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黨建文案

《守望的距離》讀後感1500字範文

欄目: 黨建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1.34W

周國平説:人生是場邊走邊唱的戲,有太多的歡喜和悲傷要我們用一生去品嚐,去守望,去記載。

《守望的距離》讀後感1500字範文

《守望的距離》讀後感

第一次讀《守望的距離》是在去年,剛開始就被周國平老師文中睿智的哲理和充滿魅力的語句所吸引。品讀之間,不僅僅是對他文筆和思想的驚歎,更加是對自我境遇和人生的思考,同時也是觸及到自我靈魂深處的感歎。直到之後我又情不自禁地翻看數遍,每次都獲益頗豐,它就像是一把手術刀,一點點剖開自我給別人看,同樣也將自我的內心打開了展示給自我看。

周國平的文筆算不上晦澀,平淡中透露出深邃的神祕感,有着十足的爆發力和張力,在看似平白的文字後面其實隱藏着一位智者對人生獨有的洞察和思考。所以該書需要在一種相對安靜的環境下慢慢品讀,我也是每一天早起晚睡才把它讀完的。這本書讓我的思想變得更加清澈,對生活的理解也變得簡單。我慢慢跟着作者的腳步走進書中,體會他對人生的思考,對愛與孤獨的發問,對執著與超脱解釋,對苦難與幸福的感歎。事實上,書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我們每一個熱愛人生但又難免遭遇挫折的人都會面臨的,只是那種純粹的感覺,在物資和世俗化的這天,早在不經意間地被消磨殆盡了。

重温全書,直叫我掩卷沉思。反覆品酌之下,不得不為作者構思拍案叫絕。全書資料幾乎都取材於生活瑣碎小事,放佛就是將道理擺放在我們眼前。觸手可及的哲理,是那麼情真意切。“我們短暫的生命過於擁擠,我們把太多的光陰拋灑在繁忙的工場和喧鬧的市場。”這是在文中讓我記憶猶新的一句話,也是帶給我最多感觸與同感的一句話。人生數十年,歷經風雕雨琢享受過光榮失敗,然繁華過後總是寂然,所有一切都免不了走向共同的終點,那就是寂滅。周國平站在一個更高的高度來守望這一世繁華,他儼然一個守望者,一個時代的指引者。他在書中告誡眾生,虛名浮利到頭來終究一場空。他在慢慢探索,為這本書的讀者們尋找人生的真諦,其實答案早就寫在了書的名字上——守望的距離。

究竟要歷經多少跋涉,才能將這守望的距離看破?時光被蠶食鯨吞之後,餘下的才是人生的根本。而世人苦苦追尋的浮華,終究抵但是荏苒的煙雲。混淆在紅塵之中,其實誰都無法自拔,唯一的解脱便是做一個守望者。何為守望者?他與時代潮流持續了適當的距離,他守護着人生的那些永恆的價值。而“距離”是什麼?它不單單是指身體上的距離和心靈上的距離,更多的就應是作者來估量生命個體之間空間與時光的度值。這種度值,是對人生本質和好處的拷問,也是對我們自身緣何存活於世界的解答。

守望一片安靜,守望一生淡泊,守望一段內心與世界的距離。這段距離,就是我們靈魂的長度,人生的價值和好處也全部都藴藏於此。而若想自我始終平和而從容地歷經森羅萬象,唯有堅持在這段守望的距離裏淨化自我,這樣哪怕你走到結束也不會恐懼,因為你的人生已經到達了新的高度。

《守望的距離》讀後感

現在的自己,感覺很虛。的確,來到大學以來,感覺沒什麼心情去看課外書,這份感覺很奇怪。“徜徉書海,快樂分享”,這種感覺很淡很淡了。可是,一次,在書店不經意間就看到一本有着清香淡雅感覺的散文集,配着一個蠻有詩意的名字——《守望的距離》。之前對作者、對內容從未了解的我,隨手翻了一下就被它深深吸引,於是,我選擇了它,也開始了對哲學的別樣領悟的旅程。

《守望的距離》剛映入我眼簾時,看這五個字就挺美的,有守望就有期待,在現實和夢想之間找到自己的差距。翻看目錄,那一篇篇文章的標題就引人入勝。“未經省察的人生沒有價值”、“每一個人都是一個宇宙”、“生命的煩惱和創造的歡欣”、“閒適:享受生命本身”。在很多言辭的背後閃爍着周國平一個哲學家的特有智慧和對人生的思考。

書裏的散文不同於當下流行的美文、文化散文,也不同於餘秋雨類的散文。作者周國平教授首先是一位哲學家,其次才是作家。他從一段段發生在我們周圍的平常小事,深化到探索人生之謎、追索生活價值和意義。文章很耐讀,有種説不清淡淡的冷眼觀之感,但始終掩飾不住作者心中對生命的摯愛之情。讀過後與其説有一份感動,倒不如説是對生命靈性的深切感悟。

“守望者”的職責是與時代適當的距離,守護人生的那些永恆的價值,瞭解和關心人類精神生活的基本走向。而“距離”兩字更耐人尋味,平時我們所説的距離不過只是身體上的距離,心靈上的距離,而作者想來是他在估量生命體相互召喚的空間與時間的寬度。

細細咀嚼,驀然發現在物資化的今天,這種我們曾經擁有的心境在不經意中逐漸地掩埋了。書中有許多作者對人生的思考,諸如生與死,愛與孤獨、執著與超脱、苦難與幸福等等。事實上,這種問題是每一個熱愛人生但又難免遭遇挫折的人都會面臨的。也許,人生的意義紛繁複雜,並不是我們能夠説的清楚的,但是於萬點叢中靜覓一份安寧,在浮沉裏靜享一份了悟,也不失為一種人生智慧。

作者的確是一個有智慧的人,這位北大哲學系出身的學者,以他特有的獨思帶領我們走進了人生哲學,就如他所説:“我的所想所感大多涉及人生,而許多人對於人生也是有所想有所感的,一旦因我的文字而觸發了自己的所想所感,便會感覺一種共鳴的快樂。”的確,這種對人生無法言説的共鳴,讓我心生敬畏,忍不住去探尋生命的祕密,揭示人生的哲理。

深深的喜歡上了作者那富含哲理的箴言,讓人似有所悟,感歎於他對人生百態的超然及真切情感的再現,精闢的哲理,讓人流連忘返。他或許並不像某些文人那般執着於名聲,對名譽有着內心的淡然。他或許在經歷苦難後並不像某些人那般苦苦呻吟,對痛苦有着人生的超脱與了悟。他敢於面對人生的問題,一路思索,找到自己認為的答案。他勇於笑談生死,看透失去與擁有,他喜歡寧靜的寫作,並不孤單寂寞,因為他了解沉默的價值,寂寞的意義。

文字是感覺的保險櫃,他在尋求自己的生命體證中記錄人生普遍意義的真理,帶給我們的是另一番覺悟。人最可貴的品質就是當他在看透人生的諸多不可能及無趣後仍能毫無保留的愛它,不去埋怨,而更懂得珍惜與感恩。也許,人生的本質或意義是什麼,本身就是不重要的,而真正重要的是我們怎樣看待人生所會遭遇到的一切可能性。它會教我們怎樣去解決一份實際問題,而非是苦思冥想一份巨大的虛無。有時,我們要承認精神的力量,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這樣我們才能為自己的內心找到一處棲息地安放自己的靈魂。

文字只是一種形式,寫作僅是一種姿態,而我們能夠從這形式中稍稍領悟到一點本質的東西,從這姿態中漸漸發覺出一點意義的所在,那才是真正的價值所在。從周國平的文章中,有着對世態的譏諷,有着真情實感的流露,更有着勸慰來人的悟語。從中我看到了一位智者的沉思,一位長者的感悟,找到了一份力量去面對凡塵的一切瑣事。

人生終究是美的,不管這其中夾雜着多少零亂不堪的東西,探究生活的實質,人生的意義也畢竟是太過龐大的系統,也許我們解不了那麼多的人生之謎,看不透那麼多的紅塵世事,但終究,我們都是會成長的,而成長也必然充斥着那些難以言説的痛苦抑或甜蜜的回憶。從中了悟一份真諦,得一份智慧,然後始終平和而從容的走下去,一直到結束也不會害怕,這就是一份完美的世俗人生。

很多事都不重要,我們就是這樣一步步走過來的,只是還未能了悟,還始終看不透,道不明,我們念念不忘,我們苦苦追尋,到最後也只能留下一份瞭然於心,卻始終無法訴之以口,言之以文,但周國平做到了,他説了我們經歷過卻説不出的悟,他寫下了我們領悟到卻言不明的理,他看到了我們或許現在還無法感受到的禪思,所以他是人生的智者,命運的代言。智者不是能夠不經歷苦難,而是即使很苦也能拋卻眼前虛迷的疼痛,看到別人未曾發現的真切,直麪人生,笑談命運,找到支撐,所以他比別人更堅強。

我始終認為這本《守望的距離》是需要在一種相對安靜的環境下慢慢品讀,所以我也是每天早起晚睡才把它讀完的。他的文字具有對外界喧譁熱鬧的抗體,具有本身寧靜的淡然,一顆浮躁的心是悟不了那麼細的哲思的……

讀周國平會讓人的思想變得清澈,對生活的理解變得輕鬆。他的文章都很美,既有深厚的哲理,又讓人易懂,有着看過後讓人必須去思考的魔力,靜心想想,總有那麼一兩句在我的潛意識中定居。

讀他的文章,我讀得了“親情似的愛情”;讀得了“家是永遠的岸”;讀得了“教育需要回到常識”;也因此走近了“尼采”,與一個巨人進行了一場心靈的對話。這位睿智博學的作者,不知不覺的,帶着對人生、哲學的温情理解融入了我的生活,讓我無意間也對世界改觀着看待!

《守望的距離》讀後感

一本散文集改變了我的人生觀,使之得到昇華。散文集有個別樣的名字——《守望的距離》,這是迄今為止周國平最完整的一個散文集。最初是不是經意問看到書的餓封面,吸引了我的眼球,唯美的畫面,我決定開始捧起此書。

周國平説:“守望者”的職責是,與時代潮流保持適當的距離,守護人生的那些永恆的價值。瞭解和關心人類精神生活的基本走向。而“距離”兩字更耐人尋味,平時我們所説的距離不過只是身體上的距離,心靈上的距離,而作者想來是他在估量生命體相互召喚的空間與時間的寬度。

在作者寫作期間,生活中發生了一連串變故,因而偏多對於人生難題的思考,諸如生與死、愛與孤獨、執著與超脱、苦難與幸福等等。事實上,這些問題是每一個熱愛人生但又難免遭遇挫折的人都會面臨的。也許正因為此,這本書讓人悟到人生的哲理,能使人在面對命運的變故時,能夠更從容一些,能使人時不時也思考自己的人生,在人生道路上走走停停,既不錯過沿途的風景,也不落後於時代。也能使人更加珍惜生命、熱愛生命。

周國平的散文不是時下流行的“休閒散文”和“文化散文”,更有別於近年來比較有影響力的餘秋雨散文。作為一個哲學家,他作的是那種探索人生之謎、追索生活價值和意義的哲理散文。他關懷的是當前人們的精神境遇和精神狀況。在這個日趨實利的時代,這種探索顯得有些“不識時務”。從這個意義上説,國平是孤獨的。然而,他卻是博愛的,追索人生的價值和意義已經成為他難解難分的情侶,他在追索中體驗着並與讀者分享着人生的樂趣和心靈的欣慰。

周國平説他的孤獨,“帶着如此濃烈的愛意,愛着田野裏的花朵、小草、樹木和河流。”在本書中,他懷着對生活的深深愛意,談生活、談人生境界。他認為一個人不能把自己的一切都投入在現實的利益世界中,在其中隨波逐流。“人必然有人格上的獨立自主,不能攀援在社會建築和他人身上。”在人的現實生活之中,還應有獨立自主的精神家園。失去精神價值的生活,縱然轟轟烈烈,也只是浮光掠影的表象,是一種空虛和無聊的生活。“每個人都是一個宇宙,都應該有一個自足的精神世界。這是一個安全的場所,其中珍藏着你最珍貴的寶物,任何災禍都不能侵犯它。”他告誡人們,不要讓瑣屑的生活淹沒自己,不要失去自己,尤其是不要失去精神家園,一個人擁有了精神家園,他就擁有了人生的價值和意義。

人生中值得思考問題很多,但很多問題通過哲學的方面來分析就會受益非淺,從《守望的距離》中,能更引起我門深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