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研學旅行心得體會8篇 "深度研學旅行,探尋不一樣的世界"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9.46K

近年來,研學旅行在學生中備受歡迎,它不僅能夠拓寬視野和增長知識,還可以提升學生的交際能力和獨立意識。研學旅行心得體會,更是可以讓人們從實踐中獲得更為深刻的體會,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本文將分享一些研學旅行的心得體會,希望能夠給學生們的研學之旅帶來一些啟示。

研學旅行心得體會8篇

第1篇

嘉峪關始建於明洪武五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這是古代人民一步一腳印踏踏實實走出的“絲綢之路”必經之道,它坐落在中原與西域之間,是百姓安居樂業的保障,也是萬里長城防線的核心部分。

在烈日炎炎之下,我們來到此地。我迫不及待地跑到城門前,一座掛着牌匾的塔樓便矗立在我眼前,"天下雄關"四個大字清晰分明,在耀眼的光照下發出璀璨奪目的金光。

兩座用黃土建成的高塔佇立在兩旁,宛如兩個戰神保家衞國,高大的土牆將他們合二為一,往兩邊不斷延長,能看得出它易守難攻的特點。這樣一座堅城,讓人想到"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站在高處看,太陽灼紅了整個戈壁灘,天淨得像一塊藍寶石,無一絲雲彩。嘉峪關身着古銅色大衣,擺出一副雄壯的氣勢。我平生第一次直面這大漠景象,第一次親身體驗這塞外風景,對祖國壯麗河山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能工巧匠那別出心裁的建造,其中隱藏着一些驚人的祕密。城門後邊有一堵高聳的牆,這牆裏城門只有2米,果然與眾不同,內藏奧祕。根據介紹,這是為了防止敵人的攻城入侵,這樣的設置有便於阻止敵人破門而入,城門十分狹窄,還能減小間諜進入的機率,就好比減小木馬病毒的感染。門的外面還有向上傾斜45度的沙坡,這是為了儘可能在夜聲人靜時聽到外人的`腳步聲,可以防止敵人的後背偷襲。這些都體現了明代工匠的傑出技藝,真是讓我佩服的五體投地。

仔細觀察嘉峪關城樓,這古建築雖然經過數百年歲月洗禮,身上已經坑坑窪窪,點點痕跡像夜空中那羅布的羣星,記載着英勇戰士的功勛。風的腐蝕讓它滄桑,雨的沖刷讓它更加榮耀,幾千年的烽火狼煙、幾千年的世事變遷,都好似戲劇般演繹在眼前。可直到現在,它仍舊身披金甲聖衣,莊嚴地站立在那兒一動不動。

我自豪於古代人民那堅強的毅力!自豪於絲綢之路的歷史悠久!更自豪於泱泱大國不變的魄力!

研學旅行心得體會8篇

第2篇

這次遊學,是我第一次獨自出遠門,隨着清晨的火車開出車站,我懷着未知和忐忑不安的心情離開了北京,雖然之前我去過兩次杭州,但是我都是隨媽媽去的。

在出發之前,媽媽給我準備了一大箱子,一大揹包的行李,並再三囑託我要注意安全並照顧好自己。

終於到了週五,馬上就要回家了,可有一個問題卻讓我頭疼不已,那就是收拾行李。

媽媽在走前替我收抬了一堆要帶的東西、換洗的衣服、水、吃的、酸奶、雨披,當然還少不了一本書,真是應有盡有。可對於動手能力差的我來説可真是比登天還難,我想着,到底該怎麼辦啊,算了,把東西全塞進去就完事,結果我發現,光把衣服塞進去,箱子就合不上了。

接着,我想,要不把衣服疊起來試試?我立刻開始了行動,把衣服都展開,拉住衣袖,把它折起來,再把衣服橫着重疊,再重疊,總算是疊好了。急出了我一身的汗。把箱子一裝,這又是怎麼回事,合上是合上了,可是箱子鼓鼓的,媽媽説這樣會把箱子撐壞,這可怎麼辦啊?

我不得不求助我的室友,xx了。xx説:“你把小的.衣服捲成一個卷,塞到衣服與箱子的空隙裏試試”我把小衣服捲成豆腐卷的形狀,按照xx的方法做,果然成功了。

經過這次遊學,大大地提高了我的動手能力和自理能力,讓我有很多受益。

第3篇

今天,我們學校組織四年級和五年級的全體同學進行研學旅行,要去的地方是西安曲江農業博覽園和西安樓觀台森林公園。

一大早,我便裝好了午餐要吃的食品,就去了學校。8點整我們集合出發前往第一站:西安曲江農業博覽園。西安曲江農業博覽園是西安曲江樓觀道文化展示區首批重點建設項目之一,是觀光農業示範區的亮點工程,西安曲江農業博覽園項目佔地約585畝,基上栽植27種灌木,34種草木共計60餘種植物。項目地處秦嶺北麓平原,位於西安樓觀中國道文化展示區東北角:地勢開闊平坦一望無垠,距古城西安約40分鐘車程,與無中環線相接。園內配套設施完善,提供一站式旅遊體驗服務,必將成為西安現代旅遊觀光農業的`先導區和示範區。好了,説了這麼多,我們也到達目的地了。

首先,我隨着班級體來到了曲江農業博覽園的大草坪上觀看航模表演,站好隊,許久也不見航模飛起來,正當我要放棄的時候,只聽“嗡”的一聲,只見一輛小型航模從空中飛了起來,而且尾巴後面還帶了一青煙,在空中飛來飛去,猶如仙子下凡。過了一會兒,又見一個類似超人的飛機飛了起來,威武極了。到了中午12點,我們愉快的進行了午餐。

前往第二站:樓觀台木森林公園。樓觀台國家森林公園位於西安市南面周至縣城東南15公里的終南山北邊。樓觀台名於西周,古代聖哲老子曾在此著《道德經》五千言。樓觀台既有周秦遺蹟、漢唐古蹟,又有青山綠水的自然風光,來到樓觀台的山腳下,我們先去了百竹園、沿林間小道走,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竹布滿周圍。

今天研學旅行不僅玩得非常開心,而且還學到了許多關於現代航模知識和古代遺址畫面的知識。

第4篇

古城西安,十三朝古都,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矗立着大明宮、小雁塔、華清宮,它們見證了千年前的繁華。

我們首先走進了交通大學,交通大學以精勤、敦篤、果毅和忠恕的宗旨聞名四海,吸引成百上千的優秀學子競折腰。

下午遊覽了大唐芙蓉園,晚飯後在城牆上散步。大唐芙蓉園將唐代建築幾乎完美的還原,還有許多精彩表演,是個放鬆的好地方。在城牆上,我們欣賞到了西安的夜景,歷史與現代交融,令人心靈震撼。總之,西安是個美妙的地方。

第二天上午我們走進了秦始皇兵馬俑,秦始皇陵中的兵馬俑栩栩如生,堅挺的脊背,堅定的眼神令人心靈震撼,在破碎的兵馬俑碎片中也能感受到歷史的滄桑。兵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個類別。古代實行人殉,奴隸是奴隸主生前的附屬品,奴隸主死後奴隸要作為殉葬品為奴隸主陪葬。兵馬俑即製成兵馬(戰車、戰馬、士兵)形狀的殉葬品。

下午我們體驗了漢文化,學習漢代歷史文化,瞭解漢代文明。聆聽漢學專家講授漢代故事;穿漢服,做漢禮活動;製作漢代瓦當拓印。瓦當,是古代中國建築中筒瓦頂端下垂部分。在瓦當這一小小的圖形空間內,古代中國匠師們創造了豐富多彩的藝術天地,屬於中國特有的文化藝術遺產。漢代瓦當是在秦代瓦當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與秦瓦當相比,漢代瓦當不僅數量多,而且種類更加豐富,製作也日趨規整,紋飾圖案井然有序。

第三天上午我們走進了西安博物院,它是陝西省西安市的一座集博物館、名勝古蹟、城市園林為一體的博物館。以展示的珍貴文物,唐代千年古塔、悠揚的雁塔晨鐘、秀麗的園林景觀而聞名。

下午在回民街閒逛,回民街有許多特色小吃,都很美味,吃的很盡興。回民街上集中了西安各式各樣的`清真小吃,有在賣烤羊肉串的,有在賣桂花糕的,有在賣肉夾饃的,有在賣褲帶面的,有在賣牛羊肉泡饃的。各種食物的香味瀰漫在整條街上,香極了!店家的叫賣聲、遊人的説笑聲夾雜在一起,熱鬧得不得了。

晚上聆聽古老秦腔戲劇,“生、旦、淨、末、醜”讓我們眼前一亮。《面見聖上》及《王小三傳聞》的經典戲劇演出,為我們瞭解秦腔打開了一扇大門。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到了臨別的那天,我們坐在動車上,望着漸漸遠去的西安城,我有點念念不捨,但此時的我只能説:“西安,再見!”

第5篇

七月流火,九轉丹成。為聆聽窗外的聲音,尋求更為自由的行走,我們上路了。“我只能行走,不行走時就無法思考。”我如行者,穿梭於騰衝大地,徜徉於青山綠水及鄉愁之中,且行且思。

“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始為研學旅行之初心。

人之精神,在於志趣於道。叩問騰衝教育之道,教育研學館給予了我們清晰的解答。

古樸莊重的木屋,陳列着古代、近代、現代教育發展的厚重史冊,教育的源起、轉化、興盛、昇華的清音鏗鏘有力,一代代騰衝人懷揣“興騰”的夢想,從家鄉出發,走遍祖國大好河山,創造了許許多多不朽的神話,令後人不由自主的神往和追隨。沒有追隨時代,就無法抓住時代。遙想明朝軍屯、民屯、商屯後中原文化於騰衝大地綿延後世,明清進士、舉人、貢生、文官、秀才輩出。追憶陳鑑1471年即設司學始歎家國情懷之重,仰望唐知州1699年捐資開辦義學領風氣之先……南方絲綢古道提振了騰衝人的精氣神,義學官學的興盛織就了騰衝人的文脈,李根源、艾思奇、張問德、趙端禮、寸樹聲等騰衝驕子挺起了騰衝的脊樑……一路走來,見證前賢興利除弊之偉績,可歌可泣!

造化鍾神秀,這塊大自然最鍾情的奇葩——騰衝,她特有的教育土壤,孕育出了厚重的人文、獨有的民族風情、謙謙君子式的騰衝風骨,這一切起於教育,又反哺教育,並牽引着教育往更高處漸行漸遠。

人之心靈,在於修德於性,追求弘道但卻務本修身。中華傳統文化的浸潤為我們立身指明方向。

綺羅文昌宮歷經四百年風雨依舊散發出神祕而深邃的魅力,從民間傳説的文昌帝君,到孔子四大賢徒,再演繹到儒家文教與道教宮冠合一的民俗文化,無一不透射出中原文化在騰衝流動的氣韻。李家大院的建築風格特異,展現出“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馬拐角樓”的範式,凝固成畫。各種雕刻藴意深遠,各種造型栩栩如生,契合虔誠達善之意,諸如“鳳穿牡丹、龍鳳呈祥、三陽開泰、喜上眉梢”等精美裝修讓人目不暇給,尤其是“一擔水照壁”上“有多少德行就有多少財富”的指意發人深省,矯正生命的向度。

人之境界,在於踐仁於行。達則兼濟天下,價值的張力為研學的暢行騰出時空。

江東銀杏村,自然與身心相遇後綻放出生命之光使人勃發對生活的熱愛。愛銀杏村的人,必然是敬畏生命的人;愛銀杏村的人必然是詩意而浪漫的人;愛銀杏村的人必然是自由而有夢想的人。——因為“五種樹”的理念紮根人心:感恩樹,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健康樹,葉皮莖果皆入藥;搖錢樹,食藥同源白果香;科普樹,生物化石究成因;和諧樹,一枝一葉總關情。銀杏村不僅風光甲騰衝,更因祖輩傳承的寨風家風使人崇敬。家庭“分官”總把銀杏樹留給老人養老,與鄰舍樹枝交錯生長的果實平分,養雄株銀杏的人家總能收到別人家收穫的銀杏果作為答謝之物,這代代相傳的樸質禮儀成為了銀杏村最厚重的人文精神。

人之經歷,在於遊藝於情。即興於每日每事,笑對日出日落。樂情于山水,遊藝於春秋。

蒲川茶山之旅,邂逅如約而來的美麗。水碧山清秀,人在畫中游。在茶人的引領下,從採茶、製茶、泡茶、品茶中感悟人生理趣。文字上:茶字形象地點出了“人在草木間”的自然真諦;文化上:儒家喝茶長精神,佛家品茶見空靈,道家飲茶沖淡自如;文明上:茶道演繹出做人做事之風骨,既有內外兼修之執着,更有行進之樣式。茶之前世今生,四季輪迴,苦盡甘來,給人於出塵之感,飄飄乎天高地迥。

教育研學突破了學校與家庭教育的藩籬,營造了教育的“第三課堂”,構建了大教育的平台,讓師生一路行走一路思索,自覺探尋物外之趣,真正“聆聽了窗外的聲音”。“仰佐國家之風致,厚培桑梓之福基”,既增長見識、拓展視野,培養師生的創新意識以及批判性思辨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又能迴歸自然、感受祖國大好河山的美好,激發師生愛國愛鄉愛家的情懷,自主建構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熱愛事業的的價值信仰。讓師生閲歷更加豐富、經歷更加精彩,人生更加豐盈,最終實現全面提升核心素養的育人目標和立德樹人的教育根本任務。

天地大舞台,大自然是的學校,要提倡走出學校、走出家庭、走近自然的教育理念,解放孩子們的手、口、腦、腿,帶領孩子們去認知新奇世界、瞭解萬事萬物,觸摸自然的脈絡,感受生命的美好。

交流、溝通、合作是成長之基,讓“一個人走的快但不如一羣人走的遠”的理念植根學生心靈,讓學生在研學旅行的路上,從團隊合作中汲取成長的營養。

“百聞不如一見”,讓學生親身實踐、親身體驗和親身品味,方能循事物之理,明德於物外。搭建舞台,讓學生自我表現、自我發展和自我超越,發展生存生活能力,全面提升學生的自信力。

從小我走向大我,從備受關愛關注到獨立行走,在研學路上自覺保護自己,自願展示自己,敢於為自己的`所作所為擔當,把師長、家長的諄諄教導化為具體行動,獲得生命真正的成長。

既讀有字之書又讀無字之書,興之所至,信手隨筆,學校之所學均可在研學之中善思善用,把課本搬上研學劇場,課堂內外相統一,互為彌補,從而獲得深度發展。

知識世界是從生活世界提煉出來的,是為生活服務的,教育只有融入社會才真正體現課程的本職功能。社會即學校,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社會資源豐富了學生的生活世界。在研學中加強公民意識教育和健全人格教育,提升社會責任感,培養學生關心他人、服務社會的良好品質。

自由的行走,深度的融合,必將塑造出教師的人生高度。

研學即生長——激揚人的天性和與生俱來的潛能,直抵人心,指向至善;研學即生活——勃發人的好奇心和理性思維的能力,激發情感,迴歸本真;研學即創造——喚醒人對世界本源的探尋和智慧追求,建構信仰,綻放生命。

首先是為教師尋求到了一個可以汲取營養的花園,激發教師教書育人的情感,尋求事業發展的支點,堅定教育信仰,終身從教;其次是改變了教師的行走方式,從困囿於學校的圈子中走出來,敞開胸懷,擁抱生活,變單一為多元,從封閉走向開放;三是提升了教師的教育理念,自覺改變陳舊的教育方式,尋求更為智慧的教育方法,去領略課外的精彩,去發現美的教育;四是昇華了教師的育人觀念,擺脱現實的奴役,跳出教育看教育,為國家社會培養健全人格、健康人性、健美體魄的大寫的人。

一是不斷提供教師研學的機遇,讓教師可以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來一場説走就走的研學旅行”;二是積極鼓勵學生及家長參與研學旅行,從家鄉出發,走遍騰衝大地,並一路追尋,向着世界明亮那方奔跑;三是積極開發校本課程,把世界的精彩納入學校、納入課堂,讓學生不出門亦知天下事;四是探尋“新教育”與研學的融合之路,創新研學方式,走自己的路;五是積極對接引進市外研學資源,打造教育研學共同體,博採眾家之長,同研同學,全面發展。

人生若只如初見。“世間一切,都是遇見,就像冷遇見暖,就有了雨,春遇到冬,有了歲月;天遇見地,有了永恆;人遇見了人,有了生命”。研學旅行必然有最美麗的遇見,最美麗的記憶,最美麗的生活,一切文化的印記都將鐫刻在我們靈魂深處,歷久彌香。生活中孕育着美,而美隱匿於生活的深處。世界因研學而精彩,未來之騰衝必有“回行之思”,更多“行者”必返回人文傳統,於歷史的深處獲得更多躍入當下的力量,“俯察品類之盛”,代代傳唱騰衝精美的故事。

第6篇

前幾天,我們學校組織了一次研學旅行的活動。這是我們第一次離開家去外面鍛鍊的機會,我踏着輕鬆的步伐,聞着春天的花香,感受着春天的氣息,坐上了大巴車。在車上,我們有的唱歌,有的吃零食,一路上説説笑笑。不一會兒就來到了長沙市雷鋒紀念館。

教官帶着我們下了車,走進雷鋒紀念館,一進門,一個巨大的雷鋒雕塑映入我們的眼前,我們來到了雷鋒生平事蹟陳列館,我們跟着教官走進了文廊,裏面有雷鋒的日記,雖然有很多字我看不懂,但我清晰得記着雷鋒日記裏有這樣一句話:“做一顆永不生鏽的釘子。”是呀!雷鋒就是一顆這樣的釘子。我們隨着講解員上了二樓,看到了許多驚心動魄的畫面,我覺得自己好像穿越到了戰爭時期,看到了以前那落後的中國,看到了人民子弟兵想振興中國的.決心。我不禁想,國家的興旺發達是革命前輩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我們一定要好好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

離開了雷鋒紀念館,一個小時後,就來到了我們的最終目的地——千龍湖。我們稍作休息,吃完午飯,教官就帶着我們來到了體育館,開展“團隊浮橋”的活動。我們分成兩隊,面對面扛着木板,就像一座真的浮橋,不過橋墩就是我們的肩膀。教官讓另外一些同學從浮板上爬過去,教官同時還選了幾名同學作為地保隊員和安保隊員,以為拉拉隊。儘管有許多人保護,但我還是有些忐忑不安,教官就鼓勵我去試一試。儘管我有些害怕,卻也想挑戰一下自己,輪到我過橋時,我勇敢跨上了第一步,同學們大喊加油,我不再那麼害怕了,勇敢的爬了過去,加油聲越發大了,自信充滿了我的胸膛,我終於順利過了浮橋,我為戰勝自己而自豪。

晚上,老師分發宿舍,我一進宿舍,簡單洗漱之後就睡了,睡的很熟,睡得很好,連自己帶的零食都忘記吃呢!

第二天下午,我們乘着大巴車回到了學校,參加了感恩活動,那專家的一番話把我們感動的流淚了,從這次研學旅行活動中,我知道了要好好孝敬父母,尊敬老師,團結友愛,學會感恩。

第7篇

今天學校組織了去中國地質大學參觀的活動,對於此次活動有許多收穫。不僅是知識上的收穫,更是精神上的收穫。

首先我們參觀了學校的攀巖館,中國地質大學以攀巖為主。他們的“七加二”計劃是十分著名的,所謂“七加二”即攀登七大洲的各自高峯以及北極點和南極點。在這段過程中的艱難是難以想象的,然而中國地質大學的攀登熱愛者不畏艱險,勇往直前地完成了這個目標。後來,當年成功登上珠穆朗瑪峯的四人之一,也是唯一的女性攀登者——陳晨也給我們分享了一些攀登故事。

她先給我們簡單講解了一下攀登的工具與基本方式,也給我們分享了她攀登至7990米時與氧氣瓶的小故事,即使她現在平靜地講出這個小故事,但是當時那種背部冒冷汗,猛然地在夜中驚醒救助與同伴,那種生死一線的感覺真的很難以想象。此外,她還表示她並不是女英雄的代表,而是整個攀登團隊的代表。她説在她攀登上峯頂時,那是因為背後有堅強的後盾在支持着她。最後她還教育我們的人生也是在攀登,是的啊,在這人生途中,就像在攀登,我們的背後總有人在支持着我們,我們有時會幸運的被機會選中,但最終還是要靠自己去走出路來。

後來我們參觀了逸夫博物館。很喜歡館長的解説,既讓我們領悟了知識,又十分的有趣。將地理與歷史事件,文化習俗結合在了一起,通俗易懂又富有趣味。講解主要是地球的誕生與發展。當我們進入博物館,第一眼看到的便是一個一百平方米的幕牆,看起來平淡無奇,只是一堵白牆罷了,但是館長的詳細介紹讓我們知道了幕牆描繪的是中生代“龍”的足跡,旁邊的文字也對“龍”進行了解説,讓我們進一步瞭解了幕牆,感受到了其壯觀。於是我們開始了正式的參觀。首先就是介紹了我們的`地球,然後講到地球的發展史,首先便是困擾科學家們許久的未解之謎——生命大爆發,並主要介紹了我國的澄江生物羣。後來隨時間推移又分別介紹了植物登陸,脊椎動物登陸以及恐龍時代。最後還介紹了博物館的一個保存較完整的海百合化石。

對於這次的參觀真的受益匪淺,很感謝地大的知識提供與精神傳播。

第8篇

1、既能寓教於樂,也能激勵學生。研學旅行,讓學生覺得很興奮,出發前,每一個走出校門、準備登車的學生的步伐都是那麼輕盈而有活力,他們“裝備齊全”,胸前掛着數碼相機、腰裏裝着智能手機,興奮之情溢於言表。路途中,車裏的學生們唱着歌,氣氛非常活躍。

2、培養學生團隊精神。研學旅行中,華穗農莊組織活動細緻到位,在活動一開始就通過一場熱血沸騰的升旗儀式來點燃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和集體榮譽感,我校學生在團隊活動中各方面表現突出也得到了承辦方華穗農莊教練的高度評價。通過集體活動,培養了學生集體意識,關心他人意識,培養了團隊精神。

3、增進了與教師和同學之間情感。通過同行、同吃、同住、同研學,教師與同學,同學與同學之間的.感情變得非常融洽。有的學生看到教師揹着物品,搶着幫教師提。有的學生物品丟了,同伴主動幫助他尋找。親其師,信其道,相信研學過後,師生關係會更加和諧。

4、增強了學生安全意識。此次研學旅行活動安全方面做得很成功,沒有出現一點事故。學校領導最擔心的就是安全問題,173多人集體外出,就餐、行車、意外事故等,每項都令人揪心,但由於組織到位,事前有預案,每次在學生離隊後的整合中帶隊老師都要親自清點學生人數,每輛車至少有2位指導教師敦促教育,安全方面沒有出任何問題。另外學生自我保護意識也較強,能聽從帶隊教師和導遊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