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教師文案

38父母節教案優質7篇

欄目: 教師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2.43W

教師在編寫教案時,應考慮到課堂管理和紀律問題,以確保教學過程的順利進行,教案的有效編寫可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38父母節教案優質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38父母節教案優質7篇

38父母節教案篇1

【教學目的】

引導學生對“愛”的認識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從而對“愛”進入哲學層次的思考。體會本文思路清晰、結構嚴謹的寫作特點。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如何理性地看待愛。

難點:文章的思路和結構的分析。

【教學課時】

1課時

【課前準備】

佈置學生先預習一下課文,邊讀邊勾畫自己認為對理解文章有重要影響的詞句,以及自己理解有困難的詞句,以便在課堂上與學生共同討論。佈置學生思考你是怎樣理解“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的?

【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這個題目我想大家並不陌生,從小就在父母的愛中長大,隨着你的成長父母也開始感受到你對他們的愛。大家現在回憶一下你對這種愛有哪些體會?以往我們的感受都是很具體和感性的,而我們今天就站在理性的高度來重新審視這份愛。

這篇文章是從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社會學家弗羅姆《愛的藝術》中節選出來的,在學新課文以前我給大家介紹一下《愛的藝術》這本書的主要觀點和內容:它闡釋了愛並不是一種與人的成熟程度無關的感情,而是一個能力的問題,是一門通過訓練自己的紀律、集中和耐心學到手的一門藝術。如何來理解以上觀點呢?今天我們就通過對《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這篇選文的解析來體會其中的涵義。教學步驟:如何理解“愛不是與人的成熟程度無關的感情”?嬰兒時期(無愛的意識)文章中哪些句子反應了這種狀態?童年時期(8歲以前:有被愛的意識)文章中哪些句子反應了被愛意識的覺醒?8——10歲(有愛的意識: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喚起愛)文章中哪些句子反應了愛的意識的覺醒?

2、如何理解“愛是能力問題”?

(1)“嬰兒感到極度的恐懼”(第一段)

(2)“開始知道、開始學會、開始懂得……”“消極體驗”(第二段)

(3)“他不再依賴於接受愛以及為了贏得愛必須使自己弱小……”(第三段):談到愛的原則有哪兩種,你愛的原則是什麼?

(4)“同愛的能力發展緊密相關的是愛的對象的發展”父愛(有條件)母愛(無條件):表現是什麼?如何理解“愛是一門通過訓練自己的紀律、集中和耐心學到手的一門藝術。”?這句話對父母而言意味這什麼?在文章的第8段這句話對自己而言又意味着什麼?在文章的第8段思考:作者認為,母親是孩子的‘自然世界’,父親是孩子的‘思想世界’。……成熟的人就意味着他不是依賴父親、母親給他提供的世界,而是自己心中擁有這兩個世界。回想自己成長的道路,是否感受到這兩個世界對你的影響?你又該如何為心中這兩個世界而努力呢?這兩世界將給你的人生帶來什麼樣的境界呢?——相信通過這些思考,孩子們對“愛”的理解與追求都會達到一個新的境界。

相關資料

弗洛姆《愛的藝術》前言這本書必定會使所有期望從這本書得到掌握愛的藝術祕訣的讀者大失所望。恰恰相反,這本書要告訴讀者,愛情不是一種與人的成熟程度無關,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這本書要説服讀者:如果不努力發展自己的全部人格並以此達到一種創造傾向性,那麼每種愛的試圖都會失敗;如果沒有愛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謙恭地、勇敢地、真誠地和有紀律地愛他人,那麼人們在自己的愛情生活中也永遠得不到滿足。每個人都可以問問自己,你確實見過多少真正有能力愛的人呢?達到這目標儘管困難,但這不足以成為理由,從而不去尋找造成這一困難的原因和了解克服困難的條件。為了使這一問題不再複雜化,我努力在這本書裏避免使用專業詞彙,同時也儘量不援引別的資料。但是在另一個問題上,我卻沒有找到圓滿的解決辦法。我這裏尤指的是我在這本書裏重複了我以前著作裏的思想。我的《逃避自由》和《精神分析和倫理學》這兩本書的讀者會在這本書裏看到我在上兩本書裏已經提到過的思想。但是《愛的藝術》絕不是這兩本書的總結,這本書還提出了一些新的思想。當然就是舊一點的思想在這本書裏也會獲得一層新的意義,因為這些思想現在都圍繞着一個題目:那就是愛的藝術。——艾·弗羅姆 一無所知的人什麼都不愛。一無所能的人什麼都不懂。什麼都不懂的人是毫無價值的。但是懂得很多的人,卻能愛,有見識,有眼光……對一件事瞭解得越深,愛的程度也越深。如果有人以為,所有的水果都同草莓一起成熟,那他對葡萄就一無所知。——巴拉塞爾士* *巴拉塞爾士(1493-1541),德國醫學家,自然科學家及哲學家。

38父母節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學習本文采用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筆法,把故事寫得波瀾起伏,曲折動人。

2、理解小説表現的深刻主題,即天下父母對自己子女濃濃的愛心。

3、體會作品流露的淡淡的哀怨。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播放《懂你》)

這首歌的名字叫《懂你》,那麼聽完這首歌,同學們知道“你”指的是誰嗎?(父母)

“把愛全給了我,把世界給了我”只有父母才會有這麼真摯的感情。“父愛比山高,母愛比海深”父母之愛是一首永不老的歌,時時震撼着我們的心靈。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篇歌頌父母之愛的佳作,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日本著名小與説家川端康成的《父母的心》。

(多媒體出示課題、作者)

二、走近文本

1、初讀課文,感受父母心(師板書課題)

請同學們大聲地朗讀課文,標出段序,注意字詞,概括本文主要寫了什麼內容?

要求:

(1)語言簡明;

(2)內容完整。

提示: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實際上是要説清楚故事涉及的“人物+事件”。

過渡:

①同學們讀書非常投入,我們先來檢測一下字詞;

②誰來説一下你概括的內容?其餘同學依照要求、提示,對同學的回答作出點評。

2、再讀課文,揣摩父母心

38父母節教案篇3

【班會主題】感恩父母

【主 持 人】李蘭老師 長沙市雅禮中學

【班會目的】讓學生了解為什麼要感恩父母,在青春期如何理解父母,與父母取得有效溝通,以及如何對父母表達感恩。

【班會過程】

一、導入班會

“感恩”歷來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滴水之恩,湧泉相報”“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都是很好的寫照。對我們每一個人而言,最大的恩人就是我們的父母,是他們賦予我們生命,毫無保留地為我們付出他們所能付出的一切。他們到底為我們操勞了多少,我們無法計算。但我想,一切都應該是從這裏開始的……

(播放視頻)

媽媽,是你忍受了撕裂身體的疼痛把我引向人間。即使我給您帶來這樣的苦楚,抱着我的時候您還是笑得那樣的甘甜。爸爸,在我掙扎着向您揮舞我的小手的時候,您剛毅的臉龐立刻柔和了下來。我甚至在您的眼裏看到了欣喜而擔憂的淚花。但是隨着我們一天天地長大,步入青春期的我們卻不由自主地開始與你們鬧彆扭、甚至吵架、甚至賭氣不説話。感覺你們每每一開口説話似乎就是在指責我,抱怨我。我開始受不了你們的束縛,有時候我甚至很想離開這個家!

二、舞台劇表演

母親的心

三、討論

到這裏,劇情會如何往下發展呢?你覺得她的內心會是怎樣的一種波瀾起伏?

【同學討論】

【總結髮言】

四、給孩子的一封信

其實這個劇本是根據真人真事進行改編的,而且令人痛心的是這樣的場景還不止在一個家庭發生過。【念一封家長的信】

五、獨唱

燭光裏的媽媽(ppt裏放媽媽看着孩子的照片)。

六、感動的瞬間

這首歌不禁使我們回憶起,從出生到現在,父母的愛一直伴隨着我們成長,我們不斷的索取我們想要的一切,我們接受起來又是那麼地心安理得。

在我們成長的這十幾年中,父母為我們所做的點點滴滴或者正在縈繞我們的心頭。那麼誰願意與大家一起分享他的感動呢?

【同學發言】

這就是大家的父母!當你們落寞時,撫慰你們孤寂的心靈;當你們迷惘時,照亮你們茫茫的人生。他們對我們的愛無私而偉大,他們絕對值得我們讚美,他們也絕對值得我們歌頌!

七、配樂詩朗誦

?謝謝你們,爸爸媽媽】

八、被感動的瞬間

其實,我們並非全然地冷漠。其實,我們只是有些不懂事和任性。但我們不再會以此為理由,來傷害你們慈藹的心,我們也能做得很好,我們也想讓你們高興,你們的笑臉是我們最大的獎賞,你們的讚賞會讓我們知道正確的方向!

?大家一起説説可以怎樣使父母開心】

九、書寫感恩條

感恩是一種美德,更是我們自己獲得快樂的渠道。感恩父母只是一個起點,這個世界還有太多值得我們銘記的人。感恩我們的父母,是他們給了我們多彩的生命。感恩我們的老師,是他們賦予我們求知的能力。感恩我們的朋友,是他們借給我們堅強的臂膀。感恩我們的祖國,我衷心地為我生在這樣一個龍騰虎躍的時代而自豪。同學們,把你們的千言萬語都凝成一句話,讓這顆心來承載它!是的,請同學們把自己想要感謝的人和事書寫下來貼在這顆心上吧!

38父母節教案篇4

學習目標:

1、能體會父母親對兒女的深情。

2、能聯繫生活,對文章內容及感情進行拓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由檢查昨天佈置的預習情況導入。

老師提問:

1、能用一句簡明的話概括本文的內容。

2、孩子,你認為該不該送?

學生思考後,交流。

二、整體感知。

由於學生意見不統一,請同學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閲讀課文,思考:

出示課件:

1、用“圈點法”圈出父母在不同情況下的神態變化的詞語。

2、根據父母的神態變化,你覺得他們是怎樣的父母?你是如何看待這樣的父母的,並説出理由?

3、為何父母最後還是沒有把孩子送掉?這説明了什麼?

學生讀課文,然後各抒己見。

小結:

通過對文本的理解,我們體會到父母對孩子的愛。這種至愛親情是任何東西都替代不了的。再優厚的物質條件,也是不可能動搖這份天下最誠摯、最濃郁的感情的。

老師再講一個發生在自己母親身上的真實事情:我的母親今年已近古稀之年,每次回家母女聊天時,母親都會重複這樣一個故事。母親小時侯家裏姊妹多,家境貧困,她的父母把她送到鎮上一個比較富有的人家。但是母親一逮着機會,就會偷偷地逃回家,每當回到家時,見到自己的兄弟姐妹時,那個親熱勁甭提有多高興了。可是好景不長,被自己的父母發現後,馬上就被送回“鎮上的那個家”。無論母親如何哀求,如何掙扎,都無濟於事。雖然母親也看到父母的眼淚,但每次她的父母都會咬緊牙,把她送回去。每次講到這兒,都會老淚縱橫。我知道,這將是母親一生的痛,是心中永遠無法抹去的傷痕。因此,我覺得把自己的孩子送給別人,這種行為是不應該的。這對孩子的一生都將造成傷害,是無法彌補的。

三、拓展延伸

同學們看手中的補充資料《母愛無言》,閲讀後,思考:

1、文中主要寫了哪兩件事情,分別體現了什麼?(用一句簡明的話概括)

2、聯繫課文,看看兩文有和相似點?

3、聯繫自己,你想對自己的父母説些什麼?

閲讀後思考交流。

四、情感昇華

自古以來,有很多文人讚揚這種父母親情,請同學們把已經收集到的有關這方面的名言、諺語、格言盡情地展示出來。並談談你最喜歡的一句是什麼?

同學交流,明確。

請同學們用手中智慧的筆,以你喜歡的文學樣式,學學古人,寫一段話,來頌揚這種淳樸美麗的情感。

學生先自寫,然後小組交流,按組推薦一至二篇,上台用實物投影儀展示出來,並説出推薦的理由,然後請同學點評。

五、老師總結

同學們寫得非常有真情實感。都把對父母的愛紛紛訴諸於筆端。最後讓我們共同祝願文中的主人公因為有父母的濃濃愛心,相信他們一定會克服生活中的困難,健康幸福地生活着。同時也衷心祝願我們每位師生的家庭和睦,親情芬芳。

請欣賞flash課件:《讓愛住我家》

六、佈置作業。

1、把自己課上的習作精心修改後,謄抄在作文本上。

2、根據文末,發揮想象,補寫一個結尾,他們一家六口將會過着怎樣的生活。

38父母節教案篇5

一、活動目的:

1.通過班會活動,使學生了解父母的艱辛,感悟父母對自己的愛,理解父母的期望。

2.感悟父母對自己的愛,從而學會珍惜親情,懂得孝敬父母,珍惜生活的道理。

3.活動促使學生把尊重父母、關心父母變成一種自覺的行為,把對父母的愛變成一種實實在在的行動。

二、活動準備:

1.讓學生分組收集與親情有關的資料。

2.瞭解父母的艱辛,回憶父母為你做的最令你感動的事。

3.“你對父母知多少”問答卷。

三、活動過程:

(一)激發情感。

導入:

①播放歌曲《母親》。

②導言:同學們,父母為我們付出了不少心血,當兒女的你有否體會到父母對自己的愛?

③故事《一碗餛飩》

那天,她跟媽媽又吵架了,一氣之下,她轉身向外跑去。

她走了很長時間,看到前面有個麪攤,這才覺到肚子餓了。可是,她摸遍了身上的口袋,連一個硬幣也沒有。麪攤的主人是一個看上去很和藹的老婆婆,她看到她站在那裏,就問:“孩子,你是不是要吃東西?”“可是,可是我,可是我忘了帶錢。”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沒關係,我請你吃。”

老婆婆端來一碗餛飩和一碟小菜。她滿懷感激,剛吃了幾口,眼淚就掉了下來,紛紛落在碗裏。“你怎麼了?”老婆婆關切地問。“我沒事,我只是很感激!”她忙擦眼淚,對老婆婆説,“我們不認識,你卻對我這麼好,願意煮餛飩給我吃。可是我媽媽,我跟她吵架,她竟然把我趕出來,還叫我不要回去!”

老婆婆聽了,平靜地説道:“孩子,你怎麼會這麼想呢?你想想看,我只不過煮了一碗餛飩給你吃,你就這麼感激我,那你媽媽煮了十多年的飯給你吃,你怎麼不感激她呢?你怎麼還要跟她吵架?”

女孩愣住了。

女孩匆匆吃完了餛飩,開始往家裏走去。當她走到家附近時,一下就看到疲憊不堪的母親正在路口四處張望……母親看到她,臉上立即露出了喜色:“趕快過來吧,飯早就做好了,你再不回來吃,菜都要涼了!”

這時,女孩的眼淚又開始掉了下來!

有時候,我們會對別人給予的小恩小惠“感激不盡”,卻對親人一輩子的恩情“視而不見”。

④學生聽後談談感受“感恩父母”主題班會“感恩父母”主題班會。

(二)瞭解父母。

1.學生彙報與親情有關的資料。如:母親節的由來、歌頌親情的名句……

2.彙報父母的艱辛事蹟。

3.學生回憶父母為自己做的最令自己感動的事,並在小組內交流。

4.學生回答“你對父母知多少”的調查問卷。

5.班主任針對全班同學總結學生答卷情況。

(三)回報父母,付諸行動。

1.學生結合實際談談今後怎樣回報父母的恩情?

如:幫忙做家務

學會獨立,小事自己做

父母有病,體貼關?

努力學習,以優異成績回報父母

2.班主任小結:父母無私奉獻,我們要懂得珍惜,更要知道該如何報答父母的恩情。不要只當受愛者,還要當獻愛者,讓我們把對父母深深的愛融於行動,使父母在百忙之中感到欣慰。

(四)活動拓展

1.要求學生把參加活動的過程及感受寫下來。

2.分組合作完成一份以“如何報答父母的恩情”為主題的手抄報,並在班上展覽出來epc。

3.課外活動:開展報答父母的恩情的實際活動。

①讓愛看得見:為父母捶骨、洗衣服

②愛聽得見:送父母一段表示感激的話、為父母唱一首頌歌“感恩父母”主題班會文章“感恩父母”主題班會

③開展以“六個一”(寫一封信,談一次心,做一張賀卡,獻一束鮮花,提一個建議,表一個決心)為主題的向父母獻真情活動。

四、活動評價

1.活動使學生了解到父母的艱辛,感悟到父母對自己的愛,從而懂得感激父母。

2.活動架起了父母與子女的溝通橋樑,使父母與子女相處更融洽。

3.活動可以改變學生的種種不良行為,不會以自我為中心,目無他人,克服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不良習慣。

38父母節教案篇6

[教學目標 ]

1、學習本文采用一波三折,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學習通過人物的言行舉止描寫人物的性格特徵。

3、體會父母的愛子之心。

4、有情感的朗讀課文。

[重點難點]

1、重點:情節的曲折性。

2、難點:作品流露出的淡淡的哀怨。

[教學時數] 一教時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1、作者簡介

川端康成,日本現、當代小説家。出生在大阪。主要作品有《伊豆的舞女》、《雪國》、《古都》等。1968年獲諾貝爾文學獎。已有多部作品在中國翻譯出版。

2、導語

“母親的心是兒女的天堂”。(柯羅裏)“母親的心是兒女的教室。”(比徹)……引入《父母的心》一文。

二、閲讀課文,整體感知

理清文章思路,學生討論、交流。

這篇小説共19自然段,按照小説情節發展的基本規律,可以分為五個部分。

第一部分(1—6),破題。寫窮富兩家同在一艘輪船上,形成鮮明的對照,交代了故事發生的背景和人物關係。

第二部分(7—10),故事的開端。寫高貴的婦女想領養窮人的一個孩子。

第三部分(11—13),故事的發展。寫窮男人和他的妻子三次換送子女給富太太的經過。

第四部分(14—18),高潮部分。上面三次送子換子已為矛盾衝突蓄足了勢,這最後一次是要索回女兒,人物的矛盾衝突已發展到了頂點。

第五部分(19),小説的結局。一家六口終於團聚了。

三、探究

課文如果一開頭就寫貧窮父母一個孩子也不送,是否更能表現父母愛子之心?現在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學生討論交流,明確:

不能。因為父母總是這自己的孩子着想的,他們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過上好日子。當有人開出優越的條件時,貧窮父母是不能不為自己的孩子着想的。如果一開始就加以拒絕,就顯得不真實,不自然,也不能充分表達父母愛子之心。現在這樣寫的好處是:符合生活的真實;能把貧窮父母曲折複雜的內心活動表現出來;惟其如此,才能使作品產生藝術感染力,打動讀者的心。

四、語言訓練

(一)仔細體味課文中所寫的“當爹媽的心”,根據下面提供的情境,用一兩句話寫出“那位父親”和他的妻子的心理。

1、 財主夫人要求送一個孩子給她時? 2、送走長子時?

3、用次子換回長子時? 4、用女兒換回次子時?

5、要回女兒時?

五、句段理解

(二)那男人才哭着説:“本來不應該……。把那麼無知的孩子給人家,連我自己都覺得當爹媽的冷酷無情。你給的錢我們如數奉還,請把女兒給我們吧。與其舍掉一個孩子,還不如爹媽女兒一家六口人而死在一起好。”

理解:這是一個父親的肺腑之言,也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聲,俗話説:“金窩銀窩不如家裏的土窩。”託.富勒説:“孩子是窮人的財富。”(《箴言集》)蘇霍姆林斯基説:“愛孩子——這是作為能夠影響他人精神世界的教育者的靈魂。”(《名人名言錄》)這幾句話點出了本文的中心。

(三)該是父母和兒子分手的時候了,這對父母眼含熱淚,難割難捨地走出了艙房。……那位父親牽着五歲的兒子的手,無精打采地走進那財主太太的客艙。

……這回兩口子一起來到那位財主夫人的艙房。他們一見財主夫人什麼也説不出來,竟然痛哭失聲。

理解:為生活所迫而賣親骨肉,其痛苦自不待言。怎麼避免雷同的表達效果呢?作者三次調換分別用”眼含熱淚、難割難捨”“無精打采”“痛哭失聲”描述,痛苦逐漸加深,我們不難從中感到父母情感的震盪,從情節上説,又為“有錢婦人”最終放棄了收養作了鋪墊。

六、積累中學語文在線

收集反映父母愛子女的故事、諺語、格言、民謠、詩歌等,學生互相交流。

七、小結

1、中心意思

本文通過對窮夫妻最終拒絕優越的條件,不願把自己任何一個孩子給富人的故事,表現了天下父母對自己子女的一顆崇高的愛心。

2、寫作特點。

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

濃濃的愛心中隱含着淡淡的哀怨。

八、結構圖解

貧窮父母 夫妻 第一次送子 第二次送子、索子 第三次送子、索子 索回女兒

多子沒能力撫養 商量 請你收下吧 長子“是我接班人 “ 就像把婆婆仍了 “太太擔心”

貴婦人 無子 求子:過好日子 第一次得子 第二次得子、 第三次得女、還子 還女兒 也跟着悲傷

日子富足 繼承家業 按約付錢 還子,高興同意 “有些不高興” “教給我懂得父母之心”

九、佈置作業

38父母節教案篇7

〖學習目標

由一波三折的故事中去體會父母對兒女濃濃的愛心,去體會隱藏在字裏行間的淡淡的哀怨。

〖課前學習

欣賞影片《媽媽,再愛我一次》,思考--媽媽送走了兒子,是不是代表她不愛兒子了,請談談你的看法。

〖課堂學習

第一塊:整體感知課文

第一塊: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 學生活動 備註

1. 創設情境:文章的題目是父母的心,似乎不太完整,請讀文章後補充:父母的心是--------- 閲讀文章思考

2. 組織學生將自己思考的結果在小組內交流,在交流後完善補充自己的思考 小組交流,完善自己的思考

3. 教師引導小組互評代表的發言,並作適當的點評 評價,修改小組的發言稿

〖教學反思

第二塊:對比閲讀:感受父母對子女濃濃的愛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 學生活動 備註

1. 交流:文章中不送走子女是愛,那在《媽媽,再愛我一次》中媽媽送走了兒子,是不是代表她不愛兒子了,請談談你的看法。 思考發??

2. 組織學生辯論:送走是愛還是不送是愛? 分組準備材料準備辯論

3. 組織學生進行評價:愛是什麼? 認真參考辯論總結評價

教學反思

?課後學習

1.“可憐天下父母心”不管是父親還是母親,絕大多數 對自己的子女充滿着愛,而且這種愛是無私的、真摯的、深沉的,完全是發自內心的一種無與倫比的愛。在學習了這篇文章之後,請你發掘生活中的小故事,讓大家一起來感受這種濃濃的愛。

2.課外收集反映父母關愛子女的故事、諺語、格言、民謠、詩歌等,以“父母心”為話題組織一次交流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