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教師文案

愛蓮説教案優秀教案5篇

欄目: 教師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2.67W

想要出色的完成自己的教學任務,寫教案就成了我們的首要任務,不管是什麼科目的教師,都應該養成提前備好教案的習慣,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愛蓮説教案優秀教案5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愛蓮説教案優秀教案5篇

愛蓮説教案優秀教案篇1

一:教學目標:

1、理解文章內容,熟讀並背誦全文。

2、認識古代仁人不慕榮利,安貧樂道,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

二:教學重點:

1、能順暢地朗讀,理解文章內容並背誦。

2、體會作者的生活態度。

三:教學難點:

1、瞭解“説”這種古代文體及其特點。

2、掌握本文以物喻人、託物言志的寫作手法。

四:學習過程:

(一)、預習導入:

1、瞭解“説”這種文體

"説"就是古代—種以議論為主的文體,既可以説明議論,也可用來抒發感情。本文就是一篇借物詠志諷世的散文。

2、瞭解作者和寫作背景

周敦頤,宋代著名的唯心主義哲學家,字茂叔。“元公”是他死後的諡號。

周敦頤非常博學,而且人品很高,胸懷磊落,為官清正,深得民心,為百姓所愛戴。《愛蓮説》是他在公元1068年擔任南康郡守時寫下的。他曾帶領屬下在官署的一側挖池種蓮,後人稱為"愛蓮池"。每當夏秋之交,蓮花盛開,披霞含露,亭亭玉立。微風吹過時,田田荷葉輕搖,朵朵鮮花頷首,陣陣馨香撲面。周敦頤憑欄放目,觸景生情,深感官場的黑暗,深愛蓮花的高潔,寫下了著名的《愛蓮説》。

3、讀準字音。

頤()淤()濯()褻()

清漣()不蔓()不枝噫()

鮮()有聞(二)課堂探究

(二)課堂研討

1、初讀美文

要求:聲音響亮,讀準字音,朗讀流暢,把握節奏

2、聽錄音,再讀課文,讀出語氣及情感

3、積累重點詞語,疏通文意

蕃:獨:染:濯:益:植:

褻:鮮:宜:

重點句子翻譯: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香遠益清,亭亭淨植

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4、找出文章主旨句

5、説説文章從哪些方面寫蓮的,分別讚美了君子的哪些品格?

6、文章為什麼寫菊和牡丹?

7、文章運用了什麼寫法?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三)拓展延伸。

1、積累關於蓮花的`古代詩詞。

2、學了這篇課文後你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什麼心的認識和看法?

(四)反饋檢測:

1、《愛蓮説》選自《》,作者,是時著名的家。

2、《愛蓮説》的結構,我們可以概括為:一條線索,即以為線索;兩個陪襯,即以為蓮的總陪襯,以和作為蓮的旁襯和反襯;

3、《愛蓮説》中用來比喻君子既不與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

4、比喻君子通達事理,行為方正,美名遠揚的句子是:

5、比喻君子志潔行廉,莊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

6、“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

7、文中最能概括蓮的高貴品質的一句話是:

8、作者描寫蓮花,為什麼要先寫陶淵明愛菊,世人愛牡丹?這樣寫有什麼作用?

答:

9、本文讚揚蓮“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比喻君子不與惡濁世風同流合污,但並不孤高自許。但在我們生活中常聽到人們説“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是怎樣看待這兩種觀點的呢?

答:

10、《愛蓮説》在寫作方法上是藉助某種事物來抒發情感,我們稱這種寫法為:

11.解釋下列句中加線詞的意思。(2分)

①可愛者甚蕃()②亭亭淨植()

12.下列句中加線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2分)

a.陶後鮮有聞芳草鮮美b.香遠益清清榮峻茂

c.中通外直指通豫南d.陶後鮮有聞此人一為具言所聞

1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2分)

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14解釋“之”

①水陸草木之花之:②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之:③無絲竹之亂耳之:④何陋之有之:

15、《愛蓮説》作者通過描寫蓮的形象,賦予蓮以美好的品質,進而以花喻人,揭示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質

16、寫出蓮花的別稱二個以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課堂探究

2、語氣如: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中的“之”在這裏沒有實際意義,只是有舒緩語氣的作用,應輕讀。

“蓮之愛,同予者何人”是作者抒發自己志向的一句,應用慨歎的語氣來讀,而“牡丹之愛,宜乎眾矣”則是對世人追求富貴之風的一種鄙夷,應用諷刺的語調讀。

“菊之愛”一句,有惋惜的意思,陶淵明雖不同於世人,但是和作者的喜好也不盡相同,作者認為只有像蓮花這樣“出污泥而不染”才是真正的君子,因此對“菊之愛”一句應該讀出惋惜的語氣。

第二段的“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是肯定句,應讀出肯定的語氣,後面的“蓮,花之君子者也”是強調的語氣,應比前兩句讀得重一些。

4、主旨句:蓮,花之君子者也

5、生長環境: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可褻玩焉。

體態香氣: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

風度氣質: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不孤高自傲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通達事理,行為方正;不攀附權貴

香遠益清——美名遠揚

亭亭淨植——志潔行廉

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儀態端莊令人尊重

6、菊:品格高潔超凡脱俗——正襯

牡丹:貪慕富貴追逐名利——反襯

7、運用了以物喻人、託物言志的寫法。抒發了作者不慕名利高潔傲岸的節操

反饋檢測參考答案

1、《愛蓮説》選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頤,是北宋時著名的哲學家,“元公”是他的諡號。

2、《愛蓮説》的結構,我們可以概括為:一條線索,即以愛蓮為線索;兩個陪襯,即以草木之花為蓮的總陪襯,以菊花和牡丹作為蓮的旁襯和反襯;

3、《愛蓮説》中用來比喻君子既不與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4、比喻君子通達事理,行為方正,美名遠揚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

5、比喻君子志潔行廉,莊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6、“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7、文中最能概括蓮的高貴品質的一句話是:蓮,花之君子者也。

8、作者描寫蓮花,為什麼要先寫陶淵明愛菊,世人愛牡丹?這樣寫有什麼作用?

答:作者用”菊”和”牡丹”來作正襯和反襯,表達自己潔身自好,不摹名利的生活態度,含蓄而突出地表達了文章的主旨。

9、本文讚揚蓮“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比喻君子不與惡濁世風同流合污,但並不孤高自許。但在我們生活中常聽到人們説“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是怎樣看待這兩種觀點的呢?

答:言之成理即可。例如:同意第一種觀點,只要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即使身處惡濁的環境也能獨立不移。

10、《愛蓮説》在寫作方法上是藉助某種事物來抒發情感,我們稱這種寫法為:借物抒情(託物言志)。

11、文中對蓮花的描寫有什麼作用?

答:通過描寫蓮的形象,賦予蓮以美好的品質,進而以花喻人,揭示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品質。

12、“獨愛蓮”,“獨愛菊”兩個“獨”字,表現了他們怎樣的生活態度?

答:表現出他們遺世獨立,決不隨波逐流的態度,同時又相對錶明周敦頣不同於陶淵明的生活態度。

13、用自己的語言概括作者讚揚的蓮花的高貴品質。

答:正直、通達、莊重、潔身自好、不與世俗同流合污、清高而美名遠揚。

11.①多(0。5分)②樹立或立(0.5分)

12.d(2分)

13.對於蓮花的愛好(0.5分),像我g樣的還有什麼人呢(0.5分)對於牡丹的愛好(0.5分)人該是很多了(0.5分)

14.①的②助詞,起取消句子獨立性作用,可不譯

③助詞,取消句子獨立性作用,可不譯

④助詞,在這裏是賓語提前的標誌,無實義

15不慕名利、潔身自好

16荷花、芙蕖、水芝、水芙蓉、菡萏

愛蓮説教案優秀教案篇2

一、引入新課

1、彩屏展示優美的風景畫,配鋼琴曲《多美好的世界》。

2、導語:同學們,剛才我們從畫面上看到了美麗的風景,還聽到了優美的音樂,使我們賞心悦目,真是一種享受。這種美是通過我們的視覺和聽覺感受到的,在生活中有的美是要我們用心靈去感受,那就是文學之美。今天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來欣賞一篇美文《愛蓮説》,享受一下文學之美吧。

二、出示課題:(彩屏畫面——荷花畫面)

美中生趣文中藴情

——美文欣賞

愛蓮説(周敦頤)

引語:《愛蓮説》是一篇膾炙人口的名篇,千百年來為人們所傳誦、所喜愛,具有經久不衰的藝術魅力。今天我們通過欣賞來感受一下它的藝術美。

三、朗讀課文:

1、老師範讀課文。要求學生注意生字的讀音,朗讀的語調、語速、語氣。(彩屏出示荷花背靜、文章字幕、配古箏曲《出水蓮》)。

2、學生齊讀課文。要求有表情,注意按老師朗讀的語調語氣朗讀。

四、賞析課文

(一)分小組討論:這篇文章美在哪裏?

(二)綜合意見,各組發表意見。(班上發言)

(三)老師綜合歸納:

根據同學們的發言,這篇文章美在四個方面:

“蓮”貌美品美、文章的語言優美、表現手法巧妙、結構精巧。

(四)從四個方面進行賞析。

1.貌美品美

討論:讀到這裏我們可以聯想到什麼?(人)

可以想到與蓮的特質相似的人,如亭亭玉立的少女,風度翩翩的雅士,潔身自好的君子。

引入品美:作者愛蓮,僅僅是愛她的貌美嗎?不是,更主要的是讚美她的精神和品質。

分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高潔、質樸),比喻君子既不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正直)“香遠溢清”(美名遠揚)比喻君子的通達事理,行為方正,因而美名遠揚。“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清高),比喻君子志潔行廉,又有端莊的儀態,受人尊重。作者分別從“生長環境”“體態香氣”“風度氣質”來描繪蓮的美,把蓮的特質與君子的品格結成一體,名曰寫物,實是寫人。從中可看到作者的情節和節操。

2.語言優美。表現的形式(1)駢散結合(2)多種修辭手法的運用。

作者採用駢散結合的方法,長短句相間,錯落有致,讀來有一種節奏感,韻味無窮。多種修辭方法的使用,使文章活潑生動。

找出這些句子朗讀,體會語言特色。駢散句分男女生讀。

着重欣賞以下句子:“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通過比喻,讚美了蓮的君子品格——不慕富貴,潔身自好。“隱士”抗霜。表現人的孤傲;“牡丹”:“富貴人”:濃豔,表現人的庸俗;蓮喻為“君子”,清逸,表現人的清高。處處扣“君子”的性格特徵。

3.手法巧妙:

講:語言組合形成文章,怎樣使語言達到最佳效果,這就靠表現技巧,本文主要採用了“託物言志”“襯托”的手法。

板書:(1)託物(蓮)——言(闡述)——志(不慕富貴,潔身自好)

(2)襯托:

文中有三處襯托:(1)以陶“獨愛菊”,世人“甚愛牡丹”做襯托,突出“予獨愛蓮”,(2)用“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做襯托,突出“蓮,花之君子者也”;(3)用“菊之愛”“牡丹之愛”做襯托,突出“蓮之愛”,特別是最後一句“牡丹之愛,宜乎眾矣。”憤世嫉俗,暗含譏諷,表現了對追名逐利,趨炎附勢的世態鄙棄,反襯了“蓮之愛”的難能可貴。

4.結構精巧:

一條線索:全文以“愛”為線索(出現七次)

兩個襯托:草木之花(蕃)菊(獨)牡丹(甚)蓮(獨)

菊(獨)牡丹(甚多)蓮(獨)

三種類型:三種花:菊、牡丹、蓮

三種人:隱士、富貴者、君子

對三種愛花人的感情:惋惜、諷刺、讚美。

三方面的巧妙融合,把這篇短文凝聚成了天衣無縫的藝術佳品。

五.課堂小結:

本文用了119個字,調動了各種藝術表現手法,描繪了蓮花的美,表達了作者對蓮的讚美之情,表明了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讀着這篇文章,我們不但感受到了蓮花的美,語言藝術的美,還感受到了作者情感的美。讀着這篇文章,我們不能不歎服劉禹錫不但是個語言大師,還是個丹青高手。

六.課外延伸:

1.劉禹錫通過寫“蓮”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古代文人墨客寫蓮的也不少,各自表達自己的感情。(學生把收集到的寫蓮花、寫其他花草樹木的古詩拿出來欣賞。)

2.展示學生課外寫的詠屋的散文和詩歌。由學生賞析。

七.本課總結

這節課我們一起欣賞了古代名家的美文,也欣賞了同學們的美文。這些美文使我們徜徉於文學藝術的樂園,品味了祖國語言文字的精美,領略了文學作品意境的幽深,享受了文學藝術的趣味,更感染了作家們高潔美好的節操和情感。希望同學們今後要多讀一些文學精品,提高自己的文學修養,從而陶冶我們的情操,提高我們的生活品位。

愛蓮説教案優秀教案篇3

一、案例設計原則

1、遵循教育教學規律和學生的認知規律。

2、課堂教學中儘量不要忽視、荒廢學生的任何一種智能。

3、每人都有智能強項,但八種智能可以兼有。

4、正視差異,善待差異,可以對個別的強項智能進行特殊培養。

5、引導學生進行研究性預習。

二、案例設計理念:

1.自主探究與合作學習相結合。

2.按照多元智能組合設計教學情境,進行分組學習。

3.以“任務驅動”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描述“問題解決”的過程,展示探究的成果,交流學習的方法。

三、教學資源的提供

1.介紹相關教學參考書,提供圖書館、閲覽室等與自學有關的時空條件。

2.提供網上學習的條件,介紹有關荷花的相關網站,有關荷花的圖片、種類、荷花文化以及與課文相關的背景資料、視頻資料等,唐人推崇牡丹的原因。。

3.提供文體相關常識、古代中國文學中託物言志手法的運用,引發學生由課內向課外探索的興趣與創新的動力。

在學生第一課時掌握了生字、實詞和重點句並疏通大意整體感知,並按要求做好研究性預習的基礎上,第二課時可作這樣的要求和設計:

四、課程目標:

學生通過八種智能模式學習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學習託物言志的寫作方法,欣賞荷花的美麗高潔,體會蓮“出污泥而不染”的品性,體悟作者清高剛直的品格和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培養學生的語言感知能力、空間想象能力、欣賞能力、肢體運動能力、人際溝通能力、自然觀察能力、自我認識能力和對其文化內涵的領悟能力,同時培養蒐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五、圍繞教學目標分解任務

根據學生的智力傾向以及個人選擇,組成幾個個“問題解決”小組,分頭完成各自小組的學習任務。

六、學生課前必要的知識準備——研究性預習

1、收集歷代志士仁人、文人墨客有關描寫荷花的詩詞篇章,動手畫一畫或剪一剪書中描寫的荷花和荷葉;

2、親自去公園觀賞荷花,瞭解相關的知識;

3、網上搜集有關蓮的攝影圖片;

4、查閲有關蓮的歷史、品種、栽培、用途及蓮葉自潔、藕斷絲連的科學解釋等方面的圖書資料;

七、對學習者的預期成果:

讀懂課文,能感受文章語言言簡意豐,結構嚴謹的特點並懂得欣賞荷花的美麗高潔,體悟作者清高剛直的品格和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感受哲學家筆下的人生哲理,能以語言、形體、音樂、繪畫、人際溝通合作等方式展示自己對課文的理解。

八、各智能訓練的教學設計與要求:

語文活動: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説説讀後的體會,背誦有關蓮的詩詞歌賦;介紹“説”這種文體的特徵;用抒情性語言描述所看到的多媒體蓮花圖片;瞭解蓮的歷史、品種、栽培、用途及蓮葉自潔、藕斷絲連的科學解釋,以蓮為話題寫一篇説明性文字;

數理邏輯:統計目前自己瞭解到的荷花種類;統計寫蓮的經典名句及其作者;

視覺空間:用水彩等顏料畫一畫課文所描寫的荷花的優美姿勢;將有關蓮的相關圖片製作成多媒體課件;

肢體運動:創造性地表演荷花“翩翩起舞”的情景;科學、準確地操作計算機進行多媒體課件的播放;

音樂韻律:尋找並選擇合適的民族音樂來給本篇課文配樂朗誦;或編一首《採蓮曲》,配曲演唱;

人際溝通:用小組合作朗誦表演來表達他們對課文的理解,合作編輯讚美荷花的小畫報或手抄報;合作蒐集有關周敦頤及其作品《愛蓮説》的背景資料,瞭解唐人推崇牡丹的原因、作者生平及所處的時代與環境;網上搜集有關蓮的攝影圖片;查閲有關蓮的歷史、品種、栽培、用途及蓮葉自潔、藕斷絲連的科學解釋等方面的圖書資料;

自我認識:描述自己學了《愛蓮説》後的感受;用抒情性語言描述所看到的多媒體蓮花圖片;如何認識蓮的“出污泥而不染”;學習本文託物言志的寫法,以“我愛”説或寫一段話,抓住所説事物的特徵,力求能出新意。

自然觀察:把收集的蓮花資源進行分類或實地觀察荷花並寫一篇日記,要抓住荷花的特徵。

評價方式:評出“最佳朗誦者”、“最快背誦者”、“最佳合作小組”、“最佳表演者”、“收集資料能手”、“小畫家”、等。

九、案例效果與自我評價:

1、不拘一格的教學設計,允許學生根據自己的智能組合傾向與興趣愛好選擇命題與角度,參與課程的學習,有助於把教師所教的內容與學生想學的內容聯繫起來。

2、依據多元智能訓練的思路創設教學情境,把教學資源開發與利用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在明確的任務的引領與驅動下,扮演不同角色,發展自我智能強項,共同完成學習任務,既為每個學生個性化的學習提供了可能,也為個人參與團隊的、合作的、互動的學習創造了條件。這樣,既有利於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又在不同的學習方式、不同的智能訓練方式、不同的探究途徑、不同的實踐成果的“交互”的“多元教學情境”中,幫助學生學會傾聽、對話、合作與借鑑,學會協同發現、分享成果、欣賞他人的創造,以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法。

3、在開放的、有眾多學生參與的課堂情境中,教師的作用將變得更重要。教師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創新的教學設計上及教學進程的導航與調控上。教師課堂的引導與調控水平關鍵體現在對學生思路、興趣、情感和價值取向的引導。因為,學生學習經驗與自控能力的不足、教學目標與教學情境整合的乏力、課程資源與知識儲備的缺失等等,都會降損學習質量。

4、新課程的理念和現代教育理論的應用如何在教師的設計水平上得以體現,關鍵在於教師在設計中是否基於教材、超越教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即既有對教材顯性資源的充分利用,又有對教材隱性資源的再度開發,提升教材內涵,提高課的含金量。這樣,我們也許才能真正達到“下課鈴響了並不意味着學習的結束,而應是學生新的學習內容的開啟”。通過這種開啟學生多元智能的合作探究方式,既促進了學生的主動學習,又為學生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天地,使學生的學習空間由課內拓展到課外,打通了學科界限,從而使學生的多元智力得到很好地

愛蓮説教案優秀教案篇4

一、教材分析

?愛蓮説》是一篇託物言志的文言散文。它是北宋哲學家周敦頤寫的以議論為主的文章,這篇文章旨在託“蓮”以表達自己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同時也諷喻了當時追名逐利,趨炎附勢的世風。文章主要引導學生把握的是“蓮”的形象,進而領略其內在的氣質,最後知曉其象徵意義,並從中感悟古人追求的“君子”之風。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培養學生閲讀和翻譯淺近文言文的能力;瞭解“説”這種文體;

2、能力目標:提高學生的文學修養;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的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情操。

三、教學重、難點

1、把握文中的重點字詞

2、把握對比和襯托的寫作手法

3、充分理解託物言志的寫法

四、教學方法

1、誦讀教學法:貫穿朗讀教學指導,欣賞本文精煉、間潔、含蓄、深刻的語言之美,並組織多種形式的誦讀。

2、分組討論法:教師提問,學生分組討論,激發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時安排:1課時

五、教學過程

1、導入

同學們,花是大多數人比較喜歡的一種植物,你最喜歡什麼花?為什麼?

好了,大家都説出了自己喜歡的花和喜歡各種花的原因,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宋代理學家周敦頤到底喜歡什麼樣的花,它又是怎樣用語言來表達對花的喜愛之情。

2、作者介紹及題目

周敦頤是宋代理學的創始人,唯心主義哲學家,字茂叔“元公”是他死後的諡號他對宋、明兩代的哲學思想影響很大,理學大師程顥、程頤兄弟都是他的學生。

解題:“説”,是一種古代文體,用於闡述作者對問題的見解,很講究辭采,跟現代雜文或雜感相近。作者到底抒發了對蓮花的哪些喜愛之情呢?

3、朗讀課文,標出生字詞,並給下列字注音:

蕃淤濯漣褻鮮

4、再度課文,結合註釋學生自行翻譯詞句,老師找學生起來逐句翻譯。

學生能夠翻譯時的要求

(1)儘量譯出每一個字;

(2)補出省略成分;

(3)通暢,準確。

然後每個找學生起來,先朗讀,再口譯。

教學生起來翻譯時,老師要注意把難句交給優秀生,容易的交給後進生,以調動各類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都享受到成功的歡樂。

5、教師在學生翻譯過程中,解決重點字詞

説:一種文體清:清水蔓:長蔓,長枝益:更謂:認為予:我蕃:多染:沾染(污染)濯:洗滌

褻:親近而不莊重鮮:很少宜:應當

6、教師重點講學生難懂兩個文言句式:

(1)“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

判斷句,翻譯時加“是”字。其下面的“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兩句與此相同。

(2)“菊之愛”,賓語前置,譯為“愛菊”。“蓮之愛”、“牡丹之愛”與此相同。“何罪之有”、“惟利是圖”也與此相同

5、譯文

水裏、陸上的草本、木本的花兒,可愛的很多。晉代的陶淵明只愛菊花。自唐代以來,世人十分喜愛牡丹。我卻只愛蓮花從污泥中生長出來而不沾染(污穢),在清水裏洗過而並不顯得妖媚,中間貫通,外形挺直,不牽牽連連,不枝枝節節的(或:不長藤蔓,不長丫枝),香氣在遠處更加清幽,筆直的潔淨的立在那裏,可在遠處觀賞而不可(拿在手裏)玩弄。我認為菊花,是花中的隱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貴者;蓮花,是花中的君子。唉!愛菊花,陶淵明之後很少聽到。愛蓮花,像我一樣的還有什麼人呢?愛牡丹的人,該是很多了。愛蓮説可愛者甚蕃

6、再讀課文,小組思考並討論下面問題

(1)寫“愛蓮”,為什麼寫“愛菊”和“愛牡丹”?

答案:是襯托手法,其中,愛菊是正襯,愛牡丹是反襯。

(2)陶淵明愛不愛除菊花以外的花?為什麼?

答案:不愛,他“獨愛菊”。

可以根據這個答案延伸,將陶淵明的人品和他的一些作品作一下介紹,明確陶淵明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氣節。

(3)周敦頤對菊花持什麼樣的態度,為什麼?

答案:周敦頤不愛菊花。

原因:

a、他自己説“獨愛蓮”。

b、他認為菊花象徵隱士,而他不願做隱士,因為隱士的生活態度太消極。他的生活態度是積極的,他要在污濁的社會潔身自好,堅貞不渝地保持自己正直的操守。教師歸納:兩個“獨”字都表現出決不隨波逐流的生活態度和獨特的個性。

(4)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的形象有什麼象徵意義?

答案:主要象徵在污濁的社會潔身自好,保持正直堅貞的節操。

(5)作者將菊花、牡丹、蓮花一一擬人,表達什麼思想?

a、婉曲地批判當時趨炎附勢、追求富貴的世風。

b、用具有高潔品格的“蓮”自況,表示自己在污濁的社會潔身自好,保持正直堅貞節操的生活態度。

(6)本文運用什麼修辭手法和寫作方法?

答案:對偶,排比,比喻,擬人;託物言志——託“蓮花”這個“物”,言“潔身自好”之志。作者賦予花以人的品格——他説花,其實是在説人;寫愛蓮,其實是寫愛君子潔身自好,正直堅貞的節操

六、作業設計

1、熟讀並背誦課文

2、你喜歡什麼花草樹木?為什麼喜歡?請以“我喜歡的”為題,寫一篇300字左右的小作文

七、板書設計

愛蓮説

周敦頤

愛菊———“花之隱逸者也”鮮有聞愛

愛牡丹——“花之富貴者也”——眾矣者

愛蓮香遠益清,亭亭淨植

不染,不妖,不蔓不枝(以花喻人)

花之君子———————同予者何人蕃不可褻玩潔身自好

八、教學反思

這堂課有效地發揮了學生的自主性,以學生翻譯學習為主,老師輔助解疑為輔,從而有效的避免了滿堂灌和學生被動學習,死記硬背的課堂現象,提高了學生課堂上的學習效率,同時,在設置問題詩,難易層次分明,適合各個學習層次的學生,從而能夠有效地調動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愛蓮説教案優秀教案篇5

課文《愛蓮説》的優秀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和技能

朗讀課文,積累文言詞語,瞭解“説”古文體。(重點)

方法和過程

學習託物言志的寫法,瞭解文中的表現手法。(難點)

情感態度價值觀

理解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感受其高潔脱俗的`情懷。(重點)

重點難點:

朗讀課文,積累文言詞語是重點。

學習本文託物言志的表現手法是難點。

教具:

多媒體

教學方法:

自主探究和小組討論相結合

教學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現在,正是牡丹盛開的季節。去洛陽賞牡丹的人摩肩接踵。“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劉禹錫在《賞牡丹》中也這樣説。可是,在宋代有個人偏偏不愛牡丹,他喜愛蓮花!為什麼呢?請大家一起走進《愛蓮説》。

板書:愛蓮説 周敦頤

二、朗讀

(一)範讀課文,解決生字詞。

蕃( ) 濯 ( ) 褻( ) 玩

淤( )泥 清漣( ) 噫 ( )

隱逸 ( ) 鮮有聞 新鮮( )

(二)再讀課文,結合課下註解和資料解決重點詞語。包括一詞多義、詞類活用、詞的古今義等。

1、重點詞語

可愛者甚蕃

晉陶淵明獨愛菊

濯清漣而不妖

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

2、一詞多義

香遠益清

遠 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有朋自遠方來

水陸草木之花之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菊之愛

友人慚,下車引之。

3、詞類活用

(1)、不蔓不枝

名詞作動詞:蔓,生枝蔓;枝,長枝節

(2)、香遠益清

形容詞作動詞:遠,遠播

4、古今義

亭亭淨植

古義:豎立。今義:植物

宜乎眾矣

古義:應當。今義:合適

(三)三讀課文,疏通文義。理解重點句子的翻譯。

(1)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我只喜愛蓮花從淤泥里長出來卻不沾染污穢。

(2)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只能在遠處觀賞,卻不能貼近去玩弄它啊。

(3)菊之愛,陶後鮮有聞。

對於菊花的喜愛,陶淵明以後就很少聽到了。

三、概括分析課文

(1)四讀課文,瞭解文體和作者的基礎上,思考問題。

題目《愛蓮説》,“説”是古代的一種議論性文體,用於闡述作者對一事、一物、一種現象的見解或感想,寫法上不拘一格,行文自由活潑,篇幅一般不長。

作者周敦頤(1017―1073) ,字茂叔,諡號元公,北宋哲學家。人品高尚,胸懷灑落。任南康軍地方行政長官時,命人在官衙一側挖池種蓮,名曰“愛蓮池”,又託物言志,寫下了這篇文章。

1、本文文眼是什麼? 愛

2、小組討論:文中人物愛蓮、愛菊、愛牡丹的原因是什麼? 蓮、菊、牡丹分別象徵哪些人?作者對這三類人的態度分別是什麼?

3、五讀課文,讀出作者的感情。

四、品味賞析課文

1、本文重點是寫蓮花,作者從哪些方面來寫蓮花的形象?這些方面和君子哪些品質相似?文章寫菊花和牡丹的作用是什麼?

出淤泥而不染:象徵君子身處污濁環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隨俗浮沉的品質。

濯清漣而不妖:象徵君子的莊重、質樸,不譁眾取寵,不炫耀自己。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象徵君子的正直不苟,豁達大度。

香遠益清,亭亭淨植:象徵君子美好的姿態氣質。

寫菊花牡丹的作用是襯托。

2、本文采用了什麼表現手法?寄予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託物言志(借物喻人),襯托。

表達了作者對追名逐利、趨炎附勢的世態的厭惡和潔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態度。

板書設計:

正襯 反襯

隱逸者 君子 富貴者

託物 言志

五、拓展

小練筆:

仿照本文的表現手法,寫一篇《愛草説》。

六、作業

背誦課文

Tags:教案 愛蓮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