旱服務組織和社會有關方面的流動機械及送水設備,全力以赴開展抗旱服務,並重點向飲水困難地區送水。及時將旱情及抗旱情況報告市政府和上級防指;定期通報旱情旱災及抗旱救災情況。

市防指成員單位按照各自職責,全力做好抗旱救災相關工作。

市防指及時掌握旱情、災情,分析旱情發展趨勢,並向市政府和滁州市防指報告。受災地區迅速啟動相關抗旱預案,運用各項特殊的應急抗旱措施,包括應急開源、應急限水、應急調水、應急送水等。組織、動員抗旱服務組織和社會有關單位向飲水困難地區送水。適時開展人工增雨作業。

受旱地方政府視情采取強制性應急措施。限制直至暫停高耗水、重污染企業的工業用水;限制直至暫停洗車、浴池等高耗水服務業用水;縮小農業供水範圍或者減少農業供水量;限制直至暫停排放工業污水;限時或限量供應城鎮居民生活用水。

(2)嚴重乾旱

市防指及時掌握旱情、災情及其發展趨勢,視情宣佈進入緊急抗旱期;不定期召開成員單位會議,全面部署抗旱工作;強化抗旱骨幹水源的統一調度和管理;派出抗旱指導組,深入受旱地區指導抗旱工作;及時將旱情及抗旱情況報告市政府和滁州市防指;通報旱情旱災及抗旱情況;提請市政府將抗旱作為全市重點工作,加大對受旱地區資金和抗災用電的支持。市防指成員單位按照各自職責,做好抗旱救災相關工作。

受旱地區適時啟動抗旱預案並報市防指備案,當地政府組織動員社會力量全力抗旱,視情采取應急抗旱措施,發生飲用水困難的地區應組織、動員抗旱服務組織和有關單位送水。防汛抗旱指揮機構各成員單位落實抗旱職責,做好抗旱水源的統一調度和管理,增加並落實抗旱用電指標、應急抗旱資金和物資。加強水質監測,防止發生水污染事件。

(3)中度乾旱

市防指及時掌握旱情發展情況,適時部署抗旱工作,做好抗旱骨幹水源的統一調度和管理,適時向受旱地區派出抗旱指導組,並向市政府、滁州市防指報告旱情;對受旱地區給予資金和抗災用電支持。

(4)輕度乾旱

市防指辦及時掌握旱情信息和發展趨勢,適時發佈旱情預警預報,強化蓄水保水和水源統一管理,組織開展抗旱服務。

4.7信息報送和處理

4.7.1信息內容

防汛抗旱信息主要包括:雨水情、汛情、旱情、工情、險情、災情,水工程、行蓄洪區調度運用情況,參加防汛抗洪、抗旱人力調集情況,防汛抗旱物資及資金投入情況,因水旱災害轉移人口及安置等情況。

4.7.2信息報送

各類信息實行歸口管理,逐級上報。信息的報送和處理應快速、準確、詳實,重要信息實行一事一報,因客觀原因一時難以準確掌握的信息,應及時報告基本情況,同時抓緊了解情況,隨後補報詳情。

4.7.3信息處理

一般信息由防指辦負責人審核後報出,重要和需要上級幫助、指導處理的信息,須經防指負責人審籤。

4.7.4信息核查

凡本級或上級防汛抗旱指揮機構準備採用和發佈的水旱災害、工程搶險等信息,由市防指根據上級部署立即調查核實。

4.8應急結束

河湖水位落至警戒水位以下、重大險情得到有效控制,嚴重旱情已緩解,並預報無較大汛情、旱情時,市防指可按規定的權限宣佈解除緊急防汛(抗旱)期。

依照有關緊急防汛(抗旱)期規定徵用、調用的物資、設備、交通運輸工具等,在汛(旱)期結束後應及時歸還或按有關規定給予適當補償。調用專業機動搶險隊或抗旱服務隊,由申請調用的單位支付成本費用。

緊急處置工作結束後,現場防汛抗旱指揮機構應協助當地政府進一步恢復正常生活、生產、工作秩序,修復水毀基礎設施,儘可能減少突發事件帶來的損失和影響。

5應急保障

5.1組織保障

達到Ⅲ級以上響應條件時,市防指成員單位要抽調精幹人員,充實、加強市防指工作力量,在市防指的統一指揮下,按照職責分工,負責處理防指緊急事務和政府交辦的各項工作,保證防汛抗洪和抗旱工作高效運轉。

5.2隊伍保障

5.2.1羣眾防汛搶險隊伍

羣眾防汛搶險隊伍是防汛抗洪的基本力量,承擔巡堤、查險、排險任務。按照《安徽省長江、淮河干支流主要堤防巡邏搶險規定》,一線民工每公里10—20人,二線民工每公里20—30人,三線民工每公里30—50人,以行政區劃統一編隊,明確負責人,由現場防汛抗旱指揮機構調度。根據汛情發展,市防指或現場防汛抗旱指揮機構可決定增調防汛民工。水庫巡邏搶險民工按中型水庫每座20人,小(一)型水庫和重點小(二)型水庫每座15人,一般小(二)型水庫每座10人,明確責任人,由現場防汛抗旱指揮機構調度。

5.2.2部隊搶險隊伍

解放軍和武警部隊是抗洪搶險的骨幹力量。視汛情、險情發展,市防指逐級向上級申請調動部隊支援。

5.2.3防汛機動搶險隊

防汛機動搶險隊主要承擔對搶險設備要求較高、專業性較強的防汛搶險任務。防汛機動搶險隊由市防指調遣,赴指定地點實施搶險,必要時聽從上級防指調遣,赴其他地區執行防汛搶險任務。有關大型企業組建的防汛搶險隊,由市防指和現場防汛抗旱指揮機構調遣。

5.2.4抗旱服務隊

抗旱期間,抗旱服務組織應服從市防指調遣,到受旱地區提供抗旱流動機械,維修抗旱機具,租賃、銷售抗旱物資。市抗旱服務隊重點支援嚴重受旱地區應急提水、抗旱技術服務等工作。

5.2.5水文監測應急隊伍

為確保在特殊情況下,水文測站能測得準、報得出,完成在圩堤決口、行蓄洪區行洪等緊急情況下的水文測報任務。

5.3物資資金保障

5.3.1物資儲備

按照“分級負擔、分級管理”的原則,市防指、各鄉鎮、重點防洪工程管理單位以及受洪水、旱災威脅的其他單位應按規定儲備防汛搶險、抗旱救災物資。

5.3.2物資調撥

(1)代省級儲備防汛抗旱物資的調用,應本着“先近後遠,先主後次,滿足急需,及時高效”的原則,優先保證重點地區的防汛搶險和抗旱物資急需。

(2)我市儲備的防汛抗旱物資調撥須逐級申請,經市防指批准,由市防指辦向各儲備單位簽發調撥令。緊急搶險情況下,可用電話或明傳電報申請批准調動,用後補辦手續。申請內容包括用途和需用物資的品種、數量、運往地點、時間等。

(3)各儲備單位、倉庫接到調撥令後,必須立即組織發貨,申請單位負責組織運輸,並及時向市防指辦反饋調撥情況。

(4)進入緊急防汛期,各級防汛指揮機構根據防汛抗洪的需要,可在其管轄範圍內調用物資、設備、交通運輸工具等。凡運送防汛人員、物資的車輛在各等級公路、橋樑和渡口均免費優先通行。電力部門要全力保障防洪、排澇、抗旱供電。

5.3.3資金保障

市、鄉財政預算每年安排防汛抗旱經費,用於轄區內防汛物資儲備、水利設施運行與維護、水利工程應急除險、抗旱應急水源工程、防汛搶險和衞生防疫。上級財政下撥的特大防汛抗旱補助費,應及時安排,專款專用。

5.4災民安置及醫療保障

市政府負責組織轉移行蓄洪區和低窪地羣眾,當地政府及民政部門負責為臨時轉移出來的羣眾提供臨時安置場所,妥善安置災民生活。醫療部門負責保障災民基本醫療條件。

5.5通信保障

各級防汛抗旱指揮機構、各水利工程管理單位必須配備有線、無線通信設施;各雨水情、旱情采集點必須配備有線或無線通信設施,對於自動採集點,必須制定設備出現故障時的監測信息應急採集、報汛預案,確保信息暢通。

在緊急情況下,應充分利用公共廣播和電視等媒體以及手機短信等手段發佈信息,通知羣眾快速撤離。

市防指辦應編制防汛抗旱所涉及到單位及個人防汛抗旱通訊錄,每年汛前更新,對關鍵部門及關鍵人員要明確多種形式聯繫方式。

6新聞報道

堅持穩定、團結、鼓勁、正面宣傳為主和實事求是、及時準確、把握適度的原則,為抗洪抗旱救災工作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7善後工作

發生水旱災害的地方政府應組織有關部門做好災區生活供給、衞生防疫,救災物資供應、治安管理、學校復課、水毀修復、恢復生產和重建家園等善後工作。

7.1水毀工程修復

汛期結束或洪水退去後,市政府組織有關部門或工程管理單位做好前期工作,提出水毀修復計劃,抓緊組織實施,力爭在下一次洪水到來之前恢復主體功能。

7.2防汛抗旱物資補充

針對當年防汛抗旱物資消耗情況,按照分級籌集的原則,各級財政應安排專項資金,及時補充到位。

7.3行蓄洪區補償

當年行蓄洪區運用後,財政、水務等部門按照《蓄滯洪區運用補償暫行辦法》和《國家蓄滯洪區運用財政補償資金管理規定》等有關規定,組織核查財產損失,提出補償標準和辦法,報市政府或上級主管部門批准後執行。

7.4災後重建

各相關部門應根據汛(旱)期受損情況,儘快組織災後重建。原則上按原標準恢復,但經上級批准同意的重要工程,可提高標準重建。旱情解除後,對經批准的臨時截水工程和設施須儘快拆除,恢復江河溝渠及其堤防原貌。

8附則

8.1預案管理與更新

本預案由市防指辦負責管理,並視情況需要及時修訂。各地根據本預案制定相關河道、地區和重點工程的防汛抗旱應急預案。

8.2獎勵與責任

對防汛搶險和抗旱救災工作做出突出貢獻的先進集體和個人,按有關規定進行表彰和獎勵。對防汛抗旱工作中玩忽職守造成損失的,依據有關法律法規,追究當事人的責任,並予以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8.3應急指揮機構及聯繫方式

市防指辦值班室電話:0550—8105707

傳真:0550—8105708

郵箱:

8.4預案解釋部門

本預案由市防指辦會同市政府辦公室負責解釋。

8.5預案生效時間

本預案自印發之日起實施。

  那邦鎮2020年防汛抗旱工作總結

2020年以來,那邦鎮緊緊圍繞“以人為本,確保人民生命安全”這一中心,精心部署,紮實工作,從早、從嚴、從實做好各項防汛準備工作。現將那邦鎮2020年防汛抗旱工作總結報告如下:

一、那邦鎮基本情況

那邦鎮地處盈江縣西部,東與銅壁關鄉相連,北與昔馬鎮毗鄰,西南與緬甸聯邦接壤,國境線長20.5公里,國土面積87.35平方公里,年降雨量2655毫米;全鎮轄3個村委會、9個村民小組;全鎮轄區內有16條河流、8個地質災害隱患點。

二、加強防範,狠抓落實。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那邦鎮認真組織學習上級防汛工作會議、文件精神,及時傳達上級對防汛工作的指示,要求全體幹部職工在防汛工作中克服麻痺思想和僥倖心理,清醒認識到今年防汛形勢,認真落實防汛責任制,牢固樹立防汛工作無小事,真正立足於防大汛、抗大災、搶大險,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積極做好各項工作。

(二)加強領導、完善預案。成立了那邦鎮2020年度防汛抗旱領導小組、那邦鎮汛期防洪檢查督促領導小組、那邦鎮各村防汛搶險突擊隊,編制了《那邦鎮防汛抗旱應急預案》,以保障全鎮人民羣眾安全和生產安全為首要目標,建立統一、快速、協調、高效的應急處置機制。

(三)加強宣傳,提高人民羣眾的防災減災意識。發放宣傳冊900餘份,把防汛法律法規的學習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組織開展轄區內防汛知識培訓2次,廣泛宣傳災害的危害性和各類災害的典型特徵及預防措施,增強人民羣眾的防災減災的主動性。

(四)夯實基礎,加強羣測羣防網絡體系建設。在已建立的羣測羣防網絡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我鎮羣測羣防體系,切實落實基層的防災責任。

(五)嚴肅防汛紀律,加強防汛值班。按照防汛工作規定,汛期堅持24小時值班制。值班人員嚴格遵守各項防汛工作制度,堅守值班崗位,認真履行值班職責,密切監視天氣變化和汛情發展,及時掌握並向上級部門反映重要情況、及時上報雨情雨量,做到上報情況及時、準確。

(六)科學防災,認真開展災害氣象預報預警。我鎮辦公室及時收集氣象預報,通知到各村,做好應急預防措施,確保防災工作順利開展。

(七)常抓不懈,落實山洪災害防災的各項制度。各村認真落實汛期值班、險情巡查、災情及時上報、應急現場調查等山洪災害防災制度措施。

(八)落實經費,建立保障制度。結合實際,山洪災害工作實行實報實銷制度,確保了防治工作的有效開展。對危害大、影響嚴重、急需治理的隱患點,爭取立項,向上級部門爭取資金,徹底治理或搬遷避讓,有效地保護人民羣眾生命財產的安全。

三、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一)廣大幹部羣眾防災意識還不夠強。部分幹部羣眾防災意識淡薄;受災害威脅時,部分羣眾自救意識弱。

(二)缺乏專業人才和專業技術隊伍。對災害誘因、發生規律等知識不深,預報預警能力不強。

(三)災害防治資金不足。由於鎮財政收入不足,缺乏足夠的資金進行防治。

四、下一步工作計劃

(一)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全民防災抗災意識。加大對如何監測、如何防災、救災等知識的宣傳,把宣傳重點放在村組,提高羣眾知曉率,增強羣眾的災害防治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充分發揮羣眾的主觀能動性,把政府強制的被動抗災轉化為羣眾自覺的主動避災。

(二)健全羣測羣防網絡,全民參與防災、抗災。進一步完善鎮、村、組三級羣測羣防體系,充分發動組織各站所部門和羣眾共同參與開展羣眾性的監測和預防。實行羣眾自測自警,加大監測力度,全面實現對災害及時發現、快速預警和有效避讓。

(三)積極探索防禦災害的治本之策。將搬遷避讓工作進行到底。搬遷避災是災害防治工作從“治標”轉向“治本”的重要措舉,已成為當前災害防治工作的一種新趨向。針對我鎮部分地區受災害威脅的農村散户,搞工程治理得不償失,在考慮羣眾意願和經濟承受能力基礎上,鼓勵和動員災害易發區羣眾搬遷,做到主動避災,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從根本上解決山洪災害威脅問題。

山洪災害防治工作是關係到那邦鎮人民羣眾生命財產安全的一項重要工作,是構建和諧穩定平安新那邦的一項重要內容,雖然形勢嚴峻、困難重重,我們仍然有信心在縣委、縣政府及上級各部門的堅強領導下,抓好災害防治各項工作,為羣眾的生命財產提供安全保障。

  泉陽鎮2021年防汛抗旱應急預案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省、市、界首市有關防洪工作會議精神及安排部署,為確保我鎮在遭受災害時,救災應急工作能夠及時、高效、有序地開展,提高應對災害的反應能力,最大限度地減少災害損失,結合我鎮防汛抗旱的實際情況,特制定本預案。

一、防洪工作的指導方針和原則

我鎮防汛抗旱搶險工作堅持“安全第一、常備不懈、以防為主、全力搶險”和堅持“誰主管、誰負責”、“屬地管理”的原則。

二、組織機構與職責

(一)指揮部工作職責

1.負責對全鎮防汛抗旱工作的重大事項進行研究和部署;

2.負責組織協調搶險救災工作;

3.負責指導搶險救災,安置疏散災民,設置避難場所,做好疏散點食宿物品的供應工作;

4.負責發佈災情信息,組織查災、核災,向上級報告災情,接收、調撥救災物品。

(二)成立應急隊伍

鎮政府成立應急救災、安全保衞、醫療救護、後勤保障4個工作組,具體負責防汛抗旱應急工作。

1.應急救災組。負責災區的搶險救災工作。

2.安全保衞組。負責現場警戒、維護秩序、疏導交通、疏散羣眾等工作,確定死亡人員姓名、身份並通知死者和傷員家屬,防止和處理事故現場可能發生的刑事案件。

3.醫療救護組。負責現場搶救和治療工作。

4.後期保障組。負責現場搶險物資供應及其它後勤保障工作。

三、相關單位防洪救災主要工作職責

(一)村委會主要工作職責

1.根據鎮防汛抗旱預案,制定本村的防汛抗旱預案,並報鎮防汛抗旱辦公室備案。在汛期來臨之前,按照鎮防汛抗旱指揮部的要求,對防汛抗旱工作進行全面細緻的安排,確定防汛抗旱第一責任人和防汛抗旱分片包乾人員,並簽訂防汛抗旱安全責書。

2.各村防汛抗旱第一責任人,要對本轄區的防汛抗旱工作負總責。

3.防汛抗旱分片包乾人員要堅決服從第一責任人的命令,並按要求對包乾地區進行認真的洪前、洪期、洪後三個環節的檢查,將檢查情況及時反饋給包乾區第一責任人,並向鎮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上報書面材料,並及時處理,不留後患。

4.對轄區內的河道、溝渠等重點地段進行詳細排查,發現險情及時處理。

5.對阻礙防汛抗旱工作的違章建築物,要依據《防洪法》、《河道管理條例》堅決予以拆除。

(二)其它單位主要工作職責

1.綜治辦:負責維護災區治安秩序,打擊趁災打劫等各類違法犯罪活動,確保重點目標安全,做好交通疏導、交通管制以及救災物資牽引等工作。

2.民政所:負責救災款物的籌集和儲備,制定救災款物分配方案,組織救災捐贈工作,做好救災及捐贈款物的接收、使用、管理工作;開展救災政策的宣傳,提高全社會的防災和減災意識。

3.電力、電信和郵政部門:負責組織指揮災區電力、通訊等設施的搶修工作,保障災區電力供應、通信及郵路的暢通。

4.農綜站:負責組織災民開展生產自救,指導災民搞好搶種補種等災後生產,做好災區種苗供應和動植物病的防治工作。

5.安監辦:負責對災區雨情、水情、洪情的預報和監測。做好水位監測,分析預測未來水流量以及可能出現的險情;組織災區重要水利、供水等設施的搶險修復工作,提出恢復重建方案。

6.衞生院、計生辦:負責災區防病治病和衞生防疫工作。組織開展疾病預防控制、醫療救護和衞生監督工作,報告、發佈疫情信息,負責疾病防治藥品、器械的管理、使用和救災藥品的質量監督。

7.財政所:做好救災經費下撥工作,保證救災款及時到位。

四、防洪分片包乾檢查

包村幹部要及時組織村幹部羣眾,做好救災工作,負責對洪前、洪期、洪後全過程進行檢查和指導,發現問題及時督促處理,並將有關情況及時向鎮防汛抗旱指揮部作出書面彙報。

(一)汛前檢查。各包村幹部負責對各村領導機構的成立、防汛值班制度的落實,轄區內主要河道、溝渠和各學校、衞生院、村委會等重點地段防洪抗洪措施的落實情況進行全面檢查。

(二)汛期檢查。督促檢查和指導各項措施的落實情況,根據當地實際,重點檢查汛前所查出的問題和解決方法。通過檢查,對防汛抗旱預案不落實、值班不到位等問題要限期改正。

(三)洪後檢查。主要檢查災情情況(損失程度),總結防汛抗旱工作的經驗教訓和解決遺留問題。

五、防汛抗旱的義務

任何行政、企事業單位都有參加防汛抗旱救災的義務;鎮內有勞動能力的18週歲至60週歲的男性公民、18週歲至55週歲女性公民(包括外地在本鎮從業暫時居住在本鎮的公民),均有參加防汛抗旱救災的義務。

六、防汛抗旱工作的基本要求及工作紀律

(一)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在防洪期間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嚴格工作紀律,認真做好值班記錄,及時上報下達。指揮部各成員在防洪期間,若有事外出需離開本地時,必須經指揮長批准請假,並安排好自己責任範圍內的防洪工作。值班期間出差時,應向防洪值班室説明去向和聯繫方式。

(二)各村、各單位防洪領導小組,有電話的必須保證電話24小時暢通,制度健全,記錄完整,值班交接手續齊全,發現險情要在第一時間內上報下達,不得延誤搶險工作。

(三)各村防汛抗旱組織要服從命令,聽從指揮,體現服從大局、團結抗洪的精神。

(四)凡是在洪期值班和防汛抗旱救災工作中,玩忽職守、不負責任,失職或瀆職造成人員傷害財產損失的,要嚴肅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造成嚴重後果者,依法追究主要責任人的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七、救災應急的反應和行動

災害發生後,救災應急做出如下反應

(一)鎮指揮部召開救災指揮部成員會議,通報全鎮災情和救災工作情況,分析預測可能出現的更大災害,部署全鎮救災工作。立即將我鎮災情和救災工作情況報告區人民政府和區有關部門,請求區政府給予支持。

(二)鎮指揮部立即組織相關工作組,進駐受災嚴重地區,開展搶險救災工作。

(三)其它各部門根據各自工作職責和任務,做好支援災區工作。

(四)發佈災情。鎮指揮部辦公室彙總災情,報區救災指揮部。

八、災後救濟工作

(一)及時召開生產自救工作會議,迅速組織恢復生產、搶種補種工作,有組織、有計劃地進行勞務輸出。

(二)認真組織查災核災工作,重點核查因災造成房屋倒塌特別是全倒户、農作物絕收等特重災民的損失。

(三)根據核實後的災情,制定災民救濟方案,分步實施。

  瑞昌市防汛工作彙報

我市始終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恪守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我們立足於防大汛、抗大洪、搶大險、救大災的各項準備,牢牢把握“一箇中心、三個重點、五個確保“的防汛總目標,在防汛責任上更加壓緊壓實,全力以赴做好防汛關鍵期各項工作,未雨綢繆,爭取主動,從早、從嚴、從實做好各項防汛工作,在思想上更加警醒警惕,在行動上落實防汛各項措施,着力做好各類水工程安全度汛,確保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現將我市防汛工作開展情況彙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一)指揮機構設置情況

市防汛抗旱指揮部成立以行政首長市長為指揮長,分管應急副市長任常務副指揮長,分管大農業市委常委、市人武部部長、分管建口副市長、分管水利副市長和市應急管理局、市水利局、市氣象局主要負責同志任副指揮長,28個單位為成員的防汛抗旱指揮部;建立了統一指揮、分級負責、條塊結合、以塊為主的防汛指揮體系。

(二)防汛工程基本情況

我市共有各類水庫94座,其中,中型水庫4座、小(一)型水庫8座、小(二)型水庫82座;各類山塘2302座(水利普查後數字),其中“頭頂一盆水”山塘49座;萬畝以上圩堤2座,即長江堤和賽湖堤,長江堤全長10.55公里(其中瑞昌市境內的樑公堤5.6公里,九江縣境內的赤心堤4.95公里),賽湖堤全長23.2公里。依江傍湖的地理位置決定我市防汛工作特點是:重點在長江堤,險點在賽湖堤,難點在各類水庫和山塘。

(三)防汛物質儲備情況

我市防汛倉庫累計儲備編織袋64.2萬條,草袋4萬條,麻袋2萬條,三色布11.1875萬平方米,土工布0.662萬平方米,衝鋒舟5艘,橡皮船33只,救生圈10個,救生衣600件,樁木330立方米,照明設備8台,救援麻繩3000米、鐵鍬100把、鎬100把、防汛前哨指揮帳篷4個、便攜光伏發電機8台,油據30把、多功能防汛救援包30個,拋繩搶2套,應急發電機5台,物資總價值達495.7725萬元。長江樑公堤、赤心堤;賽湖堤及各類水庫預備了搶險砂石料和塊石2.6萬方,另外還準備了一定數量的樁木、鋼筋籠、排澇水泵等相關防汛應急搶險物資。各水庫、堤防的現場均按照省防總下發的“水庫堤防應急搶險備料基本要求”進行了應急備料。

二、近期主要工作開展情況

(一)雨、水情趨勢

雨水情:根據氣象部門預測:今天到13日我市以多雲天氣為主,局地午後到夜間有陣雨或雷陣雨;14日~16日我市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個別點大暴雨;17日多雲,午後到傍晚有陣雨或雷雨;18~20日晴天多雲,局部午後到傍晚有陣雨或雷陣雨。

(二)及時啟動應急響應

我市受持續強降雨和長江上游來水及鄱陽湖區湖水頂託影響,長江碼頭站和賽湖站水位先後均超出警戒水位。按照《瑞昌市防汛抗旱應急預案》規定,並請示市防指領導同意,已於7月5日16 時啟動防汛IV級應急響應開展防汛工作;7月10日12時,長江碼頭站水位22.82米(超警戒1.82米),賽湖站水位20.70米(超警戒1.70米),且仍呈繼續上漲趨勢,按照預案規定市防指及時將防汛Ⅱ級應急響應提升至I級。全力做好防汛各項防禦工作,確保全市人民羣眾生命財產安全,確保全市安全度汛。

(三)壓實防汛工作措施

為全力以赴做好流域性超警戒洪水防範和持續強降雨防範工作,進一步強化值班值守,強化山塘水庫、堤防和山洪、地質災害、城市內澇巡查排險,確保“不死一人、不垮一壩、不潰一堤”,確保人民羣眾生命財產安全,最大限度減少災害損失。全力以赴做好防洪搶險應急準備各項工作:

1.強化防汛責任落實。各地嚴格落實了以行政首長負責制的防汛責任制,持續保持高度警覺,始終繃緊防汛安全弦,堅決克服僥倖心理、鬆懈思想、厭戰情緒,充分做好打大戰、打硬戰、打持久戰的準備。長江(樑公堤、赤心堤)、賽湖堤先後發生超警戒水位,圩堤各管轄堤段責任單位按照《瑞昌市防汛抗旱應急預案》第一時間領導到崗到位,及時組織人員上堤,全面落實責任堤段的巡查防守,開展值班值守、巡堤查險等工作,確保責任落實到位,落實到人。

2.加強防指調度能力。按照應急預案規定,7月10日14時市防指已啟動Ⅰ應急響應,市防指領導坐陣指揮部調度,每天會商一次,根據氣象和水文等部門的預測預報情況,組織市發改委、財政局、住建局、交通局、水利、農業農村局、應急局、氣象局、水文中心等相關成員單位會商,及時分析、及時研判,制定針對性措施,下達針對性指令;為確保工作順利開展,市防辦臨時設在市水利局,鑑於目前防辦人員少,在防辦現有2名工作人員的基礎上分別再從應急、水利部門臨時各抽調兩名同志充實防辦人員力量,嚴格執行24小時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確保信息暢通、及時、有效。

3.加強防汛督查力度。連日來市領導先後深入各掛點責任鄉鎮和重點堤防、山塘水庫以及山洪地質災害點,對防汛值班、物資儲備、責任落實以及各項防洪搶險措施等落實情況實地督導。市防指於7月8日緊急派出6個督查組分別赴各地及相關水工程管理單位進行防汛督導檢查。重點對“頭頂一盆水”山塘、水庫(水電站)以及以及重點堤防的履職盡責、度汛措施、防汛物資、防汛隊伍、值班值守、隱患台賬以及其它影響安全度汛等相關工作進行督導檢查,做到責任到位、巡查到位、措施到位,切實做到全方面、不留死角,隱患問題及時發現,及時解決,確保各類水工程安全度汛。

4.強化巡堤查險責任。要求人員數,嚴格按照九江市防汛抗旱指揮部《關於做好圩堤巡查搶險工作的緊急通知》文件要求落實巡堤查險人數和開展巡查。長江(樑公堤、赤心堤)各責任堤段由碼頭鎮、白楊鎮、武蛟鄉負責組織人員上堤開展巡堤防守工作;賽湖堤各責任段由賽湖、桂林負責組織人員上堤開展巡堤防守工作;城防堤二道堤責任段由湓城街道負責組織人員上堤開展巡堤防守工作;提升為Ⅰ級應急響,各堤段責任單位嚴格按照保護耕地面積5萬畝以上堤防及長江干堤每公里每班不少於9人,不間斷巡查;採用拉網式方法,成排前進,確保了巡查做到“眼、手、耳、腳、工具等五到”,尤其重點加強了堤頂、堤坡、堤腳以及險工險段、歷史出險點、穿堤建築物等巡堤查險工作,避免巡堤盲區,真正做到了全面排查,不留死角。市防指及時組織水利部門技術人員,前往各水工程點對巡查防守搶險等工作加強指導和幫助,切實提高了巡堤查險成效。

5.成立防汛專項工作組。基於當前嚴峻防汛形勢,市防指決定成立指揮協調、宣傳報道等8個專項工作組,在市防指集中辦公,合力應對防汛應急等各項工作。

6.成立防汛前線指揮部。根據《瑞昌市防汛抗旱應急預案》,經瑞昌市防汛抗旱指揮部研究決定,成立以下六個防汛前線指揮部,城防堤防汛前線指揮部、賽湖堤防汛前線指揮部、樑公堤防汛前線指揮部、赤心堤防汛前線指揮部、下巢湖防汛前線指揮部、碼頭工業城防汛前線指揮部。

三、下步工作開展

我們要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當前防汛救災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全力做好洪澇地質災害防禦和應急搶險救援,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切實把確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實到實處。堅決克服厭戰情緒,始終保持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對人民羣眾極端負責的態度,紮實做好防汛各項工作,把小汛作為大汛來對待,無汛當作有汛來防範,時刻繃緊防汛之弦;嚴格落實各級防汛工作責任制,狠抓各項工作落細落實,抓好隱患排查、健全研判會商機制、做好應急預案、加強值班值守、強化物資保障、壓實防汛責任,確保我市安全度汛。

三汊港鎮防汛抗洪及災後重建工作彙報

三汊港鎮轄區內有2座千畝圩堤——東風圩堤、左橋圩堤,1座小(一)型水庫,7座小(二)型水庫。當鄱陽湖水位達到警戒線19米,我鎮即將工作重心轉移到防汛當中,抓好防汛巡查排險除險等工作,由於今年洪水來勢兇猛,根據省市縣防指文件相關要求,我鎮兩座圩堤全面泄洪。進洪受災後,鎮黨委、政府始終秉承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則,積極開展受災羣眾轉移安置、防疫消殺、災後自救、“六穩六保”和脱貧攻堅工作,確保了羣眾生命財產安全,極盡全力降低災害的損失。現將有關情況彙報如下:

一、對標對錶,從嚴從緊抓好抗洪搶險工作

(一)工作落實情況

自防汛工作開展以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縣防指等各部門的悉心指導下,鎮黨委、政府始終將責任扛在肩上,帶領全體黨員幹部與洪魔鬥爭。鎮黨委書記擔任東風圩堤的副指揮長,鎮長任左橋圩堤的指揮長,其他班子成員及一般幹部按照安排在圩堤上值守、巡查、搶險。

按照要求行洪後,鎮黨委政府始終以人民為中心,積極開展救災和災後重建等工作,明確分工,確定職責,圍繞防汛值班值守、核災救災、災民轉移安置、災後恢復生產自救、災後重建、救災物資的申報發放、貧困家庭和人口的救助、災後環境整治及防疫等8個方面,有序開展工作。

(二)物資儲備情況

4月份進入汛期後,我鎮就開始為防汛做好準備工作,圩堤、水庫清雜到位,砂石、編織袋、三色布等防汛物資提前提前採購到位,同時投入資金35萬餘元在兩個圩堤上搭建了11個值守點,架設通電線路6公里,為防汛工作做好充足的前期準備工作。

(三)巡查排險情況

全鎮防汛工作開展以來,我鎮和縣鄉兩級責任單位的防汛幹部日夜堅守東風、左橋兩個圩堤,嚴格按要求進行巡查排險,鎮紀委牽頭的督查組每日對值守情況進行督查。至7月11日行洪時,共發現出險點19處,處理險情80餘次,確保了兩座圩堤的安全。

在做好圩堤防汛工作的同時,鎮黨委政府也密切關注山塘水庫汛情,每座山塘水庫都有專人巡查,水位高時及時開閘放水,如發現險情第一時間上報,並按預案進行處置,確保了水庫安全。

二、精準規範,從實從細做好減災救災工作

(一)轉移安置情況

我鎮共轉移羣眾484户1772人,其中11户34人集中安置在長紅、亮星村小兩個集中安置點,每個安置點都按“八有”要求配備,保障了安置羣眾的基本生活條件。村幹部每日到安置點了解羣眾需求,並做好思想工作,確保無人私自返回原住所居住。

(二)核災報災情況

災情發生後,鎮安排專人對全鎮災情進行彙總,要求各村據實上報,不得漏報、虛報。7月11日水位超歷史最高水位,我鎮13個行政村有11個受災,梅堂村委會四房查村、港頭老街村等部分自然村全村被淹。共有1194户5296人受災,其中貧困户135户402人;緊急轉移484户1772人,其中集中安置11户34人;農作物受災面積21737.31畝,水產養殖受災面積5873畝,良田損毀2443畝,其中貧困户產業受災種植業864畝,絕收813畝,水產養殖受災740畝;受災房屋698户,其中貧困户51户,倒塌房屋6間;道路損毀17055米,橋樑損毀3座,水利設施損毀16處,直接經濟損失8700餘萬元,其中農業損失2110萬元,基礎設施損失5186萬元,羣眾家庭財產損失1422萬元。

(三)救災款物管理

災情發生後,鎮村幹部通過微信等方式向在外能人志士介紹受災情況後,許多鄉賢通過個人、企業或者商會的形式為我鎮捐資捐物,為家鄉救災工作奉獻一己之力。

共收到社會捐資12.8萬,各部門下撥及社會捐物約15.5萬元,已按程序全部發放到位,鎮村兩級全部建立台賬。救災資金123.5萬元正在按照“户報、村評、鄉審、縣定”步驟進行分配,各村按照省市縣文件要求正在制定分配方案。

(四)防疫消殺情況

在抓好防汛工作的同時注重抓好防疫工作,鎮黨委政府安排鎮分管衞生防疫的領導牽頭在鎮衞生院召開專題會議,對各村村醫進行防疫消殺工作專題培訓。村委會和村級衞生機構每天對退出洪水的區域進行消殺,對集中安置點的羣眾進行體温測量,對居住點定期進行消毒,杜絕疫情發生。

(五)服務保障情況

因圩堤進洪,我鎮集鎮老街、都中公路道路受淹進行管制,為方便周邊十餘萬羣眾的出行,鎮黨委政府同縣公路部門一起安排船隻免費運送過往羣眾,累計運送羣眾4000餘人次,對道路被淹村莊臨時安排船隻開闢簡易山道,確保羣眾出行安全,督促供電、供水部門搶修設施,保障用電用水安全,加強防溺水宣傳教育及智障人員管控,杜絕溺水事件發生。

(六)災後重建情況

按照“一堤一策”的要求,對我鎮兩座圩堤分別編制了《圩堤退水期管理和圩堤內生產自救方案》,對圩堤巡查、安全管理、險情處置、內湖排澇、水環境保護、生產自救等工作設計了預案,確保退水期圩堤安全。

我鎮油茶、小龍蝦等產業和早稻、水產養殖在此次洪災中不同程度受損,鎮扶貧站、農技站已對受災情況逐一進行了核實,積極與保險公司對接,申請農業保險理賠,全鎮早稻大户投保面積675畝,賠付27萬元,散户投保面積6740畝,保險公司正在查勘,蝦稻共作30011畝,已落實賠付360元/畝,賠付資金108.4萬元。對退出水面的農田正組織開展自救,搶收早稻面積1520畝,發放糧種2.2萬斤,堅持水退到哪裏,種到哪裏,已搶種晚稻面積1950畝。並加強技術指導,力爭將損失降到最小。

對洪水退出的區域,鎮黨委政府及時安排各村委會聯合中峯公司對垃圾進行清運,杜絕垃圾成堆現象。對損壞的道路、橋樑和水利設施能搶修的及時組織力量進行搶修,目前已搶修水毀公路1.7公里,同時申報水毀交通項目資金1564萬元。鎮執法隊負責協助集鎮被淹商户及時清運垃圾,恢復環境,確保集鎮經濟運轉。目前我鎮集鎮受災商户已全部恢復營業。

三、科學調度,從優從速統籌落實各項工作

(一)脱貧攻堅工作

一是做牢四道保障。對全鎮730名建檔立卡貧困學生落實教育幫扶政策;村衞生室、家庭醫生簽約履約服務全覆蓋;加大農村建檔立卡貧困户等四類對象危房改造力度,徹底消除住房安全問題;通過安裝自來水或簽訂供水協議,實現了農村居民飲水安全全覆蓋。

二是做實兩業扶貧。在產業扶貧上形成了百畝油茶行政村全覆蓋基礎上今年計劃申報100萬元項目資金對油茶基地抗旱設施項目進行改造。在就業扶貧上,目前已有1192人名貧困人口實現就業(縣外723名,縣內469名其中339名貧困勞動力在就業扶貧專崗實現本地就業)。

三是做好普查準備。1、成立普查領導小組專門負責該項工作;2、加大增收途徑。通過築牢保障、增加光伏專崗等方法7月份全鎮貧困户收入測算全部超過6000元;3、細化扶貧政策。因户施策、因地制宜,全面細化十三五期間所有貧困户的幫扶政策。目前正在按照普查工作要求,《行政村普查表》、《貧困户摸底表》和《入户宣傳卡》已全面完成初稿,正在進行數據核查。

(二)人民武裝工作

一是選優擇強,提升入伍青年質量。通過營造氛圍、入户摸排、宣傳發動等方式引導優秀在校大學生、大學畢業生參軍入伍。

二是走訪慰問,營造擁軍優屬氛圍。臨近建軍節,我鎮對現役官兵家屬及退役軍人家庭進行了走訪慰問,並召開座談會,感謝其為國奉獻。同時,引導羣眾觀看官兵抗洪搶險視頻,激發羣眾愛國熱情。

(三)環境整治工作

在做好洪水退出區域垃圾清理工作的同時,全面開展鐵皮棚整治,整治率達到85%,持續開展閒置宅基地整治、畜禽圈養整治,落實長效管護措施,同時開展移風易俗工作,使我鎮環境整治工作更上一個台階。

(四)廁所革命工作

按照縣統一安排,在摸準底數的情況,嚴格按照標準,明確時間節點,倒排工期,在全鎮掀起農村廁所革命改造的新高潮。

  壽縣防汛工作情況彙報

縣水利局

(2020年7月)

一、雨情

昨夜20時至今日07時,我縣普降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具體雨量:隱賢104.2毫米,陶店97.3毫米,大順96.2毫米,眾興95.9毫米,安豐88毫米,保義86.1毫米,正陽關83.5毫米,茶庵82.4毫米,迎河81.4毫米,張李76.4毫米,瓦埠76毫米,炎劉73.2毫米,雙廟72.2毫米,板橋71.7毫米,小甸70.1毫米,窯口67.7毫米,安豐塘67.1毫米,雙橋57毫米,澗溝55毫米,壽春49.4毫米,劉崗48.7毫米,八公山47.3毫米(堰口、三覺、豐莊雨量站被淹)。

受雨帶北抬影響,預計18日夜到19日白天暴雨,局部大暴雨,降水量60到120毫米,局地150毫米以上,主要降水時段18日後半夜到19日上午,最大小時雨量40到60毫米;19日夜轉多雲天氣;21日雷陣雨轉中雨;7月22日到25日以雷陣雨天氣為主。

二、水情汛情災情

19日7時,四大水庫經橫排頭向淠河泄洪量3950m3/s,淠史杭灌區向我縣淠東、瓦西、瓦東干渠及木北分乾渠泄洪量 395m3/s。另外,17日晚22時48分,淮幹王家壩水位超警戒水位,淮河形成2020年第一號洪水。

我縣各重要堤段水位相較18日均有所上漲, 19日7時,張馬淠堤(幸福涵站)設防水位22.00米,警戒水位24.00米 m3/s,當日水位26.38米,超警戒2.38米;

正南淮堤(正陽關站)設防水位20.80米,警戒水位23.00米,當日水位24.22米,超警戒水位1.22米;

肖嚴湖(正陽涵)設防水位22.00米,當日水位23.58米,超設防3.58米;

瓦埠湖(九里聯圩)(東淝閘站)設防水位20.50米,當日水位22.12米,超設防1.62米;東門已經封堵;

壽西淮堤(魯台子站)設防水位20.50米,警戒水位23.00米,當日水位23.58米,超警戒0.58米;

花果水庫汛限水位45.60米,當日水位46.03米,庫容1048.1萬方;

大井水庫汛限水位41.50米,當日水位40.53米,庫容3172.2萬方;

安豐塘水庫汛限水位29.40米,當日水位29.24米,庫容7516萬方。

截至17日16時,25鄉鎮上報受澇面積61.004萬畝,其中受澇面積最大的茶庵鎮為5.834萬畝。受災面積9450公頃。

三、存在突出問題

一是三覺鎮內澇嚴重,由於淠史杭總局安排從紅旗溝、新民壩、青龍堰泄洪及地表徑流影響,沿湖村民組道路淹沒,已轉移人口100餘人,1000人左右被困;二是淠東干渠壓力較大,由於淠史杭總局安排從淠東干渠泄洪,加之已超保證水位;三是肖沿湖形勢嚴峻,水位低於淮河水位,且超過保證水位,已形成關門淹。

四、下步建議

根據7月18日中午縣防汛指揮部會議會商意見,全面啟動防汛III級應急響應,縣防汛指揮部進入戰時狀態,8個防汛指揮所成員已於18日下午四點前全部到位,其一線民工全部上堤。建議下一步:

一要進一步堅持問題導向。針對三覺鎮問題,昨天也到位四艘衝鋒舟和皮筏艇,今天又增加六艘。針對淠東干渠問題,計劃按照防汛預案,根據需要,及時準備從老廟集泄水閘泄洪。針對肖沿湖問題,昨天夜裏緊急會商,正在按照預案,計劃棄守劉帝圩堤,搬遷豐莊鎮1179人。

二要進一步強化巡查防守。要高度關注淮淠河、三大幹渠、七大分乾渠、三大中型水庫和內河生產圩堤防守,特別是對其穿堤建築、重點險工險段和新建工程等,要嚴密細緻做好防範,尤其像張馬淠堤尤台拐段、壽西淮堤朱廠段等,低標準圩口肖嚴湖、樑家湖,城區、集鎮、低窪地和建築工地,以及中心溝、南小河、金小堰等相關泄洪渠道等,要認真記錄當日水情、工情、巡邏搶險等情況,並報告同級防汛抗旱指揮部,重要情況要及時逐級報告。同時,巡邏人員要承擔堤頂堤坡平整、堤身及護堤地內障礙物清除、堤身雨淋溝和陷洞修補等工作,要確保風險隱患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

三要進一步強化工程調度。要強化水利工程綜合調度,與上游泄洪單位積極彙報溝通,通過閘、站調度,全力外排內水,特別是新老城區、集鎮、窪地、在建工地等易積水地區,要統籌自排、固定泵站或架設臨時排澇機械設備,全力搶排澇水。

四要進一步密切關注雨情水情。要不斷完善防汛研判會商制度,縣防指要及時召集縣應急、縣水利、縣住建、縣氣象、農業等單位對雨情、水情、汛情、險情、災情等各種情況,及時進行研判會商,早研判,早發佈,早採取措施,要嚴密細緻做好防範。

五要進一步強化技術支撐。技術人員要密切關注強降雨和水位情況,提前熟悉重點區域防洪工程概況和重點堤防險工險段及有安全隱患的堤防堤段,做好險情搶險技術支撐準備工作,要特別關注汛前檢查發現和整改的隱患及近期排查的防洪風險隱患,提前分析潛在的風險,提前謀劃隱患或險情處置方案,確保人民羣眾生命財產安全。

六要進一步壓緊壓實責任。堅持做到24小時領導帶班和值班制度,確保通訊暢通,保障文件訊息及時上傳下達;突發事件要按規定程序第一時間報告,並及時迴應社會關切,做好輿情引導。縣防汛指揮部要建立領導帶班制度,辦公室人員要到崗到位,各防汛指揮所各司其責,確保在崗在位。要對防汛物資儲備再排查再落實,確保備足搶險物資。要對一、二、三線民工進一步核實,做好隨時上堤的充分準備。同時,建議立即成立由縣紀委監委牽頭的防汛工作督查組,加大督查力度,確保防汛各項措施落實到位。

舒城縣闕店鄉2020年防汛搶險救災工作情況報告

縣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

根據舒防指明電〔2020〕14號文件要求,我鄉召開了災後恢復重建工作會議,一是提高防汛工作認識,把防汛工作作為當前一項重要工作來抓;二是按照防汛責任制劃分防汛地段,加強巡查工作;三是對險工險段列出清單,限期治理,消除安全隱患;四是受災羣眾都較好按置。現將我鄉防汛搶險救災各項工作開展情況彙報如下:

1.關於繼續加強堤防巡查排險情況。

目前鄉內所有河流均已退水,對於損毀的堤防、護岸,除設置警示標牌外,對於現階段具備修復條件的,立即安排人員進行修復,並加強人員巡查排險。

2.關於全力保障好受災羣眾基本生活情況。

本次降雨,我鄉受災羣眾均已轉移。完成隱患排除後已妥善安排返家。

3.關於精心組織好村莊農田排水和退水返家情況。

因鄉內所有河流均已退水,在鄉村幹部的統籌安排下,全鄉轉移村民已全部安排返家。

4.關於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防汛救災工作情況。

堅持防疫防汛兩手抓、兩不誤。在防汛中不忘防疫,堅持每天對重點部位進行例行性消毒,確保災後無疫,進一步壓實統籌防疫防汛工作責任,切實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的要求落到實處。

5.關於儘早恢復受災地區供水供電情況。

強降雨後鄉供電、水廠等單位立即組織人員對受損的供電、供水設施進搶修,目前全鄉已恢復正常供水供電。

6.關於繼續強化重點部位防護情況。

今天下午雨勢較大,昨天下午已召開防汛會議,加強對境內河、塘、堰、壩、渠及水庫的監測,撤離地質災害點羣眾,同時安排人員加強值班值守,做到發現險情及時報告。

7.關於組織指導服務受淹工商企業復工復產情況。

全鄉企業已全部復工復產。

8.因災住房損毀及安全鑑定情況。

全鄉因水災受損房屋共四户五間,目前均已報中國人壽保險公司待查勘理賠,其中一户已獲理賠2600元。

9.道路交通及設施損毀、修復情況。

全鄉因水災護坡沖毀23處共440米,沖毀水泵5台,預計總損失240.1703萬元;水毀道路1120立方,預計損失36.82萬元;崩塌土方約40立方。

  數據資源管理局防汛抗旱應急預案

各科室、局屬各事業單位:

為切實做好數據資源管理局對水、旱災害的防範,及時有效處理因暴雨造成內澇和高温造成的旱災,切實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結合“市民之家”實際,特制定本預案。

一、加強組織領導

成立以數據局主要領導楊德明為組長,程金蘭、周華山為副組長,市民之家管理中心、辦公室、熱線辦、物業及食堂負責人為成員的防汛抗旱應急預案領導小組,負責應急預案啟動後的指揮調度、工作安排、決策處置等工作。

二、落實工作責任

1.工作人員務必隨時保持通訊暢通,能夠聞訊即動;

2.工作人員要服從領導,聽從指揮,快速反應,臨陣不亂,快速、高效、穩妥地做好防汛抗旱安全管理工作和預案處置工作;

3.值班要嚴格執行報告制度,切實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決策、早處置。值班發現問題要第一時間向組長彙報,出現較大問題或不宜解決的問題組長要立即向防汛抗旱指揮部彙報。

4.市民之家管理中心要儲備好防汛抗旱物資,以備不時之需。

三、保障重點場所

1.防止市民之家樓頂排水溝不暢、泵房、機房進水;

2.防止樓層各辦公室窗户進水;

3.防止樓層下水道不暢;

4.防止電瓶車停車棚進水漏電;

5.防止大樓負一層食堂設備進水漏電、排水溝不暢等。

四、加強巡查處置

1.定期檢查清理排水溝雜物,確保下水管道通暢,確保機房泵房設施設備運轉正常;電瓶車充電棚定人定時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

2.及時發佈天氣預警信息,惡劣天氣要通過大樓廣播站及時提醒通知;

3.堅持汛旱期領導帶班,24小時值班制度。

  太和縣地方海事(港航管理)處2020年防汛抗旱工作總結

2020年,海事處防汛抗旱救災工作在縣委縣政府以及市海事中心、縣交通運輸局的正確領導下,在相關部門的積極配合和大力支持下,通過艱苦不懈的努力,較好地完成了今年防汛抗旱工作的各項任務。回顧幾個月來的工作,我們着重做了以下幾個方面。

一、高度重視,周密部署

我處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防汛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按照省市縣領導的部署要求,及時傳達上級關於防汛工作的指示要求,做好防大汛準備,強化責任落實,制定工作方案,成立防汛抗旱工作領導小組,按照上級相關文件要求及時修訂相應的防汛應急預案。

二、加強防汛宣傳,組織應急演練

6月16日在文廟廣場開展安全生產諮詢日宣傳活動。以“5·12”防災減災日為契機,組織全體黨員參與防災減災日宣傳與水上救助演練活動,普及防災減災知識和水上遇險救助知識,進一步增強人民羣眾規避風險能力,保障人民羣眾出行安全。6月19日參加太和縣防汛搶險綜合應急演練,我處及時發佈航行通告,對演練水域實行臨時交通管制,提前到達預定水域利用VHF、擴音設備,維持現場航行、停泊船隻秩序,提醒過往船舶注意瞭望,避開演練水域。在演練活動中海事處與救援隊的志願者駕駛衝鋒舟、巡邏艇。相互協助完成了險情發生時的水上巡邏任務,成功把落水人員救助上岸,轉移被困在孤島中的羣眾。

三、加強巡航巡查,保障航道暢通

為充分做好防汛工作,堅決把人民羣眾生命財產安全放在第一位,主要領導下沉一線督查巡查,到渡口、涉水工程、水運企業等檢查防汛措施落實情況。精準落實各項防範措施,確保防汛有力有序有效。我處及時發佈預警信息,加強航道巡查,逐船檢查在港船舶錨泊情況,嚴防船舶走錨,消除安全隱患,減輕防洪風險。嚴格執行惡劣氣象條件下船舶禁限航規定,統計轄區依靠船舶74艘,要求加強船舶配員和船員值班值守檢查,督促航運企業落實安全主體責任,保障船舶汛期安全。

四、狠抓汛期安全,強化防範措施

牢固樹立打硬仗打持久仗思想,嚴格落實防汛抗洪責任,開展險情處置、搜救營救等應對工作,加強渡口渡船安全監管,加強通航水域的現場巡查。全面排查海巡艇安全,保障執法人員安全和船艇適航,應急隊伍和車船始終處於待命狀態,及時處置突發事件。開展港口和船舶安全隱患專項排查,加強船舶錨泊管理,打擊無序停靠船舶,禁止船舶貼岸航行和在近岸水域拋錨。督促水上加油站制定各類防汛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做好防污染措施。進一步落實渡口渡船安全監管,督促鄉管員履行職責,強化渡口現場管理,確保渡口停航停渡。

嚴格落實航行通告要求,7月22日18點起阜陽轄區所有通航水域實施禁航措施,對違反禁令擅自航行船舶依法查處。7月30日16:00起調整船舶禁(限)航管制範圍進行,實行單邊限航措施,太和通航水域的船舶可以上行,採取安全航速航行。8月19日10時起解除船舶禁航措施,水上交通運輸工作基本恢復。

五、加強值班值守,落實應急處置

全面落實巡查防控措施和應急處置準備,強化值班值守和信息報送,保持通信暢通,確保及時妥善處置。自6月28日起啟動防汛值班,堅持領導帶班和24小時值班制度。實行零報告、日報告制度,專人負責每天上報《全市交通運輸防汛救災情況統計表》、《交通運輸行業因災損失情況統計表》。密切關注雨情、水情和天氣變化,督促船員、渡工落實值班制度,牢固繫泊船舶。嚴格落實市航行通告要求,加強對停泊區船舶的檢查,查驗證書證件,檢查防污染措施,宣傳防汛要求,安撫船員情緒,保障通航安全。8月4日,在耿樓船閘組織開展“送清涼”活動,走上船頭給高温期間的待閘船舶送去純淨水、白糖等防暑降温用品,幫助聯繫補水、購物,積極做好宣傳和解釋工作,切實解決船員實際困難。

  鐵佛塘鎮防汛抗旱工作情況的自查報告

2021年04月12日

根據南防指發〔2021〕2號文件要求,我鎮迅速召開黨委會議,調整充實防汛抗旱指揮機構,落實防汛抗旱責任,成立防汛抗旱安全檢查小組,對轄區內的河道、水溝、集鎮防洪抗旱工程、設施、設備進行了全面檢查,現將檢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鐵佛塘鎮地南部縣境南部,距離城區25公里,轄區面積53.25平方公里。全鎮轄10個行政村,76個村民小組,居住着28953人。,耕地面積20850畝,灌溉面積11020餘畝,其中1.1餘畝靠松林水庫灌溉,另外8千餘畝靠西河、西紫河灌溉。

自4月以來,我鎮遭受短期乾旱。小春農作物受旱已達3750畝,經濟作物:花椒輕旱800畝,柑橘 4460畝,全鎮因乾旱導致直接經濟損失約20.6萬元。

二、防汛指揮體系和責任體系建設情況

針對我鎮進入汛期情況,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成立了防汛抗旱指揮部,由政府鎮長李成強任指揮長,分管安全副鎮長張斌、分管大農業副鎮長趙培任副指揮長,成員由相關站所負責人及各村支書組成,下設領導組辦公室在鎮黨政辦。鎮防汛指揮部負責指導開展全鎮各項抗大旱保防汛的各項工作。具體措施如下:

三、自查自糾工作總結

1、水庫水電站檢查情況:3月22日對松林水庫、鐵佛塘電站進行拉網式排查發現安全標識模糊、堤壩長有小灌木。當時安排轄區村書記組織去雜、俺安辦及水務工作人員換新標識.

2、山洪災害危險區檢查情況:3月25日匯同 鎮國土農業、安全相關人員轄區地質災害點全面排查對杏兒村鐵佛塘村等存在潛在隱患的跟國土、安全分別記錄在案,向相關單位立項申請整改到位。

3、江河堤防檢查情況:3月27日匯同鎮河長辦、農業對西河、西紫河流域我鎮境內進行防汛度汛檢查,發現後地村河道渡口及黃桷店村漫水橋等安全標識不全及不清晰,當日與村書記及安辦主任交辦,要求在3月29日整改到位。

四、度汛措施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

全面落實行政首長負責制,及時調整鎮防汛抗旱指揮部領導小組人員,負責組織領導、督促檢查和指揮協調全鄉汛期防汛工作。同時,調整充實了鎮防汛搶險隊伍和人員,落實了搶險物資儲備,確保了防汛抗旱工作所需的人力、物力、財力。

(二)以防為主,做好防汛預案

為使汛期全鄉水利工程安全運行,減少洪澇災害損失鎮防汛抗旱指揮部制定了《鄉防汛抗旱預案》,確保大洪來臨能實現有效調度,人、財、物齊全,最大限度降低人民羣眾的損失,保證羣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三)做好值班安排,及時溝通信息

為保證防洪信息及時傳遞,落實了汛期24小時值班制度,每一輪值班均有值班領導帶班,要求值班人員堅守崗位,不擅自離崗。做到密切監視水情、雨情、災情及天氣形勢,一旦發生災情,第一時間上報。災情發生時,立即疏散安置災民。

五、存在的困難和當前急需解決的問題

我鎮水流域較長、農渠跨域較長等實際情況,防汛度汛及抗旱形勢十分嚴峻,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主要有:

一是石橋鋪農渠隧道損毀嚴重,每天都有垮石落下,必須進行隧道土方清理,現因需資金不足失修,石橋鋪村靠天吃飯,人畜飲水的困難大。

二是我鎮面積較廣,困難多,開展防汛抗旱工作缺乏必要的工作經費。

三是農田水利基礎設施薄弱,少部分村農業基本處於靠天吃飯。

四是部分羣眾防汛抗旱自救觀念淡薄,總是等靠要,缺乏主動性。

  萬源市魏家鎮人民政府關於2021年防汛抗旱的工作預案

各村(居)委會、鎮級各部門:

為加快我鎮跨越式發展的步伐,做好今年的防汛工作,努力實現主要河流、水庫、交通幹線、房屋、電力設施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度汛的目標,確保全鎮社會經濟穩步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及國家防總辦公室制定的《防洪預案編制要點(試行)》的有關規定,本着“安全第一,常備不懈,以防為主,全力搶險”的方針,按照“分級負責,歸口管理,協同作戰”的原則,結合我鎮實際,特制定本預案。

一、編制目標、原則

為把各類可能發生的洪災損失減輕到最小限度,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根據我鎮地理位置、現有防洪工程等實際情況,做到有計劃,有準備地防禦洪水,並在抗洪搶險中分解抗洪救災中各項工作任務,明確承擔各項任務的單位及其責任,把黨和政府對人民羣眾的關懷及時地落實到實處。防汛工作,實行行政首長制,以防為主抗洪。各單位、部門在防汛抗洪工作中必須服從鎮防汛指揮,防搶結合,全面佈置,做到統一指揮,統一調度,服從大局,團結部的統一指揮。

二、全鎮概況

萬源市魏家鎮位於萬源市西南方向,渠江水系喜神河干流上游的支流上,處於大巴山弧形構造體系,西部北西向疏緩構造,草壩向斜的南、西翼,巖層走向118°-298°,節理裂隙比較發育。全鎮的集雨面積達55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徑流深750.7㎜,多年平均氣温14.7℃,風向呈西南向,風力最大6級,水土流失嚴重。

三、全鎮防洪預案

(一)、汛情通告發布過程

洪水公告發布以氣象、水文部門提供的實時信息為依據。進入汛期,鎮所有防汛任務的單位必須實行24小時值班制。當汛情出現時,鎮防汛指揮部正、負指揮長蒞臨防洪現場,防洪指揮部發布第一號汛情通告。各單位、部門主管、分管領導緊急佈置各自的搶險準備和物質轉移工作,部門自救搶險隊伍整裝待命。

(二)、不同洪水時各成員、單位工作責任確定

全鎮防洪搶險指揮工作由鎮防汛指揮部負責,當汛情出現時,鎮防汛指揮部進入戒備狀態,及時與氣象、水文部門取得聯繫,以最快速度獲取汛情資料,並將汛情通告各有關部門,協調做好各部門的搶險組織工作,及時收集上報洪災損失。

1.搶險力量

按照自救為主,外援相助的搶險原則,各單位、部門、村、社把各自的實際情況制定出相應的搶救方案,搶險力量不足時,可報請鎮防汛指揮部支援。防汛搶險是每個單位和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鎮防汛指揮部專業搶險隊伍由鎮幹部組成。後備搶險力量由各部門、村、社幹部組成。搶險隊伍的主要任務是搶救災民,搶救和保護國家重要設施,設備和物資,協助完成災區泄洪排澇,幫助災區儘快恢復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

專業搶險隊伍由鎮防汛指揮部統一指揮調度,必須在30分鐘內到達指定地點。

2.災民受災物質的轉移安置

當災情出現時,救災搶險工作十分繁重,人員物資轉移安置任務十分艱鉅,必須動員全社會力量參與支持這項工作。

3.交通運輸

搶險交通運輸工具,主要由鎮政府安排落實。其主要任務是:負責搶險隊伍和搶險材料的運輸,負責災區生產必須品運輸及其他搶險運輸。凡調用的搶險車輛均設專門標誌,標誌為白底黑字紙標,貼於汽車擋風玻璃右上方,標誌內容為“防洪搶險專用車”。

4.治安保衞、交通秩序、消防

災區的治安保衞、消防以及主要路段的臨時交通管制,由綜治辦負責。主要任務是:維護災區的治安秩序,負責鎮政府、部門重要設施、受災物資的保衞工作,及時平息突發事件,維護社會穩定。搞好災區綜合治理,嚴厲打擊趁洪災撈取私利和干擾救災工作的違法行為。

5.醫療救護、防疫

鎮衞生院負責醫療救護和災後的防疫處理。救援分隊的人員、器械配置以搶險治療外傷、溺水為主。要求救援隊伍做到能全天施行各種治療手段,並能及時與區衞生院、市衞生局取得聯繫。

6.電力保障

搶險期間的供、斷電由供電所按照供電區域負責,要求供電線路、設備運行正常。汛情、災情出現時,要力爭做到淹區全部及時停電,非淹區正常供電,要保證指揮機關、醫院、災民聚集點、救災人員集結點、救災現場的正常供電。

7.公益設施

鎮供水、危房等安全保障措施由鎮綜治辦負責,要認真進行排查,消除各種不安全隱患,並組建相適應的搶險隊伍。

(三)、水工程及滑坡地段

轄區內的三個小(二)型水庫已專門做了防洪預案上報。全鎮地質災害點三個,已分別分落實了監測人員並鑑定了監測責任書。

(四)、決策的制定和執行

防洪就急的一切決策問題,必須經“指揮部”組織相關人員進行研究、討論,達成可行性一致意見方可進行上傳或下發,簽發人一律由總指揮負責簽字。

在決策形成過程中,必須以“實事求是”為基礎,不得誇大,縮小,必須反映的是事件的真實。決策一經宣佈,涉及的各部門必須嚴格執行,準時完成。

(五)、應急指揮機構及分工

按照行政首長負責制的要求,根據分級分部門負責的原則,全鎮成立了相應的“防洪指揮部”,其成員安排和分工情況如下:

指 揮 長:張鴻翔 負責指揮部的總的決策、指揮

副指揮長:張文軍

參謀組長:李軍國

參謀副組長:詹操、蔡鍔

成員: 劉國聖、蒲志斌、馮貴華、蔡紹榮、裴 進

秦鈺淮、陳武斌、劉雄聖、鄭吉應、張坤博、胡大學

後勤組長:趙翠英

後勤成員:秦 霞、簡 萍、曹文碧

後勤部全面負責應急搶險所必備的搶險物資、食品、通訊、電力、車輛、宣傳工作。

(六)、信息量傳遞和報告工作

此工作由辦公室同志負責,作好上傳下達的專項工作。該人員必須隨時掌握本區的氣象、氣温、雨情、水情狀況。根據實情準時無誤地將上傳下達到位。聯繫電話:0818--8806004。

(七)、搶險隊伍

1.全鎮防洪的搶險由魏家鎮成立的專業搶險隊伍,由單位的技術骨幹和管理骨幹組成 。

2.鎮、村、社,組建一支有防洪搶險經驗的羣眾搶險隊伍。

3.鎮武裝部由部長李君國同志專門組建一支民兵搶險隊伍。通過組織、培訓、強化一支能拼善打的精兵力量,並能與市人民政府和武警部隊保持聯繫。

(八)、抗洪、搶險、救災是每個單位和個人應盡的社會義務

一旦災情發生,各單位要通力合作,顧全大局。服從防汛指揮部統一指揮,以高度的責任感和嚴密的組織紀律性全力以赴投入搶險工作,減少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保護人民羣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和經濟建設成果。

附件1:搶險隊伍人員名單

萬源市魏家鎮人民政府

2021年3月25日

萬源市魏家鎮2021年防洪搶險隊伍名單

搶險隊伍人員名單

一、專業搶險隊伍

隊 長:張鴻翔

副隊長:張文軍詹 操

成 員:李軍國蒲志斌趙翠英秦 霞張坤博

馮貴華劉雄聖鄭吉應裴 進蔡紹榮

裴 進陳武斌劉 浩 秦鈺淮袁 鬆

二、羣眾搶險隊伍

隊 長:賀先勇

副隊長:馮躍身孟全文

成 員:石 耒周仕國孟德春向 榮向 繼

向良貴馮兵身馮躍身張曉容郭定州

劉華聖張行生張 勇郭中仕李華忠

許明科謝開文李宣昌趙星中趙德華

李華俊孟付賢陳建學孟付華劉繼成

伍雲憲任正平劉華聖景 波陳 濤

李成建李中偉王小林王月良趙春光

馮斌身馮必身劉澤坤王守華石慶勇

蔡興中苟於富鄭思剛

渦陽縣防汛抗旱工作彙報

一、基本情況

1、雨情。今年1-7月份,我縣累計降雨量909.5毫米,較常年同期(538.5毫米)偏多371.0毫米,偏多68.9%(2018年同期為742.0毫米,2019年同期為486.0毫米)。其中6月份降雨量達320.2毫米,較常年同期(115.6毫米)偏多204.6毫米,偏多177.0%(2018年6月份187.8毫米,2019年6月份227.5毫米)。7月份降雨量395.3毫米,較常年同期(227.6毫米)偏多167.7毫米,偏多73.7%(2018年7月份254.1毫米,2019年7月份123.0毫米)。

今年6-7月份共出現4次暴雨和2次大暴雨天氣過程,4次暴雨過程分別是6月27-29日85.2毫米、7月17-19日75.9毫米、7月21-23日105.2毫米和7月30-31日53.6毫米;2次大暴雨過程分別是6月15-18日186.0毫米和7月11-13日135.9毫米。其中6月17日單日降雨量達153.4毫米,突破6月份歷史極值(原紀錄為1998年6月29日147.6毫米),(2018年6月份單日最大雨量128.5毫米,出現在6月19日;2019年6月份單日最大雨量151.0毫米,出現在6月6日)。

2.水情。2020年5月,上游最高水位29.25米,最低水位28.91米,平均水位29.10米。同比2019年5月份平均水位28.98米,水位偏高0.12米。下游最高水位25.04米,最低水位24.71米,平均水位保持24.85米。同比2019年5月,平均水位保持25.35米,水位偏低0.5米。

2020年6月,上游最高水位29.25米,最低水位28.90米,平均水位保持29.10米。同比去年6月份平均水位保持29.05米,水位偏高0.05米。下游最高水位25.68米,最低水位24.43米,平均水位保持25.00米。同比去年6月份,平均水位保持24.95米,水位偏高0.05米。

2020年7月,上游最高水位29.39米,最低水位28.65米,平均水位29.02米。同比2019年7月份平均水位29.09米,水位偏低0.07米。下游最高水位26.93米,最低水位25.14米,平均水位保持26.04米。同比2019年7月,平均水位保持24.87米,水位偏高1.17米。

3.災情。全縣受災人口43451人,農作物受災面積4553.03公頃,成災面積2702.12公頃,絕收面積473.24公頃,其中包含新興鎮蔬菜大棚受災面積10.3公頃。因災造成渦北街道牛廟行政村鄒鳳榮、鄒配修等10户/30間農房一般損壞,曹市鎮德富養雞場倒塌4個養雞棚(1600平方),砸死種雞和肉雞1.5萬隻、曹市鎮城東養豬場倒塌養豬棚1200平方。全縣直接經濟損失2067.49萬元。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召開專題會議,安排部署防汛抗旱工作。

2020年4月25日,縣政府120次政府常務會議和10次縣長辦公會議專題聽取縣防汛抗旱工作彙報,傳達4月2日全國防汛抗旱工作電視電話會議、4月23日全省、全市防汛抗旱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對全縣防汛抗旱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6月13日縣委書記胡明文專程赴應急管理局調研防汛準備工作,6月15日召開了全縣防汛抗旱工作會議。7月10日召開鄉鎮防汛工作專題會議,研究應對7月12日強降雨工作。7月19日和20日分別召開了縣安全全體成員(擴大)和縣防汛抗旱指揮部成員(擴大)會議,傳達習近平總書記對進一步做好防汛救災重要批示批示,安排部署當前全縣防汛工作。

(二)分析研判形勢,及時啟動防汛Ⅳ應急響應。

自進入主汛期以來,根據天氣形勢,縣應急局加強與縣氣象局聯合會商研判,及時發佈重要天氣預警信息7期,轉發省、市防指關於做好防汛工作的通知、文件等14件,以防指、防指辦文件印發了《關於切實做好2020年防汛抗旱工作的通知》、《關於做好新一輪強降雨防範工作的通知》、《關於清除河道阻水障礙物的通知》、《關於嚴明防汛工作紀律加強信息報送工作的通知》、《關於切實做好當前防汛排澇工作的緊急通知》、《關於啟動渦陽縣防汛Ⅳ級響應的通知》等17個通知。

(三)成立組織,修訂完善預案方案。

及時調整充實了《渦陽縣防汛抗旱指揮部組成人員和縣領導防汛抗旱責任分工》,制定了《渦陽縣防汛抗旱指揮部工作規則》,明確了成員單位的工作職責和防汛抗旱工作機制。重新修訂了《渦陽縣防汛抗旱應急預案》和渦河、西淝河、北淝河、包河四大水系專項防汛應急預案,形成“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預案體系,最大限度地保障預案的針對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各鎮、街道、開發區,縣直有關單位分別制定本單位的應急預案。

(四)突出重點,加強汛前安全隱患排查。

5月上旬,縣防辦對各單位的防汛抗旱工作進行了汛前檢查,重點檢查防汛抗旱責任制落實、風險隱患排查、工程管理度汛措施、預案方案制定修訂、物資儲備隊伍建設等方面。汛前,對全縣124座大、中、小型涵閘和渦河堤防(110公里)、西淝河堤防(8.7公里)進行了維修養護和查險;完成了城區19個路段約15.5公里的雨污分流工程;對地勢低窪地、在建工程等重點部位進行了檢查,共排查隱患157處,已全部完成整改,確保達到度汛要求。

(五)加強培訓演練,提高應急處置能力。

針對機構改革後的人員變動情況,4月28日,縣水利局舉辦了由防汛抗旱責任人、專業幹部和基層一線人員參加的防汛抗旱知識培訓班;7月3日,由縣防汛抗旱指揮部牽頭,縣人武部、縣水利局配合的全縣防汛搶險應急演練在渦河樞紐實施,通過培訓演練,將進一步建立各部門協調配合的聯動機制,提高防汛抗旱指揮決策和應對處置水平。

(六)加強物資儲備,滿足水旱災害防禦應急需要。

目前,縣防汛抗旱物資儲備庫儲備了排水機械53台套、編織袋1.5萬條、鐵絲700斤、鐵杴、鐵鍬200把、移動泵站1台、運輸設備2輛、發電機組3台、木材600根,結合農村基層防汛預報預警體系建設項目,購置了衝鋒舟2艘、應急照明設備5套、強光電筒30個、手持喊話器10套、萬用軍產200把、防寒雨衣50套、雨具100套等物資。縣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還同2家供應商簽訂了50000條編織袋、0.8萬立方米砂石料、3000塊砼預製塊、5噸鋼管、200立方米木材代儲協議,確保一旦出現險情,能隨時調用黃砂、水泥等應急物資用於搶險,基本滿足水旱災害防禦需要。

(七)加大投資,提升防洪排澇能力建設。

縣財政今年將140萬元水旱災害防禦資金列入預算,用於涵閘、堤防等重要水工程運行及維護。完成縣城25條道路52.5公里雨污管網分流;完成渦楚河等8條黑臭水體截污、清淤;投資29億元的黑臭水體PPP項目幸福河等11條水系治理正在加快建設,計劃9月份完成。

(八)落實值班制度,加強隊伍建設。

嚴格執行防汛期間24小時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加強督查,嚴肅防汛紀律,確保各項指令快速落實。加強防汛抗旱隊伍建設,各鎮、街道和住建局、城市管理局、水利局、交通局、公安局、農業農村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等單位均組建了不少於50人的防汛應急搶險隊伍,縣人武部組建200人的防汛應急搶險隊伍。

二、面臨的困難與挑戰

1.極端天氣增多,防汛形勢嚴峻。根據最新氣象資料分析:當前主雨帶逐漸北抬到江漢-黃淮、江淮一帶,並南北擺動,我縣多陣雨或雷雨天氣過程,並可能伴有短時強降水和雷雨大風等強對流天氣。加之近期幾次強降雨浸泡,土壤墒情差,溝河水位高,當前我縣防汛形勢依然嚴峻。

2.防汛抗旱工程標準不高。由於多年沒發生水旱災害,全縣主要河流提防特別是中小河流堤防標準低;部分水利設施年久失修,存在無法預料風險;排水泵站建設先天不足,設計標準低,設備老舊,難以滿足大流量強排需要;全縣抗旱設施建設滯後,抗旱水源不足,抵禦旱災能力較弱。

3.防汛抗旱物資儲備不足。我縣防汛物資分部門採購存貯,由倉庫容量有限,資金預算不足,常備物料儲備普遍不足,且更新不及時,社會代儲物資數量、質量不精準。

4.搶險救援能力待提升。一是快速高效的應急指揮體系尚未建立。當前我縣的防汛抗旱指揮仍沿用原有的會議、電話、傳真、短信、微信等手段,自上而下層層下達工作指令,基於現代信息技術的扁平化、交互式的現代指揮模式還沒普及。二是防汛隊伍人員不穩定,專業知識不足,實戰演練不足,組織調度難度大。三是專業搶險救援裝備缺乏。如應急通訊保障、生命搜救、大功率抽水設備、救援衝鋒舟等專業救援裝備較少。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壓實防汛抗旱責任,做好水旱災害防範準備。強化危機意識和防災減災知識宣傳,加大督查力度,細化防禦措施,壓實防汛責任制。加大氣象、水文預報和綜合會商,科學調度,確保防汛安全的前提下,做好蓄水保水工作,確保防汛抗旱兩不誤。

2.加快涉水工程進度。對於水利重點工程以及影響度汛安全的在建涉水工程,要在確保質量的前提下,搶抓進度,爭取主汛期前完工,無法完工的,要完善搶險應急預案,加強監管和實時調度,落實應急搶險措施和防守力量。

3.加快隱患治理和“回頭看”工作。對於新發現的易旱、易澇點,按照全覆蓋的要求建立台賬,一地一策制定整改方案,落實整改措施。對已完成整改隱患點要逐一檢查整改效果,確保實效。

4.加強防旱抗早工作。加強氣象會商預判,分析今年夏秋旱情形勢,科學優化用水調度,有序做好蓄水保水工作,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適時實施人工增雨,做好抗旱工作準備。

5.加強應急值守和信息報告。進一步落實各鎮(街道)、防指成員單位領導帶班和24小時值班制度,及時發佈預警信息,及時掌握汛情、旱情、險情和洪旱災害突發事件信息,並按規定上報、處置,切實履行值班職責。要進一步加強部門單位溝通協調,確保信息暢通,為上級決策提供依據。

烏蘭浩特市2020年防汛抗旱工作總結

9月22日,按盟防汛辦通知2020年防汛工作正式結束,現將我市2020年防汛工作總結如下:

一、水雨情和災情

1月到9月22日,烏蘭浩特市地區降雨量為721.1毫米,降雨量比上一年多257.9毫米,汛期以來,多數降雨都集中在5、6、8月份,其中7月份降雨35.4毫米,6月末7月初到8月初因旱造成農作物受旱面積32.85萬畝,其中:輕旱7.65萬畝,重旱24.6萬畝,乾枯0.6萬畝。災情發生後,市應急管理局第一時間上報國家災情統計平台,並深入一線查災核實,為年底國家下發救災補助提供重要依據,市水利局、市農科局積極組織各鎮、園區開展生產自救。

8月下旬至9月22日,我市遭遇三次颱風侵襲和強降雨天氣,各部門聯動配合,我市轄區內沒有發生災情,最大限度的減少了洪澇災害帶來的損失,圓滿的完成了防汛工作任務。

二、防汛抗旱工作開展情況

(一)汛前檢查。2020年6月1日至6月5日,由市應急管理局及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組成檢查組,對我市7個鎮(園區)、辦事處的汛前準備工作情況進行檢查,檢查內容包括各項防汛責任落實情況、各類應急預案修訂完善情況、應急準備情況。

(二)預案修訂完善情況。我們認真研究、修改完善了2020年《防洪抗旱應急預案》;烏蘭浩特市人民政府於7月14日對預案作出了批覆(烏政字【2020】151號),並對各相關單位、各鎮(園區)、辦事處下發了《做好汛前各項準備工作的通知》(烏汛字【2020】1號),要求各部門防洪預案於6月1日前上報市防汛指揮部備案,這些預案的制定完成,為全市抗洪搶險提供了科學依據。

(三)建立了防汛工作會商制度。按照防汛工作規範化、制度化建設的要求,通過會商分析研判,確定洪澇災害防禦和救援工作的關鍵點、薄弱點,指導督促各相關單位按照任務分工抓好防汛責任落實,制定了烏蘭浩特市防汛會商制度,在主汛期(6月15日至9月15日),由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組織各成員單位召開防汛會商會議,由應急管理局分管副局長主持會議,每逢重要天氣預報和颱風預警信息發佈時,及時召開防汛會商會議,做到未雨綢繆、防患未然。

(四)防汛應急救援隊伍建設。組建了以基幹民兵為骨幹的抗洪搶險隊伍。抗洪搶險隊伍是抗洪搶險的主要力量,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人力保障。全市組建以基幹民兵組成的搶險隊伍4500人,主要用於應對全市性的重大、突發性的搶險任務。搶險隊伍人員落實到人頭,登記造冊,做到招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今年7月20日在我市東包達力幹嘎查,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與內蒙古綽勒水利水電有限責任公司,聯合舉辦防汛防洪應急綜合演練,此次演練提高了我市搶險救援隊伍抵禦洪水和應對緊急突發事件的能力,為確保人民財產生命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持。

(五)積極爭取、儲備防汛抗旱應急物資。市政府高度重視今年的防汛抗旱工作,在財政困難的情況下撥款10萬元用於儲備防汛搶險物資,分別採購了皮划艇、救生圈、救生衣、應急照明燈、帳篷等防汛應急物資,補齊了短板,增加了應急救援基礎保障。(六)建立了信息報送制度。各防汛成員單位按照“即改即報、即有即報、按要求報送”的原則,災情、雨情的信息及時、有效、快速的上報,上級單位能準確、及時掌握情況,做出相關部署,減少災害造成的損失。

(七)各類檔案規範化。在2020年汛期期間共上傳下達了各類文件22個,向市政府上報了12期防汛簡報。涉及到重點防汛的各鎮(園區)、辦事處分別建立檔案,把上報的山洪災害防禦預案、防汛搶險預案、值班名單和帶班領導名單等文件分別歸檔,上述電子版檔案也分別歸檔。

三、存在的問題及明年工作的重點

我市防汛抗旱工作還有一些短板和隱患。一是防汛的主要隱患為山洪災害,我市境內多條山洪溝,每逢汛期發生暴雨就產生山洪,山洪所經過之處,不僅農田被毀、房屋受淹,人民生命財產受到威脅,同時造成大量水土流失,嚴重影響社會安定和經濟發展。現急需工程治理的主要山洪溝有斯力很現代農業園區、和平、五豐和義勒力特鎮民生山洪溝,因地制宜,採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來保護地區安全及人民財產生命安全;二是由於缺乏資金,全市防汛抗旱物資儲備數量有限,不適應防大汛、抗大旱的需要;三是缺乏專業的搶險救災隊伍。

結合我市目前防汛抗旱工作現狀,明年我市防汛抗旱工作將着力抓好以下幾方面重點工作:

(一)加大宣傳、提高認識。加強防洪防汛宣傳,普及洪水和自救知識,提高人民羣眾對洪水的認識,強化自救技能。

(二)做好組織準備,全面落實好防汛抗旱責任。加強與各鎮(園區)、辦事處和各成員單位的溝通交流和協作配合,會商會議做到汛期統一調度,強化組織領導和責任落實,確保信息報送暢通。

(三)做好應急物資準備,為防汛抗旱提供基礎保證。各相關部門結合各自職責,積極支持、全力配合,紮實搞好應急搶險物資的儲備。

(四)做好抗旱準備,提高防汛抗旱的成效。在全面做好防汛準備的同時,不忽視抗旱工作。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抗旱預案及各項準備工作落實。大力推動羣眾抗旱組織建設,最大程度的緩解旱情。

(五)成立一支專業搶險隊伍。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全力做好洪澇地質災害防禦和應急搶險救援,成立一支專業的搶險救援隊伍是必然趨勢,加大對搶險隊伍建設投入,定期組織培訓學習,提升專業知識儲備,汛前組織開展防汛搶險演練,提高實戰經驗。

下兩鎮2021年防汛抗旱應急預案

一、總則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弘揚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堅持以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建立和完善防汛抗旱工作體系,提高指揮決策、預報預警、社會動員、應急處置能力,不斷提升防汛抗旱應急處置能力和管理水平。

(二)基本原則

防汛抗旱工作全面落實行政首長負責制。堅持“安全第一、常備不懈、以防為主、全力搶險”的防汛工作方針。全面部署,統一指揮,統一調度,服從大局,團結抗災,全力確保標準內洪水人民羣眾生命財產安全,努力減輕超標準洪水災害損失。

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合理開發、優化配置、全面節約、有效保護”的抗旱原則,全力保障城鎮居民生活用水,統籌兼顧農業、工業、生態環境用水,促進抗旱工作由單一抗旱向全面抗旱轉變,推動抗旱工作規範化,提高抗旱救災處置能力,發揮最佳抗旱效益。

(三)工作目標

在水旱災害形成前,通過嚴密的組織和防範措施,盡最大努力避免災害發生;在災害發生時做到心中有數,臨危不亂,科學有序地指揮抗洪搶險、抗旱救災工作,最大限度避免和減少人員傷亡和減輕財產損失,維護社會穩定,保障全鎮經濟社會安全穩定發展。

(四)編制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汛條例》《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國家防汛抗旱應急預案》《四川省防汛抗旱應急預案》《四川省水利工作安全管理條例》《巴中市人民政府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南江縣防汛抗旱應急預案》等國家、省、市、縣相關法規、政策編寫。

(五)適用範圍

本預案適用於我鎮村(社區)組、鎮級各單位範圍內突發性水旱災害的預防和應急處置。突發性水旱災害包括:江河洪水、漬澇災害、山洪災害(指由降雨引發的山洪、泥石流、滑坡災害)、乾旱災害、供水危機以及由由洪水、地震、恐怖活動等引發的水庫垮壩等次生、衍生災害。

二、基本情況

1.鎮轄區基本情況:下兩鎮位於南江縣城南部,素有“南門第一鎮”之稱,四周與高橋、仁和、元潭、雲頂、紅光、赤溪等鄉鎮接壤。距南江縣城45公里,南距巴中市區23公里。全鎮轄13個行政村,4個社區,52個村民小組,總户數7756户,總人口30215人。耕地面積13458畝(其中田10118畝,地3340畝)。幅員面積120平方公里,境內平均海拔750米,年平均氣温16.2℃,平均降雨量1387毫米,年均日照1593小時,森林覆蓋率67.5%。

2.主要河流及水利工程情況:下兩鎮境內現有3條河道:南江河、神潭河、長征河(南江河長9公里,神潭河長4公里,長征河長0.66公里)。南江河與神潭河在鍾咀漫水橋交匯,取名兩河口。全鎮有山坪塘171口,蓄水池140口,分佈在各村內。有小二型水庫3座(落山坪水庫、碓盤窩水庫、青龍咀水庫)。落山坪水庫位於下兩鎮樂山村,壩長82米,高27米,總庫容22.94萬方,下游村3個,總人口1070人,有效灌溉面積820畝。坳盤窩水庫位於下兩鎮樂山村,壩長72米,高26米,總庫容15.7萬方,下游村3個,人口4800餘人,有效灌溉面積2700畝。青龍咀水庫位於下兩鎮江口村,壩長75米,高25米,總庫容量14.78萬方,下游2個村,人口800人,有效灌溉面積700畝。

3.主要山洪災害類型及災害易發區情況:下兩鎮主要是洪災,其次是山洪引發的滑坡等地質災害,洪災易發區主要是3條河道上,較為嚴重的是下兩河下游的下兩街道(老街、新街)及陽光社區、陽光村河道沿線,涉及3個社區(下兩社區、東河社區、陽光社區)、3個行政村(雙坪、兩河、陽光村),4188人。地質災害主要分佈在下兩社區上河街、兩河村1社、3社,黃坪村白石巖、李子坪,東埡村的碾子塝,樂山村的宋家咀、楊家扁、雷家塝、張家扁、等地泥石流。

4.歷史山洪災害情況:2011年7月6日,下兩鎮遭受了百年未遇的洪災,相繼2015年6月28日發生了較“7.6”次之的洪災。兩次較大的洪水淹沒了下兩河沿線大部份房屋,居民財產不同程序受損。因山洪引發的地質災害也發生了兩起房屋倒塌,人員傷亡情況(原瓦坪村一農户房屋側塌傷亡1人,鍾咀村一農户房後倒塌死亡一人)。

5.山洪災害防禦情況:近年來,因山洪災害頻發,鎮政府採取了多種措施防災減災。下兩河街上游處於滑坡地段,市縣國土部門已進行了治理,下兩社區老街沿河進行了加固治理,居民户組織了搬遷;下兩社區老街部分、新街、陽光社區段防洪堤建設正在組織設計。農村建房嚴格審批程序,避免了在巖邊、滑坡點、河邊建房。部分病塘及水庫也陸續得到整治。江口村青龍咀水庫,縣水務局投資130萬元進行了整治,安裝了防禦系統。

三、組織指揮體系及職責

鎮政府成立防汛抗旱指揮部和防汛抗旱工作領導小組,在上級防汛抗旱指揮部和鎮黨委政府的領導下,統一領導和指導全鎮防汛抗旱工作的組織、協調、監督、指導和救災等日常工作。指揮部由鎮長任指揮長,各村(社區)和鎮級各單位負責人為成員,下設防汛抗旱辦公室於黨政辦,具體負責本轄區內的防汛抗旱工作。

(一)成立防汛抗旱指揮部

指 揮 長:石睿德 黨委副書記、鎮 長 (電話:18090202603)

副指揮長:張國瓊 黨委副書記(電話:15328290909)

佘小龍 紀委書記(電話:18782731698)

陳 卓 人大主席(電話:13551783651)

楊光宗 宣傳政法委員(電話:15390117305)

劉天軍 副鎮長(電話:18382780829)

賈有為 副鎮長(電話:13350936011)

熊春平 副鎮長(電話:18981696133)

黃 嶽 組織統戰委員(電話:15982791723)

成 員: 全體鎮幹部、全體村(社區)幹部及單位負責人。

指揮部的工作職責:負責對全鎮防汛抗旱工作重大事項進行研究和部署。負責組織協調搶險救災工作。負責指導搶險救災,安置疏散災民,設置避難場所,做好疏散點食宿物品的供應工作。負責發佈災情信息,組織查災、核災向上級報告災情,接收調撥救災物品保障災民的基本生活。

指揮部下設辦公室於黨政辦,由饒友軍同志具體負責日常事務。值班電話:08278611147

辦公室職責:收集災情信息及時向指揮部彙報做好下情上報。及時將上級要求向指揮部和主要領導彙報,做到上傳下達。為搶險救災提供科學決策依據。負責統籌協調和督促指導各村各單位的防汛工作。落實指揮部安排的其它工作。

(二)成立六個工作組

1、指揮調度組

組 長:石睿德

成 員:陳卓、張國瓊、佘小龍、楊光宗、劉天軍、賈有為、熊春平、黃嶽。

職 責:負責防洪度汛的應急調度,搶險人員和物資的調配。

2、信息監測組

組 長:熊春平

成 員:饒友軍、張釗輝、王濤、姚友博、何正斌、張忠誠(電站)、劉凌雲、易亮、胡秀琴、各村支部書記。

職 責:負責轄區內雨量、水位、工程險情等監測,收集整理相關信息,及時上傳下達,根據預警指標和防汛指揮部指令,及時發佈預警信息,安排佈置防汛值班工作。

3、後勤保障組

組 長:張國瓊

成 員:蔡玉玲、杜成志、周楊梅、呂彩霞、饒芩瑕、高經敏、童燕、丁小燕。

職 責:負責協調提供交通、電力、通信等保障,確保受災人員的基本生活和醫療。

4、人員轉移組

組 長:陳卓

副組長:楊光宗、黃 嶽

成 員:楊俊、黃敏、尹婷 、李登文、代燕、何春蓮、李雪芹、謝蓉、廖玉珊、王星文、黎玲、何宣靜、嶽鵬程(中學)、趙小強(國小)、吳東(信用社)、王義強(法庭)、何衞東(司法所)、錢峯(血漿站)、楊春蓉(郵政)、各單位職工、各村(社區)幹部及羣眾。

職 責:根據發佈的預警信息,及時組織危險區所有人員,按照預定路線,疏散羣眾,確保受災人員安全轉移。

5、搶險組

組 長:劉天軍

副組長:賈有為

成 員:王浩、張成伍、曹小平、廖超、冉榮祥、朱遠東、黃強、吳九州、杜成志、王濤、姚友博、鄧科、石毅、李書勛、謝明雄(供銷社)、楊海才(供水站)、程錫剛(地税所)、趙良明、徐世奇(派出所)、董偉(供電所)、張雪峯(電信)、何軍(醫院)、何仁通(燃氣公司)、袁均平(移動公司)、單位職工、各村(社區)幹部及羣眾。

職 責:負責現場警戒維護正常秩序,負責災區的搶險救災工作。

6、督查督辦組

組 長:佘小龍

成 員:周慧敏

職 責:督查各組人員到位情況,監督各組履行職責情況,及時向指揮部反饋督查情況。

(三)各辦公室和成員單位救災職責:

1.派出所、集管辦、安辦負責維護安全監管秩序,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確保重點目標安全,做好交通管制、疏通以及救災物資保障等工作。

2.民政辦、應急辦負責救災物資的籌集和儲備,制定救災物資分配方案,組織救災捐贈工作,做好救災及捐贈物的接收使用管理工作,開展救災政策宣傳,提高社會的防災和減災意識。

3.供電所、電信負責組織災區供電、通訊設施的搶險工作,保證災區供電和通訊暢通。

4.農業服務中心負責組織災民開展自救,指導災民搞好搶種、補種的等災後生產,做好災區的種苗供應和動物疫病的防治工作。

5.衞生院負責對災區防病治病和衞生防疫工作,組織開展疾病預防控制,醫療救護和衞生監督工作,報告疫情信息負責疾病防治藥品器械的管理,使用和救災藥的質量監督。

6.財政所做好災區經費的下撥工作,保證救災款及時到位。

(四)村社區兩委的主要職責

1.根據鎮搶險預案,制定本村的防汛抗旱預案並報鎮備案,在汛期來臨之前按照防汛抗旱指揮部的要求對防汛抗旱工作全面細緻的摸排確定第一責任人和分片包乾責任人。

2.各村防汛抗旱第一責任人,要對轄區的防汛抗旱工作負總責。

3.防汛抗旱分片包乾人員要堅決服從第一責任人的命令按照要求包乾,分村進行認真的汛前、汛期、汛後三個環節的檢查和工作督查,將檢查情況及時上報,發現隱患及時處理不留後患。

4.對轄區內的河道、溝渠易發生滑坡和泥石流與重點地段進行詳細排查,發現險情及時處理。

5.對阻礙防汛抗旱工作的違章建築物要依據《防洪法》、《河道管理條例》堅決制止。

四、應急預案啟動與應急反應和行動

根據上級啟動的預案相應級別或接到險情報告,由指揮部指揮長宣佈啟動相應級別的預案,指揮部工作人員立即通知相關工作組負責人,相關單位責任人進入工作狀態。

(一)報警和組織避險。

啟動應急預案後,由各重點防防汛抗旱區域負責人組織相關人員到負責的區域採取廣播、口哨、銅鑼等方式向羣眾報警,同時組織羣眾有序轉移和安全避險。

1、山洪災害預警

山洪災害預警等級分為三級(Ⅲ、Ⅱ、Ⅰ)

預警等級ⅢⅡⅠ

預警顏色黃色橙色紅色

危險程度可能嚴重特別嚴重

範圍事例暴雨天氣預報警戒雨量或警戒水位危險雨量、危險水位或有泥石流、滑坡徵兆

響應等級三級響應二級響應一級響應

⑴黃色預警——三級應急響應的啟動與應急措施

預警等級:黃色預警

響應等級:三級應急響應

啟動條件:

①接到通知將有暴雨發生時;

②收到暴雨黃色預警時;

③收到本地區發生地質災害風險高的通知或通報時。

響應措施:

即通過各種途徑向相關責任人員、危險區羣眾發佈預警,提醒注意做好山洪災害防範準備。

②各類山洪災害監測人員迅速到崗到位,加強監測。

⑵橙色預警——二級應急響應的啟動與應急措施

啟動條件:

①降雨強度加大,暴雨黃色預警時;

②上級部門啟動相應響應時;

③當某一較大危險區(雨量、水位)達到準備轉移指標時,或某幾個影響較小危險區(雨量、水位)達到準備轉移指標時;

④當累計降雨達到某個危險指標時,且降雨仍在持續;

⑤當接到通知上游某個危險區達到準備轉移指標時;

響應措施:

①向相關人員通報水情、雨情,提醒加強監測和巡查;

②已達到“準備轉移”指標的危險區域做好轉移準備;

③防汛指揮部全體集合待命,各工作組、應急搶險隊做好搶險準備;

④向下遊通報情況,並上報縣防汛指揮部。

⑶紅色預警——一級應急響應的啟動與應急措施

響應等級:一級應急響應

啟動條件:

①暴雨紅色預警;

②上級防汛指揮部啟動相應應急響應時;

③當某個較大危險區(雨量、水位)達到立即轉移指標時;當某個幾個較小危險區(雨量、水位)達到立即轉移指標時;

④當此輪降雨過程累計降雨達到某一指標時;

⑤當某一個地災隱患點出險滑坡跡象時;

⑥當某一水庫大壩出現滑坡、漫壩等險情時。

響應措施:

①向轄區所有村社通報水雨情及災情信息,要求監測人員加強監測和信息反饋;

②防汛抗旱指揮部由指揮長主持會議,安排部署人員轉移、搶險、救災工作;

③要求各村(社區)立即轉移危險區羣眾;

④應急搶險隊全體集結,適時奔赴搶險一線;

⑤將情況通報給下游鄉鎮並報告上級指揮部。

(縣防辦電話:8222444)

2、應急響應的終止

終止響應條件:

①河流水位下降到災害水位線以下;

②水利工程險情緩解,且不會擴大險情;

③降雨停止;

④地災隱患點險情緩解,經專家鑑定災害不會擴大時;

⑤收到上級關於終止響應的指令後,鎮防指會商決定可以終止應急響應時,終止應急響應;

⑥鎮防指會商後,確定終止響應的其他情況。

終止發佈方式:

①通過電話、短信等方式通知到轄區各預警範圍內的村、社;

②利用無線預警廣播對發佈終止響應命令。

3、不同預警設備的預警信號(準備轉移信號、立即轉移信 號)

預警設備準備轉移信號立即轉移信號

無錢預警廣播發布準備轉移語音發佈立即轉移語音

手搖報警器無快速搖動

鑼慢敲鑼快速敲鑼

鼓慢敲鼓快速敲鼓

號斷續鳴聲連續鳴聲

(二)災情收集、報告與核查。各村社區要保證汛期24小時值班值宿,工作人員要堅守崗位,不能漏崗。要做好值班值宿記錄,遇有重要情況要及時報告。預案啟動後,各村及有關部門要及時收集、上報災情,對災害造成的損失及社會影響進行評估,為救災決策提供依據。各村對本行政區域內發生的洪澇等自然災害,凡造成人員傷亡和較大財產損失的,要立即上報鎮政府。災情穩定之前,執行24小時零報告制度,每天中午12時前向鎮政府報告情況,有災報災,無災報安。災情報告的內容要規範,主要內容包括:災害發生的背景、時間、地點、影響範圍、人口受災情況、人員傷亡情況、房屋倒塌和損壞情況、農作物受災情況、救災工作情況、災區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初次報告情況不必求全,瞭解多少報告多少,災情發展變化情況要隨時報告,要嚴肅災情統計上報工作紀律,對統計報表實行審查、籤批制度、層層把關。對漏報、遲報、瞞報和虛報災情的,鎮將予以批評;造成嚴重後果的,將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災情穩定後,各村要及時組織力量,全面開展災情核查工作,確保災情數據準確、詳實。要及時與有關部門協調,核對災情數據,避免數出多頭。對於倒塌房屋和因災死亡人口情況,要掌握到户、到人,並建立倒房户、死亡人員花名冊。

(三)為災區提供應急保障。1.災民生活障礙。預案啟動後,民政部門及時為轉移的災民提供臨時住所、應急食品、衣被等生活必須物資,確保災民得到妥善安置。2.交通、通訊保障。預案啟動後,交通、通訊部門要及時搶修道路和設備,通過維護和加固等措施,保證災區交通、通訊暢通。同時交通部門要為緊急救援工作組織調度車等必要的交通和運輸工具。3.搶險救災保障。各村及有關部門要為參加搶險救災的預備役民兵準備必要的專用物資、器材,為其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4.醫療保障。預案啟動後,衞生院要根據緊急救援工作需要,組織醫療隊深入災區,幫助災區對因災傷病人員進行緊急救治。5.社會治安保障。預案啟動後,鎮派出所要根據需要,幫助各村保護人民羣眾生命財產,維護社會治安,保證災區社會穩定。

(四)組織開展救災應急捐助活動。民政辦要根據救災工作的實際需要,適時組織開展救災應急捐助活動,廣泛募集緊急救援和救濟災民所需資金和物資。

(五)預防次生災害。在開展緊急救援工作的同時,水利、國土與建管所等部門要密切注意災情的發展,提前做好次生災害的預報和預防工作。衞生院對飲水和食品衞生進行檢驗,確保飲水食品安全,做好災區疫病的監測和防治工作。

(六)災後恢復與重建。幫助災區修繕、重建因災倒塌和損壞的居民住房;修復因災損毀的交通、水利、通訊、供水、供電等基礎設施;幫助災區修復或重建中國小校舍,恢復正常的教學活動。

五、救援措施

(一)轉移安置災民。1.轉移安置對象根據汛情需要轉移時,具體轉移的住户和單位去向如下:社區居委會及各村隨時注意本地災情,出現情況及時以村民委員會和鎮防汛指揮部為單位各自負責處理,並及時上報。2.轉移安置辦法:鎮政府統一指揮,實行領導分工負責制,堅持安全可靠,就地就近的原則妥善安置災民。各村成立抗洪搶險隊,每村搶險隊10人組成,每個村民小組設專人打更巡邏,發現險情及時報告。轉移方式:一是預先轉移。根據水情,有命令、有組織、有計劃、有準備地將老弱病殘人員和貴重物品撤離,並安置到預定安全地帶;二是正式轉移。接到命令後,除抗洪搶險和留護守衞人員外,其他人員按指定路線轉移到安置地點。轉移後的安置採取三種方法:一是投親靠友;二是在鎮政府內部安置;三是在鎮中學、中心國小以及其它國小進行集中安置。

(二)查災、核災、報災。災情發生後,發生地防汛抗旱指揮部要迅速組織人力搞好災情的調查、統計和上報工作,災情發生後按程序立即上報,並根據災情發展趨勢,做到每日定時報告,緊急時隨時報告。民政辦公室負責災情核查工作,必要時牽頭會同有關部門組織聯合核查小組進行核災,準確及時報災,加強同上級主管部門的溝通與聯繫,並爭得款物支持。

(三)加強救災物資的儲備與調度。搞好救災物資的儲備,加強管理,落實制度,確保救災儲備物資存放、合理使用。增加物資儲備的品種和數量,為災害緊急救援做好充分準備。救災過程中,對救災物資進行合理調配,充分發揮儲備功能。

(四)落實生產自救等措施。災後有關部門和各村要根據鎮裏統一要求,通過清淤排澇、加強後期田間管理、開展羣眾互助互濟活動、組織社會捐助、進行勞務輸出、發展畜牧業、減輕農民負擔,以及搞好秋冬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等措施,以減少和控制災害帶來的損失,保障災區羣眾的生產生活。

六、工作要求

(一)服從命令,聽從指揮。災情發生後,各村、各單位和個人都要無條件地服從救災應急總指揮部的統一指揮命令,顧全大局,執行調度。對拒不執行命令的單位和個人要嚴肅追究其行政和法律責任。各村一把手負總責,安全區要有專人做好災民的接收安置工作。

(二)盡職盡責,工作到位。發生災情後,救災應急總指揮部成員單位及各村要恪盡職守,及時掌握情況,按預案要求將轉移安置災民的組織、調度、指揮等措施向領導小組彙報,並組織實施。

(三)先人後物、緊急行動。在災民緊急轉移過程中,要堅持“救人第一”,先保人身安全,後搶救財產。力爭確保不出現一人因工作失誤死亡或失蹤。如情況發生變化與應急預案的規定不符時,要及時報告。

(四)強化宣傳、推動工作。加強對易受災區域內羣眾應急轉移的宣傳工作,做到家喻户曉,積極主動服從指揮,配合工作,保證轉移安置工作順利有序進行。

( 五 )嚴肅紀律,強化責任。

1.汛期,鎮防汛抗旱指揮部實行24小時值班,確保通訊暢通;各防汛責任人手機必須24小時暢通。

2.暴雨天氣,鎮主要領導、駐村幹部和村兩委負責人員未經批准,不得離崗外出。

3.對山洪災害防禦工作失職、瀆職、脱崗、不聽指揮的追究責任,情節嚴重的,追究法律責任。

襄陽市水利和湖泊局2020年度防汛抗旱工作總結

今年以來,面對疫情防控、水旱災害防禦的雙重壓力,全市水利部門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堅決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嚴明紀律,細化措施,堅持水旱災害防禦“兩手抓、兩手硬”,早準備、強應對,各類水庫、堤防等水利工程運行平穩,穩定發揮減災興利效益,沒有出現大的水毀或險情,為推進“六穩”工作,完成“六保”任務作出應有貢獻。現將今年以來防汛抗旱工作總結如下:

一、汛情災情

(一)降雨形勢

今年我市氣候形勢總體偏差:1-4月降雨略偏多,5月偏旱,6月中旬出現旱澇急轉。據氣象部門統計,截止9月14日,全市平均降雨937.8mm,較多年同期多31.3%,較去年同期多103%,降雨最多的為谷城1086.7mm、最少的為宜城836.1mm。其中,全市入汛以來共發生12場大範圍的強降雨過程,(入梅以前1場、梅雨期間8場、梅雨期過後3場)。

今年的梅雨期入梅時間早,持續時間長。6月8日入梅,較常年偏早9天。7月21日出梅,歷時43天,較多年梅雨期長度(24天)偏長19天。梅雨期全市平均降雨443.9mm,為去年梅雨期雨量(114.3mm)的3.88倍,為歷年梅雨期雨量(151.6mm)的2.93倍,梅雨期各場強降雨對全市各縣市區幾乎是全覆蓋,有的甚至覆蓋至鄉鎮村,大部分地區累計降雨量較常年同期偏多1~2倍。全市梅雨期內共發生了8輪強降雨過程,暴雨中心大多數集中在襄城、樊城、襄州、棗陽、宜城一帶,南漳、保康、谷城、老河口4個地區梅雨量較少。今年的梅雨期雨強大、致災性強。典型暴雨有“6·15”、“6·27”兩輪。

其中“6·15”暴雨主要特點是強度大,體現在“點”,暴雨發生在兩個時段,前個時段主要集中在襄陽市區及襄州,後一個時段主要集中在棗陽,樊城區餘崗站最大1小時降雨量達123.5mm,經分析重現期達300年一遇。此次暴雨強度之大,實屬罕見,並刷新了襄陽有水文歷史記錄以來的最大值。

“6.27”暴雨特點是總量大、站次多,體現在“面”。此次降水時段均勻,暴雨中心主要集中在市區及襄州、宜城、南漳、棗陽一帶。一是持續時間長,集中發生在27日13:00~28日6:00之間,前後持續17個小時;二是覆蓋面廣,覆蓋了除老河口之外的其它8個縣市區;三是過程雨量大,27日全市面平均降雨量達62.9mm;四是暴雨量級大、站次多、強度大,過程降雨超過100mm的大暴雨達56處,1小時最大雨強達73.0mm。

(二)江河水情

今年6~8月,我市江河汛情較之往年比較突出,多條河流發生了近3~11年以來較大洪水,其中受河南暴雨影響,7月23日小清河超設防0.23米,唐河埠口水漲6米,董坡站漲2米,形成近10年以來最大洪峯。

(三)蓄水情況

6月初入梅前,全市水庫蓄水11.4億立方米,較多年同期少19%、較去年同期少27%,最多時有346座水庫低於死水位,其中101座水庫乾涸。經過入梅以來多輪降雨的補充,我市水庫蓄水得到較好補充,9月初全市水庫蓄水19.02億立方米,較多年同期多53%、較去年同期多95%,最多時430座水庫滿蓄泄洪,其中大中型水庫20座。

(四)旱澇災情

1.旱情方面。今年開年至5月中旬夏插開始前,我市旱情相對平穩,未發生春旱。5月中旬後受高温少雨影響,旱情初顯,出現輕旱。夏插開始後,氣象部門6月3日起發佈高温預警,連續高温天氣造成土壤失墒嚴重,旱作物旱情抬頭、部分地區缺水插秧。6月8日高峯時,襄州、襄城、棗陽、宜城、老河口、南漳20.6萬畝水田缺水、24.6萬畝旱地卻墒、旱作物受旱50萬畝。

2.洪災方面。雖然入梅後發生11輪降雨過程,但由於提前準備、有力應對,我市僅在6月27日~28日強降雨過程中發生多地受災,8月8日~9日、8月28日~29日兩次降雨分別造成棗陽市、保康縣局部較小災情。

6月27日0時至28日7時,襄陽市襄城區、樊城區、襄州區、南漳縣、棗陽市、宜城市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谷城縣、保康縣、老河口市小到中雨,局地大雨;全市場次平均降雨60.1mm(其中200mm以上站點1個,150~200mm站點15個,100~150mm站點147個, 50~100mm站點98個),場次最大點降雨量為棗陽市徐寨站269.7mm,最大1小時降雨量為棗陽市郝店站75.5mm(27日6:00~7:00)。強降雨造成我市襄州區、襄城區、樊城區、棗陽市、宜城市5個縣(市、區)41個鄉鎮發生洪澇災害,據各地統計,水利設施直接經濟損失3010.1萬元,護岸受損6處、塘壩受損634座、損壞灌溉設施609處、水閘28座、水文測站1座、機電井14眼、機電泵站38座。

8月8日8時至8月9日8時,襄陽市大部分地區中到大雨,襄州區、南漳縣、谷城縣、棗陽市、老河口市局部暴雨,棗陽市局地大暴雨,全市日平均降雨量15.8mm。最大點日降雨量為棗陽市小黃河站108mm。本次降雨歷時短,雨量大,加之近期棗陽市遭遇連續降雨,土壤含水量飽和,降雨匯流加快,強降雨造成棗陽市七方、楊壋、太平、鹿頭、劉升鎮、環城辦事處遭受洪澇災害。水利設施損毀130萬元,渠道水毀12處820米,渠道建築物損壞8處,堰塘水毀 85座。

8月28日夜至8月29日凌晨,保康縣遭局部強降雨襲擊,造成5處渠道及灌溉設施受損,損失金額190萬元。

二、今年防汛抗旱工作情況

面對先旱後澇、旱澇急轉等不利條件,水利部門超前部署、落細措施,有效應對,各類水庫、堤防沒有出現大的水毀或險情,全市水利工程運行平穩。具體抓瞭如下幾項工作:

(一)突出重點抓備汛

面對不利的氣候條件,水利部門堅持防大汛、抗大旱的思路,超前部署、落細措施,認真抓好各項備汛工作。

一是壓實防汛責任。汛前明確了全市水庫、重點水電站和重要河道堤防責任人,並分級進行公示;印發了3000多冊《水庫責任人履職手冊》,組織3405名小型水庫責任人完成了水利部在線培訓,力保責任人“有名、有實、有能”。

二是動態查險除患。建立隱患排查長效機制,動態開展隱患排查,通過局領導分片包保、擠出20萬元專項經費聘請第三方機構採取“四不兩直”方式暗訪、抽查等方式,邊查邊改、邊改邊查,汛前發現的552處各類隱患全部完成整改或落實了應急度汛措施。

三是多方儲備物資。按照“分級負責、分級儲備、分級管理”的原則,備齊備全總價值5970萬元的各類防汛物資,確保關鍵時刻拉得出、用得上。

四是全面修編預案。對所有水庫和重點水電站預案進行了修編和批覆,完成了唐白河、蠻河、南河和城市超標洪水防禦預案,分級組織開展預案的演練。

五是完善預警預報體系。我們組織各地對山洪災害防禦預警系統進行排查整治,數據到報率由過去的70%提升到98%,超過水利部90%的標準,對1000餘座水庫的水雨情繫統進行維修養護,確保準確可靠。同時我們加強水文、氣象部門的聯動,爭取掌握防汛抗旱主動權、提前量。

(二)科學調度抗大旱

為切實做好抗旱工作,保障農業生產和人畜飲水安全,全市各級水利部門積極行動,密切跟蹤氣候變化,及時研判旱情趨勢,採取多種措施,全力開展抗旱減災工作。

一是做好旱情監測預警,提前安排部署。春節前,我局就開始密切關注蓄水和天氣變化情況,3月份就蓄水形勢對生產生活影響分析及有關工作形成了建議報市政府,提前發佈信息,引導各級政府和羣眾抓好蓄水保水及乾旱防禦各種準備。5月下旬,市政府召集農業農村、水利、氣象等部門對蓄水形勢和農業生產進行分析,及時調整種植計劃。由於提前向羣眾發佈信息,引導羣眾改變種植結構,夏插夏種期間我市水稻插秧有序推進,缺水地區也結合實際調整了種植種類,夏糧生產總體平穩,水稻插秧圓滿完成省政府下達的310萬畝任務。

二是科學調度現有水源,發揮大型水利工程抗旱骨幹作用。科學調度引丹灌區、大中型水庫、骨幹泵站,採取蓄引提等多種措施全力提供水源,保障夏插抗旱用水和農村安全飲水用水。引丹灌區去年汛後在停水施工前,搶抓時機為灌區水庫補水近1億立方米,3月份開閘後又累計供水3億多立方米,全力保障灌區120萬畝水稻、40萬畝旱地,132萬人、180萬頭大牲畜的用水。三道河水庫搶抓前期降雨,利用灌渠引水將1座中型、3座小(一)型結瓜水庫充滿,自身也通過停止發電等方式將蓄水提升至5月初的7200多萬立方米,為保障灌溉用水高峯打下了基礎。棗陽市積極啟動大崗坡(4月12日啟動)、石台寺(4月15日啟動)兩座大型泵站,提唐白河水灌庫灌堰,為灌區農作物用水、羣眾飲水、生態用水提供保障,已累計提水5059萬立方米。5月29日,棗陽市水利局投資140餘萬元,在鄂北水資源配置工程劉橋分水口處架設臨時應急泵站,向東輸水31公里緩解農業生產用水,特別吳店集鎮近7萬人羣眾吃水問題,6月7日上午8時開機,先後提水1個月總量約2000餘萬立方米;投資88萬元,在離新市鎮較近的大黃河水庫(中型)壩東頭建臨時應急水質過濾廠,通過新建泵站提水,與新市水廠管網併網,每天供水3500立方米,臨時解決新市集鎮3萬羣眾飲水問題,保障新市集鎮半年供水;6月2日,在清潭水庫建圍堰,將清潭水廠提水泵房向庫內延伸12米,以保證清潭集鎮2萬人飲水安全。襄州區大崗坡泵站從3月下旬開始開機提水,為官溝水庫充庫近1500萬方,保障了雙溝農業示範園區抗旱用水;抗旱應急水源工程王鐗泵站建成後,連續三年為峪山鎮水利死角地區提水灌溉,保障該地區近3000畝耕地抗旱灌溉。宜城市對榮河泵站進行電力增容升級(增設350KVA變壓器),提高二級提水效率,並對取水口進行深度清淤疏浚,以應對漢江水位持續走低的困境,為長渠灌區持續供水。

三是充分發揮基層組織職能作用,全力做好抗旱應急工作。充分調動和發揮基層組織職能作用,帶動羣眾全面開展抗旱減災工作。全市累計投入5000多萬元、勞力20餘萬人,啟動機井3041眼,機動抗旱設備2.8萬台套,全力開展抗旱保插秧、保飲水行動,

基層水利管理工作人員深入田間地頭,察看旱情,指導抗旱。水管單位職工為提高灌溉用水效益,頂着烈日巡查維護灌溉設施,全天候在渠道查漏、堵冒,將“及時水”送到田間地頭,保障了農業抗旱灌溉用水需求。由於唐白河水位下降嚴重,石台寺零級泵站取水口位置不能滿足提水要求,為了解決灌區楊壋、太平兩鎮乾旱用水問題,6月3日上午,棗陽市水利局調動兩台鈎機,楊壋鎮組織百餘名羣眾在石台寺零級泵站取水口位置攔河築壩抬高水位,滿足石台寺泵站為灌區提水,解決羣眾農業抗旱和人畜飲水吃水問題。襄州區各鎮(辦、區)幹部羣眾不等不靠,投資140餘萬元提前購置抗旱機具設備,並開啟機井580多眼,投入抗旱工作。宜城市各鎮(辦)積極自籌資金,採取打機井、清渠道、架設臨時抽水設施等措施,共新增抗旱機井148眼、清淤渠道20Km、架設臨時抽水設施3500餘套,拓寬抗旱取水途徑,緩解用水困難。老河口市將人畜飲水放在重要位置,加強水廠水源地保護,做好應急水源準備,無水源的地區組織車輛拉水,滿足羣眾生活需要,保證人畜必需的飲用水。襄城區組織各責任單位、包村幹部全部下到一線,瞭解旱情,指導救災,協調水庫堰塘放水、機井泵站提水、河流渠道輸水,全區新打機井94眼,清淤渠道20Km,架設臨時水泵1550台套,開啟抗旱機井1056眼,最大限度減少農作物因災造成的損失。

(三)壓實責任防大汛

6月上旬入梅後,全市出現旱澇急轉,市委、市政府多次召開專題會議分析研判防汛形勢;省委常委、市委書記李樂成,市長郄英才多次就防汛工作批示指示。我局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市意見和要求,提前發出《關於做好水庫和山洪災害防禦強降雨工作的緊急通知》等5份通知,安排強降雨防範工作,各地進一步加強值班值守,克服厭戰、疲勞思想,做好強降雨應對工作;緊急派出8個暗訪督導組赴各地核實小水庫、山洪災害防禦責任制度;和水文、氣象等部門24小時不間斷在線聯繫,提前對所有水庫、重要堤防電站的2000多位防汛責任人發送短信預警共計3000多條次;通過逐級短信通知、微信網絡通知等方式,向各級、各地山洪防禦和受山洪影響區域的人員發佈暴雨預警信息共計10000多條次;部分水庫提前預泄,降低水位,加大了抗雨能力;組織各地提前調集防汛物資,特別是水位較高的水庫將防衝彩條布、木樁、鐵絲、壓重塊等防禦超標洪水物資就近儲備,並保證數量足夠、隨用隨到,滿足應急搶險所需。經過全市各級全力防禦,我市經受住了梅雨期以來多輪次大範圍強降雨考驗,未因洪澇災害垮壩潰堤,有力的保障了人民羣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經濟正常發展。

三、存在的問題和短板

(一)防汛抗旱機制體制方面

2020年5月市防指發出《襄陽市防汛抗旱指揮部關於調整襄陽市防汛抗旱指揮部組成人員和工作機構的通知》,明確了雙指揮長、雙防辦主任的體制,各部門以高度的責任感,成功應對了多輪次的洪澇和乾旱災害,防汛抗旱工作應對有力。但是具體工作中,我們發現在防汛抗旱體制調整後具體執行機制中還有不夠順暢的地方需要調整完善。

(二)防汛抗旱工程方面

從近年強降雨防禦、乾旱抗禦的具體工作中看,我市漢江及重要支流、重點中小河流、病險水庫(閘)、信息化建設、水資源配置等防汛抗旱能力建設方面仍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下一步,我們將結合新一輪補短板等建設項目,系統治理漢江干流河道,加快襄東、襄西等分蓄洪民垸建設和優化調整,加強中小河流災害有效防禦,全面開展病險水庫水閘泵站除險加固及能力提升工程,不斷提升供水保障能力,加強農村水利建設,保障糧食生產安全,不斷完善智慧水利體系,全面加強防汛抗旱能力建設。

新集鎮2020年防汛抗洪工作總結

面對雨情、水情、汛情、災情明顯超過2007年的較大洪水,新集鎮黨委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省、市、縣防汛工作會議精神,依法防洪,科學調度,堅持人民至上,確保落實防汛應急響應措施,“外防堤壩、內防內澇”,確保淮河新集段堤壩安全、道路交通安全、電力電信安全、生產安全、可能受影響的人員安全,做好民生保障,紮實做好防災減災救災各項工作。現將工作總結如下:

一、突出重點、責任到位。

在4月22日,鎮黨委及時調整成立以黨委書記朱愛為指揮長,鎮長趙亮為副指揮長,水利、國土、執法等部門為人員的防汛抗旱指揮部,研究制定防汛應急預案,對全鎮險工險段安排鎮、村兩級專人包保,抽調50人鎮直精兵強將成立防汛應急小組並專門培訓,為防汛抗洪工作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證。6月中旬,召開全鎮防汛工作大會,面臨梅汛期長、雨量大、淮河水位高的不利影響,全員動員、密切關注水情,同時全面落實“領導包乾”制度和應急單位值班值守制度,完善防汛指揮體系運作,層層壓實責任,確保一旦發生險情能及時有效救援。同時充分準備好應急物資,做好防汛人員後勤保障,保證持續戰鬥力。

二、靠前指揮、調度到位。

汛期來臨前,我鎮範圍內的中小水電站全部排除故障。加大防汛工作的宣傳力度,通過微信QQ、廣播等多種形式,提高全民的防災避災能力。鎮、村兩級對防汛物資儲備做出充分的安排,準備救生衣30套、救生圈50只,雨衣400套,雨靴400雙,探照燈100個,編織袋8000條,木樁30根等防汛物資儲備。嚴格汛期值班制度,6月中旬起開始汛期值班,確保24小時有人值班,值班電話、值班領導和值班人員的電話均保證24小時暢通,確保了信息的及時傳遞,確保水雨情、工情和災情能及時處理和傳遞反映,加強了信息的收集和甄別,做好信息的把關工作,確保了各類信息及時、準確、有效地傳遞,避免了出現遲報、漏報和錯報現象。為領導的指揮決策依據提供充分的保障。

汛期來臨時,6月27日,淮河水位上漲明顯,河頭生產圩有漫堤現象,鎮防辦立即組織三岔村民對生產圩農作物進行搶收,並要求新集渡口及時停渡。由於雨量連天增大,淮河上游水逐漸增高。

7月18日淮河新集段水位已到設防水位,鎮防辦召開防汛工作會議,淮北大堤新集段設立6個防汛巡邏點,24小時巡堤值守。

7月19日組織民工80人對三岔河頭生產圩進行破險加固。20日晚水位已達18m以上,鎮防汛辦要求淮北大堤新集段增設值守點達到14個,黨政班子成員帶隊,明確分工,要求嚴格網格化管理,鎮黨委書記親自督導,親自抓落實,技術員24小時進行全方位巡堤檢查,並將分管領導、技術員姓名、電話號碼在每個帳篷公示牌上進行公示,接受羣眾監督,確保責任明確。遇到問題報告及時,明確鎮管理泵站、穿堤涵管理行政責任人、技術責任人等人必須聽從防汛指揮所安排並認真履職。

7月21日,我縣防汛應急響應提升至Ⅱ級,全鎮上堤參加防汛410人。按照每個值守點不少於10人的標準,進行輪流值班,每小時巡堤一次並做好巡堤記錄,如若發現異常立即報告鎮技術員及鎮防汛指揮所,如有重點隱患的段點,立即上報縣防汛指揮所。

22日至25日水位不斷上漲,縣防汛抗旱指揮所宣佈自7月25日12時起,我縣淮河干流要按照防汛Ⅰ級應急響應要求上足巡堤查險人員,每公里60-100人,防汛工作形勢嚴峻,新集鎮防汛指揮所按當前實際情況,調整防汛巡堤查險力量,調動所有力量,增加巡堤人員,鎮黨委書記和村負責人24小時吃住在防汛一線。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防汛工作,縣委、政府主要領導對防汛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親臨我鎮檢查指導工作。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縣防指的指導下,經過20多天的努力奮戰,目前已經安然渡汛。

三、存在的問題

1.由於我鎮地理位置特殊,有河道兩條(淮河、懷洪新河),和三岔村生產圩,防汛難度較大。

2.缺乏資金投入,在應急搶險物資、人員培訓方面力度不夠。

四、今後工作打算

1.認真貫徹落實上級有關防汛抗旱工作的文件會議精神,切實維護人民羣眾的利益為根本,繼續完善好防汛工作預案,落實好防汛責任制。

2.實行目標責任制的管理方式,把工作重心下移到村級,實行羣防羣治。

3.向上級有關部門爭取資金,加大對防汛物資的籌備,完善各種防汛設施。

4.加強對防汛搶險隊伍的訓練,努力提高他們的整體素質,使防汛隊伍拉得出,用得上,起作用。

5.防汛工作做到早安排、早落實,工作到位、責任到人。

興安盟2020年度防汛抗旱工作總結

2020年汛期,按照自治區防指的統一部署,在盟委、行署的正確領導下,興安盟防辦堅持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推進“兩個轉變”,統一指揮,科學調度,確保了我盟主要河流、各類水庫和主要交通幹線的防洪安全,確保了無人員傷亡,最大限度地減輕了水旱災害損失。

一、雨水情及其特點

(一)雨情

今年入汛以來,盟內降雨時空分佈不均。總體看,除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降雨偏少外,6月、8月中下旬、9月中上旬降水偏多。其中,6月份降水80.5~128.3mm,主要是扎賚特旗西部、阿爾山市、科右前旗、烏蘭浩特市、科右中旗東部地區偏多1~5成左右;7月份降水14.6~96.7mm,主要是扎賚特旗東部、科右前旗中部偏少4成左右;其它地區偏少5~9成左右;8月份降水145.2~302.3mm,主要是突泉縣、科右中旗西部偏多2倍以上,科右前旗西南部、科右中旗東部偏多1~2倍之間;其它地區偏多5~9成左右;9月份上、中旬降水量86.9~153.8mm,盟內各地偏多2~6倍左右。

(二)水情

受降雨不均影響,今年汛期,各河流來水相對平穩,洮兒河、歸流河、蛟流河、霍林河共出現了6次5年一遇以下小洪水。受9月15~16日強降雨過程影響,歸流河出現了5年一遇的中洪水。具體如下:各河流來水量較歷年同期相比,5月份,綽爾河偏少3成左右、洮兒河偏多1成左右、歸流河偏少1成左右、蛟流河偏少3成左右、霍林河偏少6成以上;6月份,洮兒河、歸流河偏多4成左右,蛟流河基本持平,綽爾河偏少7成、霍林河偏少5成左右;7月份,綽爾河偏少9成以上,洮兒河、歸流河偏少4成左右,蛟流河偏少9成左右,霍林河偏少8成左右;8月份,綽爾河偏少4成左右,洮兒河偏多1成左右,歸流河、蛟流河偏少2成左右,霍林河偏少近7成;9月份上、中旬,綽爾河偏多3倍左右,洮兒河偏多2倍左右,歸流河、蛟流河偏多2倍左右,霍林河偏少近2成。

(三)汛期雨水情特點分析

一是強降雨出現早,雨量大。5月17日我盟迎來今年首場暴雨天氣,是有氣象記錄以來出現最早一次,暴雨區域面積近40%,降雨量在420毫米到717毫米,與歷年同期相比多3~9成。烏蘭浩特市和阿爾山降水分佈排在有氣象記錄以來第3為和第1位。

二是降雨集中,強度大。6~9月份,綽爾河共出現3次較明顯的洪水過程;洮兒河共出現7次較明顯的洪水過程;歸流河共出現5次較明顯的洪水過程;蛟流河出現了5次較明顯的洪水過程;霍林河出現了4次較明顯的洪水過程。

三是降雨突發性強,時空分佈不均。正常年份我盟主要降雨發生在7月下旬到8月上旬。而2020年汛期大部分地區前期乾旱少雨,後期雨水充沛,5至6月降雨均偏多,8至9月份降雨明顯偏多,7月全盟沒有出現有效降雨,平均降雨量49.9毫米,有氣象記錄以來排位第2少,科右中旗巴彥胡舒站只有14.3毫米。出現不同程度乾旱。降雨量8月以後強降雨形成旱澇急轉的嚴峻形勢。另外,正常年份在9月份後汛期,發生日雨量超過100毫米的大暴雨可能性小,而8月末到9月初颱風形成的暴雨及洪水,其量級,發生時間和數量上均為歷史同期少見。

四是颱風活動頻繁,破壞性大。今年影響我盟的颱風有3個,分別是颱風“巴威”、颱風“美莎克”和颱風“海神”。受三次颱風影響,綽爾河、雅魯河、嫩江流域持續降雨,水位不斷上漲,加之9月15日夜間至9月16日持續降雨,江水倒灌加上內澇,至使扎賚特旗嫩江右岸努文木仁鄉、好力保鎮、音德爾鎮等三個鄉鎮造成了嚴重的損失。

二、災情及調查情況

(一)乾旱災害

3月至7月上旬,我盟降雨偏少,特別是7月下旬至8月中旬,旱情急劇發展。7月21日至8月19日我盟科右中旗、突泉縣、扎賚特旗遭受不同程度乾旱災害,據統計受災人口99629,受災面積95612.33公頃,直接經濟損失16405萬元。

(二)洪澇災害

截至2020年9月18日,洪澇災害共造成全盟6個旗縣市36個蘇木鄉鎮28.425萬人受災,農作物受災面積203.44 千公頃,其中成災面積98.65 千公頃、絕收面積44.63千公頃;倒塌房屋2户4間,嚴重損壞房屋1户2間,一般損壞房屋76户223間,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5.57億元。其中:三次洪澇災情最為嚴重。一是6月20日至6月25日,科右中旗、突泉縣受災,受災人口17910人,農作物受災面積13018.5公頃,因災直接經濟損失約3196.885萬元。二是8月2日至8月6日,烏蘭浩特市、突泉縣受災,受災人口34064人,農作物受災面積17614.56公頃,因災直接經濟損失約2964.06萬元。三是9月15日至9月18日,扎賚特旗受災,受災人口25640人,農作物受災面積16168公頃,因災直接經濟損失約1200萬元。

三、紮實開展防汛抗旱工作

今年的防汛抗洪工作,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安全至上”的原則,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理念,考驗了應對突發性災害的能力,各項防災抗災措施有力、有效,防汛抗旱工作取得了重大勝利。

(一)領導重視,部署周密,各類責任制落實到位

盟委、行署高度重視防汛抗旱工作,先後召開全盟防汛抗旱工作會議、全盟抗旱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全面部署安排防災抗災救災工作。汛前,按照防汛責任制的要求,明確盟領導及盟直有關部門防汛分工,盟防辦落實重要防洪工程和行蓄洪區防汛行政、技術責任人,調整盟防指機構及其組成人員,修訂印發盟防指成員單位職責。全盟設防的河流、水庫和有防洪任務的城市,特別是綽爾河、洮兒河、霍林河及重點水庫都已落實了防汛責任人,明確了任務、目標、職責,並在興安日報公佈,各旗縣市也在主流媒體上公佈防汛責任人;各地以落實防汛抗旱責任制為重點,形成了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

(二)以防為主,突出重點,防汛抗旱工作準備充分

堅持“安全第一,常備不懈,以防為主,全力搶險”的防汛抗災工作方針,立足於防大汛、抗大災,結合實際,突出重點,狠抓防汛抗旱準備工作,為迎戰水旱災害打下了堅實的基礎。5月份,協調相關部門,對6個旗縣市開展了5次防汛抗旱工作督查檢查,按照度汛要求,逐項對水庫、堤防、山洪、城市內澇以及旗縣市辦工作開展進行了再督促再落實。全盟完成了水庫、城市內澇、山洪災害防禦等預案修訂,山洪易發區監測設備維修養護,自動水文站監測設施維修養護等工作,山洪、水文雨量監測站上報率均達95%以上;盟委行署派出專項督查組對各地防汛抗旱工作進行了專項深入督查;5月上旬,各旗縣市提早對重要防洪堤防、閘涵、水庫等防洪重要設施進行了度汛檢查;應急部門也完成了應急救援隊伍建檔造冊等工作。駐地部隊心繫地方發展,從思想、人員、物質上都做了精心的準備,隨時可投入搶險救災,發揮生力軍、突擊隊的作用;並先後派出30餘人次的多個技術檢查組,對各地落實防汛措施、重要工程度汛準備、違章設障清除等進行檢查、抽查,督促限期解決度汛安全中存在的問題。

(三)加強會商,優化調度,實現防洪減災效益最大化

為提高盟防指與各成員單位間信息溝通聯絡,6月中旬正式啟動了氣象、水文、水利、應急四部門防汛會商周例會制,為便於降雨期實時溝通,建立了微信共享信息羣,同時建立了日信息報送機制和險情災情實時信息報送機制,汛期共召開會商會14次,收發信息300餘份;為全盟防汛抗旱科學研判、合理調度提供了堅實保障。為減少颱風對我盟帶來的不利影響,盟防辦審時度勢,科學判斷,加強防汛指導、超前調度、提前預泄、騰出防洪庫容,牢牢把握防洪主動權,同時充分利用水庫聯網監測系統,實時監測水庫庫區降雨、水位變化,綜合分析各類防洪因素,聯合運行,增強水庫調度的靈活性、針對性和有效性,有效地應對了突發性暴雨災害。

(四)抓牢隊伍,備足物資,紮實做好搶險救災準備

持續深入與解放軍、武警部隊的溝通協調,建立長效聯絡機制,指定專職人員負責,加強溝通聯繫;旗縣市完善了針對本地區實際建立的網格化應急救援運行機制,以社區為單位,組建以黨員為先鋒隊的應急救援隊伍,村屯建立以村幹部為主黨員為輔的應急救援隊伍,使社區與社區之間、村屯與村屯之間應急救援力量達到交叉互補、互相支援的目的,有效提高應急救援效率;7月20日組織內蒙古綽勒水利水電有限責任公司烏蘭浩特區域項目部、烏蘭浩特市應急管理局開展了“2020防汛搶險綜合演練”;同時,在全盟範圍開展了防汛物資調查統計工作,加快各行業物資儲備調撥體系的建立,摸清防指成員單位防汛物資的數質量情況,遇有災情可以就近、就需調撥防汛抗旱物資,盡最大努力減小人民羣眾生命財產損失,保障人民羣眾生命財產安全。

(五)以人為本,安全至上,及時轉移安置受災羣眾

始終將羣眾生命安全擺在防汛抗洪的首位,及時轉移低窪區臨時居住羣眾,妥善安置受災羣眾,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理念;秋汛期間綽爾河、雅魯河、嫩江流域不斷降雨,水位不斷上漲,江水倒灌加上內澇,至使扎賚特旗嫩江右岸努文木仁鄉、好力保鎮、音德爾鎮遭受洪澇災害,在抗禦扎賚特旗地區洪澇災害期間,迅速組織工作人員趕往受災地區安撫受災羣眾,幫助受災羣眾開展多種形式的生產自救,確保羣眾生命安全。

四、經驗總結與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認真貫徹落實上級有關防汛抗旱工作的文件會議精神,以習近平總書記防汛救災理念為指導,以切實維護人民羣眾的利益為根本,繼續完善好防汛抗旱工作預案,落實好防汛責任制。

(二)基層組織抓措施落實是防災抗災的關鍵。在防禦扎賚特旗嫩江段嚴重洪澇災害過程中,採取“分片包組、查户盯人、先人後物”等措施,極大的保障了人民羣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村、鎮基層組織是落實各項部署的最終主體,只有做到快速反應、組織有力,迅速將各項具體防禦措施落實到千家萬户,才能有效減少損失和人員傷亡。

(三)發揮防指整體效能是取得抗災成效的保證。防汛抗旱工作涉及面廣,任何一個部門都不能獨立完成,各成員單位必須在統一指揮下,按既定的工作部署,主動配合,高效完成本部門的任務,才能發揮應急管理的整體效能。今年我盟多災併發、災情持續時間長,防汛抗旱形勢嚴峻。防汛、應急、水利、農牧業、交通等部門相繼啟動本部門專業應急預案,所有成員單位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發揮了整體應急管理效能,保證了防災抗災工作的順利開展。

(四)信息化建設是實施科學調度的重要技術支撐。防汛抗旱信息化建設尤其是信息採集系統、水庫信息採集系統、重要水文和雨量站點遙測系統的建設和投入使用,對及時掌握各類信息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使防洪調度決策更具前瞻性、針對性和靈活性。必須加快防汛抗旱信息化建設,建立科學的調度決策體系。針對今年防汛救災工作的實際,盟防辦與氣象部門加強雨情監測、預警預報系統建設,逐步加大對山區、庫區雨水情站點自動測報系統的建設,進一步補齊監測盲區。

(五)實行目標責任制的管理方式,把工作重心下移到村級,實行羣防羣治;積極向上級有關部門爭取資金,加大對防汛物資的籌備,完善各種防汛設施;加強對防汛搶險隊伍的訓練,努力提高他們的整體素質,使應急救援隊伍拉得出,用得上,起作用;防汛抗旱工作做到早安排、早落實,工作到位、責任到人。

興義鎮防汛減災工作開展情況彙報

進入汛期以來,按照區防汛辦工作部署,我鎮結合實際情況,全力預防化解汛期重大洪澇災害風險,現將相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完善應急預案,加強汛期值守。落實防汛減災工作責任制,明確責任主體,各級責任人監測預警、人員轉移、隱患排查整治工作機制,貫徹落實上級防汛減災防治工作各項安排部署,堅持24小時領導帶班制度,時刻保持戰時狀態。

二、做好防汛抗洪籌備工作。一方面做好人員力量準備,成立鎮級防汛搶險突擊隊共20人,各村、社區組織幹部、民兵成立防汛抗洪小組共100餘人,並充分發揮羣眾力量積極參與,形成基層防汛抗洪工作隊伍。另一方面抓好物資籌備,堅持“寧可備而不用、不可用而無備”原則,補充防汛物資,提前落實機械和運輸設備。

三、加強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各村、社區分段面和點位落實專人排查,對重點區域加大巡查頻次,建立隱患動態管理台賬,確保全覆蓋、不留死角。近期我鎮共排查出各類防汛安全隱患11處,目前均已整改完畢。今年7月上旬,我鎮田渡村巡查發現金馬河河堤出現安全隱患,經上報區防汛辦、水務局及時處置維修,該段河堤安全隱患已排除。

四、抓好防汛險情應急處置。8月11日以來,受強降雨天氣影響,我鎮西河、金馬河、羊馬河、石魚河水位持續上漲,羊馬河、石魚河部分河段出現險情,其餘河道及區域暫未發現重大隱患。11日23時許,石魚河紀碾村段田橋出現河道堵塞,存在河水漫堤隱患,鎮、村已組織人員進行搶險;12日10時,羊馬河右岸登攀橋下游150米的岷江村處出現長100餘米、寬近2米的河堤被大水沖垮,已向區防汛辦上報險情,拉起安全警戒線,並安排鎮村兩級24小時值班巡查。目前我鎮密切關注汛期,加強巡查頻次,鎮村幹部、搶險突擊隊均處於待命狀態,民兵應急分隊共出動26名人員參與區應急搶險任務,出現險情立即趕赴現場處置。

沂水縣水利局重點水利工作完成情況彙報

近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上級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和指導下,縣水利局認真貫徹落實新時代治水興水思想,按照縣委縣政府“走在前列,爭創強縣”目標要求,高起點謀劃、高標準建設、高效能管理,水利事業成就輝煌。現將相關工作情況總結匯報如下:

(一)重點水利工程建設掀起新高潮。一是實施水庫塘壩除險加固工程。累計投資1.22億元,對全縣18個鄉鎮街道的81座小型水庫、120座塘壩實施了除險加固和維修養護工程,極大提升了水庫、塘壩的防洪保障能力。投資1.31億元,實施跋山水庫除險加固工程,使水庫防洪標準達到百年一遇,校核洪水標準達到萬年一遇,防洪效益、社會效益顯著。二是實施農田水利項目縣工程。2016至2018年,累計投資6000萬元實施農田水利項目縣工程,新增高標準農田5.44萬畝,極大增強了全縣農業灌溉水平。三是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2017至2018年,投資2258萬元實施了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解決61個村,40841人的飲水安全問題;投資940萬元實施貧困村通水工程,解決了30個村43017人的飲水安全問題。四是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兩年攻堅行動。投資9.95億元,通過新建高莊鎮陳家林、圈裏鄉許家莊、諸葛鎮葛莊等3座水廠,新建水源工程261處、機房259處、蓄水池317處等解決全縣912個行政村、1281個自然村,53.61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由於我縣水利行業扶貧工作成效顯著,被市委表彰為“脱貧攻堅第一書記幫扶工作先進單位”。五是實施沭河綜合治理工程。規劃投資4.6億元,通過實施河道清淤疏浚、河道治理等工程,提高沿岸村莊的防洪標準,確保治理範圍內的洪水安全下泄,保護兩岸地區工農業生產及人民財產的防洪安全。目前已完成工程方案編制工作。六是實施沂河堤防加固工程。規劃投資3.52億元,在現有防洪工程的基礎上,通過新建及加高培厚堤防、險工險段防護、穿堤建築物及堤頂防汛道路建設等工程措施,使沂河上游地區的防洪標準達到20年一遇,保障區內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截至目前,投資1.86億元的移民安置補償工作有序開展,施工企業已進駐工地。七是實施水庫移民扶持項目。累計投資1.5億元,實施大中型水庫移民後期扶持結餘資金項目、“美麗移民村”工程等移民扶持項目,完成對龍家圈鎮南黃家莊村等15處“美麗移民村”建設,切實提高了庫區移民村的水利基礎設施保障能力。其中,投資500萬元在龍家圈街道南黃家莊村建成的沂水縣庫區移民史展覽館分別被省水利廳、臨沂市委宣傳部、市水利局、中共沂水縣委黨性教育工作辦公室確定為“山東省水情教育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黨性教育基地”和“教學基地”。

(二)水利工程防汛抗旱持續立新功。一是打贏防颱風攻堅戰。近年來,面對颱風“温比亞”“利奇馬”造成的嚴峻防汛形勢,及時啟動防汛應急響應,層層落實責任制,全縣水利系統聞“汛”而動,按照“颱風不過、人員不退”的要求,堅守在抗擊颱風第一線,加大排查修復力度,科學精準調度蓄水。同時,充分發揮水庫塘壩攔洪、削峯、錯峯作用,落實好人員轉移應急預案,將颱風影響降到最低。2018、2019年,我局有1人連續兩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山東省抗擊颱風搶險救災先進個人”並榮記一等功,2020年有4人被市委宣傳部、市水利局等多家部門(單位)聯合授予首屆“沂蒙水利獎章”。二是嚴格落實防汛責任。立足於機構改革後新的職能定位,成立了沂水縣水利工程防汛抗旱指揮部,進一步強化對全縣水利工程防汛工作的組織領導。嚴格落實“測防報”各環節責任,加強雨情、水情、工情監測和信息報送,及時發佈水庫、河道洪水預報預警。嚴格落實水庫“三個責任人”和“三個重點環節”,強化小型水庫和堤防巡查排險,確保險情早發現、早處置、早預警。三是備足防汛料物認真組織演練。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做到寧可備而不用,不可用而無備,積極做好防汛搶險料物儲備。按照省市要求,每年組織開展了143座水庫的防汛演練和山洪災害防禦演練,進一步檢驗了防汛應急預案的科學性和實戰性,提高了突發洪澇災害的應急處置能力,鍛鍊了防汛搶險隊伍。其中,2020年6月5日,全市小型水庫防禦洪水調度演練在我縣舉行,進一步提升了我縣搶險隊伍應急搶險水平。

(三)水生態文明建設創造新輝煌。一是創建國家級沂河水利風景區。2017年,以大小沂河水利樞紐、沂河堤防工程以及沂河景觀為主體,創建了“一河三園兩濕地”的國家級沂河水利風景區,為我縣水利事業新添一項“國字號榮譽”。二是創建國家級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示範縣。2017年,在鞏固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成果的基礎上,科學構建管護體系,創新建管機制,創造性地提出了“六個一”標準,打造小型水庫管理“沂水樣板”,被評為全省小型水庫管理標準化示範縣。沂水經驗在全省全國得到推廣,分別被《中國水利報》、《人民網》、《學習強國》等權威媒體報導宣傳。以全省第1名順利通過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示範縣省級驗收。2019年11月,在全省4個創建國家級示範縣的縣區中,我縣以全省第1名的成績順利通過省級驗收,成為迎接國家級評估的代表縣區。由於淮委考核組人員注重了水庫的標準化管理而忽視了對病險水庫安全政策的掌握,在抽查我縣3座水庫中,抽到了1座病險水庫(高橋鎮梨園溝水庫,已列入2021年除險加固任務),儘管我縣的考核成績全省第一,最後在水利部複核中被一票否決。三是全面實行河湖長制工作走在全國前列。自2017年全面實行河長制以來,我縣設立了縣級河長13名、湖長3名,鄉鎮級河長254名、湖長143名,村級河長854名、湖長214名,聘用“榮譽河長”76名,選聘“河道管理員” 355名、水庫管理員160名,構建起覆蓋全縣303條河道、143座水庫的的河湖長體系。通過開展河湖長巡河巡湖,實施清河行動、清腸行動、清違整治等專項行動,有效解決了1000餘處河道突出問題,打造了“上善若水,以河為貴”的沂水品牌。在全市率先啟用移動軌跡動態管理平台,為全縣355名河管員配發手機,將河湖日常管理、問題發現上報、傳達工作要求、河管員工作考核等納入平台管理,做到河道巡河軌跡可查、問題及時上傳、問題整改落到實處,極大提升了河湖管護能力。2020年5月,沂水縣因河湖長制工作成績突出,被國務院授予激勵示範縣,全省唯一,獲得獎金1000萬元。以此為契機,繼續深化河湖長制工作,嚴格落實河湖長巡河,完成33條縣級以上河道及140座小型水庫確權劃界及270條鄉鎮級河道劃界工作。同時,完成温涼河省級美麗示範河湖以及馬蓮河、峙密河市級示範河湖創建工作。投資650萬元,建設智慧河湖信息化管理平台,通過將水利系統內飲水安全、防汛抗旱、水庫管理等平台進行融合,並在30條河道、90座水庫安裝河湖監控終端,實現對全縣水利工程的遠程管控,為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魚躍、人和”的水生態環境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四)水利行業監管不斷加強。一是最嚴格水資源制度落實到位。切實強化水資源管理,創建國家級縣域節水型社會。以“世界水日”、“中國水周”為契機,開展水法律法規宣傳,通過發放宣傳資料、出動宣傳車輛等方式,使全縣羣眾節水意識顯著提升。嚴格執行用水定額管理、計劃用水管理,農業節水灌溉、工業節水增效、城市節水節約,在全縣深入開展節水型社會創建,於2018年順利創建國家級縣域節水型社會,為我縣水利事業再添一項“國字號榮譽”。“十三五”期間,共徵收水資源費(税)9346.95萬元,徵收水土保持補償費713.83萬元。加快推進節水型機關建設,順利通過節水型機關建設市級驗收。投入資金8973萬元,實施水土保持建設項目,累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04平方公里。二是河砂開採工作穩步推進。全力打好河道採砂管理“首長+河長”、“規劃+治理”、“政府+社會”、“天眼+地網”四大組合拳,編制了《沂水縣河砂開採實施方案》,完成25處河道水庫清淤疏通工程規劃,完成了沂河跋山水庫上游、沙溝水庫增容工程以及沭河綜合治理工程規劃並列入“十四五”規劃,有效緩解砂石供需矛盾,使河砂開採逐步走上依法、科學、有序的軌道,確保河湖有生命、市場有秩序、財政有收益。省水利廳《山東水利信息》第1期頭條發佈《沂水縣疏堵並舉專項整治河砂亂象》,對沂水縣河砂管理開採工作予以充分肯定。三是水利文化持續傳承和提升。為傳承治水歷史、弘揚水利文化,用近三年的時間,編纂出版了《沂水縣水利志》,全面記述了我縣從公元前48年到2018年,縱貫2066年的治水歷程,是山東省第一部體系完備、貫通古今的水利通史。目前,《沂水縣水利志》已被國家圖書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山東省圖書館、山東大學等國家級圖書館和院校收藏,被省委黨史研究院、地方史志研究院評為全省史志優秀基層(專門)志。投資100多萬元,打造了沂水縣水利局黨員教育活動中心,中心總建築面積400餘平方米,包括黨員活動中心和水之源、水之魂、水之夢等4個展廳。該中心被省水利廳評為“山東省水情教育基地”。

銀川市2020年防汛抗旱工作總結

2020年,在市委、政府的堅強領導和高度重視下,在自治區應急廳的精心指導和大力支持下,我市防汛抗旱工作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搶大險、救大災,超前謀劃、科學防控,汛期成功應對了4輪區域性強降水和黃河3次洪水過境,實現了零垮壩、零決堤、零傷亡,全市安全度汛。

一、2020年防汛抗旱工作總結

(一)雨情、水情、災情

截止9月30日,我市累計降水量為180.5毫米,降水較常年同期相比偏多8.1%,共出現11次較強降水天氣過程。汛期,黃河1--3號洪水平穩過境,最大流量3540立方米/秒,未發生汛險災情;局地短時強降水導致賀蘭山永寧段、西夏段形成3次洪水過程,未形成洪災險情;市區出現暴雨3次,但歷時較短,局部街道形成積水,沒有發生大面積內澇;全市無旱情發生。

(二)強化擔當,壓緊壓實防汛抗旱工作責任

及時召開全市防汛工作會議,精心部署防汛抗旱各項工作。依法健全行政首長負責製為核心的防汛責任制體系,把重點區域、重點河段、重要水庫的防汛抗旱責任落實到各級行政首長,將市縣防汛抗旱行政責任人、黃河銀川段防汛行政責任人、全市21座中小型水庫安全度汛“三個責任人”,在政務網站進行公示,公開接受社會各界監督。同時,全面落實分級負責制、部門負責制、技術負責制、防汛崗位責任制等各項防汛責任制,做到職責到位、指揮到位。汛期,各級行政首長密切關注汛情態勢,深入防汛一線,靠前指揮,身體力行,將責任制貫穿到工程建設、汛前準備、隊伍組織、物資儲備、防洪調度、搶險救災等關鍵環節。市委、政府主要領導和分管防汛抗旱工作領導分別深入防汛防洪一線,專題調研賀蘭山防洪、黃河防汛和城市內澇等工作,現場辦公解決物資儲備、資金籌集、搶險隊伍建設等問題。

(三)突出重點,健全防汛抗旱應急保障體系

一是開展防汛應急培訓實訓演練。採取“培訓+實訓+演練”方式,舉辦全市防汛應急能力提升培訓班1期,開展全市防洪防汛應急實訓演練1次,各縣(市)區開展防汛應急演練6次,參訓參練人員及羣眾千餘人,用實戰演練檢驗預案的科學性、實效性和可操作性。舉辦全市防汛應急搶險裝備培訓班,對衝鋒舟、拋投器、移動泵站等40餘種防汛應急裝備進行實操培訓,培訓市縣防汛業務骨幹、專業搶險隊伍、消防隊員、預備役民兵、軍區直屬隊、全市救災物資保障管理人員及鄉鎮信息災害員等近700人。採取“線上+線下”方式,培訓防汛行政責任人、重點水庫“三個責任人”700餘人次,不斷提高履職能力。編制印發《銀川市防汛救援工作手冊》100本,做到各級行政首長、分管防汛工作市縣領導、成員單位負責人及業務骨幹人手一冊,搶險物資、機械、隊伍、風險隱患底數清、情況明;二是加大物資儲備力度。備足補齊防汛料物、更新配備搶險器材、增儲充實救災物資,全市85個防汛物資儲備庫,共儲備無人機、衝鋒舟、移動水泵、帳篷等防汛搶險救災物資70餘種,總價值1500餘萬元,防汛搶險救災物資做到“寧可備而不用,不可用而無備”;三是落實防汛搶險救援隊伍。全市落實專業搶險、消防救援、武警、預備役民兵等防汛應急搶險救援隊伍109支近9000人,落實挖掘機、推土機、自卸車等機械900餘台,確保關鍵時刻 “拉得出、用得上、頂得住”;四是編制修訂防汛預案。結合機構改革後防汛抗旱工作新形勢、新變化及我市防汛抗旱工作實際,充分運用最新風險隱患排查、調查評價成果,及時修訂完善了市縣防汛抗旱、超標準洪水防禦、黃河防洪防凌、賀蘭山山洪、重點水庫安全管理等防汛應急預案,在預警響應、洪水調度、部門聯動、應急搶險、社會動員、應急保障等內容上,細化決策、指揮、響應、處置等環節的具體流程,形成上下聯動、全面覆蓋的預案體系;五是嚴格值班值守,做好應急處突。嚴格執行24小時值守、領導帶班和雨水情、險情災情周統計報告等制度,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和雨水情發展趨勢,遇強降雨預報預警時,各重點區域、重點部位提前布控、現場值守,及時果斷處置突發事件,第一時間上報有關情況,確保信息上傳下達,確保指令暢通無阻。

(四)加大投入, 狠抓防汛薄弱環節建設

一是加快智慧防汛建設,開發製作了集“防汛責任落實、搶險物資隊伍保障、洪水風險管控調度、交通管制、羣眾預警轉移及安置”五大目標功能於一體的銀川市防汛應急搶險救援指揮調度電子圖,完成永寧縣、西夏區、賀蘭縣山洪災害防禦監測系統項目,實現賀蘭山銀川段來洪、蓄洪、泄洪、雨水情的全過程適時遠程監測監控全覆蓋、黃河塌岸險段和城市易積水點的適時遠程監控全覆蓋,利用銀川市應急指揮調度分中心天地一體通信指揮網絡,以最精準的雨情水情數據,最科學的洪水調度方案、最快捷的轉移搶救速度,為領導科學決策,指揮調度提供高效、精準的依據,實現一張圖指揮調度全市防汛搶險救援工作;二是完成黃河永寧縣東昇段,靈武市北灘、河忠段及興慶區月牙湖泵站河岸坍塌等一批水毀工程修復工程,確保黃河安全度汛;三是實施了甘溝銀西村段導洪溝防洪堤加固工程,永寧縣中乾溝、桑園溝,賀蘭縣沙井子溝,靈武市沙溝等一批中小河流治理項目,提升防洪重點區域溝道行洪能力;四是實施了興慶區西北部、金鳳區西北部雨污分流管道工程,解決上海路北塔巷口、宜居巷等路段汛期易積水問題;五是清淤疏浚了四排溝、陳家圈溝及主要節點街巷排水主管道,清掏、維修市區雨水井、檢查井,檢修、保養、更換了22個泵站的供電、控制、泵組等設備,確保了城市排水溝道、管網通暢、泵站運行正常。

(五)多措並舉,建立健全長效工作機制

一是建立常態化氣象災害分析研判等汛情會商機制。市氣象、水務等部門加強雨水情監測預警工作,在精密監測、精準預報、精細服務上下功夫,加大滾動預報預測頻次,實時與應急管理部門共享數據,既為防汛指揮提供有效參謀,又為羣眾安全轉移提供依據。主汛期,我市啟動《銀川市氣象災害應急聯動機制》,定期召開全市防汛抗旱暨氣象災害防禦會商研判聯席會議,通報防汛工作情況,分析研判汛情形勢,聯合開展會商,超前防禦部署,提前採取針對性管控措施,增強防範應對的科學性和有效性;二是建立健全常態化隱患排查整改機制。汛前汛期先後開展安全隱患排查20餘次,共查出安全隱患33處,已整改31處,2處正在整改中。對全區防汛工作督查反饋的5個方面12個問題,及時下發整改通知,形成責任清單,細化整改任務,明確責任單位,限定整改時限,全部整改落實到位;三是建立健全常態化自查檢查督查機制。在各縣(市)區市自查的基礎上,市應急辦、防汛辦採取聯合檢查、暗訪督查等方式,開展防汛檢查5次,黃河汛情檢查3次,排查整改風險隱患24處;四是建立健全搶險物資調撥機制。制定了《防汛應急物資管理制度》《防汛應急物資調撥制度》,加強物資管理保養,嚴格調撥調用程序,優化配送流程,今年汛期向市市政管理局、西夏區調撥應急移動式柴油排水泵3台,向市園林局調用應急移動式柴油排水泵2台,將防汛應急物資裝備用在了防汛防洪防內澇的最前沿;五是建立健全常態化防汛減災宣傳教育機制。利用多種媒體持續不斷宣傳防汛防洪減災救災知識內容,部門、縣區聯動開展防汛減災宣傳“進景區、進校園、進村鎮、進社區、進機關、進軍營”等活動,發放宣傳資料5萬餘份,在重點部位設置警示宣傳牌300餘塊,普及山洪、河洪、城市內澇等洪災避險自救常識,提高羣眾防範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

二、存在問題及下一步工作

一是全市整體的防禦體系還不夠完善,部分防洪工程標準較低。黃河局部控導工程受沖刷影響極易出現塌陷和脱落,賀蘭山沿山原有防洪工程抵禦大洪水的能力不足,行洪空間不足;二是城市防洪排澇設施較為薄弱,城市內澇風險較大。城市管網排水能力不足,積雨排放容量有限,遇到強降雨,市區街道、低窪地區易積水內澇;三是防汛抗旱能力仍需提升。防汛抗旱體制改革後,上下之間、部門之間的工作機制、職能分工、協調配合等仍在磨合當中,防汛抗旱專業救援隊伍數量和人力不足,防範大事故、處置大風險的應對能力較弱。

下一步工作中,我市將繼續認真貫徹落實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在落實防汛抗旱責任、完善防汛應急預案、加強防汛工程薄弱環節建設、提升防汛信息化水平、強化防汛搶險隊伍建設、加大防汛搶險物資儲備力度,加強防汛宣傳培訓應急演練、完善聯防羣防機制等方面狠下功夫,奮力開創全市防汛抗旱工作新局面。

長興縣2020年防汛防颱抗旱工作情況的報告

今年以來,全縣上下在省市防指的統一部署和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原則,各司其職、通力協作、密切配合,全力做好防汛防颱抗旱各項工作,實現“不死人、少傷人、少損失”的工作目標。現將2020年防汛防颱抗旱工作彙報如下:

一、汛情概況

(一)梅汛期

今年,我縣梅雨特點可以歸納為“一長一多一大”。梅雨期超長。今年5月29日入梅,7月18日出梅,梅雨期50天,比常年22天明顯偏多,創歷史新高(1996年45天)。總雨量偏多。梅雨期我縣面雨量723.3毫米,為歷史第二,僅次於1999年梅雨期903.3毫米。降雨強度大。梅雨期系統性降雨明顯,梅雨帶南北來回擺動,先後出現8輪集中降雨過程,其中有3輪較明顯,分別為6月21日、7月6~7日和7月15~16日,過程面雨量分別為79.6毫米、69.6毫米、176.9毫米。受梅雨期集中降雨影響,全縣平原河網水位普遍超保,其中,太湖夾浦站水位從6月28日起開始超警,直至出梅時仍超保證水位0.38米;水庫基本滿蓄,其中:合溪水庫最高水位25.04米(16日16時),創歷史新高。

受今年梅雨期集中降雨和太湖高水位影響,直接經濟損失9611.49萬元。

(二)台汛期

今年,我縣未啟動防颱應急響應。第4號颱風“黑格比”成為首個登錄浙江的颱風,受其外圍影響,我縣有過程性降雨,無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三)旱情

8月份,我縣出現持續高温少雨天氣,未出現生產生活用水問題。

二、防汛防颱抗旱工作情況

全縣上下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以及省、市領導的批示指示要求,認真落實縣委、縣政府的決策部署,將災害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實現了“零傷亡”的目標,取得了防汛防颱抗旱的全面勝利。

(一)夯實基礎,全面做好防汛備汛工作

1.全面落實各級防汛責任制。長興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防汛工作,調整了以縣長石一婷為指揮的防汛指揮部成員;縣委書記周衞兵、縣長石一婷等四套班子領導多次組織召開全縣防汛工作會議,壓實各方責任,落實各項措施,確保安全度汛。各鄉鎮(街道、園區)認真落實以行政首長責任制為核心的各項防汛責任制,及時調整各類防汛責任人,定人定崗定職,全縣共落實水庫山塘、河道堤防、基層防汛防颱體系等各類防汛責任人2700餘人。針對今年防汛責任人變動大的實際,及時組織所有265個行政村(社區)開展村級防汛防颱形勢圖的修編完善工作,進一步明確危險區域、轉移對象、轉移責任人、轉移路線、避災安置地點等,實現村級防汛預案的“圖表化”,有效增強其實用性和可操作性。

2.全面開展汛前大檢查。1月中旬,縣防指印發通知,組織開展“鄉鎮自查、聯合督查”形式的防汛大檢查。各鄉鎮(街道、園區)按照縣防指的要求,早研究、早部署,認真組織開展了今年的汛前檢查的自查工作。針對已建和在建涉水工程、地質災害隱患點、易洪易澇區、景區及農家樂等領域,全縣累計共出動檢查人員2364人次,檢查排摸各類場所1828處,發現各類隱患106處,均已整改或落實管控措施。

3.全面加強防汛物資儲備。全縣各鄉鎮(街道、園區)及縣商務局、供銷社、水利局等防指成員單位積極落實資金,對防汛物資進行補倉和更新,目前,我縣搶險物資儲備實行縣、鄉鎮、村(鬥)三級儲備,通過直接儲備、委託儲備等方式儲備了必要的防汛物資。據統計,全縣共儲備抗洪搶險袋類225萬條、樁木2300餘方、排水泵1396台、分別佈設在防洪重要地段,落實發電機47台、衞星電話42部,做好充足的物資準備。

4.全面強化應急隊伍建設。出台《長興縣鄉鎮綜合應急力量體系建設方案》,強化自然災害搶險隊伍建設,各鄉鎮(街道、園區)均落實30~50人的民兵應急分隊,各村也相應成立了搶險組織,全縣共落實了各類搶險隊伍5000餘人積極統籌應急搶險力量,人武、公安、綜合執法落實1000餘人縣級綜合搶險隊伍,協調社會救援力量民安、公牛等4支救援隊200餘人,參與全縣防汛抗洪工作,有效提升處置突發事件能力。同時,全縣共落實防汛搶險技術支撐專家37人,確保險情發生時物資、技術力量到位。

5.全面提升颱風洪澇災害科學防控能力。緊緊圍繞省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強防汛防颱工作的若干意見》和省防指《〈颱風洪澇災害科學防控能力專題調研綜合報告〉任務落實工作方案》,加快建立識別一張圖、研判一張單、管控一張表、指揮一平台、應急一指南、案例一個庫“六個一”工作機制,健全與“兩個高水平”發展目標相適應的基層防汛防颱工作體系。緊盯自然災害風險“識別一張圖”建設,狠抓預警信息的融合互動,藉助縣大數據局統一建立的CIG平台,彙總各涉災部門的信息數據,組建統一的自然災害監測預警系統。梳理應急減災資源“管控一清單”建設,推動全領域應急救援資源管理,各部門、各鄉鎮,共錄入涉災倉庫137個,各類物資153萬餘件,避災安置場所188處。狠抓應急救援行動“指揮一平台”建設,縱向貫穿全縣應急可視化指揮調度,已配備了工業級無人機3台、星光級布控球3台、車載雲台1套、可視化單兵20套、天通衞星電話43部,實現了各類語音、視頻、數據業務的無線互通,確保了在斷網斷電等極端情況下的保底通信手段。完成縣防汛預案修訂發佈,積極組織開展培訓演練50餘次、警示宣傳教育30餘次。

(二)突出重點,全力做好應急處突防禦工作

1.領導重視,靠前指揮。面對梅雨期太湖流域超標準洪水的嚴峻形勢,國家防總及省、市防指專程派專家組來長指導,並會商防汛形勢。省委書記車俊一行到我縣太湖沿線鄉鎮視察汛情並指導防汛抗洪工作。國家防總工作組中國氣象局副局長於新文,水利部副部長陸桂華,副省長彭佳學等相關領導來長檢查指導防汛工作。市委、市政府對我縣防汛抗洪工作非常關心,市長王綱、市委副書記夏文星、市紀委書記樑雪冬、副市長夏堅定等市領導來長檢查指導我縣防汛工作。縣主要領導周衞兵、石一婷第一時間趕赴太湖沿線防汛抗洪一線,其他縣四套班子領導分赴各聯繫鄉鎮現場指導防汛工作。各級領導的重視為我縣取得防汛抗洪工作的全面勝利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2.密切會商,研判到位。梅汛期間,堅持縣防指 “牽頭抓總”,強化聯合會商,分析研判,科學防禦。一是會商聯動到位。縣防指召集有關防指成員單位,成立汛情聯合會商組,研判每一輪強降雨對我縣的影響,商議防禦重點及對策,為領導決策提供科學依據,累計組織防汛會商13次,下發工作通知11份,發佈防汛簡報17期。梅雨期間,全縣共啟動防汛Ⅳ級應急響應2次、防汛Ⅲ級應急響應2次、防汛Ⅱ級應急響應1次。二是科學研判到位。面對多輪強降雨,及時分析全縣水情、雨情、工情,研判東部平原河網及太湖水位形勢,當判斷太湖水位可能超過2.81米時,及時向全縣發出太湖超標準洪水緊急通知,先後2次向鄉鎮、部門下發防汛綜合風險管控督辦通知單,為及時抗洪搶險贏得了時間,爭取了主動。三是精準部署到位。在防範第7輪、第8輪集中強降雨期間,召集氣象、水利、自然資源、建設、農業農村、交通、文廣旅體等部門入駐縣防指,加密會商頻次,實行每天一會商,第一時間給出重點防禦建議,提前部署各鄉鎮(街道、園區)、有關防指成員單位做好相關防範工作,為應對強降雨爭取更多時間,起到了關鍵性作用。

4.緊盯重點,管控到位。各鄉鎮(街道、園區)、有關防指成員單位實行24小時值班,按照各自職責、各就各位,緊盯地質災害、小流域山洪、城鎮內澇等重點區域,全力以赴維護羣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一是嚴防地質災害。加強對地質災害易發的高陡邊坡、重要風險防範區和重點區域的滾動巡查、排查、監測,累計發佈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預報21次,檢查風險防範區1167次,轉移78點次267人次。二是嚴防山洪內澇。重點關注遇強降雨極易發生小流域山洪區域,特別是西北部山區、南部山區,充分發揮已建的山洪災害監測預警系統和羣測羣防體系的作用,做好巡查、監測和預警等工作,對可能受影響區域的羣眾挨家挨户上門宣傳。加強城市排水管網、排澇泵站、城區河道等巡查排查,及時疏通清淤,開展應急搶排,防止持續強降雨造成大面積城市內澇。強化全縣187個物業小區的指導,調用排水設備377台次,排除積水處962處;三是抓好農村防汛。重點關注農村內澇災害,加強水利工程的運行管理,及時關閉防洪河道沿線閘門,防止倒灌,同時,及時開啟排澇設施,減少內澇影響,最大程度減少經濟損失。加強對水利設施的日常管理,發現問題的要迅速檢修保養,確保隨時關得上、排得出,發揮其防洪排澇的作用。

5.屬地負責,全面防禦。降雨防禦期間,各鄉鎮(街道、園區)立足“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各鄉鎮(街道、園區)主要領導靠前指揮,下沉一線,嚴密組織。圍繞“自然災害人員轉移精準管控”,全面開展基礎信息排查,共完成“浙江安全碼”賦碼人員3624人,累計轉移人員1222人次,其中危房955人次、地質災害267人次。各鄉鎮(街道、園區)在險情面前,行動迅速,及時開展自救,及時投入排澇泵站405座、臨時水泵1300台套,24小時不間斷搶排,最大程度減少內澇影響;針對受損的泵站、灌溉等水利設施進行全面檢查檢修,確保強降雨期間正常運行;針對過水受淹損壞的道路、公共設施及時進行搶修,第一時間恢復暢通運行;針對洪澇災害影響區域,組織鎮村幹部會同有關部門技術骨幹進村入户,積極組織搶收搶種補種等農業生產恢復,指導農户及時做好保險理賠工作,最大限度減少災害損失。

三、存在問題

一是工作機制有待進一步健全。防汛防旱是一項由政府主導,多部門共同協同的工作,需進一步磨合,盡最大可能地縮短過渡期,以最好的姿態、最硬的作風,構建我縣大安全、大應急、大減災體系,進一步提升防災減災的能力。

二是基層防汛體系有待進一步完善。去年以來,基層幹部仍有較大變動,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僥倖麻痺思想,實戰經驗缺乏,防汛應急處置能力和指揮能力有待提高。同時,有些地方基層防汛體系責任人網格還存在盲點盲區,部分基層幹部、羣眾防災減災意識淡薄,自防自救能力不高,鄉鎮亟需組織開展全方位、多層次的防汛宣傳培訓,切實增強應急處置和自防自救能力。

三是鄉鎮應急救援能力及防汛物資儲備有待進一步提升。部分鄉鎮對可能發生的災情預想不充分,儲備的應急物資還不夠齊全,物資供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正常應急工作的開展,防汛物資倉庫倉儲面積不足、種類單一、缺乏規範管理等問題。

四、下一步工作

一是着力健全防汛防颱機制。認真總結改進防汛防颱機制上存在的問題,結合實際進一步細化防汛防颱預案,明確各防指成員單位具體責任。進一步強化信息交互機制,規範對上溝通、對下指揮、情況上報收集等席位設置,改變單一的信息應對局面。

二是着力提高全民防災意識。始終堅持“一個目標、三個不怕”的防汛防颱理念,立足防大災、抗大災,牢固樹立“防災減災責任重於泰山”的意識,總結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進一步強化責任意識、防範意識、聯防意識,進一步提高應急反應能力和科學調度能力。充分利用官方微信、微博、電視廣播等媒體宣傳防災減災知識,切實提升公眾防災意識,形全民防災的良好氛圍。

三是着力做好基層長效管理。按照鄉鎮“七個有”(辦事機構、應急預案、值班人員、值班記錄、信息系統、搶險隊伍、防汛物資)、 村(社區)“八個一”(一張責任網格、一本預案圖表、一套簡易監測預警設備、一個避災場所、一批防汛救災物資、一套警示牌、一套宣傳資料、一次培訓演練)要求,繼續抓好基層防汛防颱體系的建立完善,確保充分發揮“鄉自為戰、村自為戰”作用。

四是着力提升應急救援能力。積極組織開展預案演練,加強防汛防颱抗旱責任人及搶險隊伍的培訓。進一步落實責任,嚴格執行汛期24小時防汛值班制度,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加強水情、雨情、工情的監測,一旦發現險情,妥善處置並按要求及時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