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放小鳥教學反思7篇 從放小鳥教學中感悟人與自然的關係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1.02W

“放小鳥教學反思”是一篇反思性文章,內容涉及教育教學、環保、人生意義等多方面的思考。作者通過一隻小鳥的故事,引發了對於我們生活中的點滴細節和價值觀的思考。這篇文章既有觸動人心的美好,也有警醒我們的深刻。

放小鳥教學反思7篇 從放小鳥教學中感悟人與自然的關係

第1篇

?放小鳥》是蘇教版一年級語文下冊的一篇講讀課文。講述的是姑媽送“我”一隻可愛的小鳥,我開始時非常高興自己養鳥,最終又因小鳥不吃不喝、自己感於老鳥和小鳥之間的親情而放飛小鳥的故事,告訴孩子們鳥是人類的朋友,表現出少年兒童愛鳥的童心。全文共4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講“我”得到小鳥的高興和看到小鳥在籠子裏不吃不喝,非常着急。第二自然段講“我”聽到鳥媽媽在窗外叫喚,自己內心充滿猶豫。第三自然段講“我”決心放小鳥回家去。第四自然段講小鳥飛走時向“我”道謝。這篇課文語言優美細膩,充滿兒童情趣,很受孩子們喜愛。

在整個課堂實施過程中,我注重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引導孩子們發現問題、從而解決問題。導入新課時,我首先在黑板上畫了一隻小鳥,這隻小鳥停靠在一枝鬱鬱葱葱的樹枝上,並問孩子們:小鳥應該生活在哪裏,孩子們很自然地説出小鳥應該生活在大自然裏。接着説如果你有一隻關在籠子裏的`小鳥,你會怎樣做?我們先看一下我們的作者是怎樣做的。以此引入此篇課文的。在教學過程中我關注學生所想、所説,不斷用激勵性的話語加以鼓勵,努力為學生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學習氛圍。整篇課文的學習都以讀為主,通過對重點詞句的理解體會和想象感悟,指導學生反覆誦讀課文,輕鬆完成教學目標,解決了教學重難點。

在學習第一自然段,為了指導朗讀小鳥非常可愛時,我請一名學生為我剛畫的那隻小鳥塗色,既調動了課堂學習氣氛,又增強了對小鳥外形美的視覺感受,朗讀指導也是水到渠成。課中我還創設照顧小鳥的情境,讓學生自由想象説話,體會小男孩對小鳥的喜愛,和下文的小鳥“一動也不動”形成對比,分析小鳥一動不動的原因,感受着小男孩看到小鳥不吃不喝也不動非常擔心、着急的心情。教學第二自然段,細讀到籠中小鳥朝着窗外叫喚,窗外也有一隻鳥在叫喚這一情景時,我請小朋友看着插圖試做一回動物語言翻譯家,告訴大家這兩隻小鳥在叫喚什麼。學生的想象竟是如此豐富。

學習至第四自然段“小朋友放飛了小鳥,讓它飛回藍天”,此時我又讓學生展開想象,學生思維格外活躍,話語也同樣精彩紛呈。

這種無所顧忌的各抒己見的場面,使課堂教學高潮迭起。其實,小朋友的想象力是非常豐富的,他們把頭腦中生活經驗的積澱付諸對文本的理解,將問題解釋和想象得多麼貼切、自然、合情合理。

在教學實踐中我體會到,要讓學生在課堂上暢所欲言,首先必須解開學生“金口難開”的心理情結。其次,注重創設情境,給學生提供有容量、有空間的學習材料是十分必要的。讓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大膽想象,補充課文的結尾,想象課文的“空白”處,是讓學生暢所欲言的有效途徑。第三,豐富的生活無疑是學生言語的活水源泉,作為教師要引導學生用心去捕捉生活中的各種現象,將已有的知識和能力運用到言語實踐中去。學生實踐活動的面寬了,生活內容豐富了,又能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就很容易在課堂上做到“暢所欲言”。

放小鳥教學反思7篇 從放小鳥教學中感悟人與自然的關係 第2張

第2篇

?放小鳥》敍述的是“ 我”放飛一隻小鳥的事,告訴我們鳥是人類的朋友,表現出少年兒童愛鳥的童心。在這一課的教學中,我根據低年級兒童的年齡特徵、認知特點等,運用多種形式創設情境,增進他們學習的興趣,讓他們有主動的想要探求知識的渴望,想讀,想説的慾望更強烈,讓學生成為真正意義上學習的主人,從而達到課堂教學的目的。

一、以讀為基礎,加深體驗。由於學習的對象還是低年級,課文內容對於他們還是具有一定的誘惑力的。根據他們這一心裏,在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把自己想象成小作者,去體會“ 我”的心情。比如説課文中第一小節,小作者看到小鳥不吃不喝,無計可施,非常着急,我讓學生通過朗讀,體會,表達小作者的着急。課文的第一小節,描寫小鳥的外貌的句子也很優美,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朗讀,讀出小鳥的美麗,並在腦海中勾勒出小鳥的樣子,激發學生對小鳥的喜愛之情。通過這種情境的創設,讓學生進入情境體驗,從而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體驗,使得學習更為順暢。

二、注重學生的個性體驗及能力的培養。每個個體都是存在差異性的,因而不同的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也是多角度的,教師需要尊重學的個體差異,讓他們有自己的體驗空間。比如課文的第二小節是鳥媽媽和小鳥相見後的一些場景。通過播放鳥鳴,想象一下,鳥媽媽和自己的寶寶終於見面了,它們之間會説點什麼,情景再現,同桌之間説一説,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體現自己的個性,從而讓課文的內容得到昇華,為後面的“ 我”放小鳥的'做好鋪墊。課文的最後一小節,小鳥被放走了,會跟“我”説點什麼,再次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深入理解課文內容,讓課文的主題得到深入,鳥類與人類是好朋友,引導學生認識保護鳥類的意思。

教學是一門永遠需要學習的藝術,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我也有些不足之處:比如第二小節小鳥與鳥媽媽見面後的情景,它們之間的交流沒有處理好,還可以讓學生演一演,情境再現,讓課堂氣氛跟活躍些,學生的理解跟深入些。

總的來説,我雖然做的還不是很好,但學習效果反饋回來的點滴,卻使我今後能自信、從容地走進新課程的課堂,爭取以後做的更好。

第3篇

在整個課堂實施過程中,我注重以學生為主體,關注學生所想、所説,不斷用激勵性的話語從正面加以引導,努力為學生營造平等、和諧的學習氛圍。如“相信你們一定能做到”,看似平常的語言卻藴涵着教師對學生提出的要求,卻不顯得那麼生硬,正如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説的:“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

”只有在教學中充分發揚民主,使學生經過自己的努力獲取知識、培養能力,學生才會有成就感。教師不僅要以學生為主,甚至把課堂全“讓”給學生,給學生以尊嚴,以鼓勵,以方法,以膽量,以熱情,以成功,才能真正體現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

記得課上一位學生讀書時兩字一頓,我當時就意識到這是讀書的`習慣問題,急不得,於是親自帶着他一起讀,慢慢地我放低音量,再讓他自己讀下去,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教學中,教師應該善於抓住每一個契機引導學生,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力求取得最佳效果。

第4篇

在教學《放小鳥》這篇課文時我主要引導孩子揣摩人物內心,感受人物情感來理解課文內容。在第一自然段中,小鳥不吃不喝,一動也不動,我就請孩子們想象,這隻小鳥為什麼會這樣,它在想些什麼。孩子們有的説:“小鳥被關在籠子裏,見不到媽媽了,是多麼傷心啊!”有的説:“小鳥被關在籠子裏,不能和朋友們一起玩,多麼孤獨啊!”還有的説:“小鳥被關在籠子裏,不能在藍天上自由地飛翔了,多麼難受啊!”説得多好啊!孩子們都能感同身受。在第二自然段中,小鳥朝着窗外叫起來,窗外也有一隻鳥在叫喚,那聲音聽起來多焦急呀!我就請孩子們展開想象,小鳥和媽媽見面時會説些什麼?從而體會到小鳥和媽媽的.焦急。最後我把小鳥放回大自然後,我又讓學生想象我和小鳥在分別時會説些什麼,從而體會到我和小鳥之間依依不捨的感情。整篇課文的學習使學生感受到了愛鳥護鳥的重要。

第5篇

教學《放小鳥》一課第二自然段,細讀到籠中小鳥朝着窗外叫喚,窗外也有一隻鳥在叫喚這一情景時,我請小朋友看着插圖試做一回動物語言翻譯家,告訴大家這兩隻小鳥在叫喚什麼。學生的想象竟是如此豐富——

“窗外的小鳥説:‘朋友,你怎麼被關進了籠子裏?怎麼不小心一點呢?’”

“窗外的小鳥想:這孩子是誰家的呀?真可憐,這麼小就沒了自由。”

“窗外的鳥是籠中小鳥的媽媽,她説:‘孩子,我終於找到你了。’”

“鳥媽媽看見了站在一旁的小朋友,哭着哀求道:‘求求你,放了我的孩子吧,他可是我的親骨肉啊!’”

學習至第四自然段“小朋友放飛了小鳥,讓它飛回藍天”,此時我又讓學生展開想象,學生思維格外活躍,話語也同樣精彩紛呈——

“小鳥對小朋友説:‘謝謝你,我一定會報答你的。’”

“鳥媽媽眼含熱淚説:‘謝謝你,多虧你這好心的孩子。我家孩子本來是你姑媽從市場買來當禮物送給你的,現在你連禮物都不要了,讓我家孩子重新獲得了自由,我們一定會記得你的!’”

這種無所顧忌的各抒己見的場面,使課堂教學高潮迭起。從本案例中可以看出,小朋友的想象力是非常豐富的,他們把頭腦中生活經驗的積澱付諸對文本的理解,將問題解釋和想象得多麼貼切、自然、合情合理。學生是有思想、有自我意識的主體,想説什麼就説什麼是兒童的天性,我們在教學中理應維護和發揚學生的這種天性,要讓學生暢所欲言,培養他們的獨特個性。

在教學實踐中我體會到,要讓學生在課堂上暢所欲言,首先必須解開學生“金口難開”的心理情結。為此,師生之間要樹立平等意識。教師必須從自身做起,在言行、情感上與學生平等相處。在教學中教師應以放鬆的表情、自如的心態與學生交往,對學生產生的不同的感受、多角度的.理解,甚至是有偏頗的,都應懷着寬容與鼓勵去對待。學生看到老師態度和藹、語氣平和,那樣容易接觸,自然也就樂於接近,樂於交流。

其次,注重創設情境,給學生提供有容量、有空間的學習材料是十分必要的。語文課堂教學中引進“體驗”的教育思想,通過表演的形式進行教學,有利於學生敞開心扉,傾吐真情。而讓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大膽想象,補充課文的結尾,想象課文的“空白”處,是讓學生暢所欲言的有效途徑。

第三,豐富的生活無疑是學生言語的活水源泉,作為教師要引導學生用心去捕捉生活中的各種現象,將已有的知識和能力運用到言語實踐中去。學生實踐活動的面寬了,生活內容豐富了,又能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就很容易在課堂上做到“暢所欲言”。

第6篇

?放小鳥》是一篇具有教育意義的優美散文,課文通過“我”放飛一隻小鳥的故事,讓學生懂得鳥是人類的朋友,我們要愛護它們,保護它們。教學中,我關注學生的差異,抓住每一個契機,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引導學生想象課文場景,進行説話訓練,然後通過入境的朗讀,使學生真正理解課文,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一、給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新《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要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象力和創造潛能。”教學中,我抓住“小鳥與小男孩的關係”,着力訓練學生的想象力、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我聯繫學生的生活經驗,設計了以下幾個問題:“小鳥的媽媽是多麼焦急呀!

如果你是鳥媽媽,找了很多天,現在終於找到了自己的孩子,然而卻發現自己的孩子被關在籠子裏,小鳥看到自己的媽媽來了,可是自己卻不能飛出去,與媽媽一起在藍天自由飛翔,此時,這兩隻鳥在焦急地説些什麼呢?”“如果此時你就是那隻被關在籠子裏的小鳥,你會對“我”説些什麼呢?”“他這麼喜歡這隻可愛的小鳥,為什麼決心放小鳥呢?”

簡單的問題,勾起了學生大膽而豐富的想象,學生都想把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與老師、同學交流,強烈的表達慾望也隨之展現。“窗外的小鳥説:‘孩子,你怎麼被關進了籠子裏?怎麼不小心一點呢?’窗外的小鳥想:孩子真可憐,這麼小就沒了自由。”“窗外的鳥媽媽説:‘孩子,我終於找到你了。’”籠子裏小鳥在喊:“媽媽——快救救我!”

鳥媽媽看見了站在一旁的小朋友,哭着哀求道:‘求求你,放了我的孩子吧,它可是我的親骨肉啊!’……學生在不斷參與語言實踐的過程中,思維與語言得到同步發展。學生不僅理解了“我”對小鳥的感情,看到小鳥對於自己的精心餵養不理睬,使學生明白了人類與小鳥的關係,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得到啟發,受到教育,輕鬆達到教學目的。

二、關注學困生,讓他們也能參與整個課堂。

教學中,我關注學生間的'差異。為了照顧學習有一定困難的學生,我從詞、句入手,簡化學生讀課文、理解課文的難度;對於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我又設計了一些思考性的問題,引領他們深刻體會課文的主題。在整個課堂實施過程中,我注重以學生為主體,關注學生所想、所説,不斷用激勵性的話語加以鼓勵,努力為學生營造平等、和諧、安全的學習氛圍。學生減輕了心理負擔,在課堂上暢所欲言,精彩的回答博得學生的掌聲。

三、注重學生的朗讀訓練,注重知識的積累

整篇課文的學習都以讀為主。教學中,我採用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感悟課文內容,如:男女生比賽讀,學生自由讀、同桌互讀、集體讀等,每讀一段,都有明確的要求,力求用不同的形式讀出層次,學生漸漸地從讀得不好到讀得流利、有感情。指名朗讀時,我有目的性地進行檢查,及時提出讀得不夠的地方,在指導感情朗讀的同時,我還注意向課外拓展,幫助學生積累詞語等語言材料。

第7篇

在《放小鳥》教學過程中我重視了對學生獲得知識的指導和思維過程的引導比如在句子的教學時進行了紮紮實實的訓練。如教學“我把它放進籠子裏,給它食吃,給它水喝,可它一動也不動。”這個句子時,我先讓學生讀讀,談談你知道了什麼?你還知道了什麼?從字面上的意思挖掘到句子深層的意思,讓學生體會到“我”愛鳥精心照顧,而小鳥以不吃不喝表示反抗,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樣,通過反覆朗讀,指導點撥,使學生真切地感受到與小鳥之間的感情。

再如在教第二自然段時,小朋友們聽鳥叫。一隻鳥,兩隻鳥。你們聽到了什麼?(隨機放上大鳥的畫)。聽鳥叫理解“叫喚,焦急”這些詞語的意思。這時候小鳥會説些什麼?大鳥會説些什麼?小朋友會想些什麼?請學生四人小組演一演,當小鳥,鳥媽媽,和小朋友,把他們沒有説出來的話説出來,在此基礎上,再引導學生讀好句子,進一步體會句子藴含的'情感。

在教學這兩段過程中,讓學生進行換位思考,如果你是小鳥你為什麼不吃不喝,如果你是小鳥見到媽媽想説什麼?如果你是鳥媽媽見到自己的孩子會説些什麼?孩子們從不同的角度感悟課文,真正收到了以讀代講、以讀促思、以讀助講、以讀悟情的效果。課上孩子們大膽的説大膽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