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教師文案

九上政治教案通用6篇

欄目: 教師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1.84W

教案的共享和交流可以促進教育界的合作和經驗分享,教案的適切性是一項重要的教育原則,它關係到教育的成敗,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九上政治教案通用6篇,感謝您的參閲。

九上政治教案通用6篇

九上政治教案篇1

一、【學習目標】:

1、認識新的學習環境、新同學與新的班級

2、與同學友好相處,對新的學校和班級產生一定的歸屬感

3、對國中生活充滿興趣,滿懷信心地迎接國中生活。

二、【重點】:

認識新環境

三、【教學難點】:

珍惜新友誼

四、【教學方法】:

事例分析法;講解法;討論法

授課理念:堅持“還課堂於學生”的教學理念,立足於學生的“學”,在開放性教學中,結合學生的個人知識、直接經驗和真實體驗。構建“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模式。

五、【教學過程】:

(一)國中生活新體驗

1、當你踏入中學的校門,你已經是一名中學生了,進入新的環境,你有什麼樣的感覺?

2、你喜歡現在的學校嗎?喜歡這裏的老師和同學嗎?

小結:國中是我們人生道路上的一個新起點。我們從不同的地方來到新的學校,組成了一個新的集體。也許我們還對過去的夥伴依依不捨,但更應高興的是,我們又結識了許多新的老師和同學。我們將在這個新集體*同學習、共同生活,度過人生髮展的“黃金時期”。

(二)珍惜新友誼

同學們怎麼樣才能儘快地熟悉起來呢?我們將要進行“破冰行動”,讓大家儘快熟悉起來。

遊戲方法:老師任意讓一名同學站起來自我介紹及簡要説明他與本班第一個同學的認識經過,下來是被提到的同學以此類推,5分鐘後第一環節結束。第二環節比賽看誰記住剛才提到的人名多。

注意:其中一組介紹的時候,其他組的同學也要認真記住自我介紹的同學的名字,不可以記在本子上。

算一算你記住了多少新同學的名字?他們是誰?

小結:在我們這個新的班級裏,有這麼多新的同學聚在一起是一種緣分,讓我認識你,也讓你認識我,從記住對方的名字開始,大家就成為了好兄弟,好姐妹。

(三)、組織學生圍繞“中學與國小的差異”分小組討論。

指導學生着重從“開設的課程、上課時間、學習特點”等方面探討中學與國小的不同之處。

(四)、學習新課程

1、國中政治課程的功能?

(1)明是非,即明白成長過程中和現實生活中的是非問題,形成自己的價值觀

(2)表達是非,即應對考試

2、想不想學好本門課程?為會考,拿滿分

3、如何學好本門課?

諧音(貝多芬,馬克思)

總結:通過這節課,我們認識了很多新的同學,結交了新的朋友,老師希望在以後的日子裏同學們能各盡其能,團結協作,共同進步。

(可在《明天會更好》的歌聲中結束)。

九上政治教案篇2

學情分析:

國際政治是公民政治生活的有機組成部分,現代公民必須具有國際視野和國際責任感。高中生思維活躍, 樂於思考,課堂氣氛往往較為活躍,對時事關注度高,對中日關係有一定的歷史學科基礎,但大多數學生只是停留在感性認識上,缺乏明確而清晰的分析國際問題的認識工具,在國際責任感上也需要激發和強化。同時按照學生平時的學習成績和對政治的興趣和認知水平,將班級的學生分成三個小組。

三、設計理念:

?思想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貼近學生實際的生活為基礎,是一門培養人的實踐能力的重要學科,特別是強調了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所以教學這門功課的指導思想就是張熊飛教授提出來的“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思維為主攻”誘思探究教學模式。即在課堂教學中按照“探索——研究——運用”的因果層次關係去安排教學內容,組織教學,實現變教為誘、變學為思的目的。同時這種設計理念也是新課程倡導的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調動、實現學生主體地位的學習方式,教師在學科教學中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讓學生通過主動地探索、發現和體驗,學會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斷,從而增進思考力和創造力。

四、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瞭解國際關係的內容、形式

理解國家利益是國家關係的決定性因素

懂得如何維護我國的國家利益

能力目標

通過觀看視頻分析説明國家利益是國際關係的決定性因素,培養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

通過分析維護我國國家利益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維護我國的國家利益,培養學生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認同國家利益是影響國際關係的決定性因素,胸懷天下,情繫祖國,熱愛和平,樹立維護本國利益與維護各國人民共同利益相統一的理念,培

養學生的世界眼光。

五、教學流程

?新課導入】

(一)導入過程

複習導入:

(1)國際社會的主要成員?

(2)主權國家的基本要素是什麼?

(3)主權國家的基本權利是什麼?

教師活動:上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了國際社會的主要成員:主權國家和國際組織,國際社會成員之間通常會發生各種各樣的關係,這些關係千變萬化、錯綜複雜,但我們仍可以透過這些複雜的關係找到隱藏其中的本質、核心的東西。今天,我們就來講講主權國家之間的交往問題,以及處理國際關係的決定性因素。

(二)教學過程

自學導引:請同學們閲讀教材p94——96,思考以下問題

國際關係的含義

國際關係的內容與形式

國際關係的決定性因素

我們應該如何維護我國的利益

學生自學 (對問題的探究第一小組主要負責1、2小問,第二小組主要探究第3問,第三小組負責第4問,時間3分鐘,期間教師會對學生的“顆粒歸倉”進行鍼對性的指導。)

(設計意圖:是為了讓學生有目的預習課文,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理解能力,並使學生克服因倉促上課缺乏瞭解教學內容而出現的被動局面,同時讓學生展示“顆粒歸倉”自學成果。)

?講授新課】

教學活動1. 學生討論,展示“顆粒歸倉”自學成果(略)

(課件投影):1.國際關係的含義

(設計意圖:這部分內容比較容易,學生容易掌握,所以主要以學生展示自學成果為主。)

教學活動2.(課件投影):

課件內容:中日的破冰—融冰—暖春之旅材料分析

探究一 以中日關係為例概括國際關係的形式和內容?

學生閲讀思考討論,並完成回答。

(課件投影):學習成果展示

2.國際關係的形式:競爭 合作 衝突

國際關係的內容:政治關係 經濟關係 軍事關係 文化關係

(設計意圖:提供圖片、文字信息,通過引導,學生能夠開展自主的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學會閲讀信息,提取有效信息)

教學活動3.(課件投影)

九上政治教案篇3

(一)新課導入

同學們,我們前面學習了商品與消費的有關知識,我們知道了商品是生產出來的,有了商品的出現,我們才有消費,大家看看我們使用的課桌,還有風扇等,都是生產出來後由學校買來供我們使用的。由此可以得出:從生產可以推出商品,由商品可以推出消費,依據數學知識,我們可以從生產推出消費,但是,從我們生活常識和經濟學角度講,能否由生產推出消費呢,生產與消費到底是什麼關係呢?這是我們這節課要回答的問題。我們今天就來共同學習第四課第一框——《發展生產,滿足消費》。

(二)新課教學

學習導航:必須帶着問題學習:生產與消費的關係是什麼,大力發展生產力(為什麼,怎麼樣),社會再生產的四個環節是什麼?

1、生產與消費

(1)生產決定消費

活動一:麪包、家庭居室、電子產品等這些商品從哪裏來的?

生:……

師:很好,這些商品是通過生產出來的。人們的消費,從根本上講,不是由主觀願望決定的,而是由客觀的物質生產狀況決定的。

師:要滿足我們消費,就必須發展生產,沒有生產就沒有消費。這説明了生產決定消費。(板書)

師:既然生產決定消費,那麼生產是如何決定消費的呢?請看圖示(幻燈片展示課本29頁的漫畫“今非昔比”):漫畫中,坐擁江山和美人的皇帝為何坐不上飛機、吹不了空調?

生:……

師:對了,生產決定消費的對象。我們消費的對象,首先必須生產出來,否則就談不上消費。在古代,即使是皇帝也享受不到看電視的樂趣,因為那是無電視可看。

師:在出行方面,皇帝只能坐馬車,,現代普通人卻能坐上飛機。(幻燈片展示)隨着社會生產的發展,以前,購物在人們的概念中就是要到市場或商場去買,聊天就是和朋友坐在一起邊喝茶邊聊。可是現在購物、聊天這些消費和和娛樂方式已經不再侷限於以前的方式了。比如購物,我們可以網上購物,有很多人就喜歡到淘寶網吧選擇自己喜歡的商品;聊天可以通過qq、飛信等交流,何時何地任你選擇。由於生產的大力發展,導致我們購物、聊天等消費方式發生了變化,同學們,這一切又説明了什麼呢?

學生:……

師:對了,生產決定消費的方式。隨着一些產品的出現和廣泛應用,不但改變了以往的生產方式,也改變了人們的消費和娛樂方式。

師:飛機比馬車快得多,高檔得多。又如20世紀70年代,青年人結婚要置備的是手錶、縫紉機、自行車和收音機,人們把這四樣東西稱為“三轉一響”。而21世紀,青年人結婚“三件事”是:小轎車、住房、旅遊。現代人的消費質量和水平遠遠高於以前的人,這又説明了什麼?這種變化得益於什麼?

生:……

師:很好。生產決定消費的質量和水平。以前由於生產力低下,人們的温飽都成很大問題,更不要説買房買車了。只有生產力提高了,人們的消費質量和水平才能提高。

師:假設萊特兄弟沒有發明飛機,人們會不會有飛上藍天的衝動或嚮往?這種嚮往能否實現?假設從我們這裏到首都建立起了高鐵,我想同學會優先選擇乘坐高鐵到北京,現代高鐵的出現,促使人們有了乘坐高鐵的強烈嚮往。同學們,這又説明了什麼呢?

生:……

師:説明了生產為消費創造動力。大家想一想,生產的目的是什麼,當然是為了消費,生產發展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人們高質量生活、高質量消費。也就是説:人們之所以熱衷於某種消費,是因為生產領域有了突破性發展,使人們產生了這種消費的慾望。同學們你們可以舉一下其他的例子説嗎?

生:……

教師總結:通過我們以上分析,我們知道了生產決定消費的對象(消費什麼)、決定消費方式(怎樣消費)、決定消費質量和水平(消費的質量和水平怎樣)、為消費創造動力(想不想去消費)。總之一句話:人類消費所需要的一切商品和服務都靠生產創造出來,物質資料的生產是人類社會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基礎。

探究活動:想一想:果戈裏的小説《死靈魂》中有個人物叫潑留希金,他積攢了很多的錢財卻不消費,錢鎖在箱子裏,以至紙幣黴爛變質,用手一碰就化為灰,地窖的麪粉硬的像石頭,要用斧子去劈。如果人人都像潑留希金一樣會導致什麼後果?消費品就會賣不出,廠家就會虧本,再生產將無法進行,社會也就不前進了。 這一結論説明了什麼?

我們一起來看看消費多生產的反作用。

(2)消費對生產的反作用

(過渡)生產是不斷髮展的,隨着生產的發展,消費對象、消費水平、消費方式、消費慾望也就隨着發生變化。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説,人類社會的歷史就是生產發展的歷史,沒有生產發展的歷史,不僅談不上消費,也談不上生存。生產決定消費,消費對生產也有它的反作用。有哪些反作用呢?讓我們來繼續探究。

師:同學們,如果生產出來的牛奶不消費,將會出現什麼樣的結果?

生:……

師:如果牛奶不消費、都賣不出去,那麼牛奶的價值和使用價值都無法得到實現,只有生產出來的產品被消費了,這種產品的生產過程才算最終完成。由此可得知:消費是生產的目的。那麼消費對生產還有那些反作用呢?

師:人們有擦鞋的消費需求的出現,促使擦鞋這一產業的出現與發展,再例如,人們消費黑白電視時,希望能看彩色圖象,刺激生產者調整生產,並實現升級,彩電消費成為熱點時,帶動了彩電業的發展。這説明,一個新的消費熱點的出現,往往能帶動一個產業的出現和成長。由此可知:消費是生產的動力。

師:過去人們乘坐的是舊式火車,速度慢、環境差,於是人們不斷追求速度快、環境舒適的列車出現,從而促使今天時速高達413.6公里每小時的高鐵出現,並且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這些又説明了什麼呢?

生:……

師:為什麼會這樣呢,這是因為人們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對這些產品的要求也不斷提高。因此,消費對生產的調整和升級起着導向作用。

師:想一想:大家學習累了時怎樣恢復體力的呢?

生:……

師:想一想,人們最基本的消費是吃,人們還需要學習。這些消費對生產有沒有影響?生產離不開勞動者,而勞動者智力體力的發展離不開對住房等生活資料的消費。説明消費為生產創造出新的勞動力。

總結:我們今天主要學習了生產與消費的關係,包括生產決定消費,消費反作用於生產。同學們課下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我們當地應該怎樣發展生產力呢?

我的試講結束,謝謝各位老師。

九上政治教案篇4

一、鏈接新課標:

正確認識自我的潛能,通過各種途徑發掘自己的潛能,是新課標對本課教學提出的要求。因此,教師要讓學生了解到自己的潛能是巨大的,幫助學生尋找不同方法發掘自己的潛能。

二、教學設計及依據:

本課圍繞兩大要素展開:一是“認識自我的潛能”,教師創設情景,學生參與探討人的潛能有多大,包括哪些方面,從而認識到發現自己潛能的重要性。二是“發掘自我的潛能”,教師創設情景,通過三種途徑幫助學生髮揮自己的潛能。

三、教學目標:

1、認識目標:讓每一個學生都認識到自己身上有着巨大的潛能存在,懂得一些最常用的激發自身潛能的方法。

2、能力目標:讓學生在認識自己潛能的同時,學會用發展的眼光看待自己,並能針對自身狀況制定出符合自己的激發潛能的方法。

3、情感、態度價值目標:使學生從內心深處感受到人的潛能的確存在,並樹立起只要能充分發掘自己的潛能,便能不斷完善自我的信心。

四、教學重點和難點:

發掘自己的潛能既是教學重點又是教學難點,並聯系自身實際制定激發自己潛能的長遠計劃。

五、教法及教具:

教法:小組合作討論法、情境教學法、活動教學法、案例教學法等。教具:多媒體、特長展示道具、空間立體模型、卡片等。

六、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學活動設計 設計意圖 導入 教師講述個人親身經歷

學生本身充滿好奇心,這樣利於吸引學生注意力,有親和力,簡潔明瞭導入教學。 教 學過程

活動一:

小組討論潛能得到激發的經歷由教師親身經歷引發學生討論生活中曾有過的潛能得到激發的事例。

説明:人身上存在着巨大的潛能

學生講述自身經歷的同時再借助多媒體材料內容,説明人身上的確存在巨大的潛能,使學生更為直觀地感知潛能的存在。

活動二:特長展示

人的潛能得到很好的開發,就會轉化為某方面的特長。因此,特長是潛能得到很好開發的結果。

給學生以特長展示的機會,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體會自己是課堂的主體。

活動三:評估潛能

特長是大家都能看到的,而我們身上可能還會有某些潛能的存在一直沒有被發現。

通過活動讓學生認識到自己某方面的潛能所在,然後結合課件讓學生説出人的七大智能,更加生動地瞭解人的多元智能理論。

過渡

認識自我潛能所在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條件。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根據自己的潛能所在找到人生的發展方向。

偶像的經歷對學生有着巨大的感染力,該環節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感悟到潛能所在的重要性。

活動四:找方法

剛才這個例子告訴我們,只有認識自己的潛能,並不斷髮掘潛能

該活動詣在將發掘潛能的方法放在海倫材料中一併出現,讓學生歸納總結髮掘潛能的基本方法——積極自我暗示

活動五:學跳舞

海倫用親身感悟告訴我們一些發掘潛能的方法,讓我們也來一起嘗試下這些方法——學跳立志舞蹈《我真的很不錯》

該環節設計的目的在於將發掘潛能的基本方法,放在活動中讓學生親身體驗,即內化積極暗示和只有在實踐中激發潛能這兩種方法。

活動六:啟思園

輕鬆活潑的活動之後,接下來讓我們靜靜地思索一下自己的未來人生,填寫一張小卡片。

內容(談人生理想及為了實現該理想制定自己的發掘潛能的計劃)

這一活動的目的在於讓學在思索內化中“想象一個更好的自我形象”這一發掘潛能的方法,同時延伸出讓學生尋找自己的發掘潛能的方法。

激發自己潛能需要一個長遠的打算,必須從身邊小事做起,大處着眼,小處着手。

總結活動讓學生認識到發掘自己的潛能需要不斷的積累,從身邊小事做起。只有實踐能激發潛能。

小結

今天在課堂上的最大收穫是什麼?

讓學生總結整堂課的內容,有利於教師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對於學生還未弄清楚的問題還可以加以補充。

九上政治教案篇5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瞭解空氣的組成;對空氣的污染和防止污染有大致的印象。

能力培養: 繼續培養學生的實驗觀察能力和對化學現象的科學描述能力。

科學思想:通過對空氣成分的認識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

科學品質:通過介紹人類認識空氣的簡史,使學生受對待任何事物必須有一個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的教育。

科學方法:通過實驗探討空氣的組成成分。

重點 、難點:初步掌握空氣的各組成成分,瞭解惰性氣體的特殊性質和應用。對空氣污染的防治。

教學過程設計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設 計 意 圖

在我們的生活環境中有空氣,可是空氣是一種什麼樣物質呢?

在十八世紀70年代前,人們一直認為空氣是一種物質。直到瑞典化學家舍勒和英國的普利斯特里認識空氣中有一種能供給呼吸維持生命後,人類才揭開與自己生存有着重要意義的空氣的面紗。

法國化學家拉瓦錫在總結前人的基礎上,得出了空氣是由氧氣(養氣)和氮氣(不可維持生命)組成的結論。

一、 瑞雪——舍勒

英國——普利斯特里

法國——拉瓦錫

討論,回答

傾聽

設疑問創設情境。

拉瓦錫的鐘罩實驗

在燃燒匙內放入紅磷,在酒精燈外焰上點燃後伸入集氣瓶內,塞緊瓶塞,觀察紅磷燃燒的現象和鐘罩內水面的變化情況。

觀察後描述出實驗現象。

二、培養學生的實驗觀察能力。

1.紅磷燃燒的實驗現象

2.為什麼會出現水面上升的情況?為什麼水 面上升到瓶的容積約1/5處就再上升?

回答:2 因為紅磷只和空氣中氧氣發生反應,氧氣約佔空氣體積的1/5

認識鐘罩實驗的意義。

空氣成分示意圖

氧氣佔空氣體積的21%

氮氣佔空氣體積的78%

二氧化碳佔空氣體積的0.03%

惰性氣體佔空氣體積的0.94%

其它氣體和雜質佔空氣體積的0.03%

觀察、討論,是

不是體積分數所佔較小的氣體的作用較少呢?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三、空氣污染的防治

空氣中有害物質分為:有害氣體和粉塵

大氣污染物主要包括: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

大氣污染的主要防治方法:

1.認真執行《環境保護法》。

2.合理工業佈局,改革生產工藝。

3.工業三廢經過處理達標後再排放。

4.積極合理開發新能源。

5.植樹造林。

學生記憶。

培養學生環保意識和防治污染的能力和方法。

四、稀有氣體(惰性氣體)

特殊物理性質:通電發出有色光

通入氖氣發出紅光,用於航空、航海指示燈

通入氙氣發出強光,用於飛機場照明和醫學專用

學生傾聽,記憶。

理解“霓虹燈”的原理。

課後記:在課堂上加入一些有關空氣污染和霓虹燈的有關知識,可有效提高課堂學生學習氣氛。另外,在介紹認識氧氣的課外知識中加入1802年德國漢學家克拉普羅特所著《第八世紀時中國人的化學知識》一書引起的世界化學界的爭論,從而得出在1100多年前的“至德元年”(中國在南北朝583-586和唐朝756-758出現兩個同樣年號)中國人馬和已經對氧氣作了深入研究。

九上政治教案篇6

一、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深刻認識的適當的學習方法將會對自己國中三年的學習有重要的意義。同時,引導學生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真正創造出一片學習新天地。

(二)知識與技能:瞭解國中學習的新特點,讓學生明確自己的學習方式,尋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主動參與、自主、合作學習的能力。

(三)過程與方法:教學設計分為“學習的煩惱”、“經驗共享”、“記憶法寶”、“我的學習方式我知道”、“互動時刻”、“實話實説”六個板塊,其間以學生自主、合作活動交流為主,教師以指導者的身份參與課堂教學之中,真正使學生主動、富有個性地學習。

二、【重點和難點】通過交流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三、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從身邊開始,學生看得見摸得着,有真情實感

1.首先讓學生看看自己周圍多了多少新同學,讓學生體會到每一名新同學都是自己學習新知識的好幫手、好夥伴、好老師,他們能使自己在新的學習天地裏愉快地成長。

師:同學們,新學期開學後,你們認識了不少新同學,互相交流一下。你認為最有個性的是哪一個?讓學生充分交流,説説從開學到現在,自己在新同學身上學到了什麼新知識,在新同學的幫助下有什麼新收穫。

2.再讓學生看看自己周圍的環境有什麼新變化,讓學生充分交流,它給自己的學習帶來了哪些啟發,帶來了哪些有利條件。

師:學校的一草一木、一磚一土都會觸發我們的靈感,它們都是我們學習的好夥伴,誰能舉例説明這個問題?

學生的思維被激活了,就會有千言萬語。

設計意圖《課程標準》指出:“在教學中,要面向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選取學生關注的話題,圍繞學生在生活實際中存在的問題,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社會的要求和規範,提高社會適應能力。”每個新生都是學生學習、成長、進步的課程資源,並且是很現實很有説服力的資源。由於生活閲歷不同,個性不一,學生會在這樣的環境中互相啟發,取長補短。從正面引導全體學生,使全體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幫助,互相關心,班級就能進入一個良性循環的學習氛圍。學校的環境也是可利用的課程資源,學生對它們有親切感,因為這些“朋友”始終在伴隨着自己成長。

二、從心語開始,學生覺得實、悟得深,能心服口服

師:同學們,以小組的形式,盡情説説自己對學習的看法。

1.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個性,盡情説説自己對中學學習的看法,允許不同觀點的學生髮表意見,教師只做一個積極的組織者、引導者、鼓勵者、欣賞者。

2.教師要善於捕捉學生的“閃光點”,給每個學生一片陽光、一個笑臉,給每個學生一個自由發展的空間。

教師要特別關注對學習有畏難情緒、信心不足的同學。

設計意圖這樣做是讓學生“在合作和分享中豐富、擴展自己的經驗,不斷激發道德學習的願望,提升自我成長的需求。”(課程標準語)學生是一個個活生生的個體,他們有自己的思想,教師不能把自己的喜好強加於學生頭上。教師要有“在課程改革中,我與學生同成長”的理念,蹲下來看學生,相信每一個學生都能成功。

(第二課時)

三、從比較開始,學生相互瞭解,結伴而行

1.認真看教材14~17頁,對照自己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初步知道自己的學習方式,並説説這種方式的優點。

學生可能會在交流自己學習方式的活動中,發生爭執,各自認為自己的學習方式好。教師要正確引導,不能按自己的意願判斷某種方式好,某種方式不好,以免挫傷學生的學習興趣。

師:同學們各自展示了自己的學習方式,這好比是一個百花爭豔的大花園,願各自的花結出豐碩的果實。

2.列出老師的優點,輕輕鬆鬆地學習。

讓學生列出曾給自己上過課的老師的優點,互相交流一下,使學生從中得到啟發,以便在老師教學優點的薰陶下形成自己的學習風格。

設計意圖俗話説:“人貴有自知之明。”教師要讓學生在感悟教材的過程中,總結自己的學習方式,發現自己的優點。教師在這裏不去總結每個學生的特點,目的就是讓學生在自我感悟中提升自己,並能意識到教師的優秀教學方法將給自己的終身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

課堂總結:同學們,通過本節課的學習,相信大家對國中的學習有了一個新的認識了吧?老師真誠地希望大家在以後的學習中不斷地努力探索,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開創國中學習的新天地。最後,祝願大家學習進步,夢想成真。

作業:

課後反思:通過本框的學習發現有不少學生的學習方法不當,影響了他們的學習進步,今後不斷介紹些有效的學習方法幫助同學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