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教師文案

國小美術教案優質7篇

欄目: 教師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7.69K

寫教案其實是每一位教師都必須完成的課前準備工作,教案在起草的過程中,教師務必要強調與時俱進,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國小美術教案優質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國小美術教案優質7篇

國小美術教案篇1

一、教材分析 小園藝師

小園藝師園林景觀是現代人生活中心靈的棲息場所。現代人對於公共空間的建設投以越來越多的關注,因為它給緊張生活的人們提供了放鬆身心的環境。小園藝師環境的惡化使人深切地感受到對自然環境的依賴,健康的生活方式需要清新的空氣、陽光和活動空間,需要與自然和諧相處,美化環境、保護自然成為了每個人的責任。園林景觀又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文化的載體,有其獨特的文化功能。小園藝師因此,園林景觀是自然美和藝術美的綜合體。

本課以“小園藝師”為題,讓學生能以一個主人翁的姿態進入,快速找到學習位置並建立濃厚的興趣。基於這個鋪墊老師和學生一起在園林美景欣賞中得到淨化,提升美的感受力,增強環境保護意識。同時在畫一畫、做一做的學習活動中,掌握造園的一般知識,提高設計製作能力。 小園藝師

園林一般分為皇家園林(如故宮的御花園、承德的避暑山莊)、私家園林(如蘇州的留園、拙政園、獅子林)、公共園林(如街心花園、文化廣場)。而本課着重於小規模公共園林的設計製作。園林大致由山石、水體、花草樹木、路橋、建築、配景這些要素組成。學生在設計製作中不一定每個要素都要涉及,可根據自己需要擇取。

本課的學習內容屬於“設計·應用”學習領域,學習任務分為兩個活動:一是完成一幅園林小景的平面設計圖,二是製作園林中的小景物。

“活動一”:教師可通過圖例幫助學生了解園林的佈局方式,一般有對稱式和散點式。對稱式,嚴謹規整;散點式,活潑生動,便於學生在創作時選擇。園林的構成方式一般採用點、線、面結合的構成方式,花草樹木運用最廣,點指單體或幾株植物的零星點綴,輕鬆隨意;線指植物排列的曲直,往往能產生流動的美;面主要指草坪和低矮的植物組合造型,任意的、多邊的、幾何的,表現十分豐富,是綠化中的主要表現手法。花草樹木也恰恰是設計的主要部分,道路和橋樑往往是各景點連接的紐帶,配景的運用更能增加園林的趣味。創作中,學生運用頭腦中已有的信息和繪畫經驗完成作業,此類作業並非完整意義上的平面效果圖和鳥瞰圖,在評價孩子們的畫時要忽略淡化這一點。

“活動二”:立體造型,做一件園林中的景物,既而組合成園林模型。模型製作是針對學校或者社區裏某一地域的園林規劃,以引起學生對自己的生活及生活環境的關注,使園林設計的意義得到拓展。

二、教學目標

感受園林文化,瞭解園林建造的一般內容、佈局方法和功能。

能用園林知識,繪製一幅園林小景的平面設計圖。

大膽收集和利用材料製作園林小景模型,培養協作精神,提高動手能力。

引起學生對自然、綠色、環境的關注,增強對園林的審美意識和環保意識。

三、教學思路

本課學習活動主要可設置為三部分:園林欣賞——園林設計——園林製作。

園林欣賞前可通過和影像資料創設兩種不同的情境,一是把孩子們帶入一個美不勝收的園林世界中,讓美打動人,激發創作願望;另一種是環境變得惡劣,談談對周圍環境的切身感受,使之對創作目的有更深的認識,增加一種使命感和責任感,並投入到學習中。

園林的組成要素、佈局方式等園林設計知識的瞭解都可以在園林欣賞的過程中解決。按照欣賞的側重點的不同把欣賞內容由大到小進行分類,通過互動交流歸類總結,這樣就可以使一些繁雜又不可或缺的欣賞點清晰成線,讓欣賞不變成簡單地看,讓每一張圖都傳遞給學生信息。並且每一類根據其特點安排不同的欣賞形式,如欣賞花木、道路、山石、配景四類組成要素,把每一類特徵的討論任務分到不同的小組,再把每組的討論結果按圖例集中。這樣就節約了時間,讓大家感受到了集體的力量。在欣賞園林的節奏美時,可先羅列出長短、高低、曲直、方圓、大小的錯落關係,請大家在欣賞的園林圖片中找到相應的例子。不論欣賞形式是從圖例賞析到特徵總結還是反之,都遵循讓學生通過觀察自主探索發現的原則。這樣的欣賞過程也是學生設計構思的基礎。期間可以針對花草樹木的造型組合,讓大家談談自己的想法。

學生對園林的認識都於圖,因此只要適當提示學生先整體佈局,先畫近後畫遠,畫出物體的立體感,就可以進入第二部分:園林設計——設計圖的繪製。繪製的工具提倡多樣化,彩筆、蠟筆可自由選擇。最後對設計進行反饋評述。

園林模型製作時小組的分工、合作要明確。整個製作過程可以採用合作——分工——再合作三段進行。首先是合作,從材料的使用到設計稿的制定都需要達成共識,分組看看各自的材料,討論不同的材料分別適合製作園林模型中的什麼內容;小組成員把自己“活動一”的設計圖放到一起集中討論並擇優整合,合作擬出一份設計稿。然後就分工,個人選擇自己負責的部分開始製作。再合作,把單個的小景組合在一起,相互幫助,體會共事的快樂,作業也將更精美。

四、教學選擇

“活動二”園林模型的製作可嘗試使用多種材料,豐富的材料能使製作更方便,景物更多樣。第一,可以選擇紙工為主,六年級以前有過一些紙工造型基礎,教師幫助學生對紙工的摺疊、扭曲、切挖、裁剪、粘貼、塗色等技法做些回顧指導,也可以利用一些不同的紙片,如皺紋紙、厚卡紙、瓦楞紙等。第二,綜合材料運用,教材中列舉了泡沫、塑料、卵石,多從身邊尋找常見的小物品加以利用,如:牙籤,用牙籤尖的一頭可幫助景物固定;橡皮泥,橡皮泥的色彩多,可塑性強;海綿,便於剪裁變形,添畫顏色。

從本地資源着手。城市學生常見的塑料彩珠、彩色吸管、包裝紙、瓶蓋都是小景物的好材料。農村地區常有的,如用河灘上的小石子搭建石景,成塊的青苔鋪做草地,麥秸和稻草用來搭柵欄織涼亭的頂,樹枝、鐵絲、棉花、麻繩每一次材料的變更和利用都會給創作帶來新的啟示。

五、教學建議

1.設計作業和模型製作採用兩種不同的評價活動,設計圖的評價先互相觀摩,在個別交流的基礎上互評出最有創意的設計;模型的評價根據各組的學習情況,以組為單位評獎,分別從創意、合作、製作三方面評選。重視學生有關資料圖片的收集整理。

2.組內可以設立“藝術總監”、“建築師”、“架橋師”、“花木造型師”等職務,使分工更加明確合理。

3.通過材料的收集選擇與利用,使學習活動貫穿課堂內外。加強課外活動的指導,廣泛地收集資料,廣泛地收集材料,從積累中獲得創新。

國小美術教案篇2

一、 活動主題:

我們的節日——端午節

二、 活動背景:

傳統節日是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積澱了一個民族的靈魂和精神。“申遺”事件提醒國人對自己民族文化遺產的熱愛、珍惜和保護。為了進一步弘揚和培養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引導青少年進一步瞭解傳統節日、認同傳統節日、喜愛傳統節日、過好傳統節日,進而內化為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本中隊決定開展關於過好端午節為主題的中隊活動。

三、 活動目的:

端午節是中國的四大傳統節日之一,隊員們對端午節的印象只是吃粽子、看劃龍船,從來沒有深入去認識端午節,本活動的設計主要是引導隊員深入地去認識端午節,感受祖國傳統文化的魅力,激發隊員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熱愛,並培養隊員的愛國主義精神,團結協作精神,提高隊員主體參與意識,培養隊員收集、整合信息的能力與動手實踐的能力,並在活動中體驗快樂。

四、 活動過程

第一階段:尋找端午

1、讓隊員在街道、社區、商店尋找端午節前夕的節日氣氛:端午節快到了,走出家門看看,街上、商店裏有哪些變化?2、除了店裏賣的粽子多了,買粽子的顧客也特別多,而且街上還有許多賣小香囊的,市場賣艾葉的??

第二階段:瞭解端午

1、向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瞭解家鄉以及各地過端午節的風俗習慣。

2、引導隊員通過電視、報紙、刊物、網絡等媒體探尋端午節的.其他信息,以小隊為單位進行整合以作交流。

第三階段:迎接端午

1、讓隊員學習縫製小香囊、學習包粽子、集體制作課件等。

第四階段:品味端陽。

國小美術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能認識常見的顏色,能利用線條和色彩進行造型。

2、過程與方法:

動作的活動中體驗動物之間的感情;在觀察比較中理解大與小的概念;自主探索以線條為主的繪畫表達方法。

3、情感、態度、價值觀:

説《小動物和媽媽》的故事;能體驗小動物和媽媽在一起的親情;能大膽使用不同的線條選擇自己喜歡的動物形象作畫。

教學重點:

認識各種動物的形象;體會動物的親情與人類的親情;表現喜歡的動物。 教學難點:

關於動物親情的細節表達。

教學興趣點:

(1) 講述動物——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

(2) 模仿動物親情的動作;

(3) 給自己的畫起題目,並互相介紹。

教學準備

1、收集反映“小動物和媽媽”的親情的故事、圖片。

2、繪畫工具和材料,如紙張、顏料、彩色筆等。

課時:1課時;教學活動;一、課堂導入:律動,師生同做小指操;1、談話引入:列舉一下爸爸、媽媽平時是怎樣關心、;2、引出故事:可是今天有一羣小蝌蚪找不到自己的媽;3、説一説:小蝌蚪找媽媽見到了哪些動物?它們是什;4、想一想:當小蝌蚪見到媽媽時,它會怎麼做?;5、引導學生閲讀教材圖片,請學生説出和表演教材中;6、學生自己表演動物後説出名稱,或由同學猜出起名;二、

--------------------------------------------------------------------------------

課時:1課時

教學活動

一、課堂導入:律動,師生同做小指操。

1、談話引入:列舉一下爸爸、媽媽平時是怎樣關心、愛護你們的嗎?

2、引出故事:可是今天有一羣小蝌蚪找不到自己的媽媽了。如果是你媽媽不見了,你會怎樣做?

3、説一説:小蝌蚪找媽媽見到了哪些動物?它們是什麼樣子?

4、想一想:當小蝌蚪見到媽媽時,它會怎麼做?

5、引導學生閲讀教材圖片,請學生説出和表演教材中的動物。教師提問:有哪些小動物和媽媽在一起?(小鴨、小牛、小熊、小雞、小烏龜、小貓??)小動物和媽媽在一起做什麼?你能模仿它們的動作嗎?

6、學生自己表演動物後説出名稱,或由同學猜出起名稱。

二、課堂發展

1、教師啟發學生説出更多自己喜歡的小動物,播放課件,欣賞小動物和媽媽在一起的圖片。並引導他們注意小動物的顏色和基本的特徵,同時想象一個故事,表演小動物和媽媽在一起的動作。在音樂中與學生欣賞相關題材的畫家作品或優秀學生作業。

2、師生共同分析以上作品的內容、線條和色彩,啟發學生尋找自己喜歡的形象來作畫。

3、佈置美術學習方式

(1)活動一:學生説出自己喜歡的小動物,構思一個故事並表演動作。

(2)活動二:自由地在紙上畫出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和媽媽在一起的形象,並在圖中適當位置簡單寫出故事內容;以小組為單位,在自主活動式的基礎上合作完成一幅有主題的作品。

三、反思評價

展示學生作業,學生評選出自己喜歡的作業,並説出理由。教師小結。

四、課後延伸

與父母或親人分享自己的作品。融人家庭的美術教育。進行愛護動物的教育。

國小美術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熟悉工具和材料,進行感官體驗。採用揉、捏、粘、壓等技法進行簡單的.浮雕造型創作。

2、通過太陽五官及光芒的多種設計和表現,強調培養學生的個性和創新精神。

3、培養學們的合作精神和耐心細緻的工作態度,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教學重點:

學習用泥塑的方法表現太陽的臉和光芒。

教學難點:

太陽五官及光芒的多種造型及富於個性的色彩。

教學方法:

欣賞觀察法、比較法、嘗試法、談話法、交流討論法、講解法、問答法等。

教學準備:

學生的優秀作品、橡皮泥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小朋友,老師要出一個謎語請你們猜一猜,想想它是什麼東西,大家知道這是什麼嗎?對,這就是我們經常看到的太陽。

你們知道嗎?太陽在天上自由自在,有時侯看看大地的景色,聽着小朋友的歌,日子過得舒服極了,但是有一天,它突然覺得有些煩惱,因為它看到所有的景物都有美麗的色彩,小朋友們都穿着漂亮的衣裳,而自己卻沒有一件好看的衣服。怎麼辦呢?小朋友想不想幫助太陽,為它設計一件漂亮的花衣裳?這就是我們今天要畫的內容:太陽。

二、欣賞感悟暢想

小朋友,你們想一想,太陽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中間的圓球和外面的光芒)它本身是由哪些顏色組成?(紅色和橙色)剛才小朋友回答得很好,大家想想如果我們要給太陽添上花衣裳,我們是不是隻能用這兩種顏色呢?好!下面看看老師是怎樣給太陽穿上漂亮衣服的。

1、首先要畫出一個圓作為太陽的基本形狀,(課件)

2、接下來該幹什麼?(給太陽身上添上花紋)(課件)大家看,這些花紋主要是由哪幾部分組成?(點、線、面)下面我們來看看什麼是點、線、面,它們是怎樣組成各種花紋的。

3、大家最後還要添上什麼?(漂亮的顏色)(課件)大家仔細看,畫面中的顏色是不是每個地方都不相同?(不是)那麼這些顏色的組成都有什麼特點?(以相近的顏色為主,間插其它的顏色,但是挨着的顏色都不是一樣的)

我們還可以看看在同樣的花紋下,添上不同顏色的效果。小朋友,你們説,太陽穿上花衣裳好看嗎?現在,該你們動手了,別忘了,太陽還正等着呢。小朋友們,開始吧!

三、體驗創新

學生作業,教師巡迴輔導

四、作品展評:

1、學生互評

2、學生自評,教師總評。

五、小結:

小朋友們今天畫得真好,太陽看了別提有多高興了。你們看,這是它給小朋友的一封信:小朋友,謝謝你們了,你們給我畫的花衣裳真漂亮,歡迎你們到我這兒作客……

國小美術教案篇5

教學內容

彩虹的故事(國小低年級美術教案)

教學目的

1. 通過畫彩虹,讓兒童關注自然界的變化,感受大自然的美感。

2. 瞭解彩虹的形成,培養他們的感性認識及觀察生活的能力。

3. 通過對彩虹的聯想,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彩虹的色彩排列規律。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對彩虹產生聯想。

課前準備

搜尋彩虹圖片;翻查資料或向父母請教:彩虹是怎樣形成的?

教師用具準備

範畫、三稜鏡、平面鏡、水槽、噴水壺

活動內容

活動1:

還陽光以本來顏色

(3分鐘)

請四個同學手持三稜鏡,使陽光透過三稜鏡,把陽光折射成七彩光譜,投在牆上。仔細觀察七彩光譜。

指導學生實驗,幫助他們調整三稜鏡角度,使七彩光譜達到最佳效果。

與自然學科結合,綜合探究色的產生,引出課題。

活動2:

製造彩虹

(5分鐘)

讓全班學生走出教室,製造彩虹:(1)將平面鏡斜插入裝有水的水槽中,使平面鏡和水面形成“三稜鏡”折射、反射陽光,製造出新的彩虹;(2)用噴水壺噴出水霧,製造彩虹。讓學生仔細觀察。

幫助學生調整角度,成功完成實驗。引導他們仔細觀察。

感性認識彩虹,關注自然界的變化,感受大自然的美感,為學生畫彩虹做好鋪墊。

活動3:

欣賞彩虹圖片(2分鐘)

交換欣賞學生搜尋帶來的彩虹圖片,討論彩虹的成因。

引導學生欣賞彩虹,瞭解彩虹的形成。

理性認識彩虹,瞭解彩虹的形成。欣賞圖片,為學生的聯想做好準備。

活動4:

畫彩虹(5分鐘)

在作業紙上按色彩排列規律畫一條彩虹。

指導學生按色彩規律正確排列;指導着色。

練習。讓學生掌握彩虹的色彩排列規律。

活動5:

關於彩虹的聯想

(5分鐘)

欣賞自己或同桌畫的彩虹。討論後,説説:你畫的彩虹形狀像什麼?比如,像橋、滑梯……你準備在上面添加一個什麼故事。

啟發學生積極思維聯想,怎樣組織畫面。

欣賞與評價,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

活動6:

添畫故事

(20分鐘)

把自己想到的故事在自己的彩虹上添畫出來。

指導學生認真完成作業。

練習。

國小美術教案篇6

教學目的:

1、知識目標:.認識並掌握三原色:紅、黃、藍;三間色:橙、綠、紫;六複色:黃橙、紅橙、紅紫、藍紫、藍綠、黃綠。

2、能力目標: 運用色彩的基本知識,展開想象的翅膀,設計出漂亮的圖案。

3、情感目標:感受春天是繽紛、蓬勃的季節。

教學重點: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識。

教學難點:色彩的基本知識的運用。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準備:課件、顏料(紅、黃、藍)、白色紙、調色盤、一次性杯子、毛筆。

教學過程:

(一)、欣賞圖片,導入新課

看到可愛的同學們,我便想到了一句諺語:“一年之計在於春”,是啊,同學們就是祖國的春天,同學們就是祖國的希望,個個都充滿蓬勃生機。現在我們一起來欣賞幾幅春景圖:[播放幻燈片] 同學們邊欣賞邊想想,從圖中你看到了哪些色彩?

誰來説説你看到的色彩有哪些?

提示:紅色、綠色、橙色、藍色、黃色、紫色、粉色……等等。 是啊,春天色彩繽紛,鮮豔美麗,那同學們再來看看自己的衣着以及學習用品,又可看到哪些色彩呢?

提示:白色、藍色、紅色、粉色、紫色、綠色、黃色……等等。 由此可見,畫畫離不開色彩,我們的生活也離不開色彩,今天,我們來學習基本的色彩知識———《三原色、三間色與複色》。

(二)、學習新課

1、認識三原色:

什麼叫原色,顏料的三原色包括那些呢?請同學們打開美術課本第11頁,將一一為我們揭曉。看完後同學們可把自己的意見和同桌討論討論。

通過自學和討論,同學們知道什麼叫原色了嗎?誰來説説?[播放幻燈片]

提示:原色是指自身不能被別的色彩混合成的三種色。

顏料的三原色是哪些?[播放幻燈片]

提示:紅、黃、藍。

2、認識三間色 :

若是我們把三原色兩兩相混合,將會變成什麼新的色呢?同學們拿出備好的顏料、水杯、調色盤、毛筆等用具,實際操作一下,看看會有什麼新的發現。

(學生實際操作之後)現在請同學來説説操作的結果。[播放幻

燈片]

提示: 紅+黃=橙

黃+藍=綠

紅+藍=紫

像這由兩種原色混合而成的色叫間色,又稱二次色。那橙、綠、紫就是顏料的三間色。

現在我們來複習一遍,什麼叫間色?[播放幻燈片]

提示:間色:是指由兩種原色相混合而成的色。又稱二次色。 顏料的三間色有哪些?[播放幻燈片]

提示:顏料的三間色是橙、綠、紫。

3、複習顏料的三原色與三間色

[播放幻燈片] 我們來看看色相環,中間的三種色它們分別是什麼?

提示:紅、黃、藍。

紅、黃、藍是顏料的什麼色?

提示:顏料的三原色

把三原色兩兩相混合成哪些色?

提示:紅+黃=橙; 黃+藍=綠; 紅+藍=紫。

橙、綠、紫是顏料的什麼色?

提示:顏料的三間色

4、認識複色

看看色相環紅和橙之間的這色塊叫什麼?它是怎樣調和而成的

呢?同學們聽我來講講,這色塊是由原色紅和間色橙混合而成,它的名稱也就是把混合成它的原色與間色的名稱合起來,原色説在前,間色説在後,那便是紅橙。大家會發現還有一些色塊沒標名稱,按此方法,想想它們的名稱為什麼?是怎樣調和而成的呢?[播放幻燈片]

提示:黃+橙=黃橙,黃+綠=黃綠,藍+綠=藍綠,

藍+紫=藍紫,紅+紫=紅紫。

這由一種原色和一種間色相混合而成的色叫複色,又稱三次色。我們一起來看看複色有哪些?[播放幻燈片]

提示:顏料的複色有:紅橙、黃橙、黃綠、藍綠、藍紫、紅紫。

5、教師小結

不論是間色、還是複色,調配時的比例不同,所以能產生豐富的間色變化和複色變化。

(三)、課堂練習:[播放幻燈片]

瞭解瞭如此豐富的色彩,就讓我們來噹噹小小設計師,用一張白紙來當作布,為這塊佈設計出漂亮的圖案與豐富色彩。

比一比,誰設計得更漂亮,色彩更豐富。

(四)、展示學生作品,學生互評

(五)、教師總結

今天,同學們學習得很認真,設計得也很漂亮,我希望同學們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不斷進取,積極向上,為自己描繪出美麗的人生。

國小美術教案篇7

教學目標:

1、引導同學自主地、大膽的選擇生活中常見的廢舊物品進行有目的改造成使之為小鳥的家。

2、引導同學通過音樂欣賞,理解小鳥失去家園的痛苦,充溢情感的去進行表示,培養想象力、發明力。

3、在遊戲活動中引發同學對動物的關愛和對生存問題和自然環境的關注。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同學發現資料的美感並進行大膽的、有目的的改造。

2、在遊戲活動中引發同學對動物的關愛和對生存問題和自然環境的關注。

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教學系統,課件,用kt板製作一棵有樹洞的大樹。蒐集多種可以利用來製作小鳥的家的廢舊物品。製作工具。

同學:圖畫紙、彩色筆。課前蒐集多種生活中的廢舊物品。剪刀、雙面膠等製作工具。

教學活動過程:

第一課時

活動一:激情引趣

教師: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位新朋友,你想認識它嗎?

教師戴上繪有小鳥形象的手套扮演小鳥飛,並以小鳥的口氣説:“春天的時候我到青島來旅遊,發現青島是一個充溢了綠色的城市,人們也很保護鳥類,所以我就在青島住了下來。這幾天天氣涼了,我也有點想家了。小朋友,你們想不想和我一起大森林裏的家看看、玩玩?和我一起飛好麼?”

師生一起用手勢學小鳥飛。

活動二:創設情景

“飛累了,咱們先歇歇。你們想不想看看我家呀?”展示課題。放課件展示一幅小鳥們在大樹間飛行的圖片,隨同着的是《苗嶺的早晨》的音樂。“我的家漂亮麼?你從音樂中能聽出我們在這兒生活得怎麼樣?”

引導同學説出大森林很美,體會音樂中表達出的鳥兒在快樂、自由的生活着。

“我們接着飛吧,前面就是了!”課件展示一幅大樹被伐,鳥兒圍着樹樁哭泣的圖片。“啊呀,我的家怎麼變成這個樣子了?小鳥們,你們快告訴我,這裏發生了什麼事情了?”

放課件小鳥們講述了一個有關家的故事:有一天,小鳥們伴着《我是一隻小小鳥》的音樂正在樹林中飛行,突然一位獵人用槍把一隻鳥打了下來,其他的鳥兒都飛走了;第二天有人砍伐森林,在電鋸的操作聲和樹木轟隆到底的聲音中,又有許多小鳥飛走了;下一幅畫面整個是灰色調的:伴着悲痛的小提琴曲,小鳥圍繞着空巢飛來飛去……

請同學説説大森林裏都發生了什麼事情?請同學根據音樂體會小鳥的痛苦。鼓勵同學説説人們捕殺鳥類給鳥類帶來的痛苦,引導同學帶着感情來表達,引起同情,激發愛心。

下一幅畫面,一隻小鳥在籠中低泣,啟發同學:它也有家,可是他為什麼不開心?

教師啟發同學:“大森林裏發生了這麼多的事情,你想,小鳥和大樹會對人們説些什麼,你又想替人類對大樹和小鳥説些什麼?”鼓勵同學大膽表述,引發同學考慮維護環境、保護小鳥的主題。

活動三:

鼓勵同學以連環畫的形式將自身看到的“小鳥的家”的故事畫出來,由教師分配哪一組畫什麼場景,組內同學可以自身畫,也可以合作。

同學繪畫,教師指導。重點指導同學根據事件繪畫場景、人物、刻畫表情和動作。鼓勵同一組同學對同一場景進行不同表示。

活動四:

教師將各組繪畫串接起來形成一本本連環畫。

同學互相傳閲,談談感受。

安排下節課帶的工具資料。

第二課時

活動一:

引導同學回憶並簡述上節課小鳥向我們講的關於家的故事。

引發同學考慮維護環境、保護小鳥的主題。出示課題。

活動二:啟發發明“人類破壞了小鳥的家,讓我們一起來為小鳥再建一個家好嗎?”

教師在已出示的課題上利用廢舊抽拉紙巾的盒子經過簡單的改造,為小鳥建一個家。在示範過程中,請同學參與創意。教師反覆強調為小鳥做的家既要舒適、美觀,又要牢固。

請同學起來説一説,自身通過課前準備,打算利用什麼廢舊資料來為小鳥築巢。教師鼓勵同學利用不同的工具資料,通過簡單的、力所能和的改造來為小鳥建造一個家。

活動三:

同學分組製作,教師指導,鼓勵同學資源共享,發揚合作精神。對於能力稍弱的同學可以用繪畫的形式來為小鳥建家。

教師在指導的過程中和時發現有創意的製作並進行褒揚,鼓勵同學發揮發明性,大膽的對資料進行改造。

活動四:展示作品。教師推出綠色kt板做的大樹,請同學拿着自身的作品到大樹旁展示,還可以從樹洞中將鳥窩展示出來。選幾位同學扮演小鳥,找出自身最喜歡的家,並説説自身為什麼喜歡這個家。教師對同學作品給予評價和鼓勵。

收拾與整理:

提醒同學,環境污染的地方小鳥也是不喜歡的,請大家將教室打掃乾淨。

札記

在備這一課時,我感到我們學校這一批小朋友的動手實踐能力還是比較強的,假如只是讓他們畫出小鳥的家,對他們來説太簡單了,也不能很好的體現他們想象力、發明力。所以我將作業要求進行了提高:請同學利用生活中容易找到的廢舊物品來為小鳥製作一個家。為了讓同學選擇的資料多元化,我提前安排同學回去看書預習,並且告訴了他們“我們要用廢舊物品為小鳥做一個家”,請他們在家長的協商下蒐集廢舊物品。這樣在課堂教學時,教學的重點就是引導同學體會人們亂砍亂伐、捕殺鳥類造成了小鳥失去親人、失去家園的痛苦。

為了引導同學體會小鳥失去家園的痛苦,啟發同學的發明思維,我製作了一個配有音樂的課件,當小鳥向大家介紹以前的生活多麼美好、閒適時,配合的是曲調優美的《苗嶺的早晨》;當展現人類獵鳥時,配合的是《我是一隻小小鳥》,歌詞中唱道:“當我飛上高高的枝頭,卻成為獵人的目標”;小鳥圍繞着空巢飛來飛去的畫面則配着低沉壓抑的小提琴曲,使同學體會到了小鳥失去家園的痛苦;住在鳥籠裏的小鳥有家,但是《我想有個家》的樂曲卻在引領同學深思:它有家,為什麼卻不開心?伴着繁重的鋼琴曲,請同學通過自身剛才的感受,來代表人類向小鳥和大樹表達自身的歉意;最後伴着歡樂的樂曲,鼓勵小朋友們來為小鳥營建一個美好的家園。音樂代替了教師的許多提示性的話語,通過音樂引導同學感受藝術,體驗豐富的情感和思想,豐富同學的精神世界,淨化心靈,陶冶情操,培養積極樂觀的發明態度。

總之,我是以人文情感為主線貫穿了這節課,我希望我的同學通過這節課,不光學會用廢舊資料為小鳥築巢,還能夠引起對生存問題和自然環境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