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教師文案

教案學後反思優秀6篇

欄目: 教師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1.19W

優質的教案能夠幫助教師更好地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實施差異化教學,通過教案,教師可以更好地安排課堂的講解和演示時間,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教案學後反思優秀6篇,感謝您的參閲。

教案學後反思優秀6篇

教案學後反思篇1

活動目標:

1、初步培養幼兒聆聽的習慣,感受小猴和熊不同形態的音樂,引導創編各種小猴的動作,表現其音樂形式。

2、激發幼兒喜歡小猴的情感及做音樂遊戲的興趣。

3、欣賞歌曲,感受歌曲活潑有趣的特點。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重難點:

重點:引導幼兒創編各種小猴的動作。

難點:分辨小猴和熊兩種不同情趣的音樂。

活動準備:

森林圖一幅,各種動物。

活動過程:

一、幼兒聽音樂,開火車來到“森林”。

問:我們來到了哪裏?

森林裏有什麼呀?

幼兒自由想象,教師根據回答,在圖中放上各種動物等。

二、初步感受小猴和熊的音樂。

1.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段好聽的音樂,想聽嗎?我們來聽吧!(完整欣賞音樂一遍)

問:你聽了音樂,有什麼感受?

2.小猴和熊也來了,聽聽看,哪是小猴,哪是熊。(完整欣賞一遍)

(1)欣賞小猴的音樂,創編小猴的動作。

a.我們來聽這段音樂是誰來了。(幼兒欣賞辨別)

b.小猴是什麼樣的?

c.我們跟着音樂來做做吧!幼兒跟着音樂做小猴的動作。

d.小猴還可以怎麼樣?讓幼兒創編各種不同的小猴的動作。

e.跟音樂學小猴。

(2)欣賞理解熊的音樂。

a.聽聽這段音樂是誰來了?

b.熊的音樂聽上去怎麼樣?(幼兒自由想象)

c.熊遇到小猴會怎麼樣?(幼兒自由述説)

三、師生合作遊戲。

1.出示頭飾,激發幼兒玩遊戲的熱情。

2.交代遊戲要求:

老師扮做熊,小朋友扮做小猴,小猴可以按自己喜歡的.小猴動作參加遊戲。

3.遊戲。

4.簡短小結,請一幼兒扮做熊再次遊戲。

活動反思:

根據新《綱要》中藝術指導的內容與要求: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藝術形式大膽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想象……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我將本次活動設計成幼兒感興趣的遊戲性活動形式,讓孩子初步感受音樂旋律所表現的不同情緒。創編動作表現小猴機靈可愛的樣子。

本次活動我能採用逐層深入的方法,讓幼兒邊玩邊學,在玩中感受音樂,在感受音樂的同時玩遊戲,減輕了幼兒枯燥學習的負擔,使得學習在遊戲中自然進行,更顯趣味性。在活動中我比較注重孩子的相互學習,比如説,在創編小猴子的動作時,我不是讓幼兒跟着老師轉,打破了傳統的教學觀念,變“我來教,你來學”為“你有什麼新的動作,我們來學”,教師及時退位,達到了教與學的共同目的。這樣,不僅讓孩子有一種成就感,還能鼓勵其他孩子去創新。這次的活動很適合我班孩子的年齡特點,因此在玩遊戲時孩子參與的積極性特別高,每個孩子都能在活動中體驗音樂帶給他們的快樂,尤其是最後一個環節──打熊,這使整個活動推向了一個高潮。這次活動的教學目標都能達到。

本次的活動雖説比較成功,但仍有一些不足之處,如:音樂課件播放時有些問題;沒有照顧到全體幼兒,對有些幼兒關注的還不夠;對孩子引導性的語言還不夠;教育機智還有所欠缺。

教案學後反思篇2

設計思路:

隨着幼兒生理的不斷成熟,幼兒活動能力及活動範圍不斷擴大,幼兒對外界事物的認知也不斷增強,本課將讓幼兒在感知自身機體的發展下,進一步感知自己心理及認知能力方面的發展,培養幼兒自主性及想象能力,激發幼兒熱愛生命,熱愛生活的情感。

活動目標:

1、通過才藝展示,感知自己長大了。

2、討論自己長大的原因及自己的生長過程。

3、激發幼兒愛父母、愛生活的情感。

4、培養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活動準備:詩歌《我最愛祖國》、各種職業的圖片

活動進程:

1、複習詩歌《我最愛祖國》,感受自己從小班到中班直到大班自己的想法的變化,體驗自己長大了。

教師朗誦詩歌:小班的時候,老師問我,你最愛誰?你最喜歡什麼?……中班的時候……現在我上大班了……教師和幼兒一起討論為什麼自己的想法不斷變化,是自己長大了嗎?上了大班小朋友知道了好多事情,也學會了好多本領,那我們為什麼能學會這麼多的本領呢?(引導幼兒討論自己長大的原因:是媽媽的呵護,自己的努力,認真仔細,堅持、耐心、刻苦……在討論中感受自己的長大的經歷及自身的成長過程)

2、才能展示。

既然小朋友們知道自己長大了也會很多本領,那小朋友能不能給大家展示一下自己的本領呢?引導幼兒自由展示,培養幼兒的大膽勇敢,體驗自己長大及擁有本領的成就感及自豪感。

3、談理想,教師適時出示各種職業的圖片。

師:我們現在是大班的小朋友了,你們想一下,當你繼續長大,你上了國小、中學、大學之後,像老師這樣你會有什麼夢想呢?將來當你長得更大了,你會做什麼呢?(引導幼兒想象,激發幼兒想象創造的積極性,為了更高的目標而努力)

活動延伸:

讓幼兒在課下用繪畫的形式畫出自己的理想。

教學反思

本節活動課,幼兒很感興趣,特別是在幼兒交流分享自己小時候用過的物品的時候,有兒顯現的很興奮,與老師配合的也很好,也能達到預期的效果,我個人認為如果在本節課的最後進行一個延伸活動,就是進行一個“過家家”的遊戲,我想這節課會更出彩的。

所以,如果在有類似活動,我認為加進去角色遊戲會更好。

教案學後反思篇3

活動目標:

1. 在遊戲和操作中感知體驗一分鐘時間的長短,初步建立時間概念。

2.瞭解時間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懂得參與各項活動都要抓緊時間、珍惜時間。

3.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4.安靜傾聽同伴的講話,並感受大家一起談話的愉悦。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2.幼兒操作材料若干,如串珠,膠泥,彈珠和筷子,包糖材料等。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1.ppt出示保潔奶奶不快樂的畫面。

提問:這是誰,她怎麼了?你從哪裏看出來的?

2.可是一分鐘後,情況忽然就變了。(出示保潔奶奶露出笑臉的畫面)提問:奇怪呀,這一分鐘發生了什麼事,保潔奶奶一下子變得高興起來了?

3.出示小朋友幫保潔奶奶捶背的畫面,揭開謎底。

4.小結:一分鐘,小朋友的一個舉動,就能讓保潔奶奶高興起來了,你們覺得一分鐘神奇嗎?那你們知道一分鐘有多長嗎?

二、在遊戲中認識一分鐘長短。

1.我們來玩個"金雞獨立"遊戲,看看一分鐘有多長?

提問:大家覺得一分鐘是長還是短?

2.下面請大家看一分鐘時間的動畫片。

提問:現在大家覺得一分鐘時間長還是短。

3.討論:玩"金雞獨立"遊戲和看動畫片都是一分鐘的時間,可是有的小朋友卻覺得玩"金雞獨立"時間長,看動畫片時間短,這是為什麼?那麼一分鐘到底有多長呢?我們一起來看看時鐘。

4.大出示時鐘,小朋友們看鐘面上有什麼?

5.一分鐘就是這根又細又長的秒針走一圈,等會秒針開始走的時候我們試着數一數秒針走一圈一共響了幾個滴答?好,仔細聽,預備,開始。

6.説説一共響了幾個滴答?(60個)

7.教師小結:秒針走一圈響了60個滴答表示60秒,也就是一分鐘。

8.提問:小朋友覺得一分鐘的時間可以做什麼事情?

三、在操作中感受一分鐘的長短。

1.教師介紹操作內容,讓幼兒知道每組的材料都是不同的。(搓團圓、串珠、夾珠子、包糖、插花、貼畫)2.教師介紹操作規則:時鐘開始走我們才可以開始操作,時鐘停,停止操作。然後把你的操作結果錄到表格裏。比如説你夾了10個彈珠,就用數字10記錄下來。看看大家一分鐘裏大家能幹些什麼?

3.幼兒分組操作。

4.交流一分鐘遊戲。

向大家介紹大家在一分鐘裏做了什麼事情?

5.討論:每組做一樣的工作,為什麼結果不同呢?

四、討論交流:如何珍惜時間?

1.交流:一分鐘很短,但是如果我們抓緊時間的話可以做很多事情。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的人能在一分鐘裏做一件有了不起的事情。

2.觀看多媒體課件《可貴的一分鐘》

3.討論:只要我們珍惜時間,就能把事情做得又快又好,那我們怎樣來珍惜時間呢?

4.師總結:做事專心,不拖拉,今天的事情今天完成,都是珍惜時間的好方法。其實時間是很寶貴的,這一分鐘過去了,就再也不會回來了,所以我們要珍惜每一分鐘的時間,不要讓它白白地浪費,讓自己學習好、生活好,精彩度過每一分、每一天。

五、結束活動:體驗一分鐘能走多遠的路。

反思:

1、《一分鐘》活動目標,主要來源於生活,在兒童已有的一些相關經驗的基礎上,知道一分鐘很短,但可做很多有意義的事,目標達成較好。

2、活動中的材料與環境的投放,為本次活動目標的達成創設了一定的條件。如孩子在看大鐘體驗一分鐘中,瞭解到了一分鐘就是60秒,在嘗試做一件事體驗一分鐘時,孩子通過自己做事,體驗到了短短的一分鐘,卻可以做許多自己想做的事,同時在活動中我又為孩子創設了許多體驗後的交流時間,讓孩子們毫不拘泥的大膽講述,擴展了已有目標的涵義。

教案學後反思篇4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積極參與戰勝大灰狼的繪畫活動,充分享受活動帶來的快樂。

2.初步學習用粉水彩筆畫密密、長長的直線條。

3.懂得團結起來力量大的道理。

4.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活動準備:

1.聽故事《戰勝大灰狼》,理解“籬笆”的含義。

2.小雞頭飾若干(數目和幼兒人數相等),雞媽媽頭飾一隻,請一名老師配合扮演。

3.錄音機一台,錄有歡快、沉悶的音樂磁帶一盒。

4.幼兒作畫紙、水彩筆等。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激發興趣。

1、教師講述故事。

2、提問:故事中有誰?大灰狼來幹什麼?

雞媽媽和小雞是用什麼辦法戰勝大灰狼的?

3、豐富詞:籬笆、密密的、長長的

二、結合情景,開展繪畫活動。

1.老師扮雞媽媽,幼兒扮作小雞,一起隨音樂做起牀、做操、吃米等模仿動作。

2.插“籬笆”,學習用水彩筆畫密密、長長的直線條。

(1)第一次襲擊,激起幼兒插"籬笆"的興趣。

隨着沉悶、緩慢的音樂,走到小雞的家,嘴裏不停地説:“我的肚子餓極了,小雞的肉好香啊!”老師囑咐幼兒別害怕,並不時地對作出反擊。突然摔了一跤,狼狽地逃回了家。

(2)插“籬笆”,初步學習用水彩筆在紙上畫直線。

師:就住在附近,實在太危險了,我們怎麼辦呢?

師:孩子們真勇敢,想了這麼多辦法,媽媽喜歡你們!這樣吧,我們把家造得牢一些,在家的周圍都插上籬笆,大灰狼就進不來了!好嗎?"

(3)老師先讓幼兒觀察插“籬笆”的過程,老師邊插邊講:“我們在家的周圍插上籬笆,要從上到下直直地插下來,插得長一些,多一些,不讓鑽進來。”然後幼兒練習插“籬笆”。

(4)第二次襲擊,補插“籬笆”,部分幼兒繼續用水彩筆在地上畫直線。第二次惡狠狠地出現了,邊走邊説:“哇,插上了這麼多籬笆,看看有沒有地方可以鑽進去。”幼兒跟隨着老師觀察的行跡,當發現籬笆稀疏或插歪的地方想鑽進來的時候,老師鼓勵幼兒勇敢些,馬上補插上籬笆。過了一會兒,看了看,説:“今天實在太累了,下次來一定吃個飽!”然後灰溜溜地走了。

(5)繼續插“籬笆”,用水彩筆在紙上畫密密、長長的直線。

師:看來大灰狼還會來,我們的家還不夠牢固,我們怎麼辦呢?

師:孩子們的辦法真好,我們一起再插上些籬笆,插得直一點、插得多一點、插得長一點,好嗎?幼兒自由選擇地方,補插“籬笆”。最後老師和幼兒一起檢查。

3.隨着沉悶、緩慢的音樂聲響起,第三次出現,圍着小雞的家走來走去,不時地用肩膀擠擠“籬笆”,還氣呼呼地説:“這裏的籬笆太多了,怎麼進不去!……”然後灰溜溜地走掉了。老師和幼兒一起隨着歡快的.音樂慶祝勝利。

活動反思:

活動富有情景性、遊戲化。心理學研究表明小班幼兒好動、好玩、好模仿,遊戲是他們生活的重要成分。根據幼兒這一年齡特點,我在整個活動中以故事情節貫穿始終,使孩子自然的投入角色,融入遊戲之中,使幼兒學得輕鬆,玩得開心。幼兒從活動的開始就步入故事情節,使他們以飽滿的熱情投入活動,並且以情節的自然遞進為轉換環節的契機,使幼兒懷着一種積極的態度參與活動,在活動中躍躍欲試,激情高漲,有效促進幼兒的主動學習。

教案學後反思篇5

?盤古開天地》是第五單元的精讀課文。這篇神話傳説,講的是人類的始祖盤古開天闢地並且創造了世界的神話故事。故事極富有想象力,文字敍述具體而生動。課文的脈絡非常清楚,把盤古“用他整個身體創造了美麗的宇宙”的過程寫的生動有趣。

學生很喜歡這篇課文,上課伊始,我採用談話方式導入新課,你們讀過哪些神話故事,給大家講一講,話音剛落,學生就紛紛舉手,我一看這情形,立刻出手神話故事的圖片,讓大家一起説出它們的名字。學生的興趣立刻調動起來,於是我板書課題,讀課題你有什麼問題?有個學生説“盤古為什麼開天地?”

學生很會思考,問題提得好,帶着問題走進課文。本篇課文我嘗試學生自己學習,動筆寫批准,因為有上節課《孔子拜師》這篇課文的訓練,學生初步會在讀書中進行批准。本篇課文我叫學生邊讀邊思考,課文每個自然段寫什麼?請動筆寫出來。在學生默讀課文思考時,我又進行適當的提示:概括每個自然段寫什麼可以用簡單的話概括,抓重點的寫,例如:第一自然段寫什麼,我們可以用這段的一個四字詞語概括,誰能找到?在老師的提示下,學生很快找到“混沌一片”,我隨機板書,理解這個詞語,用食物演示學生明白了意思,同時知道怎樣抓每段的內容。

這節課很多知識沒有處理好,但老師注重學生概括能力的培養,雖然學生概括的語言羅嗦,他們已經具有讀書就要動筆的意識。相信在今後教學中不斷訓練,學生的自學能力一定會提高。

教案學後反思篇6

【活動背景】

六、七歲正是幼兒換牙的時期,孩子們經常在一起談論牙齒的話題。孩子們在互相談論時發現,牙齒有黑黑的、黃黃的;有長牙洞的,有的完全不成樣子了,齲齒問題在幼兒中也嚴重存在。針對各種各樣有病灶的牙齒,孩子們產生了很多疑問。我們向家長進行了對幼兒牙齒愛護情況的調查。發現多數家長都知道孩子的牙齒應該注意保護,飯後要刷牙。但對孩子們拒絕刷牙的行為並沒有過多的指正,而是任其發展,長大了自然會好。而且睡覺前幼兒亂吃東西的現象佔據大多數。同時,對如何指導6歲前幼兒正確的刷牙,使用什麼樣的牙刷等缺乏專業的指導。為此我們聘請了唐山市口腔醫院兒童牙齒保健專家為家長舉行了一場講座。並結合這場講座設計開展了"愛牙行動"。此節活動只是"愛牙行動"的一部分。

【活動目標】

1.知道各個牙齒的名稱,瞭解牙齒的結構功能及生長特點。

2.教給幼兒正確的刷牙方法,並知道怎樣保護牙齒。

【活動準備】

1.牙齒模型6個

2.幼兒自備牙刷、牙膏、小鏡子、水杯、一盆清水

3.每人一份牛肉、餅乾、黃瓜

4.課件(一):《獅子拔牙》的故事、

課件(二):《保護牙齒》

【活動過程】

1.請幼兒觀看課件

(一):《獅子拔牙》的故事,引出課題。

①.師提問:孩子們,看完這個故事,誰來説一説,獅子為什麼會牙疼?

幼兒:因為它吃了很多糖,糖會損壞牙齒,所以它的牙會疼。

幼兒:吃完糖不刷牙,它的牙就會痛。

②.師提問:那我們的牙齒是什麼樣的呢?

(請小朋友對着小鏡子笑一笑,露出牙齒,並用手指敲一敲感受牙齒的硬度)幼兒:牙齒是白顏色的。

幼兒:牙齒敲起來感覺很硬。

2.請幼兒品嚐食物體驗牙齒的作用。

①.利用生活經驗講述牙齒的作用。

●師提問:你們知道自己有多少顆牙齒呢?小朋友可以對着鏡子數一數。(幼兒對着鏡子數牙齒,並將結果告訴老師)

●師導語:這麼多牙齒能幫我們做什麼呢?

幼兒:幫我們吃東西。

●師提問:怎樣幫我們吃東西?

幼兒:牙齒可以將食物嚼碎,嚼碎了我們才能將吃的嚥進肚子裏。

●師提問:每顆牙齒都能將食物嚼碎嗎?

②.為幼兒提供食物,通過親身實踐體驗不同牙齒的作用。

體驗活動:請幼兒對照鏡子仔細觀察,咀嚼食物時,哪些牙齒作用最大?食物是怎樣被一點點嚼碎的?

(教師巡迴指導幼兒觀察和體驗食物嚼碎的整個過程。)

●師提問:哪位小朋友介紹一下你吃的是什麼?它是怎樣被嚼碎的?

幼兒:我吃的黃瓜、餅乾,是先用前面的兩顆門牙咬斷,再用後面的牙齒一點點嚼碎的。

●師提問:前面的兩顆門牙長什麼樣子?

幼兒:扁扁的、直直的、平平的。

●師提問:還有誰來講講你吃的食物是怎樣被嚼碎的?

幼兒:牛肉不好咬,我先用尖尖的牙齒使勁扯斷後,用後面的牙齒使勁才嚼碎的。

●師提問:尖尖的牙齒長在什麼位置?它挨着誰?

幼兒:(幼兒露出牙齒指給老師和小朋友看)它挨着門牙。

●師提問:你們是用哪顆牙齒嚼碎食物的?

幼兒紛紛説:最後面的牙齒。

3.結合牙齒的作用認識牙齒的名稱。

①.觀看課件,掌握牙齒名稱和作用。

師導語:剛才小朋友説的門牙、尖尖的牙齒和最後面嚼碎食物的牙齒都有屬於它們自己的名字。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它們。

(演示課件(二)的第一部分:牙齒的自我介紹)知識儲備:上、下牙齒由中間依次向兩側為切牙、尖牙、磨牙。切牙的作用是將食物切斷、尖牙的作用是將食物撕裂,而磨牙的作用是將食物磨碎。

②.幼兒分組觀察牙齒模型,找出上下牙齒中切牙、尖牙、磨牙的具體位置。

③.幼兒對照鏡子觀察自己的牙齒、與小朋友互相觀察,再次確認三種牙齒的具體位置和名稱。

(教師分組指導,鞏固認識牙齒的作用。孩子們非常有興趣的在牙齒模型、自己的牙齒和小朋友的牙齒中比較着尋找着。)

4.通過實踐,結合已有的生活經驗知道保護牙齒的方法。

①.發現問題:食物殘渣留在牙齒上。

●師導語:剛才小朋友照鏡子的時候發現牙齒上有好多東西,那是什麼呀?

幼兒:是剛才吃東西時留下的。(幼兒邊照鏡子邊回答)

●師導語:食物為什麼會留在牙齒上?

幼兒:因為牙齒和牙齒之間有縫。

幼兒:因為餅乾有點粘。

②.查找原因:牙齒上有食物會怎樣。

●師導語:這些東西留下來,牙齒們可不高興了!誰知道是為什麼?

幼兒:太髒了!

幼兒:會變臭的,有的人嘴裏有口臭就是因為這樣!

幼兒:我的牙齒變黑了,媽媽説是因為吃完東西不刷牙才會變黑的!

教學反思:

一節課上下來,基本上完成了活動的目標,幼兒理解故事內容,並將內容延伸至日常生活中的問題,知道要如何保護我們的牙齒。四個環節層次清晰,層層遞進,整節課的氣氛很融洽,幼兒的參與性高,在回答問題的時候,也回答到了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