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教師文案

認識雪的教案通用7篇

欄目: 教師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2.51W

教案在制訂的過程中,你們一定要注意文字表述規範,相信很多老師認為寫教案,目的是用於課堂教學,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認識雪的教案通用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認識雪的教案通用7篇

認識雪的教案篇1

教學內容:

教材第40~41頁。

教學目標:

知識點:

1、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感知直角的特點,並能從生活中找到直角。

2、通過探索、嘗試掌握直角的畫法。

3、培養學生的教學猜測意識。

能力點: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踐操作能力和空間觀念。

德育點:

體會身邊處處有數學,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感知直角的特點,並能從生活中找到直角。

教學難點:

會判斷直角,掌握直角的畫法。

教學模式:

“自主探究”教學模式。

教具準備:

直角三角板、活動角。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同學們我們已經認識了角,那你能不能用自己的學具作一個角?

學生展示角,並説一説角的各部分名稱。

教師出示

問:這個角和你剛才的角有什麼區別?

師:我們就把像這樣的角叫作直角。

二、自主探究:

1、我們的生活中處處有直角,請你找一找,小組交流。

2、判斷老師找得是不是直角。

3、畫直角。

學生試畫。

師:怎樣才能畫出一個非常標準的直角呢?老師給大家提供一樣畫圖工具,三角板。找出三角板的直角。

學生試着用三角板畫角。

指導畫法:先畫頂點――從頂點開始畫一條平平的邊――把三角板的直角放到這條邊上,比這三角板把另一條邊畫好。

4、用紙折直角。

三、拓展運用:

1、做43頁第6題。

思考題、一個正方體的盒子的表面上一共有多少個直角?

課後小結:

認識雪的教案篇2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六年級下冊第2~4頁例1、例2。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認識負數,能正確地讀、寫正數和負數;知道0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2.使學生初步學會用負數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3.結合負數的歷史,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情感和數學態度。

教學重、難點:負數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談話交流

談話:同學們,剛才一上課大家就做了一組相反的動作,是什麼?(起立、坐下。)今天的數學課我們就從這個話題聊起。(板書:相反。)我們周圍有很多的自然和社會現象中都存在着相反的情況,請看屏幕:(課件播放圖片。)太陽每天從東方升起,西方落下;公交車的站點有人上車和下車;繁華的街市上有買也有賣;激烈的賽場上有輸也有贏……你能舉出一些這樣的現象嗎?

二、教學新知

1.表示相反意義的量。

(1)引入實例。

談話:如果沿着剛才的話題繼續“聊”下去的話,就很自然地走進數學,我們一起來看幾個例子(課件出示)。

① 六年級上學期轉來6人,本學期轉走6人。

② 張阿姨做生意,二月份盈利1500元,三月份虧損200元。

③ 與標準體重比,小明重了2.5千克,小華輕了 1.8千克。

④ 一個蓄水池夏季水位上升米,冬季水位下降米。

指出:這些相反的詞語和具體的數量結合起來,就成了一組組“相反意義的量”。(補充板書:相反意義的量。)

(2)嘗試。

怎樣用數學方式來表示這些相反意義的量呢?

請同學們選擇一例,試着寫出表示方法。

……

(3)展示交流。

……

2.認識正、負數。

(1)引入正、負數。

談話:剛才,有同學在6的前面寫上“+”表示轉來6人,添上“-”表示轉走6人(板書:+6 -6),這種表示方法和數學上是完全一致的。

介紹:像“-6”這樣的數叫負數(板書:負數);這個數讀作:負六。

“-”,在這裏有了新的意義和作用,叫“負號”。“+”是正號。

像“+6”是一個正數,讀作:正六。我們可以在6的前面加上“+”,也可以省略不寫(板書:

6)。其實,過去我們認識的很多數都是正數。

(2)試一試。

請你用正、負數來表示出其它幾組相反意義的量。

寫完後,交流、檢查。

3.聯繫實際,加深認識。

(1)説一説存摺上的數各表示什麼?(教學例2。)

(2)聯繫生活實際舉出一組相反意義的量,並用正、負數來表示。

① 同桌交流。

② 全班交流。根據學生髮言板書。

這樣的正、負數能寫完嗎?(板書:… …)

強調指出:像過去我們熟悉的這些整數、小數、分數等都是正數,也叫正整數、正小數、正分數;在它們的前面添上負號,就成了負整數、負小數、負分數,統稱負數。

4.進一步認識“0”。

(1)看一看、讀一讀。

談話: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屏幕:這是去年12月份某天,部分城市的氣温情況(出示氣温折線統計圖)。

哈爾濱:-15 ℃~-3 ℃

北 京: -5 ℃~5 ℃

深 圳: 12 ℃~23 ℃

温度中有正數也有負數,請把負數讀出來。

(2)找一找、説一説。

我們來看首都北京當天的温度,“-5 ℃”讀作:“負五攝氏度”或“負五度”,表示零下5度;5 ℃又表示什麼?

你能在温度計上找出這兩個温度所在的刻度嗎?(出示温度計,沒有刻度數)為什麼? 現在你能很快找出來嗎?(給出温度計的刻度數,生到前面指。)

説一説,你怎麼這麼快就找到了?

你能很快找到12 ℃、-3 ℃嗎?

(3)提升認識。

請學生觀察温度計,説一説有什麼發現?

在學生髮言的基礎上,強調:以0℃為分界點,零上温度都用正數來表示,零下温度都用負數來表示。(或負數都表示零下温度,正數都表示零上温度。)

“0”是正數,還是負數呢?

在學生髮言的基礎上,強調:“0”作為正數和負數的分界點,它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4)總結歸納。

如果過去我們所認識的數只分為正數和0的話,那麼今天我們可以對“數”進行重新分類: (完善板書。)

5.練一練。

讀一讀,填一填。(練習一第1題。)

6.出示課題。

同學們,想一想,今天你學習了什麼新知識?認識了哪位新朋友?你能為今天的數學課定一個課題嗎?

根據學生的回答總結本節課所學內容,並選擇板書課題:負數認識。

7.負數的歷史。

(1)介紹。

其實,負數是“中國是世界上最早認識和運用負數的國家,早在20xx多年前,我國古代數學著作《九章算術》中對正數和負數就有了記載。魏朝數學家劉徽在該書的註文中則更進一步地概括了正、負數的意義:?兩算得失相反,要令正負以名之古代用算籌表示數,這句話的意思是:?兩種得失相反的數,分別叫做正數和負數並且規定用紅色算籌表示正數,黑色算籌表示負數。由於記錄時換色不方便,到了十三世紀,數學家還創造了在數字上面畫斜槓來表示負數的方法。國外對負數的認識經歷了曲折的過程,並且也出現了各種表示負數的形式,直到20世紀初,才形成了現在的形式。但比中國晚了數百年!”

(2)交流。

簡單瞭解了負數的歷史,你有什麼感受?

三、練習應用

今天,負數在我們的生產和生活中依然有着廣泛的用途。讓我們就一起走進生活,感受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課件逐一出示:

1.表示海拔高度。(“做一做”第2題。)

通常,我們規定海平面的海拔高度為0米,珠穆朗瑪峯比海平面高8844.43米,可以記作();吐魯番盆地大約比海平面低155米,它的海拔高度應記作()。

2.表示温度。(練習一第2題。)

月球表面白天的平均温度是零上126℃,記作()℃, 夜間的平均温度為零下150℃,記作()℃。

3.(出示電梯按鈕圖)小紅的家在五樓,儲藏室在地下一樓。如果她要回家,按哪個按鈕?如果到儲藏室取東西呢?

4.表示時間。(練習一第3題。)

四、總結延伸

1.學生交流收穫。

2.總結。

簡要、具體地評價學生的收穫,並強調:關於負數,生活中還有更廣泛的應用;走進負數,還有更多的知識等待我們去探索,相信同學們在今後的生活和學習中會有更多的收穫。 板書設計

負數的認識和意義

正數+6 、+1500 、2.5

負數-6 、-1500 、-2.5

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第二課時 用數軸表示正負數 總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認識數軸,並會用數軸上的點表示正負數和0.

教學重點和難點

理解數軸表示正負數的意義,會用數軸上的點表示正負數;同時能夠由數軸上的已知點説出其所表示的數。

教學設計

一、以複習負數的意義導入

1.小黑板出示題目:用正數和負數表示下列各量。指名學生將答案寫在小黑板上,集體訂正。

(1)零上24攝氏度表示為( ),零下3.5攝氏度表示為()。

(2)足球比賽中,贏2球計作( )球,輸1球記作()球。

(3)小麗上個月存了壓歲錢200元,存摺上顯示( ),這個星期郊遊費取出50元,存摺上顯示為( )。

(4)超過警戒水位2米,可記作(),正好到警戒水位可記作()。

2.我們已經知道了負數的意義,這節課我們將繼續探究生活中的負數,並學習一個可以直觀表示負數的好方法。

二、創設情境,探究新知

1.在遊戲中體會運動變化中的負數

(1)以講台為起點,面朝教室門為前,也為正,分為兩組,每組派2名代表,一名代表負責根據我的口令向相反的方向走,而另一名同學則在黑板上記錄自己同伴走的情況,我們看哪一組反應又快又正確。

(2)遊戲過後,提問:如果不用按照相反的口令,直接按照口令執行,那麼“記作6步” 他應怎麼走?“記作—4步”呢?(指名學生回答)

2.教學第5頁例3,學會用數軸表示正負數。

(1)像我們剛才的遊戲,例題中以大樹為起點,向東為正,那麼向西應記為什麼?怎麼走記為“0”?例題中四個小朋友運動後的情況分別記為什麼?(生答師板書)

(2)明確了這點我們可以知道,當規定一個方向為正時,與之相反的方向則為負。這還可以擴展到一切3運動變化中,指定一個運動變化方向為正,那麼另一個變化方向就為負。我們的生活中還有那些相反的變化運動呢?

(3)為了更加直觀的看,我們在一條直線上來表示他們運動後的情況。這條直線表示他們要走的東西方向的路線,樹的位置記為什麼?

(4)假設直線打上箭頭的方向為東,即為正方向。在直線上從起點開始分出相等的線段,用1cm表示實際的1m.

(5)大家觀察一下這條直線,在0的左邊,都是什麼數?右邊呢?像這樣的直線就叫數軸。數軸有什麼特徵?它與直線有什麼區別?

(6)它長得比較像什麼啊?(出示温度計)大家看這個温度計,我們把它放平放,是不是在0的一邊是零下,一邊是零上?

(7)現在哪個同學能在這個數軸上表示出—1.5?

(8)根據例題的要求,往東為正,那麼如果你從起點要運動到—1.5?

3.教學第6頁例4,學習負數大小的比較。

(1)大家看課本上未來一週的天氣情況,裏面有沒有負數?把它讀出來。

(2)教師板書數軸,一邊畫一邊講解畫數軸的方法,注意強調,要在直線上確定一點為0,然後再截取等分線段,要求學生在練習本上畫數軸。

(3)讓我們把每天最低氣温在這個數軸上表示出來。

(4)從最低氣温來看,週五和週四哪天更冷呢?你是怎麼知道的?

(5)我國新疆地區冬季時温度達到—30℃,大概在温度計的那兒?在數軸上表示大約在哪個位置?

(6)正、和0負數之間的大小順序是怎樣的?

(7)我們剛才比較了—8℃和—6℃,知道—8℃更冷,説明哪個温度高呢?哪個數字更大一些呢?

(8)大家觀察一下—8和—6在數軸上的點哪個離0近一些?在正方向上,我們知道2比1大,那哪個離0近一些?從數軸的左邊到右邊的數字有什麼規律?從這個情況可以小結出什麼呢?小結:在數軸上從左到右的順序就是數從小到大的順序,左邊的數比右邊的小。

(9)如果不用數軸,直接比較兩個負數的大小,還可以怎麼判斷?

三、鞏固練習

1.第7頁的做一做的第一題。

2.第7頁的做一做的第3題。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會了什麼內容?比較負數的大小可以怎麼比較呢?

教學反思

本課時的設計充滿着輕鬆的氛圍,以遊戲導入,一開始就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將例題用直觀有趣味的方式體現,學生在快樂中掌握知識,這其實是新課標要求所提倡和極力達到的要求,能夠很好地保護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本課時的設計還有一大特點是在對知識點引起的環節上,注意由學生熟悉的情境引入,注重例題及知識點的教學銜接,避免生硬的知識點教學轉化,設計好過渡和引導,使教學環節渾然一體,知識點的銜接也顯得水到渠成。

認識雪的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知道每年的1月1日就是元旦,是新一年開始的第一天。

2.知道過了新年,又長大了一歲。

3.瞭解和認識慶祝元旦的各種方式。

活動準備:

ppt、幼兒相片、慶祝元旦的各種圖片。

配套課件

大班社會課件《認識元旦》ppt課件

活動重難點:

理解元旦的意義,瞭解慶祝元旦的方式。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運用已有經驗,交流自己知道的傳統節日,激發學習興趣

1.教師引導幼兒説出自己知道的傳統節日。

如: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一年中,有哪些節日嗎?(出示各種節日的日曆卡片,引導幼兒説出節日名稱:春節、元宵節、婦女節、五一勞動節、國慶節、元旦等等)今天呀,我們主要來學習元旦。

2.教師提問:有誰知道元旦是幾月幾日?代表什麼?(新一年的到來,是一年開始的第一天)

3.教師提問: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元旦是怎麼來的嗎?

提示:元旦是在1月1日,元是開始、第一的意思;旦是早晨、一天的意思。元旦就是一年的開始、一年的第一天。以農曆正月為元,七年級為旦。

二、向幼兒介紹迎接新年的各種方式,引導幼兒説出自己慶祝元旦。

1.引導幼兒交流以往是怎樣過新年的?(放煙花、吃餃子等)

2.瞭解全國各地人們是過新年的不同方式,出示各種圖片,引導幼兒認識人們為了迎接元旦所做的各種準備工作。提示:唱歌跳舞、剪窗花、蒸各式饃饃、包餃子、放煙花、等。

3.引導幼兒交流以往過新年的方法,然後,引導幼兒説出今年想怎樣迎接元旦的到來?提示:教師向幼兒表達自己迎接元旦的想法,再讓幼兒表達自己的想法如,元旦很快就到了,我最想剪一些窗花貼在小朋友們家的窗户上,送一張我自己製作的賀卡給我的爸爸媽媽。

4.讓幼兒發現我們慶祝元旦要跟別人説祝福語,然後引導幼兒討論,慶祝元旦要説哪些祝福語,體驗集體慶祝元旦的喜悦。

三、引導幼兒談談新一年的想法和願望

1.教師出示班級幼兒的相片,討論相片中的人物在做什麼,讓幼兒感覺到自己比以前長大了,比以前更能幹了,知道過了這個新年,又長大了一歲。

2.引導幼兒説説自己在新的一年想做哪些事?

四、延伸活動:

引導幼兒收集全國上下慶祝元旦或有關元旦的資料,製作成元旦專題,讓幼兒更深入的瞭解和認識元旦。

認識雪的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時針、分針之間的關係,掌握整點、半點並知道其規律,結合日常生活理解時鐘的用途。

2.培養觀察力、思維力、動手能力及大膽嘗試精神。

3.培養幼兒每天準時來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樂意參與活動,體驗成功後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課件ppt(反映幼兒一日生活內容的圖片(起牀、上學、午飯、午睡等),時鐘演變過程圖片。)

2.人手一隻可以撥動的小時鐘。

3.空白的鐘面每位幼兒一份

活動過程

一、謎語引出課題

小小圓形運動場,三個選手比賽忙,跑的路程有長短,最後時間一個樣。

這是什麼呀?請小朋友們一起猜一猜。

二、觀察活動

教師: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時鐘

通過觀察活動比較鐘錶上時針、分針的不同,認識12個數字以及數字的排列位置。

提問:

1.每隻鐘面上都有什麼?

2.比比看,兩根針什麼地方不一樣?(長短、粗細之分)它們的名稱叫什麼?(瞭解時針、分針的名稱)

3.鐘面上的數字排列位置是怎樣的?(認識典型的幾個數字位置12、9、3、6)

三、幼兒第一次嘗試活動

讓幼兒理解並掌握分針、時針與數字的關係(幼兒人手一隻時鐘)

提問:

1.請小朋友看一看鐘面上時針和分針都指在哪一個數字上?(12上)

2.請小朋友把時針從12撥到1上,看一看分針有什麼變化?(分針從12走一圈又回到12)

3.小朋友自己撥鍾試一試,然後把你的發現告訴大家。(教師課件操作)

4.得出結論:當時針走一個數字(一格),分針就要走12個數字(一圈),這就是一小時。

四、認識整點,尋找和發現它們之間的規律。建立正確概念

這是幾點你們知道嗎

1.教師課件演示,讓幼兒觀察三隻鍾

2.提問:①三隻鐘有什麼地方不一樣?它們分別代表幾點鐘?②整點時,分針總是指在哪裏?③想一想,2點整時,時針應在哪個數字上,分針應在哪個數字上?

3.老師歸納:整點時,時針指在一個數字上,分針總是指在12上

五、幫助幼兒理解時鐘的功能,重點説明時鐘與人類生活的關係

1.提問:小朋友,你們家裏有鍾嗎?你還在什麼地方看見過鍾?為什麼那麼多的地方都要用到鍾呢?啟發幼兒通過明明愉快的一天來理解鐘的用途)

小朋友第二次嘗試練習:結合日常生活圖片撥出整點,小組中的幼兒互相檢查準確與否,並説一説時針、分針指向的數字。

2.教師歸納:時鐘和手錶都是計時工具,它可以告訴人們,現在是什麼時間了,應該幹什麼事情了;它可以幫助人們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鍾是人類的好朋友。

小朋友認識了鍾,可以按時起牀,按時上幼兒園。老師可以根據鐘上的時間按時上課,按時做遊戲,按時讓小朋友吃午飯,鐘的用處可大啦。

延伸活動

1.認識半點

2.提供製作鐘的材料,鼓勵幼兒製作時鐘

活動反思:

?指南》明確提到:我們要觀察孩子的需要,解讀幼兒,才能真正幫助幼兒。對於大班下學期的幼兒,我們關注的是做好幼小銜接工作。從幼兒的一日生活活動中,我們觀察到幼兒做事拖拉,時間觀念淡薄,同時,我們與家長溝通中也發現這些問題,我想這也是城裏和鄉下孩子共性的問題,所以,為了解決幼兒的時間和責任意識,我選擇了這個活動下鄉。

我發現《指南》在各領域的教育建議中,都非常強調幼兒的學習要滲透在一日生活中,讓幼兒在生活的同時實現學習和發展,本次活動除了對時鐘結構及運轉規律的充分感知後,我更注重目標2的制定與落實。

通過《指南》的學習,在準備過程中也有很大的改變,以往我們一般通過集中活動之後,再讓幼兒在分區活動中繼續玩、繼續鞏固。這種方式我們一線老師都會發現幼兒的興趣不長久,甚至老師精心準備的材料得不到孩子們的喜歡。現在,我們是大膽在活動之前與幼兒一起收集自己的小鬧鐘並投放下去,這些形狀各異又是自己喜歡和熟悉的鬧鐘能吸引幼兒充分去感知,自己去發現其中的特徵或相互的關係,從中我們觀察到幼兒已收集到哪些有益的經驗或需要,我們就有針對性幫助幼兒梳理,漸漸地幼兒就學會怎麼去觀察和怎麼去解決問題,突出他們的主動性。活動課件的圖片,採用他們幼兒園一日生活的活動環節照片,這些是他們生活的再現,是他們熟悉的畫面,所以,幼兒互動得非常好,能準確表述時間與生活環節之間的聯繫,。

整個活動過程的設計思路,我是先讓幼兒充分觀察和感知後,幼兒發現問題,然後我們老師幫助梳理的這麼一個理念。在活動引入的設計,我注意到自然、有效的方式進行。以一種很自然的生活對話,引出時鐘在生活中的作用。如果拋給幼兒的是簡單的“時鐘有是什麼用?”幼兒可能會出現一時的不解,引發不了幼兒的興趣,換成通俗易懂的提問,不僅拉近了幼兒,也打開了他們的話匣子,他們就會自己解決這個問題,不要老師過多的語言解釋。

感性經驗和興趣在數學學習中非常重要。幼兒有了這些感性的經驗後,我就從幼兒的興趣出發,以遊戲的方式認識時鐘的結構和運轉規律,如:找相同、比賽跑等等。緊緊抓住幼兒的一日生活環節,聯繫時鐘的整點,建立時間概念,突出活動的生活化,讓幼兒在生活中學習,在遊戲中學,促使幼兒獲得數學的思維方式。

對時鐘結構的認識幼兒還很興趣,如:在“找相同”的環節中,每個時鐘的分針、時針、秒針的運轉規律是一樣的等等,還需要他們繼續觀察、發現。時間的概念會在幼兒的不斷操作和生活體驗中得到理解,更希望幼兒通過這些活動能學會看點鐘做事情,做到上學不遲到,做事不拖拉,做一個守時好孩子。

認識雪的教案篇5

目標:

1、複習鞏固1——7的序數,2——6的鄰數。

2、認識時間“星期”,瞭解其順序性、週期性、初步形成“星期”概念。

3、激發幼兒對時間的興趣,積極、主動、快樂地參與學習活動。

準備:

1、教具學具方面:蛋寶寶數字1-7、大寫數字一-七,星期、日卡片,多媒體星期圓盤一份,星期娃娃每人一份;童話故事《星期媽媽和孩子們》

2、幼兒知識經驗準備:學習7以內的序數和鄰數,通過掛曆、枱曆對“星期”時間概念有初步瞭解。

活動過程:

1、複習鞏固:1——7序數,2——6鄰數

(1)複習序數:出示1——7數字娃娃(排列無序),請幼兒幫組數字娃娃從小到大的順序排隊,並講出第一、第二……第七各是哪個數字娃娃,老師出示大寫數字表示。

(2)鞏固鄰數:以“數字娃娃找鄰居”的遊戲進行。(例如:老師以數字娃娃的口氣問,我是2,我的鄰居是幾和幾請小朋友幫助我,幫我找出好鄰居。幼兒可回答二、二、二、你的鄰居是一和三,一和三是你的好鄰居。)

2、新授:認識時間“星期”,瞭解其順序性、週期性。

(1)聽童話《星期媽媽和孩子們》,第一遍老師口頭講述故事後提問,故事裏講到誰?她想幹什麼?幼兒回答後,星期媽媽一連生了幾個孩子?她給孩子取了什麼名字?請幼兒在聽一邊故事。

(2)再次聽故事:邊講邊出示星期娃娃圖片(打亂一至星期日的順序),然後請幼兒回答以上問題。(需要強調的是:星期媽媽的第一個孩子是誰?第二個孩子是誰……最後一個孩子是誰?讓幼兒幫星期妹妹排隊,明確星期的順序性。)

(3)星期圓盤遊戲:找鄰居(老師操作,然後可請個別幼兒回答操作結果)

規則:指針指到星期x,就請小朋友講出星期x的兩個鄰居。(如,星期二,星期二的兩個鄰居是星期一和星期三)遊戲反覆進行7——8次。

(4)突出強調:星期日的鄰居是誰啊?(意在突破星期的週期性這一難點,讓幼兒具有明確的週期意識,即一個星期有七天,星期六是最後一天,過完星期六一個星期結束,下個星期又開始)

3、分組進行角色遊戲:“找鄰居

七名幼兒一組,分別帶上星期娃娃頭飾,扮演星期日至星期六七個角色形象,手拉手圍成圈,順時針轉動,邊轉邊説:七個娃娃在一起,相親相愛不分離,快快樂樂做遊戲。唸完兒歌當老師報到星期二時,那麼星期二的鄰居就站立高舉小手,其餘幼兒蹲下,遊戲繼續進行。

認識雪的教案篇6

設計理念:

國小數學新課程標準指出:“認識到現實生活中藴含着大量的數學信息、數學在現實世界中有着廣泛的應用;面對實際問題時,能主動嘗試着從數學的角度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面對新的數學知識時,能主動地尋找其實際背景,並探索其

應用價值:

教學內容:蘇教版《數學》一年級上冊84、85頁。

教學目標:

初步認識鐘面,會看鐘面上的整時和大約幾時

發展初步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概括能力和合作意識。

建立時間觀念,從小養成按時作息和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發展初步的數學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使學生初步認識鐘面,會看鐘面上的整時和大約幾時。

教學難點:認識整時。

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動手操作。

教學準備:課件,鐘面模型等。

教學過程:

情景導入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一位新朋友,你們看,他來了。(大屏幕上跳出一個小熊:嘿,大家好,今天我準備幫我叔叔照看一下鐘錶店,跟我來看看吧!)

大街上的店可真多啊!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哪個店是小熊叔叔的鐘錶店呢?(讓學生説一説,指一指)

你真聰明,你是怎麼知道的?(學生回答:因為鐘錶店裏有好多鐘錶。)

小朋友們都是在哪兒見到過鐘錶呢?(相互交流)

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鍾,鐘的作用可大了!今天老師就和大家一起來認識鐘錶。(板書課題)

認識鐘錶

1、(出示鐘錶店門上的一個鐘),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一下,你發現了什麼呢?(讓學生充分説一説)(長針、短針、數字、方格)

我們把長針叫做分針,短針叫做時針(板書)

2、你能在學具鐘上找出時針和分針嗎?(同桌相互指一指,再讓學生指出老師模型鐘上的分針和時針。)

認識整時

鐘面上用時針和分針來表示時刻,那麼這個鐘面表示的是幾時呢?有誰知道?

(出示7時整鍾),再點擊出示一組鍾(1時、4時、)讓學生認,學生快速認出後,哎呀,你們真聰明啊!怎麼一下子就認出這些時間呢?是啊,小朋友們是怎麼認出這幾個鐘面上的時間的呢?把你的方法向其他同學介紹介紹吧。(一起來交流認識整時的方法。)

小熊:聽了同學們的介紹,我知道了分針指着12,時針指着幾就是幾時。(板書)那下面的鐘面各表示幾時呢?

配場景的鐘8:00(升國旗)11:00(放學)4:00(體育活動)(中的時針和分針在轉動)學生認一認,並強調分針指着12,時針指着幾就是幾時!(數學上説8時,生活中一般説成8點。)

撥一撥

小貓説:“鍾真好,我也要買一個。”小熊説:“現在是2時,你能撥出這個時間嗎?”小貓説:“能。”

小貓會撥了,同學們會撥嗎?試一試

同學們試撥,請一個小朋友到老師的模型鐘上撥一撥,並演示撥鐘的方法。我們可以先把分針撥到12,再把時針撥到2。

請小朋友們撥一個自己喜歡的整時,並説一説這時你可能在幹什麼。(結合情景進行時間教育)

修一修

看着小朋友們又説又撥的,小狗有點急了,它説:“我也要撥一個3時,可是我,我,我怎麼撥啊?”我們來看看它的鐘表怎麼啦?(老師展示一隻缺少分針的鐘,時針指着3時的鐘)看怎麼啦?(生:缺少分針)應該如何添呢?請同學到黑板上為它添上分針,(出示3根針,分針、時針、還有比時針還短的一根),讓學生在展台上貼針,我們書上也有象這樣的缺少分針或時針的鐘,同學們也來幫忙添一添吧!(讓學生做書85頁第5題,為時鐘添上分針和時針)做完後選擇一些到展台上點評。

認識大約幾時

去年在我國有一件大事,神舟6號飛船10月12日成功發射,並於10月17日安全返回,你們想看嗎?讓我們再來欣賞一下成功發射的情景,感受那激動的時刻吧!

出示視頻

出示3個鐘面小結:

(1)9時時鐘閃爍。火箭是什麼時候發射的?

(2)發射前的準備時鐘接近9時,討論現在是幾時?(正好是9時嗎?)接近9時可以稱為大約9時(大約閃爍)

(3)發射升空後是九時多一點,這時又是什麼時候!還是9時嗎?(九時多一點,也可以稱為大約9時)

神舟六號是九時發射的,準備發射時是九時差一點,發射升空後是九時多一點,像這些接近9時的,我們可以説成大約9時。

認一認生活中的大約幾時與整時。

小熊看到一(1)班的小朋友們這麼聰明能幹,他很想知道大家的學習生活情況,我們一起來告訴它好嗎?

出示一組生活場景,並伴有時鐘。(大約6時小朋友起牀,大約8時同學們做操,10時同學們正在學習,12時吃午飯,大約7時同學在燈下寫作業,10時同學們已經進入甜美的夢鄉)

定格兩組畫面(10時同學們正在學習與10時同學們已經進入甜美的夢鄉),小熊説:“一個正在上課,一個已經進入夢鄉,怎麼鐘上顯示的都是10時呢?”請同學説一説原因(上午10時與夜裏10時)

一天有24小時,時針一天走兩圈,所以有兩個10時!

5、小熊説:“你們真棒,鐘錶店裏還有一些鍾,你們認識嗎?(出示一組鐘錶:電子鐘,只有3、6、9、12數字的鐘,沒有數字的手錶,顯示羅馬數字的鐘)(介紹電子鐘,哪些地方見過的)不管鐘面上有沒有標出數字,我們都可以根據時針和分針的位置知道是幾時或者大約是幾時!

全課總結

小朋友們,今天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你對自己平時利用時間的情況滿意嗎?今後有什麼打算?

認識雪的教案篇7

【教學內容】

新世紀國小數學五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百分數的認識》。

【教材分析】

百分數是在學生學過整數、小數,特別是分數的意義和應用的基礎上進行的。教材十分重視對百分數意義的理解,關注其與現實世界的聯繫,努力揭示從現實情境中抽象出百分數的過程。教材創設了“派誰去罰點球”和“選種哪號種子”兩個主題情境,讓學生體會百分數產生的必要性。在認識百分數以後,教材安排了“讀一讀,説一説”的活動,目的是結合生活實際解釋百分數的含義,讓學生進一步體會百分數的意義。本課的內容同時也為後面學習小數、百分數、分數之間的互化,以及百分數的應用問題作了充分的準備。

【學生分析】

五年級的學生課外知識較豐富,有一定的收集信息能力。生活中存在着較多的百分數,學生在生活中或有所見、或有所聞。這些為本節課的開展奠定了生活經驗基礎,成為促進學生深入學習和思考的課堂資源。學習新課之前,學生已經學習過分數,知道分數可以表示兩個量之間的關係,還可以表示一個具體的數量,而且在生活中對百分數已經有一些零散的感性認識,部分學生能説出每一個百分數的具體含義,有一定的知識基礎,不過大多數學生對百分數的概念還是比較模糊的。

【教學目標】

1.理解百分數的意義,知道它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會正確讀寫百分數;理解感受百分數與分數之間的聯繫與區別。

2.經歷從實際問題中抽象出百分數的過程,體會學習百分數的必要性,收集、整理有關百分數的信息,通過討論交流,體驗百分數的意義及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3.認識到百分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繫以及百分數在實際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感受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價值,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滲透思想教育。

【教學設想】

如何根據新教材的編寫理念與意圖設計教學、開展有效教學?在這節課上我做了以下嘗試。

1.從學生生活實際入手,讓學生感受數學學習的價值。國小生學習的數學應該是生活中的數學,數學只有在生活中才充滿活力和靈性。所以,數學的教與學應該聯繫生活,注重學生的現實體驗,變傳統的“書本中學數學”為“生活中做數學”,建立以解決問題為中心的師生互動教學模式。

2.深入挖掘課程資源。儘管我們的教材為學生提供了精心選擇的課程資源,但課程資源不僅僅是指教材,在本節課中,百分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學生在課堂中的生成都是豐富的課程資源,挖掘這些課程資源,使之成為豐富的學習材料,我做了一些努力。在百分數意義的教學上,除了使用教材中的主題情境以外,還加入了學生比較關心的“派誰參加計算競賽”的問題情境,引領學生進入數學的園地,讓學生在解決問題、活躍思維的過程中又興趣盎然地投入到後面的研究探索中,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親身經歷百分數的產生,充分理解“表示一個數佔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數叫做百分數”,充分感受到利用百分數去進行比較的優勢;在突破學習難點“百分數和分數的區別”時,並不是讓學生進行抽象的討論,而是結合具體的練習題,把區別與聯繫放到具體的情境中讓學生進行研究,進一步突出百分數和分數之間的異同點,使難點得以突破,新知得以深化;在教學百分數的寫法時,注意學生的生成資源,讓學生去説一説,寫一寫,進一步鞏固對百分數的理解;而最後的基本練習,也覆蓋了本節課所學習的內容,緊扣教材的重點和難點,同時注意了變式練習,也避免了練習的機械重複。通過“自己設計圖案”使學生在具體運用中理解了百分數的意義;“對號入座”等趣味練習,讓學生在鞏固知識的基礎上也產生了去進一步認識百分數的慾望,體會到學習的快樂。

3.真切關注學習方式。結合不同的學習內容和學習的不同階段,採用了討論、交流、互助解決問題、自主探索等多樣化的學習方式,體現了對學生學習過程的真切關注。學生在獲得基本知識和技能的過程中,數學思維不斷髮展,同時也獲得了豐富的情感體驗。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激趣導入

課前老師讓大家收集一些百分數,你找到了嗎?舉起來讓同學們看看,看來,我們生活中處處都有百分數。老師也找到了幾個,想先和大家交流一下,可以嗎?

課件出示:

(1)到目前為止,我國發射人造衞星的成功率是100%。

(2)國小生近視人數是全市國小生人數的18%,國中生近視人數是全市國中生人數的49%,高中生近視人數是全市高中生人數的64.2%。

(3)我國的人口占世界總人口的21%,我國的耕地面積約佔世界耕地面積的7%。

(4)一次性筷子是日本人發明的,日本的森林覆蓋率高達65%,而他們的一次性筷子全靠進口;我國的森林覆蓋率不到14%,卻是出口一次性筷子的大國。

師:誰能準確讀出這些信息?(學習百分數的讀法)

師:讀了這些信息,你知道了什麼?

(教師適時進行德育教育。)

師:那你會寫百分數嗎?

(教師指名板演,並指導百分號的書寫。)

師:同學們都能正確讀寫百分數,説明大家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這是個優點,老師很欣賞。那麼在認識百分數的同時,有誰思考過這樣的問題:那就是為什麼要產生百分數呢?用分數來代替百分數不行嗎?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去深入地認識百分數。

板書――百分數的認識。

[設計意圖:在這一環節,學生藉助已有的生活經驗,去感受,去經歷,從而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有效激發了探究新知的積極性,感受到數學知識就在我們身邊,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二、創設情境,探索新知

1.創設情境。

情境一:推薦選手

學校要進行計算能力比賽,我們班要從下列三名同學中推薦一名同學代表班級去參賽,你認為應該推薦誰去?説説你的理由,並與同學進行交流。

(教師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知識,算出每個選手做對題數佔做題總數的幾分之幾來比較。)

情境二:發芽實驗

科技小組做黃豆種子的發芽實驗,3天后種子發芽的情況如下表。

(1)看看發芽的種子數佔實驗種子數的幾分之幾。

(2)怎樣比較出哪種品種的發芽情況最好?合作分析後再集中交流。

[設計意圖:兩個情境重在讓學生體會百分數產生的必要性和百分數的意義,併為以後進一步學習合格率做鋪墊。]

2.百分數的意義。

師:當分母不同時,容易比較它們的大小嗎?當分母相同時就容易比較了,如果都把它們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數就更容易比較了。

(用課件把説過的百分數全部顯示在一個畫面中。)

師:現在我們仔細來觀察每一個百分數,他們都是幾個量在比較以後得到的結果?誰來説説百分數都表示什麼意思?

(學生概括百分數的意義,接着看書進行完善。)

師:百分數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

師:在百分數的意義中,提到了幾個數?百分數就是表示這兩個量之間的一種倍比關係,所以我們又把百分數稱作百分比或百分率。

(學生齊讀概念。)

師:現在你知道為什麼要產生百分數了嗎?能説説你收集到的百分數表示什麼意義嗎?

3.指導學生看教材第64頁百分數的定義。

4.讀一讀,説一説,練一練(教材第65頁)。

5.舉例辨析,揭示百分數與分數之間的區別。

師:分數和百分數之間有什麼聯繫和區別呢?請同學們思考。

選擇填空:3/4 70%

(1)一根繩子長( )米。

(2)參加鼓號隊的人數佔全班人數的( )。

(3)一盒草莓重( )千克。

(4)一種飲料的果汁含量佔( )。

師:百分數只能表示兩個量之間的一種倍比關係,不能表示具體的數量,後面不能帶單位。分數既可以表示一種關係,也可以表示具體數量。它們之間有聯繫,也有區別,使用的時候要注意!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課件出示:

[設計意圖:通過組織學生進行合理清晰的對比,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獲得在羣體中充分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體會學習的快樂,同時又使得這一難點得以自然突破。]

三、拓展應用,鞏固新知

1.基本練習。

(1)讓學生隨意寫一個百分數,可以是自己在生活中見到的,也可以是自己創造的一個百分數。説説寫的這些百分數表示什麼意思。

(2)出示兩件衣服的標籤:a.含棉100%;b.含棉65%。如果你是顧客你會買哪一種,請説説你的想法。

2.實踐運用。

師:下面我們放鬆一下,欣賞一幅美麗的圖案。你能説一説每種顏色佔圖案總面積的百分之幾嗎?(課件出示圖案)

師:請大家用彩色筆在格子圖中進行設計,設計完後,你也用這樣的方式介紹一下自己的作品,好嗎?

3.拓展練習。

對號入座。(請選擇合適的數填空)

100% 45% 55% 200% 43%

a.這節課,同學們學得積極主動,老師希望理解百分數意義的同學佔全班同學的( )。

b.在世博會門票第一階段預定中,人們的熱情非常高,預訂票數遠遠超過計劃售出的票數,預定率高達( )。(讓學生理解預定率的意思)

c.電腦下載一份文件,已經下載了( ),還剩下( )沒有下載。

d.20xx年雞西市綠化覆蓋率達( )。

[設計意圖:從我們身邊取材不僅能讓學生鞏固所學知識,還能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

四、歸納總結,評價昇華

師:不知不覺,一節課的時間就過去了,我們回頭看一看,你能用百分數説一説在整個學習過程中你的表現嗎?

師:同學們的收穫真不少,其實一個人的收穫不僅來自於1%的靈感,更重要的是來自於99%的汗水。如果每節課都能有一點收穫,日積月累,相信你們100%都能獲得成功。

【教學反思】

收穫一:對學生課前調研發現,學生對足球的比賽規則知之甚少,對“罰球”“點球”的意思都不大明白,因此對於我們的學生來説,教材上的第一個情境是有侷限性的。如果既保留書中所有的例子,又到生活中去尋找學習素材,首先時間上是不允許的,其次幾個並列關係的學習素材會有重複的效果,因此和多位網友進行研討最後決定選用了書中的第二個主體情境,保留初稿中學生較感興趣的“派誰參加計算競賽”這個情境,效果較好。

收穫二:一稿中曾有“觸類旁通”的練習(即用百分數表示一些成語),對這一內容網友的意見分為兩種:(1)“觸類旁通”的練習趣味性強,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2)“觸類旁通”的練習不適合百分數,失去了數學一些本質的東西。對於網友不同觀點的建議,我思考了很久,也和網友們研討:這些成語確實是表示一個大概的意思,確切地説是一個虛值,不適合用百分數來表示這些成語的意思。在設計練習的過程中,不能只關注表面的新奇熱鬧,這是華而不實的,要真正做到實效和趣味相結合,關注數學的本質。

教是為了學生服務,而學生學的過程也正是我對自己教學深刻的反思過程,在這個過程裏我要感謝省學院的領導搭建了交流的平台,我要感謝一個月來一直和我互動的網友們,也正是因為有了大家的幫助,所以我享受到了這份快樂。

Tags:教案 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