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電影愛樂之城觀後感6篇 《星光閃耀:愛樂之城觸動心絃》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1.3W

《愛樂之城》是一部由達米恩·查澤雷執導,瑞恩·高斯林和艾瑪·斯通主演的愛情音樂片。影片通過引人入勝的音樂與舞蹈,講述了一個愛情故事與追逐夢想的故事交織在一起的美妙旅程。該片以其精彩絕倫的視聽表現,深深感動了觀眾的心靈,成為了當代電影中的一顆璀璨明星。

電影愛樂之城觀後感6篇 《星光閃耀:愛樂之城觸動心絃》

第1篇

?愛樂之城》講述的是一對患難情侶在為自己的夢想奮鬥過程中偏離初心,但最終都完成了夢想蜕變,卻彼此走散的故事。起初,我只看了影片的前五分鐘,覺得不是很合我的胃口,後來得知它竟斬獲了8項國際大獎,好奇心驅使我看完了整部影片,看完後的第一感覺是:好勵志!

男主角酷愛爵士樂,但是,爵士樂在那個城鎮卻沒經得起歷史的考驗――哪兒的人門並不喜歡爵士樂,但男主卻堅持追求自己所愛,儘管他生活困難,儘管他被一個又一個的酒吧老闆拒絕,儘管他被現實無情的打擊,但他從未失去希望,從未放棄夢想。但是,出人意料的是,在與女主交往一段時間後,男主簽約了一支樂隊,在那裏,她彈奏的不再是他一直鍾愛的爵士樂。再加入這隻樂隊後,男主越來越忙,雖然知名度提高了不少,錢也賺的不少,但是男主漸漸丟掉了他的夢想,迷失在這座愛樂之城中了。我不禁大驚,生活那麼多的磨難都沒有打垮他,那究竟是什麼讓他向現實妥協呢?是對女主的愛?是為了兩個人的生計?我不知道,但我明白,一個滿懷夢想的人卻放棄了夢想的權力,他一定有不得已的苦衷。我只能在心底慢慢祈禱,希望他能重新拾起夢想。

女主角米婭是個編劇兼演員,雖然他有很高的表演與寫作的天賦,但由於背景一般,始終沒有機會成功參演。但米婭有着比男主更執着的追求,她從始而終都沒有放棄自己的追求,她不斷的投稿、投簡歷,雖然沒有迴應,但她並沒有灰心。終於,在男主的鼓勵與幫助下,她成為了有名的演員。

最終兩個人的事業都很有起色,但兩人的感情之路也走到了盡頭。

在影片的結尾,米雅領着她的丈夫無意間進了男主開的俱樂部(這一直是男主的夢想),在兩人目光對視間,往事一幕幕湧上心頭。電影對往事做了假設,假設米婭與男主一路走來從未分開,甚至還有了孩子。但其實,錯過的東西再怎麼追也只能是枉然。錯過是人生最大的憾事,有句話説的好“只有失去了才知道曾經擁有”,我們所能做的,只有從中學習。

這部影片告訴我們,追夢路上必然會荊棘不斷,我們在斬斷荊棘的路上,一定不要忘了自己嚮往的遠方,因為你一旦忘記了自己嚮往的東西,你便失去了破荊斬棘的勇氣與動力,否則,你的心靈就會迷失,也許你將永遠被困在一座城中。

當然,本片最大的亮點是男女主角對夢想的堅守與付出,我以為,每個人至少要擁有一個夢想,有一個理由去堅持。夢想是現實最大的動力,有了夢想,我們就有了走下去的勇氣。而你,你會為你的夢想付出一切嗎?

電影愛樂之城觀後感6篇 《星光閃耀:愛樂之城觸動心絃》 第2張

第2篇

當塞巴斯蒂安為已經嫁為人婦的米婭彈完最後一個音符,電影院裏已是哭聲一片;這一對支持彼此追求“詩和遠方”的佳偶分道揚鑣,讓多少觀眾心痛不已。奪得金球獎七項大獎,又獲得奧斯卡獎14項大獎提名的《愛樂之城》果真有如此魅力嗎?

若讓我來評價這部電影,我只能説,影片前半部乏善可陳,甚至令人懨懨欲睡,後半部情節有稍許驚喜,間或穿插進的歌舞如同影片劇情推進的調味劑,等你看劇情看到堅持不住時,歌舞就碰了出來,讓觀眾從平淡無奇中暫時解脱。歌舞片是好萊塢的“傳統保留項目”,若要和《音樂之聲》《雨中曲》這些劇情飽滿,歌舞流傳於世幾十載的歌舞片黃金時代的作品比,《愛樂之城》只能算是個“小字輩”。

至於為何該片奪得那麼多獎項和獎項提名,哎,大洋彼岸的審美標準不一直是上躥下跳的麼?一時把大獎給《拆彈部隊》這樣的“主旋律”影片,一時又突然青睞法國拍的復古默片。歌舞片是美國電影的傳統,並且是已經沒落的傳統,這些個獎項和獎項提名間大概混雜着向“傳統致敬”的意味。

但《愛樂之城》遠渡重洋來到中國,緣何受到這麼多中國年輕人的青睞,讓他們在影院內影院外感動到哭斷腸?塞巴斯蒂安和米婭的愛情,折斷在米婭的成功之路上,歷經挫折,米婭成了影星,嫁給大款,過起了奢華生活;他們兩個,相遇在塞巴斯蒂安開的爵士酒吧裏,塞巴斯蒂安終於實現了自己的音樂夢想,可此時他的愛人已嫁作他人婦。他顫抖着為愛人再奏一曲,此時影片給出了一個令觀眾肝腸寸斷的情節假設:這對佳偶結合,共度一生。

錯過,令人肝腸寸斷。但細細想來,米婭這樣的姑娘能成為心懷各種夢想的男人的佳偶吧?米婭為着塞巴斯蒂安不為人認可的鋼琴演奏迷上了他;她棄了上流社會的富裕男友,和一貧如洗的塞巴斯蒂安相依相伴。當這對戀人租住在狹小簡陋的公寓中過着貧窮生活時,米婭從未抱怨過愛人,她沒覺着愛人經濟條件差是“對不起她”;相反,當塞巴斯蒂安為着5000美金月薪和流行樂隊四處巡演時,米婭卻想放棄他了,因為他“放棄了夢想”。

想想我們周遭的現實,多少女人為經濟的困頓抱怨男人,會為着5000美金的月薪幫男人戒斷夢想,會把愛人的價值等同於5000美元的月薪?米婭不是,她要“詩和遠方”,她自己追求到了“詩和遠方”,她也要陪着愛人追求“詩和遠方”。很多人説,《愛樂之城》告訴我們,愛是互相成就。很多人哭,因為米婭之愛求而不得。我們常常以愛之名逼愛人與現實苟且,我們常常被所謂的愛囚禁在雞零狗碎的生活表層。米婭之愛,是愛應有的樣子,但世間誘惑太多,此愛難求。

米婭之愛也凸顯了《愛樂之城》的高級之處:它在一個看上去很俗套的愛情故事中,加入了這一筆超凡脱俗,叫我們俗世男女反思愛的真諦。塞巴斯蒂安與米婭這對佳偶是否在一起已不重要,因為他們都目送對方到達了他們追求的遠方,他們是愛人,也是戰友。

第3篇

一部《愛樂之城》在全球範圍內颳起了一股歌舞片懷舊熱潮,正如導演達米恩沙澤勒所言,《愛樂之城》之所以能在全世界影迷心中掀起波瀾,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複製了經典好萊塢歌舞片元素。想必很多影評會在影片中看到《瑟堡的雨傘》《雨中曲》《一個美國人在巴黎》《西區故事》《洛城故事》《無因的反叛》等等經典影片的影子。

劉碩在《今日影評》中分析道,影片開場舞致敬了《洛城故事》(又名《柳媚花嬌》)的開場舞片段。米婭與塞巴斯蒂安穿過鋪滿布景板的街邊,長椅上坐着一對正在熱吻的情侶,致敬《瑟堡的雨傘》。米婭與塞巴斯蒂安在好萊塢山間散步,塞巴斯蒂安情不自禁抓住路燈杆跳起舞來,致敬《雨中曲》“singin'in therain”部分。米婭和姐妹們起舞的片段致敬《西區故事》中的歌舞片段。米婭和塞巴斯蒂安坐在長凳上起舞致敬了《陪我婆娑》中的冰上起舞。米婭和塞巴斯蒂安在星空中起舞的浪漫片段致敬了《紅磨坊》中男女主人公在巴黎的星空下共舞定情。米婭試鏡穿的紅色外套致敬了《無因的反叛》中男主人公身穿的紅色夾克外套。米婭在試鏡失敗後回到了住處,閨蜜們蜂擁而上展示了一場服裝秀,致敬了經典歌舞片《油脂》中戀愛受挫的少女桑在房間裏和閨蜜們上演的“假髮秀”。片尾,米婭與塞巴斯蒂安穿梭於“幻想空間”合着音樂起舞致敬《一個美國人在巴黎》中結尾部分。

導演痴迷爵士樂醉心逐夢 小眾偏愛終獲大眾認可 作為一名年輕的“85後”導演,達米安沙澤勒沒有成為先鋒藝術的代言人,而是醉心於復古。對此,劉碩在《今日影評》中表示,很多導演一生拍的電影都是一個主題。很多年輕導演在剛剛初執導筒的時候,往往拍攝的內容就是他最感興趣的、最有情感表達力的題材。《愛樂之城》的導演達米安沙澤勒,他最大的標誌就是他非常地喜歡音樂,尤其是爵士樂。

?愛樂之城》是達米安沙澤勒導演的第三部影片,之前的《爆裂鼓手》、《公園長椅上的蓋伊與瑪德琳》也同樣是與音樂相關的電影。在他的作品當中都有音樂,尤其是爵士樂的存在。達米安沙澤勒甚至會把音樂作為一個角色,呈現在他的影片當中,而音樂的呈現則與歌舞片緊密聯合。劉碩在《今日影評》中表示,達米安沙澤勒之所以能夠復刻這麼多經典的歌舞片,和他的喜好是息息相關的。

從《爆裂鼓手》到《公園長椅上的蓋伊與瑪德琳》到《愛樂之城》的配樂,不難看出導演達米安沙澤勒對於爵士樂的痴迷和偏愛,他把一個自己非常小眾的愛好搬上了大銀幕,朝着自己的音樂夢想和電影夢想一步步前行。

的確,劉碩在《今日影評》中認為,達米安沙澤勒最重要的主題還是在表達對夢想的堅守,從創作上來講這是他的一個褒義上的任性,他把自己非常喜歡的東西融入到電影當中,把他自己的情感植入到這個男主角的身上,傳達給觀眾。

?愛樂之城》讓觀眾在動聽的音樂、美妙的舞蹈當中去認認真真地看兩個人怎樣戀愛,怎樣實現夢想。這看起來是一個很單純很純粹的故事。影片中的'時光來到五年之後,男女主人公都實現了各自的夢想,那個看起來過於理想化、幾乎難以成真的夢想,卻都失去了曾經攥在手掌心的踏踏實實的愛情。當曾經讓米婭一聞傾心的鋼琴旋律再次響起,米婭和塞巴斯蒂安會對未實現的愛情心有不甘嗎? 與愛情有關,與夢想有關,劉碩在《今日影評》中稱,《愛樂之城》表現了現在所有的人最關心的、生活中不可能避開的兩個話題,所以當觀眾看到電影的時候,當和生活息息相關的兩個問題撲面而來的時候,想不感動都難。

?愛樂之城》中沒有華麗的大場面,沒有商業片的浮躁,文藝片的炫技,只有唯美的色彩、質樸的故事,是電影中的一股清流。它讓觀眾在優雅的環境中完成了一次難得的觀影旅程。導演達米安沙澤勒用近乎偏執的純粹向好萊塢黃金時代做出了完美的致敬,而這種致敬也讓當代的觀眾重新看到了返璞歸真的電影本真。或許,這就是《愛樂之城》打動所有人的原因吧。

第4篇

?愛樂之城》講述的是一對患難情侶在為自己的夢想奮鬥過程中偏離初心,但最終都完成了夢想蜕變,卻彼此走散的故事。起初,我只看了影片的前五分鐘,覺得不是很合我的胃口,後來得知它竟斬獲了8項國際大獎,好奇心驅使我看完了整部影片,看完後的第一感覺是:好勵志!

男主角酷愛爵士樂,但是,爵士樂在那個城鎮卻沒經得起歷史的考驗――哪兒的人門並不喜歡爵士樂,但男主卻堅持追求自己所愛,儘管他生活困難,儘管他被一個又一個的酒吧老闆拒絕,儘管他被現實無情的打擊,但他從未失去希望,從未放棄夢想。但是,出人意料的是,在與女主交往一段時間後,男主簽約了一支樂隊,在那裏,她彈奏的不再是他一直鍾愛的爵士樂。再加入這隻樂隊後,男主越來越忙,雖然知名度提高了不少,錢也賺的不少,但是男主漸漸丟掉了他的夢想,迷失在這座愛樂之城中了。我不禁大驚,生活那麼多的磨難都沒有打垮他,那究竟是什麼讓他向現實妥協呢?是對女主的愛?是為了兩個人的生計?我不知道,但我明白,一個滿懷夢想的人卻放棄了夢想的權力,他一定有不得已的苦衷。我只能在心底慢慢祈禱,希望他能重新拾起夢想。

女主角米婭是個編劇兼演員,雖然他有很高的表演與寫作的天賦,但由於背景一般,始終沒有機會成功參演。但米婭有着比男主更執着的追求,她從始而終都沒有放棄自己的追求,她不斷的投稿、投簡歷,雖然沒有迴應,但她並沒有灰心。終於,在男主的鼓勵與幫助下,她成為了有名的演員。

最終兩個人的事業都很有起色,但兩人的感情之路也走到了盡頭。

在影片的結尾,米雅領着她的丈夫無意間進了男主開的俱樂部(這一直是男主的夢想),在兩人目光對視間,往事一幕幕湧上心頭。電影對往事做了假設,假設米婭與男主一路走來從未分開,甚至還有了孩子。但其實,錯過的東西再怎麼追也只能是枉然。錯過是人生最大的憾事,有句話説的好“只有失去了才知道曾經擁有”,我們所能做的,只有從中學習。

這部影片告訴我們,追夢路上必然會荊棘不斷,我們在斬斷荊棘的路上,一定不要忘了自己嚮往的遠方,因為你一旦忘記了自己嚮往的東西,你便失去了破荊斬棘的勇氣與動力,否則,你的心靈就會迷失,也許你將永遠被困在一座城中。

當然,本片最大的亮點是男女主角對夢想的堅守與付出,我以為,每個人至少要擁有一個夢想,有一個理由去堅持。夢想是現實最大的動力,有了夢想,我們就有了走下去的勇氣。而你,你會為你的夢想付出一切嗎?

第5篇

印象裏以為是4,5年前看過 原來2017情人節才上映的啊 這兩年的時間 過的可真慢啊

剛剛上映的時候去院看的 那個時候看完除了片尾 在想象中 男女主過完了一生 讓人唏噓有些感慨之外 剩下的全部都是覺得女主太過直女癌 過了2年的時間重新回去看 發現很多心境都不一樣了

年輕的時候 真的覺得兩個人 有愛情就足夠了 所有的那些外在阻礙的因素都不過是因為不夠愛才成為絆腳石 而隨着年紀越來越大 才越來越明白 比起相愛兩個人有共同嚮往的未來一樣的目標才是能一直走下去的關鍵 裏的男女主在後來的時間裏 步調開始出現了分歧 他們的前方不再是同一個目的地所以很明顯的分開才是最好的結局 “我想我會一直愛你。”只是我們不能在一起了 那麼希望在沒有我的未來裏 你能活成你理想中的樣子

後來發現 很多事情結果不再那麼重要 有過曾經 看過我們相愛的樣子就夠了

看看到流淚。這不僅是一部講述愛情的,它最大的主題是夢。它的受眾並不是發情期的少女,而是做夢的人。你是否有過類似的經歷?突然開啟自嗨模式,尷尬了周圍的眾人;有着歌星的夢想,一開口卻淪為了別人的笑柄;自認頗具才華,卻被現實不斷痛擊…如果你有,你就能感受到男主角沉浸於自己的音樂之中,高潮時興奮的站起,卻無人能與之共鳴的尷尬侷促;如果你有,你就能感受到女主角話劇表演前那句“萬一沒有人會來怎麼辦”裏的焦慮不安;如果你有,你就能感受到女主角表演話劇失敗後坐在後台聽到一聲聲挖苦時內心的撕裂痛苦…這部在表現的就是我們這樣的人,我們在內心構建起一個獨屬於我們自己的世界,它基於現實卻與現實隔絕,我們躲在這個狹小的空間裏卻還在渴望着外界能與我們共鳴,一次又一次的向外發射信號卻沒有收到回聲,有時甚至會收到別人的嘲笑,於是我們害怕了妥協了,我們相信沒有人能與我們共鳴,於是就將那個世界鎖起來拋在腦後,將自己打磨成所有人都喜歡的樣子。我們贏得了別人的喜愛,卻將自己永遠鎖了起來。

影片非常巧妙的分了春夏秋冬四個章節,開始時,只是感受到淡淡的共鳴,不痛不癢,正是春雨的浸潤感。中間的戀愛則是“夏”的狂熱甜膩。到了mia話劇表演的“秋”部分,全篇最大的高潮來臨,男主角向現實妥協,放棄了自己的夢想,而女主角卻剛好處於成敗在此一舉的追求夢想的末期。此時夢想就在不遠處,似乎觸手可及,卻又不那麼真實,因此mia內心躁動難耐,她對夢想的追求感也就最強烈。一邊似乎將一切看淡,一邊卻正處於最狂熱的高潮期,兩者間的衝突便由此開來,將戲劇的張力在一聲聲激烈的對白中全部呼在觀眾的臉上,卻也將的主題“夢想與現實”之間微妙的衝突淋漓盡致的體現出來,一方是代表夢想的女主,一方是代表現實的男主,看似是平時的無理取鬧的爭吵,實則其中每一句話每一個詞都深得推敲,最終,在一段沉默過後,mia的一句“你為什麼要在意別人的看法”如一道雷擊中了我,是啊,你不斷的發信號卻受到了別人的嘲笑,但那又如何,你的信號從一開始就並不是發給這些人聽的啊,為什麼要因為別人的看法就將那個真實的自己封鎖起來,去偽裝成別人喜歡的樣子呢?“你為什麼要在意別人的看法?”

第6篇

看第一遍的時候,更多關注的是影片的故事和情感,被裏頭表達的夢想和愛情所觸動。但坦白講,看的時候不夠專心,因為老是被片中的一些橋段所吸引,在為那些流暢的鏡頭與優美的畫面驚歎之餘,會忍不住去琢磨:這一段是怎麼拍的?攝影機是如何運動的?燈光是如何處理的?導演是怎麼調度這一場戲的?

諸如此類的疑問,將我的思緒拉到銀幕之後。即使幕前的許多細節非常打動我,也還是止不住地會去想影片拍攝的問題。

譬如開場那六分鐘左右的公路歌舞,換成我來面對這一段的劇本,可能就會思考類似的問題:在不用電腦特效的情況下,如何呈現真實的高速公路擁堵?如何安排一百多名舞者完成各自的歌舞又實現一定的統一?怎樣解決演員的服裝與汽車車身的顏色,才會既讓畫面好看,又讓氛圍夠熱烈?該怎麼調度,才能完成一鏡到底的酣暢感?在這樣人多、車多且又狹窄的空間裏,如何讓攝影機自如運動?

首先,要解決場地問題,需要找一段真實的、安全的、可以讓你拍一兩天(意味着需要封路)的高速公路,這不僅得去找這樣的場景,還得完成一系列的審批;其次就是演員調度,他們的歌舞動作、出鏡順序、移動走位、與音樂的配合、與攝影機的配合等等,是一個需要精密規劃的工作。

尤其是攝影機的運動,在不同的人、車之間穿梭運動,要考慮光線、構圖問題,還得考慮一鏡到底的效果,對攝影師是一個很大的考驗。(下圖這種倒還相對輕鬆)

我在看的時候,猜測開場那一段應該是經過了嚴格排練的,攝影師可能是用斯坦尼康拍攝的,但裏頭有好多鏡頭,又有明顯的跨越隔離帶與升降、轉移的運動軌跡,單純用斯坦尼康,怕是難以實現。

還有夜晚跳舞那一段,如何把洛杉磯的夜色拍得那麼層次分明(藍、白、粉、紫)、那麼美?如何把兩位主演的舞蹈拍得那樣的流暢自然?包括結尾那一段穿越多個場景的歌舞場面,又是如何調度拍攝的?

這樣的問題縈繞着我,讓我對它的幕後拍攝故事愈發的感興趣。回到北京陪家人遊覽了兩天之後,便找了時間跑到影院,看了第二遍。

還是覺得好,故事好,情感好,音樂好,氛圍好,表演好,服裝、色彩、燈光、攝影都好,除了裏頭的價值觀會遭遇不同的討論之外,其他都很好。

比如故事:影片用春、夏、秋、冬來分章節敍事,不僅線索分明,情感也表現得更為貼切。男女主人公所經歷的情感變化,就像四季那樣,有萌動,有熱烈,有凋零,也有冷寂。相對來講,《愛樂之城》的故事很簡單,兩個有夢的男女青年,因為夢想走到一起,又因為各自的夢想而分離。

影片開始分別從各自的視角交代了瑞恩·高斯林與艾瑪·斯通飾演的男女主角的背景,隨後又合成一條線同步敍事,將兩人從相戀到出現矛盾到分離到再相遇依次呈現出來,邏輯順暢,節奏自然,如同四季變換,很好理解。

比如情感:許多觀眾在看電影的時候不禁淚目,大概是被裏頭的某些情感所觸動,引發了共鳴。影片表達了兩大情感要素:夢想與愛情。男女主角各自心懷夢想,一個想着傳承和發揚爵士樂,一個想着成為一名演員,在本就充滿夢境與造夢工廠的洛杉磯,二者相遇、相戀,最終分離。

相遇前,高斯林為了夢想,獨自在城市奮鬥,精神上獨立豐富,無奈物質上近乎窮困潦倒,只好妥協去餐廳演奏、去趴體伴奏,但卻從未放棄對夢想的堅持;艾瑪·斯通為了夢想,不斷地試鏡,不斷地鼓勵自己,厭惡乏味的社交,醉心於表演,但為了生活,她不得不在咖啡廳當服務員,擠着時間尋找機會;逐夢之路並不順暢,兩人卻都各有堅持,品嚐過逐夢過程中的那些辛酸苦楚,才更懂得堅持的可貴。

於是互相能看到對方的閃光點,能互相吸引,彼此動情。相戀後,兩人繼續為各自的夢想而奮鬥,過程雖然仍有艱辛,生活卻更多歡樂。但終究還要面對現實,在艾瑪·斯通與家人通電話的時候,提到的關於錢的問題,讓聽到談話的高斯林有了些變化。他開始接受室友的邀約,彈奏能夠取悦潮流的音樂,開啟各種巡演。錢是賺到了,但卻離自己當初的夢想漸行漸遠,那並不是戀人所期盼的。

一頓爭吵之後,男主開始反思自己所做的事情,女主遭遇事業上的打擊,兩人的關係開始出現裂痕。即便是有過那麼多的美好,即便是男主用一個試鏡來試圖挽回,兩人的關係也不得不面臨分離。

多年以後,二人再遇,各自都實現了當初的夢想:女主成為了備受關注的知名演員,男主擁有了自己的爵士樂餐廳。但兩人已經有了各自的生活,那些二人共同生活的美好的場景,只在想象裏出現。眼前的現實是,兩人四目相對,飽含難以言説的滋味。

遺憾也好,祝福也罷,曾經在一起的諸多美好,都已成過往。能夠在四目相對時,依然露出笑意,彼此頷首點頭,就是對過往最好的一種安放。

許多觀眾被最後十分鐘所觸動,在兩人四目相對時忍不住落下淚來。大概也是想到了自己所經歷的愛情吧,那些遺憾,那些曾經。當然了,也有觀眾表示不知道哭點在哪。這很正常,沒有經歷過為夢想奮鬥的人不會被感動,沒有經歷過遺憾的愛情的人也很難被觸動。畢竟,大多數感動,都源於電影裏那些和自己產生共鳴的點。