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家校關係調查報告5篇

欄目: 調查實習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2.73W

調查報告應當對所採用的調查方法和工具進行合理的選擇和説明,調查報告是一個重要的知識傳遞工具,可以促進學術交流和經驗分享,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家校關係調查報告5篇,供大家參考。

家校關係調查報告5篇

家校關係調查報告篇1

一、勞動關係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從 1986年國務院發佈《國營企業實行勞動合同制暫行規定》,至1995年國家頒佈《勞動法》,並把實行勞動合同制度作為建立法制化勞動關係的基礎,我國的勞動用工制度發生了根本性的變革,勞動關係也發生了深刻變化,目前已經基本建立起了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新型勞動關係。但是隨着所有制結構的變化,特別是個體、私營、外資經濟的發展以及國有、集體企業改制,勞動關係和勞動管理不規範的問題日漸突出,勞動者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情況比較嚴重。從我們的調查看,主要有以下五類問題:

第一類問題,欺詐勞動者,使從業人員落入“職業陷阱”。主要表現是,進門前欺騙,進門後訛詐。一些工作限苦、報酬又很低的用人單位,故意欺騙勞動者,以舒適的工作環境、優厚的工資報酬引誘從業人員上當;一些非法職業介紹機構更是以推薦工作為名,暴力索取登記費、報名費等;還有一些“用人單位”與非法職業介紹機構勾結,以招工為名,採取各種手段坑蒙拐騙求職人員,在社會上造成了惡劣影響。從錄用職工後的違法行為看,不少用人單位違法違規,強行向職工收取押金、保證金、培訓費、集資款、服裝費等,不交費就走人。有的用人單位竟然把違法收費作為生財之道。

第二類問題,不簽訂勞動合同,勞動者的合法權益難以得到有效保障。一是相當一部分個體私營企業不辦理用工手續,不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從對全縣各類企業進行的用工情況檢查看,勞動合同簽訂率不高。二是部分國有集體老企業、困難企業,對放長假、兩不找、長期在外、長休病假等人員,合同到期既不終止又不續訂。三是一些改制企業沒有及時與職工變更或續訂、終止勞動合同,勞動關係不理順,留下許多隱患。這些問題的存在,受害者往往是職工個人。

第三類問題,扭曲工資分配製度,侵害了職工的勞動報酬權利。主要是拖欠剋扣工資、故意降低工資和實物抵工資問題。比如,相當一部分國有集體企業由於種種原因長期欠發職工工資;部分改制企業借所謂的“按資分配”,壓低職工工資,職工敢怒不敢言,否則就有下崗的可能;有的企業借最低工資標準,想方設法降低職工工資待遇;還有的違反工資支付規定,變相以實物抵工資,強制職工承包銷售本企業的滯銷產品,按銷售產品的比例提取工資,職工實際上提不到工資。絕大部分個體私營企業實行口頭的協議工資,説多少或給多少完全憑業主的意願,一些業主千方百計榨取員工的血汗錢。這些問題,不僅嚴重影響了職工及其家庭的基本生活,還引發了大量勞動爭議案件和一些暴力刑事案件。

第四類問題,不繳納社會保險費,損害職工的長遠利益。部分國有、集體和外商投資企業欠繳職工的社會保險費;參保企業中,有的為職工辦理養老保險,不辦理失業、醫療保險;有些用人單位以“試用”為藉口,長期拖延辦理職工社會保險;在參保繳費單位中,還存在壓低繳費基數、瞞報少繳等問題。個體私營企業情況更為嚴重,絕大多數沒有為從業人員繳納社會保險費。

第五類問題,不落實基本勞動標準,侵犯職工的人身權利。主要問題是延長工時和提高勞動定額。從工時問題看,一些實行綜合計算工時制的企業,只有集中工作,沒有集中休息。有的甚至認為實行綜合工時就可以不受限制地隨意延長工時。不少個體私營企業、外資企業和部分國有集體企業特別是靯帽、服裝加工企業,大幅度提高勞動定額,迫使職工加班加點。更有一些個體私營企業強迫職工無償加班加點,稍有不從就被辱罵、拘禁、毆打。

二、調整和規範勞動關係的思考

針對當前勞動關係存在的問題,今後一個時期,圍繞建立和規範各類用人單位的勞動關係,要緊緊抓住實施勞動合同制度這個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核心問題,着力從四個方面構建勞動關係監控調節機制。

第一,建立法制保障機制,為勞動關係的建立與調整提供法律保障。需要配套強化立法、執法、普法三個方面的工作:一要加快勞動關係的立法步伐。儘快出台促進就業法、勞動合同法、集體合同法以及社會保險法等法律法規,使勞動關係的建立和調整真正實現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二要強化勞動關係的執法規範。加大對用人單位執行勞動法律法規情況的監督檢查力度,堅持日常檢查和集中檢查、一般檢查和重點檢查相結合,保證《勞動法》規定的基本制度和基本標準得以全面落實。三要增強勞動關係雙方的法律意識。通過宣傳、教育、培訓等形式,提高勞動者和企業經營者的法律素質,使之懂法、守法、依法辦事。

第二,建立多層協調機制,促進勞動關係和諧穩定。首先,要搞好政府對勞動關係的宏觀調控。要針對不同時期社會勞動關係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及時研究和制訂有關政策,引導和促進勞動關係的和諧穩定。其次,要建立多層次的勞動關係三方面協調機制,由政府、企業、工會三方代表,就涉及勞動關係方面的重大政策、重大問題進行經常性的溝通和協商,協調各方面的利益關係。同時要配套建立好基層勞動爭議調解處理機制。在各類用人單位建立健全由企業代表、工會代表、職工代表構成的三方調解委員會,及時化解內部勞資糾紛。再次,完善以平等協商和集體合同為核心的企業勞動關係自我調節機制。勞動關係雙方要有固定的協商代表;制定切實可行的協商制度,包括協商的原則、時間、內容、程序等,凡是涉及職工合法權益的事項,都要通過集體協商的辦法來解決。

第三,建立監督管理機制,維護勞動關係雙方合法權益。一方面,推動健全內部監督組織。在各類用人單位特別是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中具有一定規模的私營企業,建立職工工會組織,充分發揮其民主監督、民主管理的作用,把影響勞動關係的不利因素化解在基層。另一方面,實施必要的政府行政干預。特別要在涉及廣大勞動者切身利益的最低工資制度、工時制度、休息休假、特殊勞動保護者權益的各類問題。同時對可能發生的羣體性上訪、罷工事件等,要超前進行政府行政介入和干預,防止矛盾激化和事態擴大。

第四,建立部門聯動機制,形成依法規範勞動關係整體合力。一是勞動保障部門要把好“政府導向關”。要結合本地實際的政策措施。當前要針對企業改制、“事改企”出現的新情況,及時對勞動合同的變更、續訂、終止、解除等問題加以理順。二是工商管理部門要配合把好“註冊登記關”。在審核經營資格,審辦、審驗營業執照中,把經營單位特別是個體私營企業用工是否簽訂了勞動合同、辦理了社會保險,作為審核把關的重要條件。三是公安部門把好“户口遷移關”。重點是配合搞好對外來勞務人員的管理。凡沒有辦理用工登記手續、不簽訂勞動合同的,視為無業人員或非法務工,一律不辦理暫住户口,這也是維護勞動者法定權益的需要。四是各級工會要把好“網絡維權關”。一方面要健全網絡,大力推動用人單位特別是具有一定規模的個體私營企業依法建立工會組織;另一方面要真正發揮工會作用,監督用人單位遵守勞動法律法規。總之要通過整體的聯動管理機制,使廣大勞動者無論在哪裏從業、無論從事何種職業,都能使自身的合法權益得到有效的保護,從而使社會勞動關係保持和諧穩定,實現長治久安。

家校關係調查報告篇2

人際交往是人們在生活實踐中通過互相交往與相互作用形成的人與人的直接心理聯繫。大學生人際關係是大學生人際交往的特殊產物,是其大學生活中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方面。大學生進入學校的那一刻就已決定了其交往需要,交往需要是大學生人際交往的基礎,大學活動能強化、鞏固基礎。但由於大部分大學生都不直接從事物質生產,因此其交往仍受生產力發展和自身經濟基礎的一定限制,表現為不能完全自由地選擇人際關係,因而大學生人際關係的基本動力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歸屬於精神生產。這是其不同於其他年齡階段人際交往特點的主要原因。大學生的人際交往大都是在學習生活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其主要形式有同學師生家庭關係,大學生在校主要為上承下繼,潛移默化的同學關係。其交往隨時代的發展而注入不同的內容,交往形式不斷豐富且越來越多樣化。

大學生的性格日趨成熟與穩定,其價值觀,世界觀基本成型,在很多問題上都表現出自己獨特的觀點,並且易趨固執,表現為一定程度的堅持性,因此,他們在人際交往中要求一種寬鬆與自由的環境。在具體交往中表現為以下特點:以人格平等為基礎;交往對象、範圍、內容、方式的開放性;較單純的精神性;期望值與理想較高;交往中的主動性以及合作意識強。 但是,一部分同學由於很少融入到一些實際活動中,導致不能形成合理的自我評價,也就對自己在所處環境中的地位與角色不能正確認識。因此在具體的交往活動或過程中便出現了各種“交往不適症”或“交往綜合症”。經歷着各種酸甜苦辣的心理感受,給大學生活留下了一些陰霾;嚴重者心靈扭曲,精神紊亂、甚至自傷或他傷,給自己,他人、家庭、學校、社會造成了一些不可思量的傷害。

針對當前大學生中普遍存在的人際交往與人際需要的矛盾,筆者認為可以採取一些措施或方法來緩解或解除這些問題,從而使大學生學會客觀地看待自己,培養和增進接納自己的.意識,懂得完善自己是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基礎,從而完善自己的大學生活。歸納起來,要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主要有以下方法策略:

一)謙虛謹慎,擺正位置。要做到這一點的關鍵是正確認識自己的過去,忘記過去的輝煌或陰影,把大學生活作為一個新的起點,平靜地看待周圍的人和事,保持一種平和而理智的心態,謙虛待人。

二)平等相待,真誠相處。大學生的性格特點決定了其人際交往的基礎只能是人格平等,以誠相待。大學生之間存在差別,但他們在交往中卻都刻意追求平等,強者不願被迎合,弱者不願被鄙視。因此,在學習生活工作特別是困難面前,互幫互助。“善大,莫過於誠”,熱誠的讚許與誠懇的批評,都能使彼此間願意瞭解、信任、傾訴、交心。

三)主動開放。每個人所隱藏的內心世界,正是別人希望發現的奧祕,一般來説只有暴露了自己的內心,才能走進別人的心裏。當你對別人作出一個友好的行動,表示支持或接納他時,他的心理就會產生一種壓力,為保持自己的心理平衡,他便會對你報以相應的友好行為。善於與人交談和一起娛樂,能恰當分配時間與人交往、參加集體活動,往往會取得思想上的溝通、感情上的融洽。

四)心理互換與相容。生活中常常由於種種原因而導致不能很好的理解別人。但當你站在別人的位置看問題時,就會了解別人的所言所行,獲得許多從未有過的理解,便會覺得心理上的距離縮短了。另一方面,每個人都有保留自己意見和按照自己意願去生活的權利,彼此只能用自己的思想去影響別人,而不可能強制改變別人。如果時時處處尊重和理解別人的選擇,不過高要求別人,就可以減少誤解,有豁達心胸,從而達到心理相容。

五)合作協助,友好競爭。生活在相同的環境中,彼此間的合作不可避免。你應該在別人午睡時,儘量放輕動作;自己聽音樂時戴上耳塞;有同舍室友親友來訪,熱情接待。“勿以善小而不為”。當你設身處地地為別人着想時,彼此合作的契機便已來臨。在與他人的競爭中,倡導“公平公開,既競爭又以誠相助,既競爭又合作。”

如果你能努力朝這些方向前進,你就會發現,一切正在悄然改變:朋友之間的不快蕩然無存;能夠暢言的知音越來越多;親友間深摯互愛。你便會過得充實愉快,會覺得人際交往是一件自然與輕鬆的事,從而對學習生活持以樂觀的態度,對塑造一段完美的大學生活以及以後的人生充滿信心。

家校關係調查報告篇3

調查地點:珠海市、順德區、廣州市、汕頭市

調查方式:隨機問卷調查

調查時間:9月27日至10月3日

調查背景:隨着教育改革的進一步深入,人們對學校的選擇要求在不斷地提高,越來越注重學校的教學質量與知名度,因此,瞭解本校在社會中的影響力,人們心目中的知名度與名譽度是我校將來進一步進行決策,提高教育質量與知名度的必要課題。

調查內容:

在接受調查的63人中,其中男士佔44.4%(28人),女士佔55.5%(35人)。學生佔17.5%(11人),職場人士佔74%(47人),家庭主婦佔8%(5人)。

其中,我們將題目4、6、10歸結為知名度調查,將題目5、7、8、9、11、12歸結為美譽度調查。

從數據整理的結果看知名度與名譽度:

④.瞭解吉珠的途徑

⑥.瞭解吉珠的地??

⑩.吉珠的影響力

⑤吉珠的印象

⑦吉珠的校風

⑧吉珠的校園環境

⑨吉珠學生印象

11報考吉珠○

12對吉珠的發展期望○

調查表明,吉林大學珠海學院的知名度在人們心中還不高,影響力還不夠大,而且調查表明一個重要一點是人們普遍都是通過網絡、聽説、還有其他途徑得知吉林大學珠海學院,對於電視廣播媒體瞭解到的人幾乎為0.而對於在對於吉林大學珠海學院的印象美譽度來看,大部分人都認為學校還可以,第一印象較好,校風、環境、學生素質、所報的期望等都得到了肯定,但當提到學校對外的影響力、報讀本校

都給予中下的評價,認為我校的影響力較少,報讀意願不高。對策:

1.加大宣傳力度。多利用廣播傳媒大眾等進行對學校的宣傳,提高知名度。如:電視、廣播、報紙、雜誌等。

2.積極參加地方性或全國性比賽,提高知名度與名譽度。

3.在大學聯考結束後多進行户外宣傳,如派同學到各地方學校進行宣傳,到各地區進行宣傳。

4.到農村地區進行優質生資助入學與進行宣傳.

5.鼓勵支持學術研究,積極在各類雜誌報刊上刊登學術類論文等。

6.定期對教師進行培訓,提高教育質量。

7.將大學生禮儀列為必修課。

8.定期組織學生、老師、領導代表進行研討會,對學校近期發生的事項進行總結歸納並提出相關意見。

9.提高學校的綠化面積,多種植些綠色植物,提高校園環境

10.多參加地區性全過性學校教學質量評比等,不斷提高學校的知名度與名譽度。

家校關係調查報告篇4

對於學校的食堂,同學們一直有很大的意見,於是我們便選取了這個問題作為本次研究性學習的課題,調查一下學校食堂究竟有何地方令同學們不滿。食堂的飯菜質量有保證,但是一二樓隊伍進展緩慢,且有插隊現象,價格稍微偏高。

正文字數控制在4000字以內,並統一用a4紙,宋體小四號,行間距為固定值22磅。

標題:關於食堂現狀的調查

一、研究背景

很多初來乍到的寄宿生對我校的食堂總是不太滿意,無論是高校或是中國小校,學生對食堂的笑料或評判層出不窮,近年來食堂問題也接連不斷,十分有必要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

二、研究目的

瞭解食堂飯菜問題和食堂排隊的問題,並提出相應的建議。

三、研究方法(對象)

問卷調查上網查閲資料

四、研究過程

研究目標

撰寫研究報告

研究結果

初步完成研究構想,確認主題,明確任務分工

確認終稿

參與人員:朱敏佳胡筱蝶汪語涵鄭皓瞳

五、研究結果的分析與討論

1、通過對學校食堂的調查,瞭解同學們在學校食堂就餐的情況。

2、希望學校能對有些問題進行恰當的處理,使我們在更舒適的環境中成長。

六、建議

課題小組的建議:及時瞭解同學們在學校就餐情況,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使食堂的飲食更完善。一二樓可以適當更改窗口。價格可召集學生開會商議。對插隊嚴厲懲治。

七、附件

關於學校食堂現狀的調查

家校關係調查報告篇5

近些年來,隨着社會體制的轉變、經濟的發展、人們受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傳統的醫患關係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問題、新挑戰,醫患關係作為一種在醫療實踐活動中表現出來的醫生角色與患者角色之間的人際關係也產生了新的動向。

一、醫患關係的現狀與變化

(一)、醫患關係的現狀

近幾年來,我縣的醫患關係日趨緊張,縣級醫院每年發生醫療糾紛一般在6—8例左右,鄉鎮級醫院每年發生醫療糾紛一般在3—5例左右,而賠償的數額縣級醫院一年一般在5—12萬元左右。全縣有50%的醫院出現過患者及其家屬用暴力毆打、威脅、辱罵醫務人員的情況;45%的醫院發生過因患者對治療結果不滿意,糾集多人在醫院內圍攻院長或醫務人員;20%的醫院發生過患者及其家屬在診療結束後拒絕出院,且不交納住院費用;28%的醫院發生過患者去世後,其家屬不肯運走而陳屍醫院。隨着醫療科技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醫療機構規模的擴展、患者就醫人數的增加,發生的醫患糾紛案件逐年上升。2007年以來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共發生醫療糾紛22起,其中2007年發生5起,08年6起,09年1—5月份11起。縣中醫院一位主治醫師曾被患者家屬踢傷下身,一鄉鎮醫院院長曾被威脅要從樓上摔下去,縣醫院一位兒科醫生被患者家屬圍攻,後不得不請來公安幹警保護十餘小時,今年我縣桐林鄉一患兒因患“喘息性肺炎”在縣人民醫院搶救無效死亡,家屬停屍於醫院搶救室二天,直到公檢法三家出動……。令人擔憂的是,上述事件已不是偶然發生的個別事件,患方向醫務人員施暴的事件在全縣各醫療單位時有發生,表明醫患關係緊張已成為日益突出的問題,是一個社會問題,必須引起有關部門的高度警覺,

現階段造成醫患關係緊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患者對醫療診療工作和醫學知識缺乏瞭解,對醫療診療的效果期望值過高。二是醫療費用自付比例增高,醫療費用與期望療效不相符。三是醫務人員服務態度不好。四是有些醫院確實存在因醫務人員工作過錯,導致損害患者的事情。五是輿論和媒體的報道有失公允,武斷地確定醫院存在過錯,引起公眾對醫院信譽的質疑。六是有些糾紛的產生完全是患者因經濟利益的驅動。

(二)、醫患關係的變化

1、醫患關係的間接化

醫學高技術的應用,使診療方式正在逐步向自動化、信息化、遙控化發展。醫生更多的是通過儀器設備獲得病人的生理、生化指標等數據或身體部位的圖像攝片,併為自己的診療提供依據,使醫患之間的溝通減少,關係日漸淡化。長此以往,醫患關係將日趨失衡和緊張。

2、醫患交往的經濟化

醫院逐漸成為向社會提供醫療保健和服務的特殊經營者,而廣大患者也成為坦然享受醫療服務的特殊消費者。市場經濟的等價交換原則也滲透到醫患關係中,醫患關係逐漸成為有償服務的經濟關係,患者對醫療費用的關注度也大大提高。

3、醫患關係調節方式的法制化

隨着患者及其家屬的法律意識增強,廣大患者不再對醫院的過錯保持沉默和諒解,而是採取多種方式甚至法律手段來保護自身權益,如請醫療專家、法律專家作為自己的代言人,以求一個“説法”

4、醫患地位的平等化

醫療事業的發展,醫療服務供不應求的局面將會逐漸被打破。事實上,這幾年患者的自主權倍受關注,從“以病人為中心”到“病人自主選擇醫院、醫生、藥店”,都是一種人本意識的強化,醫患地位的平等化還體現在患者享有“知情同意權”上,這打破了以往醫療方式,醫療過程由醫生説了算的封閉局面。

二、產生醫患矛盾的主要原因

醫患糾紛的產生,既有醫療體制內的因素,也有醫療體制外的因素;目前學術界認為導致醫患糾紛矛盾的主要是社會、醫方、患者方三大因素。

(一)社會因素

1。國家醫療體制改革相對滯後。國家醫療衞生經濟政策和醫療體制改革相對滯後,政府對醫療投入不足。許多醫患矛盾的焦點在“錢”上,患者希望少花錢看好病,而醫院為了生存、發展,想方設法增加醫療收入,謀求更多的經濟效益,醫務人員的收入與醫療服務收費掛鈎,各種經濟指標的考核壓力是扭曲醫療行為、加深醫患矛盾的重要因素。

2。社會保障體系不健全。特別是醫療保障制度不健全、不完善。醫療保險覆蓋面太小,參保羣眾的個人自付比例過大,大病後鉅額醫療費用與羣眾的實際承受能力存在着過大的差距,是醫患關係不和諧的重要因素。

3。藥品配售型市場結構不完善,物價政策不到位。藥價虛高是配售型市場結構所導致的,也是引起醫藥領域腐敗和加深醫患矛盾的又一重要因素。

4。媒體對醫患矛盾進行不恰當的渲染。部分媒體對醫患矛盾過分渲染炒作,缺乏對醫療工作高風險和侷限性的理解,片面地將醫患關係理解成商業流通中的消費行為關係,一些負面報道的失實,嚴重傷害了大多數醫務人員救死扶傷的積極性,也疏遠了醫患雙方的關係。

5。職業“醫鬧”的出現,使原本緊張的醫患關係變得更加複雜和尖鋭起來了。

6。醫療技術、藥物技術的水平與醫療需求有一定差距。

7。宣傳、教育的意識形態的反思。國家醫療體制改革相對滯後等等。

8、社會福利事業的國際差距大,社會財政整體醫療投入的不足等。

(二)醫方因素

1。法制觀念淡薄,職業道德水平不高,部分醫務人員法制觀念淡薄,缺少對有關法律法規的學習和掌握,病歷書寫及相關醫療文書的記錄不重視,自身行為不規範,不尊重病人的人格尊嚴、價值以及應該享有的選擇權、知情權,參與權等權力。職業道德感不強,醫療服務中的欺詐行為、“紅包”、“回扣”問題,也是引起醫患矛盾的一個方面。

2。缺乏正確的溝通技巧。良好的溝通技巧可增強病人對醫生的信任和依賴性,即使醫療過程中或結果不是很理想,病人也容易理解。反之,就醫過程中醫生與病人沒有進行充分和準確的溝通,雙方信息的不對稱,極易引發醫患矛盾。

3。舉證倒置、過分謹慎行醫。為了防範醫療糾紛,部分醫生過分謹慎行醫,如履薄冰,怕醫療糾紛,從而過分檢查、過分用藥、過分治療,加重了病人的負擔,最後有的還是出現差錯,就更加謹慎、更加小心,如此不良循環,最終導致醫患關係的緊張再緊張。

4。醫療技術水平不高,誤診、漏診、治療效果不理想,甚至發生差錯事故是導致醫患糾紛的直接原因。

5。息事寧人,助長了“醫鬧”的產生與發展。一但發生醫療糾紛,院方為求平安,政府為保和諧,即便院方無過錯,也不得不給予患方適當經濟補償,從而助長了患方“醫鬧”風氣的日盛。

6、醫方因素還醫院管理科學的不發達,醫院管理制度的時代侷限性,醫院管理者的整體素質的高低不齊等。

(三)患方因素

1。患者對健康的過高期望與醫學常識相對缺乏的矛盾。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關心自己的健康狀況,對疾病的早發現、早治療和治療效果抱有很高的期望。實際上,就醫療工作而言,疾病的發生、發展、轉歸有一個過程。而每個患者的身心健康和個體差異,也會直接影響着病情的變化和治療效果。再加上有些疾病是無法預測和治癒的,現代醫療技術還未能達到萬無一失的境界。但是患者有時就不能理解,看好病是應該的,看不好就一定是醫方的責任。無視醫療工作是高技術、高風險和有諸多不確定因素的一門科學。

2。患方對醫方過高的期望值與有限的經濟承受能力之間的矛盾。患者來就醫時是懷着對醫方很高的期望值,一旦治病效果不理想,就誤以為醫方沒有盡心盡職,就要求醫方承擔責任。特別是病情惡化或死亡時,患方在精神上和經濟上難以承受這巨大壓力,患方會因“人財兩空”而遷怒於醫方,甚至引發暴力事件,使醫方蒙受委屈和損失。也有個別的患者素質太差,總想着少花錢看好病,甚至想看完病後再從醫院撈一筆,惡意敲詐醫方,以獲取不正當利益。

3。患者的維權意識、參與意識增強與法治意識淡漠之間的矛盾。隨着社會文化水平的提高,患者對整個疾病治療過程中的檢查、診斷、治療、用藥、手術方案及收費情況要求醫方及時告知,要求參與對病情診治方案的選擇和決定。當患者感到自己的尊嚴和權利沒有得到足夠的尊重和保障時,極易誘發醫患矛盾。而當矛盾發生後,患方常認為通過法律途徑不能使自己的權利得到足夠的維護,繼而採取非理性的維權行為。更有甚者,明知無理,也要通過“醫鬧”來脅迫醫方讓步。

4、國民素質,整體患者的科學水準、道德水準的提升落後。

三、構建和諧醫患關係的對策

醫患溝通需要政府、醫療機構(醫務人員)和患者三方共建、理解和信任

(一)、政府承擔公共衞生和維護羣眾健康權益的責任是構建和諧醫患關係的基礎。

加快衞生事業發展,努力解決好羣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是構建和諧醫患關係的根本措施。應該看到,當前衞生工作中存在的基本矛盾是羣眾越來越高的衞生健康需求與該水平醫療服務的供應嚴重不足之間的矛盾,集中的表現就是羣眾看病難、看病貴。而醫患關係不和諧,醫患矛盾、醫患糾紛、甚至醫患衝突,是這一矛盾的具體體現。儘管目前絕大多數的醫療機構都是公立醫院,但是相當多醫院的正常運行主要靠為患者提供醫療服務收取的費用,醫院設備購置、規模擴大靠收費的積累,醫療服務收入由醫院自行支配。這種機制的直接後果是醫院過分注重經濟收入,而忽視羣眾利益。這也是造成醫患關係緊張的一個重要原因。我們要構建和諧的醫患關係,就必須研究如何完善醫院的運行機制,維護醫院的公益性質,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二)、加強醫院內部管理是構建和諧醫患關係的保障。

1、實施客户關係管理,強化質量管理

在市場經濟時代,病人是醫院工作的`中心,作為醫院服務的對象,病人是醫院利潤的最終來源,擁有病人是醫院存在和發展的基礎,與病人建立長久而穩定的關係,就需重視病人的利益,瞭解病人的心理特徵、就醫行為,給病人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設法滿足其需求。

改善企業與客户之間關係的管理機制,和醫患關係的改進具有共同的基礎:企業要以客户為中心,而醫患關係的改進也需以病人為中心,企業需要重視客户利益,以滿足客户需求為出發點,醫患關係的改進也必須重視病人利益,給病人讓度價值,千方百計滿足病人需求。企業通過為客户提供快速、周到、優質的服務來吸引和保持更多的客户,達到企業利潤最大,改進醫患關係也是為了達到吸引和保持更多病人的目的,實現醫院的價值。

改進醫患關係的同時,應狠抓醫療質量。要切實把好“三關”,一是人才建設關,大力培養和引進有用人才,負擔科技興院的重任;二是專科建設關,抓重點、揚特色,努力抓好專科建設;三是科研項目關,加大科技投入,鼓勵新技術開發,提高醫療質量,減少醫療缺陷。

2、對醫療隊伍進行教育和管理,提高服務水平

(1)、轉化醫護人員治病觀念

一些醫護人員把病人當作“零件損壞的機器”,只注重治病,不注意待人。尤其是隨着臨牀專業分工越來越細,醫者對人體越來越小的局部進行越來越深的研究以及越來越專的診斷與治療,而對於全部整體的人的注意力卻逐漸減少,這就在醫者思想上不由自主的積澱了“看病只是對付病人某塊組織物”的意識。醫護人員的頭腦中整天充滿着各種影像、圖示、波形和數據,而患者那種被疾病所折磨的痛苦形象卻逐漸模糊不清,淡忘了對於病人作為人所應付出的情感關懷與人文關懷。這種情感“物化”現象,對改善醫患關係極為不利,醫療服務模式必須實行“以疾病為中心”向“以患者為中心”轉變。

在醫療服務走向市場的今天,尊重患者的合法權利已成為醫院在醫療市場競爭中的必須條件。特別是隨着我國法律建設的不斷加強和公民法律意識的提高,尊重患者的合法權益問題成為醫護人員不可迴避的問題。新的《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已把患者的合法權利變成了若干具體的法律條文,如患者享有知情同意權等等。這相對於以往患者的病歷保密,不允許病人翻閲病歷等老規矩來説,是醫護人員一時還難以適應的。因此,醫院必須在組織學習這些法律條例的基礎上,結合實際,積極進行這方面的教育和引導。

(2)、強化服務意識,實施病人滿意工程

充分認識到醫療服務作為一種有別於其他服務行業的特殊性服務,同樣要遵循市場規律。人們對健康的關注,是人們對醫學也有了更為廣泛和全面的瞭解,觀念文化和政治上的種種變化,使得今天的許多患者已不再是逆來順受的被動方,他們能夠在醫療過程中提出更多自己的見解並做出自己的理性決定。維繫醫療服務和醫患關係的,已不僅僅是醫生的醫療技術和經濟利益,更重要的是超越技術、經濟的尊重的服務。因此,把患者作為醫療服務、醫患關係的中心成為健康領域發展的必然要求,要真正樹立“以病人為中心”的思想,以病人滿意為工作準則和行為準則。

(三)患者的理解和包容是構建和諧醫患關係的關鍵

良好的醫患關係的建立,除了政府部門、醫院管理層、醫療隊伍的努力之外,患者的配合也是必不可少的。許多醫療糾紛的發生都是由於患者對於醫療服務行業的特殊性瞭解不足,對醫院寄予不恰當的依賴,對醫療效果抱有過高的期望,一旦不能達到預期目的而產生焦躁甚至憤怒心理,導致不理智行為而造成的。

1、讓患者充分了解醫療服務的特殊性,主動影響和降低患者

的期望值

首先,醫學本身具有高風險性和探索性,現代醫學還有許多未觸及的領域,還有許多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的疑難問題,醫療技術的侷限客觀的存在着。加上醫護人員的醫療技術也存在差異,即使在醫學飛速發展的今天,國內外一致承認醫療確診率僅為百分之七十,各種急症搶救的成功率也只在百分之七十至百分之八十之間。進醫院不等於進保險箱,醫生並不是包醫百病的神仙,生老病死的自然規律不能違背。其次,就醫是一種特殊的消費行為,醫生看病是一個複雜的高智能過程,除了專業的知識,還必須有一套嚴謹的就醫程序來作為保證。醫院的規章制度、運行秩序是經過科學的提煉和總結制定出來的,不能為方便某個人而破例。再者,醫護人員作為普通人的一員,也具有大眾所具備的七情六慾,過失與缺點,不能苛求醫護人員時時刻刻的表現都完美無缺。只有讓患者對以上三個方面有了充分的認識和理解,患者的期望值才能有所下降。

期望值作為患者個人主體的主觀願望,醫院不能運用硬性的規章制度進行管理,只能夠儘自己所能引導患者建立正確合理的期望值。醫院可以與廣大羣眾建立互動關係,向社會闡述醫療服務的特殊性和非人力因素,讓羣眾瞭解醫院及醫護人員的難處,解答例如藥品費用為何居高不下等大眾最為關注的問題,取得廣大患者的理解與支持。同時,可以開展各種醫療諮詢活動,讓醫護人員走向社會,把各種基本的醫療知識、醫療過程傳輸給普通民眾,自然有助於醫院開展工作。

2、對於患者的知情同意權予以尊重並使之充分享有

醫院醫療服務過程的透明化操作是降低患者期望值最有效的方

法。以往患者對醫護人員產生的不信任,懷疑其“開大處方”、“賺黑心錢”等,皆因服務過程不透明產生。醫院可以採取類似其他一般性服務行業的個性化服務體系,如對同一種病症,可向患者提供不同的處方,由患者根據自身的經濟狀況、心理緊張程度決定採取哪種治療方案,這樣,醫藥費用高低,治療週期長短,都由患者自主選擇,降低了患者對醫護人員的依賴性,也就減少了醫患關係緊張的可能性。

要建立新型醫患關係,作為提供醫療保健服務主體的醫院應付出更多的努力,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以實際行動取得社會及大眾的理解與支持,尋求自身的完善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