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教師文案

桃花詩教案6篇

欄目: 教師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2.82W

教案中的教學目標必須明確,以便評估學生的學習成果,教案能夠提高教學的效果,我們寫的時候一定要結合實際的教學情況,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桃花詩教案6篇,感謝您的參閲。

桃花詩教案6篇

桃花詩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能夠正確認讀“綺、和、談”3個生字,理解“綺麗迴旋應和纖細沉醉”等詞語。

2.在課文學習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對桃花水的喜愛和讚美之情。

教學重點

1.通過課文的學習,感受作者對三月桃花水的愛戀與讚美。

2.學會抓住關鍵詞句,理解課文思想感情的方法。

教學難點

通過理解重點詞語來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一、師生談話,導入課題。【出示課件2】

春水,滋潤了大地,催生了萬物。春天,是一個美麗的季節,到處都充滿了生機,到處是欣欣向榮的景象。

今天,我們要學的這篇課文就是描寫這美妙春景的,下面讓我們一起感受這美麗的《三月桃花水》吧!(齊讀課題。)

(板書課題:三月桃花水)

2.劉湛秋簡介,學生初步瞭解。【出示課件3】

劉湛秋,1935年出生,安徽:蕪湖人。1957年開始發表作品。著有詩集《生命的歡樂》《無題抒情詩》

?人-愛情-風景》,散文詩集《遙遠的吉他》,論文集《抒情詩的旋律》等共22種。談話環節可以創設一個氛圍,使學生興趣被激發,能夠集中精力到新的學習任務中來。

礎教學()例二、初讀課文,整體廓知。

(-)初讀,解決字詞。

1.讀課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認識生字詞語,掃除字詞障礙。

2.出示詞語。【出示課件4】

鈴鐺綺麗迴旋應和纖細沉醉草如茵柳如眉

3.指名讀詞語,相機解釋詞語意思。【出示課件5】

綺麗:鮮豔美麗。

迴旋:盤旋,轉動。

應和:呼應,附和。

纖細:細微,細小。

(二)讀懂文意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在課文中畫出讀不準的字詞。用較短的時間掌握這些詞語,為理解課文打基礎。同時,還可以學到一些理解詞語的方法。

2.指名分節朗讀,教師相機訂正錯誤的讀音。

3.學生兩人一組,齊讀課文,互相檢查是否讀準字以問題方式來引音。

4.【出示課件6】教師提問:這篇課文描寫的三月桃花水,給你們留下什麼樣的印象?注意力集中。隨着問

(三月桃花水是美麗、迷人、令人陶醉的)

我們應該用怎樣的語氣和情感來讀課文?(用歡喜的心情、輕快的朗讀方式)

教師範讀。學生邊聽,邊畫出課文中自己不理解的詞句。

5.學生質疑。

(對於學生提出的、較容易的字詞問題,如果有其他學生能夠解決的,就應該多讓學生用自己的表達方式、理解方式解決,因為這是學生的初步自學過程,不要要求盡善盡美。對於比較難的問題,可以讓學生帶着問題繼續學習。)

三、再讀課文,深入分析。

(-)學習第一自然段

1.學生自由朗讀:比一比誰讀得流暢而有感情。

2.指名讀第一自然段。【課件出示7】

是什麼聲音,像一串小鈴鐺,輕輕地走過村邊?是什麼光芒,像一匹明潔的絲綢,映照着藍天?

思考:這一段文字裏有幾句話?是什麼句式?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在課文中找出和這兩句話對應的段落。

(兩句話,是疑問句,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分別對應3、4自然段和5、6自然段)

3.教師引導:“是什麼聲音”一一三月桃花水的水聲(把“流水聲”比喻成“小鈴鐺”的聲音,清脆悦耳。)

“是什麼光芒”一一三月桃花水的水面(把“明鏡”般的水面比喻成“絲綢”,明亮耀眼。)

(二)學習第2-6自然段。

1.齊讀第二自然段。思考:當你讀這一段時,你眼前會出現怎樣的景象?【課件出示8】

啊!河流醒來了!三月的桃花水,舞動着綺麗的朝霞,向前流啊。有一千朵桃花,點點灑在河而,有一萬個小酒窩,在水中迴旋。

2.結合學生的回答,教師相機點撥:

“呵,河流醒來了!”一一一個語氣詞“呵”,表現了作者乍見春水的興奮之情:一個“醒”把被束縛一個冬天的河水重獲新生的喜悦寫活了。(擬人方法)

流動的水在舞動朝霞,水中的浪花、旋渦,在作者筆下成了“朝霞”“酒窩”(比喻)。

3.分男、女生讀描寫“水聲”“水面”的段落。

4.小組自學:【課件出示9】

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豎琴。它彈奏出哪些不同的音樂?這些不同的音樂與鄉村生活有什麼關係?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鏡。為什麼是明鏡?它照出了什麼美景?

(板書:什麼聲音豎琴什麼光芒明鏡)

5.教師提問:課文的第3-6自然段,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找出來,讀一讀,思考:作者為什麼這樣寫?

?出示課件10】

預設:把“桃花水”比喻成"豎琴”“明鏡氣

預設:第4自然段運用了排比、擬人修辭手法,把“柳枝"比喻成“長髮”,把衣着豔麗的“姑娘”比喻成“花瓣)

6.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四、分組探討,體悟魅情。

1.小組討論:這篇課文表達了作者的什麼感情?

(學生結合課文討論,教師巡視)

根據學生回答,出示課文第7自然段:

啊,地上草如茵,兩岸柳如眉,三月桃花水,叫人多沉醉。

預設:課文最後一段直接抒情,“啊,沉醉”表達了對三月桃花水的熱愛和讚美之情。

預設:“草如茵”“柳如眉”,兩個比喻句,表現了三月桃花水的美好,令人心醉。

2.學生反饋彙報,教師指導:

這首散文詩寫的是春水,作者表達了對三月桃花水的喜愛和讚美之情。(板書:喜愛和讚美)

五、拓展。【課件出示12】

1.反覆朗讀課文中優美句段,模仿句段,寫一寫某一個季節的自然景觀,或寫一寫春天遊園的見聞。

2.有感情朗讀課文第6自然段,發揮想象:如果你是三月桃花水,你會對燕子、垂柳、姑娘等照在水面的朋友説什麼?

板書內容三月桃花水【課件出示13

什麼聲音?豎琴沉醉,喜愛和讚美

什麼光芒?明鏡]

h堂作業【課件出示14、15]

1.從文中找出下列加點詞語的近義詞。

(1)三月的桃花水,舞動着綺麗的朝霞,向前流啊°()

(2)是什麼光芒,像一匹明潔的絲綢,映照着藍天?()

2.仿寫詞語。

草如茵柳如眉()()

3.文章第四自然段運用了(),(),()的修辭手法。

4.作者把三月桃花水想象成(),(),還可以想象成()和()。

5.短文表達了作者對三月桃花水的喜愛之情,請找出句子並抄下來。

?答案】

1.綺麗(美麗)纖細(細小)

2.草如茵柳如眉(夜如水)(月如盤)

3.(比喻),(排比),(擬人)

4.(小鈴鐺),(絲綢),(豎琴)和(明鏡)。

5.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豎琴。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鏡。

教學反思

成功之處:

在教學中,首先注重學生的朗讀訓練,包括課前佈置學生預習性的自學朗讀和課後鞏固性的朗讀:課堂採取各種形式的朗讀,在朗讀中熟悉生字詞的字音,初步瞭解課文意思課文結構,以及初步感知課文的意境;邊讀邊想象,在朗讀中創設情境,理解課文的意境把對春天、春水的喜愛、欣賞之情帶到朗讀中,讓學生有感情、有意境地朗讀。

不足之處:

教師講解引導太多,使學生自主學習機會變少,本文是略讀課文。後期教學時,針對略讀課文,教師只要針對課文中疑難之處進行適當引導、點撥即可。學生在自我領悟的基礎上,逐步深入課文的精妙之處,更能真切地與作者在情感上自然而然地產生共鳴。

桃花詩教案篇2

本文是一篇經典名作,課時安排為兩課時。今天我上的是第一課時,主要是讓學生在反覆誦讀中領會它豐富的內涵和精美的語言,並引導學生藉助註釋和工具書疏通課文,積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詞語,掌握重點語句含義,最後再引導學生理清文章線索,初步感知桃花源的美好生活這一內容。在教法上主要是採取小組合作方式進行學習,體現捆綁式評價機制,調動所有學生的積極性,就本節課的發言程度看,大部分學生學習熱情較高,能主動在小組中尋求幫助並能合作學習。但本課也存在不少問題,在朗讀這個環節上,指導得還不夠深入,總感覺不是那麼得心應手,時間上有些倉促。老是擔心時間不夠用。另外在分析部分,有的學生髮言顯得膚淺,但教師的追問沒有跟上,沒有抓住學生思維的火花。這些都是我以後教學中要努力的方向。

我們的小組合作是如何進行的?我採用的小組是每組四人,按成績的高低排號,一號二號課堂發言一次各得1分,三號四號學生髮言一次各得2分,每堂課下課時組長算好分數,交給課代表,評出兩個優勝組,那麼這兩個優勝組的每個人學生在班級考核中各獎勵一分。畢竟教學中什麼方法都不是萬能的,但學生反映還不錯,有一次我也就這個問題向學生做了一個調查,我上課問學生大家對這樣的合作學習,捆綁評價怎麼看,當時學生髮言非常踴躍,都爭着説:“能調動積極性,能提高效率,能集思廣益,能體現團結合作的樂趣,能讓課堂氣氛更加活躍,能鍛鍊反應能力……”

總之,象這樣的.發言很多,竟然有個學生起來説:“老師,我覺得這樣能讓有的學生不走神了”,這個學生平時學習熱情不高,以前上課不太注意聽講,所以當時我就説:“主要是讓你不走神了吧”。學生也是哈哈大笑。。。起初,很多學生可能就是為了為組裏多掙點分,他或許沒有考慮老師是為了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但我們要善於抓住這個契機,在後來的教學中我也在不斷完善,比如,有的學生就給我反應,説:“老師,那個xx,他回答的次數是多,但都沒有説對,這樣就不應該加分”我覺得這個建議提得很好,所以我就對學生説:“發言中明顯的錯誤,本次發言無效”。

還有比如平時分析課文遇到一些開放性的試題,需要你自己組織語言,像這個事或這個人給了你什麼樣的啟示?你怎麼看到某人的成功等等,我都跟學生説,發言必須是三句以上,並且語義不重複,這樣漸漸向發言質量靠攏。現在我不光在課堂上用,平時作業也用,學生沒有完成作業,就扣該組本節課的發言分數,所以其他組員有責任監督這個學生課後完成作業,起初我自己來檢查作業書寫情況,現在我開始採用組與組間互相檢查,挑毛病,這樣就促使一部分學生能更認真些。當然,這裏也存在問題,比如在前面説的那次調查中,就有一個學生髮言説:“老師,他們説的都是優點好處,但我覺得不好,他們就光想着怎麼去搶答問題了,你講的他們都沒有聽。”我説:“你觀察得太仔細了,説得太好了,我也發現了這個問題。”所以我也正在努力的想辦法,怎麼才能讓學生該安靜聽課就安靜,該活躍時就活躍。

以上這些是我在教學關於合作教學的一點粗淺做法,不當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桃花詩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 認識本課生字五個,會寫11個。

2. 與《春潮》對比閲讀,體會兩篇課文在語音、語速和用詞方面的不同,培養同學比較閲讀的能力,接受文化薰陶,提高思維水平。

3、用心體會文中的排比句、擬人句、比喻句、對偶句等句式,體會作者用詞造句的妙處。

4、讓同學在熟讀成誦中,達到積累語言、提高表達能力的目的。

教學重點:

與《春潮》對比閲讀,體會兩篇課文不同的風格,培養同學比較閲讀的能力。

教學難點:

用心體會文中的排比句、擬人句、比喻句、對偶句等句式,體會作者用詞造句的妙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教師談話導入:同學們,昨天,俺們還沉溺在以鋭不可擋之勢滾滾而來的二月春潮裏,今天,三月桃花水又猶如一首舒緩輕柔的小夜曲向俺們涓涓流來——-板書課題

2、同學齊讀課題。

(由於沒有相關的音像資料,因此教師可以以生動的語言描述創設情境導入,初次提示同學要與《春潮》對比閲讀。另外本課語言優美,因此教師在設計導語、總結語時也應力求優美,與文章意境相符。)

二、初讀課文,自學字詞,整體感知;:

1、自身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2、出示生詞,先自身讀,再指名讀。(出示的生詞包括含生字的,和以前沒接觸過的,如:催促、應和)

3、交流:同學們在預習時通過查字典解決了哪個詞語。(四年級應該注重培養同學自學詞語的習慣,尤其應該強化對詞典等工具書的使用。)

4、默讀課文,讀完後想一想:三月桃花水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檢查同學讀書的收穫,引導同學讀文章一定要從整體感悟。教師相機板書:水清如明鏡 水聲如音樂)

同學的收穫可能是零亂的,教師要協助同學進行歸納整理,也就是在培養同學的概括能力。

如:同學可能籠統的説——三月桃花水很美,教師要引導同學找出課文中的句子讀一讀,再問問他:“這幾句寫的是水的()美。”

三、精讀悟情

教師小結:看來,兩讀課文之後,三月桃花水那悦耳的流淌聲和清澈的身影已經給同學們留下了印象。這就是你們讀書所得。讓俺們再用心讀讀課文,圈一圈、畫一畫有關的語句。(同學再次默讀。教師提示同學用不同的讀書記號做批註。)

“水聲如音樂”——

1、同學交流畫出的語句。(1、3、4段)

2、(重點指導朗讀第四段)請大家先想一想這一段該怎樣讀,在自由練讀。通過朗讀體現自身的心情。

3、指名朗讀,男女生進行朗讀競賽。(發現讀的好的,讓他説説自身為什麼讀的好——如;把自身當做沉睡了一冬的河流,醒來後心情愉悦;再如:同學結合“呵,河流醒來了!”一句,體會到作者看到河流嘩嘩流淌時的驚喜、之情……)

4、教師引讀第三段,全班感情朗讀第四段。

5、這樣動聽的流水聲,你想用一個什麼句子來誇誇它?(仿照“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豎琴”,學習運用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方法。)

水清如明鏡——

1、同學交流畫出的語句。(2、5、6段)

2、(重點指導學習第四段)它看到燕子、垂柳、姑娘、炊煙……怎麼能説明“水清如明鏡”呢?(倒影)

3、讓俺們也做一次大飽眼福的桃花水,盡覽水中美景——自由練讀。

4、想不想看一看水中美景?請大家閉上眼睛,看你能看到些什麼。指一名同學配樂朗讀。其他同學閉目想象。

5、説一説你彷彿看到了什麼?(結合讀書所得説,也可以繼續展開想象説,教師及時評價——這是省略號裏藏的話。)

四、總結全文;

1、三月桃花水,聲如音樂,清如明鏡,怎能不叫人陶醉,叫人流連—— 全班齊讀7-9自然段。

2、讀到這兒,你有不懂的地方嗎?(可能質疑“比金子還貴”“盛滿心靈的酒杯”)

3、讓俺們也把這“比金子還貴,比銀子還亮”的三月桃花水盛滿俺們“心靈的酒杯”吧。全班配樂朗讀全文。

點評:

1、以讀為本貫穿課堂始終,讀的形式多種多樣,讀的指導手段豐富多彩,重視了默讀的訓練,創設情景引導同學邊讀邊想像;這有利於語言的積累和感悟,有利於培養語感,加強情感的薰陶,整體掌握課文內容。教師掌握住了這一點,沒有因泛泛的拓展、想象、聯繫實際談感受而佔去了同學讀書的時間。

2、閲讀過程中教師設計了具有啟發性(激發考慮)和開放性(各種角度尋求答案;富有引起對話的魅力)的問題,給同學以廣闊的讀書、考慮空間,鼓勵自由同學發言,自由交流,自由質疑,以各人獨特的生活經驗、感受和體會相互啟迪。如:“三月桃花水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這是個牽動着全段的問題,幾乎從整段課文中都能找到有關句子來回答。這樣的問題不但給同學創設了思維和交流的空間,也會使同學養成一邊讀書一邊考慮的好習慣。教師引導同學從語言文字、自身的生活體驗、情感的共鳴等多方面談自身感動的原因,讓多個小朋友交流感受,讀議結合中,課堂成為師生互動、對話的舞台。教師還重視指導默讀的方法,有利於培養獨立考慮能力,培養自主的、發明的閲讀能力和邊讀邊想的習慣。

3、體現了學習過程與方法。本節課無論是創設情境、識字、閲讀還是説話,處處體現了方法與過程的指導,以及學習習慣的培養。

桃花詩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感受藝術美,體驗與家長共同遊戲的樂趣。

2、引導幼兒掌握用手指點畫的技能。

3、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言,積極想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4、能認真傾聽同伴發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活動準備:

1、示範畫一張。

2、粉紅色的顏料每組一盒,抹布(紙巾)每人一塊、a4紙每人一張、水彩筆每人一盒、蝴蝶貼紙20個、雙面膠一卷3、相關課件、輕音樂

活動過程:

(一)老師帶領家長與幼兒欣賞春天的景色。(大家圍成一個半圓而坐)師:你們認識我嗎?(認識)我是什麼老師?(黎老師)今天黎老師要帶我們小班的小朋友和爸爸媽媽一起來玩一玩,你們開心嗎?(開心)黎老師啊今天給大家帶來了許多美麗的春天景色,你們看看!(放ppt春天的景色)

(二)手工活動一、通過欣賞圖片,在猜一猜中激發幼兒繪畫的興趣。

1、師:黎老師還帶來了一幅好看的圖片,(出示花苞圖)這會是誰的花苞呢?我們來看看。(出示滿是花苞的桃樹圖)

二、在看一看中感受桃花的形態美。

1、師:寶寶們發現了嗎?原來這是桃樹上的花苞啊!(出示桃花圖)

2、觀察桃花的形狀、顏色等特徵。

師:桃花是什麼顏色?(粉紅色)我們看看它像什麼?(引導幼兒觀察桃花的形狀)

三、教師示範印畫,教授印畫技巧

1、(配教拿着一棵沒有開花的小桃樹圖)小朋友們看,前面有一棵桃樹哦!我們來聽聽桃樹説什麼了?(配教哭泣)桃樹怎麼了?、(它在哭)桃樹為什麼哭啊?我們一起來問問它吧。(配教哭腔:別人都穿上漂亮的衣服了,我出來晚了,還沒穿上漂亮的衣服呢。)

2、教師拿來調好的顏料,説:那老師來幫小桃樹穿衣服,讓他高興好不好?你們覺得春天的桃樹會穿上怎樣的衣服?接下來老師來給桃樹穿漂亮衣服了,我們來看看吧!(教師邊説邊用手指壓印桃花)

3、介紹作畫材料,並講解印畫技巧師:你看到黎老師是用什麼畫的?(伸出食指)我把食指上沾了什麼?(顏料)我沾的時候是伸出食指輕輕沾到顏料,按的時候是用力按下去,這樣印出來的花瓣才清楚、乾淨。

4、引導幼兒觀察教師的印畫。

師:看看老師印的這些桃花是怎麼樣的?(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地方多有的地方少,有的兩片花瓣是好朋友,有的三片花瓣是好朋友。)

5、教師利用兒歌的形式啟發幼兒印畫的技巧。

師:我們再看看黎老師是怎麼畫桃花的?(邊畫邊念兒歌加深幼兒的印象:顏料盤裏蘸一蘸,慢慢拿起按下去,有大有小,有多有少,我的桃花朵朵紅)。

6、畫好後,教師把準備好的小蝴蝶貼到桃花上,讓蝴蝶飛來採花蜜。

師:小朋友們,待會爸爸媽媽也會給我們帶來很多小桃樹,可是他們都不高興,它們想請小朋友們幫它們開滿一樹的桃花,引來小蝴蝶採花粉呢。

四、家長和幼兒操作。

1、教師提出點畫要求師:小朋友在點畫的時候,手指上的顏色不要往身上抹,保持畫面乾淨。請家長們畫樹幹,幼兒畫桃花。好,現在就讓我們開始吧!(配教搬桌子,大家分組進行操作)

2、教師巡迴指導,提醒幼兒保持畫面整潔,對動手能力弱的幼兒及家長給予一定的幫助,能力強的給予讚賞。

3、看着孩子的桃花畫得差不多的時候,可以根據需要,啟發幼兒與家長大膽想象,添畫小草等與春天相關的內容。

五、體驗成功樂趣。

1、作品展示,相互欣賞評價。

教師把幼兒完成的作品貼在黑板上,讓大家一起欣賞。

2、教師講評。你最喜歡哪一件,為什麼?(表揚畫得好,有良好作畫習慣的幼兒)

3、活動結束。

師:現在是桃花開放的季節,今天我們和爸爸媽媽一起畫桃花,那你們想不想去看看真的桃花呢?(想)這個週末我們就讓爸爸媽媽帶我們去看吧!

活動反思:

春天是一個五彩斑斕的世界,小草發芽了、花開了、柳條兒綠了,大地煥然一新------在這個春暖花開的季節,我們開展了本次美工活動《桃花開了》,希望孩子能在製作桃花的過程中進一步感受到春天的美,同時也能在捻揉紙團的過程中發展幼兒的小肌肉動作。

為了讓孩子們對桃花有一個初步的認知並且對製作桃花感興趣,我們預設了活動前帶孩子去校園觀賞桃花的環節,但是可惜的是由於活動前連日的下雨,樹上的桃花都謝了。所以我只能改成了活動前讓孩子們觀賞美麗桃花的圖片,儘管沒有看真正的桃花那麼真實,但是孩子還是很興奮,而且圖片更利於幼兒近距離的觀察桃花。

欣賞完桃花,初步認識了桃花之後,就要開始激發幼兒製作桃花的興趣了。原教案上是用真的樹枝,幼兒將製作好的.“桃花樹”插入到沙箱裏,打扮“花園”。我嘗試了一下,發現用膠水(因為沒有糨糊)把皺紋紙的小團粘貼上去不好粘貼,所以本次活動我們改成了在印有桃樹的操作紙上進行粘貼活動。

首先,我出示了自己事先製作好的範例,大大激發了幼兒製作的興趣。孩子們在讚美桃花的同時也表示自己也想製作美麗的桃花。

接着便是本次活動的重點,瞭解掌握製作桃花的過程。由於有些孩子早就已經發現我辦公桌上的製作材料了,當我問到“你們知道這麼漂亮的桃花是怎麼製作出來的嗎?”時,田雨涵他們就説“是用皺紋紙做出來的”。當被問到“長長的皺紋紙怎樣才能變成圓圓的桃花”時,孩子們也立刻想到了用手搓一搓,捏一捏。

在簡單教授了製作方法後,就到孩子們自己動手操作探索的環節了。而作為一個美工操作活動,事先的準備工作一定要充分。因為本次活動主要是練習捻團、粘貼的技能,所以需要教師為幼兒準備好剪好的長條形粉色皺紋紙、膠水、抹布,印有桃樹枝的操作紙。雖然有了充足的物質準備,但是在活動過程中還是有個別孩子出現了爭搶材料的現象。如有些孩子喜歡把皺紋紙都捏在自己手裏,他們總覺得誰先搶到就是誰的,缺少分享意識。通過教育,孩子們很快就有了改善。還有一些孩子喜歡把一組上一盆的膠水放在自己身邊,這就導致了別的孩子沒有膠水用了。考慮到一組上一小盆膠水確實不便於所有孩子取用,所以我又每組增添了一盆膠水,並且規定鄰近的幾個孩子一個共用一盆膠水。

所有問題解決後,在老師的巡迴指導下,孩子們也逐一完成了自己的作品。於是我立刻便把孩子們的作品零時佈置在了作品牆上,然後讓孩子們互相欣賞同伴們的“桃花樹”,讓他們在欣賞中找出自己最喜歡的作品。在這一過程中孩子們都很積極踴躍的參與到了“誰的桃花樹最漂亮”的討論中來。孩子們互相欣賞的同時其實也是一個取長補短的過程。

活動結束後,回想整個實施過程,我運用了提供問題情境——激發幼兒的製作動機——引導幼兒探索的教學策略,強調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性,通過幼兒自身的探索,在製作過程中提高幼兒自己學習的能力。同時在讓幼兒自己探索的過程中,我也不忘適時引導,如當他們通過自己的探索還找不到解決問題的途徑時我及時地介入,給予幼兒技術上和精神上的支持,幫助幼兒樹立對美工活動的信心。

本次活動目標完成較好,幼兒參與的興趣較高,看着自己的作品佈置到牆上,幼兒都很開心,變得更自信了,更加喜歡美工活動了。

桃花詩教案篇5

教法建議

1.理解課文內容,對於古文內容的理解,最好的、切實有效的辦法,就是通讀、讀熟,達到背誦的效果,就能理解其內容。具體説,理解課文內容,可分為這樣幾個步驟:第一步,掃清語言障礙,把文章讀順暢,通過多次誦讀熟悉故事;第二步,抓住文章線索,理清結構,記住文章中所有重要語句,想像故事的發展過程;第三步,運用想像探究故事中的某些細節。如:漁人“忽逢桃花林”,是有意還是無意?漁人何以敢入洞?村人聽漁人“具言所聞”後,為什麼“皆歎惋”?既然漁人出來時“處處志之”。為何後又找不到?等等,通過探究,加深理解;第四步,聯繫作者寫作此文的時代背景。理解作者社會理想的實質,是如何在文中體現出來的,並認識作者的理想的意義和侷限性。

2.理解本文的語言特色。本文語言十分準確精練,用詞精析。不少句子簡潔而又內容豐富,要仔細體會其中藴含的內容。如山裏人問漁人從何而來,詩人沒有重複漁人進桃花源的經過,只用“具答之”,就概括了漁人的全部答話。像這樣的例子不少。要通過閲讀,聯繫上下文,細細體會用詞的精到。如寫桃花源人見到漁人後,僅用“乃大驚”三字,就寫出了桃源人對陌生人的驚異,又顯示桃源與世隔絕的久遠。類似的例子也有不少,當通過品讀,細細咀嚼、揣摩。

3.掌握重要的實詞和省略句式,對於實詞和句式的掌握,重要途徑仍然是閲讀,在誦讀中理解,在理解中又誦讀。這樣,要不了幾個反覆,就能把握。另外,也可以進行分類歸納整理,進行專項練習,如分古今詞義變化、多義詞等類別。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讀準下列字音:

豁然儼然阡陌鬢邑詣驥

2.積累文言詞彙,掌握文言詞彙的特點。

(1)通假字:具、要;

(2)古今異義:交通、妻子、絕境、無論;

(3)一詞多義:舍、尋;

(4)辨析同義詞:悉、並、具、鹹、皆;

(5)句式:省略句。

3.瞭解文學家陶淵明。

能力目標

1.藉助《古代漢語常用字字典》查找有關詞的意思。

2.培養朗讀和背誦的能力,這樣可以品味語言的神韻、氣勢和感情色彩,體會語言形式、修辭方法、寫作手法的表現力,理解文章深刻的思想內容。

情感目標

1.理解作者追求平等、自由、幸福,沒有剝削、沒有壓迫的社會理想及對黑暗現實不滿的精神。

2.理解作者這一理想的進步意義和消極意義。

教學方法——在熟讀的基礎上覆述

可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進行創造性的複述。創造性的複述,有兩個不同的層次:一是完全用自己的話來複述,並插進一些話使整個故事連貫起來——用這種方法可以檢查學生的閲讀能力;二是根據課文的內容合理地補充一些細節,使得故事更加豐腴——用這種複述可以檢查學生對課文能課文的理解程度,發展學生的想象力。這兩種複述方法也可以結合起來。

課文的結構層次

作者寫桃源境界並不是開門見山,單刀直入,而是幽深奧祕,迂迴曲折。開始寫有一條很長很長的溪流,不知有多少里程;沿溪的兩岸有一大片桃林,不知有多寬多長;在林盡水絕之處,有一座大山,擋住去路,人世間好像到了盡頭。再仔細一看,山有一小口,鑽入洞內,剛剛能通過一人,走數十步,忽然開朗起來。作者所寫的溪流、桃林、芳草、落花、高山、洞口,是一個無人區,十分潔淨、清新、美好,它隔斷了現實社會喧囂污穢的生活,為桃源的隱蔽幽深作了過渡性的描寫;同時,為讀者進入桃源境內造成心理上的準備,不致使人感到突兀。在進入桃源後,作者的描寫也極有層次:先寫田園風光,遼闊的土地,整齊的房屋.縱橫的田間小道,美好的池塘,垂陰的桑竹;然後再寫桃源人民的服飾、勞動、情操、意趣。從遠到近,從田園風光到社會人事,層層遞進,步步深入。同時。作者以曲折的手法寫出漁人的行進過程,一會兒水路,坐船逆水;一會兒山路,鑽洞爬山。當乘船沿溪走得忘了遠近時,作者用“忽逢桃花林”一轉,就把讀者帶到一個美麗靜謐的桃花仙境;再當漁人鑽進漆黑狹窄的洞內,感到絕望疑懼時,作者以“豁然開朗”的神來之筆,又把你帶到一個開闊、恬靜、優美的田園樂土,真是“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作者這種跌宕起伏的筆觸,使讀者的感情不由自主地隨之驟變:當你進入桃花林時,它使你“喜”;當你走到水窮路絕的隘口時,它使你“疑”;當你鑽入桃源見到一個沒有剝削壓迫的社會時,它使你“驚”;當你再想去尋訪這個境界時,它使你“迷”。這一喜、一疑、一驚、一迷的種種複雜情感變化,正是作品所產生的征服人們心靈的藝術力量。

?桃花源記》可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從首句至“欲窮其林”,寫武陵漁人捕魚時偶然進入桃花源的`曲折情景。作者以驚人的妙筆,描繪了桃源恬靜、優美的自然環境:長長的綠水,夾岸的桃林,紛飛的花瓣,芬芳的嫩草,使人賞心悦目,心曠神怡。作品一開始就以特有的魅力緊緊抓住了讀者,使你非跟着漁人這個導遊走下去不可。第二部分,從“林盡水源”至“不足為外人道也”,寫漁人所見的桃源風光及農民古樸淳真、熱情好客的生活情趣。作者借人民不滿秦始皇暴政這一歷史事實來抒發對劉裕弒君篡位暴行的不滿,並由此產生對理想境界的熱烈追求,以大膽的幻想、飽滿的浪漫主義情緒歌頌了理想樂土。這是“記”中的主體和核心。作者是通過形象的描寫,神話式的虛構故事和美的激情來打動讀者心靈的。第三部分,從“既出”至末句,寫漁人離開桃源後,數人聞訊再訪而不可得其路徑的種種情景。以此作結,給讀者留下了懸念,增加了作品幽微神祕的色彩。這結尾,也可能是暗示讀者:這美好的境界在現實中是並不存在的。

課文內容概述

全文以武陵漁人進出桃源的行蹤為線索,把發現桃源的經過,在桃源的所見所聞所歷,離開桃源後再尋桃源的情形,都貫串起來了。故事曲折迴環,懸念迭起,引人入勝。漁人“緣溪行,忘路之遠近”,設下懸念:迷路了,會怎麼樣?“忽逢桃花林”,為之一喜(一折)。接着寫桃林美景,“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又設下懸念:走完桃林了嗎?桃林前面是什麼地方?“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又為之生疑(二折)。接着寫漁人舍船而入的探險行動。“初極狹,才通人”,又設下懸念:裏邊有什麼,能走得通嗎?“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又為之一驚(三折)。接着寫美好的世外桃源,介紹了桃源的生活環境和社會風尚。漁人辭去時,“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又設下懸念:漁人出去後對外人説了嗎?“及郡下,詣太守,説如此”,又為之遺憾(四折)。“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又設下懸念:找到了嗎?“不復得路”,又為之迷惑不解(五折)。全文不過三百來字,卻寫出這樣一個有頭有尾、情節完整的故事,語言夠精練的了。

瞭解作者及時代背景

陶淵明(約365~427年),東晉大詩人。一名潛,字元亮,潯陽紫桑(今江西九江市)人。曾任彭澤令等職。因不滿當時士族地主把持朝政的黑暗現實,辭官歸隱,作《歸去來兮辭》,自明本志。他的詩歌多描寫自然景色及其在農村生活情景。散文以《桃花源記》最有名。這篇文章寫於421年,即南朝劉裕弒君纂位第二年。陶淵明對劉裕政權不滿,加深了對現實社會的憎恨,但他無法改變,也不願干預這種現狀,只好藉助創作來抒懷。塑造一個與污濁黑暗社會相對立的美好境界,以寄託自己的政治理想與美好情趣。

文言知識

1.“然”字的用法

“然”,在古漢語中,附在描寫聲容情態的詞語之後,作為構詞的輔助成分,與現代漢語的“地”相當。作“……的樣子”講(有時可不翻譯)。

桃花詩教案篇6

教學目標:

1、 運用摘錄筆記自學生字詞。

鈴鐺、絲綢、絢麗、流淌、琴絃、敲打、節奏、應和、纖細、催促、開犁、沉醉、裊裊炊煙、綠草如茵。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課文如詩如畫的意境。

3、 與《春潮》對比閲讀,體會兩篇課文在語言、語速和用詞方面的不同。

4、 體會文中多種修辭(比喻、擬人、排比、對偶),體會文章的語言美,熟讀成誦,積累語言。

教學重點:

與《春潮》對比閲讀,體會兩篇課文在語言、語速和用詞方面的不同。

教學難點:

體會文中多種修辭(比喻、擬人、排比、對偶),體會文章的語言美,熟讀成誦,積累語言。

教學方法:

以讀為主,對比感受對於此文的學習會比較有效。

切入舉偶

1、 上一節課,我們一起感受了《春潮》的宏大氣勢。本節課,我們再去領略別具風姿的《三月桃花水》。

你如何理解文章的題目?

學生各抒己見。

其實,“三月桃花水”即春水,文章讓這個名字更加富有詩意,更加優美、寧靜。一彎小溪潺潺流過,叮咚作響,那份寧靜與優美會時刻縈繞在你我心間。

2、 老師範讀(配樂)

學生聽過談感受。(神奇、千變萬化……)

(通過範讀課文,讓學生領略那如豎琴般婉轉、如明鏡般奪目的三月桃花水,創設如詩如畫的課堂意境。)

對話平台

一、自學

1、 學生自讀,讀正確、流利。

2、 彙報讀文。

提示:其中“纖、和、種、盛、呵”為多音字。

形近字:裹、衷 瓣、辨

3、 隨堂檢測。

二、交流

1、 文章寫得很美,你們讀夠了嗎?

沒讀夠,那是自然的。讓我們選擇你最喜歡的部分讀一讀。

2、 彙報讀。

學生彙報自己喜歡讀得段落,喜歡相同段落的同學賽一賽、評一評,看誰讀得好。讀到一定數量時,要讓學生談一談為什麼喜歡這一部分。

(學生可從內容上、情感上、表達手法上、表達效果上……來談。)

3、 教師相機引導。

a、 對於文章結構的把握,完成書後思考題2.

一方面寫聲,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豎琴;

二方面寫色,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鏡。

三方面是對全文的總結,讚揚了三月桃花水比金子還貴,比銀子還亮,叫人沉醉。

b、增強對文章語言美的把握,體會文章中帶有修辭手法的句子。

如:呵,河流醒來了!用擬人化的寫法把被束縛一冬的河流寫活了,一個“呵”字也寫出了作者驚奇、興奮的心情。

……

4、 賽讀,積累感悟。

三、延伸

對比讀《春潮》和《三月桃花水》。

體會兩篇文章截然不同的意境。

四、小結

在用詞方面,《春潮》用“衝開、山崩地裂……”寫出了勢不可擋的陽剛之氣;《三月桃花水》則用“流淌、迴旋、裊裊……”寫出了秀麗、清柔舒緩的陰柔之美。

在語速上,《春潮》讀得急促些,《三月桃花水》則舒緩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