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十五、《論語》七則4篇 《論語》七則:聖賢指路,智慧正心。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3.19W

《論語》是中國古代哲學經典之一,作者為孔子及其門徒,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其中,包含了許多至今仍被廣泛傳頌和應用的名言警句。在本文中,我們將為您介紹《論語》中的七則名言。

十五、《論語》七則4篇 《論語》七則:聖賢指路,智慧正心。

第1篇

走進文言寫就的歷史,與古人晤對一堂,孔子呈現在我們的視野中,在你的想象中,或許他是一個可望而不可及的人物,對他敬而遠之,也可能覺得他是封建禮教的源頭,對他加以批判。在你們印象中,孔子是個什麼樣的人呢?(請學生回答,作大致的講評)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創始者。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東南)人,先世為宋國貴族,後遷居魯國。少“貧且賤”,及長在魯曾任相禮(司儀)、委吏(管理糧倉)、乘田(管理畜養)一類的小官。魯定公時(孔子約年五十)任中都宰、司寇,因不滿意魯國執政季桓子所為,離魯而周遊衞、宋、陳、蔡、楚列國,都不為時君所用,歸死於魯。曾長期聚徒講學,開私人講學的風氣,傳説有弟子三千人,身通六藝者72人,被稱為“賢人”,子路、子貢都在72賢人之列。孔子死後,被葬於曲阜城北的泗水岸邊,弟子們以父親之禮儀對待孔子,為其服喪3年。子貢在孔子的墳前蓋了一間小屋,為孔子守墳6年。孔子是中國歷史上創辦私學的先行者、第一位職業教師,得到了弟子們的衷心尊敬。兩千多年來一直受到人們的尊敬。現在,人們都把到山東曲阜去看孔廟叫做“朝聖”。

古文學家説他曾刪《詩》、《書》,定《禮》、《樂》,贊《周易》,修《春秋》。雖未必完全可靠,但孔子熟悉古代經典,可能曾作過某種整理工作。由於他弟子的活動,在他死後就形成儒家學派,對後世有重大影響。他的學説以“仁”為核心,以“禮”為手段,“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在政治態度上是保守的,有利於有權勢者維持舊秩序的要求。通過自漢代董仲舒以來儒家的補充修正改造,他的思想經過系統化,成為我國長期封建社會的統治思想,孔子本人也被歷代統治者奉為至聖先師。在我國乃至世界都是一位深有影響的人物。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因其在人類文明史上的不朽貢獻,把他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思想介紹:孔子對於當時的“禮壞樂崩”的時代有深刻的感受,他自認為“斯文(即古代的禮樂典章制度)在我”,所以始終在為恢復理想中的社會秩序而奮鬥,這就是孔子所行之“道”,孔子認為自己是“述而不作”——只是在紹述先代的禮樂典章制度,其實並非如此,在紹述的同時,他為舊的禮教制度找到了內在的情感依據,即“仁”,“仁”首先指示一種情感,即“愛人”,首先從父子、兄弟間的親情出發,由此推己及人,即所謂“忠恕之道”,由此達到人與人之間的普遍和諧。孔子對於仁,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認為實現了仁,也就完成了完滿的自我人生。

看課文註釋①,《論語》專門記錄孔子和一些孔子弟子言行的語錄體散文集,由孔子的弟子和再傳弟子纂集而成,是一部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論語》在我國曆史上影響很大,是封建時代人人必讀的書。相傳宋朝名相趙普死後,人們在他收藏的書裏發現只有半部《論語》,故世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説。可見《論語》的魅力之大,大家空餘時可以翻看一下。

(二)讓學生照書下註解,標好字音,默讀課文,提醒注意句讀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①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②也。君子去仁,惡乎③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④仁,造次⑤必於是,顛沛⑥必於是。”

③ 惡乎:惡,疑問代詞,相當於“何”。乎,介詞,相當於“於”。“惡乎”相當於“於何”,憑什麼,賓語前置。

(1) 惟利是圖、惟命是從:是,賓語前置的標誌詞,語序應為“惟圖利”、“惟從命”

(2)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師説》),“之”是賓語前置的標誌詞。

孔子説:“富貴和顯貴,這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如果不用正當的方法得到它,君子是不會享有的。貧窮與低賤,這是人人都厭惡的,如果不用正當的方法得到它,君子是不會躲避的。君子離開了仁德,憑什麼成就他的名聲呢?君子沒有吃一頓飯的時間離開仁德的,即使在倉猝匆忙的時候也一定與仁德同在,即使在困頓挫折的時候也一定與仁德同在。

分析:第一則首先提出“富與貴”和“貧與賤”兩個對立的命題加以討論,前為人之所欲,後為人之所惡,這是按常情推出的常理,但是得出的兩個結論卻出人意料之外:“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這個“道”就是儒家的思想核心——仁,下文就可作驗證,“君子去仁,惡乎其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孔子強調寧可不要富貴,寧可安處貧困,但內心要守住“仁”作為一個君子,要想成名,怎麼能離開“仁”呢,連吃一頓飯的時間也不能違背“仁”,即使在倉猝匆忙之間、困頓挫折之時,也要與仁德同在。

反面:貪官污吏腐敗份子,利用公款吃喝,貴州省原省委書記劉方仁貪污六百多萬元;就如同《儒林外史》中所説“三年清知縣,十萬雪花銀”。

正面:曾子家境很窮困,衣衫襤褸,吃糠咽菜,清湯寡水,常吃不飽肚子,齊國曾聘他為相,因不合道義而拒聘。他身穿破衣在田間耕種,魯君聽説後便派人前往要賜給曾子一個城邑,説:“請用這塊地方的收入修飾你的衣着吧,別太寒酸了。”曾子認為自己不能無功受祿,推脱不要。曾子就是孔子所説的“君子”那一類人,無時無刻不離開“仁德”

子曰:“賢哉,回也①!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②,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③。賢哉,回也!”

①賢哉,回也:賢德啊,顏回!回,顏回,字子淵,孔子最器重的一個學生。顏回家境非常貧困,他的身體狀況也很糟糕,29歲時頭髮就全白了,視力連孔子也不如,32歲時就去世了 。

②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一竹籃子飯,一瓢水,住在簡陋的小巷子裏。簞,盛飯的器具。陋巷,指簡陋的小巷子。

③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別人都受不了那窮苦的憂愁,顏回卻不改變他的快樂。堪,忍受。

孔子説:“賢德啊,顏回!一竹籃子飯,一瓢水,住在簡陋的居室裏。別人都受不了那窮苦的憂愁,顏回卻不改變他的快樂。賢德啊,顏回!”

分析:列舉了顏回安於貧困的事例,説明安貧樂道是賢士的標準。顏回的行為正應了安貧樂道這句話、時刻都處在與道合一的境界,時刻都很滿足快樂。

陶淵明的《五柳先生傳》描繪了這麼一個“五柳先生”(實際寫的是自己),他“閒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而不求甚解,在讀書中得到精神愉悦,而“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簟瓢屢空,晏如也!”( 簡陋的居室裏冷冷清清,遮不住風和陽光。粗布短衣上面打了許多補丁,飯籃子和瓢裏經常是空的,可是他安之若素),經常寫文章來消遣時光,從不把得失放在心上,這樣過完自己的一生。

第三則:子曰:飯①疏食②,飲水,曲肱而枕③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註解】

孔子説:“吃粗糧喝涼水,睡覺的時候彎曲這胳膊當枕頭用,在這裏邊也是有樂趣的,用不正當的方法得到的富裕和顯貴,在我看來如浮雲一般。”

簡單的生活、日常的飲食、穿衣睡覺時刻都處在快樂之中,這正是得道君子的寫照。真正的君子不論生活的境遇有什麼變化都能夠做到快樂自在。富貴的時候不會驕奢淫逸、忘記人生的志向,貧困的時候也不會有任何怨言,依然快樂自在。

分析:前幾句也在談安貧樂道的事,重要的是後兩句,“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這裏的“不義”就是不符合“仁”的標準,用不正確的方法得到的富與貴,在孔子看來,猶如浮雲一般不屑一顧。

舉例:陶淵明在《詠貧士》中曾寫道:“安貧守賤者,自古有黔婁。”,戰國時有個齊人叫黔婁。魯恭公曾遣使者致禮,賜粟三千鍾,想聘他任宰相,他堅辭不受。齊王又派人送去黃金百斤,聘他為卿,他也不接受。死時衣不蔽體。其妻亦有賢德。黔婁之妻有言:“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

課堂討論:通過學習《〈激流〉總序》,我們知道要去征服生活,在生活的“激流”中搏擊、奮發,而孔子所崇尚的是“安貧樂道”的思想,兩者是否有矛盾的地方,該怎麼理解呢?請談一下“安貧樂道”思想是否適應我們現今的社會。

總結:前三則語錄所談的是怎樣對待富貴和貧賤的問題。你們讀過之後是怎麼想的呢?

十五、《論語》七則4篇 《論語》七則:聖賢指路,智慧正心。 第2張

第2篇

課文研討 一、分章説明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yuè)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講解]第一句講的是學習的方法。“時”,這裏是副詞,相當於“以時”,可以解作“按一定的時間”或“及時”。“習”的本義是“鳥數飛”,引申為“實習”“演習”。孔子所講的功課如禮、樂、射、御等都需要實習才能掌握;但另一些功課如講經,那就只能是“温習”或“複習”了。這類字眼要懂得活解。 第二句講的是學習的樂趣。“朋”舊注:“同門曰朋。”跟現在説的“同學”“同班”相近。孔子説這句話是有背景的。《史記·孔子世家》説,孔子辭官以後,專力講學,“弟子彌眾(越來越多),至自遠方”。這自然使他感到很快樂。這句話是孔子對他的弟子説的,所以“朋”指的是志同道合的人。 第三句講的是為人態度,屬於個人修養範圍。“人不知”,“不知”什麼呢?沒有説出來,但意思很明白,就是“自己”。從《論語·憲問》中“不患人之不己知(不必擔心別人不瞭解自己)”這句話,也可以看得出來。“君子”,在《論語》一書中有多個義項:有時指有道德的人;有時指在高位的人。在這句話裏,可取前義。因為這個詞現在也常用,大家都懂得它的意思,我們沒有翻譯;一定要譯,也可以譯作“高尚的人”。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講解]《論語》記孔子門人一般稱字,如對仲由稱“子路”,對端木賜稱“子貢”,對曾參獨稱“子”,因為此書是孔子二傳或三傳弟子所記,曾受業於曾參。“三省”,多次反省。文言文中,“三”“九”諸字皆有“多”義,不是確數。下述三事,這是巧合。朱熹認為,重在為學,“傳”指受之於師,“習”則熟之於己,而“忠”“信”為“傳習”之本。從這裏可以看出古代治學的人非常重視品德的修養。 3.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講解]這一則也是講學習方法,強調獨立思考的必要性,因為只“温故”而不獨立思考,決然達不到“知新”的目的。過去有這樣一種理解,把“温故”(複習舊知識)和“知新”(獲取新知識)看作相互補充的兩個方面,如子夏所説“日知其所無,月無忘其所能”(見《論語·子張》),這是因為忽略了下面“為師”二字。《禮記·學記》中記錄了孔子這句話:“記問之學,不足為人師。”這説明孔子認為只能記誦一些知識,是不能當別人的老師的;一定要將知識融會貫通,能在温習舊知識中有所發現,才“可以為師”。可見,“温故”和“知新”並非平列的兩件事,關鍵在於要“知新”,這就需要獨立思考了。 4.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講解]這一則也是講學習方法,闡述學習和思考的辯證關係,認為二者不可偏廢。其中,“罔”“殆”二字歷來解釋紛紜。朱熹注云:“不求諸心,故昏而無得;不習其事,故危而不安。”“不求諸心”指的是不思考;“不習其事”,指的是不讀書。講這一章,要防止產生片面理解,要使學生認識到“學”是基礎。孔子就很重視“學”,反對離開“學”這個基礎去胡思亂想。他曾説:“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衞靈公》) 5.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講解]關於這段話的背景,《荀子·子道》中有記載:子路盛服見孔子,孔子批評了他;子路於是改服而入,但顏色依舊充盈。孔子又對他説:“……故君子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言之要也;能之曰能之,不能曰不能,行之至也。言要則知,行至則仁。既知且仁,夫惡有不足矣哉!”據此,最後的“知”字當破讀,通“智”。孔子説這番話的意思是,言行要謹慎,不要誇大自己的知識和本領。用現代的表述方式,就是要有謙虛的學習態度。 6.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這兩章內容相同,故予合併。 [講解]這兩章也是講學習態度的,意思是要向一切人學習,隨時隨地都要注意學習,不但要學習別人的長處,還要借鑑別人的短處,反省自己有沒有跟他類似的毛病。老子也説過類似的話:“善人,不善人之師;不善人,善人之資。”資,也有借鑑的意思。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講解]“士”,在《論語》中大約出現十五次,大多指有抱負或有特殊社會地位的人。“弘”,胸懷寬廣;“毅”,意志堅強。胸懷寬廣,才能接受重任;意志堅強,才能長期堅持奮鬥。“仁”,是孔子學説的核心。曾子説這番話的目的是,鼓勵門人要一生為實現“仁”的理想而奮鬥。 9.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講解]這是借松柏之後凋比喻社會現象。何晏集解:“大寒之歲,眾木皆死,然後知松柏小凋傷;平歲,眾木亦有不死者,故須歲寒而後別之。喻凡人處治世,亦能自修整,與君子同;在濁世,然後知君子之正不苟容。”朱熹引範氏曰:“小人之在治世,或與君子無異,惟臨利害,遇事變,然後君子之所守可見也。”二説大同小異。 10.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講解]曾子曾説過:“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和“恕”正是孔子“仁”的學説的兩個方面:“忠”的要求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這是積極的一面;“恕”的要求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消極的一面。孔子關於“仁”説過許多話,細分析起來,都跟這兩點有關,例如“修己以安人”,“修己”也就是“恕”,“安人”就是“忠”。由於子貢問的是“可以終身行之”的“一言”(實即問“道”),所以孔子拿“恕”來回答他。 二、問題研究 《論語》是過去蒙童教育的必讀書,儘管大部分內容都不易讀懂或只能讀到似懂非懂,但人們一直堅持這樣做下來,而且要求極嚴,須能通背全書。這大概出於兩個原因:一是古代典籍裏常要引用這本書裏的話,“反芻”的機會很多,但如不先背下來,就無法進行“反芻”;二是通過誦讀熟悉文言文的表達方式和習慣用語,以養成語感。此外,讀《論語》也有了解歷史掌故、增加識字的功能,但這是次要的。 今天的情形已經大不相同。我們讀《論語》,旨在吸收前人思想精華中有益於自己思想品德修養的部分,這就大大地縮小了讀的範圍。《論語》全書各家版本的分章不一,一般都在485章左右,我們只選錄10章,而且全是短章,這又降低了學習的難度。這樣來選篇才符合“古為今用”的原則。至於個別條件較好的教學班願意多讀一些,那自然是好事,但也要注意不增加學生負擔。 所選10章,有三個方面的內容:(1)關於學習的態度和方法,包括第1、2、3、4、5章;(2)關於思想品德修養,包括第1、4、5、6、7、8、9、10章;(3)關於孔子思想體系的核心:“仁”的概念。包括第8、10兩章。作這樣劃分的目的是,提醒教師全面地看待課文的內容。在教學實踐中,針對七年級年級學生的接受能力,第三個方面的內容是可以取消的,無妨將它併入思想品德修養的範圍,第8、10兩章同時列入第二、三兩個方面,就是這個意思。 教讀這十章,要認真研究格言的教學方法。十章中的前九章無疑都是格言,最後一章形式上是對話體,其實核心只在“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上,也可以算作格言。講格言有“三要”:一要弄懂字面上的意思;二要牢牢記住原話,為“反芻”創造條件;三要聯繫實際,用來指導自己的言行。教師可以據此創造出生動活潑的教學方式來,這是編者的一點希望。 練習説明 一 看註釋,查工具書,把下列各句譯成現代漢語,並解釋加下劃線詞語的意思。 1.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 2.吾日三省吾身 3.温故而知新 4.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5.士不可以不弘毅 6.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設題目的是使學生明白各章字面上的意思。翻譯格言跟譯記敍文不同,一般都要用直譯,要儘可能保留原文精練、準確的風格,不隨便增減詞語。 答案參見“有關資料”中的譯文。應注意的是,有些詞語歷來有多種解釋,例如“三省”,一説“多次反省”,一説“以三件事檢查自己”。又如“殆”,這裏可解作“疑惑”,也可解作“危險”,“有害”,但課本取後一義。“弘毅”,有合解為“剛強”的,也有分解為“寬廣”和“剛強”的。教師只宜任選一種,不宜作比較、分辨。 二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處世之道,對此,曾經有過不同看法。聯繫自己的生活體驗,全班討論:怎樣看待“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設題目的是引導學生聯繫實際,深入理解這句話的內容。應注意的是,孔子用這句話給“恕”字下定義,其中包含了相互體諒的意思。 這是一道開放性的題,學生可以各抒己見,有可取則予肯定,説錯了的(有可能誤解句意)要糾正。 此題又是示例性的,其餘各章也可仿此進行討論。 三 背誦全文,並把文中成語、格言和警句摘抄在筆記本上。 (略) 教學建議 本課擬用兩課時教讀。 學這篇課文,能當堂成誦是關鍵,理解不必求深,能啟發學生探究的興趣,就算達到了目的。 全篇課文除去“曰”等字眼,不過二百字,完全有可能在40—50分鐘之內成誦。要保證學生的誦讀時間,並以靈活、生動的方式指導學生進行背誦練習。 課文內容當然要經過討論,但要控制討論的規模,一般只宜用師生交談的形式,個別的可讓學生自由發言。要提倡學生在反覆誦讀中作獨立思考,聯繫本人的實際,以加深體會;不要求在討論中解決所有的問題。 以上是基本設想。再提幾點建議: 一、要講究導入的方式,從學生熟悉的詞語或故事説起,自然説到孔子這個人和《論語》一書:如曲阜朝聖之舉和趙普(宋開國丞相)“半部《論語》治天下”一事。時間不超過5分鐘。目的是引起學生對課文的興趣。 二、介紹孔子和《論語》十分必要,也可用講故事的形式,而將知識性的內容滲進其中。 三、在教讀過程中要儘可能結合學習的內容提出問題或講點故事,使學生不感到枯燥乏味,又能學有所得。 例如學“温故”一章,無妨先問學生:“有些老師知道世上許多事情,講起來娓娓動聽,這樣的老師算不算好老師?”由此自然導出“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的觀點,最後再落實到“知新”二字,並就此略作發揮。 又如,課文中提到曾子、子路、子貢,這在孔門七十二賢中也是卓越的人物,講講有關他們的事蹟(如“曾參殺人”“子路盛服見孔子”“子貢遊説五國之君”等),也可引發學生的興趣,但要講得十分簡明,每事一分鐘講完即可。 四、向課外延伸:可指定《論語》中某幾篇,讓學生從中找出常見的成語;也可用教師讀學生聽的辦法。例如《述而篇》中,第2章有“誨人不倦”,第7章有“舉一反三”,第19章有“發憤忘食”。 有關資料 一、孔子簡介 這裏只從《史記·孔子世家》中摘錄幾條:(1)孔子“生而首上圩頂(四邊高,中低),因名曰丘,字仲尼,姓孔氏”。(2)“孔子貧且賤,及長,嘗為季氏史(倉庫管理員),料量平。”(3)“孔子長九尺有六寸,人皆謂之‘長人’而異之。”(4)“定公以孔子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則(效法)之,由中都宰為司空,由司空為大司寇。”(5)“已而去魯,斥乎齊,逐乎宋、衞,困於陳蔡之間,於是反魯”“孔子之去魯凡十四歲而反乎魯”。(6)“孔子以詩書禮樂教,弟子蓋三千焉,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人。”(7)“乃因史記作《春秋》”“《春秋》之義行,則天下亂臣賊子懼焉”。(8)“孔子葬魯城北泗上,弟子皆服三年。三年心喪畢,相訣而志,則哭,各復盡哀;或復留。唯子貢廬於冢上,凡六年,然後去。” 二、《論語》簡介 《論語》是一部記錄孔子和他若干弟子的言行的書,由若干篇章組成,前後兩章之間不一定有什麼關聯。各章的體式也不盡相同,歸納起來,有以下幾種: 一種是語錄體(也可稱格言體),僅指明是孔子的話,不寫出説話的環境(包括説話的對象),內容大多是關於學習、道德修養、為人處事的一般原則,這篇課文中的第1至9則都屬於這種體式。 一種是對話體,記錄孔子對弟子(或其他人)的問題所作的回答。這種體式的寫法很靈活:有時寫出提問者的原話,有時只寫某人問什麼(例如“孟武伯問孝”);有時寫出對話的環境或背景,有時不寫。課文中的第10則屬於這種體式,它寫出了提問者的原話,但沒有寫談話的背景。 一種是敍事體,其中多少有一點情節,但也往往是以記錄孔子的話為主。這種體式我們以後才能學到。 《論語》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資料。從漢朝初年到五四運動以前的兩千年間,它一直是學童們的一本必讀書,影響很大,書中有不少語句都作為成語保留在現代語中。 三、孔門弟子簡介(引號中語皆出自《史記》) 1.子路:“仲由字子路,卞人也。少孔子九歲。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雞,佩豚,陵暴孔子。孔子設禮稍誘子路,子路後儒服委質,因門人請為弟子。” 2.子貢:“端木賜,衞人,字子貢。少孔子三十一歲。”“子貢利口巧辭”。齊田常欲伐魯,孔子思求他國援兵,諸弟子皆請行,孔子獨許子貢。 3.曾參:“孔子以為能通孝道,故授之業,作《孝經》”。顏回死後,他成為孔子的繼承人。 四、譯文 1.孔子説:“學習了(知識),然後按一定的時間去實習(温習)它,不也高興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處(到這裏)來,不也快樂嗎?人家不瞭解我,我卻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 2.曾子説:“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呢?跟朋友往來是不是誠實呢?老師傳授的學業是不是複習過呢?” 3.孔子説:“在温習舊知識後,能有新體會、新發現,就可以當老師了。” 4.孔子説:“只讀書卻不思考,就會迷惑而無所得;只是空想卻不讀書,就有(陷入邪説的)危險。” 5.孔子説:“由,教給你對待知與不知的態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聰明智慧。” 6.孔子説:“看見賢人要想着向他看齊,看見不賢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沒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7.孔子説:“幾個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師,我要選擇他們的長處來學習,(看到自己也有)他們那些短處就要改正。” 8.曾子説:“士人不可以不胸懷寬廣、意志堅定,因為他肩負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遙遠。把實現‘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嗎?到死為止,不也很遙遠嗎?” 9.孔子説:“(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樹是最後落葉的。” 10.子貢問道:“有沒有一句可以終身奉行的話?”孔子説:“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討厭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別人身上。”

第3篇

重點:1.認讀字詞;2.理解各則語錄;3.整理、積累語言材料。

4.分“則”朗讀課文,每讀一則,都要求對應着“點讀”課文註釋。

1.同學們雙向交流,互相提出或解答自己不懂的詞句。

3.教師指導同學們運用“ 與學習有關”這個句式説話。如“‘學而時習之’與學習方法有關,與學習習慣有關”,又如“‘不恥下問’與學習態度有關”等。

4.教師指導同學們就課文中喜歡的成語或短語説話,要説説為什麼喜歡它。

老師下發印有“分類式學習筆記”的練習紙,請同學們根據紙上安排好了的類別整理課堂筆記(或者老師提出整理的要求,同學們在筆記本上進行整理)。

孔子(前551一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陬邑(現山東省曲阜市東南)人,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論語》是記錄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書,是儒家經典著作之一。

學而不厭 誨人不倦 温故知新 不恥下問 三人行必有我師

①用於學習態度:不恥下問 三人行必有我師學而不厭 敏而好學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②用於學習方法:學而時習之 温故而知新 默而識之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下課之前,同座同學互相交換檢查“分類式學習筆記”。

第4篇

1、知識與技能:學習重點文言詞語,解讀各則語錄,培養學生閲讀理解文言文的能力;瞭解《論語》的有關知識,明確其在歷史上的價值。

2、過程與方法:通過合作探究、體驗反思學習經典的原創精神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能夠正確認識並及時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法和態度;激發熱愛民族經典文化的熱情。

1、通過學習重點文言詞語,理解各則語錄,培養學生閲讀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結合本文的學習認識並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法和態度;激發熱愛民族經典文化的熱情。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朗讀中體驗孔子的教育思想和人格魅力

2、當堂背誦,並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談談自己的理解

1、蒐集資料:瞭解孔子及其儒家學説的概況;瞭解《論語》的主要內容。

今天,我們要攜手一起去拜訪一位大人物,這個人曾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在1988年,75位諾貝爾獎得主曾在巴黎宣稱:如果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就必須回到2500多年前去吸取他的智慧。你們知道這個人是誰嗎?你們瞭解他嗎?今天這堂課,就讓我們走近孔子,走進《論語》十則。 一、交流有關孔子、《論語》的知識

2、班上交流:每個知識點由一個同學介紹,其他同學作必要的修正、補充。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是我國曆史上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被尊稱為“大成至聖”。他對我國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傳播,他的思想和學説,為中國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貢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他列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論語》是“語言的論纂”,也就是語錄的意思,是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關於孔子言行的記錄,共20篇,是儒家經典著作之一。體例主要是語錄體、對話體、敍事體。內容上以教育為主,包括哲學、歷史、政治、經濟、藝術、宗教等方面。在我國思想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具有深遠的影響。南宋朱熹把《論語》和《大學》、《中庸》、《孟子》合為《四書》。

在認識論和教育思想方面,注重“學”與“思”的結合,提出了不少很有啟發意義的見解。他首創私人講學之風,主張“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相傳弟子有三千,著名學者七十二人。但是他鄙視“學稼”、“學圃”,看不起勞動人民。

在政治上,主張“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維護奴隸制秩序,在維護貴族統治的基礎上提倡教化。

自漢以後,孔子學説成為兩千餘年封建思想的正統,影響極大。

1、教師放朗讀全文的錄音,學生聽清朗讀節奏的劃分、停頓,讓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2、學生自讀課文,結合課文中的註釋理解課文內容,疏通文義。

3、學生自學生字、新詞,提出疑問,教師適當引導、點撥,師生共同探討。

注:文言文翻譯過程中的原則:人名、地名不譯;單音節詞語翻譯成雙音節詞語。

4、學生誦讀課文,背誦課文:教師抽背,學生互背。

2、説説“不亦説乎”中的“説”、“可以為師矣”中的“可以”,與在現代漢語中用法、意義的不同。

1、學生在自讀課文的基礎上,結合註釋,疏通文義。

何有於我哉?(於我有何哉?):對於我有哪一樣呢?

3、在五分鐘內完成本文後四則的背誦,以小組為單位。

1、“信”(忠實於原文,字字落實,句句落實,不隨意增減)

3、“雅”(用簡明、優美,富有文采的現代漢語把原文的內容、形式和風格準確地表達出來。)

9、意譯(文言文中的比喻、借代、引申,直譯不通,用意譯)

1、請學生歸類,文中哪些話是談學習方法的?哪些話是談學習態度的?

學習方法:學而時習之;温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學習態度: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學而不厭;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3、引導學生總結本課出現的“而”字的幾種用法?(具體見補充練習)

今天在這堂課上,我們是與經典同行,與聖賢為友,與2500多年前的孔子作了一番面對面的交流,真是不亦樂乎。這堂課要結束了,老師送給同學們三句話作為臨別的禮物吧:“讀聖賢書,立君子品,做有德人。”

2、《論語》中很多話後來成為,下面句中各含一個請找出來。

(3)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不恥下問)

(5)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擇善而從)

學習方法:學而時習之;温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默而識之;

學習態度: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學而不厭;三人行,必有我師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