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淺談有效課堂談有效教學與有效課堂3篇 有效教學:創造高效課堂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6.96K

本文將從教學方法、師生關係、課程設計等方面,淺談有效教學和有效課堂的關係。有效的教學方法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效果,而良好的師生關係能夠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有效的課程設計則是有效課堂的基礎。

淺談有效課堂談有效教學與有效課堂3篇 有效教學:創造高效課堂

第1篇

國小語文老師經常遭遇這樣的煩惱:作文課上,老師精心設計情境,讓學生聽童話故事,看動畫片段,甚至捏橡皮泥、吹肥皂泡,學生們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七嘴八舌踴躍參與,課堂熱鬧了,但課後學生交來的作文仍讓人失望。在近日舉行的“上海市寫作學會作文教學課例大賽”上,語文教學專家一針見血指出了“熱鬧課堂,低效教學”的癥結——作文指導太多關注“寫什麼”,而忽視“怎麼寫”,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提高緩慢。

“猴子當上森林大王后,要舉行一場大型招聘會,我們每個同學模仿一種動物,來説一説自己的應聘理由……”這是一堂二年級的作文課,老師根據課文《從現在開始……》提供的場景,精心設計説話寫話內容,要求學生根據不同動物的特點選擇不同的應聘崗位。孩子們很快進入了角色,爭先恐後,好不熱鬧,引得底下觀摩的老師頻頻點頭。但評委席上的語文特級教師徐家良卻有不同看法:“課堂熱鬧並不等於教學有效。”

“很多老師備課把功夫花在前十分鐘,絞盡腦汁設計情境,調動學生互動參與的積極性,這種意識是好的,卻忽略了語言訓練的目標。後者才是作文教學應該關注的重點。”徐家良説,現在的課堂教學,老師們在研究作文內容上用力過猛,過多關注“寫什麼”,而對於“怎麼寫”的指導卻顯得蒼白,多是大而無當的空話。

“教師在語言訓練上缺乏關注,責任並不全在教師。”上海市寫作學會副會長、語文特級教師徐鵠認為,現行的教材、大綱都沒有給教師在這方面提供具體的指導,大多是從寫作內容上提供一些啟示,而對於語言訓練目標的要求不僅少見,而且表述籠統模糊。如五年級有一道作文題《菊花》,課本給學生提供了6段資料,介紹菊花的種類、習性、種植方法、病蟲防治等知識,佔據了整整一頁的篇幅,卻找不到一句對語言訓練的具體要求。在缺乏明確目標、具體指導的情況下,老師只能憑自己的經驗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作文教學質量得不到保證。

“現在大部分教師不會上作文課,這不是危言聳聽。”徐鵠説。參加這次作文教學課例大賽的課,都是經過層層選拔挑選出來的,面上的情況卻令人擔憂。在一些學校,作文課形同虛設,老師只是照本宣科讀一下課本上的要求和提示,最多再提供一些四字詞語讓學生選用。更有一些老師想出了多快好省的“妙招”——讓學生抄作文、背作文。

徐鵠最近收到一封國小生來信,這名學生在信中訴説了一件令他頗為無奈的事:“語文老師規定我們每週抄一篇優秀作文,還要求我們把它背出來,説遇到考試就不用怕寫作文了,根據題目改頭換面就可以拿高分。”

讀了這封信,徐鵠非常憂慮。“國小生作文應該是一種生活的表達,老師應引導學生寫自己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感,記實事、抒真情。如果抄人家的作文,揹人家的作文,那還有什麼自己的思想,又怎能達到交流的目的?老師或許是想走一條‘捷徑’,幫助學生快速提高作文水平,卻恰恰違背了作文的本意!”徐鵠説,“更嚴重的是,國小生剛開始學寫作文,就教他改頭換面、移花接木、胡編亂造,這不僅關乎文風,更涉及人品,不可掉以輕心。”

“現在各類語文教學比賽、展示很多,但很少有老師會展示作文課。我們希望通過課例比較,讓更多教師投入到作文教學研究中來,切實提高作文教學效益。”徐鵠認為,好的作文課應該在語言表達的基礎訓練上為學生一步步搭設階梯。如引導學生先想——構思選材,組織語言;再説——師生間相互評點、補充;最後才是落筆成文。對國小生作文的要求先要寫通順、寫具體,然後在這個基礎上再研究怎樣表達得更生動,如加入適當的修辭手法等,這樣循序漸進,學生才易接受。

淺談有效課堂談有效教學與有效課堂3篇 有效教學:創造高效課堂 第2張

第2篇

教學內容缺乏規範性,阻礙了師生間的有效交流。如一些教師無視學生的理論需求,在教學中,通常對講課主題“信手拈來”,想到什麼講什麼,完全脱離政治教材,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吊起學生的好奇心,但致使在政治理論方面的教學缺位。學生對教材內容不熟悉,對政治理論掌握不充分,給學生複習功課帶來極大的困難。

由於受傳統教育教學思想觀念的影響,在當下的國中、政治課堂上,教師採用的教學方法比較單一,仍以教師“板書+講述+練習”的方式為主。這種教學方式和方法雖然具備一定的傳統教學優勢,卻無法打造高效政治課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耗費很大的精力進行教學,同樣,學生在被動接受的過程中,需花費很大的時間和精力記錄並記憶相關理論知識。這樣,不僅未能有效幫助學生減輕學習負擔,而且事倍功半,不利於政治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針對國中、政治教學存在的問題,我認為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改進,並以此提高國中、政治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良好的教學情境是構建有效性課堂的基礎,也是前提。在國中、政治學科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創設豐富多樣的教學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並在此基礎上培養學生學習政治理論的熱情和興趣。學生一旦培養起對政治學科的興趣,就會全身心地投入到政治學科的學習中,進而克服種種困難,最終高效學習。教師在實際操作中可以將政治教材中一些理論性強,且較為抽象的知識通過不同的情境創設轉化為更加有趣的知識,從而構建充滿趣味的有效性政治課堂。比如,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現代多媒體技術與政治學科教學相結合的方式,利用多媒體技術特有的聲音、視頻、動畫等特點,創設政治情境,給予學生感官上的刺激體驗,吸引學生融入教學情境之中。

新課程標準強調,在國中、政治課程教學中,教師應當有效發揮引導作用,引導學生深入學習政治學科,參與教學課堂。然而,在目前的政治課堂上,教師片面注重“教師的講授”,整節課從頭到尾幾乎都是教師主導、學生傾聽,沒有為學生留下自主探索與討論的空間。這種缺乏學生有效參與的課堂教學,對政治知識的傳輸及學生自主探究思維和能力的發展沒有任何益處。因此,教師應當重視學生課堂的參與度,從學生的課堂參與深度、廣度及思維發展程度入手,積極發動他們有效參與課堂,以此增強課堂教學效果,提高有效性課堂教學質量。

新課導入、情境創設、活動組織、鞏固練習,任何一個環節的設置都需要教師精心、合理地設計與安排,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國中、政治課堂教學設計需以學科特點為依據,有選擇性地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發動學生自主探究和小組合作,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有效性課堂參與度。通過對教學設計的不斷優化,促進學生對政治基礎知識、原理的掌握,使其在學習和實踐過程中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總之,在國中、政治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採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不斷優化國中、政治教學的各個環節,切實提高教學質量,從而為培養出更多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做準備。

第3篇

摘要:針對新課程背景下的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從三個方面談課堂有效教學與反思:

?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科學、審慎地反思傳統教學中的方法、理念,並以一種傳承、揚棄的理性態度對待它們,在有效課堂教學中將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與實踐意義。

所謂有效教學主要是指通過在一段時間的教學之後,學生所獲得的具體的進步或發展。

1、泰勒:既指出要使學生養成的那種行為,又言明這種行為能在其中運用的生活領域或內容。

2、布盧姆:用學生外顯的行為來陳述教學目標,而不是去表述教學的理想、願望。

3、馬傑:必須包括學生外顯的行為表現、能觀察到的這種行為表現的條件、行為表現的公認的準則。

1、活動形式應多而不亂,要有知識和技能的養成作為支撐。

1、有效課堂教學應具有的品質是教師是否在每個環節都充分關注了學生?

有效的課堂最終還是通過有效的教學行為得以實現,那麼如何打造有效的數學課堂教學呢?

1、重視教學情景的創設。數學來源於生活又運用於生活,教師在備課時要認真策劃課堂教學情景的創設。在數學教學中,通過創設生活情境引入,既可揭示新知,又能有效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挑戰自我的熱情,引導學生自覺投入到新的數學學習和研究過程中來,真正提高數學課堂的效益。

2、問"聽懂了嗎"還是問"還有問題嗎"?在課堂上,教師常問的一句話是:"聽懂了嗎?"與"還有問題嗎?",這兩種問法究竟哪一種更好?體現出東西方文化在教學理念上的差異:是否重視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應該説提出一個有價值的問題甚至比解決問題更為重要。如果提不出問題,還談什麼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學生的創新意識怎麼能夠得到有效地培養呢?又如何生成有效課堂呢?總之,有效課堂作為一種理念,更是一種價值追求,一種教學實踐模式,將會引起我們更多的思考、更多的關注。

課堂教學是課程改革的重點,是學校教育的主要渠道,因為課程改革的理念大部分是通過課堂來實施的,加強對課堂教學效果的反思,是課程改革的關鍵。新課程追求有效課堂教學,同樣要探索教師的有效教學反思。美國明尼芬達州的羅斯福高中辦學歷史悠久,學校主張:反思+實踐+研究=教師的成熟,可見,教學反思對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起到重要的作用。在新課標理念下,教育理論界一直認為要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追求教學效率的最大化,應該培養反思型教師,提倡反思性教學,那麼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該如何進行反思呢?

(一)、教學實踐活動前進行反思,使教學成為自覺的實踐。在課前準備的備課階段進行反思,它有助於發展教師的智慧技能。目前教師備課的現狀主要存在兩種不良傾向:一是照搬現成的教案,不考慮自己所教學生的實際;二是有經驗的老教師備課時,過分依賴多年積累起來的教學經驗,這種習慣化的思維使他們不注重反思自己的經驗,憑原有的經驗設計教學方案。針對這些問題,要求教師在備課時,先要對過去的經驗進行反思,使新的教學設計建立在對過去經驗與教訓反思的基礎上。

1、教學設計是否符合學生認知規律。作為教師應該精心設計出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教學內容,是否進行課前教學設計反思,將直接影響到能否有效地組織教學。因為從課前反思中可以估計、分析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知識的接受方面是否容易。然後根據學情預設出有活力的教學環節,既鞏固本節課的內容,又調動學生上課的極積性,提高參與面。

2、備課是否符合新課改的要求、切合實際、注重實效。備課是教學的重要行為之一,是教師上好課的關鍵。一個善於研究的教師,注重在教學前瞭解學生的知識基礎和認知水平,認真研讀教材和課程標準,準確把握教學的目的和重難點,恰當地處理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方式,選擇或設計最佳的教學方案。教師備課的有效目標必須既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又強調師生雙邊、多邊活動的過程。教師的備課應反思:備課的目標是否注重知識傳授與獲取,是否注重教師教學行為有益於學生的發展。採取豐富多樣備課形式,有平行班級的,應大力提倡"集體備課"方式。而教齡長、經驗豐富、素質高的教師,提倡在書上"點畫批註",讓他們騰出精力和時間進行教學研究。只要我們更新觀念,堅持不懈,一定會探索出一條符合新課程背景下的"有效備課"新路。

(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反思,使教學高質高效地進行。

教學過程中的反思,是一種難度較高的瞬間反思,實際就是一種教學機智。它是在教學過程中及時、主動地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況調整教學方案和教學策略。課前的教學設計方案是否合理,還需要經過課堂教學實踐的驗證。教學實踐活動中的反思,主要解決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出現的問題。如:學生在學習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時,出現了哪些意想不到的障礙?如何機智地處理這些問題?當學生不能按計劃回答問題時,將如何調整原先的教學設計?課堂教學是千變萬化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及時捕捉學生的閃光點,立刻進行簡短的反思,給生成的問題騰出空間;要學會傾聽學生的見解,善於抓住機會、引導學生自主探究,並根據課堂上的具體情況,適時調整教學內容和方法,使每一個學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教師在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的同時,要觀察、反思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生學到了什麼、遇到什麼問題、形成了哪些能力等。通過對學生學習行為的反思,才能有效調整教學行為,捕捉教學靈感,挖掘和拓展課堂資源,使課堂教學達到最佳效果。

(三)、教師在教學實踐活動後進行反思,使教學經驗理論化。

課後反思可提高教師教學教研的水平。這類型的反思包括對教師的教學觀念、教學行為和學生的表現以及教學的成功與失敗進行理性的分析等。例如:這堂課讓學生得到什麼?這堂課學生有收穫嗎?通過什麼方式讓學生達到課標的?有沒有比這堂課更有效的教學方法?教師應該重視課後的總結、反思,哪怕是一個淺顯的問題,也應該認真推敲;在解決問題時,不能只停留在能給出幾種解法的層面上,而應該從規律上、本質上去找解法;在課堂教學中,哪些教學環節沒有按計劃施行?為什麼?在教學過程中是否出現了令人驚喜的"亮點"環節?這個"亮點"環節產生的原因是什麼?教學設計方案還能優化嗎?細節代表着經驗,成長源於靈感。課堂中常常會因為一些偶發之間而產生靈感,教師應該通過反思,捕捉這些"火花",日積月累,既有利於探索教育教學的規律,也有利於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課堂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它猶如斷臂的維納斯,再成功的教學也有遺憾之處,而科學、有效地反思可以幫助我們減少遺憾。因此,教師要對自己的教學成敗和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反思,總結成功的經驗、分析失敗的原因、尋找解決的辦法,如:一堂課的教學設計與實際教學行為有哪些差距?該如何處理這些差距?同時,教師要學會用遺憾的眼光看成功的結果,用辯證的眼光看失誤的問題。通過"由教反思到學、由學反思到教、由成功反思到失誤、由失誤反思到發展、由現象反思到本質"的多次循環,就會使教師的教學實踐更加合理、更加優化,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實:教師基本功紮實,課堂教學平實,教學目標當堂落實;

精:自學問題制定精,教學內容組織精,學生活動安排精,教師指導少而精;

活:學生的情緒狀態、思維狀態被激活,反饋評價方式活,預設生成調控活。

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但有些教師卻認為:備課就是寫教案,抄教案。在備課時不去花功夫鑽研教材、理解教材,領會新課標的要求。不去仔細琢磨教學的重點是什麼?不去思考什麼地方是學生學習的難點?怎樣合理安排課堂教學活動?只是把備課當成單純地寫教案而已,只求形式上有教案,不求有能夠解決課堂教學中實際問題的、符合自己教學個性的教案,以致備課筆記上寫的是一套,課堂上實施的卻是另外一套。應該怎備課才合符新課程標準呢?

首先、認真鑽研教材,準確地理解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確定如何突出教學重點,如何突破教學難點。弄清學生的認知規律,充分了解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選準課堂教學的"切入點";其次、發揮備課組的功能,積極參與備課組的集體備課討論,精心設計課堂提問,做到準確、明瞭、精煉,把要教學的內容中存在的疑惑,儘量在集體討論中得到解決。用最少的問題覆蓋最多的知識,收到最大的教學效益。對自己所備的課進行反思改寫,直到真正滿意為止。

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就必須對課堂結構進行改革。新課程理念下對課堂教學進行改革,教師要根據教學的實際需要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靈活地安排課堂教學的環節,對各個教學環節進行合理地取捨或顛倒前後順序,對各個教學環節的時間分配進行合理地調整,新課程背景下的課堂訓練,要儘量避免集中練習,訓練應穿插於各環節之中進行,講練結合,這樣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當堂訓練的質量,做到及時反饋、及時採取補救措施,而且還能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1、舊知的複習要做到精練和實用。舊知複習是根據知識的本身的特點、教師對知識的正確理解和學生的已有的知識水平而定,為學生學習新知做好充分的準備。複習的目的就是為學生學習新知奠定基礎、掃清障礙,做好知識上和心理上的準備。

2、新知的引入要體現自發和自然。愛因斯坦説:"發現問題比解決問題還重要,提出問題需要有一定的對問題的感知力和創造想象力",教師要善於創設貼近學生生活的情境,讓學生在探索中自己發現問題、自己提出問題,再讓學生進一步去研究這些問題,通過探究、分析、討論、操作等一系列活動,直到解決問題。

3、解決問題要體現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在新課程理念下,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學生對知識的學習不再是簡單的模仿和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已經成為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該組織和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實驗、猜想、驗證、推理與交流,並積極參與到學生的學習活動中去,使學生在合作研究中自己解決問題,只有這樣,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才能得到培養和提高。

4、新知的鞏固要注重及時高效。練習是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練習的習題必須精心挑選,內容的設計要緊扣知識的本質,讓學生邊學邊練、邊練邊反饋並做到觸類旁通、達到高效的練習效果。

5、在新課程背景下,讓學生接受最優質的教育,是每位教育工作者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只有牢固確立課改新理念,以生為本,以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為根本教學宗旨,不斷改進備課方法,不斷優化課堂結構,不斷探索學法指導和教學方法的新途徑,才能求得課堂教學的最大效益。

1、創設有效的課堂活動。課堂活動目的要明確。在設計和組織教學活動時,要堅持"促學生髮展"的教學理念,真正為學生的發展服務;課堂活動內容要恰當。課堂活動要適合學生的興趣需要,真正反映學科特點,活動設計要與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相聯繫;課堂活動品質要高。真正有價值的教學活動離不開高水平的思維參與。課堂活動設計要以提升學生內在的思維品質為宗旨,圍繞激發學生思維、提高認知能力方面來展開。

2、明確教師的主導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成為學生課堂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要鼓勵和指導學生,幫助他們樹立信心,提高學習積極性。要努力為學生提供必要的信息和幫助,啟發他們的思路,引導他們進行質疑、探究和創新。要把案例學習反思,困惑問題反思與教學反思有機結合起來,使師生在教學反思中學會反省,學會發現。

3、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課堂教學既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又要在教學活動中逐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使學生在與同伴、教師的合作學習中學到新知識,學到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新方法。

總而言之,不論哪一節課的教學,教者都應認真反思教學方案的實施,教學的目標是否達成,教學的效果如何,哪些地方處理得較好,哪些地方需進一步改進,教師在反思教學方案後,還應反思對課堂教學改進的理論依據,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讓學生在思考、交流、傾聽、爭論和發現中學習數學知識,逐步完成對所學知識的理解,這是符合《數學課程標準》理念的。通過教學反思不僅有利於教師個人的成長,也有利於學校整體教學質量的提高。因為教師的教學能力是在教學實踐研究中不斷提高的,從有經驗的教師成長為專家型教師的一個條件是教師進行研究與反思,反思是教師成長的最好經歷,反思能促使教學高效進行,有利於學校教學質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