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教師文案

廣東教案5篇

欄目: 教師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6.45K

制定教案是為了讓我們在教學道路上有更大的進步,制定教案是提高我們教學質量最有效的方式,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廣東教案5篇,供大家參考。

廣東教案5篇

廣東教案篇1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掌握力的平行四邊形法則;

2、初步運用力的平行四邊形法則求解共點力的合力;

3、會用作圖法求解兩個共點力的合力;並能判斷其合力隨夾角的變化情況,掌握合力的變化範圍。

能力目標

1、能夠通過實驗演示歸納出互成角度的兩個共點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邊形定則;

2、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

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的物理思維能力和科學研究的態度

教學建議

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1、本課的重點是通過實驗歸納出力的平行四邊形法則,這同時也是本章的重點.

2、對物體進行簡單的受力分析、通過作圖法確定合力是本章的難點;

教法建議

一、共點力概念講解的教法建議

關於共點力的概念講解時需要強調不僅作用在物體的同一點的力是共點力,力的作用線相交於一點的也叫共點力.注意平行力於共點力的區分(關於平行力的合成請參考擴展資料中的“平行力的合成與分解”),教師講解示例中要避開這例問題.

二、關於矢量合成講解的教法建議

本課的重點是通過實驗歸納出力的平行四邊形法則,這同時也是本章的重點.由於學生剛開始接觸矢量的運算方法,在講解中需要從學生能夠感知和理解的日常現象和規律出發,理解合力的概念,從實驗現象總結出力的合成規律,由於矢量的運算法則是矢量概念的核心內容,又是學習物理學的基礎,對於初上高中的學生來説,是一個大的飛躍,因此教學時,教師需要注意規範性,但是不必操之過急,通過一定數量的題目強化學生對平行四邊形定則的認識.

由於力的合成與分解的基礎首先是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在前面力的知識學習中,學生已經對單個力的分析過程有了比較清晰的認識,在知識的整合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練習做好規範演示.

三、關於作圖法求解幾個共點力合力的教法建議

1、在講解用作圖法求解共點力合力時,可以在複習力的圖示法基礎上,讓學生加深矢量概念的理解,同時掌握矢量的計算法則.

2、注意圖示畫法的規範性,在本節可以配合學生自主實驗進行教學.

第四節力的合成與分解

教學設計過程:

一、複習提問:

1、什麼是力?

2、力產生的效果跟哪些因素有關?

教師總結,並引出新課內容.

二、新課引入:

1、通過對國中學過的單個力產生的效果,與兩個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引出共點力、合力和分力的概念,同時出示教學圖片,如:兩個人抬水、拉縴或拔河的圖片.(圖片可以參見多媒體素材中的圖形圖像)

2、提問1:已知同一直線上的兩個力f1、f2的大小分別為50n、80n,如果兩個力的方向相同,其合力大小是多少?合力的方向怎樣?(教師講解時注意強調:‘描述力的時候,要同時説明大小和方向,體現力的矢量性’)

3、提問2、進一步在問題1的基礎上提問,若f1、f2的兩個力的方向相反,其合力大小是多少?合力的方向怎樣?

教師引導學生得到正確答案後,總結出“同一直線上二力合成”的規律:

物體受幾個力共同作用,我們可以用一個力代替這幾個力共同作用,其效果完全相同,這個力叫那幾個力的合力.已知幾個力,求它們的合力叫力的合成.

指明:

(1)、同一直線上,方向相同的兩個力的合力大小等於這兩個力大小之和,方向跟這兩個力的方向相同.

(2)、同一直線上,方向相反的兩個力的合力大小等於這兩個力大小之差,合力的方向跟較大的力方向相同.

4、提問3、若兩個力不在同一直線上時,其合力大小又是多少?合力的方向怎樣?

教師出示投影和圖片:兩個學生抬水對比一個同學抬水,讓學生考慮:一個力的效果與兩個力的效果相同,考慮一下是否“合力總比分力大”?

5、教師可以通過平行四邊形定則演示器演示力的合成與分解實驗(演示實驗可以參考多媒體素材中的視頻文件);

演示1:將橡皮筋固定在a點,演示用兩個力f1、f2拉動橡皮筋到o點,再演示用f力將橡皮筋拉到o點,對比兩次演示結果,運用力的圖示法將力的大小方向表示出來,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獲得和理解力的平行四邊性法則,在實驗前,教師可以設計f1、f2的大小為3n和4n,兩個力的夾角為90度,這樣數學計算比較簡單,學生很容易會發現f1、f2和f的關係滿足勾股定理,進而得到力的平行四邊性定則,教師總結:兩個互成角度的力的合力,可以用表示這兩個力的線段作鄰邊,作平行四邊形,所夾的對角線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6、學生可以通過分組實驗來驗證力的平行四邊性定則(可以參考多媒體資料中的視頻試驗):

試驗器具:一塊方木板,八開白紙兩張,大頭釘若干,彈簧秤兩個,橡皮筋一個,細線若干,直尺兩個,

學生在教師的知道下,組裝好試驗設備,進行試驗驗證.

強調:需要記錄的數據(彈簧秤的示數)和要作的標記(橡皮筋兩次拉到的同一位置和兩個分力的方向)

7、教師總結:經過人們多次的、精細的試驗,最後確認,對角線的長度、方向,跟合力的大小、方向一致,即對角線與合力重合,力和合成滿足平行四邊形法則.

8、讓學生根據書中的提示自己推倒出合力與分力之間的關係式.

三、課堂小結

探究活動

關於“滑輪”問題的研究

題目

關於“滑輪”問題的研究

廣東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學唱《大樹樁你有幾歲》感受三拍子歌曲特點,並能用歡快而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全曲。

2、學唱附點二分音符,認識幾種常用的力度記號(“f”、“p”、跳音、減弱、自由延長)和它的表現作用。

教學重點:能用明亮而富有彈性的歌聲表現活潑、俏皮的情趣。

教學難點:認識並學會幾個音樂力度記號。

教學用具:電子琴、白板、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景設疑

師:同學們,很高興又到了我們的音樂課堂。我們402班的同學各個都像天使一樣可愛,小天使們,你們今年幾歲啦?噓,讓老師先來猜一猜。

1、老師猜學生年齡。(9-10)

有節奏地念:x x x | x x x | x. x _ | x - - |

同學呀!同學呀!你呀九歲啦。

(重點解決附點四分音符)

2、師生猜教師年齡

師:老師剛才猜了你們年齡,大家猜猜老師今年多大?

a.生回答

b.(能否像老師剛才一樣有節奏的念出來呢)有節奏地回答。

二、活動解疑

1、出示大屏幕(大樹樁圖片)

師:我們班同學眼力可真不賴(豎起大拇指),請看大屏幕,把你看到的和想到的告訴大家。

a、學生回答

a、看到大樹樁,想到大樹樁的由來,進行德育教育砍伐現象嚴重,生態環境)

b、想到大樹的年齡

師:你是怎麼知道的?(答時給予鼓勵)

師小結:從大樹砍伐後留下的樹樁斷面上,常常可以看到一圈圈疏密不同的紋飾,這就是樹木的年輪,數一數大樹橫斷面上有多少個圈,就知道這棵樹生長了多少年。

師:在我國西南邊的熱帶雨林裏,有這樣一羣傣族孩子,他們常在樹林裏小河邊做“猜樹齡”的遊戲,今天就讓我們隨他們一起去猜一猜“大樹樁你有幾歲”(出示課題)

2、初次聆聽

師:讓我們先來聆聽這首歌曲,比比看誰的耳朵最靈,能聽出這首歌是幾拍子的。

生:四三拍,給予鼓勵。

師:四三拍的強弱規律是什麼?

生:強弱弱

師:你們能用手擊拍的方式表現出來嗎?(鼓勵)

3、再來聽一遍,邊聽邊擊拍,並請同學們用你們的表情表現出你所聽到的音樂情緒是怎樣的。

師:從剛才同學們的表情老師感受到這首歌曲是活潑地,對嗎。

好,請翻開書驗證一下我們的感受和作者的感受一致嗎。

4、嗯,剛才我們一起聽了兩遍,相信同學們肯定都躍躍欲試想開始學唱了,在學唱之前我想先考考大家的聽力。

師用兩種不同唱法唱第一樂句,生説出區別。第二遍有跳音和連音線,第一遍沒有。並用筆圈出來。

5、請同學們再睜大你們的雙眼,從譜中找找看還有沒有什麼新發現。

“弱”、“延長音”、“減弱”

師:同學們真是火眼金金啊,一下就找準了這三個很重要的音樂記好。

師邊出示課件邊小結解釋:

ap表示弱,在唱的時候適度的輕一點。

b延長音表示下面對應的音或詞要唱的再長一些。

c>是一種力度記好,表示音逐漸由強漸漸變弱。

師:誰能説出生活中有哪些音是由強變弱呢?

如火車開走“咔嚓,咔嚓…”、山谷的回聲、乒乓球下落。

6、師:好,認識完這些力度記號我們開始學歌啦!

我們來學習第一段,老師唱一句,生學唱一句。

7、第一段分組對唱。

8、第一段男生女生對唱。

9、看到同學們唱的這麼開心,老師心裏也癢癢的想加入你們了。師生接龍唱。

10、學習完第一段,老師想請同學們自學第二段,我彈伴奏同學們試着填詞。

11、師:好,下面我們一起完整的來演唱一遍吧,請拿出你們的雙手,用四三拍的拍法來給自己伴奏吧。

12、剛才同學們音唱的很準,節奏也很正確,那麼怎樣才能使這首歌唱的更加流暢呢?這就需要同學們唱的時候特別注意前面我們學習的那些音樂記號了。

13、嗯,剛才這些地方同學們都處理的較好,那麼怎樣使得歌曲唱得更深動呢?

生:融入情感,有感情的演唱

14、師:嗯,同學們一遍比一遍唱的好了。想不想把這首歌變現的更有趣,節奏更豐富呢?請拿出你們的打擊樂器,在書中課後已經給了我們不同樂器的伴奏節奏。

a給一分鐘時間同學們先自由練習節奏。

b請帶豎笛的同學吹出豎笛的節奏、請帶碰鈴的同學敲出碰鈴的節奏、請帶鈴鼓的同學搖出鈴鼓的節奏、請帶響板的同學敲出響板的節奏。

c所有樂器合奏

15、為歌曲伴奏

三、拓展延伸

同學們,大自然是我們美好的家園,還有好多奧妙等待我們去探索發現,美麗的大自然需要我們共同的愛護。

四、課堂反思

廣東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運用圖片描述城市景觀和鄉村景觀的差別。

2.舉例説出聚落與自然環境的關係。

3.懂得保護世界文化遺產的意義。

教學重難點

1.運用圖片描述城市景觀和鄉村景觀的差別。

2.舉例説出聚落與自然環境的關係。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前播放《愛在文登》歌曲,創設情境,活躍氣氛,引領學生進入學習狀態。

一、導入: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們剛才聽的那首歌叫什麼名字嗎?(愛在文登)對,愛在文登,那麼,請同學們看這組圖片,你們能説出這是我們文登的哪些地方嗎?對,非常好!這是青龍生態旅遊度假村、這是文登學公園、這幅是新建的南海公園、最後一幅是昆嵛山風景區。

這些都是我們文登的旅遊勝地,它們有的坐落在城市裏,有的則建在鄉村。(導入部分加上了一首我們文登人自己的歌《愛在文登》,出示了文登的一些旅遊景點的圖片,創設情境,導入新課。)不管是城市還是鄉村都是我們人類集中居住的地方,我們統稱為聚落。這節課,我們就來共同探討有關聚落方面的知識。

二、新授知識:

第一部分:聚落與環境

(一)出示學習目標,自主學習

請大家看課本87頁圖文內容,完成導學案第一部分,自主學習。(板書:人類的居住地--聚落)

什麼是聚落?聚落的主要類型有哪兩種呢?誰來説説?(板書:鄉村與城市)大家對城市和鄉村瞭解多少呢?下面,讓我們一起走進城鄉,感受城鄉差異。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組有關鄉村聚落與城市聚落的圖片,進一步瞭解它們間的差異。這是一組有關鄉村聚落的圖片:圖片中有什麼?誰來説説?

正如以上兩位同學所説,鄉村中有農田、果樹、池塘、有通往小鎮的小路。鄉村聚落中有農村、牧村、漁村、林場等不同類型,相對應他們所從事的是耕作、放牧、捕魚、伐木等生產活動。這是一組有關城市聚落的圖片,在圖中你可以看到什麼?(我們可以看到城市裏高樓林立、有許多商店、學校、醫院,道路縱橫,車輛很多)居住在城市裏的人們主要從事什麼工作?(工業、商業、服務業)(添加了更多的圖片,更有利於學生的自主學習。)

這是一組有關鄉村聚落與城市聚落差異的表格。誰來説説?(師出示表格內容)……

(二)小組合作

同學們,前面我們瞭解了鄉村聚落與城市聚落,那麼你知道聚落是怎樣形成的嗎?什麼樣的地區聚落密集、什麼樣的地區少有或沒有聚落?聚落在不同地區分佈的形態是怎樣的?(板書:形成、分佈、形態)-

(三)交流展示,師總結

(一)承接:請同學們看屏幕,這裏有四幅圖片:沙漠、極地、高山、平原。現在,讓我們做一個假設,假設你是一個原始部落的首領,你會帶領你的子民選擇把家安在哪裏呢?(d)大家都選擇把家安在d這裏,也就是平原地區。哪個小組起來説一下理由?(a是乾旱的沙漠地區,b是寒冷的北極,c是地勢高峻的山地,d是近海的平原地區,水源充足、土壤肥沃、氣候適宜)在比較中我們發現,自然環境的優劣對聚落的形成與分佈有很大的影響。(出示圖片幫助學生分析影響聚落形成的主要因素)

(二)小結:哪位同學可以總結一下:有利於聚落形成和發展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呢?多媒體展示:有利於聚落形成和發展的因素。什麼樣的地區聚落密集、什麼樣的地區少有或沒有聚落?(生答)聚落在不同地區分佈的形態是怎樣的?(出示圖片,生答)

1、承接:同學們,我們知道,世界各地自然環境差異很大,聚落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往往形成了不同的建築風格。在世界各地就形成了一系列具有當地特色的一些建築。下面我們就以西亞的民居和東南亞的民居為例,學習聚落與環境的關係。請同學們閲讀課本91頁內容,完成導學提綱內容。(板書:民居與環境)

2、小組內交流答案。請同學們看屏幕,西亞的民居、東南亞的民居,他們的建築外貌有什麼特點?當地的自然環境有什麼特點?這位同學,你起來説一下,好,誰還有補充?這位同學,你説!很好!最後老師來總結一下,請看屏幕!……(師看屏幕講解)世界各地的民居風格不同,既能適應當地的自然地理環境,又與社會經濟生活關係密切,體現了當地的文化習俗。

三、拓展延伸:除此之外,你還了解哪些世界上有特色的民居呢?它們與當地的自然環境又有怎樣的關係呢?我們威海這裏有沒有與我們當地自然環境相適應的有特色的民居呢?(海草房)誰來説説海草房的建築外貌有什麼特點?我們威海的氣候特點是什麼?(生答)

世界上其他地區有沒有與當地自然環境相適應的有特色的民居呢?請大家再看一組圖片。(出示江南水鄉、蒙古包、泰國高架屋、日本的輕木質房屋、雲南麗江古城等圖片並講解)。雲南麗江古城是我國的傳統聚落,我們國家還有一些有代表性的傳統聚落,對於這些聚落,我們是應該保護還是拆除呢?請同學們讀課本90頁,思考這個問題。(保護or拆除)(保護,並且在保護的基礎上加以改建,更利於人類的生活)

出示四合院旅館和窯洞旅館圖片加以講解(拓展延伸到世界上一些有特色的民居,觀察其建築外貌,分析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使學生對於聚落與環境的關係理解的更為深刻)

四、鞏固:下面給大家幾分鐘時間記憶一下課本上的重點內容。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呢?(瞭解了鄉村景觀與城市景觀的差別;瞭解了世界上一些有特色的民居與自然環境的關係)

五、課堂總結。

廣東教案篇4

地球和地球儀 第二課時

複習上節課內容提問:1.地球的形狀是什麼?

2.怎樣描述地球的大小?

3.什麼是地球儀?

4.地球儀與地球的區別。

導入新課:通過地球儀我們可以瞭解地球的全貌,研究地球表面地理事物的位置及分佈狀況。上並拿出教具──地球儀。

提問:大家看看你們做的地球儀與老師的地球儀除了大小外還有什麼相同和不同呢?相同之處:地軸、南極、北極。不同之處:大家有沒有發現老師的地球儀上面有很多點和線?這些線就是緯線和經線,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地球儀上的一個重要的圖示──緯線和經線。

板書:一、緯線和經線

活動:請同學們概括什麼是緯線。

學生概括,補充説明:與地軸垂直並環繞地球一週的圓圈叫做緯線。

活動:1.分別請幾位同學上台用準備好的細繩在地球儀上標示出幾條緯線;

提問:大家有沒有發現這些緯線有什麼特點?(提示:緯線的形狀、長度的變化規律、指示方向等)

學生思考並回答。

板書:1.緯線

(1)定義:與地軸垂直,並環繞地球一週的圓圈

(2)特點:①指示東西方向(與地軸垂直)

②每條緯線都是一個圓

③緯線的長度不相等(赤道是的緯線)

請同學們畫出的緯線──赤道,並觀察所畫的緯線是否符合以上特點。

過渡:大家按照剛才的方法看看什麼是經線,經線有什麼特點,經線和緯線有什麼不同?

活動:1.分別請同學上來用細繩標示出兩條經線;

2.學生與教師共同歸納:連接南北兩極並與緯線垂直相交的半圓叫做經線。

引導:與緯線相比,經線的特點是什麼?

學生回答。

板書:2.經線

(1)定義:連接南北兩極並且與緯線垂直相交的半圓

(2)特點:①指示南北方向(與赤道垂直)

②每條經線都是半個圓

③經線的長度全部相等

知道了緯線、經線的定義及他們的特點後,請問同學們地球儀上可以畫出多少條經緯線(無數條),為了區別這些經緯線,我們給他們確定了不同的度數,也就是我們常説的緯度和經度。

板書:二、緯度和經度

我們先來了解緯度。

引導:首先我們要找到一條0°緯線,所謂“萬丈高樓平地起”,那麼0°緯線在哪裏,它經常被人們叫做什麼名字?

學生觀察課本第8頁,圖f、g並回答。

師生共同歸納:0°緯線就是我們早已認識的赤道。

活動:展示厄瓜多爾首都基多市郊赤道紀念碑的圖片。

學生活動:讓學生上台在地球儀上查找厄瓜多爾首都基多市,並在標示出基多市。

提問:緯度是從0°緯線開始的,其度數變化有什麼規律?的緯度是多少度?它在什麼地方?

學生觀察地球儀或課本第8頁,圖f、g並回答。

小結:緯度是由赤道向南北兩極遞增的。的緯度是90°,它們在北極和南極。

承轉:細心的同學會發現緯度沿赤道呈兩邊對稱,那麼怎樣區分兩條度數相同的緯線呢?

(學生思考並回答)

小結:我們把赤道以北的緯度叫北緯,用字母“n”表示,也就是英文北方“north”的開頭字母;赤道以南的緯度叫做南緯,用字母“s”表示,也就是英文南方“south”的開頭字母。

學生活動:讓兩位學生上台,一位學生任意指示一條緯線,請另一位在地球儀上找出緯線。

引導提問:如果我們要選擇一條緯線把地球平均分為兩個半球,選擇哪條緯線作為南北半球的分界線最為合適?為什麼?

(學生思考並回答)

小結:同學們真聰明,和科學家們的想法完全一致。我們以赤道為界,把地球平均分為南北兩個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學生活動:手拿若干標有緯度的卡片,每組兩位同學任意抽取一張。同學們根據卡片上註明的緯度,按規律站成一排(可自標明赤道的那張卡片,協助同學一起完成這個活動),站好後,每位排隊的同學説出自己所在的半球名稱。

板書:1.緯度

(l)0°緯線──赤道

(2)緯度的變化規律;範圍:0°~90°

(3)南北半球的劃分。

引導:按照我們學習緯度的方法,首先我們找到0°經線,同學們找找看0°經線在哪裏?

講述:國際上規定:通過英國倫敦格林尼治天文台舊址的那條經線為0°經線,又叫做本初子午線。(展示有關格林尼治天文台的圖片)

學生活動:讓兩位學生上台標出格林尼治天文台的大概位置(注意緯度就可以了),然後通過這個地方畫出0°經線(本初子午線)。

講授:0°經線確定了,那麼,按規定0°經線以東稱為東經,用字母“e”來表示,是英文東方“east”的開頭字母;0°經線以西稱為西經,用字母“w”來表示,是英文西方“west”的開頭字母。我們看看它的範圍是多少呢?如果先不考慮東西經,我可以沿地軸繞一圈,也就是説範圍是0°~360°,但是由於我們分了東西經,所以經度的範圍應該是0°~180°,經度的變化規律就是從0°經線向西和向東到180°經線經度逐漸增大。

學生活動:在地球儀上找出東經30°、西經30°、西經150°、東經150°這幾條經線;

引導:看看在你們找出的東經30°和西經150°、西經30°和東經150°這兩組經線都有什麼特點?它們是不是分別構成了經線圈?任何一條經線都可以找出與之相對應的一條經線和其構成一個經線圈。每個經線圈都可以把地球分為兩個均等的半球,同學們想想看哪條經線圈最適合作為劃分東西半球的分界線?

(學生討論並回答)

引導學生歸納:以西經20°和東經160°這兩條經線所組成的經線圈,作為劃分東西半球的界線。因為這個經線圈大部分通過的是海洋,這樣就避免了把非洲、歐洲等一些國家分在不同的半球上給帶來的不便。

提問:1.北緯一定在北半球,南緯一定在南半球,是否正確?

2.東經一定在東半球,西經一定在西半球,是否正確?

(學生回答)

板書:2.經度

(1)0°經線──本初子午線;

(2)經線的範圍(0°到180°),經度的變化規律;

(3)東西半球的劃分:西經20°、東經160°所構成的經線圈。

鞏固總結此課。

反饋練習:

1. 關於經緯線的説法,正確的是 ( )

a.每條經線都自成一個圓圈 b.緯線長度都相等

c.地球儀上經線有360條 d.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2. 地球赤道周長約為 ( )

a、4萬千米 b、8萬千米 d、4萬米 d、8萬米

3. 與120°e經線構成經線圈的是 ( )

a.60°w b、60°e c、120°w d、120°e

4. 本初子午線的經度是 ( )

a.180° b、0° c、160°e d、20°w

5. 赤道是 ( )

a.劃分經度的起點 b.東西半球的分界線 c.南北半球的分界線 d、90°緯線

6. 東半球的經度範圍是 ( )

a. 0°和180°之間 b、20°w以西到160°ec、0°e和160°w之間 d、20°w以東到160°e

1. 關於地球半球的敍述,正確的是 ( )

a. 20°n未必位於北半球 b.150°e經線未必位於東半球

c.任何一個緯線圈都可以把地球平分為兩個相等的半球

d.任何一個經線圈都可以把地球平分為兩個相等的半球

2. 關於經度、緯度變化的敍述,正確的是 ( )

a. 經度越大離本初子午線越遠 b.緯度越高,離赤道越近

c.的經度是360° d.180°經線以東經度越來越大的為東經

板書設計:

一、緯線和經線

1.緯線

(1)定義:與地軸垂直,並環繞地球一週的圓圈

(2)特點:①指示東西方向(與地軸垂直)

②每條緯線都是一個圓

③緯線的長度不相等(赤道是的緯線)

2.經線

(1)定義:連接南北兩極並且與緯線垂直相交的半圓

(2)特點:①指示南北方向(與赤道垂直)

②每條經線都是半個圓

③經線的長度全部相等

二、緯度和經度

1.緯度

(l)0°緯線──赤道

(2)緯度的變化規律;範圍:0°~90°

(3)南北半球的劃分。

2.經度

(1)0°經線──本初子午線;

(2)經線的範圍(0°到180°),經度的變化規律;

(3)東西半球的劃分:西經20°、東經160°所構成的經線圈。

教學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廣東教案篇5

?日本》

一、説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湘教版教材編寫由“大洲----地區----國家”組成,層層遞減。本節是在認識大洲,瞭解地區這後走進的第一個國家。因此,本課從內容上是前面知識的延伸與應用,學好它又為今後學習其他國家提供了方法和思路,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

2、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a、能説出日本的位置與領土組成。

b、瞭解日本的地形特徵及其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c、理解日本的海洋性季風氣候特徵。

(2)過程與方法:

a、運用地圖和資料,瞭解自然地理特徵,培養學生的讀圖、析圖的能力。

b、運用板快構造學説,解釋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c、初步掌握學習國家地理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本節學習,學會描述一個國家的地理位置,並會分析一個國家自然環境對人類的影響。使學生樹立“事物是聯繫的,地理環境是一個整體”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3、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日本位置、領土組成,地形特徵。

(2)教學難點:氣候類型及形成原因。

二、説學情

七年級學生正處於思維邏輯發展的關鍵時期,邏輯能力尚不夠強,但思想活躍,感情豐富,求知慾強,好勝心切,接受知識上往往帶有濃厚的感情色彩,樂於接觸有趣的感性知識,因此,在講授日本時要多激發學生興趣的方法,多以圖片展示,並儘量聯繫實際,以增強學生印象。

三、説教法:

針對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及本節課教材特點,根據教學基本原則和規律,為實現上述目標,突出重點,分散難點,我準備採取以下教學方法進行教學:

a、在教學形式上力求突破“為了學地理而學習地理”的思想瓶頸,關注學生感興趣的、熟悉的話題或生活常見現象,設置問題情境,創設懸念,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

b比較分析法,通過對照得出區域地理特徵。

c運用多媒體教學將一些靜態的信息加工成聲,情,形的動態信息,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興奮點,喚起求知慾,強調重點,攻破點。

四、説學法:

根據新課程理念的要求: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學習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獲得必需的地理知識和技能,本節課將對學生進行如下學法指導:

(1)探究能力指導:

學生對日本較為熟悉,因此可以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經過思考、討論來解決問題,重在參與積極思考的這一過程,以培養自我的學習探究能力。

(2)利用生活中的地理:

利用學科知識在生活中的衍生性,引導學生髮現、分析周圍的地理事物,從生活中學習地理,也把地理理論知識用到生活中去,兩者要相結合,相促進。

(3)重視地圖的作用:

地圖是地理的第二語言,應該引導學生注重地圖在地理學習中的作用,養成從圖中提取信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習慣。

五、説教學程序:

[日本映象]通過一系列學生所熟悉的日本的景觀,創設一個生動、誘人情境吸引學生,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能夠輕鬆愉快地進入新課的學習當中。

[講述]以前我們已經學習了大洲、地區兩種範圍大小不同的區域地理,如何利用地圖判讀一個區域的位置、範圍呢?今天我們用{觀察地圖}要求學生自習觀察地圖,通過地圖中瞭解日本的位置,領土組成。

?

[組織學生交流]

以小組分組討論計算的方式讓學生動手計算日本人口密度,並與中國進行比較,引導學生得出日本地狹人稠的特點。

[過渡]展示日本富士山圖片,因富士山為活火山,導出

日本這個國家多火山地震、火山。提問思考“日本為什麼多火山地震”

演示日本由於處於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交界地帶,地殼比較活躍,因而多地震、火山。這樣圖片導入可以吸引學生的興趣。

聯繫實際,學生分組討論遇到地震時,我們該怎麼辦?聯繫實際讓學生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

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及利用日本的兩個象徵之一“櫻花”引入氣候的教學,過程中結合視頻,利用其直觀的視覺效果及豐富的內容讓學生對氣候有心理感受。

出示日本氣候類型圖

為了體現日本氣候的海洋性特徵,把其氣温、降水以柱狀圖形式體現與北京進行對比,得出“與亞洲同緯度相比,夏季較涼爽,冬季較温暖,全年降水量較多”的特徵。

為了鞏固課堂學習我佈置了一下練習:

1、課本66—67活動題。

2.蒐集日本風俗民情材料,使學生更全面瞭解國家。

我的説課完畢,謝謝大家。

Tags:教案 廣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