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讀《孔子》有感8篇 《論語》啟迪心靈,品讀孔子智慧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1.99W

《孔子》是一本介紹中國古代哲學家孔子的書籍。孔子提出了一系列關於人類生活、道德、政治等方面的思想和觀點,深受後人推崇。讀這本書,不僅可以瞭解孔子的思想,更能夠從中汲取智慧,成為更好的人。

讀《孔子》有感8篇 《論語》啟迪心靈,品讀孔子智慧

第1篇

讀完《孔子游春》這篇文章給了我很多的感受,深深地在我心裏烙下了印,作文 讀《孔子游春》有感。

這篇文章主要內容講的是孔子帶着弟子們去遊賞春景,面對這樣迷人的景色,讓孔子想到水,又從水想到了真君子,並借水來給弟子們上了一節精彩的課。

當孔子對弟子們説水似真君子有德行、有情義、有志向與善施教化,弟子們像從夢裏突然醒過來似的。我印象最深的是弟子們聽完了老師的宏論後,三三兩兩地向老師言志,他們這些言出來的志各有不同,我也從他們言志中體會到了他們的。從子路説的話中,我體會到了他大方、豪爽的性格,從顏回的話語中我體會到了他謙虛、有德行……最後,我從孔子的話語中,體會到他胸襟的博大,擁有大愛的胸懷。

在我讀完所有內容時,我看到了一個富有智慧、善施教化和循循善誘的孔子孔老師。讀完這篇文章後,我又讀了一個關於孔子的故事。講的'是孔子看到有兩個小孩在辯“太陽是在中午離人近,還是早上離人近”的話題。孔子來了興趣,也參加了這個話題。但是他並沒有直接回答,而是低頭思考,可見他又是一位謙虛、善思的人。

啊!孔子不愧是被百姓稱“千古聖人,萬世師表”的名號,長大後,我想當一個謙虛好學,善於思考和孝敬長輩的人。

讀《孔子》有感8篇 《論語》啟迪心靈,品讀孔子智慧 第2張

第2篇

開學伊始,我有幸拜讀了周勇的《跟孔子學當老師》一書,讀過之後深感受益匪淺。

在這個物慾橫流的世界,教師職業不是一個風光無限的職業,經常能聽到周圍的同事抱怨工資水平不高,要乾的工作卻不少;抱怨現在的學生沒法教,自己的生活不如他人等等。為什麼孔子卻能把老師做的有滋有味,並且他的思想在兩千年多後依舊讓人頂禮膜拜,而我們當老師卻當得這般“身累”和“心苦”呢?

我認為孔子之所以能成為聖人,是他能終身堅持一種信念,人類在歷史長夜中,沒有信念,一定會走失,儘管信念本身,就像火把或燈光,其自身的光亮,與茫茫黑夜相比,實在微不足道,但他能給行進在坎坷路途中的夜行者一份動力、一個希望。孔子有的,我們沒有。我們幾乎從未像孔子那樣,有着明晰堅定的信仰,更不要説曾用盡全部力量去追逐信仰,所以我們也從未通過求知、教學體驗過猶如愛情般的刻骨銘心。

讀過此書之後,我的心情平靜了許多。教育其實就是一個默默奉獻的講台,作為教師的我們就要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堅守自己的信念。那就是每當我們走上講台,就要有一份不能褻瀆的責任,儘自己的`力量去傳授知識,傳承文明。當週圍的人根據自己的喜好去裝點衣食住行的生活時,我們就要能收起些許膨脹的虛榮,思考着怎樣給孩子們一片更廣闊的天空,如何去培育一顆健康向上的心靈,然後,去享受燦爛的陽光和醉人的月夜,享受這簡單而充實的生活。

跟孔子學當老師,就要學習孔子對教育、對教學的熱愛之情、執着之心,在浮躁的社會中,我們要堅守自己的一份執着、一份信念,把自己的書教好,把孩子們教育好……

第3篇

前幾天,我們剛學完《孔子拜師》這一課,我對這篇課文很有感觸。

當我讀第一段的時候,我感受到了孔子的謙虛好學,因為孔子三十歲時,已經是遠近聞名的老師了,他還千里迢迢去洛陽拜大思想家老子為師。當我讀第二段的時候,我感受到的是孔子的不辭辛苦和勤奮好學。因為孔子的`家鄉曲阜和老子的家鄉洛陽相距上千裏,在以前交通不發達的時候,走那麼遠是很困難的。但孔子一路上風餐露宿,日夜兼程,終於走到了洛陽。這種不怕吃苦的精神讓我敬佩不已。當孔子見到老子的時候,孔子上前向老子行禮,並自我介紹,讓我感受到孔子的謙卑有禮。當我讀第三段的時候,我感受到了老子的大方無私和孔子的勤學好問。當我讀最後一段,讓我更加佩服老子和孔子的學識也敬重他們的品行。

讀完這篇文章,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由於孔子的好學,老子毫無保留地把學問傳授給他。這讓我想起了我們的老師也像老子一樣把自己的學問無私大方地傳授給我們。所以我們也要像孔子一樣勤學好問,並感謝老師對我們的教育之恩。

第4篇

今天我讀了一篇關於聖人的故事——《孔子小時候的故事》。

這個故事講述的是:從前,孔子的母親在他剛滿三歲,就教他讀書認字,他四歲時就已經會念百餘字了。

有一天,孔子的母親來問他:“我昨天教你的字你都已經會背了嗎?”孔子對母親説:“母親您放心吧,我都已經會背了。”母親和藹地説:“那我明天來好好的考考你,看你是否真的會背了。”

就在這天的晚上,他吃完晚飯,就鑽入被窩,哥哥來後就悄悄地問哥哥,説:“哥,昨天娘教你的字你都記住了嗎?”哥哥胸有成竹的對孔子説:“我都記住了,那你記住了沒有?”孔子説:“我已經把娘教的字都練了好幾遍了,但還沒有把握住,若明天有不會的,那娘肯定會為我傷心的。不行,我要在今天晚上把娘教給我的字都記住。”哥哥説:“天氣涼了,不要起來練了,就在我的肚子上寫吧。我能認出對錯。”

於是,孔子就按哥哥説的在他的肚子上寫起字來,當他寫完最後一個字的.時候已經昏昏入睡了。

第二天一早,母親考孔子時,孔子一遍就通過了,母親覺得很欣慰,開心的笑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名人的背後,都有一些故事,可更多的是鍥而不捨的精神和刻苦勤奮的汗水。

第5篇

?孔子》這本書是屬於世界偉人傳記叢書一類的,它主要介紹了一些世界名人的一些事,《孔子》就是其中一本。

被稱為“萬世師表,至聖先師”而受古今中外人士所景仰的偉人——孔夫子畢生的事蹟,就可以從這本書中統統知道。

孔子從小就聰穎過人,固然四得自先天的優良條件,但立志向學,卻是得自慈母的諄諄啟導。由此,我們可以相信“偉大的.成功,不是偶然的”。

這本書從孔子不平凡的的誕生寫起,以至周遊列國、問禮從政,最後獻身教育、流芳萬世……原原本本,細述無遺,能使我們對孔子的一生可有概括的瞭解。

孔子教導弟子們的一言一行,充分地表現出他的尊嚴偉大;對於禮、義、廉、恥的推崇,更為備至。論語就是將他當時對弟子們所講的話彙編而成的。

儘管世界日新月異,科學突飛猛進,我們對於“至聖先師”的一言一行,仍當奉為圭臬,才不致失去“文明國家國民”的美譽。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走進書中,一起去了解偉大的先輩,一起去向他們學習吧!

第6篇

利用寒假時間,我讀了一本名叫《孔子》的書。這本書詳細講述了孔子不平凡的一生。讀後使我受益匪淺。

孔子是春秋時期魯國人,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學説的創始人。在他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母親獨自撫養他,生活很苦,但孔子聰明好學,於是媽媽請知識豐富的外公顏襄來教孔子讀書。平時孔子認真聽講,不恥下問,讓外公覺得“孺子可教也”,便把他所學一一傳授給了孔子。孔子長大後,希望平民子弟能夠平等地受到教育,於是開了一個私學,學費只收十條肉乾,遇到窮苦的就只收兩三條。漸漸地,孔子的名氣越來越大了,許多名門望族都來拜他為師。

孔子雖然出名了,仍虛心地向老子等名家問禮。特別是孔子向師襄學琴的`故事讓我感觸最深。別人學一首曲子只要一天到三天,可孔子卻要十多天。他不但要弄清楚曲子的含義,還要知道作曲人的胸襟、志向以及品德如何。“活到老學到老”這句話在孔子身上得到了完美的體現。孔子一生教過將近三千多人,其中出名的就有七十二人,完成了《詩》、《書》、《禮》、《樂》、《易》、《春秋》這幾本名著。

看完這本書後,我想了很多:孔子小時候就可以做到學而不厭、不恥下問,為什麼我們卻做不到呢?在學習上,我們也應該像孔子那樣,好學上進,不恥下問。

第7篇

讀了這篇文章,我認為孔子是一個善施教化、充滿智慧的人。誰能想到,一個普普通通司空見慣的水,竟能被孔子説出這麼多的特點,説出如此富含哲理的宏論,真讓人難以想象。孔子以水育人,也真讓人難以想象啊!由我看來,水不就是水嘛,潔淨透明,除了這個特點炎外,我也找不到別的特點,但在孔子眼裏,水有德行、有情義、有志向,還善施教化。孔子真是聰明過人,讓我們嘖嘖讚歎,敬佩不已啊!孔子認為,大自然就是書本中的知識。

上完這篇課文,我還上網查了一些關於孔子的故事。我就選其中兩個來談一談吧!從前有兩個兒童在爭辯太陽在不同時段離我們近還是遠,孔子聽了,也沒有説認為我是老師,我的説法就是對的,而是在認真聽兩個兒童到底説的對不對。還有一個故事就是《孔子拜師》了。孔子年輕的時候,就已經是遠近聞名的老師了。但是他總是覺得自己的.知識還不夠淵博,三十歲的時候,他離開家鄉,去洛陽拜大思想家老子為師。他真是謙虛、精益求精啊!

我認為孔子還是一個平等待人的人。在古時候,人們都認為只有有錢人、當官的人家才能上學,那些窮人就不能讀書。但孔子不這樣認為,都是人,我們應該不分貴賤、不分卑微、不分富有和窮苦,都應該接受平等教育,而且窮人也有自己的長處啊!孔子這種有教無類的思想一直流傳至今。

第8篇

偶爾看到一篇有趣的文章,題目是《孔子、李白:我們都是武林高手》,這一下子提起了我的興趣。一個是蜚聲詩壇的大文豪,一個是流芳千古的大思想家,怎麼和八竿子打不着的武林高手聯繫在了一起呢?我一開始對其倍感質疑,但順着文章的思路思考下來,猶如品茶一般,越讀還越有一番味道。

文中提到,李白是一個浪跡天涯的“遊俠”,走南闖北,遊山玩水,好像坐飛機一般。如果李白是一個弱不禁風、手無縛雞之力的羸弱書生,又怎能做到如此瀟灑呢?況且有書記載,他從國小習劍術,即使是再頑皮的孩子,學了這麼多年,幾招花拳繡腿總該會了吧?所以李白並不是我們所想像的那樣,其實,他也是武林中人呢。

我正佩服作者的獨具匠心,但孔子不會也是舞刀弄槍的武林中人吧?他可是儒雅的化身,謙謙君子一直以他作表率。作者同樣從細節方面為我們做出了詮釋。孔子可是有遺傳基因的。他的父親是魯國數一數二的.武林高手,而且猛到能託舉千斤重的閘門,有DNA支持的孔子,想必肯定不會差到哪兒去,並且孔子教授的課程中,還有射、御這兩樣。射就是射箭,御就是駕馭戰車,這兩樣在當時是不折不扣的武術,如果沒有貨真價實的本領,一向謙遜的孔子怎麼會不懂裝懂?更何況他的學生還有子路這樣的高手?所以孔子即使不是武林高手,身體也不會像人們想像的那樣瘦弱。

看來文人也不是那樣只會舞文弄墨、連跑幾步都喘的瘦弱形象。這同樣給了我們一個啟示:人的身體是第一條件。我們學生正處於新世紀,科技發展得很快,出門的時間少了,悶在家裏的時間多了,體質也就差了。所以我們更應該積極地鍛鍊身體。身體是一,學識、榮譽、金錢是零,一旦身體垮了,那還要那些身外之物何用?文章最後的一段文字很發人深省:“身材上的虛弱往往會減弱一個人精神上的氣魄,減弱一個人的勇氣和心理力量。讀書本身,也許並不需要強壯的體魄,但是一個人從事實務,卻不能沒有一個比較強健的身體。”也許我們的生活方式的確需要改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