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教師文案

大單元教案模板6篇

欄目: 教師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2.33W

教案的內容一定要根據教學目標來擬定,制定教案是我們開展教學工作前的重要準備工作,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大單元教案模板6篇,感謝您的參閲。

大單元教案模板6篇

大單元教案模板篇1

?學習目標】

1、會讀餐、丟等13個生字,會寫問、間等6個字。

2、聯繫生活,朗讀人物對話,體會人物的不同心情。

3、懂得當別人遇到困難時,應該真誠地去幫助他。

4、有樂於幫助他人的願望。

?課前準備】

課文朗讀錄音磁帶,生字卡片。

第一課時

一、談話引入

在你的身邊,有許多小夥伴,你們常在一起學習玩耍。有位叫瑪莎的小朋友,她也有幾個小夥伴,他們之間發生了什麼事呢?我們一起來學一篇新課文《小夥伴》。(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初識生字,瞭解課文大意。

2、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其餘學生仔細聽:是不是讀準了字音?

3、檢查自學生字:

⑴出示生字卡,檢查讀音。(重點讀準餐糟粗等平舌音;概念gài,不念kǎi)

⑵同桌互相抽讀生字。

⑶學生再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⑷分組練習讀課文,要求正確、流利。

4、播放朗讀錄音,聽完後説一説:

⑴瑪莎有幾個小夥伴?他們都是誰?(勾畫出維加、安娜、安東的名字)

⑵瑪莎在春遊那天遇到了什麼麻煩?(引入課文)

三、朗讀課文,明白小夥伴之間應當怎樣互相幫助

1、瑪莎裝麪包和礦泉水的揹包丟了,她的心情會怎麼樣?讀瑪莎的'話,體會她難過的心情。

2、瑪莎的三個小夥伴都來關心她。學生自己讀一讀第2~8自然段,然後鼓勵他們發表自己的看法。

⑴你覺得維加、安娜、安東三個人誰做得?為什麼?

⑵安東這樣做的時候,他的心裏會想些什麼?

⑶如果你是瑪莎,你希望得到他們三個人中誰的幫助?為什麼?

3、隨着學生髮表的意見,相機指導朗讀和理解:

讀其他小夥伴説的話應該怎麼讀?讀安東的做法時應該怎麼讀?把自己想象成其中的人物,邊讀邊配上動作。

四、分組活動

1、分角色朗讀課文。

2、演一演。通過想象,鼓勵學生創造性地表演。如:安東把自己的麪包分了一大半給瑪莎,瑪莎會對安東説些什麼?表演時加進自己想象的內容。

大單元教案模板篇2

教學目的:

1、認識“破、磨、擊、爾、南”5個生字,掌握“磨”的兩種讀音。

2、有感情地朗讀撲背誦古詩。

3、通過誦讀古詩,感受竹子堅定頑強的精神。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課件出示《竹石圖》,配以古琴樂)

導人:聽過胸有成竹這個成語吧,説的就是清代大畫家鄭燮的故事。他可喜歡竹子了,大家看到的這幅{竹石圖}就是他62歲時的作品。

2、感知圖畫。説説畫中的竹子給你的感覺。

3、感知古詩。

鄭燮還會作詩呢,這畫中的詩就是他自己寫的,老師讀給你們聽聽吧。

教師範讀古詩。{配以課件《竹石圖》及古琴樂)

今天老師和大家一塊兒來學習這首古詩。

二、初讀古詩

1、初讀古詩,讀準字音。

2、自由讀詩,自學不認識的字。(教師進行巡視,提醒學生把宇音讀準)

3、小組合作學習生字,教師引導學生互評。

4、救師檢查生字、生詞的讀音。

咬定破巖千磨萬擊堅勁

5、小組齊讀古詩,讀流利。

三、讀詩悟情

1、欣賞圖畫,練習讀古詩,整體感悟詩中怎樣寫畫中竹的。

2、逐句練讀。

①賞畫。竹子長在什麼地方?

學生自由讀詩句: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

②教師描述詩句的意境:竹子緊緊紮根在巖縫中,好像把青山咬住了一樣.一點也不放鬆。

③學生自由讀前兩句詩,指導學生評讀。標準:音準、有感情、韻律美。

④賞畫想象:風吹來了,雨打來了,竹子害怕嗎?

學生自由讀詩句: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⑤引導學生想象:除了風吹雨打,竹子還會遇到什麼折磨?

教師總結:風吹、雨淋、霜凍、雪落,這就是千磨萬擊!

⑥指名讀全詩,學生評讀。

3、再次整體感悟古詩。

①指名學生誦讀全詩。

②對照圖畫,再讀古詩,説説你明白了什麼?

③引導:你喜歡詩中的竹子嗎?為什麼?

④有感情地齊讀古詩。

4、練習背誦古詩。

學生自由練習背誦,交流好的背詩方法。

四、課後延伸

自然界中有好多植物都具有優秀的品質,詩人們時常寫詩來讚美它們。課後讀讀(梅花)。下次課大家來交流學習體會。

大單元教案模板篇3

?斑羚飛渡》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認清字形,讀準字音,理解詞義。

(2)整體把握內容,理解斑羚飛度的壯舉。

(3)能簡單複述故事情節。

2.過程與方法:在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中,領會文章的深刻主題。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感悟斑羚在危難中所表現出的智慧、勇氣和自我犧牲的精神。

(2)聯繫生活,初步思考和認識人與動物的關係,培養珍視生命、關愛動物的觀念。

教學重點:整體感知課文,理解斑羚在災難中的個體生命的尊嚴與意義。

教學難點:人與動物中,人類究竟充當什麼角色。

教學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教學準備:cai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課前故事導入

1.課件播放故事視頻:螞蟻脱險

故事梗概:在一次森林大火中,螞蟻家族不得不進行一次大規模的遷徙,面對熊熊燃燒的大火,大大小小的螞蟻迅速抱成一個球體,為了那一線生的希望,它們衝向火海。隨着一陣噼噼啪啪的聲響,最外層的螞蟻被火吞噬了,燒焦了,然而這藴含着生命的團體,仍向前滾動着,噼啪聲越來越響,螞蟻團越來越小,最後滾出火海的螞蟻只剩下一小團兒……

2.導語:在神奇的自然界中,動物常常會有一些出人意料的的舉動。今天,我們要認識動物世界的新朋友——斑羚。

(課件播放斑羚圖片及資料)。

生性温順的斑羚在面臨種族滅絕的時刻,會做出怎樣的選擇呢?

(板書課題:斑羚飛渡)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配樂欣賞課文《斑羚飛渡》,勾畫出生字詞語。

2.生字詞語練讀。

(課件展示課後讀寫詞語)

3.快速回憶課文內容,然後搶答:

(1)讀完全文,你最大的感受是什麼?

(2)回顧課文,印象給你最深的是什麼?

(3)用簡潔的語言概述課文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4. 學生再次瀏覽課文,按照情節的四個環節理清思路。

(1)按開端、發展、高潮、結局簡要複述內容。

(2)請各自用四字詞語概括四個部分。(儘量用原文詞語)

參考答案:進退維谷——出現彩虹——斑羚飛渡——走向彩虹

三、悟讀精彩,走進審美

1.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充滿感情的朗讀自己最喜歡的句子,並説説為什麼受感動。

2.在斑羚們陷入進退維谷的絕境時,它們的首領鐮刀頭羊發揮了關鍵作用。那麼它有什麼行動?在它身上我們又發現它有哪些美德呢?

提示:第1個問可以以短語形式歸納,第2個問可以套用人物形象分析用語。

3. 請一學生飽含感情地讀斑羚飛渡的情節,其他同學閉上眼睛,想象畫面。

4. 課件展示斑羚飛渡的場景動畫,請學生注意在觀看過程中留心彩虹出現的次數和時間,並且思考:彩虹每次出現都有什麼作用?

5. 小組合作探究:彩虹出現了多少次?都有什麼作用?

6.小組彙報,教師指導歸納總結。

7. 生死一跳即將開始,一老一少,一死一生,起跳前的一剎那,他們會展開怎樣的一場對話?

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設計演練。

8.找出與你此刻的心情產生共鳴的句子,讀一讀,品一品。

9.總結精神:用“我看到了一羣 的斑羚”説話。

10.飛渡過程僅僅幾秒鐘就可以完成,而作者卻把這一場面詳細展開,寫的扣人心絃。飛渡過程中哪些語句寫得好?好在哪裏?如果讓你來寫這一場面,你還會有什麼創新?找一找,談一談。

四、體驗生活,反思文本

1.當鐮刀頭羊的身影消失在彩虹深處時,斑羚陷入絕境後的種族拯救過程也就全部結束了,作者為什麼用如此筆力描繪這樣的一個故事呢?作者沈石溪曾經這樣説過:動物小説折射的是人類社會。下面就請同學們來觀看一段錄象,然後説説你從中領悟到了什麼?

(課件播放“ 5.12 ”汶川大地震中最感人的母愛情景《短信“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記住我愛你”》 )

2.斑羚飛渡這一悲劇是誰造成的? 由此,你想到了什麼?

(課件展示人破壞動物,破壞自然的資料)

學生説感受……

3.請以學習課文的體會和感受用 “關愛親情,就是 ”和“珍愛生命,就是 ”的句式來説説生活中你將如何去踐行。

老師示範:“關愛親情,就是 ”。

學生自主深情述説:“珍愛生命,就是 ”。

把學生現場創作的踐行宣言,開頭與結尾加上“朋友,請珍愛生命。”,然後讓學生和着音樂(《一個真實的故事》),讀自己創作的散文詩。

大單元教案模板篇4

教學內容:

數數,數的組成

教學目標:

1、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能夠熟練地一個一個地或一十一十地數出數量在100以內的物體個數。

2、掌握100以內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3、培養學生觀察、操作能力以及同學間的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教學重點:

弄清數的組成

教學難點:

理解計數單位

教學準備:

小棒100根、橡皮筋10根、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看投影片回答問題:

1個十和2個一組成( ) 20是( )個十組成的

5個一和1個十組成( ) ( )個十和( )個一組成17

2、投影出示第31頁圖。

提出問題:

(1)面上有幾個小朋友?(4個)

(2)他們在幹什麼?(數一共有幾隻羊)

(3)他們都説了些什麼?(有的説大概有100只,有的説比20只多得多……)

教師:他們回答對嗎?這些羊大概有幾隻?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數數、數的組成。

二、新授課。

1、教學例1。

(1)教師:同學們拿出小棒,一根一根地數,數出10根用橡皮筋捆一捆(學生動手操作)。10個一是多少?(10個一是一十)(板書)是幾捆?(一捆)繼續數出10根捆一捆。

教師:你們如果再接着數出9根,現在一共是幾根?(29根)

教師:大家數到29根小棒,如果再添上一根是多少根?(30根)潢10根又要捆一捆,現在一共有幾捆?(3捆)

(2)排木塊,全班同學數一數有幾塊?(10塊)拿3排木塊是多少塊?(30塊)再加2塊呢?(32塊)接着再加3塊現在一共是幾塊?(35塊)

(3)教師:剛才我們已數出30根小棒是幾捆?(3捆)如果加入7捆小棒現在一共是幾捆?(10捆)10捆是幾根小棒呢?(100根)10個一是一百。(板書)

在教學中要注意每數到接近整十時,再數一個是幾十要停頓強調。如29後面是30,39後面是40……同時每數完整十數就問同學們怎麼辦?(捆成一捆)

教師:數物體的個數可以1個1個地數,還可以10個10個地數,10個十是多少?(10個十是100)

2、教學例2。

(1)數小棒從三十五數到四十二。

教師:請同學們拿出35根小棒,看誰拿得快(3捆又5根),再一根一根往下數一直數到四十二。(強調數到三十九再數一根是多少)四十二根是幾捆又幾根?

(2)離開實物直接數數,從八十八數到一百。

教師:誰知道八十九數完數是多少?九十九數完數是多少?學生回答後,讓全體同學一起數,再指名個別數。

(3)做課本第33頁例3上面的“做一做”。

讓學生獨立做,先從五十六根小棒數到六十三根,再接着數到七十二根,有些學生可能對五十九後面,六十九後面的數是什麼有困難,老師要給予輔導。

3、教學例3。

教師出示3捆又5根小棒問學生現在一共是多少根小棒?(35根小棒)

引導學生認真觀察,35根小棒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35根小棒是由3個十和5個一組成的)3個十和5個一組成多少呢?(3個十和5個一組成35)

三、鞏固練習。

1、做課本第33頁例3下面的“做一做”。

首先讓學生認真觀察圖形,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獨立完成後,把你的想法告訴同桌的同學。

2、(首尾呼應)再投影出示第31頁圖。

提問個別學生:畫面上的小朋友在幹什麼?這些羊有幾隻?

3、兩人一組,互相説一説自己的學號,再説出它的組成。

甲:我是15號。十五是由1個十和5個一組成的。

乙:我是50號。五十是由5個十組成的。

丙:我是32號。三十二是由3個十和2個一組成的。

大單元教案模板篇5

一、教學內容

人教版國小數學教材三年級下冊第12頁的例2和例3及“做一做”,練習三第6、7、8題。

二、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幾百幾十和幾十幾除以一位數的口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操作、討論的活動,使學生經歷探索口算除法的全過程,滲透轉化和遷移類推的數學思想,培養學生一定的解題策略。培養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在探索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

三、教學目標分析

加強知識間的聯繫與對比,體會轉化的思想方法即“先分後合——化難為易”將新知識轉化為已掌握的口算知識解決問題的方法,通過手工紙或小棒的操作,課件的直觀演示,組織好學生的合作交流活動,逐步培養學生的語言表能力,從而加深對口算算理算法的理解和掌握。重視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重視口算方法的總結和概括,有意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和歸納推理的能力。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幾百幾十和幾十幾除以一位數的口算方法,能準確口算。

教學難點:理解幾百幾十和幾十幾除以一位數的口算算理。

五、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彩色手工紙10盒,小棒等。

六、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口算

80÷4=800÷4=8000÷4=

你能説出口算方法嗎?(重點複習轉化為表內除法的口算方法)

?設計意圖】由於知識之間是有聯繫的,通過複習為的是讓學生會運用知識遷移的方法自己探究學習幾百幾十除以一位數的口算方法。

(二)探索操作

1.探索120÷3的口算方法。(課件出示例2)

3個班上手工課一共用去120張彩色手工紙,平均每班用了多少張?

(1)認真審題,獨立學習。

説一説:你知道哪些信息?需要解決什麼問題?你會列算式嗎?(板書:120÷3)

師:為什麼用除法計算?(總數÷份數=每份數)

想一想:應該怎樣口算?

先思考,再小組合作交流,可利用盒中的手工紙或小棒邊操作邊説。

(2)彙報交流、耐心傾聽。

師:誰來説一説你是怎樣算的?

預設1:可以把120張看成12沓,12沓除以3是4沓,就是40。分步算式:

12÷3=4120÷3=40(生彙報師課件演示)

預設2:可以把120看成12個十,12個十除以3是4個十,就是40。分步算式:

12÷3=4120÷3=40

(3)算法優化,理清算理。

你認為以上兩種算法哪一種比較好?為什麼?

請與預設2相同的學生再説一説,理解後其他學生再與同桌互相説一説。

(4)1200÷3呢?(板書)

?設計意圖】學生已有第一節課口算除法的基礎,通過複習用簡潔的語言表述一位數除法的計算過程,學生會很自然地遷移類推出一位數出幾百幾十的口算方法,配上直觀操作演示,更加深了學生對算理的理解。在交流和複述中培養了學生數學表達能力。

小結:在計算一位數除幾百幾十時,可以將幾百幾十看作幾個十的數除以一位數,把它轉化為表內除法。

2.鞏固提高

(1)書第12頁“做一做”第1題。(卡片出示)

(2)書第13頁第3、4題。(讓學生説出口算過程)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讓學生找出每組各小題之間的關係,加強知識間的對比,體會轉化和遷移的思想方法,從而加深對口算算理算法理解和掌握。

3.探索66÷3的口算方法。(課件出示例3)

把66張彩色手工紙平均分給3人,每人得到多少張?

(1)擺出準備好的66張紙或小棒,讓學生分一分,説一説是怎樣分的?

(2)多名學生説後,教師課件演示,並填空。

先分(),每份分得()沓,再分(),把單張的分成了()份,每份分得()張,分完後每份共有()張。

(3)説明計算方法:66張手工紙有6沓(每沓十張)和6張,也就是66可以分成6個十和6個。先分整沓的,就是把6個十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個十,再分單張的,就是把6個一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個一,最後再把每份中整沓和單張合起來20+2=22,就是所求的結果。

分步算式:60÷3=206÷3=220+2=22(板書)

(4)引導小結

都是“先分後合”把幾十幾分成兩部分:整十數和一位數。分別除以幾再相加。將新問題轉化為已經學過的知識來解決。

?設計意圖】這是兩位數除以一位數,每一位都能除盡的例題。學生通過邊分手工紙或小棒操作,邊説出口算步驟,讓學生充分理解算理。它採用的是“先分後合——化難為易”,將新問題分兩部分轉化成表內除法來解決問題。為了降低難度,教師以板書分步算式來解釋口算方法,這樣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為筆算除法打下基礎。

(三)鞏固練習

1.書第12頁“做一做”第2題。(卡片出示)

2.書第14頁練習三第6題。(課件出示)

説一説你是怎樣想的?

3.書第14頁練習三第7、8題。(課件出示)

?設計意圖】練習時要求學生靈活運用已有知識和經驗來解決問題,促進學生探索規律,發現簡便的口算方法,正確口算出結果,注重培養學生養成驗算和反思的習慣。

(四)全課總結

1.今天學會了什麼?

2.通過今天的學習你能解決75除以5嗎?(課後思考、為筆算伏筆)

安徽省黃山市徽州區巖寺鎮中心學校 張建光(初稿)

安徽省黃山市教科院 高娟娟(核稿)

安徽省黃山市黃山區教研室 齊勝利(統稿)

大單元教案模板篇6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槐鄉孩子採槐花勞動的歡快。

2.瞭解槐鄉孩子採槐花的方法,和同學交流讀後的感受。

3.熟讀自己喜歡的句子。

課前準備

查找槐樹的圖片及文字資料。

第一課時

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在草地上玩耍、去野外登山會獲得許多的樂趣,但你有沒有品嚐過勞動的快樂?就有這麼一羣孩子,他們通過自己的勞動掙錢作學費,同樣生活得快快樂樂。那他們的快樂又是什麼呢?今天我們學習——《槐鄉的孩子》(板書課題)。

初讀細讀,感知理解

1.各自輕聲讀課文,遇到生字拼讀一下括號裏的注音,長句、一下子讀不通順的句子反覆多讀幾遍。

2.前後四位同學組成四人小組,每個成員在小組裏朗讀一遍課文,出現的問題互相幫助糾正,評選選手。

各組選派代表分節朗讀課文。

3.師生出示圖片,結合課文插圖介紹槐樹、槐花。

槐樹,落葉喬木,羽狀複葉,花淡黃色,結莢果,圓筒形。花和果實可以制黃色染料。花、果實以及根上的皮都可以入中藥。

4.討論:

a.槐樹什麼時候開花?那花苞什麼樣的?文中又稱槐花為什麼?

b.槐米有什麼用處?

c.課文哪部分介紹了槐米?

讀讀相關的課文。

5.八月份,天很熱,這炎熱的天氣大家都經歷過,誰能描述一下這種情景。

描述後朗讀課文中有關的句子。

6.雖然天氣炎熱,勤勞的槐鄉孩子絕不會錯過槐樹開花的時節,他們是怎麼去割槐花的?他們男孩女孩互相分工,協同配合,幹得可歡了。練習分角色朗讀第二段。根據教室裏座位安排,大組間開展比賽。第二句總寫槐樹的部分每組一起讀;第3句寫男孩的,男同學讀;第4句寫女孩的,女同學讀;第5句寫滿載而歸的,每組一起讀。

各組練習後比賽。賽後師生共同評價。

欣賞評價,深化感悟

1.你喜歡課文中哪些句子。用筆畫出來,練習一下多讀幾遍,然後全班交流。

指名交流朗讀,並且説説自己朗讀的句子寫什麼內容,自己為什麼喜歡。

2.通過課文的誦讀,我們認識了槐樹,認識了槐鄉的孩子,那麼你有些什麼感受呢?

小結:快樂不只來自於休閒、享樂,沒有勞動就沒有收穫,沒有勞動就不能享受,同學們,讓我們也像槐鄉的孩子一樣去品嚐勞動的快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