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追風箏的人》讀書心得4篇 《追風箏的人》:探究人性的複雜與美麗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1.38W

《追風箏的人》是卡勒德·胡賽尼的代表作品,講述了阿富汗國內的家庭、社會、政治、宗教、文化等眾多方面的故事。通過主人公阿米爾和他的朋友哈桑的經歷,揭示了人性的複雜性和親情的珍貴性。 這是一部具有深刻思想和感人的情感力量的小説。

《追風箏的人》讀書心得4篇 《追風箏的人》:探究人性的複雜與美麗

第1篇

“為你千千萬萬遍”——《追風箏的人》裏面讓人印象最深刻的句子。這是一本關於講述戰爭的書籍,同樣也是一本關於敍述友誼的書籍,更是一本關於人性自我救贖的書籍。

小説全篇以簡練,樸實、細膩的文筆,既展現了父與子,主與僕、兄與弟、家與國的罪與贖,也再現了阿富汗人民真實的生活場景,那裏不但有戰爭肆虐,種族歧視和文化衝突,同樣也有與世界其他國家一樣熱愛和平、憧憬美好生活的人民。

在戰爭、種族、宗教環境的影響下,兩個從小一起長大的小孩之間的友誼顯得是那麼的脆弱和不堪一擊。對於年幼的小主人阿米爾來説,虛榮和嫉妒心讓他選擇了背叛,選擇了保全自己,保全那個可以為他贏得榮譽的風箏。而對於家僕阿桑來説,與小主人之間的友誼,猶如信仰一樣在他心中堅不可摧,為了實現小主人的夢想,阿桑竭盡全力去追逐那象徵智慧和勇敢的風箏,“為你千千萬萬遍”不僅僅只是一句簡單的話語,最終他選擇了用自己寶貴的生命去捍衞。

因為戰爭而逃離家園的阿米爾,在經歷了父親的離世,愛人的結合,內心的掙扎之後,已成年的他不畏懼可怕的戰爭,最終選擇重返家園,去救回阿桑的兒子。這一次,阿米爾重新去追逐心中的風箏,是他對自己犯下錯誤的救贖,在殘酷的苦難現實面前,內心的成長是艱難的,然而我們的主人公——阿米爾,最終完成了對自己救贖,默默的對阿桑,同樣也是對自己説出了那句讓他一生銘記的話——“為你千千萬萬遍”

生活總會繼續——這是當時阿富汗人常説的一句話,無論是在戰爭年代,還是在和平時期,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總會在艱難困苦的現實面前如鮮花一般綻放,讓人稱頌和讚歎。縱觀全世界,我們不是出生在一個和平的時代,而是出生在一個和平的國家——中國,在慶幸我們的和平生活之時,每一箇中國人都應當為這份來之不易的和平而奮鬥。

對於我們自身來説,每個人是否清楚地知道自己心中的風箏到底在什麼地方呢,也許在追逐心中風箏的過程中,我們會迷失自己,我們會懺悔、會救贖,會去追逐那已無法挽回的過往。然而人生不就是一段自我救贖的歷程嗎?在自我救贖的過程中,人性中的嫉妒、虛榮與懦弱需要我們去克服,在現實苦難面前需要我們展現出堅強勇敢、無所畏懼的精神。一個人的一生之中會有多大概率遇到一個“為你千千萬萬遍”的朋友呢,無論如何保持善良吧,用一顆愛心去對待身邊的人和事。

《追風箏的人》讀書心得4篇 《追風箏的人》:探究人性的複雜與美麗 第2張

第2篇

?追風箏的人》這是一本令人震撼的小説,看完後也讓我有很多感想,其實,我們每個人的心裏都應該有一個屬於自己的風箏,它可以代表親情、友情、愛情,也可以是正直、善良,誠實。

對阿米爾來説,風箏隱喻他人格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只有追到了,他才能成為健全的人,成為他自我期許的阿米爾。小説開頭和結尾重疊在一起,成為兩幅相似的畫面:廣漠的天空,雪花飄落,空氣寒冷而清澈,追風箏的孩子們歡笑着奔跑,追逐飛逝的光影。這一幕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兩代人之間反覆地上演着,但每一次的重複之間,生活都發生着劇烈的變化,這幅畫面也隨着主人公命運的變化被不斷染上新的顏色,從孩童天真的視野墮入世事變遷的悲哀之中。

在書中,情感不僅僅是親情,不僅僅是友情,只要是能夠沉下心來閲讀的人,都會被其中直指人心的情感打動,也會從中折射出自己曾經有過的心緒,比如傷害別人時的快意和猶疑;危機關頭的懦弱無助;親人面臨危險時的慌亂無措;愛情乍到時的浮躁不安;失去親人時的悲傷孤獨;應該擔當責任時的自私推諉,以及時常湧上心頭的自責、自卑和贖罪的衝動這樣的情感沒有任何的虛偽做作,是一個人在面臨變化的那一刻來不及思索的真實反應,是一個人在夜深人靜時最私密的捫胸自問。胡賽尼的筆猶如一把尖利的刻刀,將人性的真實刻畫得近乎殘酷,卻又毫不譁眾取寵。

第3篇

對於《追風箏的人》這本書,説真的,這本書在我牀頭放了很久很久。我之所以會帶回來這本書,也許是被它奇怪的名字吸引了,也許是被它的作者吸引了,又或者是被它的內容所吸引。一名阿富汗的作家,寫的關於兩個男孩在阿富汗的成長故。這就是這本書簡單的概括,在我看來實在是不能作為這本小説的簡介,然而簡單的字裏行間卻隱隱透露出故事中始終貫穿存在着的巨大悲傷,像是一片灰暗的天空,壓得人永遠透不過氣。

追風箏的人,在第一眼看到這個奇怪的標題的時候,我有些茫然,風箏需要追嗎?為什麼要追風箏,原來這是阿富汗的習俗,每年初春,會有盛大的風箏節,許多的孩子會把使出自己積蓄了一年的力量來使自己的風箏成為佼佼者。蔚藍的天空中,飄蕩着五顏六色的風箏,每一隻風箏線的盡頭都有一個勇敢的鬥士。當然,所有的風箏要在天空中進行決鬥,就像一場盛大的搏鬥,你必須要把你周圍所有的敵人消滅光,你才能成為勝利,同樣,你必須把你周圍的風箏都打敗,你才會成為萬種矚目和讚歎的焦點,那樣會有無限的榮譽和光亮集聚你一身。這在我看來,是一場孩子們之間的交流或者遊戲,但在阿米爾那個時候,這對他來説具備着無尚的重要性,因為爸爸,因為父愛,只有通過這樣他才能獲得父親的讚美和笑容,不再是鄙棄的眼光,他迫切需要着!而追呢,追風箏,也相當重要。你搶到了最後一個被擊落的風箏,那也預示着莫大的榮耀和完全的勝利。於是哈桑,便擔當起了重要的任務,就是把那隻被阿米爾擊落的風箏追到手,故事的高潮也就由此而引發,一切一切的悲傷的來源都在此處慢慢浮現。

從翻開這本書開始,一直就覺得整篇小説都是以一種壓抑的感覺寫的,可以看得出來“我”一直在為過去所幹得事而後悔和難過。阿米爾對於哈桑的歉意也許不是我們能夠體會的,但阿米爾卻是一直備受折磨。確實,對於他一個在當時只有13歲的孩子來説,那樣的事情他不會處理,他唯一的想法就是不想再讓自己受折磨,而這折磨的根源就是哈桑,和哈桑那為他愚蠢的奉獻精神,他覺得只要將哈桑趕走,永遠不出現在他眼前,他就不用在受到良心的譴責了。但他,當時的他卻不知道那錯了,如果他沒有在當時及時地承認錯誤,他真的會後悔,懺悔一輩子,這樣的悔恨也許將陪着他一起走進墳墓,他將無法釋懷。從“我”的角度來描寫哈桑所為“我”受的苦難,更加讓讀者覺得切身體驗,小説中,我們一直是從“我”的眼中看的哈桑,那樣一個為了阿米爾少爺肯認命,肯付出一切的小孩。也許在他的骨子裏,也許他與身俱來就被教育成了那樣的性格,我最感動的是哈桑對阿米爾説的那句話“為你,千千萬萬遍!”這樣的話能從一個十幾歲的孩子口裏出來,真的是讓人揪心的疼,一直到了後來,他心中一直愛着的阿米爾少爺不再理會他並且還不斷地在傷害他,他都沒有背棄他,一直護着他。感人的純真友誼,很自然地,我被這孩子給震撼了,他塑造的角色一直讓我覺得心裏挺難受的,總是不自覺地哽咽。

故事的後來還在繼續,阿里和哈桑一起離開了,接着俄國佔領阿富汗。阿米爾和爸爸也被迫離開,離開了故土,踏上了去往美國的路,後來他和爸爸也一直在美國生活,並且他在美國還娶了妻子,有了安定的生活,只是爸爸去世了,阿米爾的爸爸一直是一個錚錚的鐵漢子,我一直這樣認為。

很多年後的一通電話把阿米爾又重新召回了阿富汗,回來時,他帶了一個孩子,那是哈桑的孩子,哈桑已經死去了,但那個孩子和哈桑一樣,像是以前的哈桑一樣,但唯獨少了一樣,就是不再微笑了,眼神一直那樣的空洞,那個孩子一直悲傷着。風箏,又是風箏,一次偶然的放風箏,卻使得那可憐的孩子輕輕的拉扯了嘴角。我覺得,其實不管那孩子經歷了多少,他永遠也只是個孩子,就該簡單地生活才對。

小説的結尾又提到了風箏,從風箏中來,又回到了風箏中去,世界早已不同,但也許這是最好的結局。很多年前,哈桑為阿米爾追風箏,“為你,千千萬萬遍”;很多年後,阿米爾為哈桑的孩子追風箏,“為哈桑,千千萬萬遍”。

第4篇

看了《追風箏的人》這篇文章對我來説是一個沉下心來讀書的開始,一個深入思考的開始。不得不承認,在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裏,我幾乎對讀書喪失了興趣。經常是拿起一本書——放下。看起來,我與書無緣了。但總會有一個轉折點的。當我看到《追風箏的人》這個書名,引發了我無限的聯想。又看到它的封面——黃昏的天空。一層層斑斕雲彩中有一片蔚藍天空,彷彿把人帶到更深更廣遠的世界。一隻拖着長長尾巴的風箏在天空中翩翩起舞。因為一個書名,因為一個夢境,我買下了它。

故事的開始,在阿富汗。説起這個我們的鄰國,並不是一個太平世界。我們總會把它與戰爭、難民、死亡聯繫在一起。讓我們想起的總會是一張張驚恐的臉,沒有輕鬆,更不會有笑容。這不是什麼童話故事,也並非喜劇。

似乎一切都是註定的。阿米爾和哈桑,是一對從小一起長大的主僕,或者説夥伴。阿米爾少爺會説的第一個詞是爸爸,而哈桑會説的第一個詞是阿米爾。那將是他們一生最重要人的名字。阿米爾為了得到爸爸全部的愛,不惜陷害哈桑一家;哈桑為了自己的主人,受盡恥辱,最終奉獻出生命。

是阿米爾錯了嗎?他膽小、懦弱、自私,看到哈桑被阿塞夫一羣人欺負,卻裝不知道。但他在逃跑的那一刻,心裏是多麼複雜。最終他確定“為了贏回爸爸,也許哈桑只是必須付出的代價,使我必須宰割的羔羊……他只是個哈扎拉人,不是嗎?”事實不是這樣的,哈桑還是阿米爾同父異母的親弟弟。然而這個被爸爸一生深埋的祕密揭開時,哈桑已經死在戰爭的槍下。

是他錯了嗎?當我們讀完這本小説,無不為他的不幸所悲傷,為他的忠誠、純真、善良所感動。但經歷了一系列事情,看到主人對他的態度,哈桑還會認為這一切值得嗎?他為什麼還要一次次的獻身?難道他也認為自己只不過是一個低賤的僕人嗎?還是為了朋友阿米爾,他情願付出一切,我們不得而知。這也許對他來説是一個美好的結局嗎?

但有一點可以確定,無論是阿米爾還是哈桑,都沒有錯,他們原本都是純真善良的孩子。因為種族,使他們有了高低貴賤之分,被逼向世界的兩極。這個故事震撼了每一個人的心靈,他向我們再一次發出最深的吶喊:我們要和平!我們要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