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教師集體備課心得體會7篇 共商教學大計:教師集體備課的實踐與思考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2.46W

教師集體備課已成為當前教學中的一項必備環節。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們可以共同探討課程的重點難點,相互借鑑教學方法,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各地教育部門也加強了對集體備課的引導和規範,促進了教師們的交流和合作,進一步提升了教學質量。

教師集體備課心得體會7篇 共商教學大計:教師集體備課的實踐與思考

第1篇

我們數學教研組共有教師3人,每個成員既不鋒芒畢露又不甘於落後,都能全身心投入本職工作。經過這1年的相互磨合,彼此的性格脾氣都已瞭然於心,大家親密無間,團隊精神初露端倪。雖然以往沒有我們的工作還不是很出色,但是我們不抱怨、不氣餒,繼續本着“勤學、善思、細研、實幹”的準則,一如既往,再接再厲;同時我們也在冷靜思考不足,針對存在的問題積極改進工作。現將國小數學教研組作一總結

教育的發展決定了教學活動不是一個人的事情,而是集體智慧的結晶。只有集體的共同努力,才能成功面對和解決教學中的很多問題;只有集體合作,共同探究,才能有最佳成效。當教師們都充分認識到集體備課的必要性之後,為了更規範化管理,我們將集體備課制度化——時間地點固定、備課內容確定、中心發言預定及時敲定。教研組很少在常規的組織管理上或者引領備課上花時間,因為開學第一週,我們把集體備課活動的計劃一經安排,大家以後就是非常自覺、非常認真地按部就班了。

主講人談了每節課的編排意圖、教學重難點、提出教學建議等之後,大家補充意見,把自己的一些疑問、教學設想、有新意的地方拿出來交流、討論,思考,大家取長補短,最終達成共識。但是我們始終將“和而不同”作為集體備課的思維指向,就是隻統一思想,不統一教案,倡導把集體備課和獨立備課有機結合起來。我們每位老師都能批判地吸納集體生成的智慧,修正原先的教學思路,從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設計並撰寫自己的教學方案。集體備課增強了教師之間的凝聚力,提高了教師整體的業務水平,不同起點、不同類型的教師在原有的基礎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成長與發展.同時,它也可以克服個人備課的惰性、片面性和隨意性,提高教師教學的科學性。

教學常規是指在長期教學實踐中形成的行之有效、而又必須遵循的教學規範和要求。我們對每一個環節都非常重視。學校提出至少要有提前一週的備課量,教研組長每月底檢查備課情況,全組教師都能按時將教案上交。在第一次的教案檢查之後,根據曲校長提出的規範備課要求,全組教師都能虛心改正以往的不足之處按照具體要求進行備課,同課異構的內容上升了一個層次,而且內容詳盡,各俱特色。正如曲校長説的那樣:我們數學組的教師個個都爭強好勝,不甘落後。在以後的教案檢查中我們的成績考核幾乎都是一等獎。

我們每月月底檢查作業的批改,教師對學生作業的評價非常有效,例如:笑臉、鼓勵語等。在檢查時,全組教師都參與了檢查的全過程,教師對上交的課堂作業及口算本都進行了認真細緻的檢查,並提出了好的建議。通過參與檢查,每位教師即看到了別人的優點同時也明確了自己的工作方向。每次檢查後,我都及時將檢查的結果及建議反饋給任課教師,大家都能根據提出的建議規範自己對學生的要求,使我們的作業質量有了進一步的提高。數學教研組能紮紮實實做好常規工作,做好教學的每一件事,切實抓好單元練習、月考和期末質量檢測,真正將考查作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促進教師提高改進教學的手段。

教師集體備課心得體會7篇 共商教學大計:教師集體備課的實踐與思考 第2張

第2篇

集體備課是教師合作研究的一種最有效的形式,是發揮教師團隊精神,集思廣益,取長補短的備課形式。本學期為積極響應教導處號召,提高教育教學素質,我們二年級組開展了集體備課活動。現總結如下:

教師可以直接吸收他人成功的經驗,如果認同他人的教案,則不必浪費時間,重複抄寫。如果有不同見解,則可以直接補充在修改方案欄內。對於教師個人而言,參照以前的教學過程,改進目前的教學,效果也可能會更好。這樣,不但可以大大的減輕教師的備課負擔,再加上動態與靜態相結合的管理方式,還可以提高教師備課的積極性。

提高集體備課的實效,目的在於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把“教科研為提高教學質量服務”的工作落到實處。理論聯繫實際,我們不僅停在紙上,我們在集體備課中還進行了自已的得意片段教學,在集體備課中展現自已的特色,每個數學老師都通過集體備課進行了各年級課的同課異構,這樣不但提高集體備課的質量,又提升了老師的水平。上完課後,老師們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充分肯定了這節課的優點,同時提出了意見。從這節課來看,集體備課是有質量的,集合了大家的智慧,同時也展現了個人的特色。

通過一個學期的集體備課,老師們認真鑽研教材,自已先獨立編寫教案,然後給大家一起審核,老師們你一言,我一語,互相交流,積極討論,在爭議中成長了,有了收穫,然後帶到課堂去,自已再進行加工。通過這樣的活動,老師有了更多交流的機會,提供了鍛鍊的平台。這就是活動中老師們成長了。大家共同的感悟是:集體備課是教學科學化的有效途徑,是教師情感與情感的溝通,是教師個體思維的碰撞,是教師集體智慧的結晶。可以説,集體備課大家收穫多多,受益匪淺。

這個學期快結束了,每個參與集體備課的老師進行及時總結反思,撰寫了自已的案例與反思,寫出了這個學期來自已集體備課中的困惑,還認真寫出了自已的體會和總結。

總之,這個學期通過備課組成員的努力基本完成了教學任務。今後我們會更加努力地共同做好各項工作。

第3篇

通過這一次備課後,我對這節課的最後案有如下的感覺體會:

1、從課的設計上看,總體思路較好。基本體現出以學生為主體的現代教學發展的要求,緊密結合近兩年會考題的出題形式,特別是在功、功率、效率部分容易出的類型題,把它們分成四大塊,通過創設生活情景,利用大型設備的説明書,設置人或機械的工作情景等,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

2、注意:這節課要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利用多媒體創設情景,儘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看到大屏幕上的相關題目,動腦思考討論,並做出相應的解答,讓學生上黑板書寫解題過程,對出現的錯誤或不足及時做出糾正,這樣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解題的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這對學生參加會考將有很大的幫助。

3、從教學目標上看,學生對基本知識能夠掌握,部分學生能夠積極跟上教師的引導,動腦動手,對大部分習題通過自己的分析或和同學的討論,能夠有具體的思路和方法,但個別學生不善於思考和發言,有時候課堂氣氛顯得沉悶,教師在調動學生積極性上,語言的煸動性還有欠缺,有待於進一步的鍛鍊和發展。

4、上課時提出的要求:知識點的複習再突出、深入一些,習題的選擇上,難易程度要適中,語言表達再精煉些,板書要認真書寫,不要有太大的隨意性,要讓學生髮散思維上要有些創新。

第4篇

從踏上語文主題學習實驗的道路到現在,一路走,一路學,在摸索實踐的過程中,有困惑也有收穫。

困惑一:老師們為上一節研究課,閲讀各類教參,蒐集圖片,製作卡片和課件,設計教學環節,思考每個環節間的過渡語……事無鉅細,不遺餘力。到上課之前仍感覺準備不充分,課堂上出現新的生成時還是不知道如何去指導學生,上完課後往往又為設想與實際教學的落差而懊惱。為什麼飽滿的教研熱情達不到應有的課堂效果呢?

困惑二:與課本配套的語文主題叢書不能和語文教材揉合在一起,需要時就生拉硬拽的從叢書中摘上幾篇來用。怎樣使叢書的使用與日常課堂教學不脱節,達到最大限度的使用效果呢?

國小語文主題學習下的單元整合式集體備課以年級學科備課組為單位,全面閲讀單元教材和配套叢書內容,分析教學內容,依據課程標準,明確單元教學主題和單元教學目標。充分研究課本和叢書選文的不同特點,進行適當的重組與整合,根據實際需要確定單元教學所需課型和課時,描繪出單元整體教學主線。接下來就是確定整體與部分間的內在聯繫,立足在單元整體的高度上,確定每一課型要進行哪些內容的學習,教學目標與單元總目標之間的關係,使各個課型和每個課時的教學能夠前後照應,形成有遞進關係的單元課型鏈。最後,就是精化每一個課時教學設計,理清每課時要承擔單元目標中的哪些子目標,將目標進行細化分解,刪繁就簡,注重一課一得,避免單篇授課時的“面面俱到又面面得不到”的弊端。

開學前,我參加了語文主題學習下的單元整合式集體備課模式,充分發揮教師的羣體智慧,博採眾長,對整單元的教材進行深層次解讀。

活動二:找準語用點(可以從單元導讀、課後習題、課程標準、泡泡語、交流平台中尋找,結合學情,結合自己對文本的解讀教師共同商討後確定);

活動三:確定主題(內容情感主題和語言文字運用主題);

活動四:確定課型和課時數(基本課型包括:單元預習課、精講悟法課、略讀實踐課(讀寫結合課)、閲讀拓展課、綜合實踐課、習作表達課。);

活動五:制定每課時的教學目標(要與單元目標相呼應,具體到要落實大目標中的哪些子目標。);

活動六:設計每課時的教學流程(重點考慮用什麼樣的形式來開展教學,讓孩子能以積極的狀態投入到學習當中,還能夠落實預設目標。)

通過實踐發現,語文主題學習下的單元整合式集體備課模式從整體入手,解讀單元教學內容,首先明確了“教什麼”,教學目標更加明確,有針對性,能夠做到一課一得,教學效果大大提高。另外,抓住每篇教材與單元教學主題之間的內在聯繫,形成具有遞進關係和讀寫結合序列的課型鏈,實現了課本與叢書內容整合,有效地提高單元整體教學效果。同時,在設計每一課時教學流程時整合教學方式,給學生學習空間,培養學生預習、自學、討論、展示等方面的能力。

單元整合式集體備課模式改變過去教師“閉門造車”“單打獨鬥”的備課方式,大家羣策羣力,將個人的智慧和特點展現出來,組內人員取人所長、補己之短,互相學習、互相促進,能將教學過程中反饋來的信息及時處理,不斷總結教學經驗,完善教案,改進教法,在互動中提高了工作效率,營造了團結、合作、探究的教研氛圍。每位備課教師能夠做到胸中有丘壑,對每一教學環節知其然還知其所以然,有的放矢,加快了教師專業成長的步伐。

在單元課文學完後,教師會引導學生回首學習歷程,通過比較、討論、歸納等方法整理本單元的學習內容,突出重點,強化單元目標,使之條理化,系統化,使學生獲得整體性的認識,融會貫通,達到“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境界,並帶着成功的學習體驗,濃厚的求知樂趣,積極投身到下一單元的學習中去。

單元整合式集體備課,與師與生與課堂教學都有益有效,讓我們攜手共進,撐着單元整合式集體備課的長篙,向着語文主題學習更深處漫溯!

第5篇

為了提高教學質量,我校採取了年級組集中備課,它促進了教師的成長,也極大地提高了教師的業務能力和理論認知水平,促進了教師向專業化的方向發展,促進以老帶新,以新促老,集思廣益,博採眾長,真正實現腦資源共享,使全體教師能從單元整體上駕馭教材。作為一名年輕老師,我認為集體備課,可以吸取到別人的優點來不斷完善自己。在集體備課的時候,由於在教學中採取了統一備課、統一教案的做法,你可以取別人之長補己之短,使自己的教學不斷進步。下面是我的一些心得體會。

集體備課為老師們提供了一個互相交流的平台,同事們進行教研交流,學生的學習,也利於我們教師自身素養的瞭解他人的教學思路和方法,相互取長補短,推陳出新,這既有利於學生的學習,也利於我們教師自身素養的提高。

我們體會到,集體備課可以使教師們在大綱、教案、教材、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的疑點、難點等問題上統一認識。同時,我們鼓勵教師注意保持個人特色,體現個人風格,並應突出創新;特別鼓勵在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等方面的創新,通過對教材中的疑點、難點問題,以及教師們關心的問題,共同進行細緻的探討,集中大家的智慧、經驗、成果為該課程的課堂教學作準備,充分調動了全體教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老師們對教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教師的集體備課,促進了教師從意識間的合作走向了行為上的合作,從單一的知識結構形成了集體智慧的結晶,形成了教師間平等、互助、合作、共進步的良好風尚,為教師培養學生合作探究提供了可行的模型。

總之,實行集體備課,發揮集體優勢對我們每個教師都大有益處。我們既要實行集體備課,又要有自己的獨特見解,做到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同時,集體備課的開展,可以促使青年教師儘快成熟起來,也讓老教師更加謙虛謹慎、嚴謹治學。我會繼續堅持個人鑽研與集體備課相結合,在互動提高的過程中,不斷形成具有個人特色的教學風格。

第6篇

今天,在申主任的帶領下,我們四個新語文老師,進行了集體備課,通過這次集體備課,我體會到的是交流與溝通的重要性,然後在交流與探討中可以得到更多的幫助,比如自己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還有自己在講課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還有就是在講這節課之前,通過大家的探討,可以細化與補充自己將要遇到的問題。對於教材的把握也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如果想要講出來一節有質量的課,前期對於教材的把握就要更透徹,做到教材在心中,才能講出來一些超出教材的知識。

當然,對於我這樣的新教師,要做到這一點,還是很有難度的,因為自己對教材掌握得不夠透徹,也是會影響到學生對於知識的掌握,在講課過程中,有時候學生對自己的影響也是很重要的,可以從學生身上得到一些啟發,在今天自己的課堂上面,借鑑到了許多來自於別的課堂上的寶貴的經驗,相比起來之前的課堂覺着效果好一些。

希望自己相信自己,不再用否定的眼光看待自己,也希望自己每天都是進步的,哪怕是一點一點的積累,我也會覺着每天的努力不是白費的。也可能自己的努力在別人的眼中不值一提,但我還想保持自己上學時候的風格,做好自己,對自己周圍的事情還有幫助自己的人都懷着一顆感恩之心。

第7篇

“集體備課”如果是為了強調“集體——人多勢眾”這個含義,的確有搞成“體力活”之嫌;如果為了強調“集體智慧”,這應該是其本意,也應該是其所向。這樣稱“集體”就只説了表層的一面,所以我們可以稱其為“集智備課”更能傳遞給大家一種思想能量,一種智慧創造。

高效課堂下的集智備課是指教師以學科組或者備課組教師團隊為基本單位,發揮集體智慧,合理分工,有效合作,設計出既凸顯教學共性與個性特色,又達到師生共享的生態教育理念的導學案的教學活動。

1、集智備課中的“集體”,通常是指由同教材教師組成的“備課組”。

2、集智備課中的“課”,在高效課堂的導學案設計上,從學生使用的角度講,通常是針對課時或課題備的“課”。

通過集智備課形成的導學案,只是導學案設計程序中一道重要的“工序”,但仍是個“粗加工”過程,並不是最後形成的課前每位師生共用的那份導學案。在集智備課之後,還要經過每位教師“二次設計”的過程,甚至在“二次設計”時,也需要學生參與其中。

通過集智備課或教師個人“二次設計”最後形成的文案不再是傳統意義上教師使用的教案,而是師生可以共用的導學案。

個體有備而來是前提,集體彼此分享是關鍵;個體再備而用是目的,共同進步、共同成長是歸宿。

在個人準備不充分的情況下,進行集智備課未必對教師個人有利。然而經過集智備課形成的導學案,如果不進行教師個性化的“二次設計”,上課直接拿來使用,忽略了班級間和學生間學情差異,也會使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陷入低效。

個人備課與集智備課必須有所側重,有所不同。如果集智備課解決的是完全可以靠個人或者私下交流就可以解決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枝節問題,而疏於解決個人備課難以解決的共性問題,比如學法指導問題、課程開發問題、整體教學策略設計問題等,那麼這樣的集智備課就失去了真正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在備課中最為關鍵的應該是“備學生”。“備學生”就是“備學情”、“備學法”,其他所有的“備”都必須以“備學生”為核心。

從備課標、備教材的角度講,集智備課佔有很大優勢,而如果從備學生這個角度講,個人備課則佔有很大優勢。集智備課可以將個人備課的“短板”補齊,真正的備課恐怕還是要最終回到個性化備課上來,通過個人備課來將成果呈現。

如果集智備課成為備課組教師的“導學案之和”,成為一人備課大家共享的“投機行為”,成為網上資料下載的“拼盤”,成為一個統一標準的“流水線作業”,那麼這樣的集智備課不僅不會促進師生髮展,還會成為阻礙師生個人發展的力量。

在集體備課前,要做好有關準備工作,概括為“四定”:定時間、定地點、定課題、定執筆人。

集智備課應本着“合作性、研究性、過程性、創新性、高效性”的基本原則進行。常用的備課流程是:個人“初備”——備課組“集備”——個人“復備”——課上“續備”——課後“補備”。

1、個人“初備”:全組教師首先進行個人備課,形成“初案”。

教師要立足“以學定教,因材施教,尊重差異”的原則,以“備學生”為前提和核心,做好“五個圍繞”:

(2)圍繞三維目標落實,進行重難點的突破設計、教與學的基本策略設計、教學情境設計;

(3)圍繞高效課堂教學的基本環節,預設學生獨學、對學、羣學及達標訓練的主要問題,並準備問題拓展生成的多種預設;

2、備課組“集備”:完成導學案設計的主要框架,通過集智備課初步形成師生共用的導學案——“共案”。

集智備課時,教師輪流發言,重點從以下五個方面發言:

(1)站在教者、學者、作者或編者的角度進行教材分析和文本挖掘,包括知識點、重點、難點、知識鏈接點、課程資源的開發、個性化的解讀等;

(2)説明教學過程設計意圖,讓同伴明白你為什麼要這樣設計;

(3)分析教學環節設計是否符合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一般要求,重點放在目標的達成與重難點的突破設計分析上;

(4)説明問題設計及其意圖,對課堂有效生成性問題的預案准備;

3、個人“復備”:形成個性化導學案——“個案”。

教師要在集體研討的導學案的基礎上進行個人二次備課,將教師課堂的組織、發動、引導、激趣、點拔等教學設計利用導學案上的教師復備欄進一步具體完善。

4、課上“續備”:教師通過課中個人“續備”,形成“續案”。

教師在課堂上要根據對學生學情的動態性調查,及時把握學生學習進程和課堂即時性問題生成,印證真實的課堂情境與導學案預設的差距,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幫助學生修正學習方案。

5、課後“補備”:“補備”是一個課後反思與修訂的過程,課後反思對導學案進行補充形成“補案”。

對於高效課堂來講,課堂上充滿了開放性、動態生成性、創造性,在教學過程中肯定有很多教師預設之外的生成。教師要就導學案實施過程中的啟發、瞬間的靈感、困惑等反思記下來,進一步對導學案進行修訂,在下一次集智備課時將心得體驗與困惑進行組內交流探討。

在評價方面要注重質性評價與量化評價相結合;過程性評價與結果性評價相結合;自評與他評相結合;個人評價與備課組評價相結合。

為了檢驗備課效果,教學管理者要跟蹤課堂,全程關注導學案在實際操作中的實效性,通過課堂學生學習的效果來檢驗備課的效果,從而實現評價的過程性和結果性的統一。

(1)集智備課避免無“備”而來。集智備課要在個人獨立備課的基礎上進行。沒有較充分的個人“初備”,集智備課就成了“瞎扯淡”,盲無目的,沒有主題,勢必導致低效或者無效。個人備課是前提,是基礎,集智備課是完善、是提升。

(2)集智備課避免“包乾到户”。不能每位教師輪流主筆備一部分內容,全組人員其享。

(3)集智備課避免“目中無人”。不能一切以教師的教為中心,要關注學生的學,關注課堂的生成和學生的創造。

(4)集智備課避免“千人一面”、“行篇一律”。集智備課既要強調共同研討,又要突出個性特色,這裏的個性不僅指教情、師情,更重要的是指學情、生情。

(5)集智備課要避免“手工製作”。集智備課的本質是研究,核心是研討,目標是提升,要着力落實一個“研”字。杜絕走形式;杜絕粘貼、下載、剪貼等“拿來主義”。

(6)集智備課避免“一言堂”。不能由中心發言人演“獨角戲”,或者備課組長説了算,使其他教師“出工不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