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黨建文案

對依法治國工作的心得體會7篇

欄目: 黨建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1.67W

記錄個人的思想最好的方式就是寫心得,不管是記錄自己什麼事情的感受,我們都可以用寫心得的方式進行,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對依法治國工作的心得體會7篇,感謝您的參閲。

對依法治國工作的心得體會7篇

對依法治國工作的心得體會篇1

黨的十八大以來,提出了一系列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明確了全面依法治國的指導思想、發展道路、工作佈局、重點任務。

一是堅持加強黨對依法治國的領導。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全面依法治國決不是要削弱黨的領導,而是要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不斷提高黨領導依法治國的能力和水平,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必須堅持實現黨領導立法、保證執法、支持司法、帶頭守法,健全黨領導全面依法治國的制度和工作機制,通過法定程序使黨的主張成為國家意志、形成法律,通過法律保障黨的政策有效實施,確保全面依法治國正確方向。

二是堅持人民主體地位。法治建設要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護人民。必須牢牢把握社會公平正義這一法治價值追求,努力讓人民羣眾在每一項法律制度、每一個執法決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要把體現人民利益、反映人民願望、維護人民權益、增進人民福祉落實到依法治國全過程,保證人民在黨的領導下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

三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須走對路。要從中國國情和實際出發,走適合自己的法治道路,決不能照搬別國模式和做法,決不能走西方“憲政”、“三權鼎立”、“司法獨立”的路子。

四是堅持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法律表現形式。必須抓住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這個總抓手,努力形成完備的法律規範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形成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不斷開創全面依法治國新局面。

五是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全面依法治國是一個系統工程,必須統籌兼顧、把握重點、整體謀劃,更加註重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是一個有機整體,關鍵在於黨要堅持依法執政、各級政府要堅持依法行政。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三者各有側重、相輔相成,法治國家是法治建設的目標,法治政府是建設法治國家的主體,法治社會是構築法治國家的基礎。要善於運用制度和法律治理國家,提高黨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

六是堅持依憲治國、依憲執政。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依法執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政。黨領導人民制定憲法法律,領導人民實施憲法法律,黨自身必須在憲法法律範圍內活動。任何公民、社會組織和國家機關都必須以憲法法律為行為準則,依照憲法法律行使權利或權力,履行義務或職責,都不得有超越憲法法律的特權,一切違反憲法法律的行為都必須予以追究。

七是堅持全面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解決好立法、執法、司法、守法等領域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必須堅定不移推進法治領域改革。要緊緊抓住全面依法治國的關鍵環節,完善立法體制,提高立法質量。要推進嚴格執法,理順執法體制,完善行政執法程序,全面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要支持司法機關依法獨立行使職權,健全司法權力分工負責、相互配合、相互制約的制度安排。要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培育全社會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環境。

八是堅持處理好全面依法治國的辯證關係。全面依法治國必須正確處理政治和法治、改革和法治、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依法治國和依規治黨的關係。社會主義法治必須堅持黨的領導,黨的領導必須依靠社會主義法治。“改革與法治如鳥之兩翼、車之兩輪”,要堅持在法治下推進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要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實現法治和德治相輔相成、相得益彰。要發揮依法治國和依規治黨的互補性作用,確保黨既依據憲法法律治國理政,又依據黨內法規管黨治黨、從嚴治黨。

九是堅持建設德才兼備的高素質法治工作隊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須着力建設一支忠於黨、忠於國家、忠於人民、忠於法律的社會主義法治工作隊伍。要加強理想信念教育,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推進法治專門隊伍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提高職業素養和專業水平。要堅持立德樹人,德法兼修,創新法治人才培養機制,努力培養造就一大批高素質法治人才及後備力量。

十是堅持抓住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領導幹部具體行使黨的執政權和國家立法權、行政權、監察權、司法權,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關鍵。領導幹部必須帶頭尊崇法治、敬畏法律,瞭解法律、掌握法律,遵紀守法、捍衞法治,厲行法治、依法辦事,不斷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的能力,做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模範,以實際行動帶動全社會尊法學法守法用法。

這些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是馬克思主義法治思想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必須長期堅持、不斷豐富發展。

對依法治國工作的心得體會篇2

依法治國,要“治”的“國”,是世界人口最多的發展中大國;是創造了連續36年快速發展奇蹟的大國;是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目標的大國。但正因為目標越來越近,往前走的每一步都是驚險的一跳、都是從量變到質變的巨大飛躍,都充滿了機遇、希望、挑戰和變數,所以中國更需要用法治來護航。 依法治國,要有非凡的大氣量、大定力。

依法治國的大氣量,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這個“百川”,從時間的跨度看,包括善於吸納人類政治文明史上一切優秀法治文明成果。法治,説到底,就是用法律的準繩去衡量、規範、引導社會生活。如果説諸多科學的發明使人類學會駕馭自然,法律的發明則使人類學會駕馭自己。在我們這個星球上,有了法治,人類就能駕馭自己,世代繁衍、生生不息,不斷進步,向着光明前進。畢竟和平與發展是時代的主流,法治與秩序是人類的遵循。

這個“百川”,從空間的跨度看,是各國在實現現代化過程中面對和解決的法治問題的總和。凡順利實現現代化的國家,沒有一個不是解決好法治和人治關係的。而一些國家雖經百般努力總是不能邁進現代化的門檻,無不與法治不彰有關。所以,中國在現代化進程中當然要特別善於學習,善於借鑑各國法治的有益經驗。“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個提法本身就顯示着面向世界、善於借鑑的氣量和氣魄。

依法治國的大定力,是堅持從中國實際出發。

在依法治國中,我們始終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動搖。“為國也,觀俗立法則治,察國事本則宜。不觀時俗,不察國本,則其法立而民亂,事劇而功寡。”罔顧國情、超越階段不行,因循守舊、墨守成規也不行。必須從我國基本國情出發,同改革開放不斷深化相適應,總結和運用黨領導人民實行法治的成功經驗,圍繞社會主義法治建設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推進法治理論創新,發展符合中國實際、具有中國特色、體現社會發展規律的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為依法治國提供理論指導和學理支撐。 在建設法治中國的進程中,我們要借鑑國外法治有益經驗。學習借鑑不等於簡單的拿來主義,必須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認真鑑別,合理吸收,絕不搞“全盤西化”、“全面移植”、照搬照抄。有人總想用西方法治理念和法治模式來套我們,不搞他們那一套就要被打入“異類”。“鞋子合不合腳,自己穿了才知道”。憑什麼中國的腳穿什麼鞋只能到西方去定製?有誰能強迫已經站立起來、已經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中華民族去穿別人的“小腳鞋”?

這個大定力,還來自中華文明的大氣場。中華文明積澱着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是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提供了豐厚滋養。例如,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是中華文明的基因,德治禮序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我們可以汲取禮法相依、崇德重禮、正心修身的歷史智慧,發揮禮序家規、鄉規民約的教化作用,實現中華傳統美德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讓以德治國與依法治國相輔相成,不斷增添我們的定力。

對依法治國工作的心得體會篇3

依法治國,就是把社會主義民—主與社會主義法制緊密結合起來,實現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從而保障人民羣眾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的規定,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保證國家各項工作都依法進行。

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民—主是法制的前提和基礎,法制是民—主的確認和保障,二者相輔相成、不可分割。一方面,包括公民民—主權利在內的各種權利都由憲法和其他基本法律所確認和保護;另一方面,公民民—主權利也必須通過法律規定的程序規範而有序地行使,才能真正得到實現。因此,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就必須加強社會主義法制。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特徵,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在這樣一種人們嚮往的社會裏,只有堅持依法治國,才能保障和促進社會全面進步、和諧發展。

社會穩定、秩序井然,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前提。沒有穩定和秩序,人們就不可能安居樂業、和睦共處。當前,我國經濟和社會生活中也出現了一些不和諧因素,其中一些涉及羣眾切身利益的矛盾比較突出。這些矛盾和問題,既是社會不穩定因素,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障礙,需要採取多種措施進行調整解決。在眾多的社會調整措施中,法律調整最為重要。法律作為一種社會規範,具有“硬性”的社會功能和規範功能。要維護社會穩定,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和正常的社會、經濟生活秩序,實現社會和諧,就必須依靠法治作保障。

依法治國理念具有十分豐富的內涵。黨的十五大報告對依法治國的含義做了界定:“依法治國,就是廣大人民羣眾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保證國家各項工作都依法進行,逐步實現社會主義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其基本含義是依據法律而不是個人的旨意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實行的是法治而不是人治;其核心是確立以憲法和法律為治國的最具權威的標準,樹立法高於人、法大於權的觀念。

法律權威就是法律所具有的尊嚴、力量和威信。樹立和維護—法律權威,是實施依法治國方略的迫切需要。任何社會都必須樹立有效的權威,沒有權威就沒有秩序。不同的歷史條件和社會形態,決定了一個社會中不同的權威。我國社會主義法律的權威性是由法律的本質屬性決定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現了人民的意志,是黨的主張和人民—意志的高度統一。法律具有規範相和確定性,非經法定程序不得修改或者廢止。這種法律所獨有的確定性,使人們根據法律的規定可以清楚地預見自己行為的法律後果。法律具有普遍性。它在其有效時間內,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的約束力。法律具有國家強制性。法律以國家權力為後盾,由國家強制力來保證實施,任何個人或者組織違反法律,都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這些特徵,決定了我國社會主義法律具有崇高的權威性。

對依法治國工作的心得體會篇4

一、要帶頭尊法學法懂法。法治的本質是治權,保護老百姓的權利和自由。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必然要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辦事。黨的各級領導幹部作為執政主體和骨幹力量,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要組織者、推動者、實踐者,在建設法治國家中起着關鍵作用,而領導幹部的法治理念、法治思維、法律素養,對於更好地在法治軌道上推動各項工作,又起着決定性作用。從這個角度講,教育民眾學法、知法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教育領導幹部尊法和守法。這些年來,我們始終牢記人民授權和職權法定,堅持市委常委會帶頭,充分利用黨委理論中心組、各級黨校等平台,採取專家授課、調研座談、安排自學、普法考試、以案釋法等多種形式,引導各級領導幹部瞭解法律、掌握法律、敬畏法律,在學習中增強規則意識,樹立遇到問題找法的思維方式,在實踐中弘揚法治精神,養成解決問題用法的行為習慣,努力在法治的軌道上推動各項工作,在全市營造了良好法治環境。

二、要善於運用法治的思維和方式推進改革與發展。發展是硬道理,法律是硬規矩。處理好兩者的關係,就能在法治的軌道上實現經濟社會的持續健康發展。一是依法營造公平有序的發展環境。過去一説優化發展環境,就是拼資源、拼政策。現在看來,很明顯是不符合法治要求的。我們靠建立公平有序的法治環境和優質高效的服務環境,來吸引各類生產要素。去年取消行政審批事項40項,下放20項。還通過建立公共資源交易平台,完善各項機制,為市場主體發展創造了平等的機會。通過認真貫徹執行新的工商註冊登記條例,去年全市新登記企業6073户、註冊資本268.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60.9%、235.7%。二是在搶抓發展機遇中尊崇法治的要求。既通過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加大投資力度,實現穩增長,又嚴格落實國家產業政策,加快轉調步伐。特別是嚴格貫徹執行財税、環保、質檢、土地管理等經濟領域的法律法規,明確企業准入標準,凡是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不符合質量標準和環保要求的,一律不予審批。這樣一來,反而促進了科學發展。去年我市裝備製造業、信息技術產業等新興產業發展都快於傳統產業,萬元gdp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繼續下降。三是運用法律的權威維護髮展成果。堅持法定職責必須為。通過嚴格執行法律維護國家利益和人民合法權益。比如,認真貫徹實施礦產資源法,加強監管和整治,提高了資源保護和合理利用水平。我們在推進企業改革中,嚴格法律規定,既防止國有資產的流失,又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認真貫徹實施大氣污染防治法,開展執法檢查,構建綜合治理和聯防聯控體系,有效降低了全市環境空氣主要污染物濃度。

三、要善於運用法治的思維和方式創新社會治理。社會治理是國家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依靠法治思維和方式來統籌社會力量、平衡社會利益、調節社會關係、規範社會行為。一是不斷引導全社會樹立法治意識。我們大力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積極推進“法律六進”(法律進機關、進鄉村、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單位),加強社會誠信體系建設,通過建立“律師會客廳”、“法律顧問會客廳”等渠道,強化法律服務和法律援助,增強了人民羣眾對法治的認同和信任。二是堅持用法治的方式防範化解矛盾糾紛。由於法治觀念落後,出現矛盾糾紛後,有的羣眾往往不願通過法律程序解決,越級上訪、聚眾上訪甚至纏訪鬧訪現象時有發生,成為當前社會治理面臨的突出難題。近年來,我們落實領導幹部接訪制度,成立行業“平安協會”,完善大調解工作體系,落實涉法涉訴信訪依法終結制度,建立非訴調解司法確認機制,較好地發揮了法治的引領和規範作用。其中建立非訴調解司法確認機制這一做法被中央綜治辦在全國推廣。三是夯實基層工作基礎。社會治理越往基層走,面對的問題就越突出越尖鋭,治理難度也越大。我市建立了規範的市、縣、鄉三級社會治理服務中心,推進社區網格化管理模式,對重點青少年羣體、對刑釋解教人員,落實分類常態管理服務,效果較好。四是以法治的力量強化平安建設。對違法犯罪活動出手快,出重拳,做到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我們累計投入6億元加強“天網工程”建設,推行社會化治安大巡防,開展嚴打整治行動,對各類犯罪活動保持高壓態勢,提升了羣眾對社會治安的安全感和滿意度。

四、要不斷增強依法辦事的能力。依法辦事包括嚴格執法、準確執法、公正執法、和諧執法和科學執法等多方面。提高依法辦事的能力,我認為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依法決策。領導幹部的決策權屬於公權力,是人民賦予的,是法律賦予的,必須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行使。近年來,我們在制定長遠發展戰略,研究經濟社會發展重大問題時,把依法決策貫穿全過程,把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和集體討論決定作為必經程序,確保決策制度科學、程序正當、過程公開、責任明確。二是依法行政。就是要求在執行的過程,按照法律規定和法律程序處理矛盾解決問題,確保規範性和合法性。為此,我們建立了“三張清單”(權力清單、責任清單、負面清單),即堅持法無授權不可為,堅決消除權力設租尋租空間,堅持法定責任必須為,堅決糾正不作為、亂作為的問題,激發全社會創新創業的活力。三是公正司法。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線,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是司法工作的核心價值追求,堅持公正廉潔司法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基礎。在這方面,市委支持司法機關依法獨立行使職權,嚴禁越權或濫用職權插手、干預司法機關正常的司法活動,確保審判機關、檢察機關、偵查機關依法獨立公正行使職權。法院系統積極探索執法規範化建設,實施行政審判工作相對集中管轄機制,及時糾正行政機關的違法行政行為。最高法院對這一做法進行了轉發,《人民法院報》也做了專訪。深入推進司法公開,檢察機關建設了電子檢務公開平台,實現所辦案件全部、全程網上運行。公安機關將執法依據、內容和程序等可向社會公開的內容全部公開,切實增強執法工作透明度。加強人大法律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健全完善了人民陪審員和人民監督員制度,擴大了人民監督員監督範圍。四是強化考核。提高依法辦事能力,既要靠領導幹部的高度自律,又要靠來自其他權力的監督與制約。工作中,我們將平安泰安建設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納入科學發展考核體系,實行“一票否決”,綜合發揮羣眾監督和輿論監督的作用,實現了用監督傳遞壓力,用壓力推動落實。五是嚴格黨規。市委常委帶頭貫徹執行黨章這一黨內根本法規,自覺學習黨章、遵守黨章、貫徹黨章、維護黨章,在政治上講忠誠、組織上講服從、行動上講紀律。嚴格執行領導幹部政治、工作、生活待遇方面各項規定,堅守道德底線和法律高壓線,使守紀律、講規矩成為一種行為自覺。

對依法治國工作的心得體會篇5

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面依法治國具有基礎性、保障性作用,在統籌推進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徵程上,要加強黨對全面依法治國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持以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指導,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這一重要論述深刻闡釋了黨的集中統一領導與全面依法治國之間的內在聯繫,必須加深理解、準確把握。

我國憲法確立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堅持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要求,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繫、幸福所繫,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題中應有之義。

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把黨的領導貫徹到依法治國全過程和各方面,是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一條基本經驗。我國憲法確立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堅持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要求,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繫、幸福所繫,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題中應有之義。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法治是一致的,社會主義法治必須堅持黨的領導,黨的領導必須依靠社會主義法治。只有在黨的領導下依法治國、厲行法治,人民當家作主才能充分實現,國家和社會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進。依法執政,既要求黨依據憲法法律治國理政,也要求黨依據黨內法規管黨治黨。必須堅持黨領導立法、保證執法、支持司法、帶頭守法,把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同依法執政基本方式統一起來,把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同人大、政府、政協、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依法依章程履行職能、開展工作統一起來,把黨領導人民制定和實施憲法法律同黨堅持在憲法法律範圍內活動統一起來,善於使黨的主張通過法定程序成為國家意志,善於使黨組織推薦的人選通過法定程序成為國家政權機關的領導人員,善於通過國家政權機關實施黨對國家和社會的領導,善於運用民主集中制原則維護中央權威、維護全黨全國團結統一。

法治強則國家強,法治興則國家興。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需要法治,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需要在黨的領導下進行。加強黨對全面依法治國的集中統一領導,就要健全黨領導全面依法治國的制度和工作機制,繼續推進黨的領導制度化、法治化。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瞻遠矚、審時度勢作出的重大決定,是推進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的戰略舉措,在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在黨的集中統一領導下,全面依法治國必將在我國展開壯闊的歷史畫卷。

對依法治國工作的心得體會篇6

把黨的領導貫徹到全面依法治國全過程和各方面。“法律的蒼穹不是獨立的,它建立在政治的柱石之上。”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徵,是黨和國家事業不斷髮展的“定海神針”。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就要把黨的領導貫徹到全面依法治國全過程和各方面。“事在四方,要在中央。”要始終堅持黨領導立法、保證執法、支持司法、帶頭守法,完善黨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推進黨的領導制度化、法治化,通過法定程序使黨的主張成為國家意志、形成法律,通過法律保障黨的政策有效實施。要加強理想信念和法治理念教育,建設一支忠於黨、忠於國家、忠於人民、忠於法律的法治工作隊伍。領導幹部要帶頭尊崇法治、敬畏法律,厲行法治、依法辦事,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

把全面依法治國貫穿改革開放全過程和各方面。“法者,治之端也。”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也是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基本遵循。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就要把全面依法治國貫穿改革開放全過程和各方面,做到“破立並舉”、“變定相宜”。“治國無法則亂,守法而弗變則悖。”要堅持在法治下推進改革,既不隨意突破法律紅線,也不簡單以現行法律沒有依據為由遲滯改革,先行先試的按照法定程序作出授權,重大改革於法有據。要堅持在改革中完善法治,對不適應改革要求的現行法律及時修改或廢止,對比較成熟的改革經驗和行之有效的改革舉措及時上升為法律。要善於運用法治推動擴大開放,積極參與國際規則制定,做全球治理變革進程的參與者、推動者、引領者。

堅持法治和德治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法安天下,德潤人心。”中華民族歷來主張禮法合治、德主刑輔。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就要吸收中華文明優秀傳統,使法治和德治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法治和德治不可分離,不可偏廢。”要把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踐諾到依法治國全過程,重拳整治執法亂作為、不作為以及司法不公,不斷滿足人民對民主、法治的美好生活需要。要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傳統美德,突出法治內涵,培育人們的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法律信仰、法治觀念、規則意識,不斷強化社會主義道德對依法治國的支撐作用。要鮮明道德導向,用法治強化對社會文明行為的褒獎,堅持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弘揚真善美、打擊假惡醜,引導全社會崇德向善。

堅持以依規治黨保障全面依法治國。“依規治黨深入黨心,依法治國才能深入民心。”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對國內艱鉅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必須以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夯基全面依法治國深刻革命。“治黨務必從嚴,從嚴必依法度。”要把管黨治黨作為治國理政的先手棋,完善黨內法規制定體制機制,構建以黨章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為核心,以準則、條例等中央黨內法規為主幹,由各領域各層級黨內法規制度組成的黨內法規制度體系,使黨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要堅定“四個意識”,堅決“兩個維護”,堅持紀嚴於法、紀在法前,不折不扣貫徹執行中央決策部署,確保黨既依據憲法法律治國理政,又依據黨內法規管黨治黨、從嚴治黨。

“法治興則國興,法治強則國強。”讓我們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習近平總書記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指引下,準確把握全面依法治國的辯證關係,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吧!

對依法治國工作的心得體會篇7

法治強則國家強,法治興則國家興。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需要法治,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需要在黨的領導下進行。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我們黨站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戰略全局的高度提出的重大戰略任務,事關人民幸福安康,事關黨和國家長治久安。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

當前我國正處於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期,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需要依靠法治,更加需要加強黨對全面依法治國的集中統一領導。加強黨對全面依法治國的集中統一領導,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具有極為重要的理論與現實意義。

全面依法治國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實現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必須全面貫徹實施憲法,弘揚憲法精神,加強憲法實施和監督;推進科學立法工作,完善立法規劃,加強重點領域立法;加強法治政府建設,健全依法決策機制,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完善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的約束機制;深化司法體制改革,深入研究司法責任制綜合配套改革方案,加快構建權責一致的司法權運行新機制;推進法治社會建設,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加強法治工作隊伍建設和法治人才培養;等等。所有這些工作只有在黨的集中統一領導下進行頂層設計、統籌規劃,才能紮實推進、取得實效。

執政興國,關鍵在黨;依法治國,核心在黨。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征程中,只要我們把黨的領導貫徹到依法治國全過程和各方面,把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起來,就一定能完成好執政使命,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堅實有力保障。加強黨對全面依法治國的集中統一領導,就要健全黨領導全面依法治國的制度和工作機制,繼續推進黨的領導制度化、法治化。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瞻遠矚、審時度勢作出的重大決定,是推進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的戰略舉措,在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在黨的集中統一領導下,全面依法治國必將在我國展開壯闊的歷史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