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教師文案

認識他教案推薦6篇

欄目: 教師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9.91K

在制定教案的同時,我們也要考慮到實際的教學情況,寫每一篇教案我們都需要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認識他教案推薦6篇,感謝您的參閲。

認識他教案推薦6篇

認識他教案篇1

一、目標:

1、幼兒認識基數和序數的區別

2、學習辨別10以內的序數。

二、準備:

1.5盤貼絨蘋果圖片,每盤有1~5個蘋果,每個盤子塗上不同的顏色;10個貼絨動物,10級貼絨

台階(側面逐級變高的形狀,以便於貼小動物),貼絨板。

2.幼兒每兩人5張數量為1~5的香蕉或其他水果的果盤圖片。1~10的數字卡片每組一套。

三、過程

1.認識10以內序數

(1)教師出示貼絨台階和小動物的圖片,請幼兒數一數有幾級台階,幾個小動物。接着把小動物逐個放上不同的台階,請幾名幼兒從下面開始數,説説10只小動物分別在第幾級台階。

(2)教師取下小動物,請10名幼兒上來每人拿一個放在不同的台階上,分別説一説自己擺放的是什麼動物,從下面開始數,擺在第幾台階,其他幼兒評判説得對不對。

2.區分基數和序數

(1)教師出示貼絨果盤圖片(不按盤內蘋果的數量多少的順序,可以5以內任何一個數做開頭),請幾名幼兒數一數有幾個盤子,再説一説從左到右(或説從紅盤子開始數)每個盤子的順序。幼兒數對以後,教師再請幾名幼兒數一數,每盤有幾個,引導幼兒發現盤子裏有幾個水果和盤子在第幾個是不一樣的。教師提問,有幾個和第幾個一樣不一樣,怎麼不一樣,引導幼兒進行討論。然後教師小結:有幾個和第幾個不一樣,一個是説有幾件東西,一個是説排在第幾。

(2)教師請幼兒兩人一組,輪流用手裏的圖片任意排隊,互相説各個果盤的次序,並數一數各個盤中水果的有幾個,進一步明確有幾個和第幾個的區別。

3.做練習教師指導幼兒做練習。

4.翻數字、跳格子

教師把幼兒分成10人一組,玩跳格子的遊戲。教師先在地上畫幾組10個連續的大格子,從1到10標上數字。各組幼兒按順序在數字卡片中抽一張數字卡片,説出自己抽到的是什麼數,然後按卡片上的數,一次一格,單腳或雙腳跳到相應的格子裏,直到組裏所有的幼兒都跳進格子裏。

認識他教案篇2

教學內容: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國小數學第十一冊第106-109頁。

教學目的:1.使學生了解圓是一種曲線圖形。

2.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圓的各部分名稱及圓的特徵。

3.會用圓規畫園。

4.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分析推理,抽象概括等能力。

教學重點:圓的各部分名稱及圓的特徵。

教學難點:圓的特徵。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一套、圓規等。

學具準備:圓形紙片、圓規、直尺等。

教學過程:

一、設疑揭題,明確目標

1.複習。

同學們,我們已經學過一些平面圖形,你能從這輛自行車平面示意圖中找出我們已學過的平面圖形嗎?

(課件顯示由平面圖形構成的自行車示意圖,根據學生的回答,同步閃亮 )

2.設疑。

你們知道自行車架為什麼要做成三角形?

(根據學生回答:三角形具有穩定性,課件閃亮自行車三角形的框架部分。)

而自行車的輪胎為什麼要做成圓形的呢?

(課件閃動自行車的輪胎後圓跳出,師在黑板上貼上圓形紙片,然後學生試回答)

3.揭題。

大家現在知道的只是其中的一些表面原因,其實這裏面具有一定的科學知識,你們想知道嗎?學完了這節課,我們就會知道的。(板書課題)

4.量標。

同學們,看到課題你想知道些什麼呢?

(根據生答,師概括板書:圖形、名稱、特徵、畫圓)

[評析:(1)上課伊始,以"自行車的輪胎為什麼要做成圓的"為疑,只能引起學生用浮淺的知識來回答,怎樣用科學的道理來解釋呢?學生急於想知道,這樣可激發學生探索知識的興趣與熱情。(2)量標教學,是高年級學生自主學習的必要環節,讓學生根據課題提出自己所需學習的內容,充分發揮其自我探索的能力。]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一)直觀比較、瞭解概念。(圓)

圓跟我們已學過的平面圖形有什麼不一樣呢?

(課件出示,先閃動圍成三角形和四邊形的線段,再將圍成圓的曲線用紅線走了一圈。根據學生的回答,師板書:圓是曲線圖形)

你能舉出日常生活中哪些物體上有圓嗎?(生舉例)

(二)操作引路,感知概念(名稱、特徵)

1.折圓。

請同學們拿出你們課前準備好的圓形紙片,象老師這樣對摺。打開,再換個方向對摺、再打開,反覆折幾次,你可以發現什麼?(有許多痕交於中間一點)

2.量摺痕。

再請同學們用直尺量一量剛才折的每一條痕的長度,你又發現了什麼?(摺痕長度相等)

3.量點到圓上距離。

最後請同學們再用直尺量一量,中間這個點到圓任意一點的距離,你還可以發現什麼?(距離也都相等)

[評析:通過學生的折和量,來發現感知圓裏的知識,幫助學生形成表象,為學生探索圓各部分的名稱,猜想圓的特徵,起了很好的鋪墊作用。同時在動手操作活動中,讓學生參與了學習過程,使學生在知識的形成過程中發揮主體作用。]

(三)自學交流,理解名稱。

1.自學課本,初知名稱。

同學們通過剛才動手發現圓裏的知識還真不少,數學家們把這些知識都規定為不同的名稱,你們想知道嗎?請同學們自學課本的第4-9小節。

2.交流消化,理解名稱。

(1)圓裏各部分的名稱有哪些?

(根據學生的回答師板書:圓心、直徑、半徑)

(2)什麼叫圓心?圓心就是我們剛才折圓時所發現的什麼?

(3)數學家又是如何規定圓的直徑的呢?

(隨生答,媒體同步動畫直徑的過程,先後出示直徑d及直徑概念)

那麼,直徑就是我們剛才折圓時的什麼?(摺痕)

(4)什麼叫半徑?圓上任意一點是什麼意思?(隨生答,課件閃爍圓周上的許多點再動畫出半徑。)

半徑就是我們在量圓時所發現的什麼?

(5)(課件顯示出圓的圓心、直徑、半徑的整體圖及概念,學生齊讀概念一遍)

3.練習。下面哪些是圓的半徑或直徑?為什麼?

[評析:在學生經過操作,對圓的知識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的基礎上,讓學生自學課文,再通過互相交流,多媒體的演示,使學生逐步建立了完整的正確的概念。]

(四)猜想驗證,概括特徵。

1.分組討論,進行猜想。

同學們,你能根據我們剛才折圓、量圓時所發現的,以及我們已學習的什麼叫直徑、半徑來想一想、猜一猜,圓可能會有哪些特徵呢?(學生分小組討論)

2.交流討論,提出猜想。

請各小組把討論情況在全班交流一下。

(根據交流情況,師板書猜想內容)

3.各自驗證,全班交流。

同學們真愛動腦筋,猜想了圓有這麼多的特徵。但是你們的猜想都對嗎?你自己能不能想一個辦法來驗證一下,試試看。

(全班學生各自想法驗證:有的折圓,有的量摺痕,有的在圓中畫直徑、半徑,有的量直徑、半徑,有的列表記錄量的數據,有的嘴裏在不停地嘮叨着概念……)

請同學們把你驗證的方法和得出的結果告訴大家。

4.媒體演示,加深理解。

(多媒體將學生驗證的圓的特徵運用了旋轉、重合等聲像並茂的手段,進行了動態演示)

5.學生概括,總結特徵。

誰能把圓的特徵用自己的語言來歸納概括一下。

(隨生答,師板書:所有直徑都相等,所有半徑都相等,d=2,t=d/2)

這就是我們驗證出來的圓的特徵,同學們同意嗎?

(異口同聲:同意。一生提反對意見:這些特徵必須在同一個圓裏才能成立。)

哎呀,你真聰明,把大家容易疏忽的問題給提出來了,真了不起。(師邊説邊板書:在同一個圓裏)

6.對照驗證,完善猜想。那麼,你們的猜想有問題嗎?(生:有,必須強調在同一個圓裏)其實,你們剛才的猜想與驗證,都是在自己手中同一個圓裏進行折圓,量圓的,那麼你們猜想對所説的圓裏,就是指自己手中的同一個圓裏。(師在猜想內容的"圓裏"前補上"同一個")

這樣,你們的猜想內容與驗證結果意思就怎麼樣?

(隨生答,師在"猜想"與"驗證"之間連線同時板書:正確)

7.練習,填空。

[評析:運用"猜想驗證"的方法,引導學生藉助操作過程與已學過的半徑、直徑對圓可能有哪些特徵,進行了合理的猜想;通過小組討論交流、相互補充,提高了學生分析推理能力;然後讓學生自己想辦法驗證,使學生的求異思維得到發展;再通過多媒體的演示,最後讓學生自己歸納概括出圓的特徵,便是水到渠成了。]

(五)自我實踐,學會畫圓。

1.自學畫法,實踐畫圓。

(學生結合課本108頁圓的畫法,邊看邊學會用圓規畫圓)

2.學生自己介紹畫圓步驟。

(隨生介紹,師分步板書:定距、定點、旋轉)

怎樣定距?(學生邊介紹邊演示)這個圓規兩腳之間的距離就是什麼?(生:圓的半徑)

在畫圓時,你發現固定的一點與旋轉一週各是圓的什麼?

3.(師揭下貼在黑板上的圓形紙片,在貼紙片的地方示範畫圓,小結畫圓步驟)

[評析;畫圓是這節課的非重點內容,則通過學生自我實踐便可掌握。教學時間分配強略得當。]

三、自練反饋,鞏固新知

1.填空。

(1)圓是平面上的一種( )。

(2)左圖圓內固定的一點o是這個圓的( );線段ob是這個圓的( ),用字母( )表示;線段ac叫做圓的( ),用字母( )表示。

(3)在同一個圓裏,直徑與半徑的比是( )。

(4)把一個圓規的兩腳張開4釐米,畫一個圓,它的直徑是( )。

2.判斷。

(1)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叫做直徑。( )

(2)圓裏有無數條半徑,無數條直徑。( )

(3)所有的半徑都相等,所有的直徑都相等。( )

(4)半徑決定着圓的大小,圓心決定着圓的位置。( )

(5)畫直徑5釐米的圓,圓規兩腳間的距離是2.5釐米。( )

(6)直徑6釐米的圓比半徑4釐米的圓大。( )

3.操作。

學會量沒有圓心的圓的直徑。(課本練習二十五第1題)

四、運用新知,質疑釋疑

1.現在,大家一定能運用這節課所學的知識,解釋一下"為什麼車輪都要做成圓形,車軸應裝在哪裏?"

(多媒體放完車輪分別是正方形、橢圓形、圓形的行進動畫後,給學生直觀給予提示,學生各抒己見,直對中心。)

2.學了"圓的認識"這節課,你還想知道些什麼?

(生甲:圓也有周長和麪積嗎?生乙:怎樣在操場上畫一個很大的圓?……)

圓的周長和麪積以後會學到的。誰見過怎樣在操場上畫一個很大的圓?(學生互相釋疑)

五、總結全課,儲存新知

這節課你自己運用了哪些學習方法,學到了哪些知識?

六、學生作業,深化新知

1.課堂作業:練習二十五第3.4題。

2.課後實踐:量自行車輪胎外直徑。

[總評:本課是在該校"自主探究式"數學課堂教學模式的框架下設計的。按"設疑揭題,明確目標一一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自練反饋,鞏固新知--運用新知,質疑釋疑一一總結全課,儲存新知"的程序實施操作的。教學過程中,充分放手讓學生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讓他們自己去發現、去猜想、去驗證、去討論、去合作……從而實行自主探究",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努力使學生成為真正的學習主人。]

認識他教案篇3

活動名稱:認識日曆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年、月、日之間的關係;

2.瞭解一年有12個月,有大月(31天),也有小月(30天),一年有365天。

3.瞭解日曆的用途,能正確的查找日期。

活動重點:知道一年有12個月、365天,一個月有31、30、28天。

活動難點:大小月分別是哪幾個月,最小月是哪個月。 活動過程

一、播放課件,明確探究任務。

??師播放課件,幼兒認讀數字12、31、30、28、365。教讀365。

??提問:我們的數寶寶怎麼都不見了?他們都到哪兒去了?(房子)數寶寶為什麼要到房子去呢?他們和房子又有什麼關係呢?聽完故事你就明白了。

二、通過操作,幫助幼兒認識月份和星期

??認識月份

1.聽一聽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媽媽,媽媽的名字叫年。她生了365個孩子,給他們取名叫日。一天年媽媽為孩子們蓋了12座房子,這12座房子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月。等房子蓋好了,這個年媽媽就讓孩子們住在房子裏。

2.和幼兒一起回憶故事並提問理解一年有12個月,一個月有(31、30、28或29)天。

3.找一找

⑴看看這些房子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有的大,有的小)

⑵大房子有幾座?(7座)小房子有幾座?(4 座)最小的房子有幾座?(1座)

⑶根據幼兒回答,師把大房子放第一排,把小房子放第二排,最小的房子放第三排。

⑷每個房子裏住的孩子一樣多嗎?先來看看大房子裏住多少個日娃娃?(31個孩子);小房子裏住多少個日娃娃?(30個孩子),最小的房子裏住多少個日娃娃?(29個孩子)。

??認識星期。

⑴看看每一個小房子裏的數字有什麼不同?講講紅色數字、黑色數字分別代表什麼?

⑶從星期日開始數,看看每一個星期有幾天?

⑷除此之外,還有哪些日子也是用紅色標識?

⑸教師小結。

三、趣味遊戲:看誰找得快。(教幼兒查看年曆的方法,查找日期)

??找生日,總結查找方法。(先找月份再找日期) 教師請幼兒找一找自己的生日是哪一天,並説説是怎樣察找的。

??找節日,並説出是星期幾。

四、智力搶答,鞏固練習。

五、教師介紹日曆的用途。

提問:我們認識了日曆,那日曆是做什麼用的?(鼓勵幼兒自由發言,大膽説出自己的想法)。

教師小結:日曆是記錄或查看時間(日期)的工具,人們的學習、生活都離不開它。

六、展示日曆。

??出示課件,請小朋友來看看各種各樣的日曆。

??老師小結:今天我們認識了日曆,日曆可以做成各種各樣,如掛在牆上的日曆叫掛曆,放在桌子上的日曆叫枱曆,還有日曆本,電子日曆,有的手錶、手機上也有日曆等等。

七、點評活動,活動結束。

活動反思

這對於我們班孩子來説是一個還沒有接觸過的新知識,一年有12個月這一點大部分孩子都知道,可認識幾月幾日他們還沒有學過。為了使幼兒學起來更容易,活動一開始我就開門見山讓幼兒認識了今年的日曆,我發現大部分孩子不認識,只有小部分孩子能説上來。於是我用講一個關於年的故事來吸引孩子的注意,果然孩子們聽到有故事,興趣馬上就來了。

活動的第二個環節是通過故事的形式,利用故事便於幼兒理解的特點,使幼兒喜歡、理解日曆。果然,這種方式大大的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幼兒很容易就理解一年有365天,分別住在12個月裏,其中有的月是29天、30天、和31天。通過讓幼兒到前面來找年媽媽的孩子,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得到了大大的提高,我發現孩子們掌握的較好,效果也不錯。

從整個活動來看,我覺得用故事的形式把枯燥、複雜的

內容變生動、簡單的方法真的很不錯,值得在今後的活動中借鑑。

雖然現在的日曆樣式多,我在本次教學中沒有時間去説,但孩子們只要認識了典型的日曆,掌握了日曆要先看年份,再看月份、日期、星期這一方法,相信孩子們碰到別的樣式的日曆,也能慢慢看懂。

認識他教案篇4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第一冊第91~92頁

一、教材簡析:

本單元主要是使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學會看整時和半時,初步認識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本節課是本單元的第一課時,主要是認識鐘面上的整時數,先讓學生認識時針和分針,再認識鐘錶(包括電子錶)表面上的整時數.

二、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目標:

1.結合生活經驗,認識鐘面,認識時針和分針,學會看整時。

2.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過程性目標:

1.通過撥錶針、觀察等實踐活動,讓學生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樂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念。

2.通過操作、觀察、分析、推理等活動,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探究的精神。

3.能用所學知識,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做時間的主人。

情感目標:使學生初步建立時間觀念,教育學生要從小養成珍惜和遵守時間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正確讀寫鐘錶上的整時。

教學難點:正確迅速説出或撥出鐘面上的時間。

教具、學具:多媒體.課件、鐘錶、

教學過程:

一、引入

猜謎:一匹馬兒三條腿,日夜奔跑不喊累,嘀嘀嗒嗒提醒你,時間一定要珍惜。

生異口同聲地説:“鬧鐘”。

師:鬧鐘有什麼作用呢?

生1:可以叫我們起牀。

生2:可以告訴我什麼時候幹什麼。

生3:可以告訴我們時間。

師: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有關時間的知識。

板書:認識鐘錶

[評析:抓住學生年齡特徵,用學生喜聞樂見的謎語引出鐘錶,引發學生強烈的興奮感和親切感,營造積極活躍、向上的學習氛圍,為學習新知創設良好的情境。]

二、 動手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1.認識鐘面。

請小朋友拿出自己的小鬧鐘仔細觀察,看看鐘面上都有些什麼,然後小組交流交流。

生:自由觀察活動。(師:.課件出示4時)

師:誰願意給大家介紹一下你的鐘面上都有些什麼?

生1:我的鐘面上有三根針,又粗又短的是時針,較粗較細的是分針,那個又長又細的是秒針(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逐一出示時針、分針及名稱。)。

師:這個小朋友知道的可真多,他已經認識秒針了,真了不起,在以後的學習中我們會更一步地認識秒針。鐘面上還有什麼?

生2:鐘面上有12個數。

師:小朋友們觀察地真仔細,下面,我們再來觀察一下,看看鐘面上的時針、分針是怎麼走的?(邊説邊拿實物鍾演示)

生:我知道了,鐘面上的時針、分針是順着1、2、3、4、5、6、7、8、9、10、11、12的方向走的。

師:你能照這樣的順序撥一撥小鬧鐘嗎?體驗時針、分針是怎麼走的。

生:動手撥小鬧鐘。

[評析:這裏讓學生親自動手撥小鬧鐘,抓住了兒童的心理特點,同時為學生提供了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觀察與思考、發現、表達的機會,激發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和積極性,同時又培養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2.認識整時。

請同學看這個鐘面,誰知道現在表示的時刻是幾時?(出示2時的鐘面)

生:2時。

師:你是怎麼知道的?

生1:媽媽教過我。

生2:分針指着12,時針指着2,就是2時。

生3:我是這麼想的,分針指着12,時針指着2,這時的時刻就是2時。

師:咱們同學真了不起。那這個時刻又是幾時呢?(手指大屏幕的4時)

生:4時。

師:你又是怎麼知道的?同桌互相説一説。

生:同桌互相説。

師:請同學看大屏幕,這時的時刻你能馬上説出是幾時嗎?

生:8時。

師:這個時刻我們一般該幹什麼呢?

生:我們在上課。

生:有時候,晚上的8時,我們在睡覺。

師:時間是寶貴的,我們要珍惜時間,好好學習。

認識他教案篇5

教學目的:

1.通過複習角的初步認識,使學生進一步認識角,並能正確畫角。

2.結合生活情境,使學生認識直角,會用三角板判斷直角。

3.在認識角的過程中,讓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繫,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發展數學思維。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複習導入。

現在是哪一個季節?(秋季)秋天是收穫的季節,小松鼠想到山上摘松果吃,可剛出門,就遇到了一羣小客人,它們都説自己是角,這下可把小松鼠難住了,它想請教大家,角是什麼樣的?誰願意幫助它?

(生:角的兩邊是直直的;角是尖尖的)

師:小松鼠還是不明白,誰能畫一個給它看看?(生上黑板畫)你是怎麼畫的?

(生:過一點向不同的方向畫2條直線)

誰能把角各部分的名稱也告訴它?生説,師在生剛畫的角上標出。

小松鼠還想知道直角是怎麼畫的?(生畫)你是怎麼畫的?(過一點先畫一條直線,它和三角板的直角邊對齊,再過這個點沿三角板的另一條直角邊畫一個線,最後要畫上直角符號)

?設計意圖:蘇霍姆林斯基曾説過:如果教師不想方法使學生達到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於傳授知識,那麼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生冷漠的態度,而不動情感的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倦。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是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維,勇於探索的強大內驅力。在課堂上只有為學生營造一種寬鬆與充滿活力的氛圍,學生才能變得鮮活起來,才能學的輕鬆愉快。課堂伊始從向小松鼠介紹角而進入複習,使枯燥無味的數學知識變得有趣味性。】

二、回顧整理,建構網絡

通過大家的介紹小松鼠知道了(師板書:)角(直角)的組成、畫法,它們都屬於角的初步知識(板書課題)

角的初步認識

學生討論:角與直角是一回事嗎?

生歸納得出:直角一定是角,但角不一定是直角.

?設計意圖:讓學生對複習的數學知識進行回顧、整理、梳理成知識網絡,並初步內化為良好的認識知識結構,學會複習的方法】

三、重點複習,強化提高

1.有了大家的介紹,小松鼠高高興興地接待了客人,你想去看看它的表現嗎?出示(1)(2)

(1)下面的圖形,哪些是直角?那些不是角?

(2)下面哪幾個圖形是直角?

師:這是小松鼠的答案,你有不同的意見嗎?為什麼?(生略)

怎麼判斷一個角是不是直角?(生略)

你對小松鼠的表現滿意嗎?你有什麼話想對它説?

?設計意圖:通過“你對小松鼠的答案有不同意見嗎?”的提問,使學生擔當了一個傾聽者和一個思考者的角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被帶動起來,接着提問:“你對小松鼠的表現滿意嗎?有什麼話想對它説?”引起學生思考、反思,教育小松鼠的同時也對學生進行了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

聽了大家的話,小松鼠心服口服,它想邀請大家一起去摘松果,你們願意嗎?好,那我們出發吧!

出示(3)(4)一條大河擋住了去路,做對了就讓過去,既然大家都是朋友,誰願意上?

(3)下面的圖形各有幾個角?

(4)下面的圖形中各有幾個直角?

(生邊説邊標出)

大家表現很好,我們繼續出發。

3.剛到樹下,一條大蛇出現了,怕嗎?咱們用手勢對付它,可以嗎?

(一隻手打“√”,“×”用兩隻手)出示(5):

(5)小法官。

①長方形和正方形都有4個直角。( )

②角的邊畫的越長,角就越大。( )

③三角板上的直角和黑板上的直角同樣大。( )

4.在大家的幫助下,小松鼠終於摘到了松果,可是一隻老虎擋在了路上,我們有信心戰勝它嗎?出示(6):

(6)下面的圖形中各有幾個角?

(生邊説邊標出)

有了大家的幫助,小松鼠終於品嚐到了美味的松果,幫助別人你快樂嗎?(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

請大家接受最後的考驗吧.

四、自主簡評,完善提高。

(可用測試紙呈現)考一考

1.下面的圖形,哪個是角?請在角的後面打“√”

2.畫一個直角

3.下面的圖形中有( )角,( )個直角?

4.一張長方形紙剪去一個角,還剩( )角.

自我評價園:

(師批改,或集體訂正)

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你表現的怎麼樣?

?評析:通過學生自我檢評、自我鑑定,自我反思,進一步完善所學知識的認知結構。】

認識他教案篇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

2.使學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時間觀念。

教具、學具準備:主題圖課件(或掛圖)、各種鐘錶,鐘面模型,口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課件出示主題圖,其中的鐘面時刻為11:59)這是春節聯歡晚會現場。看牆上的大鐘,你能告訴大家,現在是幾時幾分嗎?新年鐘聲就要敲響了,讓我們一起來倒計時。

師生一起倒計時:15,14,13,…,1。

師:像這樣計量很短的時間,我們就要用到比分更小的單位──秒。(板書:秒)説一説,在哪些地方還用到時間單位秒?

學生可能會舉例:火箭發射、跑步比賽等。

二、自主探索,學習1分=60秒

1.探索計量“秒”的工具。

師:像“秒”這樣小的單位又該怎樣計量呢?這裏有一個鐘錶店(課件出示),你認為哪些鐘錶是可以計量“秒”?把你的想法與小組裏的同學説一説。

組織小組討論,學生廣泛發表意見。可能會有以下的發現:

(1)電子錶(或鍾)。

(2)有秒針的鐘表。

(3)秒錶。

2.學習1分=60秒。

師:電子鐘錶、秒錶以及有秒針的鐘表都可以計量用“秒”做單位的時間。現在請大家撥一撥你手上的鐘面,你有什麼發現?(如果學生有困難,教師就提示:分針走1格,秒針走多少?秒針走1圈,分針走多少?)

學生活動,教師巡視。

在反饋彙報的基礎上,教師總結秒針和分針的運行關係,即秒針走1圈是60秒,分針正好走1小格,由此得出1分=60秒。

3.完成練習十五第1題,要求學生填寫合適的時間單位。

三、體驗1分鐘有多長。

1.建立1分鐘的觀念。

師:1分鐘到底有多長呢?我們來仔細地看一看。

教師接通鐘面的電源,讓學生靜靜地觀看鐘面上的秒針走一圈。

師:1分鐘我們能做些什麼呢?現在給你們1分鐘時間,要求第1、2、3大組同學從做口算、畫畫、寫一段話中任意選一件做,第4組的同學想幹什麼就幹什麼。

教師強調:儘管1分鐘很短,但好好利用它可以做許多事情。

2.聯繫實際,完成練習十四第10題。

師:你跑50米需要多少時間?請在小組裏説一説,小組長把每個同學的成績記錄下來。比一比,誰跑得最快?

3.初步瞭解鐘錶歷史。

師:如果沒有這些鐘錶,我們又有什麼辦法知道時間在1分、1秒地過去呢?

在學生充分發表意見的基礎上,教師播放課件,出示一些古代計時的工具。

師:有興趣的同學再去找一些資料,下次開一個新聞發佈會。

四、課堂小結

小結後,要求學生完成練習十四第6題。

Tags: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