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教師文案

高中歷史教案模板4篇

欄目: 教師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2.41W

制定一篇優秀的教案有利於提高我們的課堂效率,教案是教師為了順利開展教學預先擬訂的應用文種,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高中歷史教案模板4篇,供大家參考。

高中歷史教案模板4篇

高中歷史教案模板1

一、説教材

1、教材分析

《"五四"運動》是新編九年制義務教育歷史教材中國歷史第二冊也就是中國近代史第六章第一節的內容。"五四"運動在中國近代史上是一次承上啟下的革命運動。它上承辛亥革命即舊民主主義革命,下啟"五四"運動以後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因此,本節課在中國近代史上的地位十分重要。這一節學好了,將為學生學習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歷史打下堅實的基礎。又因為本節課抽象名詞概念較多,與歷史課所具有的生動、形象、具體的特點有所差別。因此,在歷史教學中應有針對性地解決這一問題。

2、教學目標

(1)理解新文化運動的背景、內容及歷史意義

這主要是依據教材內容的內在聯繫和學生情況確定的。因為"五四"運動與新文化運動有着密不可分的聯繫,新文化運動解放了人民的思想,為"五四"運動的爆發奠定了思想基礎。所以理解新文化運動對於更好地理解"五四"運動的背景將會有很大的幫助。

(2)掌握"五四"運動的過程及歷史意義。

"五四"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具有深遠影響的運動。無論是從其歷史地位,還是從愛國主義、思想教育上來看,都需要學生掌握。這是由於"五四"運動在歷史上的重要性決定了的,而"五四"運動的重要性在歷史意義中得到了最精要的詮釋。

(3)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

歷史教材中有許多德育教育的題材,而"五四"運動正是培養學生愛國主義品質的典型教材。如果在歷史教學中不利用好本學科的特點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那麼,歷史教學將變得毫無意義。

3、教材重難點

重點是理解"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因為"五四"運動的重要性不僅體現在過程上,而主要體現在它對中國革命所產生的深遠影響上。所以,"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在教材中顯得十分重要,因而定其為重點。

難點是"五四"運動為什麼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因為這一個問題具有抽象性,理論性較強,它既同舊民主主義革命這一段歷史知識結構相聯繫,又同新民主義革命的知識相關聯;還由於八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決定了的其抽象思維能力不夠成熟,在理解上有一定難度,因而定其為難點。

二、説教學方法

我所授課班級成績處於中等偏上水平,大部分學生對學習歷史有興趣,課堂上動手動腦積極,但由於本節課涉及一些較抽象、理論性較強的歷史概念,估計他們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難度,為此,我準備採用以下千種教學方法:

1、歸納法:因為本節課需要理解的抽象名詞概念較多,而採用歸納法符合心理學上知識的接受是由淺入深、由點到面、由個別到一般的過程,這樣可以減輕學生學習知識的難度。

2、情景教學法:其理論依據和操作過程在講述"五四"運動過程時有具體闡述。

3、對比法:對於一些抽象的名詞概念,採用對比法,既適合學生思維所保留的知覺和具體的特性,又能滿足他們脱離兒童期後其抽象思維能力有所發展的要求。通過對比所形成的強烈反差,可以在學生心中留下深刻印象,有助於學生對歷史知識的學習和掌握,但同時要注意啟發對比。

4、討論法:能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的思維始終處於一種積極主動的狀態;讓他們發現彼此思維中的閃光點,並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

根據教學直觀性原則及我校實際情況,配合以上教學方法的實施,我使的教具有:

1、"五四"運動歷史教學地圖

2、小黑板

3、摸擬"五四"使運動中使用的宣傳旗和宣傳單

三、説教學過程

知識的學習過程是這樣一個過程:1展示新知識(以舊知識作為引起學生注意,激發興趣的切入點,易於新知識的接受)2理解新知識(以舊知識作為基礎,將新知識納入舊知識體系中,從而組合成更新的知識體系)3保持(新知識體系的形成,還需要進一步的簡化、修正、排列、組合,以便更好地儲存在大腦中)4運用(即利用新的知識去獲得更新知識的過程,表現為解決問題,創造發明等。)

結合本節內容的學習過程,我設計了以下四步教學程序:

第一步,複習舊知識,導入新課,這一步只需2分鐘。

"同學們從1840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民飽受外國列強的侵略在屈辱面前,中國人民沒有低頭,反而掀起了一次又一次抵抗,請同學們列舉出來"(在學生們列舉出後,教師總結),指出"這一系列抗爭都失敗了,但到了本世紀初,中國人民最後選擇了共產黨,最終把中國人民的抗爭引向了勝利,而這一切都開始於‘五四’運動。"這樣,在學生學過的抗爭史這一系列舊知識找到了切入本節新知識的切入點,而且形成了對比效果,有利於新知識的接受。

第二步:展示並讓學生理解新知識,這一步需要25分鐘。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新文化運動的背景,我引導學生去回顧袁世凱復闢和北洋軍閥復古的史實,運用歸納法説明一切反動勢力都是利用思想專制來達到其統治目的的。指出,要推翻反動勢力,就要向封建傳統思想展開猛烈進攻,由此展開分析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並讓學生比較前後兩個時期的差異。得出:新文化運動起了思想大解放的作用,為"五四"運動爆發奠定了思想基礎。

關於"五四"運動爆發的背景,書上沒有集中分析,在學生找出"五四"導火線後,我巧妙設問:"中國自鴉片戰爭以來遭受那麼多侵略,為什麼這一次反響那麼大?"實際上是引導學生去總結"五四"爆發的大背景,有助於學生把新舊知識有機地聯繫起來,培養他們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思維能力。

講述"五四"運動的過程時,我採取了情景教學法。選一名學生扮演學生領袖,四名扮演參加"五四"遊打的學生,學生領袖期發傳單、旗幟,並領導羣眾大呼"五四"愛國口號。遊行完畢後,又扮演罷工領袖,率領工人罷工,體現"五四"運動的兩個階段。通過這種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創設一定的歷史環境,再現了"五四"運動的一個場景,使學生更直觀、更形象地感受歷史。由於在扮演過程中,學生的多種感覺器官積極參與,必定會在頭腦中留下很深印象,而且使他們願意上歷史課,樂於上歷史課,克服厭學情緒。

"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有較強的理論性。在分析其"反帝反封建"性質時,主要是引導學生採用史論結合的方法,聯繫"外爭國權,內懲國賊"等"五四"運動中的口號來分析,學生就比較好理解。然後讓學生對比"五四"運動與辛亥革命的異同點,而不同點就是"五四"運動的"新","新"在廣大無產階級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重登上了歷史舞台。同時指出,"五四"運動為共產黨的誕生準備了條件。從而解決了本節課的重難點,又為下一節課的進行埋下的伏筆。

第三步,鞏固練習階段,大概需要10分鐘。

首先小結本節課主要內容。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新文化運動起了思想大解放的作用,為"五四"運動的爆發奠定了基礎。"五四"運動則是在巴黎和會中國外交失敗後爆發的,前期在北京,以5月4日學生遊行示威為主,到了6月3日以後中心轉移到了上海,主要以工人運動為主。"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兩年後,中國誕生了共產黨,從此,中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了".此小結使學生把兩個歷史事件的內在聯繫弄清楚了,並再次強調了重難點。

然後是基礎知識題的訓練,目的是讓學生加強新知識體系的構建,為隨時提取所學知識作好運用上的準備。

第四步:運用階段,需要8分鐘。

根據教學大綱要求,歷史教學必須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學習本節課正是一個好時機。在本節課最後時間裏,我組織學生進行討論:今天我們該怎樣繼承和發揚"五四"愛國精神?學生們的討論必然要涉及到他們現實生活和理想,老師再加以正確引導。這就使"五四"愛國品質遷移到學生的.精神領域中去,引導他們的人生。從而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生死觀和世界觀。

四、説板書

"五四"運動

一、新文化運動 為"五四"運動的爆發奠定了思想基礎

二、"五四"運動

1、導火線: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 分析大背景

2、過程 ① 5.4 —— 學生為主力——北京

② 6.3後——工人為主力——上海

3、歷史意義(重點):無產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台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難點)

依據:① 採用了板書實用性的原則。

② 揭示了教材內容的內在聯繫。

高中歷史教案模板2

説教材:

此課《偉大的抗日戰爭》是高一歷史(人民版)上冊專題二《近代中國維護國家主權的鬥爭》第三部分內容。從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到1949年新中國的成立這百年時間內,列強憑藉強大的經濟實力和船堅炮利的軍事優勢,屢屢對中國發動侵略戰爭,嚴重踐踏中國主權。抗日戰爭的勝利是中國人民第一次取得了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的完全勝利,成為中華民族再次振興的轉折點,對中國和世界都產生深遠的影響。

一、抗戰開始時間的問題。1931年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是中國抗日戰爭的開始。

二、抗戰階段:1931年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開始局部侵華。中日民族矛盾逐漸上升,中國人民掀起了聲勢浩大的抗日救亡運動,偉大的抗日戰爭開始了。 1937年日本發動七七事變,全面大舉侵華。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中國軍民眾志成城,同仇敵愾,顯示出了無堅不摧的民族凝聚力。中國開始了全民族抗戰。

三、抗戰特點:中國抗戰的最大特點是"全".全體現在各階級各階層、各黨派、各民族、各地區、各種作戰方式各種正義力量的支持。中共在抗戰中的中流砥柱如何體現。其次是一場持久戰;最後是屬於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

四、中國抗戰的偉大體現:從抗戰的歷史意義分析出,國內意義:中國的抗戰是中國近代史上最偉大的維護國家主權的鬥爭,中國人民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第一次取得了完全勝利,洗雪了百年來的民族恥辱,扞衞了民族尊嚴,為民主革命在全國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國際意義有:中國的抗戰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人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中國也因此成為世界上五大國,並擔任為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

説教法:

充分利用多媒體創設抗日戰爭紀念館的多維情境模式,圍繞重點、難點及亮點精心設計問題羣,促進學生互動討論、辯論糾誤,達成教學目標。教師將本課內容設計為參觀抗日戰爭紀念館的形式展開教學,教師本人將擔任抗戰紀念館館長,並在課前佈置好預習課題。

説學法:

學生以參觀抗日戰爭紀年館的形式來學習《偉大的抗日戰爭》這節內容,四位同學將擔任抗戰紀念館分館館長並做好為其他同學講解的課前準備。其餘學生完成教師佈置的預習作業。在課堂上運用"小組合作學習"等學習方式,在體念中自主、互動學習,進行知識的辨析和遷移。

説教學手段:

製作多媒體教學輔助課件,以學生參觀抗日戰爭紀念館的方式完成對本課的教學。

説教學理念:

1、加強課程內容與現代社會的聯繫,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精選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

2、教學過程中滲透教學評價,教中有評,評中有教,體現一種過程引導、及時反饋和激勵鞭策的教學理念。

3、注重情景體驗和理性分析、滲透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

4、屏棄原來的以教材為中心,一綱一本的觀念,樹立新的教材觀,以課標為依據,參照教學指導意見,變教教材為用教材教,充分利用教材資源。

我的課堂教學觀可以概括為"六點論",即凸顯重點、破襲難點、呈現亮點、追蹤熱點、教的有效點、學的輕鬆點。

説教學目標:

在"六點論"課堂教學觀的指導下,制定合理的三維教學目標。主要是體現"合理"性,可能性,避免"假、大、空".

知識與能力:一方面,落實"雙基";另一方面,一堂課不可能解決學生各種能力問題,但可以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意識;

過程與方法:角色扮演法、材料法、圖片法、圖示法、研究性學習法、討論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學生樹立科學、合理、客觀評價事物的意識,培養愛國主義情感和民族自信心,體會民族利益高於一切的含義。

説教學重點:

分析中國全民族抗戰的原因、表現及結果,探究抗戰勝利在中國反抗外來侵略鬥爭中的歷史地位。

確立依據:因為她在地域上是真正的全國戰爭(前線和後方),全國各階級、各階層都參加了戰鬥。從中日兩國實力對比來看,中國是個弱國,只有全民族抗戰才能取得抗戰的勝利。抗日戰爭是近代史上唯一一次全民族反對外敵入侵又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

説教學難點:

理解全民族抗戰的重要性。

確立依據:從中日兩國實力對比來看,中國是個弱國,日本是一個強國,因而只有全民族抗戰才能取得抗戰的勝利。抗日戰爭是中國近代史上最偉大的維護國家主權的鬥爭,她的勝利徹底改變了中國近代因戰爭失敗而割地、賠款、出讓國家主權的屈辱歷史,大大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

説教學準備:

教師:製作多媒體教學輔助課件,佈置預習作業,做好扮演紀念館館長的準備工作。

學生:完成預習作業,做好扮演專題館分館館長的準備工作。

説教學過程

一 導入

展示受侵華軍細菌戰毒害的中國民眾和王選女士為細菌戰受害者索賠而奔走街頭這兩張照片引出本課的內容--偉大的抗日戰爭。教師作為抗日戰爭紀念館的講解員為同學們講解57年前的那場戰爭。

二 教材處理

抗日戰爭這一章節內容在老教材中需要6個課時才能講授完而新課程只安排一個課時。因此我將本課內容設計為一箇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模式,教師客串紀念館館長,個別同學擔任分館館長身份的形式帶領學生參觀抗日戰爭紀念館來完成對本課的教學。

三 參觀紀念館

館長:同學們此次參觀的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本紀念館分為一個綜合館和五個專題館(日軍罪行、中國抗戰、鐵血忠魂、、影音經典、獻花留言)。同學們可按展廳依次參觀。

綜合館

內容簡介 :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軍炸燬南滿鐵路柳條湖段軌道,反誣中國軍隊破壞,炮轟東北軍駐地,攻佔瀋陽,製造了"九一八事變".日本發動了局部侵華戰爭。由於當時國民政府實行不抵抗政策,日軍在不到半年時間內侵佔了整個東北中日民族矛盾逐步上升。到了1935年,為分離和蠶食華北,日軍制造了華北事變。中日民族矛盾開始成為最主要矛盾。1937年7月7日,日軍發動了蓄謀已久的盧溝橋事變,開始了全面侵華戰爭。

九一八事變後,面對日軍的武裝侵略和國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中國軍民義憤填膺,籲請抗戰,全國掀起了抗日救亡運動的高潮。中國共產黨、東北抗日武裝力量、國民黨愛國官兵及關外人民以各種方式投身到抗日救亡運動,顯示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華北事變後,中共號召"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積極籌劃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1937年,日本相繼發動了七七事變和八一三事變,國民政府隨即改變中共領導的軍隊並公佈由中共提交的國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建立,全面的全民族抗戰開始了。

全民族抗戰分為三個階段:

戰略防禦:(1937.7,7-1938,10月)國民政府積極組織了四次會戰,分別是凇滬、太原、徐州、武漢會戰,在正面戰場上抗擊了大量的侵華日軍。

戰略相持:(1938.10-1945.8)日軍侵佔廣州武漢後,迫於戰線太長,兵力、物力、財力不足和抗日根據地嚴重威脅,基本上停止對正面戰場大規模進攻。而中國人民抗日力量還需要經過長期艱苦鬥爭才能打敗侵略者。抗戰進入相持階段。

戰略反攻:(1945.8-1945.9)1944年敵後戰場開始了局部反攻,1945年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配合下,中國軍民展開全面反攻。日本政府在8月15日宣佈無條件投降,9月2日簽署了投降書。中國人民取得了抗戰的最終勝利。

高中歷史教案模板3

一、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圖片和閲讀教材,客觀描述隋唐統一的過程,瞭解隋朝時期的成就建樹。

2、通過展示史料並進行小組討論隋朝大運河的歷史意義,提高分析歸納能力,養成“論從史出”的意識。

3、通過本課學習,認識到隋唐的統一有利於政治經濟的發展,從而加深對國家統一的重要性的理解。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隋朝滅亡的原因。

【難點】

隋朝大運河開通的意義。

三、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教師展示唐朝詩人皮日休的《汴河懷古》,並提出問題:此詩中的“河”指的是什麼呢?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此河指的是隋朝時期開通的大運河。

教師追問:隋朝大運河是古代世界最長的運河,此運河是在什麼樣的背景下建成的?順勢導入新課。

環節二:新課講授

(一)隋統一的過程

教師講述:我們都知道魏晉南北朝是一個混亂的時期,國家長期處於分裂狀態。

教師讓學生閲讀教材並思考:那是誰結束了這一局面,又有什麼意義呢?

學生思考並回答問題:581年北周外戚楊堅代周稱帝,改國號為隋,楊堅即隋文帝——589年,隋滅陳,統一全國,結束了魏晉南北朝以來近400年的分裂局面。

教師強調:隋朝的統一結束了分裂局面,為後來隋唐盛世奠定了基礎。

(二)隋朝的各項建設

教師讓學生閲讀教材正文第二段,提問:隋朝建立後都有哪些成就?

學生分析總結:隋朝時期在長安、洛陽設糧倉;隋煬帝時期修建洛陽城和大運河。

教師總結:隋朝初期建設頗多,其中大運河最為著名。

教師展示《隋唐大運河示意圖》並讓學生思考:隋朝大運河自北向南都流經哪些地方,溝通了哪些水系?

學生回答:隋朝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北至涿郡南至餘杭,自北向南連接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水系,分成永濟渠、通濟渠、邗溝和江南河四段。

教師展示史料,安排學生進行小組討論並提問:修建這條大運河有什麼好處呢?

小組代表回答:隋朝開通大運河能夠加強南北方的政治經濟聯繫,鞏固國家統一。

教師總結:運河的開通能夠溝通南北方經濟交流,大運河沿岸的城市也有所發展,從而有利於鞏固國家統一,同時也為我們也留下了燦爛的文化遺產。

教師在多媒體展示史料並設問:結合課前展示《汴河懷古》中所説“盡道隋亡為此河”,想一想隋朝的滅亡和大運河的開通有關麼?

學生回答:有一定關係,修建大運河時勞民傷財,人民生活水平下降並激增不滿,最後發生起義。

教師補充總結:除此之外,隋煬帝還頻頻發動戰爭,種種行為導致社會生產下降,民不聊生,社會矛盾激化,最後導致大規模起義。

(三)唐朝統一

教師播放電視劇《隋唐英雄傳》片段提問:隋煬帝最後的下場是什麼,又是誰取而代之統一全國的?

學生總結:618年隋煬帝被部下殺死,隋朝貴族李淵在長安稱帝,建立唐朝,為唐高祖,後來唐軍消滅起義軍和割據勢力統一全國。

教師追問:唐朝統一全國有何意義?

學生回答:穩定政局,為唐朝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發展做好鋪墊。

教師總結:唐統一後給後面幾次唐朝盛世提供了良好的環境,足以使得唐朝在古代成為盛極一時的繁榮強國。

環節三:小結作業

1、小結:教師結合板書,帶領學生系統歸納本節課所學知識。

2、作業:課下收集隋朝相關資料,下節課談談是如何看待隋煬帝的。

四、板書設計

高中歷史教案模板4

【教學目辬】

一、知識目辬:

知道古代中國農業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瞭解古代中國農業經濟的基本特點。耕作方式的三個時期、原始社會的土地制度、夏商周時期的井田制及瓦解的經過、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及發展、特點、屯田制、均田制、封建社會時期的國有土地和私有土地的形式、土地兼併、水利工程修建及翻車、筒車的發明;小農經濟的特點及對社會的影響、精耕細作技術的表現。

二、能力目辬:

理解生產力的發展是農業耕作方式形成及土地制度演變的根本原因;運用歷史理論分析中國古代土地制度演變的原因和中國農業經濟的特點。

三、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生歸納總結、設問探究、演示農業發展過程;明確中國古代農業長期處於世界前列,是中華文明的經濟保障;勞動人民勤勞和智慧,是歷史的創造者,但是在階級社會,農民受到沉重的剝削和壓迫,生活困苦;瞭解生產力的發展是推動社會發展的根本原因,是否有利於生產力的發展是歷史評價的根本辬準,樹立正確的發展觀。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農業生產的發展

難點:男耕女織的小農經濟

【教學過程】

【講授新課】

一、 早期農業生產的出現——從刀耕火種到鐵犁牛耕

閲讀教材第一部分,思考:

①中國古代農業是怎樣完成從刀耕火種到鐵犁牛耕的演變的?

②推動整個發展過程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一)從刀耕火種到鐵犁牛耕

1、中國原始農業

(1)起源:中國是世界農業起源地之一,農業起源最早可追溯到距今一萬年左右。中國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國家。距今七八千年時,中國原始農業已相當發達。

(2)耕作方式:原始農業的主要耕作方法是刀耕火種。一種非常落後而久遠的耕作方式

刀耕:用石斧、石錛除草

火種:焚燒雜草,形成木灰肥,再進行播種

人們發現被火燒過的地方,莊稼長勢好,於是砍去樹木,剷除雜草,曬乾後放火焚燒,灰燼成了天然的肥料,即可播種

(3)人們生活:為了尋找肥沃的土地,人們不得不經常遷徙。耕種一兩年後,隨着肥料耗盡,地力明顯下降,只能把它撂荒,另尋新的耕地,人們不得不經常遷徙,生活十分艱苦;這種方式也嚴重破壞環境

2、商周時期的農業

(1)農業工具:出現了青銅農具,但木製的耒耜和石鋤、石犁,仍是人們進行農業生產的重要工具。那時候的農具,都比較粗笨簡單。

最早的鬆土和挖土的耕作農具:

耒:是削尖的木棒,後發展為雙尖的木叉。

耜:形狀像現在的鏟和鍬。有木耜、骨耜和石耜

(2)耕作技術提高:已經懂得開溝排水,除草培土,用雜草漚制肥料,治蟲滅害。

這樣,土地可以連續耕種,土地的利用率大大提高。

(3)農作物種類:西周時期,農作物種類更加豐富,有粟、稻、黍、稷、麥、桑、麻等,後世的主要農作物多已具備。(五穀豐登)

(4)人們生活:隨着農業生產的發展,人們的生活也從頻繁遷徙開始走向定居。中國農業獨立發展,自成體系,奠定了中國古代農業社會的基礎。

(二)農業生產的根本原因

中國古代農業耕作方式的發展根本原因是生產力的發展。突出表現為生產工具的改進和施肥、灌溉技術的掌握和提高等。

生產力的發展是推動社會發展的根本原因,是否有利於生產力的發展是我們評價歷史現象的根本辬準。

二、精耕細作的傳統農業

1、耕作工具的進步:鐵犁牛耕的發展

春秋戰國時:開始使用鐵農具與牛耕並逐漸推廣

西漢時:耦犁(西漢趙過)與犁壁,東漢時已推廣到珠江流域

隋唐時:江東出現曲轅犁,我國耕犁已相當完善,為後世所沿用。

2、耕作技術的進步:

春秋時期:壟作法

西漢時:代田法

西漢趙過推行的一種適應北方旱作地區的耕作方法。在同一地塊上的田壟隔年代換﹐所以稱作代田法。

魏晉南北朝時:北方的耕耙耱技術形成,南方水田也採用耕耙技術。

3、耕作制度的發展:

兩漢:以一年一熟為主

宋朝以後:江南形成了穩定的一年兩熟制(稻麥輪作),有些地方形成一年三熟制,土地利用率大大提高.

4、水利工程與灌溉工具的應用

(1)水利工程:

戰國的都江堰

漢朝的漕渠白渠龍首渠

(2)灌溉工具:

曹魏時的翻車

唐朝時的筒車

宋朝出現的高轉筒車

明清時的風力水車

試從農具進步的角度來説明生產力的進步。

1、從材質方面看,從最初的

石、骨、木、蚌器等到後來的青銅、鐵等金屬農具;

2、從製造工藝方面看,從打製到磨製再到冶煉、鑄造;

3、從牽引動力方面看,從人力操作到畜力再到自然力牽引。

4、犁耕、播種、灌溉技術的進步

生產工具的進步反映了精耕細作農業技術的提高,反映了我國人民適應改造自然的勇氣和智慧。

三、小農經濟的艱難成長

設問:我國農業耕作方式經歷了怎樣的變化?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

1、耕作方式的發展進步

商周時期:大規模簡單協作

春秋時期:以家庭為單位的個體農耕(主要耕作方式)

2、形成的條件:

①鐵犁牛耕技術的出現和普及

②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確立

3、特點:

①以家庭為生產、生活的基本單位,具有分散性

②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自給自足,少有交換,具有封閉性

③注重精耕細作,相對簡單的生產工具、長期不變的生產技術和容易滿足的社會心理狀態,具有落後性

小農經濟是我國封建社會農業生產的基本模式,是兩千多年中國封建社會生存和發展的經濟基礎。

4、發展的條件:

①鐵犁牛耕的普及,生產技術的提高,促進了小農經濟的發展。

②小農經濟之下,農民不同程度地擁有一定數量的生產資料,擁有一定的生產自主權,能支配一部分勞動產品,具有生產積極性。

③小農經濟規模小,促使農民努力提高耕作技術,儘可能地提高單位面積產量,促進精耕細作的農業的發展。

④封建政府為保證財源,明智的統治者大都採取重農政策。

5、影響小農經濟發展的不利因素:

①小農經濟規模小、條件簡陋,缺乏必要的積累和儲備能力,抗禦天災人禍的能力十分薄弱。

②由於小農經濟規模小和條件簡陋,加之封建剝削的沉重,農業始終維持着簡單再生產,頑固地保持着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形態。

③封建政府統治的腐朽、剝削的沉重及社會的動盪。歷代封建王朝的後期,隨着統治的腐朽,每遇災荒疾疫,多數農民家庭就會陷於破產,大規模的農民戰爭醖釀、爆發。隨着封建王朝的更替,部分田地回到農民手中,封建王朝吸取教訓,調整政策,小農經濟又開始了一個新的輪迴。

在整個中國古代社會,自然經濟始終在中國封建經濟中占主導地位。自然經濟的牢固存在,是中國封建社會發展緩慢和長期延續的重要原因。

5、小農經濟的弊端有哪些?

①自耕農經濟脆弱,抵禦天災人禍的能力非常有限;以自給自足為生產目的,生產規模很難擴大。

②隨着人口增加和土地兼併激化,人地矛盾日益突出。

③土地的過度開墾,導致人類生存環境的惡化。

【教學探究】

A、古代中國農業的基本結構與特點

1、主要耕作方式——鐵犁牛耕。

2、主要組織方式——男耕女織(以家庭為單位從事生產勞動)

3、主要生產特點——精耕細作

4、土地制度的基本特點——封建土地私有制。

B、中國古代農業的耕作方式是如何發展變化的?

刀耕火種——“石器鋤耕”時代——鐵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廣

C、對小農經濟的評價:

(1)積極性:

①小農經濟調動了農民生產的積極性,是推動精耕細作技術發展的的主要動力;

②小農經濟是封建王朝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關係到封建經濟的繁榮和封建政權的安危;

(2)侷限性:

①自然經濟始終在中國封建經濟中佔據主導地位;自然經濟的牢固存在,是中國封建社會發展緩慢和長期延續的重要原因。

②農民承受沉重的封建剝削,最終階級矛盾尖鋭,導致農民起義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