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暑假教師心得體會5篇 從暑期中汲取靈感:教師的成長與反思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2.66W

暑假是教師們最忙碌的時候,也是教師們收穫最多的時候。在度過了一個充實而忙碌的暑假後,教師們不僅在教學上有了新的突破,更在思想上有了新的拓展。本文將分享一些教師們在暑假期間的心得體會,以期能夠對廣大教師有所啟發。

暑假教師心得體會5篇 從暑期中汲取靈感:教師的成長與反思

第1篇

我參加了20xx年荷塘區組織舉辦的國小數學暑期培訓後,受益匪淺,感觸頗多,雖然處在假期中,但各個領域的老師和教育工作者的精彩的發言,令人如飲甘露一般舒暢!我感觸較深的有以下幾點:

通過培訓,使我認識到傳統教育的一言堂要摒棄,課堂教學要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起主導作用,要引導學生動起來,教師提出問題,要讓學生去分析,去探討,去解決問題;教師“一桶水”的理念已不能滿足職業要求,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新教育教學理念,努力使自己向“學者型、鑽研型”的教師靠攏。

特別是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的劉延革老師,她通過舉例子的方法讓我們重新學習了課程標準,通過精彩的課《周長》,讓我們重新認識了對學生研究的重要性。

譚志俐老師通過集中理論學習,使我們逐步更新了教育教學觀念,進一步認識到課程標準應當是一個基本的標準,是絕大多數學生通過努力能夠達到的;現代化的教育不是精英教育、選拔教育,其內容和要求應該是基礎的、有限的和具有發展性的不能任意擴大、拔高;學校教育不是終結性教育,其課改要給學生全面而豐富的發展留有充分的時間和空間,應有利於學生自主、多樣、持續地發展。通過學習瞭解了先進的教育科學基本理論,現代教育觀、學生觀和學習觀,在教學活動中遵循客觀規律、調整自身的角色和教學方式,把素質教育貫穿到科學教學過程中。

各位專家和教授講座的內容在我心中掀起了陣陣波瀾,不僅讓我瞭解到了前沿的教育教學改革動態,而且還學到了先進的教學理念,在專家講授的一些教育教學實例中產生了共鳴,從而讓我能從理論的層次來解釋自己在教育教學中碰到的一些現象,也為我今後的課堂教學工作指明瞭方向。我們深深感到,我們只有與時俱進,恪守師德,勇於探索、敢於創新、尊重學生,具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才能成為名師。

在培訓過程中,株洲市教科院的王開平老師闡述了自己對國小數學的獨特見解,比如: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創設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鼓勵學生和他人合作學習、交流分享,在老師的引領下,我的思想深深受到震撼,作為一名數學教師,我思考得太少,平時對如何上好一節課,對於學生的長期發展考慮得並不多,甚至是忽視了這一方面。以前重視知識的落實,忽視知識的形成過程;重視單一解答方法的教學,忽視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聽了本次培訓後,使我明確了以後努力的方向,在今後的教學生涯中,我要不斷地學習理論知識,學習新的課改經驗,使自己成為一名學習型的老師,真正做到“活到老,學到老”。

通過本次的培訓學習,使我更加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調整好心態,是教師有效成長的關鍵因素。老師是社會中的平凡人,生活中也會遇到各種不順心的事和困難,心態也隨之受到影響,時陰時晴。好心態是老師的必需品,是創造教學氣氛的重要因素,是拉近師生距離,提高教學效率的基石,也是實現校園和諧、師生和諧、教學和諧的基礎。在物慾橫飛的時代中,好心態是教師更好發展的關鍵要素。教師良好心態必將促進教師健康的發展。好的心態決定教師生活是否幸福。好的心態還決定教師的工作能力。

我知道:只有屬於學生自己的數學才是最美的數學,只有屬於學生自己的課堂才是最有魅力的課堂。那麼,學生需要什麼樣的數學呢?符永平教研員為我做是解答,那就是既有營養又好吃的數學。有營養的數學就是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獲得持續發展所需要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數學思維方式、科學探究態度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等。好吃的數學就是適學生口味的數學,即孩子們喜歡的數學。

因為教師的職業是教書育人,所以活到老,學到老,終身學習,才能適應新課程改革的需要。使我深刻的認識到作為一名教師,要堅持不斷地學習,積極進行知識的更新。隨着時代的進步,教育現代化工程的不斷推進,當前以多媒體與網絡技術為核心的現代教育技術的迅速興起,正猛烈地衝擊着各學科的教學。在網絡理論下知識突破了原有書本的限制,教學觀念、教學主體、教學策略、教學過程和教學形式都發生更本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已不能適應新課改的需求,現行的教育要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讓學生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合作、學會實踐、學會創新。

總之,經過這次教師的培訓學習,感觸頗多。這次培訓使我提高了認識,理清了思路,找到了自身的不足之處以及與一名優秀教師的差距所在,對於今後如何更好的提高自己必將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我將以此為起點,在未來的教學活動中,我將振作精神更加深入學習並大膽踐行培訓理念,不斷精益求精,積累新型的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調整心態,促進自身專業能力的提高。

暑假教師心得體會5篇 從暑期中汲取靈感:教師的成長與反思 第2張

第2篇

這個假期我們不但進行了遠程培訓還聽取了2位專家的講座我感覺自己提高很多。

首先我認為教師必須有高尚的品德。教師職業的最大特點是培養、塑造新一代,自己的道德品質將直接影響下一代的成長。在教育活動過程中,教師既要把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傳授給學生,又要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影響學生、感化學生,使學生的身心健康地成長髮展。因而教師必須要有高尚的思想境界,純潔美好的心靈。在工作中,教師要安貧樂教,甘於奉獻。必須耐得住寂寞,受得住挫折,將自己的所有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實踐中去,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説的“捧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新的世紀,新的形勢向我們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所以作為教師應做好充分準備,轉變理念,迎接挑戰。我們己經進入了知識經濟時代,網絡時代,今天的知識就是明天的經濟。這就給培養人才的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要進一步注重對學生創新和實踐能力的培養,要進一步接受以人為本的理念,進一步從“以教師為中心”向“以學生為中心,以教育為中心,以學習為中心”方面轉變等等。尤其要注重自身素質的不斷提高。並做到兩個轉變,一是由經驗型向科研型轉變,二是由技能型向藝術型的轉變。在“和諧、互動、探索、創新”的基本教學模式中不斷鑽研摸索,逐步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迎接“課改”。過去有句形象的話,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必須有一桶水。而在今天僅有一桶水的觀念是不夠的,要有一缸水,一江水,常新的水。教師除了在自己所教專業方面要做到“知得深”外,還要對其它學科和領域的知識“知得廣”。大家都知道,二十一世紀是一個信息化的時代,我們的學生要學會學習。而我們,再也不能只以教育者的身份出現,而應教學相長,在學會工作的同時,也要學會學習,加強自己各方面的素質,不斷地給自己增添燃料,儲備能量,使自己不斷完善,充實自我,必須形成終身教育的觀念,只有這樣,才能自信地面對學生。在21世紀的教學過程中,教給學生科學的思考方法將比簡單的傳授知識更重要,方法可以使學生受用終身,也可以使學生在某種程度上超過教師。"在本世紀,傳統的師生關係將發生變化。教師將更多的在思維方式與知識的導向性上給學生以指點。教育不能再象以往那樣,只會知乎者也,再也不是灌輸,不是表演,是以學生髮展為本,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創造,學會共同生活,學會審美,形成可持續發展的教育。

其次每一個學生都有屬於他們自己的天地、成長於不同的環境,擁有不同的個性,這是要成為優秀教師必須知道的非常重要的基石,永遠不要看到一個側面就覺得了解一個人的全部,而對學生做出不客觀的評價。我們應儘量多關心他們,從而達到進一步的瞭解,以實現瞭如指掌的境界。有的孩子在學校非常內向,在家裏卻活潑外向,老師就要不厭其煩的引導學生在學校也走向活潑開朗。同時我們也要充滿愛心,要懂得原諒,要學會用另一種眼光看待學生,儘量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多表揚、少批評。古語道:“人之初,性本善”,即使他們犯了不可原諒的錯誤,我們也要從本質出發,相信他們是善良的,對他們進行教育和引導。

回頭看看自己很多時候:抱怨工作的繁雜,抱怨學生的不懂事,抱怨生活中的許多不如意,抱怨社會中的許多不公平!!!!有用嗎?沒用!所以希望在以後的生活中:少一分抱怨,多一份理解,少一分埋怨,多一份寬容!不論在什麼時候都要:善待他人,發展自己!

第3篇

家訪,對我們教師來説,並不是一個陌生的詞,是做好教學和班級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是學校與家庭共同教育好孩子的一道不可或缺的橋樑。通過家訪能及時瞭解學生學習和生活的情況以及思想動態,讓每一個學生不在學校卻繼續享受學校給予的關愛,耐心傾聽家長對我們工作的反饋和建議,不僅取得了家長對學校和教師的理解和支持,同時還加深了教師與家長的感情。

今天的家訪,雖然孩子們學習情況不一樣,家庭背景也不一樣,但是他們的家長對我們的到來非常的歡迎,從這些家長的身上我看到了他們對孩子學習的用心。

在家訪的過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家長們對子女的殷切希望,也感受到了他們對老師的尊重與信賴,這次家訪我詳細地瞭解學生的性格特長及家庭結構、成長經歷、健康狀況、學習環境、在家表現,並聽取了家長對教師的意見、希望。

通過本次家訪,我們全面瞭解了受訪學生及其家庭,為在未來教育工作中促進學生健康全面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我們與學生家長之間建立起溝通渠道,第一時間瞭解家長的想法,解除家長對學校教育工作的疑惑和不解;廣泛聽取社會對我校教育教學的意見和建議,並及時反饋。

家訪結束後深深地體會到作為父母對孩子教育的關心和重視,瞭解了家長的期望與要求,瞭解了學生的個性與想法,不僅加強了師生感情,對以後的工作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第4篇

20xx年7月21日至23日,市教體局對全市國中歷史教師進行了為期三天的培訓,短短的三天的學習,對我既有觀念上的洗禮,也有理論上的提高,既有知識上的積澱,也有教學技藝的增長。可以説,這是收穫豐厚的三天,也是能讓我終身受益的三天。

以往的培訓多以參加人員的自覺為主,導致很多學員的培訓都是走場式的,充滿了隨意性。然而此次培訓,市教體局嚴格考勤管理,實行半封閉式管理,學員統一食宿,確保了培訓環境的清淨安寧。作為組織者的教研室李海東老師以科學性、實效性為原則,精心設計培訓方案,按時查收聽評課心得、教學設計、培訓總結等,及時瞭解學員反饋意見,確保了培訓質量。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李老師的盡職和一絲不苟,對於我這樣一個個性有些懶散的人來説起到了很大的約束作用,使此次培訓成為我收穫最為豐富的一次學習。

三天的的培訓裏,我們觀看了省級優質課的視頻資料,市優質課的現場説課,聆聽了李海東老師的多個專題講座,實驗中學和大慶路中學三位老師關於集體備課的做法和經驗介紹,同時我們也進行了實踐:教學設計、教學觀摩、課後研討、集體備課等等。短短三天,卻給了我極大觸動,每一天都有新的認識、新的思考。

我們先後觀摩了5節省優質課的視頻資料、3節市優質課的現場説課。讓我真正切實感受到了優秀教師在課堂上的從容不迫、妙語連珠、大家風範。他們深厚紮實的專業基礎,幽默風趣的授課風格,愉悦流暢的授課方式,使課堂始終處於一種活躍,快樂和充實的氛圍中。真正讓聽者如沐春風,繞樑三日。從他們的課堂上,我真正感受到了歷史不是冷冰冰的史實,藴藏着無數先人豐富的情感;學生不是流水線上的產品,他們有着各自鮮明的個性。新課標下歷史教學的藝術就在於教師如何在課堂上調動學生的情感,激勵學生的興趣,讓歷史課堂熱情洋溢、充滿活力!

通過課後的小組討論,及時進行分析、討論、反思,我不僅更系統地吸收到了這些優秀老師的長處和優點,更重要的是明白了自己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這應該是我們在培訓之外需要更多思考的地方。培訓只是一個手段,培訓只是一個開端,對於培訓給予的清泉,我們應讓它細水長流。

李海東老師做了關於“如何構建和諧高效課堂”、“杜郎口中學經驗介紹”、“如何進行集體備課”、“09年國中學業考試的命題説明和質量報告”等專題講座,這些多年教學科研經驗的積累,深厚紮實的理論基礎,再加上幽默風趣的講座風格,使課堂始終處於一種活躍,快樂和充實的氛圍中,不僅解決了我們長久以來的很多困惑,更重要的是使我們接觸到了前沿的歷史教學科研理念,加深了對歷史新課程的認識,嶄新的教育理念和先進的教學模式觸動着每位教師的心靈,為國中歷史教師未來的發展指明瞭發展方向。試卷分析在提升我們的理念認識高度的同時,使得歷史新理念與國中歷史教學實際、與學生的學業考試結合更緊密,更具操作性和可行性。作為一線教師的我深深感到學習的重要性,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立足於自己的本職工作,加強理論學習,轉變教育教學觀念,積極實踐新課改,鋪設好自己的專業化發展之路。

實驗中學的林建樑老師和莊園中學的林淑明老師結合本校集體備課的做法和經驗,就為什麼要集體備課、如何集體備課、集體備課應注意的問題等方面對教師們進行了理論指導。理論實際結合緊密,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使我充分認識到在這個強調團隊合作的時代,集體的智慧才是無窮的,只有眾人划槳,才能開動大帆船。也只有經過周密的計劃和組織的集體備課,才不會流於形式。實驗中學的王竹平老師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對世界近代史中的重點課目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做了精闢的教材分析。讓我們明確教材分析一要整體把握,理清歷史發展的基本脈絡。二要抓住靈魂,圍繞靈魂整合教材,設計教學。三要緊扣課標,嚴格控制教學的廣度與深度。對於教材,正確認識其作為教學材料的作用,以課標為中心,充分利用教材進行教學等等,引發我們對國中歷史教學的再思考,為我們今後的歷史教學指明瞭方向。可以説,這些講座,都是骨幹教師結合自己一線教學的實踐經驗,緊密貼近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實際,與促進教師個人的專業化成長緊密相連,為我們樹立全新的教育教學理念、掌握基本的教學技能提供了理論依據和實踐策略。

而在之後的小組集體備課和教學設計中,我們借鑑所聽、所學、所得的教學閃光點及針對其中的些許不足充分思考和自我反思,動手設計教學環節,從理論到實踐再到理論反思的過程,讓我對集體備課、教學設計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理解。

學習時間雖短,卻是不虛此行,思想受到了洗禮,心靈得到了淨化,業務也有了新的提升。

首先,培訓讓我溶入了一種求學的氛圍。平時忙於教學,很少有機會靜下心來讀書,來到這裏一下子聽了那麼多課,學了這麼多理論知識,記了厚厚的筆記,對教育教學的理論與方法掌握得更加系統;對一些教育觀念的理解更加深刻;對教學理論的認識更加明晰;對開展教研活動的方式更加明確;對投身教育改革的激情更加充沛。感到比原來站得高了,看得遠了,有一種“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的感覺。

其次,這樣的培訓也給我帶來了一種機遇。不是每一朵花都能迎風怒放,不是每一塊金子都有機會閃光。這次培訓,我有幸成為三名現場説課教師中的一名,不但使我發掘出了自己的一點價值和長處,也給了我一個鍛鍊自己的平台,給了我一個可以得到全市專家和同行參與、探究與評析的難得機會,讓我看到了自己缺點與不足,找到了更正的方向,並使我結識了很多同行,為我今後在教學上的拼撞打下了基礎。從這個意義上説,我在培訓班上應該屬於收穫較大的一個吧。

再次,這次培訓,讓我找到了久違的教師職業幸福感。如果説茫茫大海讓人心胸寬廣豁達,那麼我認為無邊的教海該是錘鍊真善美與智慧的地方,是為師者找到人生真諦的地方。我慶幸自己一直站在教學第一線,時刻體驗責任與快樂的心境,收穫着來自一線的靈感。曾一度感覺自己就像漫步海灘的拾貝者,每天上課都能撿拾到讓自己賞心悦目的“貝殼”,即便是隻有自己懂得欣賞的那種。平靜地感受着鄉村教育,這方最富有詩意的風景,領受這份詩意的純樸。也正是這些個點滴的積累,給了我豐富的教育智慧,給了我足夠在上百名同仁面前亮相自己的勇氣,第一次感受到了戰勝自己的興奮與激動,第一次有了要教出自己獨特的教育實踐的野心。因此我感謝給我靈感的孩子,感謝給我指引方向的老師,感謝為我們農村教師創造機會的局領導,感謝培訓的三天裏讓我有了這種思想,找到了幸福的方向併為之享受到了為師者的快樂。

讓我們感受幸福,因幸福而熱愛,因熱愛而投入,因投入而快樂成長。

2、能針對在教學過程中更為具體問題,進行解決方法的指導(在具體環節中體現的教學方法、教學藝術);

3、除新授課外,希望能夠增加多種課型的示範、研討;

5、我們可以建立一個培訓後的交流空間(如qq羣),實現研討的延續性,以便在交流、分享中繼續進步,資源共享。

“一個人能走多遠,看他與誰同行,一個人有多優秀,看他有什麼人指點,一個人有多成功,看他與什麼人相伴”,相信棲霞的歷史教育事業在局領導的英明領導和我們百位同仁的攜手並行中,必將奏響鏗鏘之音!

第5篇

聽很多老師説每年的培訓很累,但在累之餘我們又獲得了什麼?所以我要説:累並不是根本,而是從中我們學到了促進成長的教育知識。無休止的“洗腦”不能説不累,但至少下一年的工作有了新的思路,有了新的教育方式。

儘管有時學到的東西不能很快付諸於實踐,但它將激發你試圖成為一名優秀的老師或者是一名桃李滿天的的名師。我想,沒有老師不憧憬自己像于丹一樣在媒體面前談古論今,瀟灑自如,運籌帷幄的景象。但我們在佩服和讚歎的同時為什麼不想想于丹的一次訪談是需要多大的準備而獲得成功的。這些不僅僅依靠的是豐富的學識,更重要的是有一種過人的膽識。

老師要有自己的思想,不能總是想着教育家為什麼那麼優秀,而把自己永遠定位在山腳下的那塊石頭。

不敢想的老師肯定不敢做,不敢做的老師肯定成不了教育家。

高金英老師打破了我心目中許久的一個疑問:為什麼我們的教育家幾乎都是語文老師?但培訓給了我一個全新的認識,我把她看成我心目中所認為的“蘇霍姆林斯基”。儘管還有很大的距離,但我終於找到了一個非語文學科的教育家。一個同樣文采飛揚,融貫中西,對歷史人物如數家珍的形象徵服了我。所以我想一個教物理的老師能滔滔不絕,彷若懸河怎能不讓我們這些老師汗顏。

不敢説,絕對養不成敢説的心態。但敢於説不代表説得好,有時演講的時間規定0分鐘,而演講者仍舊在激情四射的一遍遍的重複着沒有一點自己思想的情景時,我想沒有一個老師不在心裏説:下來吧,已經嚴重超時了。

所以,我要説:時間是什麼?時間等於觀念,有時演講不是個人表演的舞台,一個優秀的老師並不能在拖延時間中來證明自己的。

孔子的思想集中在《論語》中,幾千字如果去讀一個小時估計差不多了,但解釋一下就很複雜了。從讀論語所用的時間來看,我們能説老孔不厲害嗎?

高金英,于丹都是老師。餘秋雨呢?可以説是老師也可以説是文化名人,《千年一歎》使人讀懂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也給人增添了那敦煌無盡的哀怨。東西方文化在餘秋雨的語言中上升到國中老師一個不可企及的高度,但歸根結底是希臘文明和大河文明的碰撞,無論是農耕文明還是現代文明都離不開文化的內涵。可見,餘秋雨對歷史的瞭解是很透徹的。

有時我就想:一個文人不瞭解歷史也就是個文人,一個瞭解歷史的文人有可能就是一個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