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經典誦讀的讀後感7篇 經典誦讀,心靈感悟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3.01W

經典誦讀,是對經典文獻進行朗讀、背誦的一種研讀方式。通過浸潤經典、領悟精神、提高素養,將文化精髓融入自己的生活,開啟人生探索之旅。本文將分享一些讀書心得,希望能為大家提供些許啟示與感悟。

經典誦讀的讀後感7篇 經典誦讀,心靈感悟

第1篇

“弟子規,聖人訓……”當旭日冉冉東昇,我家小院的葡萄架下便響起朗朗的讀書聲。書教會我的可多了:自小,我就有見了好東西就藏起來的壞習慣,姑姑帶給奶奶的大鵝蛋,我把它藏在被窩裏,被不知情的媽媽壓了個稀巴爛;橡皮泥被我揣在懷裏,新買的羽絨服和毛衣成了廢品;甚至有一次,我藏了一沓“毛爺爺”,媽媽急得要發瘋時我才怯怯地拿了出來……

儘管爸爸媽媽屢次指着鼻子警告我 “不要亂藏東西”,我也狠下決心要痛改前非,可一次又一次,我的意志在喜歡的東西面前敗下陣來。沒想到,《弟子規》上竟説“物雖小勿私藏,苟私藏,親心傷。”啊,親心傷?我這豬腦袋咋就沒想到自己的行為多讓父母傷心呢!當我再見到好東西要伸手時,那些規勸便在耳邊響起。

有一段時間,我和班裏一幫不喜歡學習的孩子打得火熱,很快就迷上了上網,逃課成了家常便飯。媽媽發現後,和我一起背《弟子規》,揹着揹着,定格在了“損友來,益友卻”,媽媽語重心長地給我講應該交什麼樣的朋友,還講了管仲和鮑叔牙的故事……

我幡然醒悟,感謝 《弟子規》和媽媽,是她們拉我迷途知返。

我愛玩遊戲,一玩起來就沒完沒了,這時,《弟子規》就成了媽媽的尚方寶劍:“龐馳,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趕快關機,否則,我就違背了先哲聖賢的訓誡!

“見善人,即思齊,縱去遠,以見躋”,她教我追隨善人的蹤跡,向着真善美進發。“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怪不得老師反覆強調要端正態度。“衣貴潔,不貴華……勿箕踞,勿搖髀……”,當大人誇 “這孩子多招人喜歡”時,我深深感謝《弟子規》所給予的細微關懷……

?弟子規》真是讓我受益匪淺!“勿自暴,勿自棄,聖與賢,可馴致”,我將背誦着 《弟子規》,在人生路上勇往直前。相信,她會給我更豐富的營養。

經典誦讀的讀後感7篇 經典誦讀,心靈感悟 第2張

第2篇

?弟子規》是一部流傳已久的經典名著。讀幼兒園的時候,我搖頭晃腦背得一知半解,我國小後再細細品讀,我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百善孝為先。《弟子規》將“入則孝”放在第一位,孝敬父母,要做到“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業無變……”。尊長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世上多一孝子,人間就少一忤逆。

一個人孝順父母,別人也會尊重敬他信任他。在這方面爸爸媽媽給我們做了很好的榜樣,他們時刻以《弟子規》嚴格要求自己,對爺爺奶奶外婆非常孝順,因為爸爸媽媽孝順,所以他在工作上很順利,在社會上也得到很多人的尊重。只要別人一提起我爸爸都會豎起大拇指,都説他是一個大孝子,大好人。

一個人如果不孝順父母,別人是不願意和他交朋友的。孝順父母是人類的美德,甚至是動物的本能,羔羊有跪乳之恩、牛有舐犢之情、烏鴉還知報恩,覓食餵養飛不動的老烏鴉,這就是人們説的孝烏。一個人不孝順父母,他連動物都不如。爸爸常説:“對有養育之恩的父母都不孝順,對別人就不會真誠,這個人品很差,是不可靠的,他不會得到別人的尊重和幫助,在事業上也不會獲得成功。”

爸爸常常鼓勵我:“能夠孝敬自己的父母,是小孝;能夠孝敬天下人的父母,這是大孝;能夠自己立身行道、成聖成賢,能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利益,為萬世開太平的,這叫至孝”。這就是《弟子規》裏的經典名言:“泛愛眾,而親仁”,“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 我們是國小生,但是要積小孝成大孝,爸爸媽媽教育我們有能力時要經常捐錢捐物給貧困山區學生和困難羣體。除了孝敬自己的父母以外,心中還要有大孝至孝,我們要用實際行動團結同學,尊敬師長,勤奮學習,報效祖國。

第3篇

近幾個星期,我們學習了《經典誦讀》中的《弟子規》篇,文章裏講了許多令人折服的道理。

?弟子規》是學樣校本教材的第一篇,當第一次翻開書時,《弟子規》三個大字即映入我的眼簾,它通篇都是三字組合,所以讀起來琅琅上口。學完後才知道,原來日常生活中遵循的許多道理都是由古人在文學經典中總結出來的。要像做人要有規有矩,有禮貌,尊老愛幼,守信用等等都在《弟子規》中有明確的陳述。

其中令我最有感觸的是“勿踐閾,勿跛倚,勿箕據,勿搖髀”一句。講的是生活禮儀。要求進門時腳不要踩在門檻上,站立時身體不要歪歪斜斜的,坐着時不可以伸出兩腿,腳更不能抖動。否則,就會顯得你沒有教養。這其實是給我們上了一堂坐、立、行、走的禮儀課。強調了一個人要坐有坐相,站有站姿,而不能隨隨便便。我坐着時習慣抖腿,讀了這句話後,我才認識到自己的壞毛病。

其實《弟子規》中的字裏行間都藴含着人生的哲理和平常的禮儀規範與要求。從中不僅可以讓我們改掉自身的一些壞毛病,還教育了我們怎麼做人。例如“借人物,及時還,後有急,借不難。”就告訴我們有借有還,再借不難的道理。這本書不僅有這些知識,還有一些別的方面的知識,教育我們,在家裏不能做“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小公主”“小皇帝”,不能依靠父母,要學會獨立自主,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適應未來的生活。

在我們成長的道路上,《經典誦讀》像一位無聲的老師,讓我們在古代知識的海洋中盡情遨遊,盡情領略古文給我們帶來的無限興趣,不僅學會了怎樣讀書,更學會了怎樣做人。

第4篇

當我捧着散發着墨香的《中華經典誦讀》時,我在內心熱切地呼喊:“讓我們充實的度過每一天吧,我永遠不會讓你孤獨。”

新學期的《中華經典誦讀》裏增添了許多文言文,它讓我們能高質量地與人交流,能高品質地與人交往。讓我們更進一步增加了對中華民族五千年燦爛文化的瞭解,積累了必須數量的經典詩文名篇和名人名言,為日後立身處世,穩步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中華經典誦讀》的選材十分好,注重了三大點:一是通俗易懂,讀起來朗朗上口,易記易誦;二是這些詩文表現了勵志勤學的夢想情懷和國家意識,發揚了傳統美德、民族精神,引領青少年確立人生信念,構成核心價值理念和世界觀。我相信:經過日積月累地讀,温故而知新地思,人人將能出口成章地説,下筆如神地寫,身體力行地做。

?中華經典誦讀》裏有許多詩文都讓我銘記在心,這些詩有寫清風明月、大好河山的,有寫朋友之間深情厚誼的,還有抒發愛國情懷的……每一首都那麼令人心動,讓人陶醉,每一篇都那麼妙趣橫生、意味深長。比喻:讀了《孟子盡興》節選之四,孟子曰:“有為者闢若掘井,掘井九韌而不及泉,猶為井也。”它告訴我做事要有恆心,堅持不懈,只要有一線期望都不要放棄。又如《論語衞靈公篇》節選之三,子曰:“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和子曰:“過而不改是謂過矣。”短短片語就告誡我們花言巧語會敗壞道德,遇事不冷靜,不能忍耐就會壞了大事,有了錯而不改必將釀成大錯。

?中華經典誦讀》短小精闢,讓我深深感受到了它豐富的知識和內涵。它就像一座明亮的燈塔,指引着我在人生的旅途中邁步前行。

第5篇

讀了《中華經典誦讀》,我深受啟發,它像一個無聲的長者,教會了我許多道理。

對我感觸最深的是"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它的意思是:三軍的統帥可以取代之,一個人的志向不能改變。這句話告訴我們一個人樹立志向是多麼重要!正如我在《史記》中所看到的,陳勝吳廣因為有"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志向,所以發動了我國曆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留下了千秋功業。回頭反思我自己,我平時在學習過程總是稀裏糊塗,得過且過,從來沒有一個長遠的志向,我不知道自己要向誰學習,要趕上誰,將來我要考什麼樣的高中。媽媽常常説這孩子不知什麼時候才能開竅呀?今天,孔子的話似乎震動了我,是呀,沒有志向就沒有動力,以後學習中我也要給自己定一個志向:那就是爭取在本學期達到班級中等水平。我要爭取每次多考幾分,爭取多進步幾名,這樣我才會有學習的動力。以前,我對自己沒有目標,於是就沒有了學習的動力,沒有了動力,我自然就沒有了成績。

"子曰:'之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這句話告訴我,作為學生,首先應該追求真理的遠大志向,據守道德,以仁愛之心為歸宿,然後學習技藝,掌握專業知識。我們應該樹立遠大的志向,有了志向,才會有努力的力量。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之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我講讓這些話長記在心,讓它們激勵我、督促我。

?中華經典誦讀》還告訴了我做人要守禮儀,守誠信,要自強不息,樂於向別人學習等等。

我平時也沒有禮貌,大人們總是教育我,可我,總是不聽他們的話,有時還會和他們吵架,我太任性了,爸爸和媽媽是為我好,我卻不好好聽他們的話,不好好學習,還和他們吵架,太不應該了!

第6篇

經過誦讀經典詩文,我走進了一個妙不可言的世界。我明白了什麼是儒家風範,什麼是道家精髓,什麼是千古美文……“經典”雖然看上去年紀一大吧,其實火力旺盛的很。他流傳了千百年,從“人之初,性本善”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由“道,可道,十分道”至“天將降大任與斯也”,從《歸去來兮辭》到《蘭亭集序》都熠熠地展示着它博大精深的魅力。

其中“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天天掛在我口中。那就是許多人行走,他們之中必然有我的教師。這句讓我收益非淺的詩句,就是出自於儒家的聖賢孔子之口。這句之所以能讓我受益匪淺,是因為它包含着一個哲理:“能者為師,虛心請教。”你見過高山吧它是那樣雄偉綿延!你見過大海吧它是那樣壯麗無邊!山之高,是因為它不排斥每一塊小石頭;海之闊,是因為它聚集了千萬條小溪流。如果你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般淵博的知識,是否就應當善於從生活中尋找良師益友,吸收他人的點滴長處呢這也是曹操的短歌行中的“山不厭高,水不厭深的哲理”。

人的一生猶如一條長路,有許多的岔道,我們有時會走錯路,但有人會來提醒你,它就是國學就是經典詩文,因為它聚集了所有成功人的經驗,是民族智慧的結晶,其價值歷久彌新,我們沒有理由不繼承和發揚這一民族的瑰寶。並且對於我們少年兒童來説讀誦經典,自幼就開始理解五千年文化的薰陶,就定能奠定一生優雅的人格。讀誦經典的同時也能夠提高我們的古文和白話文水平,有助於我們對其它知識領域的領悟和旁通,更能促進各科學業的提高。

假如説我們的心田是一塊最普通的土地需要陽光、雨露、肥料和辛勤的耕耘,那經典詩文就是那陽光、惠風和細雨。只要你願意時時刻刻去吮吸去領悟去誦詠,那我們的夢想之花必須會開得更豔持得更久。讓它來耕耘我們心中的土地,弘揚中華民族之精髓,更讓它引領我們克服重重困難,向成功邁進吧!

第7篇

讀詩詞能淨化人的心靈,記古文能教人怎樣做一個品格優良的人。因此我們學校也要求我們讀記《國學經典誦讀》,不但能夠淨化我們的心靈,而且還可以增長我們的閲讀量,這難道不是一舉兩得嗎?

讀了這麼長時間的《國學經典誦讀》,我最喜歡的一句《論語》是:司馬牛憂曰:"人皆有兄弟,我獨亡。"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意思是:有一天,司馬牛憂愁地説:"別人都有兄弟,唯獨我沒有。"子夏説:"我聽説過:‘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你只要對待所做的事情嚴肅認真,不出差錯,對人恭敬而禮貌,那麼,不論誰都是自己的兄弟。你為什麼要煩惱自己沒有兄弟呢?"我也是這樣想的,如果自己表現的十分謙卑恭敬有禮貌,大家一定都會接納你的;但是自己如果擺出一副驕傲自大,對別人不屑一顧的樣子,肯定沒有人會理睬自己,更別説是接納,甚至會討厭自己。

朋友之間就應該互相幫助,"一方有難,八方支援".而不是在旁邊落井下石,一味的冷嘲熱諷。這樣的人誰會接納你?誰會欣賞你?反而對人寬厚熱忱的人總會得到別人的欣賞。

看了《國學經典誦讀》,我從中學會了許多:人與人之間要互相謙讓,互相尊重,你尊重別人一分,別人就會還敬你十分,只要你寬厚仁慈就能得到民心,只要你真心實意就會得到別人的重用,勤勞機敏就會取得工作上的成就。所以,我以後還要讀更多的《國學誦讀經典》,看更深奧的古文詩詞,讓自己的知識更加充盈。

既然看《國學經典誦讀》有這麼多好處,我們為什麼不多看幾遍,多學點知識,你們説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