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書憤》教案7篇 《文字的狂熱》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1.33W

本篇文章將為讀者呈現一份關於《書憤》的教案。《書憤》是羅翔先生的一本新書,通過他的一系列觀點和見解,挑戰了現代社會對於閲讀的偏見和忽視。本教案旨在通過討論、分析和思考,引導學生探索閲讀的重要性,並提升他們的思辨能力和閲讀理解水平。

《書憤》教案7篇 《文字的狂熱》

第1篇

知識目標:瞭解陸游的生平,知人論世。披文入情,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通過對南宋朝代背景的瞭解,掌握南宋愛國詩人和詞人的思想感情。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自號放翁。越州山陰(今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詩人一生“寄意恢復”,但為朝廷裏的投降派所阻,始終未能實現。他的詩既有深刻的現實生活內容,又有積極的浪漫主義精神。抗金救國的理想和壯志難酬的苦悶,形成無法統一的矛盾,由此迸發出的火一般的激情和難以壓抑的憤懣構成他詩歌的基調。風格雄渾豪放,語言通俗流暢,明白如話。

此詩作於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這時陸游退居於山陰家中,已是六十二歲的老人。從淳熙七年起,他罷官已六年,掛着一個空銜在故鄉蟄居。直到作此詩時,才以朝奉大夫、權知嚴州軍州事起用。因此,詩的內容兼有追懷往事和重新立誓報國的兩重感情。

1.如何理解“書憤”之“憤”?它包含哪些感情?它是通過什麼樣的表現手法呈現出來的?

2.頷聯既是敍事,也是寫景。你能説出它在寫景上的特點嗎?你還能舉出一例運用了此種手法的其它詩句嗎?

明確:只用六個名詞組接,勾勒出兩幅氣壯山河的戰爭圖畫,將詩人的恢復之志具體化。示例: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3.如何理解“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兩句詩?

明確:這是詩的表達方式,實際上是詩人以諸葛亮自況。諸葛亮在《出師表》中曾説過“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北定中原,興復漢室”的話,詩人正是以此自勉,表明他至死也不會放棄恢復中原之志。由此可見,《書憤》的基調雖然是壯志未酬所帶來的悲憤,然而並不絕望,其中還藴藉着豪壯的感情。

陸游詩作的突出特點是“多豪麗語,言征伐恢復事”。本詩哪兩句最能體現這個特點,試加以分析。你還能列舉陸游其它的此類詩句並作簡要分析嗎?

明確:“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最能體現這個特點。這兩句形象地概括了25年前兩次勝利的戰鬥:瓜洲渡擊退金兵的進犯,大散關失而復得。意在表明南宋人民具有保衞自己國土的偉大力量,也使詩人的恢復之志具體化,可以想見他當年投身戰鬥恢復失地的強烈願望。

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

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身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

賞析:詞中回顧自己當年在梁州參軍,企圖為恢復中原、報效祖國建功立業的往事,如今壯志未酬,卻已年老體衰,反映了作者晚年悲憤不已,念念不忘國事的愁苦心情。

上片前兩句是當年作者在梁州參加對敵戰鬥心情與生活的概述。他胸懷報國鴻圖,匹馬單槍馳騁於萬里疆場,確實想創立一番不朽的業績。“覓封侯”不能單單理解為陸游渴望追求高官厚祿,因為在寫法上作者在這裏暗用了《後漢書?班超傳》記載的班超投筆從戎的典故。班超投筆“以取封侯”,後來在西域立了大功,真的被封為“定遠侯”。陸游這樣寫,説明當年他在梁州的時候,也曾有過象班超那樣報國的`雄心壯志。可是,陸游的願望並未變成現實,後兩句便是眼前生活的真實寫照:睡夢裏仍然出現舊日戰鬥生活的情景,説明作者雄心未已,睜眼看看眼前,“關河”毋庸説已經無影無蹤,當年的戰袍卻早就被塵土所封,滿目是淒涼慘淡的景象。

下片緊承上片,繼續抒發自己念念不忘國事,卻又已經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的鬱悶心情。“胡未滅”説明敵寇依然囂張;“鬢先秋”慨歎自己已經無力報國;“淚空流”包含作者的滿腔悲憤,也暗含着對被迫退隱的痛心。

結尾三句,蒼勁悲涼,寓意深刻。“誰料”二字感歎自己被迫退隱,流露了對南宋統治集團不滿的情緒。“心在天山,身老滄州”是年邁蒼蒼的陸游血與淚的凝聚,它很容易讓讀者想起放翁那首常常使人熱淚盈眶的《示兒》詩:“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這是因為,兩者所表現的愛國主義思想完全是一致的。

情感真摯,絲毫不見半點虛假造作;語言通俗,明白如話;悲壯處見沉鬱,憤懣卻不消沉。所有這些,使陸游這首詞感人至深,獨具風格。

一心報國的英雄卻壯志難酬,空度歲月,詩人個人的遭遇也是民族命運的縮影。愛國的主題在中國古代詩歌中源遠流長,每當國家面臨危亡時這種主題總會在詩壇上大放異彩。陸游繼承了這種傳統,並把它高揚到前無古人的高度,愛國主題不但貫穿了他長達60年的創作歷程,而且融入了他的整個生命,成為陸詩的精華的靈魂。清末梁啟超説:“詩界千年靡靡風,兵魂銷盡國魂空。集中十九從軍樂,亙古男兒一放翁!”

早歲哪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矮紙斜行閒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素衣莫起風塵歎,猶及清明可到家。

1186年,陸游罷官六年後被重新起用,宋孝宗任命他權知嚴州(今浙江建德)軍事,期時陸翁已然六十有二,雖早過知天命之年,但年輕時的恢復之志,仍於壓抑沉寂之後,重新燃燒起來,足見陸翁無愧於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這一稱號。

“書憤”一題,毫不掩飾詩人當時內心的悲憤,“憤”為貫穿全詩的意脈。

陸翁一生飽受戰亂之苦,出生第二年,即1126年,就碰上“靖康之變”,徽欽二帝為金主完顏亮所虜,長江以北江山易主,加之投降派把持朝政,南宋小朝廷從此偏安長江之南。陸翁從小跟隨家人顛沛流離,在國難中誕生、成長直至逝世。而陸翁父親陸宰,有堅定的民族立場,常談論國難國恥以至痛哭流淚,陸翁師長,皆為愛國人士。這樣的經歷和家世,促使他自小樹立了“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的英雄志願與“處當師顏原,出當致唐虞”的信念。正如本詩首聯所寫:收復失地的豪情壯志有如山嶽。頷聯兩句,大氣磅礴,筆力雄健,用事實説明南宋人民完全有力量保衞自己的國家,有能力收復故土失地,是詩人恢復之志的具體化。然而,年輕時的詩人沒有想到世事如此艱難,投降派何其無恥,自己的一腔抱負,滿懷豪情,失去了朝廷的支持,遭受投降派的阻撓,最後只能是“空自許”,儘管南宋有的是詩人一樣的“塞上長城”!光陰似箭,世事滄桑,歲月蹉跎間,兩鬢已經斑白。頸聯兩句,是憤怒的控訴,強烈的指責。然而,畢竟,陸翁被重新起用了,官職雖然不大,但機會畢竟來臨,六十有二的陸翁,想到了六出祁山時的諸葛亮,想到了諸葛亮《出世表》裏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貞不渝的執著奉獻精神,所以以此自勉,表達了自己“老驥伏櫪,壯心不已”,至死不放棄恢復中原之志,還想幹一番報國大業的勃勃雄心。全詩感情沉鬱,氣韻渾厚,直追老杜。

然而,歷史告訴我們,當一位偉人説出“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時候,他潛意識裏已經拉開了悲劇的帷幕。諸葛亮説了這句話,結果“出師未捷身先死”;周恩來説了這句話,表明他只能痛苦招架,已無力反擊“”的咄咄攻勢了,結果也是悵然痛然而逝;陸游這句話,大概也難越其跡。

上任前,陸翁赴臨安(即今杭州)面謁孝宗,欲知聖上恢復之意,並進言推進。誰知道,孝宗一席“嚴陵山水勝處,職事之暇,可以附詠自適”之語,讓陸翁從頭涼到腳,這不明明白白告訴雄心勃勃的陸翁:給你官職,給你俸祿,給我閉嘴;忘記你的恢復之志,遊山玩水去吧!

大失所望,心灰意冷的陸翁覺得自己被欺騙了。人情冷暖,世態炎涼,是誰讓我客居京城?首聯即表達了對仕途的厭倦與失望,並透露出客居京華的懊悔。頷聯以明媚的春光作背景,表達了自己的惆悵與鬱悶,頸聯則以閒適寫壯志難酬的感慨與牢騷:兩聯寫得優美動人,富於情趣,但正如憤怒到絕望後的微笑,笑的背後是吞到肚裏的苦澀淚水。尾聯自我解嘲,悲憤之情見於言外。

同為寫悲,《書憤》如喬峯之降龍十八掌,虎虎生風,飛沙走石,氣勢逼人;《臨安春雨初霽》則如張三丰之太極,看似行雲流水,貌似平靜柔軟,卻是暗流洶湧,不可阻擋。相比之下,後詩更催人淚下,這世上,最讓人痛心不已的,莫過於“心如死灰”的絕望啊。

注:①大型戰船。②金國南侵,宋軍在瓜洲一帶將金兵擊退。③詩人與金兵在大散關曾發生遭遇戰。

2.“塞上長城”引用了南朝宋時名將檀道濟的典故。皇帝要殺他,他説:“自毀汝萬里長城。”“出師一表真名世”引用了三國時(人名)的典故。(1分)

3.本詩圍繞哪個字展開,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2分)

3.答案:本詩圍繞“憤”字展開,抒發了詩人無私報國但抑鬱不得志的強烈憤慨。

《書憤》教案7篇 《文字的狂熱》 第2張

第2篇

3、掌握詩歌借景抒情、運用典故等表達情感的表現手法。

愛國主題在中國古代詩歌中源遠流長,每當國家面臨危亡時這種主題總會在詩壇上大放異彩。屈原、杜甫和陸游是有代表性的三個詩人。

在屈原的作品中我們學習了《湘夫人》,杜甫的作品中我們學習了《蜀相》,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陸游的《書憤》。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南宋時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我國古代著名的愛國詩人。

陸游出身於一個愛國家庭,父親陸宰,有堅定的民族立場,是個具有愛國思想的知識分子,常常談論國難國恥以至痛哭流淚,飯都吃不下。由於家庭的關係,陸游從小接觸的都是愛國人士,他的老師也都是有骨氣的人。

陸游生活在金兵入侵、中原淪陷的時代,他出生的第二年就碰上靖康之變,跟隨家人顛沛流離,從小飽受戰亂的苦難,他在國難中誕生、成長直至逝世。紹興二十三年(1153),他到臨安應進士試,因“喜論恢復”,受到秦檜的忌恨,複試時竟被除名。直到秦檜死後三年(1158)才出任福州寧德縣主簿。宋孝宗即位之初,他被召見,賜進士出身。歷任鎮江、夔州通判,並參王炎、范成大幕府,提舉福建及江南西路常平茶鹽公事,權知嚴州。光宗時,除朝議大夫,禮部郎中。後被劾去職,歸老山陰故鄉。他“身雜老農間”,為農民送醫送藥,與農民結下濃厚的情誼。嘉定二年(1210),八十五歲的老詩人,抱着“死前恨不見中原”的遺恨,離開人世。他生當民族矛盾尖鋭、國勢危迫的時代,懷着“鐵馬橫戈”、“氣吞胡虜”的英雄氣概和“一身報國有萬死”的犧牲精神,決心“掃胡塵”、“靖國難”。那時南宋當局卻偏安江南,不思北伐。陸游主張抗金,觸犯了朝廷投降派的利益,所以一再遭到打擊排斥,多次被罷官。可是,他始終不渝地堅持自己的理想。

家庭的.教育,使陸游從小就樹立了憂國憂民的思想和殺敵報國的壯志。他自幼好學不倦,“年十二能詩文”,他還學劍,鑽研兵書。二十五歲左右,向具有愛國思想的詩人曾幾學詩,受益不淺,從此確定了他的詩歌創作的愛國主義基調。

他一生創作了大量作品。今存詩,將近萬首,題材廣泛,內容豐富。還有詞一百三十首和大量的散文。其中,詩的成就最為顯著。前期多為愛國詩,詩風宏麗、豪邁奔放。後期多為田園詩,風格清麗、平淡自然。他的詩最鮮明的特色是洋溢着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他的詞,多數是飄逸婉麗的作品,但也有不少慷慨激昂的作品,充滿悲壯的愛國激情。毛晉《放翁詞跋》説:“楊用修(慎)雲:‘放翁詞纖麗處似淮海(秦觀),雄慨處似東坡。’予謂超爽處更似稼軒耳。”的他的散文成就也很高,被前人推為南宋宗匠。所寫的政論、史記、遊記、序、跋等,大都語言洗煉,結構整飭。

有《渭南文集》、《劍南詩稿》、《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傳世。

此詩作於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這時陸游退居於山陰家中,已是六十二歲的老人。從淳熙七年起,他罷官已六年,掛着一個空銜在故鄉蟄居。直到作此詩時,才以朝奉大夫、權知嚴州軍州事起用。因此,詩的內容兼有追懷往事和重新立誓報國的兩重感情。

那時他遙望被金人佔領的北方,滿腔憤恨,氣勢如山,渴望一舉收復故土,卻不懂得世道的艱難。

這兩句詩寫了發生在紹興三十一年(1161,詩人36歲時)的兩次戰鬥,一次是在瓜洲渡擊退金兵的進犯,一次是大散關失而復得,這表明南宋人民有力量保衞自己的國家。詩人很想投身到這樣的戰鬥中去。

詩的五、六句是寫現在,由於投降派把持朝政,使詩人的豪情壯志付諸東流。只好徒自抒發歲月蹉跎、壯志未酬而鬢髮先斑的感慨。

“塞上長城”這個典故出自《南史檀道濟傳》,南朝宋文帝殺大將檀道濟,檀在臨死前憤怒地説:“乃壞汝萬里長城!”詩人雖然沒有像檀道濟一樣被冤殺,但因為主戰而屢次被貶斥,“塞上長城”只能“空自許”。這種“憤”多麼強烈,令人痛心疾首,扼腕長歎。

“塞上長城”,是詩人畢業的抱負。陸游不僅是詩人,而且是戰略家。“空自許”,與上文“世事艱”照應,是對偏安一隅的投降派的憤怒控訴和強烈指責。

最後兩句詩人表明自己老驥伏櫪,壯心不已,仍以諸葛亮為榜樣,鞠躬盡瘁,至死不放棄恢復中原之志,幹一番報國大業。

這首詩以“憤”為意脈,全詩感情沉鬱,氣韻渾厚。第三、四句尤其寫得大氣磅薄,筆力雄健,是廣為傳誦的名句。

1、短詩的起句、結句十分重要,尤其是起句、結句與詩的主旨、意境的關係。請解釋此詩起句和結句的意思,並説説它們好在哪裏?

?明確】《書憤》的起句,“世事艱”,暗批投降派把持朝政,為下文“空自許”作鋪墊。從章法上説,點明瞭詩題中的“憤”字,這“憤”是貫穿全詩的意脈。結句是詩人以諸葛亮自況。詩人以《出師表》中諸葛亮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自勉,表明至死也不放棄恢復中原的大志。詩人悲憤而不絕望。把全詩感情推向高潮。

2、除了這首詩,陸游還在不少詩中述及諸葛亮的《出師表》,稱頌諸葛亮的出師北伐(參見“相關鏈接”)。聯繫歷史背景,想一想,陸游為什麼特別喜歡吟詠諸葛亮?

?明確】南宋王朝一直在金人的侵略下苟延殘喘,處於存亡危急之境地。陸游生活在這樣的時代,一生以抗金復國、建功立業為已任。而諸葛亮為蜀漢丞相,“功蓋三分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當然最為陸游所欽慕,陸游往往以諸葛亮自況,所以喜歡寫詠諸葛亮的詩。

第3篇

1、瞭解陸游的生平,知人論世及詩人的愛國主義情感;

1、瞭解陸游愛國主義詩歌的特點,學會把握陸詩的感情基調;

2、通過對南宋朝代背景的瞭解,掌握南宋愛國詩人和詞人的思想感情;

體會陸游的愛國精神和人格力量,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學習鑑賞詩歌的語言、表現技巧,進而把握詩歌的思想感情。

學法指導1、瞭解詩歌創作的時代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掌握古詩的誦讀。

3、反覆吟誦,細細品味詩歌藴含的思想感情,感知詩歌的聲韻美。

4、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採用講析和討論相結合的方法。

5、點撥法。對於詩歌,點撥最能體現意境的語句或詩歌的特點。

愛國主題在中國古代詩歌中源遠流長,“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這是每一個愛國人士的情懷,每當國家面臨危亡時這種主題總會在詩壇上大放異彩。屈原、杜甫和陸游是有代表性的三個詩人。在屈原的作品中我們學習了《離騷》,杜甫的作品中我們學習了《蜀相》,今天我們學習陸游的《書憤》

(七律一般就按2-2-3拍的節奏來讀。本詩抻何韻?有什麼好處?答:每聯第二句押an韻,天成節奏和韻律,讀起來回環上口,具有音樂美,給人以情韻流容的藝術感受。)

3、解題:書,動詞,記錄,記下;全詩感情基調:“憤”。

此詩作於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這時陸游退居於山陰家中,已是六十二歲的老人。從淳熙七年起,他罷官已六年,掛着一個空銜在故鄉蟄居。直到作此詩時,才以朝奉大夫、權知嚴州軍州事起用。這分明是時不待我的年齡,然而詩人被黜,只能賦閒在鄉,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而“報國欲死無戰場”,感於世事多艱,小人誤國而“書生無地效孤忠”,於是,詩人鬱憤之情便噴薄而出。“書憤”者,抒發胸中鬱憤之情也。詩的內容兼有追懷往事和重新立誓報國的兩重感情。

聽錄音,把握情感,再自行誦讀;然後結合註釋,和同桌交流對詩句的理解、把握。(時間十分鐘)

a、詩題中“書”是書寫的意思,“書憤”即是抒發內心的鬱憤之情。

b、“中原北望氣如山”意謂北望中原,收復故土的豪情壯志堅定如山。

c、“塞上長城”比喻能捍衞國家安全的人物。“空自許”即詩人不認為自己是這樣的人物。

d、“出師”指諸葛亮的《出師表》,“伯仲”本指兄弟,這裏指可以相比。

a、全詩共分兩層,前四句是回顧往事,表現青壯年時期的抗敵豪情和戰鬥經歷,後四句寫不被重用的悲憤和壯心不已的感情。

b、第二聯寫自己親臨抗金前線值得紀念的往事,字句裏充滿了戰鬥的豪情,又含有激憤和辛酸。

c、“千載誰堪伯仲間”,既讚揚諸葛亮無人可及,又表現了渴望效法諸葛亮幹一番“北定中原”的大業的願望。

那時他遙望被金人佔領的北方,滿腔憤恨,氣勢如山,渴望一舉收復故土,卻不懂得世道的艱難。

這兩句詩寫了發生在紹興三十一年(1161,詩人36歲時)的兩次戰鬥,一次是在瓜洲渡擊退金兵的進犯,一次是大散關失而復得,這表明南宋人民有力量保衞自己的國家。詩人很想投身到這樣的戰鬥中去。

詩的五、六句是寫現在,由於投降派把持朝政,使詩人的豪情壯志付諸東流。只好徒自抒發歲月蹉跎、壯志未酬而鬢髮先斑的感慨。

“塞上長城”這個典故出自《南史檀道濟傳》,南朝宋文帝殺大將檀道濟,檀在臨死前憤怒地説:“乃壞汝萬里長城!”詩人雖然沒有像檀道濟一樣被冤殺,但因為主戰而屢次被貶斥,“塞上長城”只能“空自許”。這種“憤”多麼強烈,令人痛心疾首,扼腕長歎。

“塞上長城”,是詩人畢業的抱負。陸游不僅是詩人,而且是戰略家。“空自許”,與上文“世事艱”照應,是對偏安一隅的投降派的憤怒控訴和強烈指責。

最後兩句詩人表明自己老驥伏櫪,壯心不已,仍以諸葛亮為榜樣,鞠躬盡瘁,至死不放棄恢復中原之志,幹一番報國大業。

這首詩以“憤”為意脈,全詩感情沉鬱,氣韻渾厚。第三、四句尤其寫得大氣磅薄,筆力雄健,是廣為傳誦的名句。

1、如何理解“書憤”之“憤”?它包含哪些感情?它是通過什麼樣的表現手法呈現出來的?

關於對“氣如山”的理解:資料註釋認為“中原北望氣如山”的“氣如山”是“北望被金兵佔領的大好河山,心中的鬱憤堆積如山”之意。你同意“氣憤堆積如山”這一説法嗎?

探討:理解成“氣憤堆積如山”只是就這一單個句子的理解,加上“北望被金兵佔領的大好河山”,所以“心中的氣憤堆積如山”,這樣的理解孤立地來看,似乎很有道理。但是聯繫上下句,它卻是説不通的。承上理解,“早歲哪知世事艱”也就是青壯年時期少不更事,根本不知道收復中原這件事竟是這樣艱難,所以詩人北望中原,立下抗金救國、收復中原的宏圖大志,豪氣如山;承下句理解,“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書寫的正是早年宋軍在瓜洲渡和大散關與金兵作戰,宋軍大敗金兵、收復失地、大獲全勝令人鼓舞的兩大戰事,而作者也曾在此兩地親上前線,勘查地形,刺探敵情,所以後兩句是“氣如山”的具體表現,將報國願望和為之付出的努力渲染得更為具體、鮮明,故“氣如山”作“豪氣如山”理解更佳。詩人的報國壯志如山一樣雄壯,如山一樣堅定,如山一樣不可動搖。

2、頷聯既是敍事,也是寫景。你能説出它在寫景上的特點嗎?你還能舉出一例運用了此種手法的其它詩句嗎?

明確:只用六個名詞組接,勾勒出兩幅氣壯山河的戰爭圖畫,將詩人的恢復之志具體化。示例: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3、如何理解“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兩句詩?

明確:這是詩的表達方式,實際上是詩人以諸葛亮自況。諸葛亮在《出師表》中曾説過“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北定中原,興復漢室”的話,詩人正是以此自勉,表明他至死也不會放棄恢復中原之志。由此可見,《書憤》的'基調雖然是壯志未酬所帶來的悲憤,然而並不絕望,其中還藴藉着豪壯的感情。

明確:用了兩個典故:塞上長城,出師一表。“塞上長城”的典故出自《南史。檀道濟傳》。“出師一表”出自《三國志》。用典使詩文含蓄,曲折,不直露。尾聯用典表達了作者對諸葛亮的推崇,諸氏以”北定中原,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統一中原為其終身大業,儘管蜀漢地狹人少,他仍毅然上表北伐,頌古為了非鄰居作者自負為衞國良將,卻“報國欲死無戰場”。結句揭示全詩“憤”的由來,將全詩批判的矛頭集中到南宗起先的全降派身上,用“千載”名反潔,到現的委婉含蓄,憤慨之情溢於言表。

明確:從早年豪邁到晚年的悲憤,概括了一生的心事和抱負,洋溢燥熱的愛國熱情和滿膛的悲憤。

6、詩題為《書憤》,就全詩來看作者因何事而“憤”,作者“憤”的根源又是什麼?

所憤之一乃“世事艱”。艱者,難也。“世事”也即抗金救國、收復失地的事業,它究竟有多難?只舉同時代抗金英雄岳飛的遭遇可見一斑。抗金名將抱定“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的壯志,殺得金兵聞風喪膽、節節敗退,直歎“撼山易,撼岳家軍難”,可就是這樣一位抗金骨幹,卻正因為此被漢奸秦檜等民族敗類以“莫須有”之罪誣害而死,年僅三十八歲。報國不僅無功,而且有罪,竟至死罪,這難度似乎難於上青天了。

所憤之二乃“塞上長城空自許”之“空自許”。所謂“塞上長城”是指自己年青時以捍衞祖國、揚威邊疆的名將期待自己,認為自己就像萬里長城一樣,可以抵擋千軍萬馬。可是就詩人的經歷來看,年青時參加進士考試因位於秦檜的孫子秦壎之前而被出名,入仕以後多次因力主抗金而被罷官,可謂壯志難酬、請纓無路。着一“空”字,沉痛之極。

所憤之三乃“鏡中衰鬢已先斑”。早年豪氣如山,以“塞上長城”自許,如今已兩鬢斑白,祖國山河依然破碎,廣大人民依然受難,自己卻歲月蹉跎,年華空老,壯志難伸。着一“已”字,悲涼之至。

所憤之四乃“千載誰堪伯仲間”。諸葛亮一生以北伐中原、恢復漢室、統一中國為其終身大業。他在《出師表》中寫道:“當獎帥三軍,北定中原,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這話正説出了陸游的心事。有誰比得上寫作《出師表》、“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諸葛亮呢?言外之意是南宋朝廷畏敵如虎、苟且偷安,沒有一個像諸葛亮這樣的人物來“獎帥三軍,北定中原”,收復大業,無人領軍。

這四憤——憤報國有“罪”、憤壯志難酬、憤年華空老、憤無人領軍,四“憤”的根源,其實全在於南宋朝廷“主和派”。因為他們是阻撓抗金救國的絆腳石,是絞殺愛國力量的劊子手。作者的“憤”中含“恨”,“憤”中含“悲”,“憤”而生“涼”,“憤”而生“歎”,從而形成了本詩沉鬱豪雄的風格。

(1)對比手法:詩中的“憤”,主要通過兩個對比表現出來。一是理想和現實的對比。詩人北望中原,豪氣如山。以塞上長城自許,然而世事多艱。理想被現實擊得粉碎。二是詩人早年形象與晚年形象的對比。早年氣壯如山,“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何等豪邁,如今對鏡自照,衰鬢蒼顏,歲月不居,年華空老!而這一切的根遠就是朝廷的主和派,詩人心中之“憤”焉得不湧上筆端?

(2)借古諷今:詩中對諸葛亮的高度頌揚,實則是對南宋朝廷苟且偷安、偏安江南的憤恨。頌古在於非今,落筆千載以上,旨在千載以下。

回看整首詩歌,可見句句是憤,字字是憤。以憤而為詩,詩便盡是憤。

全詩感情沉鬱,氣韻渾厚,顯然得力於杜甫。中兩聯屬對工穩,尤以頷聯“樓船”、“鐵馬”兩句,雄放豪邁,為人們廣泛傳誦。這樣的詩句出自他親身的經歷,飽含着他的政治生活感受,是那些逞才摛藻的作品所無法比擬的。

陸游詩歌成就顯著,現存9300多首,自言”六十年間萬首詩“。其中最突出的部分,是反映民族矛盾的高昂的愛國詩篇,這些詩歌,興溢着燥熱的愛國熱情,充滿了浪漫主義精神,具有強烈的戰鬥性。

1、體現那種”“鐵馬橫戈”、“氣吞殘虜”的英雄氣概和“一身報國有萬死的犧牲精神”:

平生萬里心,執戈王前驅,戰死士所有,恥復守妻孥。——《夜讀兵書》)

諸公可歎善謀身,誤國當時豈一秦。——《追感往事》

公卿有黨椰宗澤,帷幄無人用岳飛。——《夜讀範玉能攬轡錄》

三更撫忱忽大叫,夢中奪沒權亭吳。——《樓上醉書》

夜闌臣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七、研究討論,比較分析:我們就通過比較的方法進一步深入理解《書憤》和《蜀相》這兩首作品。從以下幾個方面找出兩首詩的異同?

3、主要意象:諸葛亮:杜甫——忠心、功績(慨歎)

——(同樣以諸葛亮為主要意象,作者描述的側重點有何不同?)

4、個人情感:杜甫——不得重用的痛苦(曠古悲涼)

——(陸游以諸葛自況,渴望建功立業)補註:作此詩時,陸游已是61歲的老人。此時他已罷官6年,只掛着一個空職蟄居故鄉。直到作此詩,才因任權知軍州事(暫時主持地方軍隊和民政事物)而被起用。因此,詩的內容兼有追懷往事和重新立誓報國的兩重感情。

——因此基調悲憤,然而並不絕望,藴藉着豪壯的感情。

1、近人梁啟超在《讀陸放翁集》中稱讚陸游:“集中什九從軍樂,亙古男兒一放翁。”又説:“辜負胸中十萬兵,百無聊賴以詩鳴。誰憐愛國千行淚,説明胡塵意不平。”課外蒐集陸游的愛國詩詞,選擇你喜歡的一兩首推薦給大家。

九、課外蒐集陸詩,加深這方面的認識。背誦這首詩。

第4篇

陸游(一一二五~一二一o),字務觀,自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宋高宗時,試禮部,名在前到,因觸怒秦檜,被罷免,孝宗時,賜進士出身,歷官隆興,夔州通判,並參王炎,范成大幕府,提舉 建及江南西路平茶監公事,權知嚴州,光宗時,除朝議大夫,禮部郎中,後被去職,歸老故鄉。

本詩寫於1186年陸洲居山陰時所作,詩中追求壯歲心情,自傷遲幕,致慨世事多艱,小人誤車,恢復中原的時機,一去而不可沒,結尾詩人並不消沉,以讚頌的口吻表達了對諸葛亮的仰慕之情。

七律共八句,每句七言,計56字,二,四,六,八句抻韻。一二句稱首聯,二四句稱頷聯,五六句稱頸聯,七八句稱尾聯,對句最後一字為平聲字。講究平仄相間。

答:每聯第二句押an韻,天成節奏和韻律,讀起來回環上口,具有音樂美,給人以情韻流容的藝術感受。

答:用了兩個典故:塞上長城,出師一表。“塞上長城”的典故出自《南史。檀道濟傳》。“出師一表” 出自《三國志》。用典使詩文含蓄,曲折,不直露。

尾聯用典表達了作者對諸葛亮的.推崇,諸氏以”北定中原,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統一中原為其終身大業,儘管蜀漢地狹人少,他仍毅然上表北伐,頌古為了非鄰居作者 自負為衞國良將,卻“報國欲死無戰場”。結句揭示全詩“憤”的由來,將全詩批判的矛頭集中到南宗起先的全降派身上,用“千載”名反潔,到現的委婉含蓄,憤慨之情溢於言表。

答:從早年豪邁到晚年 的悲憤,概括了一生的心事和抱負,洋溢燥熱的愛國熱情和滿膛的悲憤。

陸游詩歌成就顯著,現存9300多首,自言”六十年間萬首詩“。其中最突出 的部分,是反映民族矛盾的高昂的愛國詩篇,這些詩歌,興溢着燥熱的愛國熱情,充滿了浪漫主義精神,具有強烈的戰鬥性。

(一)體現那種”“鐵馬橫戈”、“氣吞殘虜”的英雄氣概和“一身報國有萬死的犧牲精神”;

平生萬里心,執戈王前驅,戰死士所有,恥復守妻孥;《夜讀兵書》

公卿有黨椰宗澤,惟 無人用岳飛《夜讀範玉能攬轡錄》

夜闌臣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第5篇

2、通過對藝術手法的分析,提高學生的詩歌鑑賞能力。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這是每一個愛國人士的情懷,幾乎他的每一首詩歌都洋溢着強烈的愛國激情,下面讓我們從他的《書憤》中一起感悟。

陸游,字務觀,號放翁。南宋時越州山陰人,我國古代著名的愛國詩人。詩作今存九千多首,內容豐富,主要表現渴望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主要詩作《遊山西村》、《劍門道中遇微雨》、《書憤》、《臨安春雨初霽》、《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其二)、《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沈園二首》、《示兒》等。

陸游生活在金兵入侵,中原淪陷的時代,那時南宋當局卻偏安江南,不思北伐。陸游主張抗金,觸犯了投降派的利益,所以一再遭到打擊排斥,多次被罷官。

這首有名的七律作於宋孝宗十三年(1186年),此時陸游已61歲,在山陰閒居了6年,“掃胡塵”“靖國難”的志向眼看就要化為泡影,在悲憤失望中他揮毫寫下了這首詩,抒發了自己報國無門、壯志難酬、虛度年華的滿腔激憤。書:書寫;憤:悲憤。這首詩是陸游一生感情經歷的藝術概括。

此詩作於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這時陸游退居於山陰家中,已是六十二歲的老人。從淳熙七年起,他罷官已六年,掛着一個空銜在故鄉蟄居。直到作此詩時,才以朝奉大夫、權知嚴州軍州事起用。因此,詩的內容兼有追懷往事和重新立誓報國的兩重感情。

2、師問:陸游詩作的突出特點是“多豪麗語,言征伐事”。本詩哪兩句最能體現這個特點,寫出來試加以分析。

生答:“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最能體現這個特點。這兩句形象地概括了25年前兩次勝利的戰鬥:瓜州渡擊退金兵的進犯,大散關失而復得。意在表明南宋人民具有保衞自己國土的偉大力量,也使詩人的恢復之志具體化,可以想見他當年投身戰鬥恢復失地的強烈願望。

師問:此聯既是敍事,也是寫景。你能説出它在寫景上的特點嗎?你還能舉出一例運用了此種手法的其它詩句嗎?

生答:白描手法,只用六個名詞組接,勾勒出兩幅氣壯山河的戰爭圖畫,將詩人的恢復之志具體化。示例: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3、師問:如何理解“書憤”之“憤”?它包含哪些感情?

生答:義憤。首聯寫詩人早年激於金兵南侵,立志收復失地。頷聯追述25年前的兩次抗金勝仗。憤中有豪言壯志,有民族大義。

生答:悲憤。頸聯“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由於投降派的誤國,國家依然蒙受大難,詩人壯志未酬,卻年事已高。這一聯的抒情沉痛、感傷。

生答:悲愴中抱有期待。尾聯“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實際上是詩人以諸葛亮自況。諸葛亮在《出師表》中曾説過“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北定中原,興復漢室”的話,詩人正是以此自勉,表明他至死也不會放棄恢復中原之志。由此可見,《書憤》的基調雖然是壯志未酬所帶來的悲憤,然而並不絕望,其中還藴藉着豪壯的感情。

4、師問:為抒發詩人的悲憤,詩歌多處用到對比,試分析?

明確:這首詩對比手法的運用成功,富有表現力,如昔年之壯舉與今日之衰頹,“塞上長城”之理想與“世事多艱”之現實,諸葛亮之積極進取與南宋統治者之苟且偷安等對比。

一心報國的英雄卻壯志難酬,空度歲月,詩人個人的遭遇也是民族命運的縮影。愛國的主題在中國古代詩歌中源遠流長,每當國家面臨危亡時這種主題總會在詩壇上大放異彩。陸游繼承了這種傳統,並把它高揚到前無古人的高度,愛國主題不但貫穿了他長達60年的創作歷程,而且融入了他的整個生命,成為陸詩的精華的靈魂。清末梁啟超説:“詩界千年靡靡風,兵魂銷盡國魂空。集中十九從軍樂,亙古男兒一放翁!”

2、蒐集古今憂國憂民詩人的材料,寫一篇評論性文章。

首聯慨歎國事艱難,追述年輕時收復失地的豪情壯志。上句“那知”一詞寫出了詩人年輕時血氣方剛、天真純真。“艱”字有艱難的意思,直接道出詩經歷的辛酸與坎坷,濃縮了因主戰而受的'種種刁難、排擠和迫害。這兩個詞語暗含着對投降派迫害忠臣、阻撓北伐卑劣行徑的斥責。它是詩人“憤”的根源。下句一個“氣如山”表達出詩人當年的豪情壯志,讓我們看到一個意氣風發、以身許國的愛國青年形象。

頷聯集中描寫宋軍在鎮江、南鄭兩地英雄抗金的戰鬥情景。“樓船”“鐵馬”形象地概括了水陸兩路大軍進攻敵人的壯麗場面。這兩句是歷史的真實記錄,也是詩人壯年時期點頭生活的回顧。形象地表明瞭作者的理想,他渴望北伐恢復中原,嚮往着火熱的戰鬥生活。

以上兩聯是詩歌的前半部分。回顧往事,抒寫渴望北伐的英雄氣概。

頸聯抒情悲憤,感歎生平抱負未得施展,卻早生華髮。句中的“空自許”和“已先斑”形成鮮明對比。一個“空”字形象地寫出因宏偉志向無法實現而主生的那種沉重的失落感。一個“已”字生動刻畫出詩人功業未就,人已才老的悲憤之情。兩個副詞吐露出詩人一腔忠義無處寄託,華鬢點點,壯志落空的憤慨之情。在現實的強烈對比之中,包含着對投降派罪惡行徑的憤怒指責。

尾聯包含詩人對諸葛亮的仰慕之情,並以此自勉,“千載誰堪伯仲間”,一個反問句即抒發了因奸臣當道,壯士他國無門而主生的難言的悲哀,又可以從中看出詩人對諸葛亮的崇敬之情,體現了詩人雖屢遭挫折,但意志並未消沉。

以上兩聯是詩歌的後半部分。回到現實,抒發報國無門的憤慨。

這首詩虛實相生,變化多姿。首聯上句寫實,回憶年輕時的天真單純;下句以實寫虛,“北望中原氣如山”,用有形的“山”來形容無形的“氣”,突出“氣”的堅毅、豪邁、軒昂;頸聯上句“塞上長城”寫理想,氣勢雄偉,意境高遠,從大遠處落筆,是虛寫;下句“鏡中衰鬢”寫現實,感情沉鬱,格調凝重,從細處近處用墨,是實寫。在虛實的映襯中,加重了詩歌雄壯悲憤的基調。

詩歌還通過場面寫人,通過場面寫情。例如,頷聯對仗工整,描畫白雪皚皚,秋風蕭蕭,萬馬奔騰戰船橫空的征戰場面,從而讚美當年氣吞殘虜,揮戈衞邊的愛國將士,是對“氣如山”這種豪情具體形象的説明,從中可以看到作者戰鬥的熱情。此聯表面寫宏大的場面,實際歌頌英勇的戰士,表面寫戰爭,實際抒發感情。

陸游用典巧妙不留痕跡。南宋名將檀道濟曾自詡為萬里長城,詩中陸游以長城自比,表明詩人對檀道濟的敬仰,希望能像他的樣建功立業。檀道濟對當權派自毀長城的痛斥,也喊出了詩人的心聲,揭露了南宋統治者摧殘抗戰力量的愚蠢。用典貼切自然。這首七律是陸游詩中的上品。

第6篇

②賞析《書憤》,掌握從語言和意象等方面賞析古詩的基本方法

③通過對內容、語言等方面的賞析,理解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④通過誦讀、講析、問答與探究等方法,開展有關的教學活動。

教學重點:通過對頷聯的分析,賞析詩歌意象與語言藝術。

本課計劃一課時授完。(如果課堂活動活躍,討論深入,超時,那麼意象賞析、形象賞析可以放在下節課)

同學們“亙古男兒一放翁”,這是近代著名學者梁啟超對陸游的讚美。這節課我們共同學習陸游的詩歌《書憤》。並以《書憤》為例,學習鑑賞古詩語言和意象等基本方法。

指導學生先聽錄音朗誦,然後集體朗讀課文,再分組讀、集體齊讀。

教師明確:書:即書寫,憤:心中不平、不滿意。兩個字合起來,即:寫寫我心中的不平。

賞析古典詩歌,首先要理解詩歌內容,而表現內容的詩歌語言具有含蓄性和跳躍性,這就要求我們閲讀時運用聯想和想象的方法,補出詩歌的空白。

指點學生用自己的話來解説《書憤》詩句,並補出詩句間的空白,使之連貫流暢。

首聯:早年由於不懂世事的艱難,那時,我遙望着被金人佔領的北方,滿腔憤恨,氣勢如山,真渴望一舉收復淪陷的故土。

頷聯:曾記得二十多年前,我在瓜洲做通判時,與朝廷軍隊一起在雪夜裏駕駛着高大的戰船在瓜洲大敗敵軍,第二年朝廷軍隊騎着勇猛的快馬,奔馳到西北大散關,趕走了敵人,收復了大散關。

頸聯:可惜我曾經以塞上長城自比,現在已是鬢髮斑白、年老體衰、功業未建、壯志未酬,空留下許多感歎。

尾聯:真羨慕諸葛亮,他在《出師表》裏表達了“北定中原,興復漢室”的決心,他確實做到“鞠躬盡瘁,死而後己”,令後人敬仰,千古以來,有誰能和他相比呢?

詩歌的題目是“抒發心中不平、不滿意”,但是詩歌的首聯與頷聯,卻是寫自己的青年豪氣,寫自己輝煌的戰鬥經歷,是否有點離題,還是有話外意思,我們沒有理解?

補出詩句中的空白與斷層,補出含蓄的部分,是讀懂詩歌的基本方法。

首聯後面省略了:至今幾十年過去了,還沒有收復國土的事實。頷聯後面省略了:指揮這兩場勝仗的將領張浚、吳璘不久都被撤換、貶官。説明朝政黑暗,作者也受到罷官還鄉的打擊。

⑤教師提問:作者從哪些方面表現了不平?或憂憤了什麼?

文學是語言藝術,賞析詩歌,關鍵是要賞析語言。詩歌語言具有抒情性、含蓄性、精練性,因此我們要對詩句中的關鍵的字、詞、句的深層含義仔細體會,以便準確把握作者情感。

艱:道出詩人經歷辛酸與坎坷,濃縮因主張抗金而受到打擊與迫害。

空:作者以長城自比,宏偉志向無法實現的沉重的失落感。

有人認為“氣如山”的“氣”是“積憤如山”氣即“悲憤”

有人認為“氣如山”的“氣”是“豪壯之氣,如同山嶽”,氣即“壯志”,請你説出認同哪一種,並簡述理由。

探究題是讓學生髮表自己的見解,只要言之有理,見仁見智終可。

認為“氣即悲憤”的理由:全詩緊扣“憤”而寫,圍繞中心,但與後文“塞上長城”,不能構成照應。從表現手法看:詩句直白,則詩句不夠含蓄。

認為氣即“壯志”:雖然與後文相照應,但從字面上看,似乎與“憤”沒有聯繫,實際上是作者為了隱筆,沒有寫明詩句後面的歷史事實。

意象屬於表達技巧範疇,詩歌中經常要用到自然景物,這些景物構成物象,這些物象都寄託着作者的情感,有着一定的意義,所以詩歌中物象又稱意象。意象是瞭解作者情感的.關鍵點。因此分析詩歌要注意意象、物象的特徵。有時幾個物象相加,構成較大的意境。本詩第二聯:“樓船夜雪瓜州渡,鐵馬秋分大散關”由六個名詞疊加,省略了相關的動詞,體現了詩歌的精煉性和含蓄性。而且名詞疊加產生了巨大的藝術效果,給人一種聲勢浩大、勇猛進攻、抵禦敵寇、收復失地的抗敵場面。這種名詞疊加的藝術手法對後世影響較大,例如元代馬致遠的小令《天淨沙》就是連續地運用名詞疊加,營造濃郁的抒情意境。“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用典也屬於表達技巧的範疇,主要是借用歷史故事或化用別人的詩文來表達作者的情感,加深詩歌的意境,增強詩歌的文化氣息和感染力。

②提問:本詩尾聯作者運用“出師一表”典故的作用?

a.自勉:表示要像諸葛亮那樣“北定中原,興復漢室”“鞠躬盡瘁,死而後己”。

b.在憂憤中表忠義,給詩歌一個亮色的結尾,表達了憂憤但不絕望的情感。

①教師講析:詩歌作品中的形象是指詩歌作品中創造出來的生動具體的,寄寓作者的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藝術形象.

概括:主張抗戰,英勇殺敵,憂國憂民,遭受打擊,雖壯志未酬,仍忠心不已。

本節課,我們學習《書憤》,感受了陸游沉鬱悲憤的愛國情感。學習了從內容、語言、意象,用典,形象上來賞析詩歌的方法。賞析詩歌的角度很多,方法也很多,但一定要抓住詩歌的主要特徵,進行賞析。

位卑未敢忘憂國。最後讓我們集體背誦《書憤》以緬懷這位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

請同學們課後,用本節課學到的知識和方法去賞析陸游的《臨安春雨初霽》

第7篇

1、理解南宋陸游等愛國志士壯志難酬、年華空老、有心報國、無路請纓的悲憤情懷;

2、以《書憤》這首詩觀照整個南宋時代相類主題的詩詞;

陸游,字務觀,號放翁,南宋傑出的愛國詩人。因受家庭薰陶,自幼讀書學劍,發憤報國。終生以抗金報國為志,表現了高度的愛國熱情。詩詞散文都有創作,其中詩歌成就最高。現存詩作9300多首,是存詩最多的古代詩人。

引導學生回憶學過的陸游詩詞,其中詞作《釵頭鳳》和詩作《示兒》最能反映陸游一生的際遇。陸游一生有兩個始終沒有解開的情結。其一就是《釵頭鳳》所書寫的他與表妹唐婉的愛情悲劇。兩人傾心相愛,卻被其母生生拆散,這成為陸游一生刻骨銘心揮之不去的痛楚,直到七十五歲高齡、唐婉離開人世四十多年以後,他重遊沈園,依然寫下了“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的深情詩句。其二就是《示兒》所書寫的“北定中原”這件讓他終生魂牽夢繞以至死不瞑目的大事。終其一生,壯志不能實現其萬一,心中情懷,《書憤》就是最好的見證。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的“那”讀上聲調,“那知”重讀。“中原北望氣如山”中“山”讀升調,讀出高山巍巍聳立之勢。“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語速稍快,語調激昂,顯其豪壯。“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句中“空”要重讀,“已先斑”處讀降調,整句語調低沉,顯其沉鬱。“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中“真名世”“誰堪”重讀,結句降調。

老師範讀,學生再讀,朗讀是體味詩歌情味的重要一環,不可忽視。

陸游的七言律詩《書憤》選編在高中語文第三冊第二單元第三課,這個單元收錄的都是唐宋詩詞,第三課選了六首唐宋詩,其中《書憤》是最後一首。學生在國小學過陸游的《示兒》,國中學過《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訴衷情》,對陸游已經瞭解,本課前五首詩中有王維的《山居秋暝》、杜甫的《登高》《蜀相》、李商隱的《錦瑟》,學生對律詩的特點也已經瞭解了。所以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定為全面深入地瞭解陸游的生平經歷,學習陸游的愛國詩詞,以《書憤》這首詩觀照整個南宋時代相類主題的詩詞,理解陸游等南宋愛國志士壯志難酬、年華空老、有心報國、無路請纓的悲憤情懷。詩歌鑑賞和默寫也是大學聯考中的一個大板塊,所以再設計兩個大學聯考練習題。

古代詩詞是古代詩人心靈的透視,生活的縮影,字裏行間流溢着詩人的激情。可以説,每一個詞都經過歷練,每一句詩都經過生活的淘洗。即使平仄聲調,也如珠落玉盤。因此,學習古詩詞首先要學會吟誦,,在反覆的吟誦中,感知詩詞的聲韻美,在吟誦中激起想象,體味詩人的豐富情感。

1、知識目標:(1)瞭解陸游的生平,知人論世,披文入情,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通過對南宋朝代背景的瞭解,掌握南宋愛國詩人的思想感情。(2)當堂背誦並默寫全詩。

4、重點:誦讀,通過反覆的誦讀體會詩人蹉跎歲月、壯志未酬而又重新立誓報國的雙重情感。

1、誦讀法:作為高二學生從字面上理解《書憤》,應該説難度不大,而且詩歌篇幅短小,那麼教學中怎麼來教這一課?我採取了以誦讀為抓手,在教學方式上採取“五讀”的板塊式教學方法,這種方法既是教法,也是指導學法;既充分調動學生情感,又加強課堂容量,由詩人的一首詩到他的很多同一主題的詩,由這一個詩人作品到很多詩人的作品,以“愛國情”這樣一個主題統率整個課堂和教學材料,由《書憤》説開去,提煉出“千秋英雄愛國情”的宏大主題。教師應對誦讀有具體指導。

2、探究式學習(1)教師提出問題,大家共同探討,深入瞭解課文。(2)學生提出疑惑,教師點撥。

三、説學法:(1)學生在瞭解作者生平及寫作背景的基礎上,從誦讀入手,大聲朗讀,帶着感情朗讀,在反覆的朗讀中體會詩人的豐富情感。然後將古詩改寫為現代詩,在改寫中瞭解詩歌的內容。做到當堂背誦默寫。(2)針對教師的提問學生積極思考討論回答,更深入地理解課文。培養學生的詩歌鑑賞能力。(3)學生提出自己學習中遇到的問題,由其他同學或者教師解答,多方面理解課文。

(一)導入新課:請兩個學生分別背誦陸游的《示兒》和《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讓學生明確陸游詩歌的愛國主題。

(二)介紹陸游的生平經歷及南宋的歷史背景(用投影打出)

方式:教師範讀,學生自由吟讀,聽朗讀錄音,個別吟讀,學生老師評點,齊吟。

教師在學生讀的基礎上明確提出吟讀要求,然後進行細緻的指導。通過教師範讀、學生試讀、聽朗讀錄音、教師點評,強化吟讀的要求,在學生訓練的基礎上進行點撥,學生掌握吟讀的要領。

這個環節接通了古典詩與現代詩,不僅讓學生入情,並且覺得有趣味有挑戰性,可以玩味;學生分組活動,全班交流,老師評價,突破難點。(學生改寫完後用投影打出,供學生參考)

不由人緬懷那諸葛孔明,《出師表》真可謂名不虛傳。

為了便於找到背誦的規律,先思考討論一個問題:這首詩被稱為是陸游“一生感情(愛國)經歷的藝術概括”,請找出詩歌中陸游的情感經歷。(板書內容要點、作者感情線索)

教師提問(1)詩題為《書憤》,就全詩來看作者因何事而“憤”,作者“憤”的根源又是什麼?

(2)關於對“氣如山”的理解:資料註釋認為“中原北望氣如山”的“氣如山”是“北望被金兵佔領的大好河山,心中的鬱憤堆積如山”之意。你同意“氣憤堆積如山”這一説法嗎?

(3)本詩主要表現手法是什麼,請具體説説。(對比、用典。)

?書憤》所反應的陸游“壯志難酬,年華空老”的人生際遇,無疑是一種悲劇,但是這種悲劇是他個人的悲劇,還是整個南宋時代所有抗金愛國志士共同的悲劇?聯繫同時代其他詩人作品回答。

引導學生從學過的詩詞中找出類似的詩句。(用投影打出)

1、陸游的《訴衷情》: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身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州。

2、辛棄疾《破陣子》: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3、岳飛《小重山》:白首為功名,舊山松竹老,阻歸程。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絃斷有誰聽?

這三位詩(詞)人,他們的志向都是一致的,“天下事”也好,“功名”也好,指的都是收復中原的大計。而他們的遭遇也驚人的相似,陸游是“已先斑”“鬢先秋”、辛棄疾是“可憐白髮生”、岳飛是“白首”。可見悲劇並不是陸游一個人的,報國無門、請纓無路、壯志難酬、年華空老是南宋所有有志抗金救國、收復中原的志士們共同的悲劇,甚至直到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以身殉國。他們的悲劇是時代的悲劇,他們的悲愴是英雄們共同的悲愴,陸游終生沒有解開的情結不是他個人的情結,而是所有南宋愛國志士們共同的情結。

1、陸游詩作的突出特點是“多豪麗語,言征伐恢復事”。本詩哪兩句最能體現這個特點,試加以分析。

a.全詩共分兩層,前四句是回顧往事,表現青壯年時期的抗敵豪情和戰鬥經歷,後四句寫不被重用的悲憤和壯心不已的感情。

b.第二聯寫自己親臨抗金前線值得紀念的往事,字句裏充滿了戰鬥的豪情,又含有激憤和辛酸。

c.“千載誰堪伯仲間”,既讚揚諸葛亮無人可及,又表現了渴望效法諸葛亮幹一番“北定中原”的大業的願望。

1、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遊山西村》)

2、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冬夜讀書示子聿》)

3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臨安春雨初霽》)

(六)背誦默寫檢查:叫三位同學上黑板默寫全詩,其他同學在下面默寫。注意幾個容易寫錯的字:“那”“洲”“渡”“斑”。

這是一堂縣公開課,準備的時間很充裕,備課也很精心,前後共上了三次,感覺各有千秋。

第一次試上,班級是本校高一(6)班。老實説,選這個班級有些冒險,對高一的學生而言,比較閲讀這樣的兩首詩畢竟有些難度,然而我又想,這是一個在文科上比較強勢的班級,理解能力應該不弱,抱着試試看的心理,我忐忑不安地走上了講台。

40分鐘下來了,感覺很糟糕,同組老師給予如下評價。

1、必修課和選修課沒有明顯的區分,設計思路按照選修課來設計的,可是課堂操作卻更多的表現為必修課的模式。

3、名為比較閲讀,但是比較的重點還是不突出,或者説比較的點還不夠明確。學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思維不夠活躍。

4、關於不同表現手法的'比較,不必單獨作為一個比較點,畢竟“表現手法”在詩歌鑑賞上是一個難點,是學生最模糊的一個概念。如果他連這個概念都不明確,那麼比較其不同從何而談。

1、導入時讓學生比較兩個題目的異同,並猜測詩文的大致內容。

3、賞析的主問題也由原來的“聯繫社會背景和作者身世,比較這兩首詩,探究它們在歌頌諸葛亮功績、抒發個人情感、表現手法等方面的不同之處”換成“聯繫社會背景和作者身世,比較這兩首詩,探究它們在抒發個人情感上的不同之處”。

這樣改除了剛才提到的“表現手法”是詩歌賞析的難點之外,我還考慮到,詩歌所有的技法其最終的指向都是情感。那麼從情感出發再來把握手法等方面的問題,應該是一個比較好的突破口。

修改之後第二次試上,感覺良好,同組老師給予很高的評價,無論是教學設計還是課堂呈現,聽課的老師一致認為沒有太大的問題,如果在詩句的揣摩上再細緻些,就更好了。

第三次的上課,就是在第二次的教學設計上操作的。然而,課堂的呈現卻出乎意料之外,最根本的原因仍然是知人論世的方法指導沒有落實到位,我雖然在預習資料裏詳細地介紹了詩人的生平以及詩作的背景,但是沒有將資料充分的利用起來,在課堂上也沒有用ppt呈現出來,這就導致學生對兩首詩的“不同情感”的理解不到位。同時,“表現手法”沒有單獨設比較點,可是在這個班上課的時候,有很多學生能夠理解兩種表現手法的不同,可見,備課時對學情的分析還是不夠到位。

一、教學設計一定要有教材意識,要考慮文本在教材中的位置,以及整個教材的編寫意圖。

首先,《蜀相》《書憤》同處於《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的“詩歌之部”,所處的單元賞析要求是“以意逆志,知人論世”,於是我擬定的教學目標是運用“知人論世”等方法探究詩歌的主旨,體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層意藴。第二,這是一本選修教材,是在高一、高二古詩文教學基礎之上的提升教學,那麼,課堂的呈現應該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於是,我設計將兩首詩放在一起比較賞析,目的也是為了提高學生比較賞析的能力。單單從教學設計上而言,這堂課的設計是體現了課程意識,教材意識的。

二、備課時還應該有學情意識,應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水平。

課堂的呈現是老師和學生雙向活動的過程,如果僅有優秀的設計,卻沒有恰當的表達渠道,那麼再精美的設計也只是空中樓閣,夢中烏托邦。

第一次試上就沒有考慮到學生的認知水平,造成了課堂上老師的“一言堂”現象,聽課老師覺得索然無味,學生也覺得收穫甚微。

面對這個接受層次的學生,如果我將設計調整為重點欣賞《蜀相》,在深入分析《蜀相》的基礎上,自學《書憤》,比較兩首詩在歌頌諸葛亮功績上有何不同,為什麼會有不同,也許課堂呈現更緊湊,學生也會有根深的體會。

第三次課堂呈現,仍然沒有考慮到學情。第三次上課的班級,學生的總體水平是比較高的,那麼我最初的主問題“聯繫社會背景和作者身世,比較這兩首詩,探究它們在歌頌諸葛亮功績、抒發個人情感、表現手法等方面的不同之處”的設置,就不會造成理解上的困難,如果組織學生圍繞這三個方面去探討,課堂也許會更有序,環節也會更緊湊些,學生對兩首詩的解讀也會更全面,更深刻。

第二次上課因為做了充分的預習準備,也兼顧了學生的實際情況,故而呈現效果比較好。

三、教師一定要有良好的課堂機智,來應對課堂的突發事件。

課堂機智包含兩方面內容:既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臨堂發揮的靈感教學,即教師能以其敏捷的思維能力與應變能力隨機調整與課堂教學進展不一致的內容或節奏或教學方法,又是指教師能從容面對課堂上的突發事件,以巧妙的手段予以引導、轉化、淡化等恰當處理,將教學引向深入。

我這堂課的呈現之所以不理想,和我愚鈍的反應大有關聯。上課伊始,解讀《書憤》一題,一學生回答“看見書就很憤怒”,這是一個出乎意料的回答,也是一個展現教師教學機智的良好契機,但是我卻直接將“書憤”的含義展示在了ppt上。這裏如果靈機一動,將“書”的意義的演變大略地解釋一下,學生就理解詩題的含義了。教學手段不夠婉轉,牽引的痕跡太過明顯,這一點在課堂很多地方都表現出來。那種“雁過無聲,風過無痕”的教藝境界仍然是我努力的方向。

我預想中學生會先提到兩首詩的最後一聯,然後我再引導學生體會這兩句的不同情感,進而探究詩人不同情感的根源,這裏就要引導學生學會知人論世。可是學生的回答直接就從表現手法入手了,和我預想的教學進度不一致,於是,我有點慌亂,課堂上有意無意地想要把學生引到預設的軌道上去,然而課堂是不可逆轉,不可複製的。於是在慌亂的思維下,結束了慌亂的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