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讀百年孤獨有感6篇 百年孤獨:時間中的孤獨與敍事造化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1.14W

《百年孤獨》是哥倫比亞文學家加西亞·馬爾克斯的代表作品之一,以飽滿的想象力和精湛的寫作技巧贏得了全球讀者的愛戴。本文從讀者角度出發,探析《百年孤獨》給我們的啟示與感悟。

讀百年孤獨有感6篇 百年孤獨:時間中的孤獨與敍事造化

第1篇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古人劉向説:“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莎士比亞説:“書籍是全人類的營養品。生活裏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裏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赫爾岑也説:“書是一代人對另一代人的精神遺言”。物質食糧使我們存活,而精神食糧可以塑造靈魂、感悟生命,讓我們更好的生活。

但物慾橫流的當代,越來越多浮躁的人們忽略閲讀,閒暇時捧起手機刷劇、玩遊戲、聊八卦……畢業後的我也是其中一員,早已久不讀書,但在這次學校倡議的假期讀書活動中,我又找回了讀書的快樂,在書中與有趣的靈魂相遇,體味不一樣的世界。

20xx年的開始頗為魔幻,這個假期也是漫長而煎熬。線上課開課以來,在備課上課間隙斷斷續續完成了《百年孤獨》的.閲讀。這是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的代表作,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作,被譽為“再現拉丁美洲歷史社會圖景的鴻篇鉅著”。作品描寫了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的傳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鎮馬孔多的百年興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個世紀以來風雲變幻的歷史。作品融入神話傳説、民間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祕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現實與虛幻,將一個瑰麗而宏大的想象世界展示給我。

這本書很難讀,實際上整個閲讀過程都很痛苦。但這是一本好書,我通過讀別人的故事,在其中的細枝末節中發現自己的影子,然後反省自己。當然也在書中找到外在世界的影子,然後審視現實。閲讀馬爾克斯《百年孤獨》這本書,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這個藴藏在布恩迪亞家族歷經七代人之多、歷經百餘年之久逃不脱擺不掉的宿命的孤獨,“比磐石更牢固恆久,比颶風更猛烈逼人,讓周邊空氣失去流動,讓世間萬物歸於沉寂。”看完整本書,雖然記不住宂長又重複的姓氏,甚至分不清哪部分描寫是魔幻、哪部分描寫又是現實,但心中被激盪起了巨大的孤獨感,隨即又得到了遙遠又熟悉的慰藉。原來,人人可危。生命是段孤獨的旅程。從落地啼哭,到疼痛的消亡,都是一人來,一人去,不曾帶走一草一木。但最後我更明白了,孤獨是一個陪伴人一生的夥伴,這是一個既定事實,與其否認,與其抗爭,與其無謂的逃避,不如理解它,高揚起無畏抗爭的勇氣。

當然這本書能給我的,遠遠不止於此。它讓我重拾了閲讀的樂趣,在人人都在追趕潮流當下,沉澱內心、尋求更為純潔而明淨的幸福。重新拾獲的閲讀這個人生最大的幸福,使我的心靈不再寂寞,靈魂不再孤獨。

人生是一場孤獨的修行,讓每個有趣的靈魂都在書裏相遇。好的書籍可以讓人有非凡的夢想,讓人有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世界因閲讀而和諧,文化因閲讀而交融,生活因閲讀而充實,生命因閲讀而精彩!讀書也許不能解決全部問題,但是多讀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打開更多的門,找到更多的方向。以後我會將讀書作為常態化的生活方式,繼續多讀書、多思考,當然也會多寫作。

讀百年孤獨有感6篇 百年孤獨:時間中的孤獨與敍事造化 第2張

第2篇

多年以後,奧雷連諾上校站在行刑隊面前,準會想起父親帶他去參觀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百年孤獨》卷首語

最近在讀一本書——《百年孤獨》。剛開始可能會被裏面的龐大的人物關係所嚇倒,但是當我們靜下心來,找個寂靜的地方看這本書,便會深深的被這本書裏面的布恩蒂亞家族的孤獨者們所感動。孤獨是他們這個家族的徽記,他們具有與生俱來的勇敢冒險衝動和不屈,已經已經深入到血液的孤單感,撼動人心。

尼采説,孤獨者有三種狀態:神靈、野獸和哲學家。神靈孤獨,因為它充實自立;野獸孤獨,因為它桀驁不遜;而哲學家既充實自立又桀驁不遜。布恩蒂亞家族裏的孤獨者,正是對尼采這番話最好的詮釋。

孤獨是我們生來便無法擺脱的宿命,從出生到死亡,我們都是一個孤獨者。

對於我們大學生來説,更是如此,再熱鬧的.聚會也趕不走我們內心與生俱來的孤單感。但最重要的是,我們要耐得住孤獨,成功的道路從來就不是熱鬧舒適的,在這條路上,我們只有耐住寂寞,忍住孤獨,才能讓生命大放異彩。

求學的路或是走向成功的路,他都是我們的必經之路,從來就沒有人能一直陪着我們走完這條路。失敗了,給自己加加油;成功了,給自己鼓鼓掌;摔倒了,給自己一個大大的擁抱。我們從來都不會屬於誰,除了自己,所以從來就沒有人能帶你走出孤獨。

孤獨一種姿態,一種傲嬌的姿態。正如一句西方名言: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原始森林,一片連飛鳥都聞所未聞的土地。在陽光下,在人羣中,我們都要仰着頭,保護我們心中那片聖地。

很多年以後,我們會懷念這樣孤獨的自己,懷着夢想,驕傲的前進。

第3篇

第一次不被老師逼着寫讀後感還是挺神奇的。就是有感而發,這本書確實很迷人。

在讀這本書之前,我有猜想過這種孤獨到底是什麼。但是在讀的過程中發現,它的每一章幾乎都挺熱鬧的,而且還有倆個百歲老人貫穿全文。

但是每次讀完這些場景,都會有種心涼的`感覺。好似喧譁在外,空洞其內。

在書中,我時常感覺這一家子都是瘋子,他們幹着違背倫理甚至稀奇古怪的事情,他們每個人都有陰暗面。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最後寫到的一句話,大概意思是:家族的第一個人吊死在樹上,最後一人被蟲羣吃掉。

這句話我覺得也是全書的中心句,也是最點題的一個地方,一個家族就此消亡。

第4篇

在這個世界上,總有那麼些文學作品值得讓你用一生去閲讀,去思索,去品味,而《百年孤獨》無疑就是這樣的一部小説,它超越了時代的侷限,讓每一個閲讀它的讀者,都陷入了作者傳達出的那份情感和思想之中,歷久彌新,並在歲月的沖刷下愈加閃耀那份智慧的光華。

這部偉大的作品描寫了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的傳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鎮馬孔多的百年興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個世紀以來風雲變幻的歷史。作者用那份充滿着魔幻現實主義的文字,講述了一個個孤獨的人,孤獨的故事。

初讀這本小説,很多人可能會對其中反覆出現的人名以及錯綜複雜的人物關係望而生畏,從來喪失了閲讀的興趣,但只有真正靜下心來,通讀全文後,才發現這背後藴含的深意。這些重複的名字象徵着歲月的輪迴,代表了每個人都逃脱不了的宿命。

老何塞.阿爾卡迪奧.布恩迪亞,這位富有進取心的男人,帶領着村民們開闢出了馬孔多這個繁榮了百年的集鎮。但是他是孤獨的,因為他對科學的狂熱,幾乎沒有人理解他,甚至包括他摯愛的妻子—烏爾蘇拉。他最後陷入了自己的精神世界中,被拴在了栗子樹上,直到死亡。

奧雷里亞諾·布恩迪亞上校前半生一直在為自己的理想而戰,在經歷了三十二次起義失敗、躲過了十四次暗殺、七十三次埋伏和一次行刑隊的'槍決之後突然發現,他竟然找不到自己所做的這一切的意義了,就連自殺也宣告失敗。他十七個兒子一夜之間死了十六個,第十七個也在隨後死亡,全部被人命中眉心,他最後只能孤獨的在自己的實驗室裏打造金魚,直到孤獨的死去。

老祖母烏爾蘇拉算是這個大家族中唯一算得上清醒的人,布恩迪亞家族從她手中發跡,也隨着她的死亡,終於宣告衰敗。在此後一任又一任的家族掌權者,身上無不揹負了孤獨的使命,甚至終其一生都在和孤獨的宿命做着抗爭。

他們的命運和馬孔多的命運,似乎早已經註定,雖然他們也曾想過要融入外面的世界,但是這一切努力都以失敗告終,在外來文明的衝擊下,布恩迪亞家族宛如在大海中孤零零懸着的燈塔,苦苦支撐,最終轟然倒塌。

“羊皮紙手稿所記載的一切將永遠不會重現,遭受百年孤獨的家族,註定不會在大地上第二次出現了。”每個人都在孤獨的宿命下孤獨的死去,布恩迪亞家族最終泯滅於這塵世,作者用這樣的一個悲劇的皆為表達了自己的憤懣。

這本小説為我們展示了一個又一個孤獨的人生,以及他們為了擺脱孤獨做出的努力,我們徜徉在作者筆下的文字時,更應該去尋找屬於自己的對抗孤獨的方法,活出不那麼獨孤的人生。

第5篇

很難相信自己能看完這部人物名字又長關係又複雜的小説,和《霍亂時期的愛情》一樣,加西亞馬爾克斯的作品從來都讓你猜不中開頭,也猜不到結局,直到最後一刻才解開疑惑。如果説前者是我看過最震撼人心的愛情故事,那麼這部作品則是一次深入人心的精神之旅。

靜謐安寧的馬孔多小鎮映射着這個時代的縮影,勤勞的烏蘇娜盡其一生也沒能挽回家族衰落的命運;奧雷連諾的宿命在他的後代身上不斷重演;豬尾巴孩子的咒語並沒能阻止布恩迪亞和他的姑姑相愛;"家族中的第一個人將被綁在樹上,家族中的最後一個人將被螞蟻吃掉",吉普賽人的預言最終實現,伴隨最後一個人的離去,經歷了興衰榮辱的馬孔多小鎮也被一陣颶風捲走,只留下籠罩百年的孤獨。

劇情雖然荒誕不經,卻給人無限遐想。在最迷茫的時期讀了這本書,用了很長時間來思考,從小説回到現實,關於放棄和堅守,逃避和麪對,突然就釋然了很多。我們何嘗不是馬孔多小鎮的居民?我們孤獨的來到這個世界,駐足在各自的'小鎮,有人安於現狀,有人拼命逃離,有人被吉普賽人的魔術勾起不安分的靈魂,有人永遠對外面的世界無動於衷。而最終,所有人仍舊不可避免的孤獨的離去。無論怎樣的人生,最後都殊途同歸。如果我們能夠活過百歲,或許真的能夠看見命運的驚人複製,而我們窮盡一生去追求的結果其實也早已註定。"過去都是假的,回憶是一條沒有歸途的路,以往的一切春天都無法復原,即使最狂亂且堅韌的愛情,歸根結底也不過是轉瞬即逝的現實,唯有孤獨永恆".

一切都會逝去,唯有孤獨永恆。這一生中,陪伴我們時間最長的,不是父母,不是愛人,也不是孩子,而是自己。可是我們身邊有多少人能真正靜下心來享受孤獨?曾經也害怕一個人,吃飯都要找個伴。直到那一年,獨自休婚假去南方,經歷了一次從害怕孤獨、適應孤獨到享受孤獨的過程。一個人的旅途,自由的呼吸,自在的行走,和內心對話,與自己相處,帶着憐憫出發,心懷感恩回家,感謝沒有人陪伴的十八天,讓我看到更加堅強的自己。

現在每天忙碌的生活,真正屬於自己的時間並不多。於是在下班後,選擇一條風景最美的路回家,在週末的清晨慵懶的坐在窗邊曬太陽,心情低落時聽温暖的音樂,失去方向的時候讀一本好書。享受孤獨,成為我犒勞自己的方式。後來看到一篇文章:如果你想要實現自己的夢想,孤獨是你的必修課。每個人都避免不了孤獨,與其逃避不如面對,真正能平靜自己的只有自己。

感同身受,我們都只是旅客,暫時住在此生和此身。如果不能在孤獨中找到答案,那麼當答案昭然,我們往往措手不及。因為吉普賽人的預言實現的那一刻,便是生命終結的那一刻。人生短暫,不過百年。孤獨始終,如影隨形。

最後,用張楚的歌作為結束:生命像鮮花一樣綻開,我們不能讓自己枯萎。孤獨的人,他們從不尋找,從不依靠,非常的驕傲。

第6篇

曾經一度對自己胸無點墨的無知感到自卑,為了與有文化氣質內涵的人接近,並努力成為其“朋友”,最近兩年來開始刻意提升自己的文學涵養,因此,為了不把有限的時間浪費在沒有意義的“雜書”上,一直在刻意蒐集“好”的著作來讀,當然包括名人推薦的好“書”……

半年前,偶然的機會,接受了樑文道先生在鳳凰衞視某欄目中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加西亞.馬爾克斯所著《百年孤獨》的推薦。

但是,最初當我拿到這本書的時候,看了幾十頁,就被裏面紛繁宂雜的眾多人物的名字所困惑,被直白生澀的翻譯所糾結,也被裏面混亂的情愛情節所厭惡……

半年後的現在,重新打開這本書,懷着書中自有黃金屋的心態,以及試圖解開自己對文學可能的既有的偏見,至少,諾貝爾獲得者的著作一定有值得一看的理由,開始認真看完這部著作。於是,認真將每個人物按照的出場順序以及人物間的裙帶關係,在讀書筆記上用簡易圖標描畫出來,也將地點的先後順序標好,企圖在圖上和自己的大腦中重現百年孤獨的每個情節。

當我讀到一半的時候,才發現這是一部非常好的作品,因為他震撼了我的心靈,他其實寫得不是喜劇,也不是悲劇,而是從某種程度上是在寫生活,是在寫人生,生活和人生本來就不是完美的,這個世界本來就存在着各種各樣的不可思議,存在着各種各樣的看似離奇而又自然的事情。每個人都曾有過固執的追求,看似公平合理,也許還掛着正義道德的“外衣”,到最後卻因為這個外衣而抹殺一切不公平,成為一個道德修飾下殺死生命的儈*子手,也成為殺死自己道德靈*魂的儈*子手,當在母親的`“威脅下”,奧蕾里亞諾.布恩迪亞上校似乎翻然悔悟,選擇了放棄武*裝*消*滅保*守*黨*對*手的企圖,放棄了冷血一般的殺*人鬥*爭。最終選擇了投降,而最令我震撼的是他與手下幕*僚的關於投*降條件的對話:幕僚們認為要保存實力爭取更多人的支持,就必須向宗教徒妥協,允許宗教活動,就必須向保*守*黨地主妥協,不重新核實地契,奧蕾里亞諾.布恩迪亞卻説,如果這樣的話,就違背了我們最初鬥爭的目的,違背了我們的人民,由人民的擁護者成為了人民的敵*人……我們鬥爭了很久,經歷了大小戰爭無數,最終卻成了自己的敵*人。然而奧雷里亞諾説完以後,卻答應了這些條件,目的就是想結束這無休止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