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教師文案

科學輕與重教案優質6篇

欄目: 教師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3.2W

教案在完成的過程中,你們需要強調創新教學方法,教案的數學是需要認真對待的,因為我們要將知識傳授給學生,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科學輕與重教案優質6篇,供大家參考。

科學輕與重教案優質6篇

科學輕與重教案篇1

?設計意圖】

小班幼兒的嗅覺感官經驗較少,他們對氣味的概念停留在好聞與不好聞、香與臭的水平上,即便有也是潛意識裏積累的,很少有探索各種物品氣味的機會。通過這次探索活動“氣味瓶”,旨在給幼兒提供一個積累嗅覺經驗的機會,讓幼兒瞭解各種物品的氣味。

?活動目標】

1.學會用鼻子聞物體的氣味,發展感知能力。

2.知道鼻子可以聞氣味,要愛護自己的鼻子。

?活動準備】

每組一套深色的瓶子,裏面分別裝有:香水、香油、臭豆腐、醬油、醋、酒、蜂蜜等,儘可能的提供有各種氣味的物品。

?活動過程】

1.激發幼兒對氣味的感知興趣。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鼻子有什麼用嗎?”(呼吸、聞氣味)拿起一隻瓶子,“假如我想知道瓶子裏有什麼東西,應該怎麼辦呢?”(看或聞)

2.引導幼兒感知各種各樣的氣味。

(1)“桌子上有很多的瓶子,你們知道里面都是些什麼嗎?”

(2)請小朋友打開瓶蓋,聞一聞瓶子裏裝的是什麼東西。聞好一個蓋好,再換其它的瓶子聞,等一會兒告訴大家,你聞到了哪些氣味?

(3)幼兒交流自己剛才聞到了什麼氣味。

(4)老師請每組一個小朋友找出醋的氣味?(或其它氣味)的瓶子,看誰先聞出來。

3.引導幼兒討論、擴展經驗。

(1)朋友你在家裏或別的地方還聞到過什麼氣味?請你告訴大家。

(2)最喜歡聞什麼氣味?不喜歡聞什麼氣味?為什麼?幼兒討論交流。

教師小結:不同的東西有不同的氣味,鼻子能告訴我們各種各樣的氣味,幫助我們辨別不同的東西。

4.總結

討論怎樣保護鼻子啟發幼兒回憶以往碰傷鼻子或感冒的感覺,進行討論,談談保護鼻子的方法。

教師小結:我們的鼻子很有用,可以呼吸,還可以聞到很多的氣味,所以我們要保護自己的鼻子。知道不挖鼻孔,不把異物塞入鼻孔,活動時注意不撞擊鼻子,積極參加鍛鍊,增強體質等

?活動延伸】在娃娃家的廚房裏放上一套深色的瓶子,裏面分別裝有:香水、香油、臭豆腐、醬油、醋、酒、蜂蜜等,製成“氣味瓶”,讓幼兒辨別各種氣味,並用語言講述自己的發現。

科學輕與重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瞭解眼睛的作用,初步懂得保護眼睛的重要性。

2、學習保護視力的方法,注意用眼衞生,逐步養成好習慣。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4、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5、激發幼兒樂於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活動準備:

自編故事圖片4張。

活動過程:

一、猜一猜--引出眼睛的論題,説説眼睛的作用。

師: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謎語,要讓大家猜一個我們身上的器官:"上邊毛,下邊毛,中間有顆黑葡萄。"猜出是什麼了嗎?

師:對,它就是我們的眼睛。眼睛有什麼作用?

師:眼睛可以讓我們看見這個美麗的世界。除了我們人身上有眼睛,動物身上也有,你看,小貓咪咪就有一雙美麗的大眼睛,可是最近卻碰上了大麻煩,我們去看看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二、聽一聽--聽故事,説説保護眼睛的重要性。

提問:

1、小貓為什麼會眼睛疼?

2、它後來怎麼去做的?

3、如果我們沒有好的眼睛將會怎麼樣?(變成近視眼,無法看清東西,沒有辦法看好書)

小結:眼睛是我們的朋友,我們要保護她。那麼,到底有哪些辦法來保護我們的眼睛,預防近視呢?

三、説一説--學習保護視力的方法。

注意用眼衞生出示圖片,讓幼兒説説這些保護視力的方法。

小結:"二要"——看書、看電視、看電腦姿勢要端正,要保持一定的距離;(將胳膊肘撐在桌上,將小臂和手掌伸直,中指點到鼻尖或額頭,即距離30釐米左右)--要定期檢查視力,認真做眼保健操。

"二不要"——不要長時間的看電視、看電腦。

——不要在過亮或過暗的地方、晃動的車廂看書、畫畫。(看一看、找一找,教室的哪些部位光線過強、過弱,不宜看書畫畫)。

總結:小朋友,現在我們一起出去看看外面的風景,看看誰看的最遠。

科學輕與重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瞭解空氣是無色、無味、無固定形狀的物質。

2.初步瞭解空氣流動產生了風,以及空氣與人的關係。

3.培養幼兒學科學、用科學的興趣。

4.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象感興趣。

5.培養幼兒對科學現象進行探索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條形的氣球11個、圓形氣球1個、充氣動物玩具2個、一個打火機、一根香條、5支小蠟燭、5個燒杯、一把扇子。

2.風車圖片ppt。

3.關閉活動室的窗户。

活動過程:

一、師幼通過深呼吸初步感知空氣的存在及特點

教師做深呼吸,幼兒也模仿着做深呼吸。

提問:我們用鼻子吸到了什麼?(空氣)

師引導幼兒用眼睛看、用小手摸、用鼻子聞,感知空氣無色、無形、無味的基本特徵。

設計意圖:

通過深呼吸讓幼兒感知空氣的存在,直奔主題,同時又很巧妙地滲透了空氣的基本特點,激發幼兒對空氣的關注興趣。

二、師幼通過“改造”氣球感知空氣的變形

1.老師出示不同形狀的氣球,以及不同形狀的充氣玩具。

2.引導幼兒説出它們的形狀。

3.引導幼兒思考這些玩具為什麼能鼓起來?

(幼兒討論)

4.師小結過渡:這些玩具能鼓起來是因為裏面填充了空氣。空氣沒有固定的形狀,把它裝在圓形的容器裏,它是圓的;把它裝在長方形的容器裏,它是長方形的;裝在兔子的氣球裏,它就成兔子形狀了。空氣是會變的魔術師,老師請你們來看看空氣是怎麼變形的。

5.老師取出一個條形狀的氣球,通過擠壓把它設計成一小狗模樣。

6.把10個條形狀的氣球分發給幼兒進行造型設計。其餘幼兒注意觀察這些條形狀氣球的變化。

幼兒進行操作老師表揚心靈手巧的幼兒。

7.拓展過渡:空氣是個魔術師可以任意改變形狀,在我們身邊還有一些東西和他一樣沒有固定的形狀,你能想出來嗎?

幼兒思考,交流。

師小結:像空氣一樣的氣體,像水一樣的液體都沒有固定的形狀。比方説天上的雲、霧、風,我們吃的油等等。

設計意圖:

此環節重點讓幼兒通過觀察、操作去主動發現空氣是沒有固定形狀的。結尾的拓展是對幼兒好奇心的培養,讓幼兒學會聯繫生活中的所見進行比對從而擁有更多的發現。

三、通過造風實驗感知空氣流動產生風

1.師打開活動室的窗户,引導幼兒感受有什麼東西吹進來了。

2.師用打火機點燃一根香條,讓幼兒觀察煙的方向,然後用扇子輕輕扇動,讓幼兒觀察煙的方向,引導幼兒思考為什麼煙的方向發生了改變?(扇子的扇動使空氣流動了)

3.師讓全班幼兒用手對着臉扇一扇,看看會產生什麼?(有一股風)

4.請一名幼兒拿着一個圓氣球,然後對着另一名幼兒的臉,放掉氣球裏的氣,請幼兒説説自己的感覺。

5.啟發幼兒思考風究竟是怎樣形成的?(幼兒交流)

6.師小結補充:通過剛才的幾個小實驗我們知道空氣流動產生了風。風有時大有時小。空氣跑得快,風就跟着快,空氣跑得慢,風就跑得慢。

7.師引導幼兒思考交流:如果我們在一個小房間裏感覺悶時要怎樣呢?夏天,小朋友感覺熱怎麼辦?冬天,在外面感覺風很大很冷的時候,該怎麼辦呢?早晨起牀,房間裏氣味很不好,應該怎樣呢?

8.知識拓展:ppt出示風車圖片,告訴幼兒人們利用風的力量可以發電。

設計意圖:

在感知風的形成這個環節,我主要設計了四個體驗步驟來感知空氣流動形成了風這一科學知識:感知自然風——扇子扇動的風——手扇動的風——氣球放出的風。在此基礎上引導幼兒學會在生活中巧妙利用風,實現知識和生活的鏈接。關於風的知識拓展,是為幼兒打開又一扇科學探究之門。

四、通過捂鼻試驗,感知空氣與人的關係

1、無色、無味、無固定形狀的空氣和我們有什麼直接的關係呢?我們來做個實驗:用小手把鼻子捏緊,緊閉嘴巴,直到自己不舒服為止。

2、師引導幼兒思考交流剛才為什麼會感覺難受。

3、師小結:我們的生命離不開空氣,長時間吸不到空氣,我們就呼吸困難了,所以睡覺的時候,一定要把腦袋放在被子外面,這樣我們就能吸到空氣了。

設計意圖:

此環節除了讓幼兒親身感受空氣是人賴以生存的重要生命元素外,還將保護自己的生命安全意識滲透其中,讓幼兒學科學,用科學。

五、通過蠟燭熄滅實驗,瞭解空氣的助燃性

1、我們的生命離不開空氣,火其實也離不開空氣,老師給你們做個實驗:先點燃一根蠟燭,然後用一個燒杯罩住,過一會兒,把燒杯拿掉,看看蠟燭怎樣了。

2、師請5名幼兒到操作枱前做同樣的實驗。

3、小朋友們現在知道了火離不開空氣,要是家裏炒菜的油鍋着火了,的滅火辦法是什麼呢?

幼兒討論交流。師小結:對於着火的油鍋,讓火苗碰不到空氣的辦法是快速蓋上鍋蓋。

設計意圖:

這個環節緊扣課題,突出空氣的“神奇”,讓幼兒逐步加深對空氣的好奇心。同時也是滲透學科學用科學的理念,引導幼兒學會用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六、師總結延伸

空氣就是這麼神奇,風離不開它,我們離不開它,連火也離不開它呢,還有哪些東西離不開它呢?它究竟還有哪些神奇的作用呢?小朋友們平時可要多聽、多看、多問、多想,就會有許多發現哦!

設計意圖:

幼兒科學素養的形成僅僅靠幾節科學活動課是遠遠不夠的,老師必須讓每節科學活動課都長滿向外不斷延伸的觸角,這樣的科學活動才是有生命力的。

科學輕與重教案篇4

活動意圖:

孩子們特別愛玩水的遊戲,把折的小船放到水中玩時,經常會有小船很快被水沾濕不能漂浮在水面上。為了讓幼兒真正瞭解為什麼有的小船能長時間漂在水面,而有的小船則迅速沉入水裏,我開展了此次活動。幫助幼兒瞭解由於紙吸水快慢不同而導致小船下沉速度不同的科學現象,啟發幼兒利用已有的科學經驗和科學知識更好地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活動目標:

1、瞭解不同質地的紙船在水中下沉速度的不同。

2、學習用語言描述自己的發現。

3、有分工合作的意識和能力。

4、培養幼兒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宣紙、報紙、紙折的小船若於只、水盆每組一個、托盤每組一個、記錄筆每名幼兒一支、集體記錄表格、小組記錄表格。

2、經驗準備:認識生活中常見的幾種紙,並知道紙能夠吸水。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能夠認真觀察紙吸水時的細微變化,並能用語言描述自己的發現。

活動難點:

幼兒間合作觀察及記錄。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激發幼兒興趣,引發幼兒思考。

(1)由“三隻小船的吸水性”問題情境,引發幼兒對“不同紙質吸水速度”現象的猜想。

教師:請你們看看桌子上有什麼?

幼兒:小船。

教師:請你們看一看,摸一摸,三隻小船都是用什麼紙疊的?

幼兒:報紙、圖畫紙、宣紙。

教師:我們身邊常見的紙都會吸水,那這三隻用紙折成的小船它們會吸水嗎?

孩子們都毫不猶豫地回答“會”。

教師:小船吸水後會發生變化嗎?怎樣變化?

幼兒:爛了,下沉了,散了……

教師:那它們變化的速度一樣嗎?(大部分幼兒猜測不一樣)

教師:那你們認為誰會第一個發生變化?誰會第二個發生變化,誰會第三個發生變化?

幼兒又紛紛猜測……

教師:如何才能證明誰的觀點正確呢?

幼兒:用實驗來驗證,查資料……

教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實驗材料,一會兒就請小朋友,自己做實驗驗證一下。

(2)教師出示小組記錄表,與幼兒共同討論“如何記錄自己的猜想”。

教師:怎樣記錄小船沉在水裏的順序?

幼兒:第一個沉畫一個對勾,第二個沉畫兩個對勾,第三個沉畫三個對勾。

(3)小組討論並將猜想結果記錄下來。

2、交代實驗規則,培養幼兒合作意識。

每兩名幼兒為一個小組,把三隻小船同時放入水裏,兩個人一起進行觀察,一個人當記錄員,當發現小船有變化時,記錄員要及時把結果記錄下來。

3、幼兒分工合作,引導他們共同觀察小船變化過程及探討其原因。

(1)引導幼兒觀察小船變化。

教師:你發現了什麼?

幼兒:用宣紙疊的小船濕了。

教師:你怎樣看出來它濕了?

幼兒:它一放到水裏就濕了。它變顏色了。它有一條線,從這條線一點點濕的。

教師:它為什麼會濕?

幼兒:因為它吸水了。

(2)啟發幼兒思考小船材料不同是下沉速度不一樣的原因。

教師:它們是同時吸水的嗎?

幼兒:不是。

師:為什麼不是?你是怎樣看出來的?

幼兒:宣紙變色了,畫畫紙和報紙沒變。

幼兒:你看,宣紙變軟了,都沉下去了,畫畫紙和報紙還是硬的(幼兒從水裏撈出濕透了的宣紙船)

教師:為什麼宣紙都變軟了,其他兩種小船還是硬的呢?

幼兒:因為宣紙吸水多而且快,報紙和畫畫紙吸水慢。

4、實驗結果分享。

出示各小組記錄表,每組請一名幼兒説一説自己組實驗的結果,手紙的吸水快慢不同導致各種紙折成的小船下沉快慢不同”這一關鍵點引導幼兒進行較深入的探究,教師思路清晰,提出的問題很有層次性和深入性,並在活動中始終圍繞目標進行。

前期的猜想能夠充分調動起幼兒驗證的興趣和積極性,幼兒表現得自然、積極、愉悦,體現出本班良好的教育常規。

材料都是教師預先準備的,封閉的材料限制了幼兒的探索機會,應當讓幼兒蒐集各種紙自己來疊小船,然後讓幼兒互相比較驗證;其次,猜想部分應當及時挖掘幼兒的想法,讓幼兒再説一説猜想的理由。避免幼兒盲目猜測。

活動反思:

教師設計的活動目標明確,活動的層次性強。教師對幼兒的支持,恰如一場“知時節”的“好雨”,恰到好處;教師的指導過程也好似一場“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細雨”,流人幼兒的心田,讓幼兒在一種自然、輕鬆、適宜的狀態中獲得了“科學”的滋潤和應有的發展。使幼兒能夠學以致用,將所獲經驗遷移到生活中,從而提高了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

科學輕與重教案篇5

目標:

觀察野草、野花,比較它們的顏色、形狀、氣味等,感受大自然的美。

準備:

選擇附近野花盛開的草地作為活動的場所。

過程:

活動(一)採野花

帶幼兒到草地上玩。讓幼兒自由地採集野花、野草。教師啟發幼兒觀察比較:草地上都有什麼花?什麼草?哪些花兒大?哪些花兒小?草地上的花是什麼顏色、什麼樣子的?聞一聞,你採的花香不香?你最喜歡什麼花?

活動(二)做花環

教幼兒用野草、野花做花環,並把做好的花環戴在頭上、脖子上,比一比誰最美?

活動(三)插花展覽

指導幼兒在小瓶子、小杯子裏放上一些沙土,插上採來的野花、野草,製做插花,擺放在展覽桌上,比一比誰插的花最美。

活動(四)製作標本

指導幼兒將採來的野草、野花製成標本(方法見“製作標本”活動)。將標本裝訂成畫冊,或製成裝飾畫,供幼兒欣賞。

建議:此活動也可在郊遊時進行。活動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幼兒欣賞大自然的美。

科學輕與重教案篇6

設計思路

1、活動來源於幼兒的生活和興趣。在生活中,我們發現幼兒對肥皂感興趣,他們喜歡到水龍頭旁玩肥皂,而且覺得好玩,抹了再抹、搓了再搓,愛不釋手;在區角活動中,許多幼兒模仿成人洗衣服,有的還繫上圍裙,拿拼塑當作肥皂,抹呀、搓呀,很認真、很專注、很開心。

2、把空間留給幼兒,讓他們真正“親身經歷真實的研究過程”。既為幼兒提供適宜的材料、創造寬鬆的環境,讓每個幼兒運用已有的知識、多種感官,親身感受和體驗,發現肥皂的特性和功能。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真正體驗發現的樂趣、勞動的快樂。

3、活動中注意與其它領域的聯繫,有機整合。如:複習1和許多等。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肥皂的主要特性和用途。

2、嘗試運用各種感官感知和發現問題。

3、體驗勞動的快樂。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5、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不同形狀和顏色的肥皂、海綿、積木若干;一定數量的小衣服(選擇顏色鮮豔、薄又易洗的布,裁成平面的小衣服);《健康歌》cd片;與幼兒人數相符的防水背心(彩色塑料袋)。

2、情景準備:洗衣坊(在室外陽台根據幼兒人數擺放相應數量的裝水大臉盆、肥皂盒、晾衣繩、夾子等)。

活動過程

一、情景引入:

師出示髒衣服寶寶,引導幼兒觀察討論。

重點:幼兒運用已有的經驗説出肥皂能使衣服寶寶變乾淨。

師:今天老師請來許多朋友,你們看是誰呀?

幼:衣服寶寶。

師:我們來數一數來了多少衣服寶寶?

幼:1、2、3、4、……許多許多衣服寶寶。

師:咦?白色的衣服寶寶怎麼啦,為什麼在哭呢?

幼:想媽媽了、有人打她、很髒……讓幼兒運用已有經驗先説説衣服寶寶為什麼哭,然後老師和幼兒一起安靜聽衣服寶寶説——我全身都弄髒了,很難受,你們能幫助我,讓我變乾淨嗎?

師:誰最棒,能想出好辦法讓衣服寶變乾淨呢。

幼:洗一洗、用肥皂洗……

二、找肥皂

1、幼兒運用各種感官,在裝有不同形狀和不同顏色的肥皂、海綿和積木的筐裏尋找肥皂。

師:肥皂能把衣服寶寶變乾淨,那肥皂寶寶藏在哪裏呢?我們一起來找一找,看誰最棒先找到。

幼:好!師:找到了嗎?

幼:我找到了!

師:真的是肥皂嗎?你怎麼知道它是肥皂呀?引導幼兒摸一摸、看一看、聞一聞,發現什麼?

幼:有點粘、有點滑、香香的、綠色的、黃色的……

師:你找到什麼樣肥皂?進一步讓幼兒邊找邊感知自己找到的肥皂的形狀、顏色和氣味,並引導幼兒將找到的肥皂輕輕的放進肥皂盒裏。

師:小朋友都找到肥皂,真棒!給自己鼓鼓掌吧!

[反思:幼兒在日常生活動中都有接觸肥皂,對肥皂的感知基本上無意識的。此環節有意識讓幼兒在幾種物體中通過自己已有的經驗尋找肥皂,發現肥皂與其它物體的差異,感知肥皂的特性;同時,幼兒也初步運用摸一摸、看一看、聞一聞等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

2、遊戲:糾錯

師:小朋友真棒!都找到了肥皂寶寶,老師也來試一試,看看能不能找對,要是找對你們就鼓掌,要是找錯你們就幫助我。

幼:好!師:我找到了找到了(海綿)!

幼:不對,不對,錯了!

師:為什麼?

幼:軟軟的是海綿,肥皂比較硬……

師:找到了(積木)!

幼:不對(幼兒看起來又着急又開心)……

師:硬硬的,為什麼不對?

幼:那是積木,肥皂有味(香的、臭臭的、像大蒜會刺鼻子……)

師:這個真香呀,是奶油蛋糕嗎?我吃一口吧!

幼:不能吃,不能吃,那是肥皂!

師:噢!這是肥皂不能吃!謝謝大家幫助我!(幼兒很開心很激動給老師鼓掌)

師:我自己再找一次吧。

幼:對了,對了!(老師再次找對時幼兒開心的笑聲和響亮的掌聲融合在一起)

[反思:遊戲糾錯主要是提供師幼互動這樣一個平台,體現幼兒和教師都成為活動的主體,教師與幼兒之們是平等的;通過老師與幼兒互換角色,老師找肥皂,幼兒來幫助老師,改變傳統幼兒被動接受知識,增強教師與幼兒之間的情感交流,幼兒在活動中增強自信,體驗幫助別人的成就感和快樂。另一方面,通過糾錯幼兒進一步學習鞏固對肥皂特性的認識]

三、給衣服寶寶洗澡

1、説一説洗衣服的方法。

師:肥皂找到了,那怎麼洗才能把衣服寶寶洗乾淨呢?請幼兒説或請個別幼兒表演:抹皂、搓、漂一漂、擰乾、晾起來等,提示洗衣服時不能用手揉眼睛。

[反思:此環節重點引導幼兒使用肥皂的方法,洗衣服的一些要點,請個別幼兒示範,幼兒之間更有共鳴,易理解。]

2、老師和幼兒都穿上防水背心,一起到洗衣坊洗衣服。

師:肥皂沾了水,摸起來怎麼樣?

幼:肥皂會跑、滑滑的……

師:衣服抹上肥皂,搓一搓看到什麼?

幼:泡泡……請幼兒將洗好的衣服拿到晾衣繩這邊,用夾子夾衣服的兩邊把衣服晾起來。(大部分幼兒不會夾,需要老師幫忙,可以請幼兒互相幫助,晾好衣服。)

[反思: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創設情景、提供材料讓幼兒在與材料互動、磨合中感受知識、獲得經驗。此環節讓幼兒親身體驗中感知肥皂遇水的特性:滑滑的、有很多泡泡等,幼兒活動中還發現新問題,如:肥皂抹多漂不乾淨,抹少洗不乾淨等,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豐富感性經驗;幼兒在體驗中感受到勞動的快樂。]

四、感受勞動成果,做個愛勞動的健康寶寶。

師:小朋友都過來看看,衣服寶寶多幹淨呀!衣服寶寶變乾淨了多開心,他們説謝謝小朋友,你們真是個愛勞動的健康寶寶。現在我們來跳個健康操,使我們身體更棒!老師與幼兒一起跳健康操後跟衣服寶寶説再見。(大部分幼兒開心舞蹈,跟衣服寶寶説再見,但也有一小部分幼兒捨不得放下手中的活,專心在洗呀、搓呀。最後請配班老師與他們一起活動。)

活動反思:

幼兒在音樂中欣賞自己的勞動成果,用舞蹈表達自己勞動後快樂的心情,當部分幼兒捨不得放下手中活,還在專心洗呀、搓呀時,老師沒有按自己的意願強求幼兒,而是尊重幼兒的自主選擇,給幼兒一定的時間與空間,較好滿足幼兒探究的慾望。

Tags:教案 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