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教師文案

角的再認識教學反思6篇

欄目: 教師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1.19W

及時寫好教學反思是要根據自己實際的教學能力的,為了較好的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老師們需要認真寫教學反思,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角的再認識教學反思6篇,感謝您的參閲。

角的再認識教學反思6篇

角的再認識教學反思篇1

上了《6和7的認識》後,我更加體會到興趣對於孩子們學習的促進作用。在教學中我以“趣”為中心,設計課堂教學。

一、創設新穎、有趣的童話情境

?6和7的認識》這節課相對來説知識點較多,包括正確地數出數量是6、7物體;掌握6、7的序數、比較大小,會讀、會寫6、7;知道6、7表示的序數意義及6、7的組成。其中知道6、7的組成是教學的重點。

由於教材呈現內容相對來説較多,相互之間缺乏聯繫,對於新入學的一年級新生來説,學習起來比較困難。6、7歲孩子的有效注意時間短,如果我們在一節課內呈現的內容、形式、太多了,學生的注意力就會被分散,課堂教學效果就會差。所以我設計了“昆蟲王國運動會”這個主題情境,將書本中的一系列相關知識點用這個虛擬的童話情境以不同的形式展現在學生的面前,並將各知識點串聯在一起,成功地激發學生的參與,讓他們興趣盎然地學習《6和7的認識》。

二、讓學生充分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低年級的數學教學除了使學生正確掌握數學知識和技能外,關鍵的一點是要讓他們覺得學習數學是有趣的,不是枯燥的。在教學時,我讓學生充分地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

1、猜數、寫數的樂趣。為讓學生建立良好的數感和符號感,能用數學符號描述生活中的事物,我讓學生們觀察情境圖,從“昆蟲王國運動會”裏,找出自己最喜歡的昆蟲運動員,用小棒把它的數量擺一擺。擺好之後,請一個學生到黑板上擺出他喜歡昆蟲運動員的數量,讓其他的學生們猜一猜,他喜歡的昆蟲可能是什麼?低年級的學生們好奇心很強,很想知道同伴們喜歡的是什麼,非常感興趣地到教學中來。寫數時,讓學生聯繫生活説一説這6根小棒還可以表示生活中數量是6的物體個數,並與寫數相結合,讓學生邊説邊寫,將枯燥的寫數過程變得有趣。

2、動腦的樂趣。在學生已經擺出6根小棒的情況下,讓學生用最快的速度擺出7根小棒。讓學生們猜一猜,擺的最快的小朋友是怎樣擺的。通過學生動腦操作、敍述,使他們充分感知6與7的聯繫。

3、合作的快樂。同桌兩人擺一擺6、7的分成或組成,要求一人擺一人登記,完成後將學生的不同情況進行展示,從中讓學生明白有規律擺法的好處。

從課堂教學效果看,基本達到了預設的要求,整節課學生學得輕鬆快樂,但也存在值得反思和改進的地方。整節課時在時間安排上有點緊張;少數學生不能有規律地寫出6、7的分成。

角的再認識教學反思篇2

?乘法的初步認識》一課是二年級數學上冊內容。本節課是乘法部分的起始課,是學生進一步學習乘法口訣的基礎。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要使學生親身經歷乘法產生的過程,初步感知乘法的含義。整節課努力突出以下幾點:

一、創設情景,激發探索動機

二年級的孩子形象思維能力較強,如果把枯燥的、抽象的數學知識溶入生動形象的情景中,必將激發他們的學習慾望,所以這節課中我安排遊樂園導入,使他們覺得貼近生活,生動有趣,再從圖片中入手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激發了他們強烈的問題意識和探究動機,自然而然的驅使孩子們更加積極主動的探求知識。同時也培養和提高了他們的自主探索能力。

二、重視反饋,鼓勵學生積極思維

反饋教學的過程是對信息反饋的及時調控,有利於提高課堂質量的途徑之一。因為孩子們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有成功的機會,也存在着失敗的可能性,由於他們能力的差異,有的孩子往往達不到預期的目標,所以在教學中我也總是在課堂中及時的反饋。及時的發現每一個孩子的思維閃光點,同時也可以及時準確的知道他們的不足之處。在這節課中,重難點定位就是讓孩子們瞭解並掌握乘法的意義,即幾個幾相加可以更簡便的用乘法來計算。所以在上課的時候,儘量的讓更多的孩子參與到學習中來,讓他們有更多的機會來發表自己的見解,加深對乘法意義的印象。

三、創設認知衝突,理解知識含義

讓孩子們面對一個要求認知複雜性的情境,使之與他們的能力形成一種積極的不相匹配的狀態,即認知衝突。在他們初步理解了乘法的意義之後,我讓他們把加法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其中有一題是2+3+1,我故意不點破讓他們自己去發現,他們也馬上意識到,這道算式是不能直接改寫的。通過幾個孩子的分析,加深了對能直接改寫成乘法算式的加法算式的認知,也是對乘法的意義有了更深的理解。所以在教學中,我們要善於創設具有探究價值的問題情境,使孩子產生認知衝突,把孩子們引入自主的探究體驗的氛圍中,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主動的進行知識意義的獲得,並且在解決問題的探索過程中,逐步提升他們的認知水平。

課後,通過與各位領導老師們探討交流,我非常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教學還存在諸多不足,現反思如下:

1本堂課的設計雖比較順暢,但缺乏高潮,沒能對本課的教學重點予以強調,如“求幾個加同加數的和,用乘法比較簡便”,沒有形成明確的結論告知學生。整堂課的進程比較平淡,應該隨着課的發展進一步設疑設阻,形成更尖鋭的認知衝突,激發學生探究新知的興趣。

2在組織學生自主探究的時候,放得不夠。如強調乘法算式中兩個因數的不同意義時,雖然應該多讓學生自己體會和表述兩個數表達的意義,而不是教師自始至終引領學生接話,使這兩個關鍵詞內化為學生的深刻理解。這樣,無論是從加法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還是直接列出乘法算式,都能真正明白乘法的意義。

3細節處理不夠細膩。比如乘法算式中前後兩個數相同時其意義的區分沒有作重點強調;解決主題圖中的問題,對大多數學生列式情況的關注度不夠。

4學生參與的範圍不夠廣,個別學生遊離於教學活動之外,組織教學時應對全體學生進行廣泛關注。

總之,本堂課的教學在自身實踐和領導與同事們的共同探討中,發現了一些不足,值得在今後的教學中深思和改進,我也會繼續努力提高授課水平,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爭取在數學教學上取得更有實質性的進步。

角的再認識教學反思篇3

學情分析:

從課前調查實際來看,對於乘法,學生聽説多,但真正理解少,沒有達到真正建構。從低中段兒童的認識特點來看,學生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抽象思維能力弱,這給學生學習理解乘法的意義造成困難。因此,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讓學生在現實情景中,動手操作中,直觀感悟,對比體驗,逐步體會乘法的意義,實現知識的自主建構。

教材分析:

乘法的初步認識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第三冊44頁的內容,例題從學生活動情境提供同數相加的式子引出乘法運算,通過學生動手操作、觀察、探究、交流等學習活動逐步體會乘法的意義。這部分內容是學生學習乘法的開始,也是以後學習表內乘法,多位數乘、除法的基礎。教學時,教師可以創設活動情境,讓學生體會乘法的意義,運用直觀教學手段,幫助學生理解同數連加與乘法的關係,乘法是同數連加的簡便。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初步理解乘法的含義,認識乘號,會讀寫乘法算式,培養學生初步觀察、分析、推理、動手操作能力。

過程與方法:

通過學生動手操作、觀察、探究等活動,經歷乘法的抽象概括過程,體驗探究的學習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進一步幾發學生學習興趣及對數學知識的親切感。

教學重點:

初步理解乘法的含義,認識乘號,會讀、寫乘法算式。

教學難點:

體會乘法的意義,理解同數連加與乘法的關係,乘法是同數連加的簡便。

教學思路:

本節教學,對現行教材不是一般性呈現,而是進行創造性處理,旨在改變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教給學生廣闊的活動空間和探究空間,讓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自主構建,勇於創新,發展思維。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藉助學生熟悉、喜歡、現實的公園娛樂園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學生的數學思維,使學生對乘法產生親切感。

2、動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學生在擺一擺,看一看,數一數,説一説,寫一寫,讀一讀等數學活動中探究乘法的意義,有利於實現新課標以學生髮展為本的理念,有利於學生主體意識的培養,有利於學生個性化的學習,讓學生有所發現,有所創新。

3、拓展練習,實踐運用。通過多次多層次,多角度,開放性的練習,增強學生應用意識,培養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角的再認識教學反思篇4

作為教師首次面對的就是教學一年級的新生。教學經驗上的不足使我有了很多的困惑和徘徊,這期間我灰心過,氣餒過,但是更多的是鼓起勇氣、重拾起對教學的熱情向前進,一學期過去了,有必要對這一學期進行下總結。

一、做得較好的方面。

不侷限於教材,根據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經驗適當重組教材,做到能對教材進行靈活運用。例如:在教學“第幾”時,我拋開教材中靜止的畫面,利用教室中活生生的資源,讓全班學生一起來參與活動,學生興趣很濃厚。先讓學生一起準備好,我説:“第一排”。那麼第一排的學生就迅速的站起來。在説第幾排的時候,營造一種緊張的氣氛(把“第”字拖長聲),使學生注意力集中,在遊戲中充分體會第幾的概念要信任學生,一年級的學生一樣具有無限的創造潛能。

只要給學生充分思考的時間和空間,他們的創造潛能是無限的。如教學數的組成”時,學生不僅能總結出組成方法,還會把方法併成又如,個數字,我讓學生編一套操來形象的展示這個數。可以用身體,手等。在第二天的彙報交流時,我驚喜的發現了學生巨大的創造能力,每個數字在學生的深動演繹下變得活靈活現。

要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進行教學,如在教學“分類”時,學生通過對房間裏的東西進行分類,發現可以按顏色分、按大小分、按用途分、按形狀分、按材料分等。同時,學生又對分好類的東西放在哪裏有各自不同的見解。分鞋子時,學生把皮鞋放一層,涼鞋放一層,並能説出人按高矮來排隊時,矮在前,高在後。學生把分類思想與生活實際結合起來,充分體驗了分類的用途、好處和分類帶來的方便。

二、不足與困惑。

我雖然在師範的學習中學習了較多的理論知識,也看了較多的課改書籍,理論上明白該怎樣做,但在實施中往往還會變樣,很多在書上介紹的教學方法照搬到現實教學中並不適用。雖然思想開放,也大膽嘗試新的教法,但在課堂組織方面顯得有點無力,秩序不是那麼好,學生一聲高於一聲,做什麼的都有,再好的教學設計也無法實施。在本學期我試過用嚴厲的教學態度,也試過用温柔可親的教學態度。

但效果都不持久,在下學期,我也許應該運用“嚴”和“鬆”並重的教學方法和態度,但何時“嚴”何時“鬆”是我作為新教師要在今後幾年裏好好探索和把握的: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中的運用還不夠,我希望是在一年級能用到課件的課都用課件演示生動的教學過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這樣,課堂紀律也會好很多,但是由於時間的問題,我所做的課件都比較簡單,無法真實再現生動的畫面,再者,從網上下載以及和各位老師交流課件還不夠,這是我在下學期要努力的方向。

一年級學生起點不同是令老師們頭疼的問題。在教學中,常常會出現好生“吃不飽”,差生“撐不了”的局面。特別是我教學的一個班級,程度好的學生對於難題點撥以下就能自己理解和明白,但是程度較差的學生説了三、四遍也不是很消化。如何對不同程度的孩子因材施教呢?這又是一個頭疼的問題。

三、方法與措施

1、自己的教育觀念需要不斷更新,教學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比如學生不懂的問題,有些學生站起來想解答,可是我們就是不讓,偏

要自己點一個學生起來講;又如學生列出的式子是對的,但由於不合常規,而我一時沒想透就不予肯定等,都暴露出自己的教學觀念還跟不上學生的發展需要,還有待進一步學習提高。

2、由於我們是農村的學校,家長不太重視孩子在家的學習,學校教育和家庭學習達不到一致。要加大宣傳力度,使學校和家庭教育相結合。

總之,這一學期的數學教學給了我很多需要反思的方向和提高的建議。希望下學期我會有所進步。

角的再認識教學反思篇5

通過認真觀察掛圖,要讓學生經歷“實際問題——平均分的活動(實物操作或表象操作)——除法算式”這一抽象過程,從而體會除法的實際含義,初步理解把一些物體“每幾個一份地分”或“平均分成幾份”,都可以用除法計算,再介紹除號、除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

在本單元應用題方面,部分孩子掌握得不太好,其一,條件和問題分不清,算式中的除數和商會顛倒位置。其二,數量關係分析得不透徹,當乘法和除法題目都出現的時候,分不清什麼時候用乘法解決,什麼時候用除法解決。針對這兩點,我將在練習課上,重點讓孩子多對應用題分析條件和問題,並理清每道題的數量關係,使他們熟練掌握及應用本單元知識。

角的再認識教學反思篇6

?6和7的認識》是學生在學習了0-5之後對數的進一步認識,內容包括6、7的基數含義、序數含義、大小比較、寫法已經6、7的組成,內容較多。

這個課題,本來是準備第八週的星期四當公開課來上的,後因第八週星期四去參加學區課堂教學觀摩活動而取消,拖到這個星期來上,可以説,準備的時間比較充分,當然在準備中也發現了一些較難處理的問題,比如內容比較多,可能講不完,還有6、7的組成的教學該如何設計等問題,失敗的是,課上好的時候,這兩個問題還是最明顯的呈現出來了,可見課前對這一課題的認識還是到位了,只能能力欠缺,無法安排好!

課後,各老師給我的意見很中肯,提到了有好的方面也有差的方面。好的方面比如課堂結構比較緊湊,完整,板書也有了,紀律抓得比較好。差的方面就很多很多,6、7的組成這一塊活動設計給學生塗色,對塗色的要求沒有講清,以致效果很不理想,在教學6、7的寫法的時候未給學生足夠的時間練習,比較大小的時候分析的比較籠統等等。

對於這堂課的教學,我個人是比較滿意的,比我預想的要好。一年級學生的注意力特別容易分散,本節課除了極個別學生外,其餘的學生的注意力都能緊緊抓住,整堂課的教學氣氛是很輕鬆快樂的,學生也能在快樂中學習。作為一名新教師的第一堂公開課,我能做到不緊張,真替自己高興!當然,細節方面我確實處理的很差,可能對學生的預想與現實相差較大也有關係,而紀律一直是我最頭疼的問題,今天也有很多的紀律問題,我處理的也不是很好,但是最後在紀律這方面還受到了各位指導老師的表揚,説明我在課堂中的管理還是很有效的,這堂課的問題很多,發現問題才能進步,以後要多多關照這幾方面的內容。

這不是一堂好的課,卻是一堂讓我滿意的課,教師生涯的第一堂公開課起了個好頭,希望以後的課更能讓我滿意

Tags:反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