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教師文案

安塞腰鼓的教學設計與反思5篇

欄目: 教師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2.64W

很多人在寫教學設計的時候,都要將自己的思路梳理好,如果不能以認真的態度制定教學設計,那麼後續的教學中就很容易出現問題,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安塞腰鼓的教學設計與反思5篇,感謝您的參閲。

安塞腰鼓的教學設計與反思5篇

安塞腰鼓的教學設計與反思篇1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安塞腰鼓磅礴的氣勢

2、品味排比句式的節奏、氣勢與激情,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

3、掌握排比、反覆等修辭手法,並能運用。

【教學重、難點】:

1、學會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整體上把握文章的基調

2、品味語言,體會作者是如何將文字與表演融為一體的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點擊一段安塞腰鼓的音樂)

聽,那是什麼聲音?如此雄偉,如此震撼人心?對,這便是安塞腰鼓,來

自黃土高原的安塞腰鼓。今天我們將一起踏上那片神奇而又古老的黃土地,去感受一下那雄渾的安塞腰鼓。

(點擊播放一段安塞腰鼓表演的錄像)

看到了麼,那飛揚的塵土?看到了麼,那豪放的舞姿?聽到了麼,那震耳的吶喊?聽到了麼,那驚天的鼓聲?今天我們將一起來學習的就是劉成章的著名散文《安塞腰鼓》。

二、朗讀課文,整體把握

1、教師配樂朗讀,學生在聽的過程中找出最喜歡的段落

2、讓一二位學生講講關於安塞腰鼓的歷史資料

3、讓學生大聲地自由朗讀自己所喜歡的段落

4、請幾位學生把自己最喜歡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讀出來,與大家分享,並説説各自喜歡的緣由

(在此環節中,教師應對學生的朗讀作一二點撥,也可讓學生點評。此外,對於學生喜歡的理由,教師還可作些引導和挖掘)

三、品味語言,把握修辭

思考:作者是如何讓文字與表演渾然一體,讀起來如此地激越豪放的?

排比:營造了一種有力的氣勢,使語言形式與舞蹈內容相統一。

反覆:使語言又了一種鼓的韻律,形成迴環往復的氣勢,增強語言的表現力

短句:有力地表現了不可遏制的生命力,讀起來鏗鏘激昂

四、模仿課文,寫作練習

1、聽一段琵琶名曲《十面埋伏》,以下面任意一個句式為例仿寫。

(1)這琴聲,使人想起……,使人想起……,使人想起……

(2)每一個音符都……。每一個音符都……。每一個音符都……。每一個音符都……。

2、請幾位同學把所寫的段落交流一下,教室可請學生點評也可自己作適當點評。

五、小結內容,佈置作業

?安塞腰鼓》既是高原生命的熱烈頌歌,也是民族魂魄的詩性禮讚。它以詩一般的凝練而又富有動感多餘眼,譜寫了一曲慷慨昂奮、氣壯山河的時代之歌。雖然現在的大西北依然經濟落後,但是我們從那些茂生生的後生身上,從那隆隆四安塞要構聲中聽到了生命的力量!相信那片響徹着隆隆鼓聲的黃土地在不久的將來一定能夠大放異彩,而這當中也需要我們這一代人,需要你我的共同努力!明天的安塞腰鼓將更加氣勢磅礴,更加地震撼人心!

安塞腰鼓的教學設計與反思篇2

【教材分析】

?安塞腰鼓》是一篇用雄渾激越的鼓點敲出的優美豪放的詩章,是一曲旺盛的生命和磅礴力量的熱情頌歌。作者通過一羣樸實得像紅高粱一樣的茂騰騰陝北後生在黃土高原上展現的壯闊、雄渾、激越、豪放的腰鼓場面的描寫,展現了中華民族古老淳樸的民間文藝風情,顯示了生命的活躍和強盛。抒發了中華民族掙脱了束縛與羈絆、閉塞與保守後的歡樂和痛快、思索和追求。

文章語言如詩如畫,極富音樂美。在內容和形式上取得了完美的統一。課文多用短句來表現內容,顯得鏗鏘激昂,同時還大量運用排比,有句內部、句與句、段與段間的排比,交錯出現,一個接一個,使內容表達得更加熱烈、更激盪,充分表現了生命和力量噴薄而出的神韻。

【教學目的】

1、整體感知,發表見解。

2、品味排比句式、氣勢與激情,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

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鏗鏘有力,富有節奏的語言。

【教學重難點】

本文既用寫實的筆觸描繪了氣勢磅礴的腰鼓表演,塑造了可觸可感的藝術形象,又用更多的筆墨寫意。如何引導學生藉助文字描繪再現形象領略意境是教學難點;引導學生品讀描繪形象,揭示內涵的排比句,從不同角度、層面感受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並發表自己的見解,是教學重點。

【教學設想】

安塞腰鼓是產生於北方黃土高原上的一種民間藝術,充滿原始的意味和濃郁的鄉土氣息。對於生活在南方或現代都市中的青少年,大都對其缺乏形象的直接的感受。因此,採用多媒體教學,效果會好些。教這樣的文章,尤其要注意調動學生的情緒,調動學生的想象力。一旦進入角色,教起來就輕鬆多了。

【教學設計】

1、朗讀(設計説明:通過讀能感受到語言的節奏、氣勢與激情,感受腰鼓表演中的生命律動。)

2、揣摩(設計説明:對描繪形象、揭示內涵的關鍵語句,應當仔細揣摩品味。)

3、遷移練習(設計説明:模仿課文大量使用排比增強文章氣勢的寫作方法。)

【課前準備】

一、教師

1、腰鼓的表演片段;

2、課文朗讀錄音。

二、學生

1、掌握生字詞;

2、蒐集安塞腰鼓的有關知識及作者的情況。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多媒體播放腰鼓的表演片段)同學們,欣賞了這幅精彩的表演場面,你的心中必然會有所觸動,那麼請用語言描繪一下這場表演。(交流評議)如此驚心動魄的場面要形象地描繪出來,確實有困難。不妨讓我們一同欣賞劉成章是怎麼把安塞腰鼓寫得有聲有色有氣勢,竟至於使我們如痴如醉。

二、整體感知

1、聽課文錄音:

提問:這是……的安塞腰鼓,用文中的詞句來回答。

説明:如“亢奮”、“豪邁”、“驚心動魄”、“震撼”、“火烈”等等。

2、自由大聲地朗讀:

找出描寫“腰鼓”部分。

三、研讀全文

1、理請結構(師生齊讀)

説明:文章按表演前、表演中、表演止可分為三個部分。第二部分為文章的主體部分,分別從四個角度來展示腰鼓舞的藝術魅力,且四個角度的分水嶺都是一句話。

學生找出:“好一個安塞腰鼓”

明確:這是文章內容與結構上的核心句。

2、內容賞析:

⑴佈置分組朗讀,分組尋找“好一個安塞腰鼓”中的“好”體現在哪兒?請用“好在……,你看(聽)……”句式敍述。如:

①好在有火烈的舞蹈場面。你看,百十個斜背響鼓的後生,如百十塊被強震不斷擊起的石頭,狂舞在你的面前。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鬥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

②好在鼓聲的巨大力量。你聽,百十個腰鼓發出的沉重響聲,碰撞在遺落了一切宂雜的觀眾的心上,觀眾的心也驀然變成牛皮鼓面了。

③好在有茂騰騰的擊鼓後生。你看,後生們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擊着,疾速地搏擊着,大起大落地搏擊着。

④好在變幻的舞姿。你看,每一個舞姿都充滿了力量。每一個舞姿都呼呼作響。每一個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變幻。每一個舞姿都使人顫慄在濃烈的藝術享受中,使人歎為觀止。

⑵提問:這樣“好”的安塞腰鼓使你聯想到什麼?

關於這篇文章的主旨,有多種見解:

歌頌生命中奔騰的力量。這股力量,有西北漢子熱情奔放的腰鼓表現出來;表現要衝破束縛、阻礙的強烈渴望。貧瘠的黃土地、睏倦的生活,生活在這裏的人們,物質上、精神上受到太多的壓抑、羈絆。安塞腰鼓表現了掙脱、衝破、撞開這一切因襲重負的力量;

歌頌陽剛之美,一羣茂騰騰的後生,他們釋放出那麼奇偉磅礴的能量,表現了一種獨特的美;人就應該這樣痛快淋漓地生活、表現。打破人們身上層層堅硬的外殼,不必患得患失。

(此題有一定的難度,無須面面俱到,只要有所體會、領悟即可。)

3、品味語言:

⑴學生尋找自己認為寫得精彩的地方,朗讀三次。請用“我喜歡句子,因為”的句式進行評點。

(教師提示:可以從用詞、句式、修辭等角度入手)

教師舉例:我喜歡“這腰鼓,使冰冷的空氣立即變得燥熱了,使恬靜的陽光立即變得飛濺了,使睏倦的世界立即變得亢奮了”句子,因為反義詞用得好,在強烈的對比中,更能突出安塞腰鼓的特點。

⑵學生間互相交流。

⑶教師作適當的歸納:

句式上:作者多用簡潔有力、脆生響亮的短句。如:“一羣茂騰騰的後生”,簡潔地表現了年輕生命的熱烈奔放;“忘情了,沒命了”,有力地表現了生命沸騰、力量噴湧不可遏止的情景。

修辭上:大量運用排比。有句內部、句與句、段與段之間的排比,不僅交錯出現,而且一連許多,如:“使人想起……”“愈捶愈烈”,都是一連用三個排比句,猶如江河一瀉千里,不可遏止。許多排比對偶工整,如:“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火花一樣,是閃爍的瞳仁;鬥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一段,氣勢昂揚,還有排比層層遞進,如:“掙脱了,衝破了,撞開了”“震撼着你,燒灼着你,威逼着你”等,排山倒海般讓人透不過氣來。排比句的大量使用,使語句汪洋恣肆,表現出安塞腰鼓氣吞山河的場面和震撼人心的力量。

小結:這一切形式上的追求,在文章造成了一種快速躍動的節奏,熾熱灼人的氛圍,排山倒海般的氣勢,恰與作者所要歌之頌之的人的生命力量相輔相契。

4、配樂朗讀,體會情感,品味語言。

四、作業(遷移練習)

1、積累詞語,收集文中好字好詞。

2、背誦你認為精彩的語句,並摘抄筆記本上。

3、模仿課文的排比句,仿寫句子。

安塞腰鼓的教學設計與反思篇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學習運用排比的修辭產生營造激越氣氛的表達效果。

(2)體會文章外在的語言形式與內在的表達內容高度的統一。

(3)理解安塞腰鼓所表現出的激盪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

(4)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想象力和欣賞能力。

2、過程與方法:

(1)看錶演,聽錄音,讀課文,在教師指導下自主合作學習。

(2)讓學生查閲有關安塞腰鼓的資料,瞭解其特有的文化內涵。

(3)體會文章的形式美與內在美,培養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感受安塞腰鼓磅礴的氣勢、生命蓬勃的力量;培養學生健康的藝術審美情趣。

(2)激發熱愛祖國優秀文化的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

(1)朗讀課文,理解文章內容。

(2)感受安塞腰鼓疾猛的節奏和恢弘的氣勢。

(3)引導學生深入領會作者所歌頌的生命力量。

2、難點:

(1)理解排比的修辭手法的類型及其在這篇文章中的作用。

(2)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義。

學法指導

1、指導學生從朗讀中感受音美、形美、意美。又從更深的感悟中,準確掌握朗讀的語速、停頓、重音,更能傳情達意。

2、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合作學習法,讓學生既向別人表述自己的觀點,又能從別人那得到不同的信息,共同完成一定的目標。懂得與人合作的意義,體驗羣體合作的成功感。

教學準備

⑴課前佈置學生收集有關安塞腰鼓的資料。(可以是視頻、音樂、文本等等。)

⑵教具準備:掃描儀、多媒體課件(a、安塞腰鼓的相關圖片。b、鏗鏘有力安塞腰鼓鼓聲。c、蒼涼厚重的黃土高原上,後生們粗獷、動力十足的安塞腰鼓的大型演出。d、《安塞腰鼓》wav朗讀。)

教學設計

??導入新課

1、多媒體課件展示:a、安塞腰鼓的相關圖片。b、鏗鏘有力安塞腰鼓鼓聲。c、蒼涼厚重的黃土高原上,後生們粗獷、動力十足的安塞腰鼓的大型演出。

2、請同學來描繪一下剛才所聽到的安塞腰鼓鼓聲、所看到的安塞腰鼓的表演;並讓學生暢談感受。

?設計意圖】本課導入,從感受聲音、欣賞表演開始,學生一下子便進入了中心地位,和同學們坐在一起,共同欣賞,創設了一種民主、開放、自由的學習空間,與本文的教學、學習思想符合。

??初讀課文,整體感悟

1、指定三位學生朗讀課文。

2、播放wav音頻朗讀。

3、比較學生朗讀和wav音頻的不同之處,同時指導朗讀方法。

4、請根據文中描述,對安塞腰鼓進行概述、評價。

好一個的安塞腰鼓!(空缺處可填詞、短語、句子)

5、整篇文章極富震撼力,文章中一個排比接一個排比,一個高潮連一個高潮,大家從中體味到了什麼?

a、這是一篇歌頌激盪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文章。

b、全文洋溢着一種陽剛之美。

c、表現要衝破束縛、阻礙的強烈渴望。……

?設計意圖】鏗鏘激越的朗讀能深深感染學生,許多無法用語言表達的感情可通過讀來悟出。因此,教師應教給學生朗讀的方法,並多讓學生朗讀。

“閲讀是一種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要珍視學生獨特感受、體驗和理解。”——《語文課程標準》

??精讀文章,感悟探究

問題探究:對於這篇文章,你們想對哪方面進行深入的研究?

學生與老師的共同確定並板書出以下主要的小課題:(允許學生有別的小課題)

1、對安塞腰鼓和當地地理關係、安塞腰鼓和當地農民性格關係的研究。

2、對本文語言的研究。

3、對本文主題思想的研究。

?設計意圖】主要是採用“課題研究”策略。在這幾個課題的研究中,學生已經大體明瞭本文的寫作特點、對安塞腰鼓也有了比較深入的認識,對中華民族豐厚的文化底藴也有了銘心的感受,而且,能夠結合文章體味中華民族的歷史與將來,增強民族自豪感。學生最想將自己心裏的更多感受對老師、對同學説出來,水到渠成的開始了品讀、表達。在教師的幫助下,學生提出研究課題,通過自讀自悟,合作探究,解決文章的重、難點,激發他們的學習、鑽研的熱情,培養合作與深入鑽研的精神。側重實現能力目標與情感目標,為下一個環節作鋪墊。

??品讀文章,賞析表達

學生根據自己掌握的材料,確定研究題目,自由組合成幾個小組,合作探究。這些小研究題目,要求學生一定要深入思考,結合全文,參照課後練習,集小組的智慧於一起,才能得到一個較為完美的答案,只要學生言之成理,就應當肯定。同時,用掃描儀代替板書,將學生的研究成果展示出來,師生共同討論評價。

1、賞美圖,配佳句——為了讓大家對被譽為“天下第一鼓”的安塞腰鼓有更直觀的認識,再讓學生來看幾組特寫照片。看後請各小組用課文中的文句與之相配並高聲朗讀。

對學生即時找出的句子進行簡析。

比如:對排比句進行總結,説出對句子的理解。

示例:怎樣理解“耳畔是一聲渺遠的雞聲”?

a、雞啼預示天明,是新的一天的開始,是希望的象徵。

b、這是以聲襯靜,用雞啼反襯火烈的鼓聲停止後大地的寂靜。

2、説美點,品美韻——這篇文章美嗎?美在哪裏?

⑴語言美。

課文多用短句來表現內容;大量運用排比,有句內、句與句、段與段之間的排比,交錯出現,連用許多。

⑵思想美。

如果學生沒有找出下面句子,則提示學生仔細體味:

①為什麼説“多水的江南……,打不得這樣的腰鼓”?

引導學生可從自然環境、經濟文化、人的思想境界等角度談,言之成理即可。亦可結合江南音樂《姑蘇行》談陽剛之美與陰柔之美。作者在歌頌這種陽剛之美的同時歌頌黃土高原,這正是貫穿全文的感情基調。

②文中“除了黃土高原,哪裏再有這麼厚這麼厚的土層啊”是什麼含義?

黃土高原是中華民族厚實的精神文化土壤,也是他風雨變遷的見證,引導學生從黃土高原的地域特點和社會歷史的角度來思考這個問題。

③西北現在好像成了貧困落後的代名詞,作者為什麼這樣歌頌西北漢子?

西北是中華民族的主要發源地;在今天,西北好像落伍了。但那裏的人民並沒有因生活的貧困和環境的封閉而喪失希望,生命的能量就在這沉重的軀殼內奔突,終有一天會噴發。這裏的人們,這裏的土地是有希望的。落後是暫時的,只要生命還在期盼“搏擊”,重生之日並不遙遠。

④同學們認為本文的主旨是什麼?從課文中找到依據。

歌頌生命力量歌頌黃土高原歌頌民族精神歌頌民族藝術

⑶這篇文章美在,內容和形式(語言和思想)取得了完美的統一。

?設計意圖】這個板塊主要是通過學生再朗讀的優化訓練,從讀中進一步深化對文章的感悟。側重於實現情感目標。發現教育法認為:“當學生對文章有了深刻的理解後,就可以提出有一定深度、較為典型的問題,而學生對於自己的問題總是有更大的興趣,又將主動回到文章中去探究答案”。古人説:“學成於思,思源於疑”,質疑是創新的起點,是思維的火花,是進步的階梯,更是成功的關鍵!在給了學生足夠的時間讀書、鑽研後,請學生自由提問,相互質疑問難。

?設計意圖】打破思維束縛,讓每一個學生自由、充分的發表自己的見解,實現本課的教學目標。通過探究性、創造性、多角度的閲讀,利用閲讀期待、閲讀反思與批判等環節,拓展了思維空間,受到了情感薰陶,享受到了審美樂趣。

??熟讀課文,整體深化

在這一板塊中,主要是將課內課外結合,將學生作文與課文結合,昇華情感,滲透人文精神,實現能力的拔高與遷移。

1、説説現在你的新感受,或新的發現(問題)。

學生們將暢所欲言,在文章的比較中,學生將明白自己的得與失,提高寫作的素養,同時又對本文的學習進行了梳理與鞏固,遠遠勝過教師的講解。

2、欣賞、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材料。(用掃描儀將學生收集的文本材料進行掃描,直接投影在屏幕上。對於學生的音樂、錄相材料運用多媒體進行播放。)

五、作業設計

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其中一個,允許與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另外,學生也可以自行設計作業題目。

1、探究題目:調查一下本地具有特色、具有文化內涵的民間藝術,寫一篇文章。

2、寫作提高:選一篇同樣寫音樂,生命或是黃土高原的文章,與本文比較分析,寫出它們的相同、不同的地方。(可先找資料學習寫法。)

3、體驗反思:當代中學生應該是什麼樣的?(可以舉行辯論會,深入討論。)

在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完成作業之後,在班上舉行作品發佈會,可邀請老師、學校領導參加,同學們展示自己的成果。

最後,在磅礴雄渾的音樂聲中結束《安塞腰鼓》這篇文章的課堂學習。

?設計意圖】學生們聽到了粗獷雄渾的音樂,看到了引人入勝的材料,談論着自己的收穫。這時的語文課已經不僅僅是語文課了,它將欣賞課、音樂課、地理課、社會課等綜合在了一起,體現了大語觀綜合學習的思想,小小的課堂有效的拓寬了、延伸了。對學生的影響和薰陶更深入了。加之先進手段的運用,學生的成就感是非凡的,熱情是高漲的。

?設計意圖】假如我們滿足於課堂上的成果,那是遠遠不夠的,文章的人文性,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學生同樣是意猶未盡,按照創新教育思想,結合學生的精神生活與接觸的社會生活,緊承本文文化內涵,設計富有創新精神的題目,從而引導學生走出課堂,關注社會,關注生活,關注自身發展。

?設計意圖】因為在教學中側重於展現本文的人文文化精髓,側重學生自讀感悟與探究。

因而,本文的教學具有極大的開放性,靈活性與不可預見性。要求教師參與預到學習中去,成為學習的促進者與主體。因而,板書以展示學生學習成果為主,利用多媒體手段代替了傳統板書,使傳統板書之不能成為了可能。板書同時也具有了強大的評價功能與教學功能

教學反思

?安塞腰鼓》是魯教版七年級上冊中的一篇文章,是一篇歌頌激盪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文章。濃墨大筆,抒寫飽滿的生命激情;以詩載情,使整個散文呈現出雄奇的詩意美;想象奇偉,意境雄渾。既是高原生命的熱烈頌歌,也是民族魂魄的詩性禮讚。它以詩一般凝練而又富有動感的語言,譜寫了一曲慷慨昂奮,氣壯山河的時代之歌。

在組織教學中,我的設計思路是:

1、瞭解腰鼓,看腰鼓表演,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通過朗讀課文,賞析語句,來分析課文,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氣勢。

3、多元化理解文本主旨。

4、觀看開發大西北的圖片,感受大西北日新月異的變化,從而深入理解課文。

在這堂課的教學中,我比較注重以下幾點:

1、注重文本意識、人文意識

語文是一門有着豐富人文內涵的學科,《安塞腰鼓》是一篇閃現關人文之光的文章。在教學這一課時,我很注重文本。整堂課,大塊時間是朗讀課文,品味語句。緊緊圍繞課文,朗讀精彩的段落,品味自己喜歡的語句。通過朗讀品味,不僅僅是活躍課堂和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更重要的是,它讓學生充分地佔有學習時間,讓學生得到充分的語言訓練和技能訓練,充分地感悟文章的魅力,領略文章情景交融、情理交融的藝術境界,使學生感受文章中的語言美,音樂美,人物美,情感美,從而培養和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

2、注重對話意識

課堂上,我和學生平等對話。除此,我還設計了讀者和文本的對話環節,不同的讀者對《安塞腰鼓》主旨不同理解的展示,讓學生思考,理解,探究,從而使學生對文本主旨有多元化的理解。

3、注重問題設計

在朗讀品味這個環節,我設計的問題是:請找出你喜歡的語句,並説説喜歡的理由。這個問題一提出,能統領下面一系列的學習活動,學生的學習目的性很明確。這樣的問題是主幹性的。在教學多元化探究文本主旨這一環節,提問:你比較傾向於哪種觀點,你的理由是什麼?這個問題的答案不是唯一的,也不是現存的,而是要學生經過選擇,獨立思考,組織語言陳述出來的。這樣的問題具有一定的探究性。

我也清楚在這堂課的教學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處。

1、注重結果,忽略過程

課堂教學應該是重過程,輕結果的。我在教學時偏重結果,而忽略了過程。如:有學生賞析“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這句話時,她的答案完美無缺,我很欣然,其實這答案是教學資料上的照本宣科,並不是她思考的結果。如果,我不沉湎於這個完美的答案,而提問一下他是怎樣理解的這個思考過程,這樣的課堂也許就更實在,更有味。

2、問題設計有待推敲

在朗讀和品味這個教學環節。我設計的兩個問題是:①你認為哪幾個段落比較精彩,用你喜歡的方式讀一讀。②你最喜歡的哪幾個句子,説説你的理由。這兩個問題其實有重複,一般來説,自己認為最精彩的句子,往往就是自己最喜歡的句子。應該把兩個問題合併為:哪些段落你最喜歡,用你認為恰當的情緒和節奏讀一讀,並説説你喜歡的理由。

3、缺乏追問藝術

在品味語句這個教學環節,本應是很出彩的環節,但由於老師缺乏追問的藝術,而平淡了不少。如一個學生在談理由時,講他喜歡這個句子是因為這個句子運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老師沒有追問排比這種修辭手法有什麼特點,有什麼作用。這樣課堂就顯得淺薄,缺少深度。

總之,反思使我清醒,反思使我進步,這堂課的缺憾有待於我在以後的教學中不斷彌補,不斷改進。

安塞腰鼓的教學設計與反思篇4

【教學目的】

1、感受安塞腰鼓的雄渾氣勢。

2、理解排比的修辭手法的類型及其在這篇文章中的作用。

3、學習朗讀課文,理解文章內容。

4、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義。

【重點、難點】

一、重點

1、朗讀課文,理解文章內容。

2、感受安塞腰鼓的雄渾氣勢。

二、難點

1、理解排比的修辭手法的類型及其在這篇文章中的作用。

2、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義。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預習

1、聯繫上下文,體會下列詞語的意思:

⑴忘情:不能節制自己的感情。

⑵狂舞:縱情的跳舞。

⑶閃射:閃耀,放出(光芒)。

⑷火烈:像火一樣熱烈。

⑸亢奮(kàng):極度興奮。

⑹晦暗(huì):昏暗,不明顯。

⑺羈絆(jī):纏住了不能脱身,束縛。

⑻碰撞:運動着的物體與別的物體突然接觸。

⑼搏擊:奮力鬥爭和衝擊。

⑽燒灼(zhuó):燒、燙,使受傷。

⑾奔突:橫衝直撞;奔馳。

⑿輻射(fú):從中心向各個方向沿着直線伸展出去。

⒀翻飛:上下或內外交換位置。

⒁淋漓(línlì):①形容濕淋淋往下滴。

②形容暢快。

二、導入

大家在電視節目上看過陝西安塞地區的腰鼓嗎?我想大家一定會被安塞腰鼓那種壯闊、豪放、火烈的舞蹈所深深打動。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劉成章寫的安塞腰鼓,看看作家對安塞腰鼓是怎樣欣賞、體會的。

三、正課

1、朗讀課文(或老師範讀、或聽課文錄音、或學生齊讀、輪讀、個別讀均可)

2、提問:給課文分段歸納段意。討論並歸納:

按表演前、表演中、表演後分三段:

第一段:從開頭到似乎從來不曾響過。

第二段:從但是到成了茫茫一片。

第三段:從當它冥然而止的時候到完。

3、提問:第二段可以分成幾層?討論並歸納:

分成4層:

第一層:從但是到撞開了的那麼一股勁寫安塞腰鼓的舞姿及給人的聯想。

第二層:從好一個安塞腰鼓到隆隆隆隆的陣痛的發生和排解。

寫安塞腰鼓的響聲給人的感受。

第三層:從好一個安塞腰鼓到那裏再有這麼厚這麼厚的土層

啊。寫安塞腰鼓給人心靈的搏擊。

4、提問:文章怎樣寫表演前的情況?討論並歸納:

從背景寫:是一片高粱地、絲溜溜的南風。

從人物寫:是藍騰騰的後生。

從性格寫:是樸實的。從神情寫:是沉穩而安靜的。從腰鼓寫:是呆呆的、不曾響。

5、提問:這樣寫有什麼好處?討論並歸納:

為下文寫腰鼓表演蓄勢。

6、提問:作者與安塞腰鼓的舞姿有什麼特點?討論並歸納:

壯闊、豪放、火烈。

7、提問:作者是怎樣寫的?討論並歸納:

先用排比的修辭手法,寫一錘起來就發狠了、忘情了、沒命了。再用比喻從舞蹈的後生的舞姿寫,如強震起的石頭的狂舞。再用排比、連續比喻的修辭手法寫急促的鼓點像驟雨,飛揚的流蘇像旋風,蹦跳的腳步像亂蛙,閃射的瞳仁像火花,強健的風姿像鬥虎。

8、提問:這樣寫有什麼好處?討論並歸納:

運用比喻使描寫的對象更加形象生動具體。運用排比使文章的氣勢更加恢宏、雄渾有力,用來描寫安塞腰鼓很適當。

9、提問:這腰鼓這一段用了那些反義詞?討論並歸納:

空氣(冰冷~燥熱),陽光(恬靜~飛濺),世界(睏倦~亢奮)

10、提問:運用反義詞寫有什麼好處?

討論並歸納:用反義詞對比強烈,寫出安塞腰鼓的特點。

11、提問:如果説上面是實寫,那麼,使人想起三段是什麼寫?

討論並歸納:虛寫。

12、提問:用虛寫有什麼好處?

討論並歸納:用虛寫使人產生聯想想象,增加了文章的內涵。

13、提問:作者聯想到什麼?

討論並歸納:聯想到落日古戰場,電閃雷鳴和人的大徹大悟。

14、提問:容不得束縛,容不得羈絆,容不得閉塞。是掙脱了、衝破了、撞開了的那麼一股勁!這句話怎麼理解?

討論並歸納:這裏寫出了陝北高原人們的性格特徵,是粗礦、豪邁、

開放的。

四、小結

文章描寫安塞腰鼓的特點:壯闊、豪放、火烈。先實寫,用連喻,寫安塞腰鼓的舞姿。然後用虛寫,通過聯想、想象,寫安塞腰鼓給人的感受寫出了陝北人們的性格特徵。

五、作業

1、完成課後練習一。

2、選用課時作業優化設計。第一課時作業優化設計:

⑴給下面的詞配上一個同義詞:

忘情()閃射()

火烈()亢奮()

晦暗()羈絆()

搏擊()輻射()

⑵境空:

①驟雨一樣,是();旋風一樣,是();亂蛙一樣,是();火花一樣,是();鬥虎一樣,是()。

②這腰鼓,使冰冷的空氣立即變得()了,使恬靜的陽光立即變得()了,使睏倦的世界立即變得()了。

③容不得(),容不得(),容不得()。是()了、()了、()了的那麼一股勁。

第二課時

一、預習

閲讀課文,思考課後練習。

二、導入

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的第一段和第二段的第一層,今天我們再來看看作者怎樣描寫安塞腰鼓的。

三、正課

1、朗讀課文,注意讀出節奏、重音、感情。

2、提問:文章第二段的第二層怎樣寫安塞腰舞的響聲的?

討論並歸納:用排比、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出安塞腰鼓聲音的迴響。第一句寫聲音撞擊在山崖上,山崖發出迴響;第二句寫聲音撞擊在觀眾的心裏,觀眾的心裏發出共鳴。第三句寫聲音引起的豪壯的抒情、嚴峻的思考、犁尖翻起的上浪、陣痛的發生和排解。

3、提問: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討論並歸納:用排比、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出了安塞腰鼓的沉重的響聲,氣勢不同反響。

4、提問:文章第二段的第三層怎樣寫安塞腰鼓給人心靈的搏擊?

討論並歸納:先寫後生們的胳膊,腿,全身,有力的、急速的、大起大

落的搏擊着,使人感到震撼、燒灼、威逼。使人鮮明的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躍和強盛。使人感受到陝北農民的那種取之人的甚少,奉獻給人的甚多的精神。寫出作者心靈深處的感悟。

5、提問:黃土高原啊這一段寫了什麼?

討論並歸納:寫只有黃土高原這麼深厚的土層,才生養了這些元氣淋漓的後生,才能有這麼驚天動地的安塞腰鼓。

6、提問:為什麼説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裏打不得這樣的腰鼓。?

討論並歸納:這裏用比喻説明江南人性格柔弱,只能唱一些江南小調,打不得這樣氣勢澎湃的腰鼓。

7、提問:第二段的第四層寫什麼?

討論並歸納:總結上面的三層的意思。從力量、聲響、光影的變幻、藝術的享受寫安塞腰鼓的舞姿給人蓬勃的想象力。從安塞腰鼓沉重的響聲寫給人心靈的淨化。從後生們生命中噴發出來的力量寫安塞腰鼓給人心靈的震撼。

8、提問:倒數第四段中的交織!旋轉!凝聚!奔突!輻射!翻飛!昇華!這幾個詞能不能對調?為什麼?

討論並歸納:不能。因為這幾個詞的排列按一定的順序。從小到大,從低到高,從中心到四周。

9、提問:為什麼説當它更然而止的時候,世界出奇的寂靜,以至使人感到對她十分陌生?

討論並歸納:這是人對鬧聲的一種感受,當鬧聲突然停止的時候,會感到特別的靜。其次,這裏用靜來反襯鬧,可收到更好的藝術效果。

10、提問;怎樣理解耳畔是一聲渺遠的雞聲?

討論並歸納:雞聲是天亮的標誌,是新的一天的開始,是希望的象徵。有這種安塞腰鼓所噴發出來的力量,一定會帶動生命的奔騰昇華,一定會創造出一個嶄新的世界,這正是希望所在。

11、提問:本文大量運用排比,有句內部、句與句、段與段之間的排比。試舉例説明這樣的寫法,對錶現文章的思想感情起什麼作用?

討論並歸納:

⑴句內部的排比:一錘起來就發狠了,忘情了,沒命了!

⑵句與匈之間的排比:狂舞在你的面前,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鬥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

⑶段與段之間的排比: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馬鳴風流做

使人想起:千里的雷聲萬里的閃!

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而後最終永遠明晰了的大徹大悟!

這些排比句使文章氣勢恢宏,語氣連貫,節奏明快,語句錢鑽,能表

達出強烈的思想感情。

12、提問:訪歸納文章的中心思想。

討論並歸納:本文通過對安塞腰鼓的描寫,讚美了安塞腰鼓強健的舞姿、沉重的響聲、震撼人心的力量。寫出了安塞腰鼓壯闊、豪放、火烈的特點。

四、小結

這篇文章氣勢恢宏,語氣連貫,節奏明快,語句錫銘,寫出了安塞腰鼓壯闊、豪放、火烈的特點。表達出作者讚美了安塞腰鼓強健的舞姿、沉重的響聲、震撼人心的力量的強烈的思想感情讚美陝北高原人們粗礦、豪邁、開放的性格特徵。文章多處運用排比、比喻,使文章氣勢恢宏,節奏明快,每個詞語都簡潔有力,每個句子都罌羣激越,增強了文章感人力量。

五、作業

1、課後練習二、三、四題。

2、選用課時作業優化設計。第二課時作業優化設計:

⑴寫出了面詞的反義詞:

晦暗()束縛()

閉塞()歡樂()

擺脱()冰冷()

恬靜()睏倦()

簡答

①本文以什麼作為線索?

②安塞腰鼓的特點是什麼?

③容不得束縛,容不得羈絆,容不得閉塞。是掙脱了、衝破了、撞開了的一股勁!這句話運用了什麼類型的排比?你怎麼理解這句話?

④清模仿文中的排比句寫一段話。

安塞腰鼓的教學設計與反思篇5

教學目標:

1.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情感,體會文章的陽剛之美。

2.能有感情地朗讀,感受鏗鏘有力、富有節奏的語言。

3.理解排比、反覆修辭在文章中的作用。

教學重點:

1.理解排比、反覆的作用,精讀重點句子。

2.通過聽讀、朗讀課文,感受安塞腰鼓的氣勢,品味文章的語言美。

教學難點:

1.引導學生深入領會作者所歌頌的生命力量

2.體會激越的語言,並學習運用,嘗試表達。

教學設想:

這是一篇詩化的散文,有着雄渾偉奇的畫面,更有着與畫面風格一致的氣勢磅礴的語言,所以教學分為兩個板塊:感知氣勢;品味語言。整個過程又以朗讀一線貫穿讀、説、析、品、評,不知不覺讓學生受到薰陶,完成教學。

教學過程:

教學活動1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請教同學們一個問題,你們為什麼喜歡勁舞?學生可能回答:帶勁、有節奏、能使生命得到宣泄等等,於是引出,在黃土地上也有這樣如火一樣熱烈的舞蹈和音樂,那就是有着天下第一鼓美稱的——安塞腰鼓。

多媒體演示安塞腰鼓表演的畫面,學生欣賞。

師問:你看了這些畫面,此時內心洋溢着怎樣的感情?

(學生自由回答,談一談觀後感)

導入:俗語説:一方山水養一方人,一方山水有一方風情。產生於黃土高原上的安塞腰鼓,粗獷、雄渾、動力十足。今天我們就一起跨越時空,走進黃土高原,走近安塞腰鼓,去感受一下它的風采和魅力。

教學活動2美讀課文,學習新課

第一板塊:朗讀,感知

1、讀課文。

(1)預讀,學習生詞

瞳(tóng)仁恬(tián)靜晦(huì)暗羈絆(jībàn)驀(mò)然宂(rǒng)雜戛(jiá)然磅礴(pángbó)

(2)教師範讀或放錄音,學生聽讀,感受文章的感情基調。(鏗鏘激越的朗讀能深深感染學生,許多無法用語言表達的感情可通過讀來悟出。)

(2)指導朗讀和學生朗讀。

2、明結構

説明:文章按鼓響前、腰鼓表演、鼓聲止可分成3大部分。第二部分為文章的主體部分,分別從4個角度來展示腰鼓舞的藝術魅力,且這4個角度的分水嶺都是一句話。學生會很快找出:好一個安塞腰鼓!

明確:這是文章內容與結構上的核心句。

好一個安塞腰鼓!在13、17、22、24自然段反覆出現,怎麼讀?

3、知內容

用:的安塞腰鼓對安塞腰鼓進行評價。可填詞、短語、句子,最好是文中的內容。

第二板塊:朗讀,品味

4、尋美點

佈置分組朗讀,分組進行尋找美點比賽。用美,你看(聽)…。的句式或用好,好在這一句式進行評點。

第三板塊:練習,學用課文句式、段式

5、替換式品讀,感受語言的節奏美、詩意美

讓學生齊誦第6段。

教師示範。

教師將大家剛才讀的內容改成了另一種文學樣式詩,(幻燈出示所改之詩)教師範讀。

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鬥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學生反覆朗讀。)

③學生仿照以上形式,加工另外的文章內容

④分小組反覆替換朗讀。

6、揭示本文所要表現的主題。

文章中心句:

容不得束縛,容不得羈絆,容不得閉塞。是掙脱了、衝破了、撞開了的那麼一股勁!

教學活動3拓展延伸和佈置作業

7、拓展延伸

作家劉成章用他詩一般的語言,為我們再現了安塞腰鼓的壯美場面,使我們的情感受到了強烈的震撼。文章多處運用排比、反覆、比喻,使文章氣勢恢宏,節奏明快,每個詞語都簡潔有力,每個句子都激越豪壯,增強了文章感人力量。現在,讓我們鏡頭轉向一個同學們都很熟悉的場面,請大家看後模仿本文的語言説一説,寫一寫。要表現一種具有恢宏氣勢的場景,多用短小有力的短句,多用排比增強氣勢,用詞鏗鏘,還可用比喻等修辭手法使文章更富生動性。

8、佈置作業

1、找出自己喜歡的段落,熟讀成誦。

2、學習課文,使用排比、反覆、比喻的修辭手法,運用短句,進行合理的想像,描寫一個令你難忘的場面,l00字左右。

教學反思

?安塞腰鼓》一文,歌頌了激盪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歌頌陽剛之美。文章條理十分清晰,語句優美,用詞也十分精練。上課時我主要注重了以下兩個方面:

1.抓住好一個安塞腰鼓!這一條貫穿全文的主線,以它為引子展開教學。

每一層都以安塞腰鼓好在什麼地方這個問題引領學生切入文本,並最終都回歸到這個點子,體會安塞腰鼓的藝術魅力。課的終結處再回歸到這個點上,讓學生滿懷深情地讚歎到好一個安塞腰鼓。

2.抓住重點段、重點句引領學生細細品味。

引領學生通過朗讀品詞析句,感悟文意。首先,是第七段重點抓了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鬥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這一排比、比喻句,引領學生品味語言的精妙,體會安塞腰鼓的壯闊、豪放、火烈。其次是第八段中引領學生提挈三對意思相對的詞語(即冰冷——燥熱;恬靜——飛濺;睏倦——亢奮)來體會這樣火烈的場面使人們心心舞動了起來。再次是第十八段重點,抓了它使你驚異於那農民衣着包裹着的軀體,那消化着紅豆角角老南瓜的軀體,居然可以釋放出那麼奇偉磅礴的能量!。從紅豆角和老南瓜中體會到現實雖然是困苦的,但黃土地的人們並不痛苦,他們有信心憑着自己的雙手改變貧窮,去創造美好的未來。讓學生通過整體朗讀去領悟高原人民頑強樂觀、堅韌不拔的精神,深化安塞腰鼓的內在意藴。

遺憾的是朗讀指導還不夠充分,如對重音、語調的指導只停留於示範,而沒有具體指導。對主題的探究還不夠,沒有引導學生從多角度更深入的探究。在品味語句這個教學環節,本應是很出彩的環節,但由於時間關係沒有加以追問,而平淡了不少。如學生在談理由時,講他喜歡這個句子是因為這個句子運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老師沒有追問排比這種修辭手法有什麼特點,有什麼作用。這樣課堂就顯得淺薄,缺少深度。

?安塞腰鼓》選自人教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三課。從標題上就可以看出這篇課文有豐富的資源進行多學科融合教學。《安塞腰鼓》是新時期的經典課文,他寫陝北高原,寫高原腰鼓,寫打鼓的人,展示高原的民俗民風,以及高原人奔放雄健的精神氣質,表現了陝北高原人民蓬勃的生命力,所以在教學中,注重多學科融合,讓學生更加全面的瞭解陝北黃土高原上的安塞腰鼓的與眾不同。

一、教學思想的反思

?安塞腰鼓》是一篇自讀課文,是一篇帶有詩情畫意的散文,這種詩情是從黃土高原生長出來的,具有粗獷,豪放的特點,又是從高原上一羣毛騰騰的後生身上散發出來的,充滿生命的力量。

語文學科它的工具性比較強,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既要體現語文這門學科特點,教學學生識文解字,掌握其中的寫作方法,從中懂得做人的道理,如果在課堂上只講語文知識,就顯得枯燥,單調,所以我們還要深挖語文學科以外的知識,看看文章中有沒有其他學科的融合,語文教學中有音樂舞蹈的融合,可以提高學生的欣賞審美能力,語文教學中有史地的融合可以讓學生明史鑑,曉天下,語文教學中有理化的融合可以讓學生精準理性有邏輯的分析判斷事物,多學科的融合,既可以讓學生學到知識,又可以增長見識,達到所有科目同步提高的效果。

二、教學設計反思

?安塞腰鼓》一篇地域性很強的一篇文章,在設計之前,認真研讀教材,查找資料,依據教師用書的參考建議,採用多種方式的多學科融合的教學方法,力求達到教學相長的效果。

課前讓學生蒐集安塞腰鼓的視頻,安塞的地理位置,黃土高原的地形特點,安塞腰鼓有關的歌曲等,為上課做準備。

導入的時候播放安塞腰鼓表演片段,讓學生欣賞安塞腰鼓集舞蹈、音樂於一體的大型表演,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

為了讓學生更加全面的瞭解安塞腰鼓,對安塞腰鼓做了詳細的介紹:天下第一鼓安塞腰鼓。安塞腰鼓產生於北方黃土高原上的一種民間藝術,充滿原始的意味和濃郁的鄉土氣息,也是陝北人民精神風貌的象徵。在古代既是激勵邊關將士衝鋒陷陣、浴血奮戰的號角,也是將士凱旋的歡迎曲。如今它已成為中華民族堅毅不屈、意氣風發、蓬勃向上、積極進取的精神象徵。讓學生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氣勢,領悟作者所歌頌的生命的力量。

課中當學生問道為什麼只有黃土高原才能生養這些元氣淋漓的後生,才能承受如此驚心動魄的搏擊呢?用地理知識來給學生講解黃土高原的地形特點,可以説只有厚重的黃土高原,才能生出一羣羣茂騰騰的後生,只有厚重的黃土,才有西北高原的漢子們,學生們對磅礴、壯闊、豪放、火烈的安塞腰鼓就有了更深的瞭解。

課的結尾播放:李政飛演唱,孟海平作詞,孟海平作曲的《吉祥腰鼓》,在音樂的激盪中,把安塞腰鼓的磅礴氣勢再次顯現出來,也把本課推向高潮,學生在欣賞中結束本課,餘味悠長。

三、教學過程反思

文是一篇自讀課文,又是一篇抒情性散文,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反覆朗讀,在誦讀的基礎上掌握文章的主題,由於誦讀時間過多,在時間的把握上有點偏重朗讀,導致後面分析課文不細,也沒有給學生思考和討論的餘地,在學科融合過程中,由於教學資源缺乏,資料有限,雖然有其他學科的融合,但對深度融合欠缺,甚至是生搬硬套,在授課過程中沒有把握好量,導致重難點沒有凸顯出來。

四、改進措施

1、人文性和工具性極強的語文學科,融入其他學科的教學,是不是有點強學科所難,但是受課題的約束,我們不得不融入其他學科,但怎麼融入,怎麼銜接的融入,怎麼有機的嵌入,值得我們每一位語文教師的思考。

2、語文教師拿到一篇文章,我們要探討,如何傳道、授業、解惑,從那些方面入手,安塞腰鼓就是讓學生學習抒情散文的特點,學習安塞腰鼓磅礴、壯闊、豪放、火烈的特點,領悟作者所歌頌的生命的力量,進一步瞭解安塞腰鼓、黃土高原、西北漢子,學習集音樂、舞蹈於一體的安塞腰鼓,在誦讀中感受,在欣賞中審美,所以我要多角度,多方式,多思維恰如其分的融入其他學科,很好的的進行語文學科的教學。

一篇文章,卻融合了地理、音樂,舞蹈等學科方面的知識,讓不僅學會了本課的有關的知識,還學到了地理和音樂等方面的的知識,受益匪淺。

一、執教內容:六年級語文(上)《14.安塞腰鼓》

二,教學目標:

1.整體感知安塞腰鼓的特點,感受黃土高原後生們粗獷、豪放的性格。2.體會安塞腰鼓的火烈、豪放、壯闊、震撼的力量。

3.揣摩課文的表達順序與手法,感受課文語言的魅力。

4.內化文本語言體式,藉助逼真的視聽畫面來激發學生表達對安塞腰鼓的理解、體會、看法。

三、多媒體運用:

1.出示關鍵句

2.播放安塞腰鼓的場面

四、教時安排:第二教時

五、教學過程

(一)激情引導

1.安塞地處黃土高原腹部,這塊特殊的地域,在長期的孕育過程中,形成了獨特的地方文化,安塞腰鼓是我國北方最具有魅力的大型舞蹈之一,它以粗獷、豪放的動作、鏗鏘有力的節奏、歡騰、跳躍的舞姿,贏得了許許多多人的讚歎。安塞腰鼓屬於黃土高原,唯有生存在這塊土地上的人們,才能創造出這樣的奇蹟。

同學們,我們今天繼續學習《14.安塞腰鼓》

(二)抓關鍵詞引導學生總體把握課文的基調,初步感受作者語言特點與內心的震撼

1.出示詞語

蓬勃亢奮碰撞元氣淋漓

震撼燒灼威逼奇偉磅礴

壯闊豪放火烈驚心動魄

(1)讀讀這些詞語,結合課文插圖,你覺得這是怎樣的安塞腰鼓?(學生回答安塞腰鼓的特點。)

(2)安塞腰鼓是多麼奇偉磅礴!難怪作者在文中這樣讚歎:好一個安塞腰

鼓。

2.總體把握課文基調

(1)出示:好一個安塞腰鼓!好一個安塞腰鼓1這樣的話在課文中

出現了幾次呢?(學生找一找、説一説)

(2)同學們,作者為什麼反覆讚歎四次呢?你能結合課文説一説嗎?(默

讀課文,畫一畫有關句子,説一説自己的看法)

怎麼才能讀好這四句話讚歎的話呢?(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四句讚歎的話)

3.感受語言特點與作者內心的震撼

①作者對安塞腰鼓發出四次讚歎,每一次讚歎的內容都是相同的,那麼每次

都因為什麼而發出強烈的感歎呀?讚歎怎樣的情景呢?(學生思考、回答)

生⑴讚歎火烈的舞蹈場面:百十個斜背響鼓的後生,如百十塊被強震不斷擊

起的石頭,狂舞在你的面前;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鬥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

生⑵你聽這激越的鼓聲:百十個腰鼓發出的沉重響聲,碰撞在觀眾的心上,

觀眾的心也驀然變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攏

生⑶你瞧,擊鼓的後生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擊着,急速地搏擊着,

大起大落地搏擊着。

小結:

同學們,作者被這安塞腰鼓深深地陶醉了,震撼了,所以,反覆讚歎了四次,

其實,這種寫法本身就是一種美,它使語言更加凝練,簡潔,使形象更加深刻、清晰。作者劉成章是怎樣描繪安塞腰鼓的呢?讓我們走進課文感受它的力量與氣勢吧!

(三)精讀指導,感受安塞腰鼓的豪放、壯闊、大氣,給人強烈的震撼與感

染1.請同學們讀課文1——5小節,一邊讀,一邊想,在你面前彷彿出現了怎

樣的畫面?有什麼感覺呢?

生⑴我彷彿看到了一片火紅的高粱地,一羣茂騰騰的後生,不曾響過的腰鼓。

生⑵我感受到了噝溜溜的南風。

生⑶我看到了茂騰騰的後生樸實得像那片高粱,他們的神情沉穩而安靜。小結:同學們,在鼓未敲響以前,是一片肅靜,是嚴陣以待,是胸有成竹,而展現在他們背後的是一大片無限的高粱地,這背景多麼壯闊、多麼恬靜、多麼舒緩、多麼柔和,給人留下了無限想象的空間。這裏突出了安塞腰鼓上演之前的靜字。腰鼓即將上演了,寫腰鼓鼓舞的場面可分四層:

2.學習第一層(6——11)節

這幾節主要寫鼓聲乍起的,着重寫鼓聲的。

(1)談一談,你彷彿聽到了什麼?看到了什麼?有什麼感受。

學生自由讀書,邊讀邊畫有關句子,寫寫自己的感受。

生⑴:我看到壯闊、豪放、火烈的舞蹈。

你能讀出你的感受嗎?

生⑴:讀第6節的內容。

生⑵:我聽到了腰鼓發出的沉重響聲。

你能讀出怎樣的響聲嗎?

生⑵:讀第9、10節。

生⑶:我感到後生們擊鼓很投入,我是從一捶起來就發狠了,忘情了,沒命了1這句話中體會到的.

不錯,黃土高原的後生們在擊鼓之前,神情是那麼沉穩,那麼安靜。可是一捶起腰鼓,他們彷彿都變了,變得那麼熱烈、豪放、那麼激情四射,難怪作者讚歎:好一個安塞腰鼓!你體會到作者的感受了嗎?鼓聲是激烈的!文章的語言是驚心動魄的!請同學們再一次默讀這一部分,有什麼不懂的地方嗎?提出來我們大家一起交流。

理解句子

①這腰鼓,使冰冷的空氣立即變得燥熱了,使恬靜的陽光立即變得飛濺了,使睏倦的世界立即變得亢奮了。

a.讀讀這句話,哪幾個詞形成鮮明的對比呢?

(學生回答:冰冷—燥熱恬靜—飛濺睏倦—亢奮)

b.理解燥熱、飛濺的意思

為什麼冰冷的空氣立即會變得燥熱了?為什麼恬靜的陽光立即會變得飛濺

了?為什麼睏倦的世界立即會變得亢奮了呢?

生:因為有了奇偉磅礴的安塞腰鼓,有了一敲起腰鼓就發狠了,忘情了,沒命了的安塞後生呀。

②下面兩句話你理解嗎?

百十個腰鼓發出的沉重的響聲,碰撞在田野長滿酸棗樹的山崖上,山崖驀然變成牛皮鼓面了,只聽見隆隆,隆隆,隆攏

百十個腰鼓發出的沉重的響聲,碰撞在觀眾的心上,觀眾的心也驀然變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攏

a.自由讀這兩節,想一想這兩節分別寫了什麼?

生⑴:都是寫腰鼓的沉重響聲的。

除了寫沉重的響聲,還寫了什麼呢?

生⑵:寫鼓聲的震盪、強烈、力量大。

b.為什麼山崖和觀眾的心會驀然變成牛皮鼓面了呢?為什麼這恢宏的鼓聲,不僅僅迴盪在牛皮鼓面上,還回蕩在人們的心上呢?

學生思考、討論。

生:因為鼓聲壯闊、豪放、火烈,在山崖上產生了迴響,人們觀賞這樣火烈的場面被深深地感染了。

小結:這安塞腰鼓引起了山崖的迴響,觀眾的共鳴,使藝術與自然與人的心靈融為一體了。天地間似乎只剩下隆隆的豪壯、隆隆的震撼、隆隆的激盪。好一個安塞腰鼓!

(2)學習第二層。

讀12—16小節,在讀的過程中,你感受到哪句話給你帶來生命的震撼呢?你就把它畫出來,再有感情地讀一讀。

(學生邊讀邊畫。)

這部分內容着重寫舞姿,突出了舞姿的遒勁。

出示句子⑴

後生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擊着,急速地搏擊起大落地搏擊着。你從哪些詞語中體會到生命的震撼?你能讀出生命的震撼嗎?你感受到怎樣的生命?

學生説關鍵詞搏擊、有力、急速、大起大落。

找生有感情地朗讀。

出示句子⑵

它震撼着你,燒灼着你,威逼着你。

理解加點詞語的意思。

難道是安塞腰鼓使我們受到傷害,使我們受到威脅嗎?不,當然不是!那麼燒灼、威逼表現了什麼呢?

生:這些詞表現了每一個舞姿都充滿了力量,它讓我們強烈地震撼在藝術的享受之中呀!所以作者讚歎道:好一個黃土高原!好一個安塞腰鼓!

師小結:這三個詞把安塞腰鼓的活躍、激烈、動感表現得逼真、生動。安塞腰鼓不僅給人感官上的刺激,更給人帶來心靈上的震撼。這些詞形象地展現出安塞腰鼓所藴含的強烈的生命力。

(3)學習第三層(17節)

這一層寫鼓舞到了高潮的部分。

自由讀讀這一層,你與第一、第二層比一比,你發現了什麼?

生⑴:這一層寫得簡潔,沒有第一、第二層那麼多長句子,運用的短句子比較多。

生⑵:這一層沒有直接寫安塞腰鼓。

小結:這一層寫得比較簡單,語句短孝急促,有很強的節奏感,好像那急促的鼓點,充分展示了人、聲、舞融為一體的茫茫景象。

(4)學習第四層

課文的最後一層寫鼓聲戛然而止了。同學們讀一讀這一層你有什麼感受?生⑴:鼓聲戛然而止了,世界出奇地寂靜。

生⑵:鼓聲戛然而止了,人們感到對世界十分陌生。

生⑶:鼓聲戛然而止了,是耳畔渺遠的雞啼把人們從夢幻中拉回到現實中來!小結:鼓聲戛然而止的時候,人們還陶醉在火烈豪放、壯闊變幻的安塞腰鼓舞的場面之中,如痴如醉,如夢如幻,是一聲雞啼打破了寂靜,讓人們如夢初醒。如果用一個字來概括那就是靜。(教師用紅筆在黑板上板書)那麼這個靜與文章寫腰鼓舞即將上演的靜有什麼關係呢?這樣寫有什麼好處呢?

生⑴:這樣寫起到首尾呼應的作用。

生⑵:這樣寫更能突出安塞腰鼓的影響力、感染力。

是呀,這樣的寫法,雖然都是靜,但表達的效果有巨大的懸殊,前一個靜意味着蓄勢待發、胸有成竹、躍躍欲試、激情待發;後一個靜是餘音裊裊、繞樑三日、餘味無窮,是此時無聲勝有聲,為了突出安塞腰鼓的震撼力,感染力,影響力是那麼持久、深遠,讓我們有一種如聞鼓聲、如見鼓舞、如臨其境的感覺。

二、揣摩寫作方法

同學們,這篇課文把鼓舞的場面寫得非常驚心動魄、結構寫得層次分明,語言繪聲繪色,有強烈的音樂美,又有很強的節奏感。你能找一找課文中的句子讀一讀、説一説嗎?(略)

三、拓展延伸

1.安塞腰鼓是一種獨特的大型民間舞蹈,它已有兩千年的歷史了,是陝西民魂的體現,號稱天下第一鼓(播放安塞腰鼓的場面)

2.你能仿照課文中的句子用上排比、比喻、擬人、反覆、疊詞等方法來寫一寫你心中的安塞腰鼓嗎?

教學反思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着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是語文實踐的,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的系統和完整。語文又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而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

?安塞腰鼓》是我國當代作家劉成章寫的一篇抒情散文。課文為我們描繪了安塞腰鼓這一獨特的民間舞蹈藝術。通過寫安塞腰鼓強健的舞姿、沉重的響聲、震撼人心的力量來讚美黃土高原人粗獷、豪邁、開放的性格。這篇文章氣勢恢宏、節奏明快,寫出了安塞腰鼓壯闊、豪邁、火烈的特點。

因此,這篇文章的重點應是充分朗讀課文的基礎上結合看圖,看錄像等方式去領略安塞腰鼓撲面而來的激情,領悟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內化語言能力。

我在執教《安塞腰鼓》這課時,採用的是兩種分段相結合的方式,既有靜—鬧—靜結構形式,又有靜—鬧靜的結構形式,把鬧靜結合為一體,目的是為了讓學生能充分感受到安塞腰鼓的火烈、壯觀、豪放與強大的藝術感染力的對比。讓學生充分感到黃土高原的後生們的粗獷、豪邁、開放的特點。在教學課文最後一層時,引導學生把安塞腰鼓即將上演的靜與鼓聲戛然而止的靜對比、聯繫,滲透篇章結構的練習。

在語文教學上,通過突出對關鍵詞品味,對句子的朗讀、感悟,對語言形式的體會、吸納、內化於口語表達、書面表達等方式來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

為了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整體感受安塞腰鼓的特點,我結合課文的插圖引出牽動全文的情感線索:好一個安塞腰鼓!進而引導學生思考:作者為什麼反覆四次讚歎安塞腰鼓呢?為學生閲讀課文、吸納課文的語言文字提供了鋪墊。在學生對課文的四次讚歎基本理解之後,學生口語表達出作者讚歎安塞腰鼓的理由就順理成章了。如:你看,這火烈的舞蹈場面(第6節的內容)。你聽,這激越的鼓聲:百十個腰鼓發出的沉重的響聲(第9、10節的內容)。你瞧,擊鼓的後生多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擊着,急速地搏擊着,大起大落地搏擊着。教師適時點撥:作者被安塞腰鼓深深地陶醉了,反覆讚頌了四次,其實這種寫法本身就是一種美,它使語言更凝練、簡潔,使形象更加深刻、清晰。這樣,學生對反覆的表達手法感知就深刻了,體會就形象了。這樣的指導是內容與形式有機結合的指導,是在具體可感的語言情境中進行,語言形式的指導體現了語文實踐性的特點。

在體會、揣摩文章的音樂性時,引導學生找一找句子來讀、來品,當教師介紹了安塞腰鼓是陝北民魂的體現,號稱天下第一鼓之後,接着播放安塞腰鼓的視聽場面,這時學生與安塞腰鼓的距離一下子被拉近了,真切感受到安塞腰鼓的火烈、壯闊、粗獷、雄渾、大氣磅礴、震撼人心。此時,學生肯定有許多話要説,有許多感受要表達,有許多想法要傾吐。這説明表達的時機到了,於是我設計:讓學生仿照課文中的句子,用感受過的排比、比喻、擬人、疊詞、反覆等手法來表達心中的安塞腰鼓。

閲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根本任務和基本途徑,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必須努力做到教材思路、作者思路、學習思路、導讀思路四路貫通,

學生自主讀書活動、合作交流活動、教師導讀活動協調統一,必須進行良好語感的培養,整體把握文章內容的能力培養,揣摩文章表達順序的能力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