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教師文案

四年級園地七教案8篇

欄目: 教師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2.43W

制定教案是為了讓我們在教學道路上有更大的進步,作為一名出色的教育工作者,我們一定要養成提前寫教案的習慣,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四年級園地七教案8篇,感謝您的參閲。

四年級園地七教案8篇

四年級園地七教案篇1

教材分析:

人類的一些發明創造都來源於自然界,科學家從自然界中動物的活動獲得了有益的啟示,從而發明了一些東西。《人類的“老師”》課文中具體介紹了發明飛機的曲折過程。發明飛機才100年,但在這之前,人們想都不敢想。科學家們從鳥飛翔的現象得到啟示,發明了飛機,又從蜻蜓翅膀上的厚斑找到了防止事故發生的方法,因而造出性能優良的新式飛機,提高了飛機的飛行質量。課文還介紹了人們從鯨的形體受到啟示,改進了船體的設計,大大提高了輪船的航行速度。用手握雞蛋,發現雞蛋不易碎受到啟發,建築師設計出了“薄殼結構”的建築。

教學目標: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自瀆課文,弄懂三個主要例子中人類從生物身上受到什麼啟發,解決了什麼問題,培養自己對科學研究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弄懂三個主要的例子中人類從生物身上受到什麼啟發,解決了什麼問題,培養自己對科學研究的興趣。

學情分析:

本文是一篇有關仿生學的課文,在學課文之前一定要讓學生提前預習,對於一些不明白的詞語或專用術語進行了解,有助於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教學構想:

本文第三、四、五自然段是文章的主要部分。教師要從整體出發,緊扣重點語句,挖掘課文內涵。

教具準備:

課件、詞語卡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初讀課文,理清課文脈絡。

學生學習過程:

一、揭題激趣

1、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新課文。讀題。

2、激趣讀了課題,你想了解什麼?(人類的老師是誰?它們為什麼是人類的老師?)

過渡:那就請大家帶着好奇心去讀一讀課文吧。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要求:

①拼讀生字3遍,記住字形。讀詞語2遍,準備聽寫。

②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意思。

③讀課文,要求讀正確、流利,努力讀出感情;準備提出自己覺得難以讀好的詞語、句子,向老師、同學請教。

④準備交流初讀收穫、疑問。

2、指名4人上黑板聽寫詞語,其他同學寫在自備本上。

3、指名讀詞語,齊讀。

4、提出難以讀好的詞語、句子,教師適當指導。

(1)30年以後,由於飛機速度的不斷提高,經常發生機翼因劇烈抖動而破碎的現象,造成機毀人亡的慘禍。(給“劇烈”換個詞語,説説“機毀人亡”的意思)

(2)從前,在大海中航行的輪船,雖然頭是尖尖的,但總是開不快。而有圓圓的大頭的鯨,卻常常輕而易舉地超過海輪。(理解“輕而易舉“)

(3)薄薄的雞蛋殼之所以能承受這麼大的壓力,是因為它能夠把受到的壓力均勻地分散到蛋殼的各個部分。(倒裝的因果句式,用“因為,所以“的句式説説。)

5、同學們剛才讀得真熱鬧,誰願意來向大家展示一下你的朗讀。指名分節讀課文,或開火車讀課文。讀完一節,評一節;正音、指導停頓;個別句子領讀、齊讀。

6、交流初讀收穫與疑問。

三、理清課文條理

1、課文哪些自然段講了“人類的‘老師’是誰”這個問題“?

指名朗讀1、2自然段。

概括:自然界種種生物是人類的老師(板書)

2、為什麼説生物是人類的老師?課文哪些自然段回答了這個問題?

指名朗讀3、4、5、6自然段。

在學生朗讀每節後,做總結,並板書:

飛機設計?輪船設計?建築設計?汽車設計?坦克設計

3、集體朗讀課文最後一段,這是一個感歎句,是作者通過這些具體例子説明後,發出的由衷的感歎。(與文章的開頭聯繫起來,體會首尾呼應的特點)

4、把課文分成三個部分。體會課文總分總的結構。

四、概括課文段落大意

1、課文第二部分舉了“飛機設計、輪船設計、建築設計、汽車設計、坦克設計”等六方面的例子。比較一下,這六個例子在寫法上有什麼區別?(教師講解兩種寫法:具體介紹、簡單列舉)

2、課文中還有屬於簡單列舉的例子嗎?(出示課文第一句)

3、把課文的三、四、五段濃縮成一句話(即簡單列舉)

提示學生可以採用兩種句式:

(1)科學家從……得到啟示,發明了……

(2)人們模仿……(製造)出了……

五、指導生字書寫。?

1、自由記憶生字字形。

2、交流記住字形的方法。

3、指導書寫難寫字、易錯字:

4、學生描紅。

作業設計:

書寫生字;

讀課文,至少2遍,爭取讀出感情(並試背、試默寫)。

板書設計:

人類的“老師”

破碎教訓慘禍均??

機翼堅固輕而易舉

課後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精讀課文,瞭解人類以生物為師的有關事例。

學生學習過程:

一、複習導入

1、同學們,通過上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人類的“老師”是誰呢?

2、那麼課文哪些自然段具體説明了自然界裏有許多生物是人類的老師的呢?

3、請同學們打開書,快速瀏覽課文,找出有關的自然段。(學生回答)

二、學習第三段

1、同學們,這三個例子寫得很具體很有趣,下面請你們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或者説最喜歡的一個認真讀一讀,注意要一邊讀一邊想,爭取把每句話讀懂。

2、誰先來説説,你最感興趣的是哪個例子?

_第三自然段

(1)讀了這一段,你知道了什麼?你能選用下面兩個句式中的一句把這一段的主要內容説清楚嗎?

(2)卡片:科學家從____得到啟示,發明了____。人們模仿____造出了____。

(3)結合學生回答,板書:飛機設計。

(4)人類為什麼要想發明飛機?人類是怎樣發明飛機的?

(5)出示:人類自古就想像鳥兒一樣飛上藍天。科學家認真研究了鳥類飛行的原理,終於在1903年發明了飛機。

(6)指讀句子。

(7)是啊,人類有了夢想,就積極地向自然學習,尋求解決的方法,最後終於發明了飛機。為科技進步作出的貢獻。可見鳥兒就是人類的——(讀題)

(8)30年以後,人類在飛機上遇到了什麼難題,又是怎麼向動物學習尋求解決的方法的呢?(學生回答)

(9)投影蜻蜓的圖片:教師解釋,原來,每隻蜻蜓的翅膀末端,都有一塊比周圍略重一些的厚斑點,這就是防止翅膀顫抖的關鍵所在。所以,人類從蜻蜓身上找到了防止機翼因劇烈抖動而破碎的方法,避免了機毀人亡的慘禍,可見蜻蜓是(指課題)——人類的“老師”。所以作者情不自禁地説:要是早知道這一點,科學家可以少花多少精力呀!

(10)出示:要是早知道這一點,科學家可以少花多少精力呀!

(11)指導朗讀,讀出惋惜、感歎的語氣。

(12)現在,飛機設計師吸取了這一教訓,又注意研究了蒼蠅、蚊子、蜜蜂等的飛行特點,又為科技進步作出了哪些貢獻?(學生回答)所以説蒼蠅、蚊子等昆蟲是人類的——‘老師’。

(13)第三自然段詳細介紹了人類認真研究鳥類飛行的原理髮明瞭飛機並從蜻蜓等昆蟲身上得到啟發,不斷提高飛機的性能,為科技進步作出的貢獻。我們人類從1903年到現在起,只花了短短的百餘年時間,就研製出了許多具有各種優良性能的新式飛機,其實都是從大自然中得到的啟示啊!

(14)小結:課文第三段從人類遇到了難題,到向鳥兒、蜻蜓等昆蟲學習,最後找到解決的方法,寫得非常具體生動。這樣的寫作方法就是——(板書:具體介紹)

(15)現在,讓我們來仔細體會這樣描寫的好處吧!一起讀。

三、學習四-六段

1、剛才我們認真研讀了課文第三段,收穫真大!下面請同學們繼續交流自己感興趣的例子。

_第四段

(1)你對這一段中的什麼感興趣?(引導學生説好:我對人類模仿……)

(2)老師這兒有一段動畫,可惜是沒有聲音的,老師想請你看着圖畫來介紹你所感興趣的這個例子,行嗎?(出示圖片)

(3)你們覺得他介紹的怎麼樣?(評議)

(4)是什麼促使人類要向鯨學習呢?科學家從鯨的外形中得到了什麼啟發呢?

(5)可見鯨是人類的——(讀題)

(6)喜歡這個例子的同學一起來讀讀。

(7)現在,你們能用自己的話來説説這一段的主要內容呢?(先在下面小聲説,再指名説)(板書:輪船設計)

_第五段

2、讓學生説説為什麼對第五段感興趣?

(1)做一個實驗:請學生和家長代表上台捏雞蛋。(三個人)

(2)為什麼小小的雞蛋這麼難捏碎呢?

出示句子:薄薄的雞蛋殼之所以能承受這麼大的壓力,是因為它能夠把受到的壓力均勻地分散到蛋殼的各個部分。

(3)這是一句因果倒裝句,你們能“因為…所以…”來説説這句話的意思嗎?原來這就是雞蛋殼所擁有的薄殼結構的特點啊。(出示詞語:薄殼結構?讀好!)

(4)從這種“薄殼結構”特點中,建築師受到了什麼啟發?

(5)出示圖片:看,這就是人民大會堂、北京火車站,正因為採用了這種“薄殼結構”,這些建築風格是既堅固又美觀,還大大節約了建築材料。其它採用“薄殼結構”的建築還有許多。(圖片欣賞,教師稍作講解)

(6)下面我們拿好書一起把第五自然段來讀一讀,記住人類從蛋殼中獲得的啟發,進行建築設計的例子。(板書:建築設計)

3、人類以生物為師的例子就只是這三個嗎?你們還知道哪些?(引導學生用前面出示的句式,説説自己收集到的資料)

(1)出示第六段,一起讀讀。

(2)你們有沒有發現這一段同上面三段的寫法有什麼不同?

(3)對呀!人類模仿的生物還有很多很多,作者不可能一一詳細介紹,這裏只用一句話就帶過去了,這樣的寫作方法就是——板書:簡單列舉

4、難怪作者最後要發出這樣的感歎——(出示句子)

(1)指讀句子。引導讀出感歎的語氣。

(2)齊讀。你們覺得這個自然段跟課文題目和第一、第二自然段有什麼聯繫嗎?

(3)學生自讀課題和一二兩節,討論交流,體會前後呼應的寫法。

四、總結全文,深化感情

1、學了這篇課文,你們有什麼感想呢?想幹什麼?

2、看來大家對……發生了興趣,為了讓大家得到更多關於……的知識,老師送幾個網站給大家,相信會給你們帶來更多的收穫。(投影網站)

作業設計:

課外自己尋找並閲讀介紹人類向生物學習的兒童科普讀物。蒐集有關人類以生物為“老師”的文字或圖片資料,下節課交流。

板書設計:

人類的“老師”

飛機設計

輪船設計具體介紹

建築設計

汽車設計

坦克設計簡單列舉

四年級園地七教案篇2

學習目標

1、以“保護文物”為題,提高口語交際能力,培養文物保護意識。

2、學寫介紹“世界遺產”的導遊詞,提高書面與口頭表達能力。

3、領悟並在習作中運用“比照”的寫法。

4、背誦積累景點楹聯,提高記憶力,感受中華詩詞魅力。

課前準備:

與中國的.“世界遺產”有關的音像圖文資料,蒐集有關文物保護的資料,蒐集各景點有名的詩詞和楹聯等資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寬帶網

一、明確任務

指名讀,説一説本次資料蒐集的範圍。

二、交流方法

1、方法展示台

你是採用什麼方法蒐集資料的?遇到困難是怎麼克服的?

教師隨機板書:

隨時摘抄、剪貼、或複印;

查閲或購買書籍、雜誌、碟片;

查找相關古詩;

登錄網站查找;

調查訪問親朋好友;

觀看有關的電視節目。

2、資料展示會

展示蒐集的圖片、文字資料,簡要談談蒐集的過程。

3、老師的建議:

(1)建立資料袋,分類收藏;

(2)組成合作小組進行收集與整理;

(3)要糾正一些不當作法。

三、課後實踐

進一步蒐集相關資料,為專題展示活動準備。

第二課時

一、讀有關長城的報道,你有什麼感受?

板書:口語交際――保護文物

二、展開討論,提出建議

1、4-6人為一組,圍繞保護長城的問題展開討論,提出建議。一人主持,一人記錄,人人發言,充分討論。教師巡迴傾聽,引導學生打開思路。

2、各組推薦代表在全班發言,並組織評議。教師適當板書要點,引導把建議相同或相似的歸為一類。

3、自由發言:由保護長城開始,交流各人瞭解的其他文物古蹟被破壞的情況,説説怎樣加以保護。

三、創設情景,模擬交際

交際過程中,教師要通過點撥、組織評議等方式引導學生把話説清楚、説具體。

四、課堂小結,表揚激勵

第三、四課時

習作

一、創設情景,

1、有一批外國遊客專門到中國遊覽“中國的世界遺產”,我們要成立“導遊團”評選十佳導遊,大家願意嗎?

2、要求:

(1)熟悉景點風光,瞭解有關故事,明確注意事項;

(2)寫出並熟悉導遊詞。

二、交流資料

1、你想介紹哪一處“中國的世界遺產”重點介紹什麼?

2、説説你最有特色的內容;

三、閲讀範文,借鑑寫法

教師出示一篇導遊詞,讓學生自主發現如何寫,再默讀教材中的揭示語,進一步明確寫法與要求。

四、自主完成習作

四年級園地七教案篇3

?教材説明】

“家鄉景物”是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語文園地”中的習作,本單元的主題就是“大自然的美景”,學生可以自由選擇一處家鄉的美景進行觀察、口頭表達和寫作。這是學生第一次寫有關景物的作文,難度較大,教師可以作比較詳細的指導。本次作文教學的步驟是“探討方法──課外觀察──交流信息──學生寫作──師生共改”,本教案是作文教學的第一環節。

【設計理念】

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便成了當今素質教育的核心、教師肩上的重任。國小語文教學作為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教師首先要有創新意識,才能讓學生在自由、和諧的氛圍內主動探究、合作學習、產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本次作文不再是學生“盲目觀察──交流信息──指導寫作”這樣的過程,而是“探討方法──課外觀察──交流信息──學生寫作──師生共改”。是為了讓學生寫有準備的作文、寫思路清晰的作文。本課時的作文指導也改變了教師以前一味的灌輸式,而是讓學生在具體的學習過程中,探究性地獲取寫景作文的知識,實實在在掌握寫作方法。

【教學目的】

1、初步掌握寫景作文的方法。

2、養成寫作文“先準備後下筆“的習慣。

【教學過程】

一、以歌動情導課進入寫作主題

1、師生共同演唱《阿里山》這首歌。

2、歌好聽嗎?歌中的阿里山美嗎?其實我們身邊也有這樣的美景,你知道我們的家鄉有哪些美景嗎?

3、你們喜歡這些景物嗎?為什麼?

4、今天,我們就要把我們對家鄉的熱愛用筆來寫出來,這節課我們學習的內容是怎樣寫“家鄉景物“。(板書:家鄉景物)

設計意圖:用歌聲進入主題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引起了學生學習寫作的興趣,學生對家鄉的景物也有了熱愛之情。

二、回顧所學課文掌握寫景要素

1、寫景要素之“位置”。

⑴我們學過的課文中有很多是描寫景物的,想寫好景物作文,可以借鑑這些課文,如:《黃山奇石》、《日月潭》、《珍珠泉》。(用投影出示這幾篇課文)

⑵觀察每篇課文的第一段,你發現了什麼?

⑶我們寫景要先寫什麼?(板書:位置)

⑷説説你想寫的家鄉景物在什麼地方?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探究性學習,發現寫景作文通常會先介紹所寫景物的地理位置。

2、寫景要素之“特點”。

⑴黃山、日月潭、珍珠泉的特點分別是什麼?

⑵想一想課文的題目與這些特點有什麼關係?(板書:抓特點寫題目)

⑶這次作文的題目,你打算怎樣寫?

設計意圖:此處是為了讓學生明白景物的特點是寫景作文的重點,其特點可以作為題目統領全篇。

⑷這些特點都是作者怎樣得出的?(板書:觀察)

⑸觀察是寫作文的基本方法,寫景物的作文更離不開我們細心的觀察,在觀察景物時,你有什麼建議嗎?(板書:用眼、用耳、用手、用心)

⑹試着去觀察一位同學的外貌,你打算先觀察什麼,再觀察什麼?

⑺通過對同學的觀察,你又發現了什麼?(板書:順序)

⑻我們認真的、有順序的觀察就是為了抓住景物的特點,只有抓住了特點,才能寫出家鄉景物的美。你能從印象中找到將要寫的景物的特點嗎?請説一説。

⑼小結:為了把景物寫得更美,光憑平時的印象還不夠,我們要用上足夠的時間仔細去觀察你將要寫的景物。

設計意圖:觀察是寫景作文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節,怎樣去觀察景物的特點,對於三年級的學生來説,是一個難點。通過同學間的互相建議、現場觀察一位同學的外貌,就是為了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明白觀察不是走馬觀花,觀察不是雜亂無章的。

3、寫景要素之“想象”。

⑴《珍珠泉》中説潭底有冒不完的水泡是有許多快樂的孩子吹出來的,這是真的嗎?(板書:想象)

⑵聽聽這篇作文《神女峯》,它是怎樣想象的?

⑶想象對於我們的作文有什麼好處?(小組討論)

⑷小結:我們在寫景物的作文時就要展開豐富的想象,甚至還可以用上“傳説”來寫出我們家鄉景物的特點。想象可以使一篇文章生動,只要肯想象,身邊的一切都可以變得神奇。

設計意圖:課文、範文都是指導寫作的資源,用小組討論的方式可以讓每一個學生更加清楚想象在寫景作文中的作用,想象實際上就是一種創新能力的體現。

4、寫景要素之“感情”。

⑴你喜歡學校的花壇嗎?你會把它寫得很美嗎?你喜歡班上的哪一位老師?你寫他的時候會把他寫得很醜、很可惡嗎?為什麼?

⑵作者為什麼把黃山、日月潭和珍珠泉寫得這樣美?(板書:感情)

⑶小結:我們寫景,就要選擇自己喜歡的景物寫,盡情的在作文中抒發自己的感情,這樣的作文才會吸引讀者。

設計意圖:從實際生活中得出真實的體驗,寫喜歡的事物才會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三、師生共同建議完善寫作方法

1、想要寫好家鄉景物,你們還有什麼建議?(板書:優美詞句動靜結合……)

2、自由讀板書,鞏固寫景作文的方法。

3、總結:選擇好自己想要寫的對象,用上今天學到的方法,利用課餘時間去仔細觀察,為寫景作文做好準備,並要養成“寫好觀察記錄”、“先準備後下筆”的習慣。

設計意圖:用朗讀來鞏固方法,使作文課的指導又多了一種形式,總結中的習慣教育可以使學生的寫作永遠受益。

【板書設計】

家鄉景物

瞭解

位置

觀察特點感情抒發

想象

四年級園地七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繼續深化學生對生命的理解和認識,激發對生命的思考和熱愛。

2.在口語交際和習作的過程中,進一步提高口語和書面的表達能力。

3.發現並總結體會句子含義的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閲讀習慣。

4.積累關於生命的名言警句。

5.理解成語故事,體會其中藴含的道理。

教學課時:

4課時

教學準備:

1.整理本組課文收集的相關資料。

2.蒐集關於生命的名言警句。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一、談話導入

師:生命是寶貴的,也是美好的。磚縫裏頑強生長的瓜苗,絕境中奮力求生的飛蛾,花叢中感受春光的盲童安靜……這一幅幅畫面無不展示着他們對生命的熱愛,並且還深深的打動着我們。生命,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説都只有一次。如何讓自己的生命在有限的時間裏得到無限的延伸,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認真思考的問題,這一節課我們就共同來交流關於“生命”這個話題的相關內容。

二、明確目標,準備發言

(一)自讀關於口語交際的提示,明確本次口語交際的內容。

(二)全班交流,明確方向。

1.説説自己瞭解到的生命現象。

2.講講自己知道的熱愛生命的故事。

3.談談自己獲得的感受,得到的啟發。

(三)組織學生一起回顧本單元的內容。

(四)仔細閲讀課內的文字資料和課外蒐集的關於生命的資料。

(五)根據自己最感興趣的或者準備最為充分的話題,確定角度,選擇材料並擬定思路。

(六)自己輕聲練習講述自己準備發言的內容。

三、不同層面交流,加深理解

(一)組內交流。

在每個小組長的帶領下,個小組每位同學自由發言,要求注意傾聽,互相評價,取長補短,並推選出一位最佳選手。(教師同時巡視指導,並注意及時評價和調控)

(二)全班交流。

1.每小組推薦一名同學上台交流,要求講話學生清楚流暢地表達,要求其他同學認真傾聽。

2.教師引導學生大膽進行評議、補充、辯論。

四、總結評價

(一)自我評價,主要從:自己是否準備充分,是否積極發言,發言時條理是否清楚,聲音是否洪亮;與同學相比較,自己有何優點,又有什麼差距。

(二)班級評價:本節課發言的過程中,誰的發言最棒?為什麼?你和他的差距在哪裏?

(三)教師評價:肯定和表揚同學們在課堂表現方面的有點,提出存在的問題並提出具體的改進措施。

第二、三課時 習作

一、談話導入

師:生活中只要細心的觀察,把自然界中小生靈的某種生存方式,放在自己的生命歷程裏“設身處地”的去思考,就能發現那些卑微的生靈,一樣有許多讓人類敬重學習的很多方面。 那麼,把我們上一節課口語交際的內容結合實際,認真揣摩小生靈與人生的某種聯繫,寫下來肯定是一令人深思的美文,讓人讀之耳目一新。這節課我們的任務就是用文字記錄下我們的思考。

二、閲讀提示,明確習作要求。

(一)學生默讀習作提示,勾畫出本次習作的要求。

(二)明確要求:

1.主題關於“熱愛生命”。

2.可以寫身邊的那些熱愛生命的故事。

3.可以寫身邊熱愛生命的人。

4.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內容寫下來。

5.內容要具體,要寫出真實的感受。

6.習作的題目由自己定,寫完後認真修改。

三、方法指導

(一)選才指導。

1.記錄身邊的人熱愛生命的事。(在我們身邊,有許多熱愛生命的人:辛勤培育我們的老師,治病救人的醫生、護士,忠於職守的警察叔叔……他們用勞動創造着美好的生活,也使自己的生命充滿光彩。)

2.觀察小動物,從小動物開始,寫熱愛生命的故事。

3.觀察植物,從描述花草樹木的特點開始,寫一些關於生命的故事。

4.從遵守交通法規方面談一談熱愛生命的意義。

(二)指導構思行文。

寫好這次的作文,構思方面,課文中告訴我們一些小竅門。

1.如果你寫生活中的事情,可以這樣來構思:敍事→説明道理。

2.如果你寫小動物,可以這樣的來構思:描寫小動物的習性特點→聯想生命現象。

3.如果你寫植物,可以這樣構思:描述植物特點→聯想生命內涵。

四、試寫初稿,反覆修改。

(一)學生進行習作,教師對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個別指導。

(二)修改作文。

1.請同學完成初稿後,自己認真進行修改。

2.小組內互讀互改,提出修改建議。

3.按照小組提出的建議,再次修改自己的習作。

4.選擇學生例文,師生共同進行修改。

5.學生揣摩集體修改方法後,再次自行修改並朗讀。

五、朗讀佳作,共同賞評。

指名上台朗讀自己的優秀習作,並請學生介紹自己習作中的成功之道。

六、譽寫作文,製作牆報。

(一)再次修改自己的習作,直到滿意後再抄寫在作文本上。

(二)整理習作和資料,辦一期以“熱愛生命”為專題的板報。

四年級園地七教案篇5

教材解讀:

?初秋行圃》是以兒童的生活為題材的古詩。它以描寫蟬為目的,詩人楊萬里寫落日催暮蟬,蟬鳴聲此起彼伏的情景,也寫了聞蟬尋聲,蟬兒閉口的情形,整首詩通俗易懂、真切傳神、趣味橫生。雖是即景寫景,卻亦具有一番清新別緻的情趣。

教學理念:

1、以讀為主,讀中體驗。

不管是領會詩的涵義,還是體味其美的意境,都離不開朗讀。朗讀能激發想象,強化積累,培養語感,所以,朗讀必須貫穿於古詩學習的全過程。

2、創設情境,體會情感。

引導學生通過多種形式體會情感是古詩教學的靈魂。在學習“近在咫尺無尋處,尋到旁邊不作聲”時,教師要積極創設情境,從情感的體驗出發,首先在讀中感悟、品味,在讀的過程中體會作者找不到蟬到的遺憾,然後引導學生再讀,再一次交流情感,體會到深藏在作者內心的對秋天美景、對秋蟬的讚美、喜愛之情。

教學目標:

1、認識詩中的“圃”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並背誦全詩。

2、藉助註釋,在讀中理解古詩大意,想象詩句所描寫的美麗景色,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3、培養學生自學古詩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古詩大意;想象詩中所描寫的美麗景色;

難點:體會作者藴含在詩句中的欣喜、讚美之情。

教學準備:

1、課前複習作者楊萬里的詩《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收集他寫的其他詩歌。

2、課前佈置學生觀察初秋的美景。

教學時間安排:

1課時

教學流程預設:

一、激趣導入、整體把握

1、同學們,三年級我們學習了楊萬里寫的《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還知道描寫的是哪個季節的景色?(生齊背後交流)

2、我們今天來學習一首與秋天有關的古詩。板書課題。

二、讀題解題,初讀古詩

1、指名學生讀詩題。

2、通過預習,誰能説説題目“初秋行圃”的意思?

(教師提示:加進去適當的詞語把話説完整。)

3、現在正值初秋,在你們眼中,初秋是一番怎樣的景象?

學生交流自己在身邊看到、感受到的初秋美景。

4、師:那詩人楊萬里在這首詩中又描寫了什麼景色?他什麼時候在花園裏散步,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又做了些什麼呢?下面我們就來學習這首詩。

三、自讀自悟,感知詩意

1、教師範讀古詩。

2、師:下面老師給大家五分鐘時間,自由讀古詩,注意讀準字音,學會生字。

3、指名朗讀,正音。學習生字“圃”。

4、引導學生回憶以前學習古詩弄懂詩句的方法。

(如,查字典、看註釋、看插圖、讀資料、與同學交流等。)

5、師:下面老師再給大家八分鐘時間,小組合作學習,大家可以採用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自學古詩,讀了這首詩,你知道詩句主要寫了什麼內容?

要求:先自學,在不理解的地方打上問號,然後在小組內交流。需要老師幫助的同學或小組,可以舉手告訴老師,老師會很快來到你的身邊和你們一起學習。

四、集體交流,理解詩意

1、小組彙報學習結果,

師:看到大家學得這樣認真,相信大家已經有成果了,哪個小組願意讓我們一起來分享你們學習的成果?

2、學生暢所欲言説出自己讀詩的感悟,教師幫助學生梳理古詩大意。

(古詩大意:這是初秋的一天傍晚,詩人在園子裏散步,這時,太陽西下,漫天五彩晚霞,要説這快落下的太陽,真是又是無情,又是有情,園裏樹上的蟬,正趁着太陽落下的短暫時間,拼命的高聲歌唱,園子裏一片蟬叫聲。蟬的叫聲好像就在身邊,可是你卻無法找到他們,因為,當你找到它跟前的時候,它好像知道你來了,鳴叫聲立即停止了。)

五、讀中品味,體會意境

師:剛才,大家瞭解了詩意,相信大家再讀,一定會讀得更美,更投入。誰讀第一句?

1、從這句哪些詞語看出作者寫的是黃昏時候的景象?

抓住“落日”和“暮蟬”加以體會。

2、你覺得哪些字能體現落日的有情?

引導學生品味“偏、催”二字。深入體會作者對眼前美景的喜愛之情,一“偏”一“催”把落日當成了有靈性的人。就是這兩個字賦予了“落日”的情意——“有情”,使初秋傍晚的景色充滿了勃勃的生機,給讀者留下無限遐思。

3、引導學生想象落日的“有情”。

“落日無情最有情”究竟是一番怎樣的景象呢?根據詩句誰能想象出這幅畫面?(提示:夕陽、晚霞、地面景物、蟬鳴聲……)

4、誰能讀出落日的這份“真情”?

預設:(通過教師和學生的評價,逐步讓學生讀出情,讀出形,讀出味。)

生讀(沒有激情)。

師:你這快落山的太陽,怎麼這樣無情?從你的讀中,老師感覺不到漫天五彩晚霞的瑰麗。誰再來讀。

生讀。

師:老師從你的讀中感覺到你是重情誼的夕陽,可我從你的讀中沒聽到滿園此起彼伏的蟬鳴聲。誰再讀?

生讀。

師:哦!多美的景緻!多熱鬧的黃昏!老師好象看到了夕陽西下時的燦爛晚霞,聽到了園子裏嘹亮的“黃昏大合唱”。來,讓所有的蟬兒都唱起來,全班齊讀。)

師過渡語:

初秋的傍晚,詩人獨自在園中散步,抬頭望着西邊的天空,一輪紅日即將落山,夕陽將天邊抹上了瑰麗的色彩,為大地披上了五彩的外衣……多美的景緻啊!聽,眾多秋蟬也不甘寂寞,趁着這美麗的時刻,放開清亮的歌喉,開始了“黃昏大合唱”——“真美,服了;真美,服了……”

學生齊讀前兩句。

5、聽到這美妙的“合唱”,你會心動嗎?是否想找到這些“歌唱家”,趕快行動——

(1)可詩人找到了蟬沒有?

引讀:近在咫尺——,尋到旁邊——。沒看見蟬,心中會是什麼滋味?

指導學生帶着遺憾的語氣來讀。

(2)作者心中只有遺憾嗎?再看,這漫天的五彩晚霞;再聽,這此起彼伏的蟬鳴聲,真有遺憾?那又怎樣讀?

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心中的欣喜、讚美之情。

(3)師小結:

看到天邊美麗的晚霞,聽到園中這悦耳的“大合唱”,作者興致大增,雖然沒有尋到“演唱家”的蹤影,可這情、這景足矣!這一樣也能讓作者詩興大發——

(學生帶着讚美之情齊讀全詩,邊讀邊想象意境。)

六、賞讀全詩,熟讀成誦。

1、鼓勵學生用多種方式表現自己對《初秋行圃》的理解。

師:請大家用最擅長或最喜歡的方式來展示這首詩表達的意境。想用自己的話描繪詩句景象的,可以試着説説;喜歡朗讀的,可以有感情讀一讀;想唱的,可以把詩句改成自己喜歡歌曲的歌詞,試着唱一唱……

2、學生分組練習、展示、評價。

五、總結拓展,課外延伸

1、引導學生總結剛才學詩的方法。

讀:讀通、讀順詩句。

譯:結合註釋、或查字典、或結合插圖、猜讀理解詞語、詩句的意思。

悟:品讀、感悟,想象、體會古詩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誦:聲情並茂地朗讀古詩。

2、用自己學到的古詩學習法,自學唐朝詩人虞世南的《蟬》。讓學生初步瞭解詩意即可,無須對作者託物言志寫法進行深究。(虞世南的《蟬》附後)

3、課外找找楊萬里的其他寫景詩讀一讀。

板書設計:

初秋行圃

(宋)楊萬里

落日無情最有情,

偏催萬樹暮蟬鳴。

近在咫尺無尋處,

尋到旁邊不作聲。

附:

唐虞世南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緌(ruí):結冠(帽)的兩條帶子叫纓,纓在頷(hàn)下打結,餘下的兩段叫緌。因為緌是下垂的,所以詩中稱“垂緌”。

飲清露:古人以為蟬是飲露為生的(其實它吸樹汁)。

四年級園地七教案篇6

學習目標

1、通過多渠道搜尋,瞭解並介紹美麗的自然景觀這一過程,讓同學從中感受美,熱愛美,從而學會捕獲美!

2、舉辦自然景觀展示會,讓同學走進大自然,熱愛祖國的山山水水。

3、尋找身邊的美麗的自然景觀,用自身的語言把它表達出來,讓大家一起分享。

4、背誦4組句子,並課外蒐集積累,瞭解漢語遣詞造句的微妙。

課前準備

1、通過各種渠道瞭解並蒐集自然景觀的圖片、音像資料及文字資料。

2、實物投影儀。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1、俺們的祖國山水秀麗,美麗的自然風光無處不在。遠在天邊的天山草原,聖潔的雪山、湛藍的天空、雪白的羊羣、碧綠無垠的草原是那樣的令人神往;而近在身邊的皇城沙灘,海浪、陽光、礁石也同樣讓人留戀往返……美就在俺們的身邊,需要俺們有一雙尋找美,善於觀察的眼睛。這幾天大家一直在搜尋美麗的自然景觀,這節課就把你發現的尋找到的美展示給大家。

2、指名一生上台交流。

聽眾反饋:聽了xx的介紹,你有什麼不懂的?你感受到美麗了嗎?從哪兒感受到的?

教師總結:介紹一處美麗的自然景觀,首先要有次序有步驟把一個個畫面出現出來,讓大家隨着你的視線去觀察,還要用優美生動的語言去描述,讓大家在你的語言中感受景觀之美。

3、自由準備,稍作調整

4、再次指名交流。

a、聽眾要做到認真傾聽,做個小記者,可以向同學介紹提問、建議也可以補充。

b、介紹者做到準備充沛,隨時答記者問。

5、四個小組交流,每組評出一名“美的使者”。

6、你經過了搜尋,聽取了同學的介紹,你有什麼感受?

7、聯繫“寬帶網”。用你搜集的圖片、文字資料(或自身撰寫的資料),整理成圖文並茂的“美景介紹書”。課後分組舉辦“祖國一日遊”風景名勝展示會。

四年級園地七教案篇7

一、圖片導入。

(出示小兒“卧剝蓮蓬”的圖片。)

同學們,看看這張小兒“卧剝蓮蓬”的圖片,小兒的快樂感染着畫外人,可見作者對鄉下生活——(十分喜愛)。

二、交流平台。

1、談話導入:在文章中有些句子特別能表達作者的情感或想法。

2、體會範例:出示“交流平台”中的句子,各自説説體會到了什麼情感。

(1)我從《鄉下人家》的最後一句“鄉下人家,不論什麼時候,不論什麼季節,都有一道獨特的、迷人的風景”,理解了作者想要表達的想法。

(2)學習《天窗》這課時,我從“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這句話中,體會到天窗給孩子們帶來的快樂。

3、遷移練習!各自找一找課文中還有哪些這樣的句子。

4、教師點撥:我們對文中重點句子的感悟,通過抓住重點語句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鄉下人家,不論什麼時候,不論什麼季節,都有一道獨特的、迷人的風景”“獨特、迷人”指的是非常的與眾不同,只有鄉下才會遇上的非常吸引人的風景。是鄉下那種淳樸風格,優美而不華麗誇張的那種氛圍。這樣的風景又怎能不讓作者喜歡和讚美呢!

“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這句話在文章中出現兩次,分別是在下雨時和在夜晚,孩子們被迫回到屋子後,因為小小的天窗寄託着孩子們的夢想,讓孩子們枯燥閉塞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表達了孩子們對大自然的奧祕的嚮往與追求。

三、詞句段運用。

1、讀一讀,選兩三個詞語,説説你體會到的鄉下和城市生活的不同。

繁華璀璨高樓林立車水馬龍大街小巷

肥沃麥浪炊煙裊裊依山傍水雞犬相聞

名師指導:第一排的詞語都是描寫城市生活的,第二排的詞語都是描寫鄉下生活的。

繁華:(城鎮、街市)繁榮熱鬧。如:王府井是北京繁華的商業街。

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鮮明。如:這座古塔是我國古代建築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

高樓林立:高高的房子,像樹林一樣密集地樹立着。如:站在國貿大廈上,舉目四望,街道縱橫,高樓林立。

車水馬龍:車如流水,馬如游龍一般。形容熱鬧繁華的景象。造句:上海市街,整日車水馬龍的,交通繁忙。

大街小巷:城鎮裏的街道里弄,概指都市裏的各處地方。造句:國慶節到了,大街小巷彩旗飛揚,一派喜慶氣氛。

肥沃:(土地)含有較多的適合植物生長的養分、水分。造句:山谷緩緩地斜向一處肥沃的平原。

麥浪:指田地裏大片麥子被風吹得起伏像波浪的樣子。造句:那一朵朵盛開的牡丹花似麥浪;似朝霞;似海洋。

炊煙裊裊:是指古時人們做飯時徐徐輕煙迴旋上升,隨風而逝的景象,也指搖曳貌,飄動貌,也形容香氣散發。造句:傍晚,小山村家家户户炊煙裊裊。

依山傍水:指地理位置靠近山嶺和水流。造句:我的家鄉依山傍水,四季如春,是一個寧靜不被打擾的地方。

雞犬相聞:指雞鳴狗吠的聲音都能聽到,指人煙稠密。造句:他厭倦了喧囂的都市,寧願在雞犬相聞的小山村,頤養天年。

2、讀一讀,選一幅圖畫照樣子寫一寫。

(1)天邊的紅霞,向晚的微風,頭上飛過的歸巢的鳥兒,都是他們的好友,它們和鄉下人家一起,繪成了一幅自然、和諧的田園風景畫。

(2)飛翔的海鷗,金色的沙灘,帶着泡沫的浪花,構成了迷人的海岸線。

教師點撥:這兩句話中,前一句選自《鄉下人家》,為我們描繪的是傍晚的紅霞、微風、歸巢的鳥兒和鄉下人家繪成的一幅自然、和諧的田園風景畫。充分展示了鄉下人家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的美好畫面。第二句話描繪的是海邊的景色:海鷗、沙灘、浪花、海岸線,無疑讓人們沉浸在一幅靜謐又寬闊的環境中,心情也會平靜下來。

四、日積月累。

1、課件出示《卜算子·詠梅》

2、師範讀。

3、學生模仿讀。

4、同桌比賽讀。

5、嘗試説一説自己的理解。

6、師小結。

四年級園地七教案篇8

授課時間: 教學目標:

1、樂於探究,能發現詞語的結構特點。

2、能獨立識字,區別形近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3、通過品語交際,調動學生參加討論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調動學生參與討論的積極性。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具準備:生字卡片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方法:指導、啟發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我的發現

六組詞的共同特點:重疊形式相同,都是由兩個意思相近的詞構成的。

1、先讓學生讀詞,再説説這些詞有哪些相同之處,讀詞語時注意朗讀的節奏。

2、再讓學生説説這樣類似的詞語。

二、日積月累

1、讀讀認認

①自由練讀四組詞,説説每一組中的字有哪些相同之處。

②讀讀生字組成的詞語,想想這些字詞的意思。

③認讀記憶八個生字,採取多種形式鞏固記憶。

2、我會填

①看題目,説説這道題我們要做什麼?

②仔細讀每一組字,説説你的發現。

③獨立完成練習

3、我會讀

①自由練讀。

②説説你讀懂了什麼。

③比比,看誰讀得最好。

三、作業:練習

第二課時

一、學習口語交際

1、創設情境

指導兩名學生把小華遇到的難題表流出來。

2、討論

3、根據交流情況,教師小結。

4、分組討論兩種觀點的理由,再指名學生髮言。

5、學習展示台

6、查字典,瞭解“公民”一詞的概念。

7、讓學生説説作為公民應該為社會做些什麼?

8、教師小結。

9、讓學生討論交流將為社會做些什麼?

三、小結:

通過學習,同學們已掌握了要求,希望同學們養成積累好詞佳句的好習慣。並能夠運用在學習中。

四、作業佈置:

①認真讀讀本園地的字、詞。

②寫寫自己對“公民”一詞的想法。

板書設計:

課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