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教師文案

風教案6篇

欄目: 教師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1.67W

教案在起草的過程中,老師肯定要考慮與時俱進,每位老師在寫教案的時候都要下一番功夫的,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風教案6篇,感謝您的參閲。

風教案6篇

風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表演《一支短笛輕輕吹》,體驗其童趣。

2.從《猜調》中感悟謎語的樂趣,課後收集更多的謎語進行民間文化交流。

3.掌握反覆跳躍記號,進行即興節奏問答的創作活動。

教學重難點

1.在學唱歌曲時結合歌曲學習認識並實踐反覆跳躍記號。

教學過程

1.談話導入:一位國小生在山坡上、在草地上,一邊放羊一邊吹着笛子,是多麼富有童趣。請聽歌曲《一支短笛輕輕吹》。

2.教師範唱(或聽錄音範唱)。要求:聽聽歌曲唱什麼內容,表達怎樣的情緒。

3.討論歌曲內容,激發學習興趣。

4.分句學唱:

(1)難點突破,歌曲中笛子的模擬聲節奏較複雜,前十六分音符、後十六分音符都在一句3小節內同時出現,有一定難度,先給予突破。先慢速度學唱曲調:

當曲調唱熟後,再把歌詞唱好,注意後十六分音符與前十六分音符的準確。

(2)學唱第一樂段前8小節與後4小節的曲調。學唱時注意樂句的完整性。這三個樂句,建議由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用視唱法學習曲調與歌詞。然後完整地唱第一樂段的歌曲。

(3)第二樂段,建議用聽唱法學唱,以減輕學生的識譜負擔。

5.歌曲處理:

(1)模擬笛聲在樂譜上有頓音記號“ ”要唱得短促、輕快,以表達主人翁歡快的心情。

(2)兩個樂段要處理得細緻:第一樂段是繪景,第二樂段是抒情,兩段要有對比。

(3)在教室內準備些道具,讓學生分組討論、設計表演唱,然後在全班展示,以鍛鍊學生的表演能力。

6. 《猜調》是一首一問一答的對歌,這種形式在民歌中很常見。

7.聆聽《猜調》。

歌中問什麼?答什麼?

8.再聽《猜調》。

??ど櫛剩焊棖的演唱形式?歌曲的速度有什麼變化?

9.復聽《猜調》。

10.分析小結:這首民歌的問句一氣呵成,幾乎讓你沒有喘息的機會和思索的餘地;回答時,機靈、敏捷,對答如流,顯示出回答者的智力和思路的清晰。

11.提出要求:課後請大家收集謎語,可以到圖書館去找,也可以自己編,我們下節課交流。

12.音樂知識:反覆跳躍記號

⑴.反覆記號的一種形式。反覆記號有許多形式,當樂譜出現重複時,而在最後結尾處略有不同,往往在反覆時跳過不同的小節,這就是反覆跳躍記號。

⑵.這一音樂知識,在學唱《一支短笛輕輕吹》時結合歌曲學習講解並實踐。

⑶.還可以通過本練習,用色快表示曲調進行的順序來理解這一知識。

13.教學小結。

風教案篇2

年級 科目 語文 周次 日期

主備人xxx參加人員

課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第1課時總編號

一、學習目標:

1、瞭解兩篇短文所表達的思想內容(中心論點),並能從中受到啟發。

2、學習兩篇短文結構嚴謹、層層推進的論證方法,並比較兩篇短文的`差異。

3、掌握兩篇短文的論辯語言。

二、學習重點難點:

學習重點:1、2

學習難點:3

三、學習時數:

一課時

四、學習內容與過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一、學習目標:

1、掌握課文的思想內容(中心論點)。

2、學習課文結構嚴謹、層層推進的論證方法。

3。比較兩篇短文的差異。

4、掌握課文的論辯語言。

二、學習重點難點:

學習重點:1、2

學習難點:3、4

三、學習時數:一課時

四、學習內容與過程:

1、預習:看註釋,試譯全文;編提綱,試背全文。

2、簡介孟子和《孟子》:

孟子,名軻,思想家,教育家,是繼孔子以後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合稱“孔孟”,並有“亞聖”之稱。

?孟子》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記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張、哲學主張及哲學、倫理、教育思想等學術問題的論爭。全書共七篇,計261章,約35000字。《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選自《告子》。

3、初讀課文,疏通文意。

(1)學生接力賽誦讀課文,後教師範讀。

(2)教師巡視,釋疑點撥。

(3)對照書下注釋,學生獨立思考,逐段疏通並翻譯。

沙河城鎮中學集體備課教案(附頁)

課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第1課時

4、概括課文的中心論點。

5、同桌學生編寫結構提綱。

6、課文重點論述了“人和”的重要性,聯繫以前學過的課文例子,舉例論證。

(提示:《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陳涉世家》等。)

7、提問:

(1)本文論述的是不是軍事問題?孟子是否主張打仗?

(2)本文論述的作戰目的是什麼?

(3)第一段和第二、三段之間是什麼關係?二、三段採用了什麼論證方法?

8、整理:

(1)通假字:“畔”同“叛”。

(2)文章結構嚴謹、層層推進的論證方法。

(3)字詞:多音字:夫;一詞多義:利、道、池、兵、之、而;古今異義:親戚、去。

(4)詞性活用:域、固、威

9、小結:這篇課文運用了層層推進的論證方法,論述了“人和”對於戰爭勝負的決定作用,從而闡明瞭施行“仁政”的重要意義。

10、作業:

(1)、領會本文的語言特點。

(2)、預習《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一文,並簡要比較兩篇短文的差異。

風教案篇3

?教學要求】

1、讀懂詩句,理解內容,想象大自然的美麗景色

2、體會詩人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背誦課文,默寫課文

?教學重難點】

在朗讀詩句中進入情境,有感情朗讀。

?課前準備】

課件、學生書寫紙。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領入詩

喜歡旅遊嗎?讓我們跟隨唐朝著名詩人杜牧去秋遊吧──(音樂)這是深秋的一天,杜牧乘着馬車,順着山路而上,山上美景讓他流連忘返,他情不自禁揮毫寫下了這首流傳千古的絕句《山行》:

1、齊讀詩題。

2、配樂範讀。

二、初讀古詩,讀通讀順

1、自由讀詩,要求:

讀準讀順。

2、同桌互讀。

3、指名讀詩,重點指導生斜。

4、齊讀全詩。

三、再讀想象,整體感知

1、詩人被這美麗的山景深深打動,再讀讀詩,邊讀邊想象深秋那迷人的景色!

(學生自讀想象。)

2、同桌互説。

3、指名説。

相機板書:

寒山,石徑、白雲、人家、楓林

四、以畫為媒,研讀感悟

1、課件出示圖畫:

(圖畫內容:石徑不斜,人家太顯,楓葉不紅,人物不見。)

這幅畫把詩人描繪的景象畫出來了嗎?邊讀詩邊思考:

⑴ 學生個人自讀思考。

⑵ 小組討論研讀,教師巡視指導。

2、全班反饋,讀中悟詩:

根據學情,相機指導:

⑴ 指導朗讀第一句: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

① 指名學生交流研讀情況:

根據學生指出的小徑太直、人家位置錯誤的畫面問題,相機操作。

風教案篇4

教學目的:

1、通過讀新聞、演小品等形式引起同學們對交通安全的重視。

2、通過本次班會活動,使同學們瞭解一些基本的交通規則及交通標誌,並逐步形成自覺遵守交通規則的良好的行為習慣。

課前準備:

1、讓學生們收集有關交通事故的新聞。瞭解一些基本的交通規則和常見的標誌 。

2、組織學生排演小品。

3、教師準備交通安全有關的課件

活動過程:

(一)主持讀有關交通事故的新聞以引入主題。

1、讀新聞,看圖片 。問:大家有什麼感想呢?

2、同學們議論,各抒己見。

3、老師小結:

生命在你手中,交通安全不容忽視。 所以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交通規則,並要養成自覺遵守交通規則的好習慣。

(二)交通知識競賽(搶答形式)

1、交通訊號燈有哪些顏色?都有些什麼作用?

2、紅燈亮時行人該怎樣?

3、黃燈亮時還可以過馬路嗎?

4、什麼燈亮時才可以走?

5、行車、行人應靠哪邊走?

6、出示各種交通標誌,讓同學們説出交通標誌的名稱及其意義。

(三)看小品,議一議:

1、小品內容:一名國小生放學回家由於不遵守交通規則,結果出了車禍。

2、議一議:

(1)這個小朋友違反了哪些交通規則?

(2)我們應如何遵守交通規則?

3、把小朋友的錯誤糾正過來。

4、由小品、談心得體會。

(四)小結:

1、同學們小結:通過這次活動,你懂得了什麼?

2、班主任小結: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樂掌握在你的手裏,希望同學們通過這次班會活動,學會珍惜生命,養成自覺遵守交通規則的好習慣。

(五)課外延伸

請你做個交通督導員,自己守紀守法同時也提醒督促身邊的人也遵守交通法則,讓我們大家都高高興興出門平平安安回家。

風教案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談話使幼兒回憶過春節的快樂,共同分享快樂。

2、引導幼兒認真聽其他小朋友的講話,培養幼兒傾聽習慣。

3、知道節日時人們主要的慶祝活動。

4、讓幼兒知道節日的時間。

活動準備:

1、家裏過春節的喜慶圖片、寶寶過春節的照片

2、對聯、炮竹、福字等過年物品。

活動過程:

1、教師與幼兒互相問春節好。

老師:你知道春節嗎?春節你去了哪裏玩?和誰去的看到了什麼?春節你吃過什麼好吃的東西?

2、有的小朋友春節好拍了照片,你們想看嗎?大家把春節照的照片拿出來,然後找朋友,一起看。

3、幼兒講述自己在春節時的有趣的事情。

4、現在有小朋友想看看其他小朋友的照片,那就把你的照片貼到語言區的牆上,給其他小朋友看看你在過春節的有趣的事。

延伸活動:

幼兒邊看邊講述邊指出對聯、福字、炮竹的用法和自己家過春節的事。

效果分析:

通過寶寶過春節的活動,彷彿又讓小朋友們回到了春節時的開心氛圍中去了,一時間難以收復小朋友們興奮的心情。通過活動的目標要求的學習,我們間接地指引幼兒培養傾聽的好習慣。

從幼兒的興趣入手,針對幼兒的好奇心理設計了這個活動來進行反思。

在教學活動中,我分成了四個環節:認識春節,觀看春節照片,講述過春節與自己有關的趣事,互相交流自己在過春節中的有意思的事。

在第一環節中,我通過展示對聯、福字等春節用品問幼兒知道這些事過什麼節日用到的東西,引導幼兒回憶過春節的情節。

第二環節中,讓幼兒介紹自己過春節的圖片,來加深幼兒對春節的認識,知道春節的民俗,並讓孩子們把照片互相傳看上,幼兒可以在後來的活動中豐富內容。欣賞春節相關圖片、照片讓幼兒對春節生出喜愛之情。

在第三環節中也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我利用以上的實物和圖片、照片引導幼兒説出自己在過春節時聽到、看到和自己感受到的春節氣氛。讓幼兒知道,春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節日之一。喜慶、熱鬧、美食、團員、幸福是這個節日最與眾不同的地方

第四環節中,讓幼兒門互相觀看過春節時家家不同的喜慶氛圍和過春節的方式,並且互相講述過春節的趣事,激發幼兒間的交流和認知。

在活動中,應讓幼兒自主説,把主動權交給幼兒。我想以後我應該再耐心一點,聽聽幼兒的聲音。

本次活動開展的還是比較成功的,成功的關鍵是引起了小朋友們對傳統節日的興趣,愛因斯坦有句名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能帶動小朋友自覺的去探索問題,找出答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樂之者。”興趣對學習有着神奇的內驅動作用,能變無效為有效,化低效為高效。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老師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至關重要,它是一個活動成功與否的一個關鍵因素。

小百科:春節,即農曆新年,一年之歲首,傳統上的“年節”。俗稱新春、新歲、新年、新禧、年禧、大年等,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歲、過年、過大年。春節歷史悠久,由上古時代歲首祈年祭祀演變而來。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年祭祀、敬天法祖,報本反始也。春節的起源藴含着深邃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展中承載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在春節期間,全國各地均有舉行各種慶賀新春活動,熱鬧喜慶氣氛洋溢;這些活動均以除舊佈新、迎禧接福、拜神祭祖、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形式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各地域特色。

風教案篇6

【課前預習】

一、解釋下列詞語:

1.結廬:

2.喧:

3.君:

4.心遠地自偏:

5.悠然:

6.辨:

7.忘言:

8.相與還:

二、説出這首詩的大意

三.朗讀詩歌

【課堂練習】

1.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中的“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與陶淵明的“,”意趣相似。

2.形容事物有真意妙趣,只能意會不能言傳的詩句是:

3.反映詩人陶淵明的生活志向,其中表現他悠遊自在的隱居生活的名句是:

4.詩歌藴含着這樣的哲理:只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即使身居喧囂人境也無“喧囂”之感的詩句是:

5.歷來評論者對這首詩的第六句持不同見解:有認為“悠然見南山”好的,也有認為“悠然望南山”好的。請簡要地談談你的看法。

答:

6.對下面詩歌理解不當的一項是()

飲酒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a.詩歌通過眼前景物的敍寫,説明了“心遠地自偏”的道理。

b.詩歌的前四句從哲理的高度表達了詩人的人生態度,後六句寫詩人從對自然的欣賞中得到美的享受和哲理的啟迪。

c.晉宋隱逸之風盛行,作者陶淵明便是晉宋隱士的代表之一。詩中反映了詩人超脱塵世,隱居山野的隱士生活,突出了其“境”與“心”皆“靜”的特點。

d.“此中有真意”的“此中”,指的是幽美淡遠的“景”和悠然自得之“情”。

【課後練習】

閲讀《飲酒》完成下面的練習。

1.請從煉字角度説説“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妙在何處。

答:

2.“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指的是僕麼?

答:

3.請用自己的語言描述“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畫面。

答:

4.説説“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所藴含的哲理。

答:

試題鏈接】

一、閲讀下面這首古詩,完成(1)(2)兩小題。

春山夜月

唐·於良史

春山多勝事,賞玩夜忘歸。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

興來無遠近,欲去惜芳菲。南望嗚鍾處,樓台深翠微。

1.“欲去惜芳菲”中的“惜”字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答:

2.“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這兩句詩妙趣橫生,為後人傳誦,請作賞析。

Tags: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