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讀孔子世家的讀後感8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87W

讀後感有助於讀者深入思考文學作品中情感的複雜性和多樣性,通過寫讀後感,我們可以為其他讀者提供有關書籍的評價和建議,,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讀孔子世家的讀後感8篇,感謝您的參閲。

讀孔子世家的讀後感8篇

讀孔子世家的讀後感篇1

夏夜,仰望星空。藉着月光,去咀嚼那發黃的紙張。幼時的神話幫帶,和今日的偉人事蹟,無不在我的思議中留下印跡。星河中的點點繁星,演繹出一台台歷史劇,展現着戰爭的場面。無數國家滅亡,無數國家崛起。這一切的一切,全都記載在《史記》當中。而在亂世中,屹立不倒的,只有那些胸懷大志,近賢遠x的智者。他們,往往能流芳百世,受萬民敬仰。

衞青應該算一個吧。

衞青,出生卑微。是平陽候家侍妾所生。幼時地位十分低下,住在生父家,卻沒有得到像其它兄弟的待遇,竟然只能去放羊。不僅不能把他當兒子,母親和兄弟也把他當僕人看。衞青從來都沒在反抗,然而衞青命運的轉折點,就在甘泉宮。甘泉宮是關押囚犯的地方。衞青無心地四處走走。當他走到一個囚犯面前,囚犯看了看他,隨後鄭重其事地承諾,他將來必定封候。衞青沒有聽進去,當作一個玩笑話。誰知,這個不切實際的職位,最後竟真落在了他的頭上。

元光五年,匈奴侵漢。衞青和幾位大將軍,一起征伐匈奴。此戰只有衞青一軍殲滅匈奴幾百人,其餘將軍,或無功績,或被活捉。因衞青奮勇殺敵,創了功績,讓漢武帝記在心裏。

這一場獲勝,便註定了衞青一生,都是在攻打匈奴中度過的。衞青,一個為漢朝國土,而奮勇抗敵的人,一個真正的英雄。我敬仰他,如果沒有他,漢朝或許已經滅亡。衞青也因為抗匈奴有功,被封為大司馬,應證了囚犯的預言。

就在衞青在抗匈奴的同時,一個人也在崛起。他,就是驃騎將軍霍去病。他的出現,使衞青衰敗下去。衞青雖然衰敗,可一世英明卻留在了人們心中。他胸懷大志,忠心報國,讓匈奴人沒有掠奪到漢朝的一處江山。他是戰場上,刀光劍影中永不傾斜的一面旗幟。旗幟上的“衞”,就是的證明。不經歷風雨,哪見得彩虹。衞青幼時的磨難,才使他在戰場上有萬夫不當之勇。也因為這樣,衞青才能在人們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衞青的身影,永遠留在我心中。他是一個為大漢做出貢獻的偉人!才能讓歷史永遠記住,讓人們永遠記住。

讀孔子世家的讀後感篇2

這次讀完之後,我的感覺就印證了司馬遷説的:“餘讀孔氏書,想見其為人。”以前看過《禮運》、《易經》、《樂記》、《經解》、《學記》,以及《論語》,這些當然是名著,但這次通過《史記》瞭解孔子的一生後,再與以前的東西結合起來,深刻的感覺到了孔子的悲哀。當然孔子也並非是宋明時期神話後的孔子,《史記》裏的孔子給人感覺才是一個活生生的人。

要説《史記》先得從司馬遷的悲哀説起,司馬遷從忍辱負重受宮刑之後,説出了:“人之一生,或輕如鴻毛,或重如泰山。”後面的《報任安書》中有提到只要是傳世之作,必定是上古聖賢發奮才能創作出來的。

孔子的一生分為幾大部分:

1、身世及出生。

2、決心治學。

3、四處求學。(如跟師襄子學琴,向老張問禮,在齊聞韶。)

4、始創儒學,招徒授業。

5、開始為政。

6、周遊列國。

7、刪述六經。

先説身世,司馬評價為:“孔子布衣,傳十餘世,學者宗之,至於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者折中與夫子,可謂至聖矣!”

孔子雖然是一個大夫叔梁紇的兒子,但是因為是野合所生,而且父親死時沒有守孝所以沒有人承認他。因為父親早逝,所以孔子的母親承包了家中的一切,所以在孔子十六的時候就死了。

孔子的志學之路還是非常坎坷的,十五歲前和他母親的爸爸學,之後想要去找太史公求學,因為太史公要測試孔子到底有沒有學習的毅力,讓他在門口等了一天,而孔子就在那等了一天不急不躁。於是被太史公收為弟子,其後認真學習六藝,《經解》中有是這樣介紹六藝的:“温柔敦厚,詩教也;疏通知遠,書教也;廣博宜良,樂教也;潔淨精微,易教也;恭儉莊敬,禮教也;屬辭比事,春秋教也。”

至於四處求學我想孔子向老子問禮,應該都聽説過,孔子去了以後被老子罵了一頓後,就説鳥我知道它能飛,魚我知道它能遊,獸我知道它能跑,這三者皆可捕捉,而唯有龍我不知,今日我見到老子就像見到了龍。有人説這次是兩聖的碰撞,其實當時孔子的思維並不完善,所以我們老師常説如果孔子五十的時候再見到老子,才會是儒家與道家的交流。

孔子最悲慘的時候就是周遊列國了,不被君王接受,被隱士諷刺,還被軍隊圍了三次,但在這途中孔子的體系才真正的創立出來,磨難也不可謂不重要。

最後的刪述六經,就是孔子一生中做的最大貢獻了,當時孔子想幹這件事的`初衷是,認為天下已經無道,自己該以什麼樣的方式來展現給後人。孔子刪了《詩經》,整合了《尚書》、《禮記》,寫了春秋。

關於最後死時見到的最後一個人就是子貢,發生了這樣一個故事。

史記原文:

明歲,子路死於衞。孔子病,子貢請見。孔子方負杖逍遙於門,曰:“賜,汝來何其晚也?”孔子因歎,歌曰:“太山壞乎!樑柱摧乎!哲人萎乎!”因而涕下。謂孔子曰:“天下無道久矣,莫能宗予。夏人殯於東階,周人於西階,殷人兩柱間。昨暮予夢坐奠兩柱之間,予始殷人也。”後七日卒。

春秋年間,天下無道,禮崩樂壞,智者無用武之地,賢人空懷興國之志,君王毫無勢力,孔子窮其一生不能把禮義推行,到了人生的最後,孔子發出了最後的感慨。

子路因為衝動死在了衞國,孔子一聽,一下氣血上湧,帶動以前的憂愁就病倒了。子貢來看望,孔子勉強裝作很悠閒的樣子,説:“賜呀,你也太晚了吧!”孔子哀歎一聲,唱到,支撐天地的太山已經摧毀,支撐房屋的主樑也已經被摧毀,領導人心的賢人呀,也已經不管用啦呀!哭了起來。過了一會跟子貢説:“天地之間沒有道德的約束已經很久了,我的主張一直不能夠推行,悲催呀!那曾興盛無比的夏王朝如今已經被葬在了東邊,那禮樂盛行的周王朝也被葬在了西邊,昨晚我夢到我坐在祠堂裏,我是殷人呀!”七天後仙逝了。

孔子的一生充滿了悲歡離合,又擁有一段悠然自得的時光,死而無憾呀!

讀孔子世家的讀後感篇3

?孔子世家》雲:孔子為兒嬉戲,常陳俎豆,設禮容。孔子的一生,就這樣註定要以恢復周禮,以禮經濟天下為己任了。為了實現此道,孔子周遊列國,花了十四年,正與後世玄奘取經所費時日相仿,真是路漫漫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然而孔子之道終不為天下容,最終只好回到魯國,研《詩》,讀《易》,著《春秋》。

我讀《孔子世家》尤感佩於孔子在顛沛流離之中,受蒲人之阻、匡人之拘、陳蔡之厄,卻能絃歌不斷,安之若素。非有對道之堅守,對命之不疑,焉能如此!

姑舉一例。孔子遇陳蔡之厄,以同一問先後令子路、子貢、顏回作答:詩云squo;匪兕匪虎,率彼曠野squo;。吾道非邪?吾何為於此?子貢答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蓋少貶焉?孔子嚴厲地批評了子貢:良農能稼而不能為穡,良工能巧而不能為順。君子能修其道,綱而紀之,統而理之,而不能為容。今爾不修爾道而求為容。賜,而志不遠矣!子貢是説,老師的道太大了,所以不能被天下所容,為什麼不把這道變小一點,而讓天下能夠接受呢?孔子説,一個好農夫能做到的只有好好耕種,卻不能保證有個好收成,一個好工匠技藝高超,也不能保證做出來的東西都令人滿意,君子該做的就是修道,而不是去在意這道能否被天下接納,子貢你不修道,而是謀求道被接納,你的志向太不遠大了!

孔子的話中包含了一個令人為之肅然的道理:道不可棄,不可降;道能不能被容,不是我們該考慮的,因為那是天命。而芸芸眾生,樂道的卻是另外一句話:改變不了環境,就要適應環境。殊不知,有多少曾經壯志凌雲之人,就是因為這句頗有苦口婆心意味而其實邪惡無比的句子,最後變得低頭,彎腰,匍匐在地面上,最後,乾脆萎縮到地面之下了!

古往今來的聖賢,無一不是道的堅守者,甚至殉道者。《史記》中《列傳》的第一篇,就是不食周粟而餓死首陽山的殉道者伯夷叔齊兄弟倆。往汨羅江裏縱身一躍的,是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的三閭大夫。濮水邊上持竿不顧,拒絕楚王以國事相累的,是自由獨立之道的堅守者莊周。例子多得很,往前,還有對堯以天下相托毫無興趣的許由,往後,至少到民國,例子多得不是這篇小文裝得下的。我是東坡的鐵粉,就説説東坡吧。

對於前面孔子的那個問題,顏回説,天下不容,才顯現出君子的品格。孔子非常高興,開玩笑説:回啊,如果你有很多錢的話,我來給你做管家吧。所以判斷一個人的品格,看他是君子還是小人,關鍵還是看他困厄之時是如何説的,怎麼做的。時窮節乃現嘛。

東坡的的倒黴,從烏台詩案開始,到海南島上遇徽宗之赦,他自己用黃州惠州儋州來概括。在黃州,給秦觀的信中説,説好聽點是節儉,其實不過是慳罷了,每個月的俸祿平均分成三十份,小袋子裝好,掛在房樑上,每日限用一袋,如有剩餘,別置之竹筒中,朋友來訪,以盡當日一袋和竹筒中所有為限。試想,蘇東坡,大文豪,大名士,大書法家,文與可墨竹畫法的繼承與發揚者,他會窮嗎?會的。因為他不賣!哪怕不親自出面賣,也不屑於賣。大不了我少用一點,做人的品格,絕對不能降低。不賣,當然也就不會買。只需按照芸芸眾生的思維,用一點買賣之道,東坡的仕途自然風生水起,平步青雲。然而,君子不齒。在道德上、節操上,君子無一不是有潔癖之人。

至惠州貶所,必經大庾嶺,嶺道崎嶇坎坷,道旁不時有白骨入目。東坡將這些白骨收拾在一處,安葬好,寫了祝文,祈求亡魂安息。在惠州,從一個道士口中得知,廣州城內百姓大多隻能飲鹹苦水,喝不到淡水,只有官員和富人才能喝到劉王山的井水,東坡當即給好友廣州官員王敏仲寫信,教之以大竹竿從劉王山引井水到廣州城,讓百姓喝上井水,甚至連竹竿檢修和更換,都叮嚀得仔仔細細。最愛的侍妾朝雲病逝之後,朝廷敕令又到,儋州。將赴儋州,聽説儋州染瘴致病的百姓不少,而治療此病僅需姜、葱、豉,濃煮趁熱喝下即可,可是儋州沒有黑豆,百姓也不懂制豉,於是又寫信給王敏仲,讓他代購黑豆三石,帶到儋州製藥以散病者。到了儋州,發現當地黎漢兩族互存偏見,東坡提出了茲爾黎漢,皆是一家的民族平等主張。又創辦了東坡書院,海南島因而走出了一個破天荒的舉人姜唐佐。是什麼樣的力量,使東坡在自己人生最困窘的時期依然心繫黎庶,造福地方呢?當然是道的力量,是道之堅守,命之不疑使然。東坡在給朋友李常的信中這樣説:吾儕雖老且窮,而道理貫心肝,忠義填骨髓,直須談笑於死生之際。……雖懷坎壈於時,遇事有可遵主澤民者,便忘軀為之,禍福得喪,付與造物。好一個道理貫心肝,忠義填骨髓!這便是道之堅守。好一個禍福得喪,付與造物!這便是天命之不疑。

電視劇《神探狄仁傑》中,元芳對如燕説過這樣的話:沒有是非觀念的,不是人,是禽獸;明知是錯,還要去做的,那就是禽獸不如。這話對芸芸眾生來講,是重了點,且把它當作一味發汗藥吧。對於人生的大是非,如何選擇?我們從來就有聖賢給出的答案,它是孟軻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陶淵明的少無適俗韻和守拙歸園田,是李太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是杜子美漂泊潦倒時的一飯不忘家國,是于謙的碎骨焚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是譚嗣同的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

太多的人只會抱怨而表示無奈:不是我不想,而是現實如何如何,而是生活如何如何。孔子説過: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不想説什麼了,話多如水。最後引一首放翁當年給他兒子們看的小詩,諸君共勉之吧,即便不能做到道之堅守,命之不疑,起碼也該心嚮往之罷。

讀孔子世家的讀後感篇4

?史記》是中國史學上第一本記傳體通史,並且是司馬遷走遍大江南北,經受了各種打擊,嘔心瀝血在公元前91年完成的曠世鉅作。這本書中,最吸引我的是撰些時代中各領域英雄豪傑和記載國內外少數民族的“列傳”,是它讓我感受到了歷代英雄人物的氣概與豪邁。

比如説列傳中的“刺客列傳”裏的聶政、荊軻等人。以前,我認為刺客可是就是那些品行不正,只明白搞偷襲的人,但史記上的敍述,讓我明白,有些刺客是不僅僅仗義疏財、劫富濟貧,並且對君子赤膽忠心,像有些為了自我的國家去行刺君王,是冒着生命危險的,隨時都有可能被處死,真可謂是有去無歸。雖然如此,但他們依然一心為君,就像荊軻臨走時在易水河邊“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悲壯,更有那之後身中八劍卻仍一心想着太子丹,這就是他們的赤膽忠心的最好表現。

在《史記》裏,我認識智勇雙全的藺相如,立木取信的商鞅,巧言退兵的陳軫,少年有為的孟嘗君,錯失良才的魏惠王,貪利失地的楚懷王……其中最吸引我的是不從濁流的屈原。

屈原是楚國著名的大詩人,他知識十分淵博,口才也很好,無論是對外交際,還是管理內政,他都能處理得有條不紊,楚懷王很賞識他。可是,屈原的才華受到了上官大夫的嫉妒,只要一有機會他就在楚懷王面前造謠生事,楚懷王聽得多了,也就信以為真,漸漸地疏遠了屈原。德才兼備又清高孤傲的屈原,懷着悲憤的心境,寫下了長詩《離騷》,多年來屈原報國的願望未能實現,最終跳進汨羅江自盡了。

讀了《史記》後我才明白,原先在古代所謂的“品行不正”也大多都僅僅是“行”不正而“品”正,他們一心只為王,他們如果沒有那“品”不正的王,必須是英雄,這讓我深刻的瞭解到了一個決策者的重要性。包括屈原等人在內,都是因為社會腐敗、墮落的現象,導致有些人只想着個人利益,才會讓那些真正為國家着想的忠臣落到悲慘的下場,也許在古代,皇權才是最重要的吧……

讀孔子世家的讀後感篇5

太史公以詩讚孔子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太史公曰:“天下君王至於賢人眾矣,當時則榮,沒則已焉。孔子布衣,傳十餘世,學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折中於夫子,可謂至聖矣。”至於後世,更有所謂“大誠至聖先師”之號。孔氏之學,漸乎後世,不可謂不深遠矣。

然則孔子之不用於當時,何也?

有論者以為其生不逢時,故有不遇。果哉?子貢曰:“夫子蓋少貶焉?”子曰:“而志不遠矣!”以此知孔氏一學者也。學者之為,道也。不容於世,亦宜矣。孔子亦自知也,故有:“知其不可為而為之”之語。孔子不悦桀溺,曰:“鳥獸不可與同羣,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以此知子之執也。孔子自雲:“學道不倦,誨人不厭,發憤忘憂,不知老之將至。”誠然一學者之象也。

孔子之學博。楚令尹子西曰:“諸侯之使,無如子貢者,諸侯之輔相者無如顏回者,諸侯之官尹無如宰予者。”然聖者不霸,霸者不聖。所謂“王者”之説,亦宜付諸東流。孔子既以修道不倦而聖,又不降志以求,其不容於世不亦宜哉?世之所求,無非霸也。

春秋之時,諸子紛爭,各以説逞,皆以己學為正道。所言不一,所執亦異。然大道渺茫,實難求索。道有大小之分,有“霸”,“王”之別,有學用之類,以此道論比彼道,不亦怠哉?王霸有道,為政有道,書畫有道,莊子曰:“矢溺亦有道。”

與孔子同時之諸子,名、法、墨、陰陽亦傳諸後世而不絕,唯儒高出諸子而獨尊,何也?無他,時也。

昔孔子生之不遇,後,身既沒而名顯,皆因時也。春秋之時,大禮已壞,而孔子教人以忠恕,克己復禮,期諸侯俱以王室為。秦遵法術而亡,漢鑑前轍而雜儒法,孔學終以“君臣父子”而得顯,豈非無因乎?

讀孔子世家的讀後感篇6

孔子説:仁者愛山,智者樂水。仁者何以樂山,智者何以樂水?山水是天地自然的象徵,是一切生命的源泉和萬物棲息之所;是仁者對生命的寄託,是智者對自然的依戀。這是孔子對天人相結合境界的最高體驗。孔子的一生追求仁,被大多數人認為是仁者,但是他更是智者。因為他更鐘情於水。

孔子觀賞東流的水,子貢問道:君子只要看見大水都要觀賞,原因是什麼?孔子答道:因為大水流動永不停息,而且滋潤世間萬物卻不自認為有功,就像人的德行一樣。水有時在低處流動,有時在高處流動,這都有其遵循的規律,就像人的仁義一樣。大水浩浩蕩蕩,永不枯竭,這就像人的道德一樣。水流向百仞高的大山中而不懼怕,這就像人的勇敢一樣。裝滿了卻用不着用蓋子削平,這就像人的正直一樣。水的柔弱無所不至,就像人的明察一樣。水從源頭必定流向東方,就像人的志向一樣,所以君子看見了必定要觀賞它。孔子用滔滔江水比做人的德行,勉勵我們進德修業應像奔流不止的河水晝夜不捨,永不停息。這不僅體現孔子的智慧,而且不也暗示了孔子的一生如流水一般嗎?

孔子一生仕途不順暢,如流水般曲曲折折。孔子35歲去齊國,見到齊景公。由於受大臣晏嬰的阻止,沒有得到齊景公的重用,37歲返魯。孔子從51歲起,先是做了魯國得縣官,後來官至魯國的最高法官,並代理丞相。可是隻有三個月的功夫,由於魯王不聽他的意見,孔子只好辭職,離開魯國。在55歲到68歲這14年間,奔走列國:在齊國受到排斥,在宋國、衞國遭到驅逐,在陳國、蔡國之間遭受厄困。於是又返回魯國。

社會現實卻是讓人痛心。周王室統治微弱,禮崩樂壞,諸侯紛紛崛起,倫理秩序失控,社會綱常紊亂。孔子想到自己的先祖弗父何禪讓君位,正考父曾接連輔佐宋國三公,父親叔梁紇勇猛震三魯,母親顏徵含辛茹苦地教育培養自己。孔子叩心自問:自己為什麼不能像傳説中的盤古一斧劈開混沌的世界,令天地分開、涇渭分流?為什不能像文武周公那樣文治武功,把天下治理得井井有條、太太平平?自己雖沒有君王之位來施展政治抱負,也沒有威武之師可以征伐世上邪惡,但是自己有知識、有智慧,可以用教育開啟人的心智,用六藝來培養上事君以忠,下使民以惠的賢臣,改造這種禮崩樂壞的社會現實,實現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的太平盛世。於是孔子不怕困難,如流水般,堅持自己的信仰,朝着自己的目標前進。他下定決心,走上杏壇,傳先王之道、授六藝之技、育天下之才。

哀公三年,孔子當時60歲。孔子周遊列國到宋,和弟子們在大樹下習禮。桓魋揚言要殺孔子時,砍倒大樹。弟子們讓孔子快跑。孔子卻安慰弟子們,曰: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之後,孔子以及他的弟子們祕密地離開宋國。等到桓魋得知孔子師徒出行的消息,派兵追趕時,孔子一行早已消失在茫茫的夜幕中。孔子師徒先後來到新鄭。當時孔子風塵僕僕、疲憊不堪,非常狼狽。子貢等人四處尋找孔子。有一位老人對子貢説:東門有個老頭,長相不凡。腦門子像堯帝,脖頸似堯時的名法官皋陶,雙肩類似鄭國大夫子產,腰以下不及禹三寸][,脊背微曲,又瘦又乏,累若喪家之犬。子貢見到孔子後,便把老人的話學給孔子聽。孔子聽後,見大家失魂落魄的模樣,不禁大笑,説:説我形狀像賢相,那可不敢當。説我像一隻喪家之犬,倒是很像,很像!像這種坦坦蕩蕩、從容不迫地對待挫折、堅持自己的信仰,孔子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

最後,假如將孔子和莊子相互比較的話,在主觀上,我更向往莊子那樣逍遙自在的精神境界;但是在客觀上,我更提倡孔子的處世智慧。儘管孔子曾提出刑不上大夫這一不平等的法律。但人生孰能無過?孔子還是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孔子的思想包含着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為人處世的智慧,給人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更重要的是,他的精神如流水不絕,激勵着萬代子孫。

讀孔子世家的讀後感篇7

翻閲《史記》,心湧波瀾 ,孔子世家讀後感。 千年歲月,如在目前。

列國紛爭,遍地硝煙。 權奸害國,朝代更換。

時光推延,歷史春秋。 《孔子世家》萬事之聖。

河圖出書,鳳凰來儀。 尼山誕聖,泰山北斗。

闕里孔子,坎坷一生。 三歲喪父,少年喪母。

中年喪妻,晚年喪子。 人生不幸,未能壓倒。

憶孔子昔,慈母垂教。 尋師問難,晝夜苦讀。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十年奮學,博古通經。

自強不息,終成大器。 千古美名,夫子賢聖。

布衣孔子,三十而立。 首辦私學,濟世救時。

設立杏壇,有教無類。 全民教育,名垂青史。

平等教育,彪炳於世。 至聖之師,千古孔子。

哦籲!孔子,倡舉仁政。 以德育民,主張仁愛,

推崇禮樂,和諧大同。 偉大之舉,令人嗟歎!

歎惜孔子,生於亂世。 禮崩樂壞,壯志難酬。

周遊列國,顛沛流離。 幾遭不測,抱負不改。

嗟呼!孔子,辛勞一世。 倦鳥知返,晚年歸裏。

刪改詩書,編訂禮樂。 修整春秋,排序易經。

開先學易學之先河, 創先學易學之先聲。

杏壇育人,桃李滿園。 弟子三千,賢者七二。

中華人物,功蓋千秋。 中華文化,名垂萬世。

悲呼!孔子,報國無門。 壯志難酬,心中憂憤。

死前扶門,一曲悲歌。 催人淚下,太山環乎!

樑柱摧乎!哲人委乎! 悽悽慘慘,抱琴而終。

嗚呼!孔子,名垂千古, 星移斗轉,地覆天翻。

滄海桑田,泰山難憾。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再歎孔子,帝王之師。 臣民之師,天下之師。

讀孔子世家的讀後感篇8

司馬遷的《史記》,貫通祖國三千餘年的輝煌歷史,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是一部經典之作。

該書是中國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記載了上自上古傳説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元狩元年間共三千年璀璨的禮貌,生動的描述了三千年大大小小的一些史事。讀過這本書,讓我深深得感受到了祖國文化的偉大,令我心存敬意。史記的生動描述一向鼓勵我們的寫作,以及我們祖國的發展,史記一出來,可謂是洛陽紙貴啊。

一部偉大的作品,總會有輝煌的成就。《史記》這一部偉大的作品,是祖國文化史上的一顆明珠。司馬遷筆下的人物個個栩栩如生,有着鮮明的個性。生動的語言,優美的文字讓讀者讀起來彷彿置身於一個個優美的意境中。隨着情節的起伏,我的心境也在為之而改變。喜着主人公的喜,憂着主人公的憂,感受着主人公的感受。簡便幽默的語言,緊張刺激的情節,彷彿把我帶到了那個遙遠的時代。各個時代的背景特色;各個國家的風土人情;各個民族的風俗習慣,在《史記》中表現得淋漓盡致,繪聲繪色。

就像尤安·艾肯在《走遍天下書為侶》一文中所説的那樣,看《史記》就彷彿在作一次歷史旅行,讀者像是穿越了時空,成了一位歷史事件的親歷者,體會了當時人們的思想感情;就彷彿在和司馬遷應對面的談話,被他那準確到位的語言所打動,在不知不覺中也增長了必要的歷史知識,豐富了頭腦……

?史記》,魯迅譽之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是一本令我們每個中國人都應當細細閲讀的經典!是一本既生動趣味又能增長知識的值得一看的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