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古代歷史教案9篇 "古代歷史教案:追尋千年傳承"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3.99K

古代歷史教案旨在幫助教師更好地傳授古代歷史知識,深入瞭解各個歷史時期的政治、文化、社會等方面。本網站收集整理了豐富的教案資源,包含課堂教學設計、教材補充資料等,為教師提供了理想的教學輔助工具。無論您是國中還是高中歷史教師,這裏都將是您提升教學質量的不可或缺的幫手。

古代歷史教案9篇

第1篇

本課課標要求學生知道古代中國農業的主要生產工具和耕作方式,理解古代中國農業經濟的基本特點。學習時應從生產力角度提綱挈領地分析概況古代農業經濟的基本特點。農業是古代世界最重要的生產部門,也是我國古代經濟發展的重要內容。隨着生產工具的不斷改進,逐漸形成了精耕細作的農業生產方式,也促進了生產組織的小型化,以家庭為單位的“男耕女織”式的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形成,小農經濟成為中國古代封建社會形態的基礎。小農經濟具有頑強的生命力,對中國社會產生了深遠影響。在中央集權制度形成發展時期適應了生產力發展的水平,有利於社會經濟的發展。但是隨着社會生產力和商品經濟發展,成為阻礙生產發展的因素。

為了更好地把握本課,課前要求學生分別蒐集整理中國古代農業的相關知識,充分預習好課本知識。課上採用多種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通過歷史圖片和歷史資料提出問題、設置懸念,巧妙地引導學生主動認識歷史和探究歷史。通過情境再現,讓學生身臨其境,走進歷史。鼓勵學生進行問題探究,層層剖析和比較,大膽回答,積極發言,為學生展示自我提供機會和平台。

本課一條重要的線索就是生產力的提高,而生產工具的改進是生產力發展的重要標誌。

隨着生產工具的不斷改進,耕作方式不斷髮生變化,從刀耕火種到石器鋤耕再到鐵犁牛耕,至此鐵犁牛耕成為主要耕作方式,精耕細也成為主要生產技術。精耕細作是對中國傳統農業技術的一種概括,萌芽於夏商周時期,戰國、秦漢、魏晉南北朝是技術成形期,隋唐宋遼金元是精耕細作的擴展期,明清是深入發展期。鐵農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廣是精耕細作技術發展的基礎。

商周時期,由於生產力低下,工具簡陋,勞動者集體耕作;春秋戰國時期,鐵農具出現和逐步推廣,以家庭為單位的個體農業經營成為可能,小農經濟逐步形成,集體耕作被小農經濟取代,男耕女織成為主要生產的組織方式。

首先給學生放映黃梅戲《天仙配》中《夫妻雙雙把家還》視頻選段。歌詞是“(七)樹上的鳥兒成雙對,(董)綠水青山帶笑顏。(七)從今不再受那奴役苦,(董)夫妻雙雙把家還。(七)你耕田來我織布,(董)我挑水來你澆園。(七)寒窯雖破能避風雨,(董)夫妻恩愛苦也甜。”提問學生,七仙女和董永所向往的生活是什麼樣的?這種生活方式有什麼特點?帶着問題進入新課。

通過整合教材,整體感知目標,並通過多媒體展示,1、早期的農業生產2、精耕細作的傳統農業3、男耕女織的小農經濟4、中國古代農業的特點,使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前提下,把握本課重點。

1、請同學們看地圖冊《南北兩大農業經濟區的形成》,讓學生了解中國的農耕經濟形成了南北兩大經濟區,形成南稻北粟的格局,認識到國古代農業經濟的特點之一是以種植業為主以家畜飼養業為輔。

2、進行歷史遺蹟探究,通過展示河姆渡遺址、半坡遺址和馬橋文化遺址的相關資料讓學生明白當時使用的工具是石斧、石鏟、石鐮、木耒、骨耜,分析歸納在原始社會、商周時期耕作方式。

1、採用列表的方法,按照原始社會、商周,春秋戰國、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順序,從生產工具、耕作方法、農作物種類和水利灌溉等方面,説明中國古代農業發展的基本情況。

2、展示春秋戰國以及西漢和唐宋農業生產的基本工具,使學生意識到中國古代農業生產工具的變革。

3、通過圖表讓學生明確我國傳統農業耕作方式的演變方式,形成精耕細作技術的基礎,分析出早期農業生產發展進步的根本原因,使學生了解生產工具和耕作方式的關係,最後瞭解中國古代農業在古代世界居於領先地位,使學生增強愛國意識。

1、展示小農經濟的幾個問題,把學生分成四個小組讓每個小組分別討論某個問題然後各個小組有一個代表進行回答。第一小組討論小農經濟形成的條件,第二小組討論小農經濟的特點,第三小組討論小農經濟的有利影響,第四小組討論小農經濟的不利影響。通過分組討論,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材料一:“今使烏獲、藉蕃(大力士)從後而牽牛尾,尾絕而不從者,逆也。若指之桑條以貫其鼻,則五尺童子牽而週四海者,順也。”

材料二:“徐州古豐縣,有村曰朱陳。去縣百餘里,桑麻青氛氲。機梭聲札札,牛驢走紜紜。女汲澗中水,男採山上薪。縣遠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財不行商,有丁不入軍。家家守村業,頭白不出門。······”

材料三:春耕夏耘,秋獲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給徭役。春不得避風塵,夏不得避暑熱,秋不得避陰雨,冬不得避寒凍。四時之間,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來,弔死問疾,養孤長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覆被水旱之災,急政暴賦,賦斂不時,朝令而暮改。 ——西漢晃錯《論貴粟疏》

(2)材料二反映的是怎樣的生產方式?它有什麼特點?

(3)材料三反映了小農的生產生活狀況,概括該則材料的觀點。

(4)根據以上材料,結合所學知識,歸納我國古代農業發展需要哪些條件?

(2)生產方式:“男耕女織”式的小農經濟。特點:

(3)主要觀點:農民長年勞累、生活貧困;賦税和徭役負擔沉重:農民生產規模小,生產資料有限;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差;生產、生活條件艱苦。

①生產工具的不斷改進、生產技術的不斷進步、水利的興修。

從歷史地位、生產結構、基本特徵、基本模式等幾方面,小組討論古代中國農業經濟的特點,然後展示。

1、歷史地位:中國是獨立發展、自成體系的世界農業起源中心之一。

2、生產結構:種植業和家畜飼養業相結合,以種植業為主,家畜飼養業為輔。

當今中國農村人口膨脹,農民生活條件急需提高,如何處理好“三農”問題是中國社會走向和諧健康發展的重要課題,回顧中國古代農業的發展歷程,結合農業發展的現狀,談談你的看法和建議。

我國農業歷史悠久,在世界眾多文明古國中居於領先地位。在有利的自然條件下,由於生產工具的不斷改進,水利工程的興修,中國農耕文明得到發展。春秋戰國時期,形成精耕細作的農業生產方式, 以家庭為生產單位、“男耕女織”式的小農經濟也成為中國古代社會的主要基本模式。鑑古知今,瞭解我國古代農業的發展規律和特點,將有利於促進現代中國的農業發展。

本課以學生所熟知的戲劇入手,化抽象為具體,便於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易於接受。在教學中,結合教學目標,圍繞着四個問題,由淺及深,展開問題探究,有利於形成學生的思維主線。在充分利用課本資源的基礎上,教學中又整合了鮮活的歷史圖片和資料,使學生易於建立知識結構。突破傳統教學模式,運用多種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本課試圖通過各種途徑,活化歷史教材,使學生在學習中得到快樂,在快樂中追求知識,在掌握歷史知識中,提高自己認知水平,促進社會的發展。

古代歷史教案9篇

第2篇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和掌握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建立後金政權,瞭解和掌握清朝的建立及其對全國的統治,瞭解和掌握清朝強化君主集權的措施,瞭解和掌握清朝製造文字獄及其危害。

引導學生分析滿洲興起及清朝建立對全國統治的歷史,分析清朝強化君主集權的影響,培養學生初步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分析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為君主集權的強化。本課的難點是君主集權強化的利弊作用。君主集權的強化一方面加強了君主的權力,有利於政治安定;另一方面加強了對人民的控制,不利於社會的發展。教師應引導學生從強化君主集權的目的與作用等方面進行分析和理解。

2)導入新課:教師也可以結合關於清朝時期的文物遺址或影視作品引出課題。如:北京的中心有一處名聞世界的博物院,它叫什麼?在這裏進行統治的最後一個王朝是什麼王朝?(清朝)那麼清朝是怎樣建立的?清朝的皇帝是怎樣進行統治的?通過上述提問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出要學習的內容。

1、滿洲的興起:明朝後期,建洲女真的首領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並創立八旗制度。

2、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後金,1619年明朝與後金在薩爾滸激戰,後金取得對明朝作戰的主動權。

3、薩爾滸戰役後,後金把都城遷到瀋陽,以後稱盛京;1635年,皇太極改女真族為滿洲;1636年他在盛京稱帝,改國號為清,皇太極就是清太宗。

在學習清朝強化君主集權這一重點內容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觀看兩組圖片,並閲讀有關圖片的文字説明。一組圖片包括乾清宮和乾清門外的軍機處,另一組圖片是瀋陽故宮的大政殿和十王亭。文字説明指出了這幾組建築物的用途。在學生觀看閲讀的時候,可鼓勵學生髮揮自己的想像力,説一説上述建築不同佈局的意圖。北京皇宮中乾清宮與軍機處的建築突出了皇帝的至高無上地位和大臣的低下地位,説明君主權力的加強。

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大興文字獄,有康熙“明史案”“南山集案”,乾隆“胡中藻獄”.

(在學習清朝製造文字獄的有關內容時,教師可以在補充有關資料的基礎上,提出問題:文字獄往往是一些詩歌、文章中的文字引起的,清朝

統治者為什麼要小題大做,掀起文字獄?通過引導學生的討論,分析清朝製造文字獄的目的。可以從清朝之前的明朝以及滿洲貴族統治者與漢族民眾的矛盾等方面進行提示。在分析文字獄的影響時,也應鼓勵學生從其禁錮知識分子的思想、使人不敢過問政治等方面進行討論。)

一組學生總結君主集權加強後,對解決當時清朝政治矛盾、減少官僚之間的扯皮、鞏固清朝統治方面的作用;另一組學生總結君主集權加強後,對皇帝的獨斷專行、大臣的惟命是從、不利於正確決策等方面的弊端。這不僅可以引導學生認識君主集權強化的利弊影響,而且可以起到鍛鍊學生思維及概括能力的作用。

5)練習:問題探究-想一想,努爾哈赤同宋元時期的幾位少數民族首領有哪些共同之處?

6)作業:活動與探究-小討論:清朝君主集權的強化,在後來的歷史上產生了什麼影響?

第3篇

1、瞭解趙州橋、唐都長安、雕版印刷術、李白、杜甫、白居易

2、感知唐代的文學藝術成就,提高對唐詩、書法等的欣賞能力。

“李白斗酒詩白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白稱臣是酒中仙”。這首詩是誰的作品?與這位詩人同時代的還有哪幾位?李白的詩有何特色?人們為何稱他為“詩仙”呢?

(二)唐都長安:唐都長安平面圖及大明宮含元殿復原圖。

教師引導:印刷術發明以前,人們用手抄書,這既費時耗力,又易出錯,到隋唐時人們發明了雕版印刷術,什麼是雕版印刷術呢?

雕版印刷術的工作流程:把要印的文字反刻在一塊木板上,讓文字凸出,然後在字面上塗上墨,覆上紙,輕輕一刷,字跡就印在紙上成了正字了。

在隋唐時期,一些流通較大的書籍,如佛經、日曆、詩集,已經雕刻出版。

唐朝是我國詩歌的黃金時代,流傳下來的有兩千多位詩人的近五萬首詩歌。其中大家最熟悉的有哪些詩人?

在學生看書基礎上教師啟發提問:古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湊”這一諺語本身説明了什麼?(唐詩歌繁榮)

學生討論:李白、杜甫、白居易三個偉大詩人有哪些傳世各作?各有什麼特色?

第4篇

通過本課內容的教學,使學生了解和掌握:愛琴文明、斯巴達和雅典、全盛時期的雅典、希臘奴隸制經濟的繁榮、希臘城邦的衰落、亞歷山大帝國。

通過比較斯巴達和雅典的異同,培養學生的比較分析能力;通過分析亞歷山大東侵的後果,培養學生用唯物主義評價歷史事件的能力,並正確評價伯利克里、亞歷山大。

通過對本課的學習,領略古希臘愛琴文明的深厚底藴,民主制度之完善美和馬拉松戰役之精神美。

“古代希臘城邦的興衰”是本課的重點。斯巴達和雅典是古希臘城邦國家中最強大的,但斯巴達和雅典屬於不同類型的城邦:兩者雖都是奴隸主統治的城邦,但斯巴達是貴族寡頭專政的軍事大國,被統治者沒有任何自由和權利;而雅典隨着社會的發展,平民上層(富商、船主和手工業作坊主)參政機會不斷擴大。公元前6世紀末,雅典成為著名的奴隸制共和國。

關於亞歷山大,教師要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一分為二,對他作出評價。建議教師結合課文最後的思考題“想一想,你如何評價亞歷山大的東征?”啟發學生討論,以活躍課堂氣氛。學生髮言後,教師針對回答情況作一小結。

“全盛時期的雅典”是本課的重點,其中對伯利克里的評價是本課的難點。

由於雅典在希波戰爭中起了主要作用,所以也就從戰爭勝利中獲得了巨大的利益。它依靠大量流入的奴隸充分發展了經濟。

在公元前5世紀中期伯利克里執政時期,雅典成為希臘經濟、政治和文化的中心。他十分重視發展工商業和移民,同時實行一系列的政治改革擴大了平民的權利,當時雅典的奴隸主民主政治達到了古代世界的高峯。他還大力提倡文學、藝術,文學家和藝術家受到優厚待遇。在此時期,文化昌盛,出現大量不朽的文藝作品。

教師可在講完“古代希臘城邦的興衰”一目後,可畫一張表,逐條引導學生對這兩個城邦國家進行對比。

斯巴達:雖然全體的斯巴達人是奴隸主,但是真正掌握大權的只是其中少數奴隸主貴族,並帶有深厚的軍事鎮壓的色彩。

雅典:政權大權也掌握在奴隸主手裏,但隨着社會的發展,平民上層人物參政機會不斷擴大。

斯巴達:被征服居民都淪為國家奴隸,被分配給斯巴達人,併為他們種地。(在表格填寫完畢,教師可補充説明:斯巴達將全國的土地分成小份地,期巴達人每家各得一份,但不準買賣、轉讓。同時由“......種地”引申出斯巴達人經濟活動是農業。)

雅典:充分利用其地理位置的優勢,航海業、工商業、手工業頗為發達。

這樣,使學生對它們間的不同有一個清晰的整體認識。

重點:斯巴達和雅典,希臘奴隸經濟的繁榮,雅典的全盛時期。

繼亞非古代文明的興起,歐洲也出現了古代文明。希臘文明是歐洲早期文明,它是以

(提問誘導)古代希臘的地理範圍是怎樣的?它以什麼海洋為中心?

明確希臘的地理範圍,愛琴海島希臘半島的位置,並培養讀圖能力。

愛琴文明的起止時期、發祥地及後來的中心分別是什麼?

(啟發誘導)斯巴達和雅典都是什麼階級專政的城邦?

(過渡)公元前6世紀,古代波斯挑起希波戰爭,其結果是波斯軍隊被趕出了希臘,這也使希臘空前繁榮起來,雅典進入了空前繁盛時期。

(過渡)希臘衰落時,它北部的馬其頓國強大起來。後來成為一個地跨三洲的大帝國。

(提高學習興趣,對亞歷山大帝國及東侵有整體的正確認識。)

2.亞歷山大帝國是怎樣建立起來的?它的版圖包括幾大洲?首都在哪?亞歷山大東侵結果如何?

在教師啟發下回答,培養學生辯證地看待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的能力。

5.亞歷山大是怎樣一個國王?怎樣看待亞歷山大東侵?

這節課我們認識了西方文明之源--古代希臘,知道了當時兩個最重要的城邦是斯巴達和雅典,雅典處於全盛時期以及希臘衰落後,亞歷山大帝國的強盛。

第5篇

1、瞭解趙州橋、唐都長安、雕版印刷術、李白、杜甫、白居易

2、感知唐代的文學藝術成就,提高對唐詩、書法等的欣賞能力。

“李白斗酒詩白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白稱臣是酒中仙”。這首詩是誰的作品?與這位詩人同時代的還有哪幾位?李白的詩有何特色?人們為何稱他為“詩仙”呢?

(二)唐都長安:唐都長安平面圖及大明宮含元殿復原圖。

教師引導:印刷術發明以前,人們用手抄書,這既費時耗力,又易出錯,到隋唐時人們發明了雕版印刷術,什麼是雕版印刷術呢?

雕版印刷術的工作流程:把要印的文字反刻在一塊木板上,讓文字凸出,然後在字面上塗上墨,覆上紙,輕輕一刷,字跡就印在紙上成了正字了。

在隋唐時期,一些流通較大的書籍,如佛經、日曆、詩集,已經雕刻出版。

唐朝是我國詩歌的黃金時代,流傳下來的有兩千多位詩人的近五萬首詩歌。其中大家最熟悉的有哪些詩人?

在學生看書基礎上教師啟發提問:古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湊”這一諺語本身説明了什麼?(唐詩歌繁榮)

學生討論:李白、杜甫、白居易三個偉大詩人有哪些傳世各作?各有什麼特色?

第6篇

知道古印度的地理位置自然環境、文明歷程;印度種姓制度;佛教的興起和傳播。

引導學生閲讀有關印度的種姓制度和佛教教義的相關材料,培養學生辨證看問題和全面評價歷史事件的能力。

通過對印度的初步瞭解,使學生認識印度河流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發祥地,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

印度這一名稱起源於印度河,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在《歷史》中最早把印度河以東的廣大地區稱為印度,後來西方人沿用了這一名稱。在我國的《史記》中把印度稱為“身毒”,《漢書》中把它稱為“天竺”,《大唐西域記》中才把它成為印度。現在印度共和國的印地語的國名為“婆羅多”,起源於古代婆羅多族。今天讓我們一起來學習第3課:古代印度。

1.教師提問:古代印度河上游兩岸土地肥沃。造成這裏土地肥沃的原因和我們前面講過的哪個國家相似?

2.教師講述:大約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來自中亞的一支遊牧部落侵入印度。他們自稱雅利安人,陸續在印度河流域和恆河流域定居下來,從事農業生產。印度河北部建立起許多小國。到公元前三世紀,恆河下游的摩揭陀國經濟發展較快,力量強大,國王阿育王統一了除南端以外的印度。但是,這種統一是不鞏固的。不久,印度又陷入分裂的狀態。同學們還記得中國歷史元朝史中,元朝統治者的民族分化政策嗎?

元朝為了鞏固它的統治,把全國各族分為四等。而印度的雅利安人。在征服過程中也產生了不同的等級形成了嚴格的等級制度。

1.學生自主學習:指導學生閲讀教材,歸納古代印度有幾個等級,他們的名稱是什麼,各等級有哪些社會階層,各等級的職責或義務如何?

提示:印度的等級制度,也叫種姓制度。種姓在印度的梵文中稱“瓦爾那”,意為“膚色,品質”;第一等級婆羅門,即僧侶。第二等級剎帝利,包括國王武士和官吏,掌握軍政大權。前者是人民的精神生活的統治者,後者是國家的世俗統治者。第三等級是吠舍包括農牧民、手工業者,要向國家納税,供養前兩個等級。第四等級是首陀羅,以奴隸為主。隨着主產和分工的發展,在種姓之外又出現了大批的不可接觸者,即最受歧視和壓迫的賤民,各個等級間職業世襲,互不通婚,界限森嚴甚至不能共食、共住。

2.教師提問:引導學生分析婆羅門祭司將種姓制度賦予神祕色彩的目的何在?種姓制度的實質又是什麼?

提示:為了維護反動的等級制度,婆婆羅門祭司把等級制蒙上了一層神聖的色彩。統治者利用婆羅門教的説法,目的是為了保護奴隸主貴族的特權,特別是婆羅門的特殊地位。

3.問題思考:它對後來印度的發展會產生哪些不利影響?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鼓勵學生聯繫印度現在的發展,談出自己的觀點。

提示:等級制度滲透到印度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阻礙了印度社會的發展、在奴隸制的發展中,等級制度越來越引起人民的不滿、婆羅門教日益遭到反對,社會矛盾愈演愈烈在這種形勢下產生了佛教。

1.教師提問:同學們都看過《西遊記》齊天大聖孫悟空輔佐他的師父唐僧到西天取經,實際上就是到印度研究佛經。那麼,佛教的創始人是誰?概括一下佛教的教義。

提示:佛教產生於公元前6世紀。創始人喬達摩·悉達多。

佛教教義上要是“眾生平等”、“自已修行以求來世”,所有這些在當時充滿不平等的奴隸制國家裏對於廣人的羣眾是有誘惑力的。但是,佛教宣楊的平等是靈魂上的而不是現實中的,佛教並不反對奴隸制,並且把剎帝利擺在第一位。

2.拓展延伸:國王為什麼要扶植佛教?到底該如何評價佛教呢?想想為什麼佛教能廣泛傳播?

提示:佛教主張人民應忍耐、順從、放棄鬥爭,所以歷代統治階級便利用佛教宣揚的“眾生平等”的假平等,掩蓋階級社會中真正的不平等,從而達到維護剝削制度的目的。後來,阿育王也信了佛教,並把它定為國教。大建佛塔、寺院、也正是在阿育王統治時佛教開始向外傳播。

古代印度是亞洲南部統一的奴隸制國家,公元前2500年左右開始出現奴隸制小國。後來在雅利安人進入古印度後,在公元前3世紀,印度半島除南端外一度統一。在印度奴隸制國家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嚴格的等級制度(種姓制度),體現了鮮明的階級性,成為印度奴隸社會的重要特點。隨着印度社會經濟的發展,婆羅門和其他等級的矛盾激化,在這種形勢下產生了佛教,逐漸發展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第7篇

武則天是我國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貞觀遺風”;唐玄宗前期的統治措施;開元盛世;曲轅犁和筒車;唐都長安。

①通過對武則天的評價,培養學生正確評價歷史人物的能力。

②通 過對開元盛世局面的形成及其表現的分析,引導學生理清教材的內在聯繫,初步掌握綜合分析問題的思維方法。

①瞭解武則天由后妃到皇帝的歷史 過程及其政績,認識武則天的歷史地位及其侷限性,運用兩分法評價武則天。

②通過對唐太過、武則天及唐玄宗前期的綜合分析,説明開元盛世局面形成的基礎及其主客觀條件,引導學生用歷史的眼光分析歷史現象,認識歷史發展的內在聯繫。

①武則天是我國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她當權期間,社會經濟繼續發展,為唐朝走向全盛奠定了基礎。武則天是從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具有承前啟後作用的重要人物。

②唐玄宗在貞觀之治和武則天業績的基礎上,勵精圖治,其統治前期出現了開元盛世的局面,唐朝進入全盛時期。

③唐都長安是當時著名的國際性大都市,是全國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引導學生認識大唐盛世的歷史地位,提高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提問:什麼是貞觀之治?貞觀之治的局面是怎樣出現的?

教師指出:649 年,唐太宗死後,貞觀之治的局面如何發展?唐朝的國勢走向如何?接着,教師板書課題。

通過小結,簡要介紹唐朝從建 國、強盛到衰亡的歷史過程,使學生對唐朝 的歷史有大致瞭解。

1、( )是我國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她是廢唐中宗而自立皇帝,改國號為( )。

2、唐朝進入全盛時期是在 唐玄宗( )期,史稱“ ”。

6、唐都 長安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當時著名的( ),人口達( )萬。

第8篇

西晉短期統一;少數民族的內遷和西晉的滅亡。十六國和東晉的建立;前秦與東晉的淝水之戰。

①中華民族是在歷史上逐漸形成的,中華民族的歷史是漢族和其他各少數民族共同創造的。西晉時期是我國曆史上民族大融合的重要時期,各族人民在進一步交往中,加深了了解和聯繫。

②淝水之戰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人心的向背是決定戰爭勝利的重要因素。

①通過對“西晉為什麼是一個短命的王朝”的分析,培養學生綜合、歸納史實的能力。

②通過對淝水之戰雙方情況的分析,培養學生綜合和比較分析問題的能力。

①我國三國鼎立時期有哪三個國家?各在什麼時間建立?都城在哪兒?開國皇帝是誰?

2、導入新課學生回答後指出:由於曹魏推廣屯田制,重視水利建設,經濟得到迅速恢復和發展,因此日益強大,這就為三國曆史的最終結束棗西晉統一中國創造了條件。

曹丕建魏,得到多謀略善權變的大將司馬懿的支持,曹丕死後,司馬懿父子發動政變,控制了魏國軍政大權。263年,司馬懿的兒子司馬昭趁諸葛亮死,蜀帝劉禪無能,朝政混亂之機派兵滅蜀。

265年,司馬昭的兒子司馬炎(司馬懿的孫子)廢魏帝,自稱皇帝,建立晉朝,定都洛陽。史稱西晉。司馬炎就是晉武帝。

晉武帝經過周密的準備,派兵滅吳,280年吳亡,三國鼎立的局面便告結束。

向學生強調,結束三國鼎立局面的不是曹魏,而是司馬炎建立的西晉,西晉建立265年,統一是在280年。

那麼西晉為什麼能實現統一呢?可引導學生從主客觀兩方面考慮。

主觀原因;司馬氏控制的魏國實力日益增強;吳、蜀兩國日益衰落。

西晉結束了三國鼎立的局面,但並沒有出現長期統一的富強的局面,由於統治階段內部的混戰和他們對各族人民的殘酷剝削和壓迫,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都迅速地激化。

危害:混戰長達16年,給人民帶來災難;經濟遭到破壞,西晉衰落。

內遷各族,東漢、魏晉時期,邊疆少數民族不斷內遷,內遷的少數民族有:匈奴、鮮卑、羯、氐、羌等,歷史上稱他們為“五胡”。

讓學生看142頁《西晉內遷各族的分佈》圖,找出這些少數民族的地理位置,以加深印象,但不要記憶此圖。

這些內遷的民族都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員,他們同漢族雜居相處,互相學習,逐漸融合,對祖國北方的生產發展做出了貢獻。

而西晉政權卻向內遷各族人民收取重税,徵兵派役,甚至掠賣為奴婢。

八王之戰使西晉衰落,西晉統治者對各族人民的剝削壓迫,又激化了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這就直接導致了西晉的滅亡。

西晉末年,匈奴首領劉淵起兵稱帝,進攻西晉,匈奴兵佔領洛陽,俘虜晉懷帝,316年,劉淵之子劉聰又率兵攻入長安,西晉滅亡。

(強調)腐敗的西晉王朝是劉淵的兒子劉聰滅亡的,而不是劉淵,時間是316年。

①西晉統治集團腐朽,造成“八王之亂”,西晉統治衰落;對各族人民殘酷剝削壓迫,激化了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各族人民紛紛掀起反晉鬥爭,導致西晉滅亡。

②西晉從建立至滅亡(265年—316年)共51年,從統一至滅亡(280年—316年)共36年,所以西晉是一個短命王朝。

從四世紀初到五世紀前期,北方各族統治者先後建立了許多國家,歷史上把北方主要的15個國家,連同西南的成漢,總稱為十六國。

讓學生看143頁表,瞭解有哪些國家,各是由哪一族建立的,但不要求記憶。

十六國的多數政權都是少數民族首領建立起來的;二十六國時期,各國彼此攻戰,北方經濟遭到嚴重破壞,人民顛沛流離;但是,各民族通過長期交往和互相影響,也加速了民族融合。

造成軟弱的原因,一是政權的基礎是建立在北方南下的貴族地主(王導為首)與江南大地主支持上,皇室受其左右,當時流傳的“王與馬共天下”這幾句話,就真實地反映了東晉初年的政治狀況。二是東晉政權時刻受到來自北方十六國的威脅,偏安江南。

東晉統治者軟弱,而南遷的北方人民卻懷念家鄉,希望晉朝能恢復中原,祖逖就是當時恢復中原的傑出代表。

313年,祖逖渡江北上,經過幾年艱苦戰鬥,收復黃河以南大部分地區。

(教師指出)祖逖年輕時胸懷大志,勤奮練武,隨時準備報效國家,在北伐中又有“如不掃清中原,誓不再回江東”的堅強決心,這是他成為恢復中原的傑出人物的重要原因。

教育學生學習祖逖“聞雞起舞”的精神,從小刻苦學習,隨時準備報效祖國。

主要是因為東晉建立後,統治者腐朽軟弱,偏安江南,阻撓和牽制祖逖北伐,所以祖逖憂憤而死。

東晉實力弱,但在淝水之戰中卻一舉戰勝了兵力十倍於己的前秦。

(指《前秦東晉形勢》圖講)經過五六十年,東晉在江南統治逐漸鞏固。北方經過長期混戰,4世紀後期,氐族建立的前秦,統一了黃河流域,前秦皇帝苻堅,任用漢人王猛為丞相,勵精圖治,國家強盛。

讓學生看144頁引文“關中良相唯王猛,天下蒼生望謝安”,認識王猛和謝安這一南一北兩位地主階級的賢相,都有豐富的歷史經驗。

383年,苻堅看到國勢日強的情況,就不顧上下反對,強徵各族人民當兵,率領大軍進攻東晉。東晉宰相謝安主張堅決抵抗,派弟弟謝石、侄兒謝玄帶兵還擊,雙方在淝水展開決戰。

讓學生看《淝水之戰形勢圖》,對比講述交戰雙方的情況:

(以上圖示可事先在小黑板上寫好,並和掛圖同時掛出,邊看圖邊講解。)

東晉以少勝多,擊敗前秦。前秦統治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戰的狀態。東晉乘機收復黃河以南的許多失地。

(教師首先指出)淝水之戰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戰役,人心的向背是決定戰爭勝敗的重要因素。

(引導學生從雙方統治階級內部對戰爭的態度和軍隊戰鬥力兩方面進行分析)前秦方面:

a、內部民族矛盾嚴重,一些少數民族貴族反對打仗,因此決策者意見不統一。強徵各族人民當兵,軍心離散(如朱序反秦)。兵雖多,戰鬥力不強。

b、苻堅驕傲自滿,指揮失誤。東晉方面:統治階級內部意見比較一致,以宰相謝安為首的大臣都主張堅決抵抗,軍隊數量雖少,但戰鬥力強。

按板書小結並勾劃重點;採取多種方式掌握重點。如:識圖,編順口溜,黑板演示,填表。

本課內容較多,一般可不講小字部分,(如八王之亂,祖逖北伐的內容),集中力量講好西晉統一,內遷各族十六國、東晉建立和淝水之戰即行。其他部分可根據具體地區具體學校決定取捨。

第9篇

1、瞭解趙州橋、唐都長安、雕版印刷術、李白、杜甫、白居易

2、感知唐代的文學藝術成就,提高對唐詩、書法等的欣賞能力。

“李白斗酒詩白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白稱臣是酒中仙”。這首詩是誰的作品?與這位詩人同時代的還有哪幾位?李白的詩有何特色?人們為何稱他為“詩仙”呢?

(二)唐都長安:唐都長安平面圖及大明宮含元殿復原圖。

教師引導:印刷術發明以前,人們用手抄書,這既費時耗力,又易出錯,到隋唐時人們發明了雕版印刷術,什麼是雕版印刷術呢?

雕版印刷術的工作流程:把要印的文字反刻在一塊木板上,讓文字凸出,然後在字面上塗上墨,覆上紙,輕輕一刷,字跡就印在紙上成了正字了。

在隋唐時期,一些流通較大的書籍,如佛經、日曆、詩集,已經雕刻出版。

唐朝是我國詩歌的黃金時代,流傳下來的有兩千多位詩人的近五萬首詩歌。其中大家最熟悉的有哪些詩人?

在學生看書基礎上教師啟發提問:古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湊”這一諺語本身説明了什麼?(唐詩歌繁榮)

學生討論:李白、杜甫、白居易三個偉大詩人有哪些傳世各作?各有什麼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