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教師文案

化學熱的教案優質7篇

欄目: 教師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2.57W

作為一名新時代的教師,學會制定相關教案是必備技能,教案是保證教學是否成功的基本條件,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化學熱的教案優質7篇,感謝您的參閲。

化學熱的教案優質7篇

化學熱的教案篇1

一、教學設計思路

在課程標準理念的指導下,切實提高課堂的實效性,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課堂的實效性,就必須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在設計中也應以學生所求、所需為基本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學生研讀、質疑、思悟為主體,以教師啟發、辨析、點撥為主導,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

二、教材分析

“燃料及其利用”是人教版九年級第七單元的教學內容。本單元共3個課題:燃燒和滅火;燃料和熱量;使用燃料對環境的影響。其中

1、3課題是重點,也是難點,並且配有大量的實驗來解決重點和難點。本單元從常見的燃燒現象入手,介紹燃燒的條件和滅火原理以及一些安全知識。利用燃燒反應的實例很多,而生活中利用最多的是燃料的燃燒,所以,在介紹燃燒等知識之後,又介紹了燃料及其用途,以及使用燃料對環境的影響等。並用所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體現了新課程改革的理論聯繫實踐的科學理念。

三、學情分析

本單元在內容的安排上注意從學生的親身體驗出發,選擇學生熟悉和生活中常見的知識和現象,並配合圖像,增強學生對知識的感受;同時,注意通過與探究、調查研究、討論和實驗等形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教材中還適當的編入與社會發展、新科技等相關的資料,以開闊學生的眼界。

四、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原理,瞭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識。

2、知道化石燃料是人類重要的自然資源,對人類生活起着重要作用;同時瞭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認識合理開採和節約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瞭解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認識燃料充分燃燒的重要性。

3、瞭解化石燃料燃燒對環境的影響,認識使用和開發清潔燃料及各種能源的重要性。

過程和方法:

1、通過活動與探究,學習對獲得的事實進行分析得出結論的科學方法;

2、從化石燃料的元素組成及其變化角度,分析化石燃料燃燒在使用過程中對環境的污染;

3、通過對燃料的選用和化石燃料綜合利用的學習,培養比較、分類、歸納、概括等信息加工能力。

五、教學策略

1.組織學生探討並舉例説明火對人類生存的意義。

2.根據課本“活動與探究”實驗,總結出燃燒條件:

①可燃物

②氧氣或空氣

③達到着火點説明:

①燃燒一般是物質與氧氣發生的劇烈氧化反應。

②着火點是物質固有的屬性,不能隨意改變。

3.根據生活常識,列舉一些火災的事例和滅火的方法,結合課本[實驗7-1]和[實驗7-2],總結出滅火原理。

4.展示一些常用的消防器材,選擇滅火的影視素材播放,引導學生找出滅火的方法和消防知識,理解課本中與燃燒和爆炸有關的圖標的含義。到實驗室或一些消防重點單位如加油站、油庫、商場等地方實地調查後,設置虛擬火災現場,組織消防演習方案評比,強化消防安全意識。

化學熱的教案篇2

質量守恆定律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①認識質量守恆定律,能説明常見化學反應中的質量關係。

②能運用質量守恆定律解決一些相關問題。

③通過實驗探究,培養學生動手實驗能力和觀察分析能力。

2、過程和方法

①通過定量實驗,探究化學反應中的質量關係,體會科學探究的方法

②通過學生之間的討論交流,對質量守恆定律的實質作出解釋,培養學生分析及推理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從合作學習中培養學生互助的精神,在合作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②培養學生勤于思考、實事求是的科學探究精神

二、教材分析:

質量守恆定律是國中化學的一個重要化學規律,是分析物質在化學反應中的質量關係的理論依據,它的應用貫穿於整個中學化學。本課題安排在學生學習定性認識化學反應之後,是對化學反應的後續學習,又是化學方程式等內容學習的基礎,在書中起到“承上啟下”作用,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不僅是本單元的重點,也是中學化學的重點之一。

教學重點:

通過實驗探究認識質量守恆定律,學會運用質量守恆定律解釋生活中的一些常見現象。

教學難點:

從微觀的角度理解質量守恆定律 。

三、教學設計思路

(一)課前準備

1、在課前就進行實驗分組,將實驗能力強和實驗能力弱的同學混合搭配,分成四人為一實驗小組。

2、佈置每個實驗小組先對學案中的四個實驗方案進行探討,對實驗內容和如何進行實驗操作有個大致瞭解。

(二)教法選擇

直觀性教學、 小組合作式教學 、實驗探究教學法、練習法等。

(三)過程設計

教學過程設計思路:學生觀看實驗創設情境、設疑激趣 實驗探究、

教師引導發現 學生驗證實驗、探究交流 動手畫水分子分解圖、

突破難點 知識活用、小結反饋。

以實驗為主,讓學生在實驗探索中體驗,在發現中學習,引導學生採用“觀察、 實驗探究 、小組合作學習、 討論 、分析、練習 、小結反思”等學習方法,使學生逐步掌握“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實驗探究→蒐集證據→得出結論→解釋反思”的科學實驗探究的研究方法。

四、組織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設計學生活動設計設計意圖

(第1步創設情境、設疑激趣)

[課時引入]演示實驗1、火柴燃燒2、酒精燃燒

[設問] 火柴燃燒後留下灰燼而酒精燃燒後什麼也沒留下,難道物質從世界上消失了?化學反應前後物質的質量總和有沒有變化呢?

傾聽學生的見解

(第2步實驗探究、引導發現)

[實驗探究]演示白磷燃燒前後質量的測定的實驗

[引導]1。稱量時天平應注意調平;2。白磷燃燒時,錐形瓶底部應預先裝一部分沙子;3。玻璃棒燒紅後往錐形瓶中塞時動作要快,塞子要塞緊,不能漏氣。4、注意觀察實驗現象和天平的變化。

[歸納]質量守恆定律: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於反應後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

[講述]法國化學家拉瓦錫將天平用於實驗,用定量的實驗法研究_分解與合成中各物質質量之間的關係,質量守恆定律的發現簡史。

(第3步驗證實驗、探究交流)

[提問] 物質發生化學變化後其總質量到底是增加?不變?還是減小呢?如果你們按照學案上的四個實驗設計方案中任選其中兩個再進行實驗,所得到的結論又會是怎樣呢?與老師剛才所演示實驗的結論是否相同?

教師巡視指導

[提問]每一小組獲得的結論相同嗎?哪種結論是正確的?有個別小組的實驗不成功的原因在哪裏?

[設問]天平不平衡是否意味着質量不守恆?實驗結果與質量守恆定律是否相矛盾?

[追問]請同學們討論可採取什麼措施使天平平衡?

(第4步建立模型、突破難點)

[設問]為什麼物質在發生化學反應前後,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相等呢?讓同學們用圖畫方式展示出電解水的微觀變化過程,並思考化學反應前後元素種類、原子種類、原子數目的變化情況

(第5步知識活用、小結反饋)

[練習] 讓學生做學案中的練習,在學生做完後進行練習講解。

[小結]談談本課題學習後你有什麼收穫與啟示?

[教師評價]1、通過本課題,體會科學探究的方法: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實驗探究→蒐集證據→得出結論→解釋反思。

2、質量守恆定律是國中化學的一個重要化學規律,是分析物質在化學反應中的質量關係的理論依據。

[佈置作業]設計一個實驗方案驗證質量守恆定律。

觀察實驗

分組交流、討論,學生代表發言。

學生的猜想有:

①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

②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

③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t;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

[觀察、聽講、思考]

[小結]天平最終還是保持平衡,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

傾聽。

[實驗與探究]方案一:鐵釘與硫酸銅溶液反應前後質量的測定;方案二:氫氧化鈉溶液與硫酸銅溶液的反應;方案三:鹽酸與碳酸鈉粉末反應前後質量的測定;方案四:向澄清石灰水吹氣前後質量的測定。

學生分成四人為一實驗小組任選兩個進行實驗探究。實驗前,小組內討論學案上的實驗步驟後進行實驗。小組成員分工合作,記錄實驗現象及實驗數據。並根據所做實驗完成學案中的表格。

實驗後小組內交流討論

[分析與交流]針對實驗中出現的問題和所得結論,組內分析原因,組外交流實驗體會。

[學生交流]學生思考、討論後提出各種不同的解釋與措施。

[教師與學生共同小結]

1、方案三中的天平不平衡是因為鹽酸與碳酸鈉粉末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到空氣中了,方案四中的天平向左偏轉是因為增加了二氧化碳的質量,即反應前並沒稱量二氧化碳的質量。

2、如果設計在密閉容器中進行實驗,杜絕反應系統與環境之間的物質交換,天平指針就不會偏轉了。

3、無論是密閉還是敞口系統,質量守恆的規律都客觀存在,也就是説質量守恆定律適用於任何化學反應。

學生欣賞動畫

[學生分析、交流、發言]

[歸納]化學反應中:元素種類不變;原子種類、數目、質量不變,所以反應前後各物質的質量總和必然相等。

[練習] 做學案中的基礎題及提高題

[學生交流]

激發學生興趣,設疑引入

幫助學生對質量守恆定律形成初步意識,為後面分組驗證實驗打下基礎。

使學生了解一些化學史,引導學生樹立自己也能夠像化學家一樣學好化學的信心。

讓學生親自動手,象科學家一樣去研究發現,從而感覺科學探究的神聖,同時培養學生的動手實驗能力,促進同學間的合作與交流,讓學生在實驗中學習,激發興趣,享受成功的喜悦。

追求一個開放的、自主的探究氛圍。

利用實驗中出現的問題情境,及時進行分析,在質疑、爭論、思想火花的碰撞中,加深學生對實驗原理和正確操作重要性的認識,發展和提高學生分析、思辯等多種能力,並加深學生對質量守恆定律的理解。

通過用圖畫方式展示出水分子分解的微觀變化過程,讓學生產生豐富的聯想,能更容易的理解質量守恆的原因,從微觀的角度理解質量守恆定律。

讓學生進一步理解質量守恆定律,運用質量守恆定律解決遇到的問題,努力做到學以致用。

學習的反思。一個知識內化、認識提高、情感昇華的過程。

化學熱的教案篇3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通過對日常生活現象和化學實驗現象的觀察和分析,使學生理解理解物質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初步概念。

能力目標:能夠區分哪些屬於物理變化,哪些屬於化學變化;哪些屬於物理性質,哪些屬於化學性質

情感、態度、價值觀:注意培養學生科學的觀察和分析能力,並使他們受到科學態度和科學方法的教育。

教學重點:物質的變化與性質

教學難點:物理變化與物理性質,化學變化與化學性質的區別

教學方法:探究—歸納總結法

教學準備:[實驗1-1]-[實驗1-5]

課時安排:1課時

教 學 設 計二次備課

新課導入:緒言課的幾個實驗給同學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課後有許多同學提問:為什麼白紙噴“水”會變紅,再噴“水”紅色又消失了呢?生活中也有許多現象:水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變成水蒸氣和冰,鋼鐵製品會在潮濕的空氣中生鏽?這又是為什麼呢?下面我們就來學習物質的變化。

一、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

[介紹]觀察實驗方法:看、聞、觸摸。

觀察實驗的步驟:1、實驗前,物質的色、態、味等

2、實驗過程中,發光、放熱、生成氣體、沉澱等現象;

3、實驗後,物質的物質的色、態、味等;

思考:物質變化前後,是否生成了其他物質?

[實驗1-1]水的沸騰

[實驗1-2]膽礬的粉碎

[實驗1-3]膽礬溶於水後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

[實驗1-4]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

觀察並記錄實驗現象、填表:

實驗序號變化前的物質變化時的現象變化後的物質變化後有無新物質生成

1-1液態的水有水蒸氣產生;又變成冷凝的水液態的水無

1-2藍色塊狀膽礬塊狀變成粉末狀藍色粉末狀膽礬無

1-3藍色硫酸銅溶液變成藍色渾濁物藍色氫氧化銅沉澱有

1-4塊狀石灰石有氣泡產生二氧化碳氣體有

?討論、歸納】1-1、1-2中水和膽礬發生了狀態和形態的變化,但無新物質生成,1-3、1-4中有顏色的變化,有沉澱的生成,有氣體生成,並生成了新物質。

結論:1、2是物理變化,3、4是化學變化

得到:1、定義

2、化學變化的基本特徵

3、化學變化常伴隨的現象

4、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聯繫

[課堂練習]

二、化學性質和物理性質:

1、化學性質:

2、物理性質:包括:顏色、狀態、氣味、熔點、沸點、密度等

(1)熔點和沸點

熔化:固態變成液態

熔點:熔化的温度

沸點:液態變成氣態

(2)密度:某種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

(3)顏色、狀態、氣味

[實驗1-5]聞氣味的方法

[課堂練習]

?課堂小結】

?作業佈置】

?板書設計】 課題1 物質的變化與性質

一、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

1、定義:沒有生成新物質的變化叫做物理變化,變化是生成了新物質的變化叫做化學變化。

2、化學變化的基本特徵:有其他物質生成

3、化學變化常伴隨的現象:顏色改變、的放出氣體的、生成沉澱、吸熱和放熱、發光等。

4、聯繫

二、化學性質和物理性質

1、化學性質: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

2、物理性質:物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

化學熱的教案篇4

?學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理解蓋斯定律的意義,能用蓋斯定律和熱化學方程式進行有關反應熱的簡單計算。

2.過程與方法:自學、探究、訓練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蓋斯定律在科學研究中的重要意義。

?重點、難點】蓋斯定律的應用和反應熱的計算

?學習過程】

?温習舊知】

問題1、什麼叫反應熱?

問題2、為什麼化學反應會伴隨能量變化?

問題3、什麼叫熱化學方程式?

問題4、書寫熱化學方程式的注意事項?

問題5、熱方程式與化學方程式的比較

熱方程式與化學方程式的比較

化學方程式

熱方程式

相似點

不同點

?學習新知】

一、蓋斯定律

閲讀教材,回答下列問題:

問題1、什麼叫蓋斯定律?

問題2、化學反應的`反應熱與反應途徑有關嗎?與什麼有關?

?練習】

已知:h2(g)=2h(g);△h1=+431.8kj/mol

1/2o2(g)=o(g);△h2=+244.3kj/mol

2h(g)+o(g)=h2o(g);△h3=-917.9kj/mol

h2o(g)=h2o(l);△h4=-44.0kj/mol

寫出1molh2(g)與適量o2(g)反應生成h2o(l)的熱化學方程式。

二、反應熱的計算

例1、25℃、101kpa,將1.0g鈉與足量氯氣反應,生成氯化鈉晶體,並放出18.87kj熱量,求生成1mol氯化鈉的反應熱?

例2、乙醇的燃燒熱:△h=-1366.8kj/mol,在25℃、101kpa,1kg乙醇充分燃燒放出多少熱量?

例3、已知下列反應的反應熱:

(1)ch3cooh(l)+2o2=2co2(g)+2h2o(l);△h1=-870.3kj/mol

(2)c(s)+o2(g)=co2(g);Δh2=-393.5kj/mol

(3)h2(g)+o2(g)=h2o(l);△h3=-285.8kj/mol

試計算下列反應的反應熱:

2c(s)+2h2(g)+o2(g)=ch3cooh(l);Δh=?

?思考與交流】通過上面的例題,你認為反應熱的計算應注意哪些問題?

?課堂練習】

1、在101kpa時,1molch4完全燃燒生成co2和液態h2o,放出890kj的

熱量,ch4的燃燒熱為多少?1000lch4(標準狀況)燃燒後所產生的熱量為多少?

2、葡萄糖是人體所需能量的重要來源之一。葡萄糖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c6h12o6(s)+6o2(g)=6co2(g)+6h2o(l);Δh=-2800kj/mol葡萄糖在人體組織中氧化的熱化學方程式與它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相同。計算100g葡萄糖在人體中完全氧化時所產生的熱量。

高三化學教案優秀篇3

一、教學目標:

?知識】:説出綠葉中色素的種類和作用(瞭解)

説出葉綠體的結構和功能(瞭解)

説明光合作用以及它的認識過程(理解)

研究影響光合作用強度的因素

?情感態度】:通過了解光合作用的探索過程,認同科學家不僅要繼承前人的科研成果,而且要善於吸收不同意見中的合理成分,還要具有質疑、創新和用於實踐的科學精神與態度。

?能力、技能】:進行有關的探究和實驗,學會提取、分離綠葉中的色素,在有關實驗、資料分析、思考與討論、探究等的問題討論中,運用語言表達的能力以及分享信息的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綠葉中色素的種類和作用;光合作用的發現和研究歷史;光合作用的光反映、暗反應過程以及相互關係;影響光合作用強度的環境因素。

難點:光反映和暗反應的過程;探究影響光合作用強度的環境因素。

三、教學用具:實驗材料;ppt課件

四、課前準備:

五、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一)引入光合作用對自然界的意義:生成氧氣,進而緊接形成地球的臭氧層;直接或間接為其他生物提供能源;促進碳的循環。

(二)光合色素實驗:探究光合色素的的種類

講述光合色素的種類、吸收光譜

(三)葉綠體的結構通過圖片和問題的引導,講述葉綠體的結構及其適應光合作用的特點。對恩格爾曼的兩個實驗進行討論,並進行表達交流

(四)光合作用的探究歷程利用學生國中學過的關於光合作用的反應式,利用填空的方式,展示光合作用的定義。

引導學生對幾個主要的探索歷程資料進行閲讀,並找出相關階段的研究成果或觀點。特別講述用同位素追蹤氧元素走向和碳元素走向的實驗

(五)光合作用的過程光反應:以光合色素捕獲的光能的用處入手,並輔以板話,能量的是水脱氫,並放出氧氣和產生[h];並且使adp生成atp。強調了光反應需要的條件是光、光合色素、酶。

暗反應:目的是二氧化碳獲得h,被還原成為葡萄糖。二氧化碳與c5化合物結合(二氧化碳的固定),成城2分子c3;一部分c3獲得了[h]被還原為葡萄糖;一部分c3形成c5繼續參與循環。

歸納光合作用的本質:把利用光能,產生[h],把二氧化碳還原為葡萄糖,並把光能儲存在更加穩定的糖類中。

以表格的形式再次鞏固光合作用兩個階段的各種變化。以及兩個階段之間的關係。

(六)影響光合作用強度的因素以及呼吸作用與光合作用的關係設計情景,引導學生了解二氧化碳濃度、光照強度、温度對植物光合作用強度的影響。利用哈密瓜之類的例子,分析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關係。

(七)化能作用自養生物;異氧呼吸的概念,並且通過例子來講述葉綠體的苦惱。

化學熱的教案篇5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掌握化學反應的實質,理解離子反應及離子方程式的意義;根據化學反應發生的條件對比掌握離子反應發生的條件和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方法,化學教案-氧化還原。

能力培養:通過觀察實驗現象學會分析、探究化學反應的實質,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科學思想:通過觀察的化學現象及反應事實,使學生了解研究事物從個別到一般的思想方法,體驗研究問題,尋找規律的方法。

科學品質:通過實驗操作,培養學生動手參與能力,對反應現象的觀察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嚴謹求實、勇於探索的科學態度。

科學方法:觀察、記錄實驗;對反應事實的處理及科學抽象。

重點、難點 離子反應發生的條件和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方法。

教學過程設計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提問】複分解反應能夠發生的條件是什麼?並對應舉例説明。

?評價】給予肯定。

?指導實驗】全班分為三大組,分別做下面的三組實驗,並觀察記錄:

一、硝酸銀溶液分別跟鹽酸、氯化鈉、氯化鉀的反應;

回答:複分解反應是電解質在水溶液中進行的,這類反應必須在生成物中有沉澱、氣體、難電離的物質三者之一才能發生。

例:(1)在反應裏生成難溶物質。如caco3、baso4、agcl、cu(oh)2等。

bacl2+h2so4=baso4↑+2hcl

(2)在反應裏生成氣態物質,如co2、h2s、cl2等。

caco3+2hcl=cacl2+h2o+co2↑

(3)在反應裏生成弱電解質,如:水、弱酸、弱鹼等。

naoh+hcl=nacl+h2o

分組實驗,並記錄觀察到的現象。

一、均有白色沉澱生成;

複習複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訓練學生實驗觀察能力,根據提出的問題和實驗結果引起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望。

續表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二、鹽酸跟碳酸鈉、碳酸鉀、碳酸鈣的反應;

三、硝酸跟碳酸鈉、碳酸鉀、碳酸鈣的反應。

?追問】分別討論三組實驗,參加反應的物質不同,為什麼每一組會產生同樣的現象?在筆記本上完成其化學方程式。

?講解】酸、鹼、鹽都是電解質,在水的作用下能電離(強調離子表示方法)。這些電解質在溶液裏發生的反應實質上是離子間反應。

?練習】書寫如下電離方程式:hcl、agno3、nacl、kcl、hno3、na2co3、k2co3。

?板書】一、離子反應

1.離子反應

電解質在溶液裏所起的反應屬於離子反應。如:複分解反應和在溶液中進行的置換反應等。

?過渡】用什麼式子來表示離子反應呢?前面已經通過實驗證明agno3與nacl、hcl、kcl均能發生反應,並有白色沉澱生成,請同學分別寫出上述實驗的化學方程式。

二、均產生無色、無味的氣體;

三、均產生無色、無味的氣體。

思考並討論、猜想。

回答:複分解反應均是在溶液中進行的,溶質在溶液中大多數是以離子形式存在的。雖然反應物不同,但都含有某些相同的離子。比如鹽酸、氯化鈉、氯化鉀在溶液中均電離出氯離子,跟agno3電離出的ag+結合,所以均產生白色沉澱氯化銀。

練習:

hcl=h++cl-

hno3=h++no3-

agno3=ag++no3-

nacl=na++cl-

kcl=k++cl-

完成練習

agno3+hcl=

agcl↓+hno3

agno3+nacl=

agcl↓+nano3

agno3+kcl=

agcl↓+kno3

複習鞏固舊知識,引出新知識,化學教案《化學教案-氧化還原》。

續表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講解】先把溶液中易電離的物質改寫成離子的形式,把難溶的物質仍寫成化學式。反應前溶液中大量存在着四種離子(ag+、no3-、h+、cl-)。由於ag+和cl-結合成難溶於水的agcl沉澱,溶液裏的ag+和cl-迅速減少,反應向右進行。把反應前後沒有變化的h+和no3-即實際沒有參加反應的離子的符號刪去就寫成了“離子方程式”。

?板書】2.離子方程式

agno3+hcl=agcl↓+hno3

ag++cl-=agcl↓

1.概念:用實際參加反應的離子的符號來表示離子反應的式子叫做離

子方程式。

?練習】把上述agno3跟nacl、kcl反應的實驗現象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設問】通過完成agno3分別與hcl、nacl、kcl反應的離子方程式,你們發現了什麼?

離子方程式的意義有以下兩個方面。

?板書】2.意義

①能揭示反應的實質;

②不僅表示某一個反應,而且表示所有同一類型的離子反應。

?提問】ag++cl-=agcl↓代表的意義是什麼?

?講解】怎樣書寫離子方程式呢?可分成“寫、改、刪、查”四步。以石灰石跟稀鹽酸反應為例分析。

領悟。

模仿。

板書練習:

甲:agno3+nacl=

agcl↓+nano3

ag++cl-=agcl↓

ag++cl-=agcl↓

發現反應物雖不同,卻都可用同一離子方程式表示。可見離子方程式的意義與化學方程式、電離方程式均不同。

回答:不僅表示agno3和hcl溶液間進行的反應,而且表示可溶性的氯化物和可溶性銀鹽進行的一類反應。

反應的實質是離子間相互交換的過程,探究反應的實質,引出本節的知識點。

續表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板書】3.書寫步驟

(1)寫:寫出正確的化學方程式(師生同時完成)。

(2)改:把易溶且易電離的物質拆寫成離子,凡是難溶、難電離、氣體等均寫成化學式形式(易溶指易溶於水,凡不溶於水而溶於酸的物質仍寫其化學式)。

(3)刪:刪去方程式兩邊不參加反應的離子;將係數化成最簡整數比。

(4)查:檢查書寫的離子方程式是否符合質量守恆和電荷守恆。①方程式兩邊各元素原子個數是否相等。②方程式兩邊電荷數是否相等。

?練習】鹽酸跟na2co3、k2co3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co2↑代表的意義是什麼?

?練習】請學生在筆記本上完成

hno3跟k2co3、na2co3、caco3反應的離子方程式,並驗證兩同學回答是否準確。

caco3+2hcl=cacl2+

h2o+co2↑

caco3+2h++2cl-=

ca2++2cl-+h2o+co2↑

caco3+2h+=

ca2++h2o+co2↑

甲:na2co3+2hcl=

2nacl+h2o+co2↑

=2na++2cl-+h2o+co2↑

co2↑

乙:k2co3+2hcl=

2kcl+h2o+co2↑

2k++2cl-+h2o+co2↑

丙:可溶性碳酸鹽跟強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一類反應。

分析離子反應如何運用了質量守恆定律;通過對離子方程式的書寫規則的練習,要讓學生熟練掌握這一重要的化學用語的基本功。

續表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請寫出固體氯化銨與固體氫氧化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設問】有同學將此反應寫出離子方

h2o請討論此寫法是否正確?

?評價】對後一組的發言,給予高度的評價。指出,固體物質間的反應,不能寫成離子方程式。

?設問】請寫出實驗室制氯化氫的化

學方程式。此反應能寫出離子方程式

嗎?

?評價】答案正確。指出學習就要抓住事物的本質。

?投影】課堂練習

一、完成下列離子方程式

1.氫氧化鋇跟稀硫酸反應

2.鐵跟稀鹽酸的反應

二、判斷下列離子方程式是否正確?

+fe3+=2fe2+

4.2fe+6h+=2fe3++3h2↑

5.實驗室制氯氣:

寫出:

2nh4cl(固)+ca(oh)2(固)=cacl2+2h2o+2nh3↑

討論後回答:

一組代表回答:按上述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步驟,此式正確。

另一組代表回答:雖然按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步驟,此式正確,但反應物都是固態,反應物沒有發生電離,怎麼來的離子方程式?我們認為是錯誤的。

討論後回答:

在無水參與的情況下,濃h2so4以分子形式存在,不發生電離,因此不能寫出離子方程式。

完成練習:

=baso4↓+2h2o

+2h+=fe2++h2↑

3.不正確,雖然元素原子個數守恆(即遵守了質量守恆)但反應前、後電荷數不等,違反了電荷守恆原則。

4.不正確。不符合反應事實,fe被非氧化性的酸氧化時生成fe2+。

培養學生嚴謹求實,勇於探索的科學態度。及時反饋,進行調控。培養學生綜合分析能力。

續表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總結】離子反應用離子方程式表示;離子方程式不僅能表示一定物質間的反應,而且表示所有同一類型的離子反應;正確的離子方程式可揭示反應的實質。要熟練掌握離子方程式的寫法。

5.正確。此題是氧化還原反應,除了要遵循質量守恆、電荷守恆外,同時還應遵守電子守恆。

?隨堂檢測】

1.h2s通入naoh溶液中,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

(a)h2s+2naoh=2na++s2-+2h2o

(b)s2-+2h++2na++20h-=2h2o+2na++s2-

(c)h2s+2oh-=2h2o+s2-

(d)2h++2oh-=2h2o

2.下列離子方程式中,正確的是( )。

(a)鐵跟稀硫酸反應:2fe+6h+=2fe3++3h2↑

(b)碳酸鎂跟稀硫酸反應:

mgco3+2h+=mg2++h2o+co2↑

(d)氯化銅與氫氧化鋇反應:cu2++2oh-=cu(oh)2↓

第1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如何表達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第2題考查學生利用離子方程式的書寫規則判斷正確結果。

附:隨堂檢測答案

1.(c) 2.(b)、(d)

化學教案-氧化還原

化學熱的教案篇6

教學目標:

1.物質的溶解性

2.固體的溶解度及温度對它的影響

3.固體的溶解度曲線

4.氣體的溶解度及壓強、温度對它的影響

教學重點:固體溶解度的概念

教學難點:固體溶解度的概念

教學過程:

[複習]

1.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的定義;

2.飽和溶液要在哪兩個條件下討論才有確定的意義;

3.如何判斷某溶液是飽和溶液,若該溶液不飽和,怎樣才能使它變成飽和溶液。

[引言]

我們已經知道,在相同條件下,有些物質容易溶解在水裏,而有些物質很難溶解,也就是説各種物質在水裏的溶解能力不同。我們把一種物質溶解在另一種物質裏的能力叫做溶解性。

[討論]

根據生活經驗,溶解性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溶解性的大小與溶質、溶劑的性質和温度等因素有關

[講述]

在很多情況下,僅僅瞭解物質的溶解性是不夠的,人們需要精確地知道在一定量的溶劑裏最多能溶解多少溶質,這就要用到溶解度這個概念。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態物質在100克溶劑裏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在這種溶劑裏的溶解度。

[分析]

條件:一定温度下;

標準:100克溶劑裏;

狀態:飽和狀態;

本質:溶質的質量;

單位:克。

[舉例]

在20。c時,100克水裏最多能溶解36克氯化鈉(這時溶液達到了飽和狀態),我們就説氯化鈉在20。c時在水裏的溶解度是36克。又如:在20。c時,氯酸鉀在水裏的溶解度是7.4克,那就表示在20。c時,100克水中溶解7.4克氯酸鉀時,溶液達到飽和狀態。

化學熱的教案篇7

酸和鹼

課題2 酸和鹼之間會發生什麼反應

教學目標

知道酸和鹼之間發生的中和反應。

瞭解酸鹼性對生命活動和農作物的影響,以及中和反應在實際中的運用。

重點和難點

重點:知道酸和鹼之間發生的中和反應。

難點:瞭解中和反應的實質。中和反應在生活實踐中的應用。

實驗準備

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酚酞試液,再逐滴滴加稀鹽酸至紅色剛好褪色。

蒸發實驗所得溶液結晶。

相關的cai課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板塊:問題結構

引導性材料

請一名同學朗讀課前準備的有關焦裕祿主要事蹟的材料;介紹附近工廠排放的廢水的情況(有條件的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有關的紀錄片)。

問題1:從上面的材料中我們發現了什麼?有什麼感受?

問題2:能否利用我們所學的化學知識提出解決的辦法?要利用到哪個知識點?該知識點的基本原理是什麼?

同學們在討論回答上面的問題後,教師做簡要的評價,然後請學生閲讀課本第60頁中和反應在實際中的應用。

問題3:課文中主要從哪幾個方面介紹了中和反應在實際中的應用?

問題4:你還知道在我們生活的周圍哪些應用了中和反應的實例?它在實際生活中有什麼重要意義?

問題5:你能寫出本課題中關於怎樣處理工廠廢水的反應原理嗎?

問題6: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沒有想過對誰提出什麼好的建議?或者擬訂一份調查報告給有關部門,其中包括你瞭解的情況和改進的方案。

點評:問題結構是構成教學思路的基本的材料,是學生進行有效探究活動的智力保證。教師展示問題結構的技巧是,先給學生“焦裕祿事蹟”等各方面的材料,為學生建立起感性認識,將學生的思路送進“前沿陣地”,然後再層層深入。問題結構在抓住知識屬性的基礎上,針對中和反應的應用,採用層層遞進的形式不斷深入,不斷變換研究問題的角度實質,這一過程落實了知識技能目標,強化了過程方法目標,點撥了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第二板塊:教學設計

創設情景 在酸性土壤中加入熟石灰和廁潔精洗廁所裏的污垢

引入課題 探究酸和鹼之間會發生什麼反應

活動與探究 學生分組實驗、探究、彙報、交流

活動與探究 是酸中的什麼離子,與鹼中的什麼離子相互作用。學生猜測、討論、分組實驗、總結

用課件演示氫氧化鈉與鹽酸反應的實質(驗證猜想與結論)

實踐與應用 “酸雨”導致土壤酸化;用洗潔精清洗廚具

實踐與應用 設計實驗:皮蛋有澀味,如何驗證它呈酸性還是鹼性,在食用前可如何處理並完成該實驗

第三板塊:教學範例

我們已經知道

①在酸性土壤中加入熟石灰,可以調節土壤的酸鹼性。

②硫酸廠的污水中含有硫酸等雜質,可以用熟石灰進行中和處理。

③胃酸過多的病人可以服用含氫氧化鋁的藥物,以中和過多的胃酸。

④被蚊蟲叮咬後,可以塗一些含有鹼性物質(如氨水)的藥水,可減輕痛癢。

我們還應知道

提出問題:

酸有哪些性質?鹼有哪些性質?它們之間會發生怎樣的反應?

猜想:

我猜想酸和鹼之間會發生的反應有: 。

實驗探究 收集證據: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結論

1.取10 ml氫氧化鈉溶液於燒杯中,逐滴滴入酚酞試液。

2.向1中再逐滴加稀鹽酸,邊滴加邊攪拌至顏色剛好為無色。

3.蒸發反應後的溶液。

小結:

1.酸與鹼反應的實質──中和反應。

2.鹽的定義。

知識小結 酸和鹼能發生中和反應,生成物是鹽和水。

我發現的新問題:

猜想依據設計實驗驗證實驗現象結論

1

2

我們怎樣應用

①解釋“向土壤中灑熟石灰”的祕密。

②一些工廠排出的污水中含有酸,要除去它,加什麼物質最合適?

③皮蛋味澀,如何做可除去澀味,親自動手試試看。

④被蚊蟲叮咬處腫成大包,這是蚊蟲在人的皮膚內分泌出蟻酸,從而使皮膚腫痛,可塗一些鹼性物質(如nh3•h2o)的藥水,可減輕痛癢,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嗎?

⑤醋可以將熱水瓶膽壁上的水垢(主要成分是mg(oh)2)除去,説明去垢的原理是什麼。

⑥早晨空腹時,為什麼要少吃蘋果(或酸性食物)較好?涼胃後醫生建議吃的藥丸,請想一想主要藥物的化學性質是酸性還是鹼性?治療胃病的反應原理是什麼?

⑦上網收集有關中和反應在生活中應用的資料。□教學設計

我們的感受

學完本節,我的收穫是: 。

我的啟示是: 。

我的發現是: 。

Tags: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