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閲讀書籍調查報告6篇

欄目: 調查實習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9.8K

通過邏輯推理和事實列舉,我們才能將調查報告寫得更有意義,在調查活動中,我們能發現事物的相關規律,這些都可以寫在調查報告中,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閲讀書籍調查報告6篇,供大家參考。

閲讀書籍調查報告6篇

閲讀書籍調查報告篇1

一、活動的原因

高爾基説過“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發現,現在課外書對我們的吸引力越來越小了。我們到底還要不要讀課外書?我們的讀書情況如何?在媽媽的帶領下,我在小區中進行了調查。

二、調查內容及數據分析

我根據國小生課外書閲讀的實際情況及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以下幾個問題:

(1)你是否喜歡閲讀?

(2)你在讀課外書中遇到的最大困難是什麼?

(3)平時讀的課外書中種類最多的是什麼類的書?

(4)課外書的來源?

1.國小生喜不喜歡課外書 從我調查的情況來看,有95%的同學選擇了喜歡讀課外書,只有5%的同學選擇了不喜歡,選擇不喜歡的同學都是語文成績極差的。“為什麼喜歡讀課外書?讀課外書對我們有什麼好處?”大部分同學的回答比較含糊,大部分是“多讀課外書有利於學習,有利於提高寫作水平”等,他們並沒有認識到讀課外書同樣是學習。其實,健康有益的課外書也能像語文、數學書一樣增長我們的知識。如果把學習比做吃飯,語文、數學等學校裏學習的科目是主食,課外閲讀應該是副食了,我們難道能只要“主食”,不要課外閲讀這一“副食”嗎?

2、同學們不讀課外書的主要原因分析: 通過調查,我發現同學們不讀課外書的主要原因是:看電視比讀課外書有勁;沒有課外書可讀;老師沒有要求;家長不給錢買課外書。 調查結果表明,現在國小生放學後做完作業就是看電視,熱播的電視劇如數家珍,但是有益的課外書卻甚少。有37%的同學認為“看電視比看書來得有勁”;有45%的同學説自己家中沒有適合自己的課外書,家裏基本沒有書,有書的同學也反應家中大多是幼兒讀物及國小生作文、奧數之類的教輔用書。從中可以看出中高年級往往看重的是學生在校的成績,一般不重視課外閲讀。

3、課外書來源渠道: 從我的調查情況來看,從學校圖書室借書的佔40%,同學相互借的佔30%,家長買的佔21%,學校中訂的報刊雜誌佔9%。由於家長對孩子的課外書閲讀不夠重視,沒有主動給孩子買書的習慣,更不可能在孩子的閲讀上進行有益的指導。大部分同學的課外書主要來自於學校的圖書館與同學處借的。但是,學校圖書館書籍也有限。同學互相借書,往往屬於口袋書,沒有多大好處。這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4、同學們對課外書的涉獵 調查結果表明,同學們所讀課外書籍涉及面較廣,有小説、散文、詩歌、科普、科普讀物、報刊等。但結構不合理,小説類佔65%,詩歌佔5%,科普讀物佔10%,報刊雜誌佔20%。從閲讀情況來看,小説類偏多,佔總量的65%。同學們的讀書隨意性強,喜歡讀什麼就讀什麼,碰上什麼就讀什麼。我認為國小生會讀書、讀好書,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是非常重要的。

三、結論

我們由於種種原因,閲讀習慣到六年級還沒有養成,甚至出現不喜歡閲讀的現象。現在知識更新越來越快,只靠教科書是不行的,只有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才能使我們與時代同步,讓我們愛書吧!“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閲讀書籍調查報告篇2

書,是我們幾千年文明的載體之一。然而隨着文明的發展,科技的快速進步,我們迎來了電子時代。圖書不再是紙質形式,而閲讀不再拘泥於傳統方式,各種各樣的電子產品層出不窮,這也註定了我們身邊很多東西產生着巨大的變化,我們身在其中,有着最深的體會。隨着這一時代的到來,出現了一種與紙質書相媲美的電子書籍。它給人們帶來了許多便利,但也有不便,各人對待電子書的態度是不同的。那麼電子書現在的發展情況如何呢?電子書是否會在人們生活中佔據越來越重要的位置呢?紙質書是否還是一樣被看好呢?我們青少年又會期望它們如何發展呢?根據這些問題我做這份調查

在這一次的調查活動中,我們採用的是調查法,主要調查了從七年級到新九年級的學生,共約30名。首先通過製作問卷星的調查問卷,再採取線上調查和線下隨機採訪路人的方式,獲得精確、有效的數據,最後進行彙總,得出結論。在線上調查中我們獲得的統計結果如下:

您平時多采用什麼方式閲讀?

您每天的閲讀時間大概?

您每月的閲讀量大概?

您一般會閲讀哪些類型的書?

您的閲讀方法?

您喜歡讀紙質書的原因?

您喜歡電子閲讀的原因?

您認為紙質書和電子閲讀那種方式讓你收穫更大?

現在越來越多人採用線上電子閲讀的方式,對此,您的態度?

您如何看待紙質書和電子閲讀的未來發展趨勢?

我們拿着記錄本,寫下如上的問題,把問題分別編輯在網上和記錄本上,攜帶着紙質採訪本和手機二維碼去邀請路人回答問題,然後再收回統計,這樣的方法調查顯示大部分學生會選擇紙質書來閲讀,紙質書還是熱門之選並且讀書時間各不相同,超過兩小時的幾乎沒有,但通常情況下,現在的青少年每天閲讀時間在不斷提升,説明了大家都一致認可閲讀書籍的必要性。

在閲讀書籍的種類方面,除了必讀書目以外,許多同學還會選擇其他讀物來豐富自己的知識,陶冶自己的情操。大多數人對兩種類型的書所帶來的的收穫都表示認可,且相較於往年,更加普遍得接納了電子書,增加了可選擇閲讀方式的多樣性,提升了學生對於閲讀書籍的興趣。但是在調查結果中又反映出來了一個新的問題:現在的同學們都認為讀書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到底電子書好還是紙質書好呢?這個問題對於同學來説不是很好回答,大家都有自己的看法。在調查結果中,青少年普遍選擇的閲讀方式仍然是紙質書,但電子數是否真的不受大眾喜歡,還是由於同學們接觸的少而感到陌生,亦或者説紙質書因為科技的發展而會被漸漸淘汰呢,在此我們沒有妄下結論。下面是通過分析實驗報告得出的結果;

紙質書

優點:

1、具有質感,一頁一頁地閲讀下去,更能享受書香氣息。

2、更具有收藏價值,贈送親朋好友比較實在,且能留作紀念。

3、從閲讀方面來説,讀者更好做筆記,對理解文章大意更具有好處。

4、有利於共享,傳借方便,且錯誤率少甚至沒有(如果買的不是盜版)能較好滿足讀者的需求。

5、從舒適程度來説,紙質材料在燈光漫反射作用下更有利於緩解視覺疲勞。

6、從經濟方面來説,有利於印刷業出版業的發展,促進就業。

7、有利於讓人靜下來,止浮躁的心,培養人們的書生氣質。有利於讓學生更沉浸,更專注地閲讀

缺點:

1、不利於環保,每本書都取材於樹木,浪費地球的森林資源。

2、攜帶不方便,重量偏大,且佔用空間多。

3、價格偏貴,相對於大多數電子書籍,人們不太願意花錢去買一本在網上可以直接閲讀的紙書。

4、不利於購買,若是在線下購買,不但需要花費大量時間於去書店的路上,而且閲讀自己想要的書目需要在書架上要尋找很久;若是在網上購買則需要支付快遞費,等待時間一般需要3到5天,無法在自己對一本書最有需求和興趣的時候及時閲讀。反觀電子書有搜索引擎,幾分鐘內的搜索和點擊即可出現自己想要的頁面。

5、太單調,只有靜態的一種閲讀體驗,頁面裝飾較少,閲讀是比較枯燥。電子書可以將影像插入其中能給讀者更好的閲讀體驗。

6、從作家開始寫作到成品出版印刷過程繁瑣,耗費的人力物力大於電子書,浪費社會資源。

電子書

優點:

1、方便快捷,隨時隨地可以拿出來閲讀未完成的文章小説。

2、攜帶簡單省力,載體通常小巧方便,如手機、平板、mp4等。

3、環保,節約資源,一本電子書載體能容納很多本紙質書的內容,而且不需要砍伐樹木等影響自然資源。

4、便宜,能更快更好的閲讀更新的書籍。除此以外較為省錢,購買一本書的版權往往只需要紙質書的十分之一。

5、內容豐富,文字、圖片、聲音、影像等訊息內容數字化更能讓讀者大飽眼福。

6、閲讀軟件上很多人性化設計,比如調字體大小顏色、滾動閲讀模式、夜間閲讀等更有利於讀者更好的閲讀書籍。

缺點:

1、容易眼睛疲勞,不利於身體健康。

2、由於是電子高科技產品,容易出現亂碼、錯字等情況,阻礙閲讀。

3、依賴設備,各個書籍之間沒有獨立性。

4、盜版橫行,缺乏權威,不利於保護知識產權問題,讓原創作者受到巨大的損失的同時無法讓讀者有更好的閲讀體驗。

綜上所述,在家中,課堂,圖書館的各種不同的閲讀環境,對於選擇紙質書或者電子書的羣體來説,都有着不同的感受,越來越多的人認為兩種書的收穫是一樣大的,且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電子書。電子書或紙質書各有各的好處它只是一種閲讀方式罷了,只要你喜歡閲讀,怎樣讀都是好的,沒有太大區別。

最後是兩種書的趨勢,紙質書作為兩千年來人類歷史文明傳承最重要的物品,無論從傳播文化和儲存知識的形式來説,紙質書的作用和地位是電子書不可取代的,但不可否認,電子書作為一種新的方式,他有着強勁的發展勢頭和巨大的發展空間。儘管現在電子書的諸多優點被人們所接受,電子書的讀者也在不斷增加,但是兩者還是有很大差異,紙質書的讀者並沒有因為電子書而放棄紙質書,反而豐富了廣大讀者的閲讀方式,電子書不會取代紙質書,紙質書也不會消失他們滿足了不同讀者的閲讀需求,未來可能會形成一個電子書與紙質書共存共贏的時代。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可以涵養性情,陶冶情操,培養直麪人生的心態。課外閲讀更是提高我們青少年素質的重要途徑之一,進行深層次閲讀,更好地傳承中華文化。

閲讀書籍調查報告篇3

為深入瞭解現在的大學生的課外書籍的閲讀情況,我們於11月進行了一項關於大學生課外閲讀的調查。調查對象主要是本校各年紀學生。調查主要採用了問卷調查的形式,問卷涵蓋了大學生課外書籍閲讀量、書籍來源、閲讀課外書籍的目的、閲讀習慣、閲讀的計劃性及獲得的知識的應用程度等問題,以便對大學生的閲讀情況進行全面統計和概括。

我們對我校100名在校大學生的課外閲讀情況進行調查,目的是針對大學生的讀書情況,舉行系列活動,推動大學生積極閲讀書籍,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

課外閲讀量調查

我們對我校學生的月平均課外閲讀量進行了調查,調查結果顯示:70%的大一新生每月閲讀課外書籍量僅1-2本,而50%的大二大三學生每月閲讀量約3-4本,60%的大四學生每月讀課外書平均為1-2本。綜合以上分析,大多數大一與大四學生平時讀書較少,而大二大三讀課外書稍多。其主要原因是大一課業較為繁忙,而大四學生則忙於找工作、考研或者出國深造;大二大三學生相對於大一大四學生,因為課業較少,課餘時間較多,看的書也較多一點。但是,由於各年級學生總體閲讀量過低,就造成了大學生課外知識獲取的缺失的嚴峻形勢

課外書籍來源

我們也對大學生所接觸的書籍來源進行了調查,數據顯示:90%的大一學生讀的課外書都來自圖書館,大二、大三和大四學生閲讀的課外書100%來自圖書館。可見,圖書館在大學生的課外閲讀生活中扮演了多麼重要的角色。因此,對於大學生,特別是大一新生,學會如何恰當的利用圖書館的資源,將在一定程度上決定其學習成果的大小。

閲讀習慣調查

關於大學生閲讀習慣的調查,我們設置了3個問題進行不同方面的瞭解與調查。

首先是關於閲讀後是否會寫一些感悟,調查顯示:17%的大一學生經常會寫,45%的大一學生有時會寫,38%的大一學生基本不會寫;經常寫與基本不寫的大二學生均佔18%,64%的大二學生有時寫;而大三學生中37.5%的人有時寫,62.5%的學生基本不寫;大四學生中,經常寫與基本不寫的各佔40%,20%的學生有時寫。綜合以上數據,我們可以知道,經常寫讀後感的學生極少,大多數學生沒有讀完書後記下感想的習慣。可以説,讀後感我們從一年級就會寫,但很少有學生能正式讀後感的真正意義,因而沒有養成這種記錄的習慣,這對我們應用所學的知識是不利的。

後兩個關於閲讀習慣的問題其實是相關的。其一是在閲讀時是否有深入思考的習慣。數據顯示:各年級學生中,約50%的人在閲讀時會深入思考,37.5%的人很少會進行深入思考,12.5%的人會思考,但時間很短。其二是閲讀時是否有勾畫的習慣。數據表明:約70%的人閲讀是有勾畫的習慣,30%的人沒有在閲讀時勾畫的的習慣。第一項數據告訴我們,大多數學生在閲讀時進行深入思考。這在第二項數據中得到了驗證,70%的人會在自己閲讀時勾畫,這就説明他們在看書時,進行了一定的思考。相反的,在閲讀時不思考的人,他的勾畫一定也會相應減少。透過這兩項,我們可以瞭解到,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對於我們讀書會有多少收穫有着怎樣不可忽視的影響。只有思考了,我們才會有收穫。

閲讀目的調查

為了更好地對大學生課外閲讀情況進行深入瞭解,我們還對他們閲讀的目的進行了一定程度上的調查。

首先是大學生閲讀的書籍類別,約有50%的選擇了青春文學,30%的人選擇了其他,即如盜墓、推理、偵探一類的小説。這明顯地表示,大多數學生閲讀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滿足自身的興趣和娛樂自我。而下一項顯然印證了這一結論,關於閲讀的課外書籍是否均為自己感興趣的書這一問題,約有60%的人選擇了“大部分是的”這一選項。

第三項是直接提問大學生閲讀的`目的,約有50%的人選擇了“豐富課後生活,充實自己”,另外50%的人選擇了為了“放鬆心情“。我們不否認大學生閲讀課外書籍可以補充一定的知識,但這些數據也直接表明了大學生課後閲讀的目的就是娛樂與放鬆。這樣的結果讓我們不得不思考,僅僅為了娛樂與興趣的閲讀,將有多大的收穫呢?顯然,答案會另我們失望,大學生若是僅僅為了娛樂而讀書,那麼在學校的時間裏,他們將學到少得可憐的知識。因為大學的學習生活很大一部分是由從課外閲讀中獲取知識構成的。

閲讀的主動性與計劃性調查

除了已有調查外,我們還對大學生閲讀的計劃性作出了調查,以進一步瞭解大學生的課外閲讀狀況。調查結果顯示:約85%的大一學生沒有明確的課外閲讀計劃,50%的大二學生沒有明確的課外閲讀計劃,75%的大三學生沒有明確的課外閲讀計劃,98%的大四學生沒有明確的課外閲讀計劃。由此可見,在本校大學生中,大多數學生沒有養成長期閲讀課外書籍的習慣,課外書閲讀的主動性不強,因而也沒有明確的課外閲讀計劃。這顯示了大學生不斷下降的課外書閲讀率,這樣的狀況必然會對學生的進一步發展不利。

課外閲讀獲取的知識的應用程度調查

我們調查的最後一項內容是大學生從課外閲讀中所獲取的知識的應用程度,這將顯示出課外閲讀對於我們學習與工作的重要性。調查數據顯示:約50%的大

一、大二和大三學生認為課外閲讀中獲取的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被應用到學習和工作中,80%的大四學生沒有留意自己在課外閲讀的過程中學到的知識是否被運用,20%的大四學生認為自己經常應用這些知識。從調查到的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到,我們在課外閲讀中所獲取的知識在日常生活中佔據了較重的比重,由此,我們也就可以瞭解到,無論是哪一個時代,課外閲讀對於我們來説,仍是相當重要的。

通過這次調查,我們確定了課外閲讀的重要性,同時也看清了當前學生課外閲讀量嚴重不足的形勢。因此,我們應當採取積極措施,爭取改變這一現狀。

首先,作為一名大一新生,我們應當從此時就開始培養自己長期進行課外閲讀的習慣,例如:規定自己每兩週看2本自己喜歡的名家著作或心靈雞湯或傳記回憶錄等,並且任選其中自己感觸較深的,寫下自己的感觸,由此形成一個較為長期的閲讀習慣,進而對閲讀的書籍進行階段性規劃。其次,我們應當注意培養自己讀書時的習慣。平時看書時,看到或巧妙、或深刻、或含蓄的句子,我們都可以畫下來,在一定的時候,這些句子也許會給你以啟示,或許它們會改變你人生的方向。然後,我們應當培養閲讀課外書的主動性,而不是隻為了完成老師的作業才去閲讀課外書籍。最後,我們應當注意課外閲讀所獲取的知識的應用,遇到難題時,多多思考,説不定在某個瞬間,你就會想起自己曾經在某本書上看到過相關的知識,到那時,問題自然迎刃而解。

通過這次調查,我們也進一步瞭解到了自己的優缺點,更加懂得了團隊中合作精神的重要性。在一開始,我們在選取題目上產生了爭議,但經過大家冷靜的協商之後,我們確定了一致的意見。而後的調查中,我們進行了明確的分工,迅速而有效率的完成了此次調查。這些經歷是我們更加團結,促使我們成為了更好的朋友與搭檔,是我們對團隊這個詞有了更深刻的瞭解。相信在以後的學習和生活中,這些經歷將對我們產生無比重要的作用。

閲讀書籍調查報告篇4

一、調查時間:

20xx年9月5日12月10日

二、調查方法:

問卷、學生談話、家長談話。

三、調查對象:

國小xxx個學生

四、 調查目的: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培養學生廣泛的閲讀興趣,擴大閲讀面,增加閲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並且在 總目標中對課外閲讀的總量有了具體而明確的量化規定:九年課外閲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其中國小一至六年級階段的課外閲讀總量不少於150萬字。為了確保學生完成這一課外閲讀量,學校要創造一切條件,加強課外閲讀的管理和指導。

現階段,創書香校園,創書香班級正在各校如火如荼地進行着。但真正的效果如何呢?學生是否熱愛閲讀?學生的閲讀量是否增加?學生的閲讀能力是否提高?為了找出城鄉國小生課外閲讀的差異,為了更好地加強課外閲讀的策略研究,提高課外閲讀的質量,特進行了此次調查活動。

五、針對當前國小課外閲讀現狀的思考。

1. 注意方法指導。課堂上教師應少講多讀,給學生留更多的讀和思考的時間與空間,努力使他們做到口到、耳到、手到、眼到、心到,以達到多讀多積累的目的。應樹立一種以讀為本的思想。注意保證學生閲讀主體的地位。學生閲讀能力的提高,往往是得法於課內,受益於課外。因此,要在語文學科的教學中教給學生一定的學習方法:使學生處理好精讀與粗讀的關係。注意讀書既要有深度,又應有廣度。既要以讀帶寫,又以寫促讀。

2.給足讀書時間,以保證學生的課外閲讀量。教師佈置作業要精,要針對學生實際情況,分層要求,不搞一刀切。同時教師也要做好家長的工作,轉變家長的觀念。可通過家長會、家訪的形式。讓家長了解語言學習的社會性,認識到孩子語文能力的提高要靠廣闊的知識背景的建立和豐富的課外閲讀的積累,並且人的內部存儲量的大小決定了人的思維是否敏捷。

3.推薦課外讀物,營造有書可讀,有好書可讀的環境和氛圍。幫助學生選擇課外讀物,經常性地為學生介紹有益書報。首先,為了讓學生有選擇的餘地,注意配合教學進度大力介紹有益讀物。其次,隨着現代社會各方面信息渠道的雜、廣、亂的形勢,現代社會文化市場對學生存在着較大的負面影響,教師應有責任相機誘導,提高學生的辨別能力,引導他們吸收多方面知識,防止課外閲讀過程中出現的偏食現象。教師可通過設讀書角,教師帶頭捐書、買書,學生踴躍獻書,併發揮學校圖書館的作用等形式來營造良好的讀書環境。

4.開展讀書活動。繼續要求學生做讀書筆記,調查發現,許多學生是因為老師要求做摘記才去讀書的。要讓學生樹立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觀念,要求他們隨讀隨記。在廣泛閲讀的基礎上,認真開展好系列讀書活動,把講、讀、寫、做幾個環節有機地結合起來,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和熱情。開展學科知識競賽、讀書演講、讀書徵文比賽、講故事比賽及小發明、小製作活動,培養學生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的良好學習習慣。使學生的注意力、想象力、語言表達能力、動手操作能力都能得以發展。當然不同年齡年級學生的要求是不盡相同的。可視具體情況來採用具體方法。

學生課外書籍閲讀調查報告2

中華民族之所以被譽為“文明古國”,之所以今天能走向偉大復興,是因為中國人民熱愛學習、勤奮讀書、善於思考。中國人歷來就有“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良好傳統,所以,我們要繼承和發揚這個傳統。而日新月異、蒸蒸日上的時代更是需要我們積極地行動起來!所以老師們、家長們要求學生們多讀書,讓書來增長我們的見識,陶冶我們的情操,促進我們的成長,提升我們的境界,努力為我們“創造”一個書香濃郁的校園文化氛圍。 那麼,書的重要性到底有多大呢?帶着這些問題,20xx年4月26日,我在班級裏進行了課外閲讀的情況調查。

首先,我想同學們提出疑問:

1.你每天都閲讀嗎?(是/不是)

2.大約多久會進行一次閲讀呢?

3.每次閲讀的時間是多少?

4.你喜歡看什麼書?

5.你覺得看書對你有幫助嗎?

6.你用什麼方法閲讀的?

一共十個問題,都表現了閲讀的重要性,以及説明了讀書是很有價值的一項課外活動。

我想,這是因為閲讀不僅能豐富我們的知識,還能提高賞析閲讀理解的能力,更能陶冶我們的情操,舒緩我們的情緒。

我們班有37位同學。根據調查,大部分同學都是週末或一週進行2~3次的閲讀,很少有人會每天閲讀書籍,甚至有5%的同學不進行一次閲讀,真可謂是“營養不良”啊!其中,差不多有15位同學喜歡閲讀小説書,5~10位同學各類讀物都喜歡看,10位左右的同學平時看看雜誌或報刊等,其餘的同學就偏愛於漫畫之類的通俗娛樂性文章。

由此看來,同學們閲讀的書籍所佔比例分別是40.5%、27%、21.6%、8.1%、2.8%。 在讀書時間這一調查中,一小時以內的佔70%~80%,兩小時左右的佔15%,則閲讀兩小時以上的更少,只佔全班人數的5%左右。真是讓人頗為感歎啊!

而在閲讀方法上,調查後更是讓人大為震驚,班級裏幾乎沒有同學在閲讀時抄抄寫寫,想一想,難道這是一種科學的閲讀方法嗎? 調查結論,既然有時作業不是很多,那麼就應該多留一點時間好好地讀一讀課外書,這樣會有益於我們的學習。另外,多看些《百科全書》類的科普類的書籍,能讓我們開闊視野。我也希望家長們常帶孩子逛書店購書,這對孩子有極大的好處。老師也常常説:“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所以,大家應該好好珍惜讀書的時間,多寫一寫讀書筆記,這樣會對我們寫作文有很大的幫助的。

閲讀書籍調查報告篇5

一、引言

閲讀是蒐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閲讀最大的好處在於:它讓求知的人從中獲知,讓無知的人變得有知。因為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閲讀可以使人獲得知識,用知識來開拓視野、武裝頭腦、充實自己的精神世界。在書中你也許可以找到現實生活的答案,可以看到人間的悲歡離合,可以窺測到人的崇高與卑劣等等。通過閲讀我們就對這個世界,對自己,對大自然有了更深的瞭解。培根曾説:“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有修養,邏輯修辭使人善辯。”可見閲讀是有很多好處的。為此我們做了關於當代社會羣體閲讀狀況的調查問卷,並深入社會羣體之中瞭解,來反映現在人們對於讀書的興趣與重視度。

二、調查目的

首先,我們的調查目的十分明確,就是了解人們十年來讀書的狀況。整份問卷共設了12題,並有選擇題(單選和多選)和開放題兩大類型,設了一題開放題更有利於我們深入瞭解人們對讀書的樂趣。通過十年之間人們每月大致讀書的數量,閲讀的工具以及書籍的類型的對比調查,基本清楚現在的人們對於書籍的熱愛程度。

三、調查時間

20xx年4月20日~20xx年4月28日

四、調查地點:

圖書館

五、調查對象:

大學生及老師

六、調查方法:

實行面對面問卷調查

七、調查人:

xxxx

八、調查結果分析

(1)、閲讀的`類型

據調查結果顯示,十年來,人們的閲讀取向發生了不少改變,十年前文學類作品是最受大眾歡迎的,而現在人們都偏愛於言情類書籍和學術類書籍。也許是因為社會壓力逐漸增大,人們需要閲讀簡單易懂的言情小説來放鬆心情以及閲讀學術類書籍來增長專業知識以確保工作,因此相對而言富有內涵的深奧的文學名著看得人就少了些。雖然閲讀文學名著不會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但它會逐漸影響人們為人處世的方式,起到修身養性的作用,可如今人們卻對它越來越淡漠,這與中國注重發展經濟而忽略了人文發展不無關係。

(2)、閲讀的目的

據調查顯示,大部分人都是帶着目的去閲讀的,人們讀書的目的性與功利性逐漸增強,這恰恰反映出當前人們就業壓力大,而讀書滿足了人們立足於現實社會的需要,相對而言的追求高尚情操的人就減少了些,提升境界、修身養性的書籍逐漸被一些技能型、實用型的書籍所代替。但打發空餘時間的人卻增加了,這代表着相比十年前的豐富生活,人們在空餘時間的娛樂方式正在減少,很多人都選擇用讀書來打發時間,這不能評價是好是壞,只能説我們不僅要好讀書,讀好書也很重要。

閲讀書籍調查報告篇6

課外閲讀是閲讀教學的延伸和補充,對提高讀寫能力,擴大學生知識,發展思維,培養學生閲讀興趣,陶冶情操,促進學生志向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為了較為全面瞭解掌握xx國小學生課外閲讀的現狀及特點,加強學生課外閲讀指導,提高學生課外閲讀的有效性,更好地對課題有效研究,特對xx國小四至六年級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現將分析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調查對象

本次問卷調查選取了xx國小四至六年級共46名學生進行調查。

二、調查時間

11月18日————19日。

三、調查問卷內容及結果

內容共收錄15個不同類型的問題,題型及結果如下。

1、你喜歡閲讀嗎?

A、非常喜歡26人佔56 %

B、一般19人佔41%

C、不喜歡1人佔2 %

2、你在什麼情況下閲讀課外書?

A、主動閲讀39人佔84%

B、老師要求4人佔9 %

C、家長監督3人佔7%

3、你最喜歡的課外書籍是

a 、漫畫3人佔7 %

B、童話故事7人佔15%

C、科幻故事19人佔41%

D、神話故事17人佔37%

4、你每天用多少時間閲讀課外書?

A、一小時以上10人佔21 %

B、40分鐘14人佔31%

C、30分鐘19人佔41%

D、15分鐘3人佔7%

5、你閲讀書籍來源有哪些?

A、購買34人佔74%

B、向同學借8人佔17%

C、交換4人佔9%

6、你覺得閲讀給你帶來的最大好處是什麼?

A、提高語文成績7人佔15%

B、打發時間、消遣娛樂2人佔5 %

C、豐富自己的知識26人佔56%

D、沒感覺説不清11人佔24%

7 、你讀課外書時喜歡

a、摘抄好詞佳句24人佔52%

b、寫讀後感6人佔14

c、圈圈點點,寫批註5人佔10%

d、隨意地看看11人佔24%

8、在閲讀時,遇到不認識的字或不明白的地方你是

A、查字典30人佔65%

B、請教他人10人佔21%

C、不管它,跳過去6人佔14%

9、如果你向父母提出購買一些課外閲讀書刊,你覺得他們會承受的價格是多少?

a 、20元以下14人佔31%

b 、20到50元24人佔52%

c 、50到100元3人佔7%

d 、100元以上5人佔10%

10、我一個學期大約讀課外書

a 、2本13人佔28%

b 、3本7人佔15%

c 、4本12人佔26%

d 、5本或以上14人佔31%

11、在閲讀中你感覺快樂嗎?

a 、快樂41人佔90%

b 、不快樂

c 、説不清5人佔10%

12、如果在學校專門增設一門閲讀課,你會接受嗎?

a 、會43人佔93%

b 、不會3人佔7%

13、你們老師每天佈置課外閲讀作業嗎?

a 、每天都佈置14人佔31%

b 、有時佈置22人佔48%

c 、不佈置10人佔21%

14、寫出一部或幾部你知道的文學作品的名字,你讀過它們媽?

15、在你讀過的這些作品中,哪個人物讓你難忘,請寫出它們的名字。四

四、調查結果分析

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46份。我們對問卷結果進行了整理歸納。現將相關調查結果情況分析歸納如下。

{一}、學生閲讀行為習慣尚需培養,選讀物類單一。

國小生課外閲讀行為習慣的培養,實際上是從國小四年級開始閲讀。開始由句、段到篇的閲讀。這時的閲讀習貫,僅限於興趣,並且選讀物類單一。隨着學齡增加逐步全面閲讀。因此,選擇適合學生讀的課外書籍尤為重要。從調查結果看卻不容樂觀。第1題:“喜歡閲讀”的26人,佔56 %;第2題:“主動閲讀”的39人,佔85 %;第3題,讀“童話故事”的7人,佔15%,“科幻故事”的19人。而讀“神話故事”的17人,佔37 %,佔的比例較大。學生所選課外讀物類別比較單一,“科幻與神話”接近,各佔一半。這對促進學生志向形成、閲讀寫作能力的提高將會受到很大影響。説明學生在選擇圖書上,還需家長、老師和社會的正確引導。我們將調動學生的閲讀興趣,拓寬學生閲讀面。天文、地理、歷史、科普、

文學等,都應有閲讀。這樣學生閲讀面才能更廣。

{二}、學生用於課外閲讀的時間還不夠。

第4題:“你每天用多少時間閲讀課外書的”調查中,每天用一小時以上10人,佔21%,每天40分鐘14人,佔31 %。每天30分鐘19人,佔41 %。每天15分鐘3人,佔7 %。沒有用足夠時間進行課外閲讀,説明國小生的閲讀行為習慣還沒有形成。

{三}、學生對科學的閲讀方法掌握不夠

從第5題、第6題、第7題、第8題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學書籍來源於購買,34人,佔74 %,沒有互相交流讀書感受的習慣;閲讀所帶來的好處,雖“豐富自己知識”,26人,佔56 %,“提高語文成績”,7人,佔15 %,“打發時間”2人,5 % 。但“沒感覺,説不清”,仍有11人。説明沒有目的性;第7題中,“摘抄好詞佳句”24人,佔52 %,雖佔一點比例,但“寫讀書筆記”僅6人,佔14 % 。“隨意看”11人,佔24 % 。説明閲讀時很少有同學寫讀書筆記,依賴性大;第8題,遇到不明白的地方,而不去查找資料等。説明學生還沒有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

{四}、學生對閲讀課外書籍的興趣逐步增強

第9題調查中,家長對課外閲讀給予了一定支持,並希望孩子通過課外閲讀對孩子有所幫助;第10題看出,學生課外閲讀量由年級逐步增加;第11題、12題分別是:“閲讀快樂嗎?”有41人感到快樂,佔90 % 。接受開設課外閲讀課的43人,佔93 %。這説明學校、家庭、社會對學生課外閲讀的支持和重視程度,學生對課外閲讀的渴望。

{五}、讓學生了解更多文學作品、歷史人物等

從第14題、第15題看出,發現很多學生對文學作品知之甚少,甚至一知半解。很多同學寫出《童話小説》、《故事會》等。部分同學對《神話故事》很感興趣;在讀過的作品中哪些人物難忘,只少數同學寫出歷史人物、英雄人物、文學巨人、名人等。部分同學寫出並不熟知的青春偶像人名等。

五、對當前國小生課外閲讀現狀的思考

1、國小生的課外閲讀現狀應引起全社會廣泛關注。家庭、社會、學校應積極宣傳提高對課外閲讀的認識。樹立閲讀觀,把閲讀活動滲透到家庭生活、社會實踐中去。轉變觀念,改革教學方法,讓課外閲讀深入人心。

2、給予學生充足的課外閲讀時間,保證足量閲讀。教師應佈置一定的課外閲讀量。脱離題海戰術。閲讀精品,以讀帶寫。養成自覺讀書動筆的習慣,讓學生自己讀書、愛讀書、紮實讀書。

六、今後如何更好地開展閲讀活動

1、開展校園閲讀創建活動,提高學生閲讀興趣和閲讀能力。充分利用早讀時間,讓學生盡請讀書。

2、強化學生閲讀方法的指導。首先,指導培養學生良好的閲讀學習習慣。閲讀時注重理解詞、句、段、篇,寫讀書感受等。第二、要重視課外閲讀書籍類別的選擇。精讀那些積極向上,促進志向、勵志成才、增長知識的書籍。第三、重視閲讀學習品格的培養。培養學生自主創新,努力上進精神,摒棄那些低級庸俗的書籍。

3、激發學生持久的閲讀興趣,提高閲讀質量,把閲讀活動引向深入。學校創設不同閲讀平台,進行讀書筆記展評活動及口語交際、讀書朗誦活動。利用語文手抄報內容豐富多樣的特點,將手抄報進行展覽。相信,今後學生將會有更多興趣去認真閲讀作品,提高一點寫作水平。讓學生閲讀更強烈,讀好書、精讀書、會讀書。將課外閲讀活動以“以一帶十”地傳閲下去。

總之,通過調查,我們看到:當前國小生課外閲讀中存在着一些明顯不足,我們應較強重視這方面引導,把課外閲讀活動搞得更好、更全面、更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